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_第1頁
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_第2頁
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_第3頁
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_第4頁
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的點心目錄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點心的由來吃點心的地方點心的造法各組員的感想思考題研習目的我們探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專題研習,學到有關點心的知識?!更c心」這個詞語,原意是指餓時略為進食,後來演變?yōu)椤嘎赃M食物」之意。點心早於2,500年前的《楚辭》中已有記載,從一些詩歌或歷代生活紀錄中得知,現(xiàn)今我們吃的點心不少是從古時的小吃演變而來,不過當時使用的名稱並不是現(xiàn)代人所熟悉的。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點心雖然不是廣東人發(fā)明,但把它發(fā)揚光大的必定是廣東人。直至20世紀初,才是點心真正的蓬勃時期,這與滿清貴族後人閒逸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貴族旗人,終日流連飲食場所,以致酒樓茶室數(shù)目激增,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大茶室及酒樓均各自推出不同的點心、糕點,令本來已是種類繁多的點心、糕點更見多變。點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點心的由來(1)燒賣:

燒賣乃源於元朝時代之北方傳統(tǒng)點心,一直流傳多個世代,稱謂亦因時而異。元代時期,燒賣被稱作「稍麥」,取其以麥麵做成薄片後,裹肉蒸熟混湯而吃。到了後期,則於江南一帶改稱作「燒麥」。北方的燒麥,皮厚餡料粗,不及南方的精緻;而廣東燒賣則另有風味

小圓柱狀和肉餡種類較多樣化。

點心的由來(2)腸粉:

原稱「豬腸粉」,皆因其外貌似足豬腸。早於六十多年前,已有流動攤販在廣州街頭售賣。及至抗戰(zhàn)時期,有點心師傅將其製法改良將白布舖於鍋中的木架上,加入稀釋米漿,待腸粉蒸熟後拉去白布,再將腸粉切成寬條。曾幾何時,豬腸粉亦有「齋腸」之稱,後來一家廣東式茶樓以粉皮包著鮮蝦、豬肉或牛肉售賣,自此起其他茶樓亦爭相效法,並大受食客歡迎。

吃點心的地方現(xiàn)在可以吃到點心的地方很多,又有茶樓的即叫即蒸點心;又有便利店的叮叮點心;茶餐廳的早餐點心;又可以到快餐廳買點心到家裏吃。真是應有盡有。

點心的造法(蝦餃)蝦餃蝦餃餡料份量是三成生蝦肉,兩成熟蝦肉,配合兩成肥豬肉粒,兩成荀.配以薄皮裏,當然還要即蒸即食才能稱得上是上品。材料:3?,幹?2粒蝦米12張雲(yún)吞皮4兩剁爛鯪魚肉做法:(1)先將鯪魚肉用適量鹽及胡椒粉調(diào)味備用。(2)蝦米和瑤柱以水浸軟,瑤柱撕碎。(3)攤開雲(yún)吞皮,加魚肉至中央,不要太滿,瑤柱和蝦米鋪面,將餡料包入雲(yún)吞皮內(nèi)。(4)把燒賣放虎口位置,以拇指和食指把燒賣的形狀握出,用剪刀壓平,將多餘的雲(yún)吞皮剪去。(5)將包好的燒賣以大火隔水蒸十分鐘即成。點心的造法(魚肉燒賣)思考題如果你要做一種新的中國點心你會做什麼?組員感想左晉兆:我覺得這次的題目十分新奇。郭京羿:我覺得十分開心。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