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歸栽培技術當歸栽培技術1
當歸別名秦歸、西當歸、云歸,屬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為我國一味主要中藥,藥用歷史悠久,素有“十方九歸”之稱。具有活血補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治貧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崩漏,產(chǎn)后腹痛,血虛便秘,跌打損傷的功效。原產(chǎn)于我國甘肅、陜西、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省。四川省阿壩、萬縣、綿陽、雅安及涼山等地州市均有栽培,以南坪、平武、北川、巫山、巫溪、寶興、越西等縣較多。當歸別名秦歸、西當歸、云歸,屬傘形2
當歸宜栽培在氣候寒涼、濕潤、海拔在1500~3000m、云霧較多、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qū)。土壤以微酸性和中性為宜,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砂質(zhì)土壤為好。育苗時不宜陽光直射,以選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為宜。移栽時則宜選背風向陽的地方,低洼積水或易板結的粘土和貧瘠的砂質(zhì)土,不宜栽種。忌連作,必須輪歇3年以上才能再種植當歸。新開墾的荒地,最好先種2年農(nóng)作物再種當歸。當歸宜栽培在氣候寒涼、濕潤、海拔在3
當歸為我國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大。當歸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出口商品,尤以“岷歸”(甘肅“岷縣當歸”的簡稱,2001年甘肅岷縣被命名為“中國當歸之鄉(xiāng)”)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每年為我國創(chuàng)很多外匯收入。隨著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當歸深度開發(fā)研究的推動,當歸需求量不斷增多,種植前景將會更加喜人。當歸為我國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大。當4當歸類型
1.東當歸來源于傘形科東當歸,又叫大和歸、日本當歸、延邊當歸。在東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吉林朝鮮族當?shù)卣J為其中藥材當歸功效與當歸相似。東當歸在日本和朝鮮均作當歸藥用。其根較當歸為短,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主根短具細環(huán)紋,直徑為1.5~3cm,頂端有葉柄及莖基痕,中央多凹陷,支根較多為10余條或更多。質(zhì)地堅脆,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氣芳香,味甜而后稍苦。當歸類型1.東當歸52.歐當歸
為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為1957年從保加利亞引種,本品在性狀上和藥理作用上與當歸不同,具有當歸沒有的不良反應,不能混充當歸藥用。根為圓錐形,根的頭部膨大,有兩個以上的根頭,具橫環(huán)紋。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可見側根斷去后的疤痕。質(zhì)干枯無油而略韌,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有裂隙,木部為黃白色有放射狀的紋理。氣香而濁,味初微甘而后辛辣麻舌。2.歐當歸為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63.云南野當歸
傘形科云南野當歸的根。在云南又稱作土當歸。其作用類似當歸,在云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其根呈圓錐形,分枝較少,表面棕色、紅棕色或黑棕色。頂端具莖痕或莖殘基,根頭部具橫環(huán)紋。表面具縱皺紋及皮孔狀疤痕。質(zhì)堅硬,斷面黃白色。有類似當歸的香氣,味微甘而后苦。
3.云南野當歸傘形科云南野當歸的根74.興安白芷
傘形科興安白芷的根。又叫做東北大活。在湖南和四川曾作當歸引種和誤用。其主根較短,支根數(shù)條,表面棕黃色或褐黃色,質(zhì)地干,味辛辣而麻舌。4.興安白芷傘形科興安白芷的根。又叫做85.紫花前胡
