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_第1頁
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_第2頁
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_第3頁
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_第4頁
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移動通信發(fā)展技術歷程與變革ContentsPart1

從模擬信號到GSM(1G-2G)Part2

從GSM到CDMA(2G-3G)Part3

從CDMA到LTE(3G-4G)Part4

全球4G的發(fā)展現狀Part5 4G在中國的未來第一部分從模擬信號到GSM(1G-2G)1G,又稱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蜂窩無線電話系統,制定于上世紀80年代。1G無線系統在設計上只能傳輸語音流量,并受到網絡容量的限制。AMPS(高級移動電話系統。由美國AT&T開發(fā)的最早的蜂窩電話系統標準)為1G網絡的典型代表。Nordic移動電話(NMT)就是這樣一種標準,應用于Nordic國家、東歐以及俄羅斯。其它還包括美國的高級移動電話系統(AMPS),英國的總訪問通信系統(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C-Netz,法國的Radiocom2000和意大利的RTMI。模擬蜂窩服務在許多地方正被逐步淘汰。1G—模擬制式手機也就是第一代通訊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帶來了風騷一時的大哥大,記得90年前后流行這么一句話“第一代移動通訊,大哥大一統江湖”,可見那個時代大哥大的魅力,而作為新時代的科技產物,足夠吸引當時年輕消費者的眼球。而其便捷的通訊功能有總給那些迫切需求實時通信的商旅人士提供服務,那時候做生意出門不帶這么個大塊頭都覺得不夠范。當年售價2萬的大哥大擁有者可是絕對的“土豪”。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guī)格的簡稱,一般定義為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guī)格。不過手機短信SMS(Shortmessageservice)在2G的某些規(guī)格中能夠被執(zhí)行。2G在美國通常稱為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2G技術基本可被切為兩種,一種是基于TDMA所發(fā)展出來的以GSM為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guī)格,復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2G—數字手機GSM:基于TDMA所發(fā)展、源于歐洲、目前已全球化。IDEN:基于TDMA所發(fā)展、美國獨有的系統。被美國電信系統商Nextell使用。IS-136﹙也叫做D-AMPS﹚:基于TDMA所發(fā)展,是美國最簡單的TDMA系統,用于美洲。IS-95﹙也叫做cdmaOne﹚:基于CDMA所發(fā)展、是美國最簡單的CDMA系統、用于美洲和亞洲一些國家。PDC﹙PersonalDigitalCellular﹚:基于TDMA所發(fā)展,僅在日本普及。主要的第二代手機通訊技術規(guī)格標準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就是眾所周知的GSM,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移動電話標準。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10億人正在使用GSM電話。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來,被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采用。GSM標準的設備占據當前全球蜂窩移動通信設備市場80%以上。GSM較之它以前的標準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語音信道都是數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動電話系統。從用戶觀點出發(fā),GSM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用戶可以從更高的數字語音質量和低費用的短信之間作出選擇。網絡運營商的優(yōu)勢是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定制他們的設備配置,因為GSM作為開放標準提供了更容易的互操作性。這樣,標準就允許網絡運營商提供漫游服務,用戶就可以在全球使用他們的移動電話了。什么是GSM?在2G時代就單純的語音通話和簡訊傳輸來說已經變得趨于成熟,手機也變得小巧精致,功能豐富,功能手機得到發(fā)展,加入了Mp3Mp4拍照再到后面的游戲,手機從此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從國際廠商摩托羅拉索愛,到后來的諾基亞,造就了無數經典。再到聯發(fā)科MTK解決方案,造就了逆天的山寨,就08年據報告顯示,諾基亞、山寨機、三星、蘋果占據移動互聯網用戶手機品牌的前四位。經典小胖子諾基亞6600第二部分從GSM到CDMA(2G-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3G的最大特點是在數據傳輸中使用分組交換(PacketSwitching)取代了電路交換(CircultSwitching)。幾年前,用于在計算機上訪問移動互聯網的USB加密狗問世。電路交換使手機與手機之間進行語音等數據傳輸;分組交換則將語音等轉換為數字格式,通過互聯網進行包括語音、視頻和其他多媒體內容在內的數據包傳輸。3G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目前3G存在四種標準: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世界3G技術的3大標準,都是在CDMA的技術基礎上開發(fā)出來的,CDMA就是3G的根本基礎原理,而展布頻譜技術就是CDMA的基礎原理。3G—蜂窩移動通訊技術一、CDMA2000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和后來加入的韓國三星都有參與,韓國現在成為該標準的主導者。與另兩個主要的3G標準WCDMA以及TD-SCDMA不兼容。這套系統是從窄頻CDMAOne數字標準衍生出來的,可以從原有的CDMAOne結構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區(qū)只有日、韓、北美和中國。由于超行動寬帶(UMB)的研發(fā)被取消,CDMA2000標準最有希望延伸的4G標準是FDD-LTE。電信建成了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CDMA網絡。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已經有10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76家電信運營商部署了CDMA2000網絡。中國大陸:中國電信,香港:電訊盈科移動通信,澳門:2006年由中國聯通投得牌照,2008年中國電訊業(yè)重組后改由中國電信經營,臺灣:亞太電信,日本:KDDI,韓國:SK電訊、KTF、LG電信,美國:VerizonWireless、SprintNextell、USCellular等。特點:CDMA2000是由窄帶CDMA(CDMAIS95)技術發(fā)展而來的寬帶CDMA技術,也稱為CDMAMulti-Carrier,由美國高通公司為主導提出。優(yōu)勢:可以從原有的CDMA1X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3G的四種標準:二、WCDMA寬帶碼分多址

