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演示教學_第1頁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演示教學_第2頁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演示教學_第3頁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演示教學_第4頁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演示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一、施工準備

施工溫度的確定1、普通瀝青混合料2、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

一、施工準備施工溫度的確定2、改性瀝青混合料通常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提高10℃~20℃。SMA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應視纖維品種和數(shù)量、礦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基礎上作適當提高。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溫度范圍(℃)二、混合料的拌制

拌和廠與工地現(xiàn)場距離應充分考慮交通堵塞的可能,確?;旌狭系臏囟认陆挡怀^要求,且不致因顛簸造成混合料離析。拌和廠應具有完備的排水設施。各種集料必須分隔貯存,細集料應設防雨頂棚,料場及場內(nèi)道路應作硬化處理,嚴禁泥土污染集料。二、混合料的拌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制可采用:間歇式拌和機連續(xù)式拌和機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的各種傳感器必須定期檢定,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冷料供料裝置需經(jīng)標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線。二、混合料的拌制

間歇式拌和機應符合下列要求:1、總拌和能力滿足施工進度要求。拌和機除塵設備完好,能達到環(huán)保要求。2、冷料倉的數(shù)量滿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個。3、具有添加纖維、消石灰等外摻劑的設備。二、混合料的拌制集料與混合料取樣:從瀝青混合料運料車上取樣時必須在設置取樣臺分幾處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樣品。集料進場宜在料堆頂部平臺卸料,經(jīng)推土機推平后,鏟運機從底部按順序豎直裝料,減小集料離析。二、混合料的拌制每天開始幾盤集料應提高加熱溫度,并干拌幾鍋集料廢棄,再正式加瀝青拌和混合料。拌和時間:根據(jù)具體情況經(jīng)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裹覆集料為度。間歇式拌和機每盤的生產(chǎn)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10s)。改性瀝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適當延長。二、混合料的拌制間歇式拌和機的振動篩規(guī)格應與礦料規(guī)格相匹配,最大篩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徑,其余篩的設置應考慮混合料的級配穩(wěn)定,并盡量使熱料倉大體均衡,不同級配混合料必須配置不同的篩孔組合。二、混合料的拌制間隙式拌和機宜備有保溫性能好的成品儲料倉,貯存過程中混合料溫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瀝青滴漏。普通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得超過72h。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宜超過24h。SMA混合料只限當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隨拌隨用。二、混合料的拌制生產(chǎn)SMA瀝青混合料時,纖維必須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勻。拌和機應配備同步添加投料裝置,松散的絮狀纖維可在噴入瀝青的同時或稍后采用風送設備噴入拌和鍋,拌和時間宜延長5s以上。顆粒纖維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時自動加入,經(jīng)5~10s的干拌后,再投入礦粉。三、混合料的運輸

熱拌瀝青混合料宜采用較大噸位的運料車運輸,但不得超載運輸,或急剎車、急彎掉頭使透層、封層造成損傷。運料車的運力應稍有富余,施工過程中攤輔機前方應有運料車等候。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待等候的運料車多于5輛后開始攤鋪。三、混合料的運輸運料車每次使用前后必須清掃干凈,在車廂板上涂一薄層防止瀝青粘結的隔離劑或防粘劑,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裝料時,應多次挪動汽車位置,平衡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運料車運輸混合料宜用苫布覆蓋保溫、防雨、防污染。三、混合料的運輸

運料車進入攤鋪現(xiàn)場時,輪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臟物,否則宜設水池洗凈輪胎后進入工程現(xiàn)場。瀝青混合料在攤鋪地點憑運料單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溫度要求,或已經(jīng)結成團塊、已遭雨淋的不得鋪筑。三、混合料的運輸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輔機前l(fā)00~300mm處停住,空擋等候,由攤輔機推動前進開始緩緩卸料,避免撞擊攤輔機。在有條件時,運料車可將混合料卸入轉運車經(jīng)二次拌和后向攤鋪機連續(xù)均勻的供料。運料車每次卸料必須倒凈,尤其是對改性瀝青或SMA混合料,如有剩余,應及時清除,防止硬結。四、混合料的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或SMA時,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攤輔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鋪筑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混合料時,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m(雙車道)~7.5m(3車道以上),通常宜采用兩臺或更多臺數(shù)的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成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左右寬度的搭接,并躲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的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m以上。四、混合料的攤鋪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0.5~1h預熱熨平板不低于100℃。鋪筑過程中應選擇熨平板的振搗或夯錘壓實裝置具有適宜的振動頻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壓實度。熨平板加寬連接應仔細調(diào)節(jié)至攤鋪的混合料沒有明顯的離析痕跡。四、混合料的攤鋪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減少混合料的離析。攤鋪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圍內(nèi)。對改性瀝青混合料及SMA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當發(fā)現(xiàn)混合料出現(xiàn)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消除。四、混合料的攤鋪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下面層或基層宜采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攤鋪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層根據(jù)情況選用找平方式。直接接觸式平衡梁的輪子不得粘附瀝青。鋪筑改性瀝青或SMA路面時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四、混合料的攤鋪瀝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氣溫應符合要求,寒冷季節(jié)遇大風降溫,不能保證迅速壓實時不得鋪筑瀝青混合料。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最低攤鋪溫度根據(jù)鋪筑層厚度、氣溫、風速及下臥層表面溫度按規(guī)范執(zhí)行。每天施工開始階段宜采用較高溫度的混合料。