傘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叫鴨腳七和野當歸。紫花前胡實際是正品藥用前胡。其主根呈不規(guī)則圓錐形,長3~6cm,直徑1.8~2c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頂端有葉基痕,下部生支根數(shù)條,支根長6~9cm、直徑0.5~0.8cm。表面有縱皺紋及橫向皮孔狀的疤痕。質(zhì)較硬易折斷,折斷面皮部棕褐色,木部黃棕色,也有的斷面色較淺。具芳香氣但與當歸香氣不同,味略辛辣。5.紫花前胡傘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96.獨活
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也就是正品藥用獨活的根。其根略呈圓柱形,下部分枝2~3條或更多。根頭部膨大,圓錐狀,多橫皺紋。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和橫向隆起的皮孔及細根痕。質(zhì)較硬但受潮則變軟,斷面皮部灰白色有散在的棕色點狀油室,木部灰黃色至黃棕色,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特異香氣,味苦辛而微麻舌。6.獨活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也107.大獨活
傘形科大獨活的根。在吉林的一些地區(qū)又叫土當歸、野當歸、鮮當歸。曾代當歸藥用。根頭部短粗,表面有環(huán)紋,頂部有葉基痕,下面有支根數(shù)個。表面可見縱皺紋、橫向皮孔樣疤痕,有的可見滲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樹脂樣物質(zhì)。質(zhì)脆易斷,斷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黃白色。氣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7.大獨活傘形科大獨活的根。在吉林11
由于從古到今叫當歸或土當歸的植物品種較復雜,除了有上述的混亂品種外,在傘形科中叫土當歸的還有二十多種,在五加科中叫土當歸的有四、五種。另外屬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種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區(qū)也叫土當歸。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主要應從掌握正品當歸的色、氣、味入手。由于從古到今叫當歸或土當歸的植物品12一、種子繁殖1.直播
播種期應根據(jù)各地自然條件、海拔高度及氣溫情況而定。海拔高(1700m以上)、氣溫低的地區(qū),可于大暑至立秋間(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海拔低(1700m以下)、氣溫稍高的地區(qū),可在立秋后至白露前(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一、種子繁殖1.直播13
當歸種植應選用適度成熟的種子,即種子呈粉白色時采收的種子。播前可用30℃左右的水浸種24h,條播、點播均可。條播的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橫溝,溝心距30cm,溝深5cm,溝底宜平,每畝用種量1~1.5kg。點播的在畦面上以穴距27cm梅花形挖穴,穴深3~5cm,穴底宜平,每穴下種3~5粒,每畝用種量0.5~1kg,然后覆細土1~2cm,最后在溝中或穴中覆蓋薄層短草或松毛。當歸種植應選用適度成熟的種子,即種142.育苗移栽
選擇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播前整地作畦。于3月底至4月初或7月中旬育苗。采用條播育苗。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5~20cm橫畦開溝,溝深3cm左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1~2cm,整平畦面,蓋草保濕遮光。播種量每畝4~5kg,一般播后10~15d出苗,苗高1~2cm時揭去覆蓋物,并拔除雜草。結合除草進行間苗,保持1cm的株距。3~4月份育苗的當年6月份移栽;7月份育苗的在第2年3月份移栽。移栽株行距20cm×20cm,每穴栽苗2~3株,每畝移栽1.2萬~1.8萬株。栽后填土壓緊,然后覆蓋細土,蓋過苗根頸2~3cm即可。2.育苗移栽選擇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15二、選地