WCDMA由ETSINTTDoCoMo作為無線介面為他們的3G網路FOMA開發(fā)。后來NTTDocomo提交給ITU一個詳細規(guī)范作為一個象IMT-2000一樣作為一個候選的國際3G標準。國際電信聯盟(ITU)最終接受W-CDMA作為IMT-2000家族3G標準的一部分。2001年,日本NTTDoCoMo公司的FOMA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yè)運營WCDMA服務。目前中國聯通采用的此種3G通訊標準。現在經中國聯通的努力研究與投入現已可升級至HSPA+,4G制式,已在上海開通試驗田,網速可達21.9MBPS的傳輸速率。特點:當前世界上采用的國家及地區(qū)最廣泛的,終端種類最豐富的一種3G標準。已有538個WCDMA運營商在246個國家和地區(qū)開通了WCDMA網絡,3G商用市場份額超過80%,而WCDMA向下兼容的GSM網絡已覆蓋184個國家,遍布全球。WCDMA用戶數已超過6億。優(yōu)勢:有較高的擴頻增益,發(fā)展空間較大,全球漫游能力最強,技術成熟性最佳。中國聯通獲得此牌照3G的四種標準:三、TD-SCDMA是由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簡稱3G),也是ITU批準的三個3G標準中的一個,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對于另兩個主要3G標準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較晚,技術不夠成熟。特點:全稱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時分同步CDMA),在頻譜利用率、對業(yè)務支持具有靈活性等獨特優(yōu)勢。優(yōu)勢:中國自有3G技術,獲政府支持。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購買帶4G網絡連接的新型手機,LTE網絡的全球部署將繼續(xù)保持增長態(tài)勢。目前,LTE網絡已覆蓋全球主要城市,且覆蓋面正迅速擴大。大部分市場是從CDMA或WCDMA過渡到LTE網絡,而中國市場較為獨特,正在從TD-SCDMA過渡到TD-LTE網絡。中國移動獲得此牌照3G的四種標準:四、WiMAX是一項新興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能提供面向互聯網的高速連接,數據傳輸距離最遠可達50km。WiMAX還具有QoS保障、傳輸速率高、業(yè)務豐富多樣等優(yōu)點。WiMAX的技術起點較高,采用了代表未來通信技術發(fā)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進技術,隨著技術標準的發(fā)展,WiMAX逐步實現寬帶業(yè)務的移動化,而3G則實現移動業(yè)務的寬帶化,兩種網絡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WiMAX曾被認為是最好的一種接入蜂窩網絡,讓用戶能夠便捷地在任何地方連接到運營商的的寬帶無線網絡,并且提供優(yōu)于Wi-Fi的高速寬帶互聯網體驗。它是一個新興的無線標準。用戶還能通過WiMAX進行訂購或付費點播等業(yè)務,類似于接收移動電話服務。WiMAX是一種城域網(MAN)技術。運營商部署一個信號塔,就能得到超數英里的覆蓋區(qū)域。覆蓋區(qū)域內任何地方的用戶都可以立即啟用互聯網連接。和Wi-Fi一樣WiMAX也是一個基于開放標準的技術,它可以提供消費者所希望的設備和服務,它會在全球經濟范圍內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而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市場。中國幅員遼闊,存在很多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在這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設是非常落后的。應用低成本的WiMax技術則可以給那里架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對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3G的四種標準: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我國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與歐洲WCDMA、美國CDMA2000成為3G時代最主流的三大技術之一。