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觀潮(周密) 獲獎作品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觀潮(周密) 獲獎作品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觀潮(周密) 獲獎作品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觀潮(周密) 獲獎作品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觀潮(周密) 獲獎作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eq\o\ac(

,28)觀潮教時課型具體時間第一課時新授月日星期午節(jié)第二課時星期第三課時訓練星期教學時間:三課時總課時()教與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2、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3、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重點與難點:【重點】1、理解課文中有關(guān)“潮來之時”的記敘、描寫。2、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倦y點】1、學習,識記重點文言詞匯。2、體會課文中的有關(guān)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教與學方法讀想法、發(fā)現(xiàn)法、點評法。練習法。第一課時教與學要點:1、結(jié)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教與學過程:一、作者、作品:見《金榜行動》二、檢查預習讀準下列字音雷霆(tíng)書齋(zhāi)艨(méng)艟(chōng)泅渡(qiú)履歷(lǚ)倏(shū)焚(fén)舸(gě)溯(sù)僦(jiù)仞(rèn)羅綺(qǐ)穹(qióng)三、入課學習、合作交流1、結(jié)合??甲衷~注釋表,從課文中找出例句并譯成現(xiàn)代漢語。詞類活用詞釋義例句翻譯觀動詞作名詞,景象文名詞作動詞,刺花紋騎標騎:動詞作名詞,馬;標:名詞作動詞,樹立,舉一詞多義詞釋義例句翻譯為介詞,被動詞,作為動詞,是以介詞,憑借介詞,把僅副詞,幾乎;將近副詞,僅僅觀名詞,景象動詞,看(愛蓮說)勢名詞,氣勢名詞,陣勢能名詞,本領助動詞,能夠(答謝中書書)古今異義詞古義今義例句翻譯際連接邊際雖即使雖然望農(nóng)歷十五日向遠方看方當……時方形標槍舉槍田徑投擲器械人物人和物突出特點的人三、展示、評議四、課后強化讀文、譯文第二課時教與學過程:一、前測入課1、一名學生背一句課文,另一學生說譯文。二、入課學習、合作交流1、朗讀課文,小組合作概括《觀潮》四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2、文章第一段從哪幾個方面正面寫海潮之盛?3、文章第二段中寫“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中“如履平地”有什么樣的內(nèi)涵?4、第三段“吳兒”手持十幅大彩旗的作用是僅僅為了好看嗎?試作說明。5、文章結(jié)尾一段是否為“蛇足”?6、錢塘江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的壯觀景象是怎樣形成的呢?7、第一自然段,從哪四個方面描寫浙江之潮的什么?8、第一自然段的描寫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點?9、第一自然段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么作用?10、“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古人又稱浙江大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夸張說法嗎?為什么?錢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12、、渲染、烘托(襯托、映襯)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手法,請各找一個例句,并說說它的作用。13、寫作貴奇,奇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滿足其好奇心。《觀潮》“奇”在何處?14、《觀潮》既描繪了一幅風景畫,又描繪了一幅風俗畫。找出與其對應的段落。15、比較句子。①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zhàn)馬飛奔而來。②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16、這篇課文所表現(xiàn)出的一是大潮的朦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嗎?17、作者在描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時,之所以把它描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時因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變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變化呢?三、展示、評議四、課后強化見《金榜行動》五、拓展練習積累有關(guān)錢塘潮的名詩句: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杜甫: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王在晉: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天來。楊萬里:“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李廓: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劉禹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孟浩然:驚濤來似雪,一座凌生寒。蘇軾: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李白: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毛澤東: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第三課時教與學要點:學習、訓練大比賽一、基礎練習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雷霆()艨艟數(shù)百()()羅綺()僦賃看幕()()渡萬仞()如履平地()2、解釋下列加粗詞語。