當歸忌連作,一般同一塊地要間隔3年以上才能栽培當歸。育苗地可選擇陰涼潮濕的生荒地或二荒地,高山選半陰半陽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為宜。生荒地育苗一般在4~5月開荒,先將灌木雜草砍除,曬干后堆起,點火燒制熏肥,隨后深翻土地20~25cm,耙細整平,即可作畦。若選用熟地育苗,初春解凍后,要多次深翻,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廄肥和熏肥最好,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5000kg左右,均勻撒于地面,再淺翻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勻,以備作畦。一般按1m開溝作畦,畦溝寬30cm,畦高約25cm,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二、選地當歸忌連作,一般同一塊地要16
移栽應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高、排水良好的荒地或休閑地最好。如連作,前茬以小麥、大麻、亞麻、油菜等為好,不宜選用馬鈴薯和豆類地塊。選好的地塊,栽前要深翻25cm,結合深翻畝施腐熟廄肥6000kg以上,油渣100kg,有條件的地方施適量的過磷酸鈣或其他復合肥。移栽應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17三、選苗一看苗子頭部是否有傷害;二看苗子是否木質(zhì)化(將苗子中部用手折斷)、苗子是否鮮嫩;三看苗子尾部是否腐爛(用手蹭破苗子尾部表皮,看皮層是否為白色)。一般當歸苗頭部較大且無傷害、苗子長得勻稱且長、苗子未木質(zhì)化且較嫩、苗子尾部皮層為白色的為優(yōu)良苗子。三、選苗一看苗子頭部是否有傷害;二18
一般選用直徑2~5mm,生長均勻健壯、無病無傷、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備用(苗齡90~110d,百根鮮重40~70g),直徑2mm以下、過細和6mm以上的大苗,盡量慎用。種苗栽植前用40%甲基異柳磷和40%多菌靈各250g兌水10~15kg配成藥液,將種苗用藥劑浸蘸,一般10h左右再移載至大田,可預防病蟲害和當歸麻口病。一般選用直徑2~5mm,生長均19四、備肥
當歸需肥量大,在栽植前需準備充足的肥料。有機肥中羊糞、榨油后的餅渣最好,牛糞、豬糞次之;無機肥中磷酸二銨、尿素和磷肥較好,其他次之。
在春季犁地時,每畝施入3000kg帶土農(nóng)家肥、36kg磷酸二銨、16kg尿素和50kg的磷肥作為底肥。施榨油后的餅渣,可在栽植的前一年秋季隨犁地而施入,使它充分發(fā)酵腐熟。四、備肥當歸需肥量大,在栽植前需準20五、栽植
栽植方法有平栽、壟栽和地膜栽培3種。目前生產(chǎn)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蓋栽培。地膜栽培選用70~80cm寬、厚度0.005或0.006mm的強力超微膜,帶幅100cm,壟面寬60cm,壟間距40cm,壟高10cm。每壟種植2行,行距50cm、穴距20cm,每穴2苗,穴深15cm,畝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壓實,穴口封土。五、栽植栽植方法有平栽、壟栽和地膜21
平栽分窩栽和溝栽,窩栽挖穴深18~22cm,直徑12~15cm,每窩栽1~2株,苗子分開,覆土1.5~2cm;溝栽按橫向開溝,溝距40cm,溝深15cm,株距15cm,壓實、覆土1.2~2cm。壟栽,起壟高23cm左右,壟距33cm,在壟上挖窩,窩距25~30cm,每窩栽1~2株。平栽分窩栽和溝栽,窩栽挖穴深18~22
在栽植前,先將犁過的地耙平,打碎土塊,后進行栽植。在3~4月栽植,此時土壤濕度大,有利小苗的生長。栽植時隨耕隨耙平,隨即挖穴栽苗。穴深20cm,不能太淺。每穴栽大、小苗3株,小苗要在中間,大苗在邊上,拔除時不會損傷小苗。苗與苗之間留5cm距離,等到夏至苗子抽薹結束后拔掉抽薹的苗子及多余的苗子,保證每穴只留1苗。苗上覆土1.7~3.5cm,把穴填滿,栽完耙平。栽植行株距23~33cm。在栽植前,先將犁過的地耙平,打碎土23六、田間管理1.間苗定苗