2008年5月24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聯合發(fā)布《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衛(wèi)通的基礎電信業(yè)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國內電信運營商由6家變?yōu)?家。2008年6月2日,中國聯通向中國網通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對兩家公司實施合并,每股中國網通股份將換取1.508股中國聯通股份,每股中國網通美國存托股份換取3.016股中國聯通美國存托股份。同時,中國電信將以總價1100億元收購聯通CDMA網絡。2008年7月29日,中國電信集團宣布未來三年投資800億元發(fā)展CDMA業(yè)務,并提出在三年內把CDMA用戶數由目前約4300萬增至1億,屆時在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占有率將達15%。2008年10月15日,網通紅籌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2008年8月,工信部發(fā)布《關于同意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開展試商用工作的批復》,同意中國移動在全國建立TD網絡并開展試商用。2008年10月1日,中國電信開始與中國聯通進行C網交割,并于60天內完成。2008年10月15日,新聯通公司正式成立,此次電信重組改革在資本市場層面的工作全部結束。2008年12月22日,中國電信發(fā)布移動業(yè)務品牌"天翼",189號段在部分省市投入試商用,全面轉型為全業(yè)務運營商。2008年12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同意啟動3G牌照發(fā)放工作。中國3G的發(fā)展歷程就業(yè)機會圍繞著電信運營商的增值服務企業(yè)多年來一直盼望3G牌照的正式發(fā)放,從而帶動更大規(guī)模的業(yè)務需求,刺激整個行業(yè)的上升。3G實施將帶動整個通信產業(yè)鏈,帶來更廣泛的就業(yè)機會。手機商務與傳統的OA系統相比,手機辦公擺脫了傳統OA局限于局域網的桎梏,辦公人員可以隨時隨地訪問政府和企業(yè)的數據庫,進行實時辦公和處理業(yè)務,極大地提高了辦公和執(zhí)法的效率。視頻通話3G時代被談論得最多的是手機的視頻通話功能,這也是在國外最為流行的3G服務之一。相信不少人都用過QQ、MSN或Skype的視頻聊天功能,與遠方的親人、朋友“面對面”地聊天。今后,依靠3G網絡的高速數據傳輸,3G手機用戶也可以“面談”了。3G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手機電視從運營商層面來說,3G牌照的發(fā)放解決了一個很大的技術障礙,TD和CMMB等標準的建設也推動了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手機流媒體軟件會成為3G時代最多使用的手機電視軟件,在視頻影像的流暢和畫面質量上不斷提升,突破技術瓶頸,真正大規(guī)模被應用。手機購物不少人都有在淘寶上購物的經歷,但手機商城對不少人來說還是個新鮮事。事實上,移動電子商務是3G時代手機上網用戶的最愛。高速3G可以讓手機購物變得更實在,高質量的圖片與視頻會話能使商家與消費者的距離拉近,提高購物體驗,讓手機購物變?yōu)樾鲁绷?。手機網游與電腦的網游相比,手機網游的體驗并不好,但方便攜帶,隨時可以玩,這種利用了零碎時間的網游是年輕人的新寵,也是3G時代的一個重要資本增長點。3G時代到來之后,游戲平臺會更加穩(wěn)定和快速,兼容性更高,即“更好玩了”,像是升級的版本一樣,讓用戶在游戲的視覺和效果方面感覺更有體驗。3G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第三部分從CDMA到LTE(3G-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是集3G與WLAN于一體,并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并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調制解調器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擴展到整個地區(qū)。