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緒論《攝影藝術與技術》_第1頁
《攝影》緒論《攝影藝術與技術》_第2頁
《攝影》緒論《攝影藝術與技術》_第3頁
《攝影》緒論《攝影藝術與技術》_第4頁
《攝影》緒論《攝影藝術與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孫晨攝影藝術與技術

緒論攝影概論

緒論攝影概述

一、攝影

二、藝術與技術

三、知識結構

四、廣播電視人才學習的“四度空間”

五、攝影發(fā)展歷程

思考

(1)什么是攝影?

(2)攝影就是照相嗎?

(3)攝影和照相有什么區(qū)別?

思考

(1)什么是攝影?

(2)攝影就是照相嗎?

(3)攝影和照相有什么區(qū)別?

A.攝影就是照相。

B.攝影是照相的書面語。

C.攝影是專業(yè)照相。一、攝影(Photography)《辭?!分械慕忉專河谜障鄼C或電影攝影機等攝取景物影像的過程?!冬F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

通過膠片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機拍下實物影像,通稱照相。1.攝影的特點

(1)紀實性(2)瞬間性(3)造型性(4)選擇性(5)內涵性

(1)紀實性

攝影能夠真實的、客觀的反映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反映真實

(2)瞬間性

攝影能夠將剎那間的影像保存成永久的畫面。凝固剎那

(3)造型性

攝影通過靜止的二維畫面來刻畫事物。靜止表意

(4)選擇性

攝影是有目的、有針對的藝術表現。為我所用

(5)內涵性

攝影能夠反映拍攝者的主觀意識從而表意抒情。意識烙印2.攝影的內涵攝影是一個包含兩個層面,三個環(huán)節(jié),四種屬性的藝術門類。

(1)攝影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

攝影包含拍攝者、拍攝工具、拍攝對象三個環(huán)節(jié)。

拍攝者:創(chuàng)作者拍攝工具:相機拍攝對象:被攝事物

(2)攝影藝術屬性攝影是視覺平面靜態(tài)造型藝術。

視覺:眼睛

平面:照片或圖片

靜態(tài)造型:技術原理

攝影的內涵攝影是拍攝者使用拍攝工具,選擇記錄真實的瞬間造型,從而表達主觀思維的視覺平面靜態(tài)造型藝術。

影:客觀存在攝:主觀思維3.廣播電視領域的攝影(1)針對大眾傳媒

(2)靜態(tài)畫面構圖理論基礎

(3)構筑廣播電視編導思維

二、藝術與技術

藝術與技術是廣播電視人才應把握的重要的范疇,二者既是聯(lián)系的又是對立的。1.藝術和技術的基本屬性

藝術(Art):通過塑造形象具體的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

技術(Technology):根據生產實踐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fā)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和方法與技能。

藝術與技術的關系

(1)藝術理念作用與技術手段

1)藝術為技術提供了評價標準

2)藝術為技術確定了發(fā)展方向(2)技術手段反作用于藝術理念

1)技術驗證了藝術的實現

2)技術擴充了藝術的理念2.藝術與技術的矛盾

(1)藝術理念與技術水平發(fā)展的不均衡。(2)藝術工作者與技術工作者的思維差異。

廣播電視領域技藝關系的把握(1)廣播電視編導應該兼具藝術思維和技術思維。(2)從手段到理念的躍遷。(3)藝術思維主導下的創(chuàng)作。

三、知識結構●技術理論部分第一章鏡頭第二章傳統(tǒng)相機

第三章數碼相機●藝術理論部分第四章攝影構圖第五章專題攝影

四、廣播電視人才思維的

“四度空間”1.把握藝術思維與技術思維的度

2.把握廣泛涉獵與專項精通的度

3.把握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度

4.把握墨守成規(guī)與突破創(chuàng)新的度

五、攝影的發(fā)展歷程

研究攝影史的意義研究歷史的目的不在歷史,而在現在和未來。(1)把握脈絡:歸納(2)體會經典:提高(3)展望未來:預測1.

年,

國科學家

發(fā)明了日光刻蝕法。

2.20世紀初,早期抽象攝影的代表人物

、

。

1.