對育苗和直播的均要進行間苗,疏去過密的弱苗,間苗常結合中耕進行。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株距3~5cm,到苗高10cm時定苗。條播的按株距15~20cm定苗,每畝留苗650~700株。直播的,苗高3cm時進行第1次間苗,苗高10cm時進行定苗。移栽的,結合第1次除草定苗,每穴留1株,每畝留苗6000~9000株。六、田間管理1.間苗定苗242.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3~4次。5月返青后,當苗高達7~10cm時,及早除頭遍草,將苗根周圍的土打松,要淺鋤;當苗高達15~20cm時,除第二遍草,要鋤深鋤通;當苗高達20~25cm時,除第三遍草,要鋤凈,并進行根際培土。第四次除草在立秋前后。中耕時,只能淺鋤表土。在第2、3次中耕除草時,可將抽薹的苗子拔去。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3~253.追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生長中后期可適當增施人畜糞水或堆肥等。當歸在生長期需肥量大,因而需要不斷地進行施肥。一般追肥3次,與第2、3、4次中耕除草結合進行。除第二遍草時,可隨除草而每畝施入人畜糞水1500~2000kg或尿素4kg。6月中旬每畝施入8kg尿素或硝氨,一般可在下中雨時施入,以防燒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可進行根部施肥,離當歸苗周圍約8cm的地方,用小鐵鏟挖5cm深的溝,每畝施入磷酸二銨12kg和尿素6kg的混合物,后用土壤覆蓋以防光照分解。7月份,可進行葉面施肥,一般噴灑磷酸二氫鉀、赤霉素、生長素等促進當歸生長。立秋后,在下中雨時每畝施入8kg尿素。3.追肥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264.控制抽薹
栽種時應選用不易抽薹的晚熟品種。一般生產(chǎn)地抽薹植株占總數(shù)的10%~30%,嚴重時達40%~70%,給生產(chǎn)常帶來一定的損失。提早抽薹常與種子、育苗及第二年栽培條件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采取下列措施降低當歸抽薹率是必要的。4.控制抽薹栽種時應選用不易抽27
(1)選擇良好的種子:生產(chǎn)上應采用3年生當歸所結的種子作種用,以種子呈粉白色時采收為宜。(2)培育良好的栽子:選擇陰濕肥沃的環(huán)境育苗,育苗時注意多施燒熏土,精細整地,適時播種,適當密植,精細播種,保證全苗,使出苗整齊,生長茁壯;選陰雨天揭草,避免幼苗曬死變稀,適當追施氮肥,延遲收挖,不要挖斷栽子,貯藏栽子之前避免把栽子晾得過干。(3)選好育苗地:育苗時應選擇土壤濕潤,海拔在2000m以上的山坡地。(1)選擇良好的種子:生產(chǎn)上應采用3年生當歸所結的285.保苗越冬
立秋前后播種的當歸,由于生長期短,苗子小,根入土淺,易受凍害,故在越冬前,需要采取保苗越冬措施。直播的施冬肥,將腐熟的廄肥或堆肥等,施于穴播的穴中或條播的溝中,施后用細土覆蓋。育苗移栽的留床苗,不施冬肥,則以細土覆蓋穴內(nèi)或溝中,覆土厚度約2cm。5.保苗越冬立秋前后播種的當歸,29七、病蟲害防治1.病害
(1)根腐?。涸摬?~8月發(fā)生,危害根部。地下害蟲多及低洼積水的地塊病害嚴重。防治方法:栽植前每畝用70%五氯硝基苯1kg進行土壤消毒;選用無病健壯的種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浸泡種栽10min,并盡量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種植,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在病穴中施入一把生石灰,用2%石灰水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全面澆灌病區(qū),防止蔓延。七、病蟲害防治1.病害30(2)褐斑病
該病從5月發(fā)生一直延續(xù)到收獲,危害葉片。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發(fā)病。防治方法:冬季清掃田園,徹底燒毀病殘組織,減少菌源;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噴1:1:150的波爾多液,以后每隔7d噴1次,防止蔓延;5月中旬后噴1:1:15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
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2)褐斑病該病從5月發(fā)生一直延續(xù)31(3)白粉病
常在夏季高溫干燥時發(fā)生。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并噴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d噴1次,連噴2~3次。(3)白粉病常在夏季高溫干燥時發(fā)生。322.蟲害
(1)桃大尾蚜(又名膩蟲):主要危害當歸的新梢嫩葉。防治方法:當歸地要遠離桃、李等植物,以減少蟲源;發(fā)現(xiàn)蚜蟲時可用20%殺滅菊酯3000~4000倍液噴霧,或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霧。2.蟲害(1)桃大尾蚜(又名膩蟲):主要危害當歸的新梢33
