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教育課程
現代教育學
教師教育課程
教育學基礎
第一章教育的本質及其與社會的關系
第一節(jié)教育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教育的本質與屬性
第三節(jié)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一、教育的起源
第一節(jié)教育的起源與發(fā)展觀點1:教育的神話起源論
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跟其他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體現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順從于天。東方有:中國的盤古開天創(chuàng)世、女媧補天救世傳說;西方有:上帝創(chuàng)世、諾亞方舟濟人的神話故事。在人類之初,人類對自然與自身的認識有限,知識總體水平比較低,因而這種教育起源的觀點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評價觀點2:教育的生物起源論
利托爾諾(法):母鴨帶雛鴨,母熊教幼熊,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沛西·能(英):生物的本能沖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看到了人類教育與動物界類似教育行為之間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話起源說,其開創(chuàng)性值得肯定。但是,它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沒能區(qū)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行為之間的差別。評價觀點3:教育的心理起源論孟祿: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這種觀點把模仿作為教育的途徑之一,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是,把全部教育都歸于無意識狀態(tài)下產生的模仿行為,從而把有意識的和在意識支配下產生的目的性行為排除在教育之外,這就走向極端了。評價恩格斯: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勞動是教育產生的基礎。觀點4:教育的勞動起源論這種觀點認識到了推動人類教育起源的直接動因是勞動過程中人們傳遞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實際社會需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在教育社會屬性上的認識缺陷,承認“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一個人,人是教育的產物”的觀點,看到了社會性是教育起源的關鍵問題。
評價
杜威:教育是促進兒童通過主動活動去經驗一切并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所以,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提出的。觀點5:教育的生活起源論教育的生活起源論看到了教育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到了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育與生活融合,強調教育的情景性、經驗性、真切性,重視教育實踐的作用,賦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但是,就教育本身的歷史起源而言,教育的起源跟教育和生活的關系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而教育生活起源論卻未將二者加以區(qū)分,當然也無法正確回答教育的起源問題。評價二、教育的發(fā)展㈠原始社會的教育
《荀子·大略》:對年幼者“飲之食之”而后“教之誨之”
古籍中說:“伏曦氏教民畋漁,神農氏制耒,教民耕作”
《淮南子》中講:“禹令人民聚土積薪,擇丘陵而居之”
《史記五帝本紀》講:“黃帝教熊、貅、貉、貔、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板泉之野”第一,生產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第二,教育與宗教等活動聯(lián)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第三,教育對象沒有等級的區(qū)分,教育無階級性。原始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征㈡古代社會的教育文字典籍腦體分工學校產生國家唐朝官學中央一級就有“二館六學”六學(國子學: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員子女;太學:五品以上;四門學:七品以上;律學:八品和八品以下;書學和算學:收庶族地主的子女)、二館:崇文館、弘文館(專收皇帝、皇后的近親及宰相大臣的子女)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教育內容
例奴隸社會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目的是把奴隸主子女培養(yǎng)成為新的統(tǒng)治階級。再例封建社會的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它們的主要內容是“三綱”、“五常”等封建道德。如《論語》中記載孔子的學生樊遲“請學稼”孔子說:“吾不如老農”,“請學圃”,孔子說:“吾不如老圃”。等樊遲走后,孔子對其他學生說:“小人哉,樊須也?!辈⒄f:“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扶其子而至矣!耶用稼。”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第一,出現了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與非學校教育并存;其中學校教育的目標比較狹窄,多為學為仕官、學為僧侶。第二,學校教育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教育性質具有明顯的階級性。第三,以倫理道德、宗教經典為主要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比較封閉。古代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征第四,教育方法比較呆板、機械,主要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強迫性的道德灌輸;允許教育中的體罰手段。第五,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獲得了逐步的科學教育認識。東方有孔子的教學思想、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荀子的教師思想、墨子的教育內容思想、朱熹的學習方法、王陽明的兒童教育思想。