⑴方其遠出海門⑵僅如銀線⑶吞天沃日⑷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⑹隨波而逝⑺珠翠羅綺溢目⑻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方法。⑴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⑵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⑶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方其遠出海門(當……時候)B.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窮盡)C.略不相睹(略微、一點)D.披發(fā)文身(文采)5、下列加點詞的詞性沒有發(fā)生變化的一項是()A.如履平地B.披發(fā)文身C.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D.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A.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B.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C.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D.水爆轟震,聲如崩山。7、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轉(zhuǎn)折的一項是()A.溯迎而上B.而旗尾略不沾濕C.隨波而逝D.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8、選出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A.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僅有“敵船”為火所焚B.天:天下之偉觀也吞天沃日C.百:艨艟數(shù)百騰身百變D.而:溯迎而上而僦賃看幕9、選出加點字意義不同的一項()A.天下之偉觀也勢極雄豪B.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C.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溯迎而上D.分列兩岸江干上下十余里間10、翻譯下列句子(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2)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3)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4)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5)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6)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11、指出下列各句加粗字一詞多義現(xiàn)象。(1)觀潮()天下之偉觀也()(2)僅有“敵船”為()火所焚海涌銀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3)勢極雄豪()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4)僅如銀線()僅有“敵船”為火所焚()(5)能以徑寸之木()以此夸能()12、指出下列各句加粗字古今異義。(1)人物略不相睹古義:()今義:()(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古義:()今義:()(3)江干上下十余里古義:()今義:()13、重點句子默寫。(1)寫參演船艦之多的句子是:(2)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3)寫水兵在船上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4)寫雙方習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5)寫聲勢之大的句子是:二、閱讀做題(一)讀課文1、解釋詞語(1)鯨波(2)心寒2、根據(jù)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及農(nóng)歷等常識來看,“既望”指的是哪一天?()A.初一B,初五C.十六D.二十3、文中從聽覺角度來寫潮水的句子是4、文中從視覺角度來寫潮水的句子,先用比喻寫潮水的變化,初時,后如,又用夸張手法寫出白浪滔天景象。此句是,5、文中寫弄潮兒挺立潮頭,搏擊巨浪的奇觀,用了一處細節(jié)描寫展示出他們高超的技藝,句子是。6、第一段的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各起什么作用?7、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8、課第一段總體評價潮水的句子是9、請寫出正面描寫海潮的句子,并試著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10、文中引用楊誠齋詩句的作用是什么?11、水軍演習場面寫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概括)12、一場聲勢浩大的演習活動,卻結(jié)束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這采用了什么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13、第三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壯士形象?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們的高超本領?14、第四段寫了幾件事來突出觀潮盛況游人之眾?并簡要分析一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二)比較閱讀【甲】酈道元《三峽》【乙】周密《觀潮》1、下面對兩文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個文段都寫水,甲文寫出了三峽夏天的水湍急的特點;乙文寫出了浙江潮水雄奇壯觀的景象。B.乙文寫水是按照形、聲、色、勢四個方面進行描繪。C.甲文中描寫了“或王命急宣”時的特殊情況,從側(cè)面進一步證明了水速快。既照應了平常情況下是“沿溯阻絕”的,又借此寫出船行之快。D.