如果說3G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huán)境的話,那么4G通信會是一種超高速無線網絡,一種不需要電纜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這種新網絡可使電話用戶以無線及三維空間虛擬實境連線。4G已被稱為全IP數據網絡。到4G時代,電路交換將完全消失。所有語音通話將通過數字轉換,以VoIP形式進行。因此在4G網絡進行通話,將可以依靠有線或無線網絡而不一定需要移動信號覆蓋。4G—超高速無線網絡4G通常被用來描述相對于3G的下一代通信網絡,但很少有人明確4G的含義,實際上,4G在開始階段也是由眾多自主技術提供商和電信運營商合力推出的,技術和效果也參差不齊。后來,國際電信聯盟(ITU)重新定義了4G的標準——符合100m傳輸數據的速度。達到這個標準的通信技術,理論上都可以稱之為4G。不過由于這個極限峰值的傳輸速度要建立在大于20MHz帶寬系統上,幾乎沒有運營商可以做的到,所以ITU將LTE-TDD、LTE-FDD、WiMAX,以及HSPA+四種技術定義于現階段4G的范疇。值得注意的是,它其實不符合國際電信聯盟對下一代無線通訊的標準(IMT-Advanced)定義,只有升級版的LTEAdvanced才滿足國際電信聯盟對4G的要求。但對于用戶來說,由于現有的HSPA+(中國聯通使用)在速度上被歸到4G當中,在宣傳上會有一定的誤導,在使用體驗,尤其是峰值速度上與另外三家還是有著很大色區(qū)別。目前ITU(國際電聯)已經將WiMax、HSPA+、LTE正式納入到4G標準里,加上之前就已經確定的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這兩種標準,4G標準已經達到了5種。截止到2013年12月份LTE已然成為4G全球標準,包括FDD-LTE和TDD-LTE兩種制式。4G的五種標準: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它改進并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采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絡演進的唯一標準。根據4G牌照發(fā)布的規(guī)定,國內三家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拿到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是3G的演進,通常被稱作3.9G,是基于OFDMA技術、由3GPP組織制定的全球通用標準,包括TDD、FDD兩種雙工模式。FDDLTE和TDDLTE分別是LTE的兩種不同的系統模式。兩者大部分的基礎技術都是一樣的,主要區(qū)別在于FDD為頻分雙工,而TDD為時分雙工。由于WCDMA網絡的升級版HSPA和HSPA+均能夠演化到FDD-LTE這一狀態(tài),所以這一4G標準獲得了最大的支持,也將是未來4G標準的主流。TD-LTE與TD-SCDMA實際上沒有關系不能直接向TD-LTE演進。該網絡提供媲美固定寬帶的網速和移動網絡的切換速度,網絡瀏覽速度大大提升。什么是LTE?LTE-TDD,國內亦稱TD-LTE,即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時分長期演進),由3GPP組織涵蓋的全球各大企業(yè)及運營商共同制定,LTE標準中的FDD和TDD兩個模式實質上是相同的,兩個模式間只存在較小的差異,相似度達90%。TDD即時分雙工(TimeDivisionDuplexing),是移動通信技術使用的雙工技術之一,與FDD頻分雙工相對應。TD-LTE與TD-SCDMA實際上沒有關系,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術,FDD-LTE的技術是FDD版本的LTE技術。TD-SCDMA是CDMA(碼分多址)技術,TD-LTE是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兩者從編解碼、幀格式、空口、信令,到網絡架構,都不一樣。中國工信部于2013年12月4日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頒發(fā)“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yè)務(TD-LTE)”經營許可。