古代社會的教育思想西方有蘇格拉底的“問答法”、亞里士多德的“三育理論”、夸美紐斯的泛智主義教育思想、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赫爾巴特的主智主義教育思想、洛克的形式主義教育(紳士教育)思想、福綠貝爾的兒童教育思想、斯賓塞的實質主義教育(科學教育)思想等等。亞里斯多德㈢現代社會的教育第一,普及教育,不斷擴大教育對象,教育對象具有廣泛性。(考點:各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第二,教育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產、生活實際,教育性質具有生產性。(考點:教育與生產力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第三,學習對象涉及科學、人文眾多學科,教育內容極為豐富,教育內容具有開放性。第四,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具有法制性。(考點:我國有關教育、教師、兒童的法律法規(guī))第五,提倡教育貫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現終身化。(考點:終身教育的思想)
第六,重視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教育具有國際性。(考點:中外教育的比較)1.現代社會教育的共同特征一、教育的含義
㈠“教育”的東方理解第二節(jié)教育的本質與屬性
外
內外鑠型“教育”一詞的連用出處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盡心上》)第一,教育重視教師的主導甚至支配作用。第二,重視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尤其是倫理知識)學習。第三,重視施教者的權威性與教育過程的嚴肅性,甚至是強制性?!拔摇薄り魩X街少年/u11/v_NjU2OTE0NzI.html(二)“教育”的西方理解E出ducěre
引Education(英文)Education(法文)Erziehung(德文)
Educěre(拉丁文)內發(fā)型第一,強調熱愛兒童、尊重學生,教師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支配作用較少,反映了西方教育中教師引導作用之特點。第二,學生自然才是教育中的真正主體,反映了西方教育中學生主體作用之特點。第三,教學的全部過程不能缺少學生的自動參與,教師只為學習環(huán)境的制造者,教育中少有教師強制、嚴格紀律約束等現象,反映西方教育中自動性之特點。(死亡詩社)比較東方與西方對“教育”的不同認識,并以此為根基去解釋中外教育現象及其對國民素質的影響。想一想《說文解字》釋之曰:“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薄梆B(yǎng)子使作善謂之育?!?/p>
(三)教育的概念夸美紐斯:“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人才能成為一個人。”盧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北R梭⒈“教育”概念的界定視角(1)“思想家的看法”
——揭示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康德:“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薄吨杏埂罚骸疤烀^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康德(2)“教育著述的定義”——描述教育的本質☆從廣義而言,凡是以影響人類身心之種種活動,俱可稱為教育。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認為: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的教育定義為:“是有組織地和持續(xù)不斷地傳授知識的工作?!?/p>
從社會的角度定義“教育”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從個體的角度定義“教育”
成功地學習(一般借助于教學,但非必然如此)知識、技能與形成正確態(tài)度的過程。(3)社會和個人的不同看法——從主體角度分析2.“教育”概念的界定(學校教育)概念◆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主動地學習,積極進行經驗的改組和改造,促使他們提高素質、健全人格,成為對一定社會有用的人的一種活動。理解學校教育的關鍵培養(yǎng)人的活動社會學科個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身心全面發(fā)展構成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內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主導者主體中介條件影響反饋教育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教育的本質特征在“育人”,其“育人”的支撐點是教育者(代表社會實體)的主觀要求與受教者(代表生物實體)的客觀水平的矛盾。二
教育本質的理解教育的本質特征首先,教育的對象是“人”,具有人的主體性。其次,教育的過程是“育”,教育主要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非敲打擠壓的規(guī)訓作用。再次,教育的結果是“化”。如何理解“育人”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們自己去抓住。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化”“化性起偽”“教化”“感化”“消化”“個體社會化”“社會個體化”“春風化雨”“化”字在甲骨文中由一個正立的人和一個倒立的人構成,如何使人倒過來,正是“教育”要做的事。
第三節(jié)
教育與社會的關系一、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三、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一、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1.生產力制約著教育2.教育的經濟功能1.生產力制約教育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目的的制定;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生產力水平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目的歷史分期生產力水平教育目的農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生產力低下,科技含量極低培養(yǎng)“政治精英”生產力發(fā)達,科技含量日益增多勞動力再生產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知識經濟的到來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生產力水平制約課程設置時期生產力水平課程設置古代社會生產力較低,自然知識貧乏哲學、政治、道德、語言等古典人文學科近代社會生產力較高,自然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增加代數、三角、物理、化學、植物、動物等自然科學現代社會生產力發(fā)達,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層出不窮再增核物理、生態(tài)學、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課程