年,

國科學家

發(fā)明了日光刻蝕法。

2.20世紀初,早期抽象攝影的代表人物

、

、

。

1.1822、法國、約瑟夫·尼埃普斯

2.阿爾文·蘭登·科伯恩、拉茲羅·莫霍·納吉、弗洛倫斯·亨利1.1837年,

攝影法的誕生標志著現代攝影的誕生。

2.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大師”的攝影家是加拿大的

。

1.攝影的誕生階段19世紀20-40年代人類對凝固瞬間畫面的制作追求和艱辛探索。

“牛眼”

(1)日光刻蝕法1822年法國化學家約瑟夫·尼埃普斯

(2)銀版攝影法1837年法國畫家路易斯·達蓋爾攝影之父,攝影的誕生的標志

(3)卡羅攝影法1841年英國威廉·塔爾博特攝影造價大大降低2.攝影的初創(chuàng)階段19世紀40-50年代攝影術在全球迅速傳播開來。

(1)攝影技術的改進

光學玻璃顯微攝影

X光攝影蛋白紙印相法火棉膠濕版法

(2)早期的肖像攝影

愛丁堡攝影師羅伯特·亞當森風景畫家戴維·希爾

(3)早期的風光攝影

法國居斯塔夫·格雷

(4)早期的地質攝影

英國約翰·湯姆森美國蒂莫西·奧沙利文

3.畫意攝影崛起階段19世紀50-60年代攝影開始注重表意和抒情。

(1)情景畫意攝影

英國奧斯卡·雷蘭德畫意攝影的開拓者

(2)情節(jié)畫意攝影

英國畫家亨利·羅賓遜情節(jié)畫意攝影的集大成者4.第一經典階段19世紀60年代中期-80年代

(1)人像攝影

英國茱莉亞·卡梅侖(女)法國漫畫家納達爾

(2)自然主義攝影

英國彼得·愛默森第一次提出攝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

(3)風土攝影

美國愛德華·柯蒂斯英國赫伯特·龐汀

5.現代攝影發(fā)源階段19世紀80年代-20世紀初

(1)攝影技術的成熟

焦點平面快門光闌光圈單鏡頭和雙鏡頭取景干版安全片基膠卷

(2)攝影流派組織的誕生

連環(huán)會

1892年,羅賓遜、戴維森

攝影分離派

1902年,斯蒂格里茨

1910年,攝影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

(3)即時攝影

美國艾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偉大的即時攝影大師,現代攝影之父

(4)純粹攝影

美國

愛德華·斯泰肯

商業(yè)攝影的奠基人

(5)直接攝影

美國保羅·斯特蘭德

6.第二經典階段20世紀20-40年代直接、客觀、單純的攝影理念。

(1)精細攝影

美國

伊莫金·坎寧安

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攝影大師之一

(2)視覺攝影

美國愛德華·韋斯頓攝影界的畢加索

(3)區(qū)級視覺攝影

美國安塞爾·亞當斯

7.紀實攝影階段20世紀上半葉現實性和社會性成為主流。

(1)戰(zhàn)地紀實攝影

英國羅杰·芬頓

美國馬修·布雷迪

(2)媒體紀實攝影

美國雅各布·里斯美國新聞攝影的帶頭人攝影進入傳媒領域

(3)社會紀實攝影

美國

劉易斯·海因

紀實攝影達到完善并影響到世界

(4)抓拍德國記者埃里奇·薩洛蒙使抓拍成為攝影的基本手段

(5)人情味紀實

法國羅伯特·杜瓦諾喜劇式人情味紀實攝影的代表人物

(5)人情味紀實

美國維吉悲劇式人情味紀實攝影的代表人物

(6)新聞攝影

美國艾爾弗雷德·愛森斯塔特新聞攝影之父

(7)專題攝影

美國尤金·史密斯確立了專題攝影在新聞中的地位并改進了方法8.第三經典階段20世紀30-50年代攝影的技術手段和藝術理念都已經趨于成熟。

(1)“決定性瞬間”

法國攝影家亨利·布列松

20世紀最偉大的紀實攝影大師

(2)“關心人類”

美國羅伯特·卡帕戰(zhàn)地紀實攝影大師

(3)現代肖像攝影

加拿大

尤素?!たㄊ?/p>

20世紀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大師

(4)環(huán)境人像

美國

阿諾德·紐曼后現代人像藝術家9.現代攝影階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