四、混合料的攤鋪四、混合料的攤鋪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shù)應根據(jù)混合料類型由試鋪試壓確定。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攤鋪層厚度及路拱、橫坡。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相應于攤鋪速度調(diào)整到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速度均衡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減少在攤鋪過程中混合料的離析。四、混合料的攤鋪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復修整。當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補或更換混合料時,需仔細進行,特別嚴重的缺陷應整層鏟除。在路面狹窄部分、平曲線半徑過小的匝道或加寬部分,以及小規(guī)模工程不能采用攤鋪機鋪筑時可用人工攤鋪混合料。四、混合料的攤鋪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半幅施工時,路中一側宜事先設置擋板。

2、瀝青混合料宜卸在鐵板上,攤鋪時應扣鍬布料,不得揚鍬遠甩。鐵鍬等工具宜沾防粘結劑或加熱使用。

3、邊攤鋪邊用刮板整平,刮平時應輕重一致,控制次數(shù),嚴防集料離析。四、混合料的攤鋪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符合下列要求:4、攤鋪不得中途停頓,并加快碾壓。如因故不能及時碾壓時,應立即停止攤鋪,并對已卸下的瀝青混合料覆蓋苫布保溫。

5、低溫施工時,每次卸下的混合料應覆蓋苫布保溫。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

壓實成型的瀝青路面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瀝青混凝土的壓實層最大厚度不宜大于l00mm。瀝青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的壓實層厚度不宜大于120mm。當采用大功率壓路機且經(jīng)試驗證明能達到壓實度時允許增大到150mm。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

瀝青路面施工應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壓路機,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的碾壓步驟,以達到最佳碾壓效果。高速公路鋪筑雙車道瀝青路面的壓路機數(shù)量不宜少于5臺。施工氣溫低、風大、碾壓層薄時,壓路機數(shù)量應適當增加。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

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規(guī)定。壓路機的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推移。碾壓區(qū)的長度應大體穩(wěn)定,兩端的折返位置應隨攤鋪機前進而推進,橫向不得在相同的斷面上。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壓路機的碾壓溫度應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并根據(jù)混合料種類、壓路機、氣溫、層厚等情況經(jīng)試壓確定。在不產(chǎn)生嚴重推移和裂縫的前提下,初壓、復壓、終壓都應在盡可能高的溫度下進行。同時不得在低溫狀況下作反復碾壓,使石料棱角磨損、壓碎,破壞集料嵌擠。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應符合下列要求:

初壓應在緊跟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qū)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減少熱量散失。對攤鋪后初始壓實度較大,經(jīng)實踐證明采用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直接碾壓無嚴重推移而有良好效果時,可免去初壓直接進入復壓工序。通常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則由低向高碾壓,在坡道上應將驅動輪從低處向高處碾壓。初壓后應檢查平整度、路拱,有嚴重缺陷時進行修整乃至返工。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且不得隨意停頓。壓路機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通常不超過60~80m。采用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組合碾壓時宜安排每一臺壓路機作全幅碾壓。防止不同部位的壓實度不均勻。2、密級配瀝青混凝土的復壓宜優(yōu)先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進行搓揉碾壓,以增加密水性,其總質(zhì)量不宜小于25t,噸位不足時宜附加重物,使每一個輪胎的壓力不小于15kN。冷態(tài)時的輪胎充氣壓力不小于0.55MPa,輪胎發(fā)熱后不小于0.6MPa,且各個輪胎的氣壓大體相同,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的碾壓輪寬度,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為止。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3、對粗集料為主的較大粒徑的混合料,尤其是大粒徑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宜優(yōu)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厚度小于30mm的薄瀝青層不宜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振動壓路機的振動頻率宜為35~50Hz,振幅宜為0.3~0.8mm。層厚較大時選用高頻率大振幅,以產(chǎn)生較大的激振力,厚度較薄時采用高頻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100~200mm。振動壓路機折返時應先停止振動。

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4、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zhì)量不宜小于12t,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后輪的1/2寬度,并不應少于200mm。5、對路面邊緣、加寬及港灣式停車帶等大型壓路機難于碾壓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板作補充碾壓。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如經(jīng)復壓后已無明顯輪跡時可免去終壓。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2遍,至無明顯輪跡為止。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

SMA路面的壓實應符合以下要求:除瀝青用量較低,經(jīng)試驗證明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有良好效果外,不宜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以防將瀝青結合料搓揉擠壓上浮。

SMA路面宜采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式壓路機碾壓。振動壓路機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即緊跟在攤鋪機后面,采取高頻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壓。如發(fā)現(xiàn)SMA混合料高溫碾壓有推擁現(xiàn)象,應復查其級配是否合適。五、瀝青路面的壓實及成型OGFC宜采用小于12噸的鋼筒式壓路機碾壓。碾壓輪在碾壓過程中應保持清潔,有混合料沾輪應立即清除。對鋼輪可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但嚴禁刷柴油。當采用向碾壓輪噴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方式時,必須嚴格控制噴水量且成霧狀,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溫過快。輪胎壓路機開始碾壓階段,可適當烘烤、涂刷少量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也可少量噴水,并先到高溫區(qū)碾壓使輪胎盡快升溫,之后停止灑水。輪胎壓路機輪胎外圍宜加設圍裙保溫。六、接縫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chǎn)生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l50mm(熱接縫)或300~400m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lm以上。接縫施工應用3m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六、接縫縱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yè)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將已鋪部分留下l00~200m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續(xù)部分的基準面,然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

2、當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產(chǎn)生縱向冷接縫時,宜加設擋板或加設切刀切齊,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卻前用鎬刨除邊緣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在冷卻后采用切割機作縱向切縫。加鋪另半幅前應涂灑少量瀝青,重疊在已鋪層上50~l00mm,再鏟走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壓時由邊向中碾壓留下100~150mm,再跨縫擠緊壓實?;蛘呦仍谝褖簩嵚访嫔闲凶吣雺盒落亴觢50mm左右,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六、接縫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以下各層可采用自然碾壓的斜接縫,瀝青層較厚時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