2.教育的經濟功能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手段;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手段;教育對形成現代經濟生活觀念的重要作用。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手段可能的勞動力現實的勞動力教育未掌握生產知識、勞動技能的人掌握了一定生產知識、勞動技能的人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
人們需要有益的技能和知識,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人們卻不完全知道技能是一種資本,這種資本實質說來是一種計劃投資的產物;這種投資在西方社會按著一種比傳統(tǒng)的(非人力)投資大得多的速度增長,而且這種增長恰好是該經濟體系中最為突出的特點?!绻鶕环N把人力資本、物力資本都包括進去的全面的資本概念去考慮問題,并認為所有資本都是由投資的方式產生的,那么這種想法既頗有裨益又妥帖正當。長期以來,人們就抱有一種頑固的偏見,認為資本只包括物資設備、建筑物和物資庫存等等。這種偏見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政府貶低人力資本投資,提高物力資本投資的固執(zhí)態(tài)度的原因。
(舒爾茨《高等教育的經濟價值》)成功的經濟追趕與人力資本積累
時期(年份)追趕國人均GDP相當于先行國水平(%)追趕國人均教育年限相當于先行國水平(%)初期末期初期末期①美國-英國1871-191375.3105.588.391.2②日本-美國1953-199219.690.180.882.4③韓國-西歐1965-199224.357.558.384.9主要西方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情況
義務教育年限(年)年齡階段義務教育普及率(%)美國
8—126歲開始99.6英國
115—16歲99.9法國
106—16歲99.7聯(lián)邦德國
96—15歲99.9日本
96—15歲99.9丹尼森:教育對經濟貢獻的估算教育直接生產科學技術
開展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科技成果是現代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之一。高等學校由于科研力量比較集中,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研究后備力量比較充足,學術思想活躍,信息來源豐富等特點,而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軍。從18世紀德國創(chuàng)立柏林大學提出把“科學研究和教學相統(tǒng)一”作為辦學原則起,世界各國把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高校辦學的基本方針,大學如美國的硅谷大學群,中國的中關村大學群,在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開拓新的科學技術領域,在生產新的科學和新的技術方面作出了舉世公認的貢獻。教育形成現代經濟生活觀念
無論哪個國家,只有它的人民從心理、態(tài)度和行為上,都能與各種現代形式的經濟發(fā)展同步前進,相互配合,這個國家的現代化才真正能夠得以實現。
——英格爾斯《人的現代化》現代人的四個主要特征▲樂于接受新的觀念,不因循守舊▲見多識廣,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效能感▲不受傳統(tǒng)思想束縛,保持獨立和自立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1.政治制約教育2.教育的政治功能1.政治制約教育政治制約著教育性質;政治制約著教育目的;政治制約著教育的領導權和受教育權;政治制約著教育管理體制。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目的時期代表人物教育目的奴隸社會柏拉圖培養(yǎng)“哲學王”和勇敢的武士封建社會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社會主義社會毛澤東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政治制度制約著受教育權奴隸社會
我國西周的國家規(guī)定,只有國子和貴胄之才才能入學;古代印度的法律甚至規(guī)定,誰若讓低賤的首陀羅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就立即處以死刑。封建社會
我國唐朝“二館六學”對入學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日本奈良時代京城里設立了一所大學,規(guī)定五品以上的貴族官員子弟才有資格入學讀書。資本主義社會
明確規(guī)定了受教育權利平等的法律,但受教育權依然存在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如美國由于公立學校的經費最大部分來自所在地區(qū)的稅收,而美國社會各階層在居住上有各自的社區(qū),因而在上層居住多的社區(qū)的學校,其教育經費明顯高于貧民區(qū)的學校,這種差距甚至高達數十倍。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促進年輕一代政治社會化;教育能促進政治民主化;教育能制造政治輿論;教育再生產出原有的社會政治關系。三、教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審計實操測試題及答案
- 審計考試題庫及答案深圳
- 審計工程師面試題及答案
- 審計程序筆試題及答案
- 人民銀行今日考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四年級下冊學科學習能力測評(四)數學試卷(含部分答案)
- 中醫(yī)藥現代化進程中2025年挪威市場拓展策略研究報告
- 場館消防知識培訓內容課件
- 食品化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教育教學考試題庫及答案
- 中醫(yī)類新技術新項目申報書
-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健康教育
-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 英語詞匯表
- 基于SSM高校宿舍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
- 2024寧波原水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無線網絡運維和安全管理制度
- 《研發(fā)多項目》課件
- 公路工程質量通病控制要點
- 激光打印機維修培訓資料全
- 30道醫(yī)院婦產科醫(yī)生崗位高頻面試問題附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備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