中國移動獲得130MHz頻譜資源,分別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中國聯通獲得40MHz頻譜資源,分別為2300-2320MHz、2555-2575MHz;中國電信獲得40MHz頻譜資源,分別為2370-2390MHz、2635-2655MHz。TD-LTEFDD(頻分雙工)是該技術支援的兩種雙工模式之一,應用FDD(頻分雙工)式的LTE即為FDD-LTE。作為LTE的需求,TDD系統的演進與FDD系統的演進是同步進行的。絕大多數企業(yè)對LTE標準的貢獻可等同用于FDD和TDD模式。由于無線技術的差異、使用頻段的不同以及各個廠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標準化與產業(yè)發(fā)展都領先于TDD-LTE。FDD-LTE已成為當前世界上采用的國家及地區(qū)最廣泛的,終端種類最豐富的一種4G標準。2013全球共有285個運營商在超過93個國家部署FDD4G網絡。FDD模式的優(yōu)點是采用包交換等技術,可突破二代發(fā)展的瓶頸,實現高速數據業(yè)務,并可提高頻譜利用率,增加系統容量。但FDD必須采用成對的頻率,即在每2x5MHz的帶寬內提供第三代業(yè)務。該方式在支持對稱業(yè)務時,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非對稱的分組交換(互聯網)工作時,頻譜利用率則大大降低(由于低上行負載,造成頻譜利用率降低約40%),在這點上,TDD模式有著FDD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傮w來說,FDD-LTE的商用情況比TDD-LTE要強許多。據GSA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9日,全球有156家運營商已在67個國家/地區(qū)推出LTE商用服務。從現在世界范圍來看,FDD-LTE的發(fā)展形勢和成熟度要比TD-LTE好,但是后者擁有了大量的國產自主知識產權,而且技術上也具獨有的優(yōu)勢:頻譜利用率高和靈活性較佳,因此發(fā)展?jié)摿€是很大的。不過TD-LTE要做大做強,在產業(yè)規(guī)模、產業(yè)鏈完善、終端普及和網絡建設方面還是需要加把勁。FDD-LTE第四部分全球4G的發(fā)展現狀截至目前,全球新增6個商用網絡,商業(yè)網總數達到24個,其中包括11個TDD+FDD雙模網絡,1個eRelay網絡。而在建的TD-LTE網絡新增11個,總數達到39個。并有超過40個運營商明確將于今、明兩年內推出TD-LTE商用服務。截至目前,全球TD-LTE基站部署累計達到10.1萬個,TD-LTE用戶數達到464萬,其中日本Softbank和沙特mobily在第三季度末分別突破200萬用戶。中國移動也已發(fā)展4G友好用戶約3萬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共有14家芯片廠商成功開發(fā)TD-LTE樣片和商用芯片。中興推出28nm四模TD-LTE芯片,海思、聯發(fā)科、Marvell、展訊也在積極開發(fā)28nmTD-LTE芯片。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有80家廠商推出了296款TD-LTE終端,比第二季度增加了54款。已有14家廠商推出了30款TD-LTE智能手機,另有20余款TD-LTE手機在將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推出。截至9月底已有12款TD-LTE終端(其中包括11款4G手機和1款4G數據終端)取得工信部入網試用證書。全球4G的發(fā)展現狀日本Softbank將在2013年下半年到明年初推出4款TD-LTE智能手機,美國Sprint也將在Q4上市TD-LTE+CDMA智能手機。全球4G的發(fā)展現狀美國是全球通訊行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目前美國的主要運營商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4G網絡。Verizon是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也是目前4GLTE網絡覆蓋最好的運營商。Verizon4GLTE網絡在美國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5%,并宣傳自己是100%的4GLTE網絡,并非混合組網。由于Verizon此前運營的是CDMAEVDO網絡,所以除了LTE外,很多設備還兼容CDMA網絡,我們看到國內的一些宣稱“三網”的水貨手機很多都來自于Verizon。

