語文《春江花月夜》課件_第1頁
語文《春江花月夜》課件_第2頁
語文《春江花月夜》課件_第3頁
語文《春江花月夜》課件_第4頁
語文《春江花月夜》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唐2023/2/3張若虛其人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即《春江花月夜》與《代答閨夢還》)?!洞痖|夢還》關(guān)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妝洗朝相待,風(fēng)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2023/2/3張若虛畫像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皬埲籼?,揚州人,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詩二首?!薄度圃姟肪?17“若虛,兗州兵曹。”——《舊唐書·藝文志·賀知章傳》關(guān)于《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舊題,屬《清商曲*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叔寶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xué)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焙髞硭鍩塾衷鲞^此曲?!稑犯娂肪硭氖呤铡洞航ㄔ乱埂菲咂?,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diào)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目前具體的創(chuàng)作背景已不可考《春江花月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其詩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與風(fēng)調(diào),又較成功地運用了經(jīng)過齊梁到唐初百年醞釀接近完成的新詩格律,還首次探索了七言詩中以小組轉(zhuǎn)韻結(jié)合長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樣完美,給后來的詩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這理所當(dāng)然是個頂峰。2023/2/3課文講解

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抒發(fā)了對于人生的思索及男女相思離別之苦。

以春、江、花、月、夜為中心,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講解。第一部分從“春江潮水連海平”至“但見長江送流水”,重在寫景及由此引起的思索。第二部分從“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結(jié)尾,描寫男女的月下相思,以抒情為主。

2023/2/3詩歌賞析2023/2/3第一部分:寫景推出春江與明月,境界擴大。與張九齡《望月懷遠》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有異曲同工之妙。寫江與月的關(guān)系:月逐江流,江因月明。為后面“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做鋪墊。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注: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

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引入“花",并寫出江、月與花的關(guān)系。境界朦朧,幽靜神秘。重在描寫月光的流動與月色的潔白。動靜結(jié)合。哲思:宇宙意識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注: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突出“月輪”。空曠,澄明,孤獨。面對“孤月”而生出的哲理性思索。宇宙永恒與人生短暫的對比。暗含欣慰與悲觀。一“待”,一“送”,逝者自逝,來者自來,江月有情,江水也有情。自然過渡到下段對男女離別之思的描寫。擴展讀物其一: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對比2023/2/3第一部分小結(jié)兼寫春、江、花、月、夜及相關(guān)的各種景色,而以月光統(tǒng)眾景,以眾景含哲理,寓深情,構(gòu)成朦朧、深邃、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第三部分:離愁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注:搗衣砧: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制衣服,稱為“搗衣”。多于秋夜進行。在古典詩詞中,凄冷的砧杵聲又稱為“寒砧”,往往表現(xiàn)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以“白云”比游子,寫出分離。寫月夜兩地相思?;ノ囊娏x。依舊以“月”相統(tǒng)攝。借月光的多情寫人的多情。月色惱人,襯出思婦無法排遣的愁緒。補充注解:關(guān)于搗衣的詩詞櫩(

yán古同“檐”,屋檐。

)高砧響發(fā),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額頭)。紈素既已成,君子行未歸。裁用笥(

sì)中刀,縫為萬里衣?!铣沃x惠連《搗衣》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其三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guān)應(yīng)萬里,戍人猶在玉關(guān)西?!R鑄《搗練子·砧面瑩》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香杵紋砧知近遠,傳聲遞響何凄涼。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蠮螉塞(

yēwēng居庸關(guān)的別名。)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獪刈由稉v衣詩》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離愁注:復(fù)西斜:此中“斜”應(yīng)為押韻讀作“xiá”(洛陽方言是當(dāng)時得標(biāo)準(zhǔn)國語,斜在洛陽方言中就讀作xiá)。思婦心愿:借月傳情。以傳書的魚雁不得達情,寫出兩人分離之遠、之久?;洌?,月斜——年華易逝,時不我待。書寫對生命的留戀,對青春的珍惜,襯出現(xiàn)實的無情。極寫兩人相距之遠。夜終將而情未了。暗含希望。2023/2/3第二部分小結(jié)下段寫游子思婦的相思之情,而以春、江、花、月、夜點染,烘托,想象中有現(xiàn)實,實境中含夢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時空墊合,虛實互補,從而獲得了低佪婉轉(zhuǎn),纏綿悱惻,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王闿運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p>

——《王志》卷二聞一多曰:“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薄秾m體詩的自贖》李澤厚曰:“這首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所以,盡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永恒的江山,無限的風(fēng)月給這些詩人們的,是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悲傷、悵惘的激勵和歡愉。聞一多形容為‘神秘’、‘迷惘’、‘宇宙意識’等等,其實就是這種審美心理和意識意境?!薄睹赖臍v程》第七章2023/2/3楊廣《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對比杜甫《月夜》今夜鄜(

fū)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指透光的窗簾或帷幔。),雙照淚痕干。對比課后問題:1.本詩所傳達的哲理思考是什么?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zé)o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yīng)氏》:“天地?zé)o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2023/2/32.試分析本詩在寫景方面的特色。一、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1)空間角度(2)色彩角度(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二、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抒情方式和描寫方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后者如動靜結(jié)合(或以動襯靜)、虛實結(jié)合(或以虛寫實)三、從詩歌的結(jié)構(gòu)特點角度賞析起承轉(zhuǎn)合,詞一般上片寫景敘事,下片抒情議論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寫景,或景語作結(jié),或前后照應(yīng)好,結(jié)構(gòu)嚴(yán)謹四、從錘煉字詞的角度賞析五、從修辭手角度賞析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雙關(guān)、互文、設(shè)問、反問等,這些修辭不僅能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處地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