乙文段只寫水,并沒有寫山,作者的感情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2、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三峽之水的?3、兩個文段都引用了詩句,分別有什么作用?(三)拓展練習閱讀《賈人渡河》濟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之上②,號焉。有漁者以舟行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也③,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人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④,舟薄于石而覆⑤,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者也?!绷⒍^之,遂沒。[注]①濟陰:濟水南岸。賈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呂梁:地名。⑤?。浩冉?,這里指沖撞、觸擊。覆:翻,這是指翻船。1、選出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A.有漁者以舟行往救之:有個打魚的劃著船去救他B.我濟上之巨室也:被我救上岸的人很多都是大戶人家C.漁者載而升諸陸:漁夫把他拉上船后,就自己跑上岸去D.立而觀之,遂沒:站在岸上觀看的人,也慢慢的被水淹沒2、按要求填空。(1)與“向許百金”中的“向”相對的詞是:(2)與“舟薄于石而覆”相呼應的語句是:(3)賈人許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4)漁人見死不救的原因是:3、選出與原文內(nèi)容相符合的項(有幾項選幾項)()A.本文記敘了一巨商不講信用,許百金而酬十金,最終逃脫不了滅頂之災的事。B.本文揭露了商人奸狡巨猾,許金不酬,同時也諷刺了漁夫見利忘義,貪得無厭。C.本文借一巨商翻船落水求救的故事,批判了漁夫的唯利是圖、乘人之危。D.這則寓言諷刺了只重錢財、不守信用的商人,告誡人們“言必信,行必果”,而不能出爾反爾,失去信用。E.本文寫了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賈人許金不能酬,說話不算數(shù);漁者財迷心竅,見死不救。4、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A.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表并列關(guān)系的連詞)B.猶為不足乎(表示疑問的語氣助詞)C.漁者黯然而退(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D.舟薄于石又覆(介詞,在)5、選出翻譯有錯的一項()A.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有個打魚的人劃著船前去救他)B.吾濟陰之巨室也(我是濟陰的富豪)C.漁者載而升諸陸(打魚人托著他并把他送到岸上)D.立而觀之,遂沒〔(打魚人)站在岸上看著商人,(商人)就淹死了〕6、根據(jù)這則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為對象,寫一句評論的話,要求句中能運用成語或格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課觀潮答案第二課時二、入課學習、合作交流1、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第四段寫觀潮人數(shù)之多。2、“僅如銀線”“玉城雪嶺”從“形”、“色”兩方面寫;“大聲如雷霆”從“聲”這一方面寫;“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從“勢”這一方面寫。3、這是用比喻夸張手法突出水兵作戰(zhàn)技藝之嫻熟,這時水兵們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波濤洶涌的潮水上,更顯藝高人膽大。4、吳兒以弄潮時“旗尾略不沾濕”來證明自己泅水本領之高超。5、不是蛇足,是用側(cè)面描寫襯托前文的海潮之盛,水兵演習與弄潮兒弄潮之精彩。正側(cè)面結(jié)合,增強了表達的效果。(答題位置線長,就要答出理由)6、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guān)。7、選段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8、突出了潮水雄偉壯觀的特點。9、用楊誠齋的詩句對上文進行形象的概括,既呼應第一句,又為下文做了鋪墊。10、第一句用渲染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提示了中心。符合實際,不是夸張,因為這一奇觀舉世無雙。其一,錢塘江的江口在杭州灣的人海處呈喇叭狀,向內(nèi)逐漸淺狹,海潮倒灌,潮波傳播又受到內(nèi)江狹窄江面的約束,這就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涌潮。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攔門沙坎,潮水涌進遇到強大阻力,潮頭當然會掀揭天上。其三,大潮與月亮和太陽引力有關(guān)。11、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12、“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shù)效果。“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13、文章以奇取勝,主要是形奇、神奇、意思奇、文字也奇。寫水軍演習則主要表現(xiàn)他們武藝高強和動作迅速;寫弄潮兒踏潮走浪彩旗不濕,奇在他們個個身懷絕技。至于寫觀潮場面,側(cè)重寫觀潮人多得出奇。

14、第1、2段描繪的是風景畫;第3、4段描繪的是風俗畫。風景因風俗而增色,風俗賴風景而添輝,增添了人文內(nèi)涵和民族特色,豐富了讀者的欣賞趣味。15、第一句把意思說完整了;第二句寫出了顏色和數(shù)量;第三句更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發(fā)出的巨響和浩大的聲勢。16、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zhuǎn)變和時間的推移描寫潮水的變化。17、(1)潮聲(越來越大):隆隆——越來越響——如同山崩地裂(2)潮頭(越來越高):白線——水墻——白色戰(zhàn)馬(3)潮勢(越來越猛):逐漸拉長、變粗——翻滾——浩浩蕩蕩由此,作者是按照遠—稍近—再近—更近的順序?qū)懘蟪敝芯跋蟮?。第三課時一、基礎練習2、(1)指潮(2)幾乎,將近(3)用水淋洗(4)年(5)窮盡(6)消失(7)滿(8)高3、(1)比喻、夸張(2)引用、比喻(3)比喻;夸張4、D5、C6、C7、B8、C9、C10、(1)錢塘江潮,是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