AT&T是美國另外一家非常有實力的運營商。AT&T的4G包括了HSPA+和LTE兩種技術,HSPA+和LTE技術的加入可以為用戶帶來4倍和10倍3G網絡的速度。AT&T的4GLTE網絡已在424個市場布局。支持4G網絡的手機、平板等終端AT&T都有定制。T-Mobile美國目前4G的覆蓋率達到了96%,有1.8億用戶在享有高速網絡帶來的便利。和AT&T一樣,T-Mobile美國也采用的是HSPA/HSPA+和LTE的混合網絡,同樣擁有眾多的終端支持。Sprint是美國的運營商之一,不過這兩年競爭力與其他運營商相比下降。2010年12月29日Sprint也在美國開始了4GWiMax網絡的發(fā)展。不過在此之后,WiMax的發(fā)展似乎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好,所以Sprint在2012年也宣布推出LTE網絡。

HSPA+和LTE是美國目前4G的主要網絡標準,經過了兩年多的發(fā)展,目前美國的4G普及率已經較高,不過3G網絡也并沒有放棄,這些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的余地。美國——成熟的4G服務日本在4G網絡的發(fā)展上也走在了前列,在亞洲更是處于領先的地位。目前日本的四家運營商也相繼進入了4G時代。日本的4G網絡發(fā)展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在多家運營商的推進下,國內移動網絡整體環(huán)境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NTTDoCoMo是日本最大的運營商,在日本占有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在4G時代自然不會落下前進的腳步。DoCoMoFDD-LTE網絡目前覆蓋率超過了70%,到今年年底達到80%,到2015年覆蓋率達到98%。“Xi”4GLTE品牌下的手機、平板、上網卡等終端設備除了已經深入日本民眾人心外,還贏得了手機廠商的認可。和NTTDoCoMo一樣,EMCBILE、au(KDDI)也都采用了FDD技術的LTE網絡。Softbank的4G網絡與其他運營商有所不同,因為其同時運營了FDD和AXGP(兼容TDD)兩種技術的4G網絡。AXGP網絡兼容TD-LTE網絡,中國的華為、中興對日本SoftbankTD-LTE網絡建設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目前AXGP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2%。不過為了在像iPhone這樣的熱門產品上不輸給競爭對手,Softbank也運營FDD-LTE網絡。日本——LTE速度快終端多同樣作為亞洲國家,韓國的4G網絡發(fā)展在亞洲也走在了前列。在2011年,韓國運營商就已經開始提供LTE服務了。韓國的SK電訊和LGU+從2011年開始提供商用LTE服務,截止到今年4月,韓國LTE網絡用戶已經突破了2000萬。而在今年6月底SK電訊實現了LTE-A網絡商用,7月LGG+LTE-A投入商用,9月韓國電信LTE-A網絡也投入了商用。在全世界LTE網絡尚未推廣之時,韓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已經全部進入LTE-A時代。作為4GLTE的升級,LTE-A服務數據下載速度最高可達到150Mbps,是現有4GLTE網絡的速度的兩倍。技術和終端的發(fā)展相輔相成,使得4G網絡在韓國發(fā)展速度飛快,除了在網絡建設上的優(yōu)勢外,來自三星和LG的眾多LTE終端也非常好地滿足了韓國國內的市場。韓國——4G速度領先普及率高2012年9月,運營商EE宣布提供首個4G網絡服務,EE公司4G網絡采用的是LTE和WiMax技術,首批提供4G服務的有11個城市,2012年年底達到了16個,計劃在2014年之前4G網絡覆蓋至英國98%的用戶。2013年8月,運營商O2宣布開始提供4GLTE服務,不過O2的4G資費競爭優(yōu)勢并不算太大。目前,運營商EE將使用1800MHz和2.6GHz頻段的頻率進行LTE-A載波聚合試驗,以帶給用戶更快的4G上網速度。英國——穩(wěn)步發(fā)展中EE宣傳海報(圖片來自于EE官網)第五部分4G在中國的未來2005年TD-LTE提案在國內首次被提出

2006年10月我國研究機構向ITU提交自主4G提案

2008年2月中移動攜手沃達豐推進LTE技術

2008年11月工信部把TD演進技術列為拉動內需措施之一

2009年底工信部開展TD-LTE規(guī)模測試

2010年3月TD-LTE外場第一階段基本測試完成

2010年10月TD-LTE-Advanced被確定為4G國際標準之一

2010年底工信部批復同意六城市TD-LTE規(guī)模試驗總體方案

2012年2月中移動啟動TD-LTE擴大規(guī)模試驗網建設

2013年3月中移動發(fā)布TD-LTE“雙百”計劃

2013年6月中移動4G招標正式啟動

2013年6月中移動明確

2014年實現VoLTE全網商業(yè)部署

2013年9月首批4G手機通過入網許可

2013年12月工信部正式發(fā)放4G牌照中國的4G發(fā)展歷程中國4G建網三階段

名稱時間跨度特征原因第一階段連續(xù)覆蓋階段2012-2014投資高速增長,低成本快速實現連續(xù)覆蓋分流2G網絡數據壓力;樹立移動寬帶市場的品牌和競爭力第二階段發(fā)展用戶階段2014-2016投資增速下降,OPEX增加,通過網優(yōu)提升用戶體驗積極營銷發(fā)展4G數據用戶;加快培育新業(yè)務第三階段精品網絡階段2016-投資再次高速增長,擴容和深度覆蓋成為重點4G網絡數據流量快速增長;運營商業(yè)務模式創(chuàng)新取得規(guī)模突破,新業(yè)務收入快速增加日本——獨特的電車文化推動日本以全球最先進的鐵路聞名于世,日本極為推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進行通勤,據數據顯示,日本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花費的時間平均為70分鐘。又由于在車內喧嘩視為極其不禮貌的文化影響,看視頻玩游戲就成了日本上班族在車內消磨時間的首選。視頻的清晰度不斷提高、游戲的更新,對網絡的要求也越來越來。消費者的主動需求,使得日本的網絡升級推廣速度非常的快速。同時,公共交通工具的移動支付(電子交通卡)、手機錢包等的相關產業(yè)鏈發(fā)展,也極大地推動了日本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韓國——高端終端產品發(fā)展推動韓國的人群特點其中一個是極端支持本國產業(yè)——三星,手機的更換速率排名世界第一,幾乎是中國的三倍以上。高端終端產品的不斷更替,帶動了更多人使用高級網絡。另外韓國的年輕人非常喜歡追趕潮流,不斷地追求最新的科技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加上韓國的地理特點是人口分布不平均,基本集中于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內,所以推廣難度低,速度快。日韓兩國的4G發(fā)展特點對比韓、日的成功經驗,4G數據業(yè)務在中國的發(fā)展具有強勁的用戶基礎,未來發(fā)展前景明確,預計運營商未來幾年增值業(yè)務(數據業(yè)務)收入占比將快速增長。隨著4G牌照發(fā)放,4G網絡的建設也將會帶動整個產業(yè)鏈景氣上升。網絡規(guī)劃、射頻器件、主機站、網優(yōu)運維及工程、傳輸設備、小基站相關公司都將在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