(2)黃鳳蝶(又名茴香鳳蝶):幼蟲危害當歸葉片,咬成缺裂或僅剩葉柄。防治方法:幼蟲發(fā)生初期可進行人工捕殺;發(fā)生數(shù)量較多時噴灑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或青蟲菌300倍液,每隔7d噴1次,連噴2~3次。
(2)黃鳳蝶(又名茴香鳳蝶):幼蟲危害當歸葉片,咬成34
(3)種繩(又名地蛆):幼蟲危害根莖。在當歸出苗期,從地面咬孔進入根部為害,把根蛀空或引起腐爛,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種蠅有趨向未腐熟堆肥產(chǎn)卵的習慣,因此施肥要用腐熟堆肥,施后用土覆蓋,減少種蠅產(chǎn)卵;發(fā)現(xiàn)種蠅為害,可用40%樂果2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澆根,每隔5~7d澆1次,連澆2~3次。(3)種繩(又名地蛆):幼蟲危害根莖。在當歸出苗期,35八、采收加工及留種
1.采收秋季直播的當歸在播后第3年收獲,移栽的在當年10月下旬前后收獲。當歸地上部分由綠變黃并開始逐漸倒伏,地下部分已停止生長,即可進行采收。采收時,先割去地上莖葉,留3cm左右的短茬。在較冷的地區(qū),可在霜降前10d進行挖藥,以免地下封凍而無法挖藥。挖藥時,逐行逐株挖收,避免挖斷根或漏挖。八、采收加工及留種1.采收362.加工
當歸采挖后及時除去殘留葉柄,去掉病蟲根,將泥土洗凈,晾2~3d,至根系變軟時,按根條大小分開扎成小把,頭朝下掛在熏棚內(nèi)炕架上,先用柴火噴濕燃煙慢火熏烤,使當歸上色,至表皮呈赤紅色后,再用柴火熏烤。熏烤時要注意室內(nèi)通風,并經(jīng)常翻動根條??靖珊蟠耆ッ?,修去過細的毛根,即可出售。若大面積種植當歸,在挖藥期間,把所挖的當歸經(jīng)整理后垛放在院內(nèi),表面可蓋塑料布以防太陽照射。垛放20d后,當歸中的部分水分已散失,當歸已出現(xiàn)萎蔫并變?nèi)彳洉r即可進行加工。2.加工當歸采挖后及時除去殘留葉柄37
一般把當歸頭部直徑大于3cm、長度大于6cm的當歸,用刀削掉側根及主根尾部加工成當歸頭,并用鐵絲串成串;把當歸頭較大但頭部較短無法加工當歸頭的,削掉小的側根,保留大的側根,并打掉根尖而加工成香歸;對于比較小的當歸,可7~8株捆成1把加工成當歸把子;在加工當歸頭時被削下的側根按大小加工成當歸股節(jié)。加工后,便放在太陽中曬干或放在生爐火的暖和房子中陰干以利于保存。在室外曬時,晚上要防凍,必要時用塑料布覆蓋或晚上拿到室內(nèi)以免受凍而影響當歸質(zhì)量。一般把當歸頭部直徑大于3cm、長38
硫磺熏蒸:把經(jīng)加工并曬干的當歸頭、香歸、當歸把子等,分層擺放到農(nóng)民自己設置的熏具內(nèi),并用塑料布蒙嚴實后,底下用點燃硫磺所產(chǎn)生的蒸汽熏蒸2h,后翻動1次再熏蒸2h。通過熏蒸后的當歸不僅色澤好,而且可防霉變和蟲害、易保存,并且市場售價高。硫磺熏蒸:把經(jīng)加工并曬干的當歸頭、香歸、當歸把子等393.留種
留種地的當歸不挖出,于早春拔除雜草,一般不加管理,8月中旬種子由紅色轉為粉白色時分批采收,每畝可收種子50~100kg。采收時連花軸一齊割回,捆成小把,掛在屋檐下風干,不能暴曬,并防止煙熏、雨淋。風干后冬閑時脫粒,貯藏備用。應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保藏,不能受熱、受潮。3.留種留種地的當歸不挖出,于早春40當歸栽培技術當歸栽培技術41
當歸別名秦歸、西當歸、云歸,屬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為我國一味主要中藥,藥用歷史悠久,素有“十方九歸”之稱。具有活血補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治貧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崩漏,產(chǎn)后腹痛,血虛便秘,跌打損傷的功效。原產(chǎn)于我國甘肅、陜西、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省。四川省阿壩、萬縣、綿陽、雅安及涼山等地州市均有栽培,以南坪、平武、北川、巫山、巫溪、寶興、越西等縣較多。當歸別名秦歸、西當歸、云歸,屬傘形42
當歸宜栽培在氣候寒涼、濕潤、海拔在1500~3000m、云霧較多、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qū)。土壤以微酸性和中性為宜,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砂質(zhì)土壤為好。育苗時不宜陽光直射,以選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為宜。移栽時則宜選背風向陽的地方,低洼積水或易板結的粘土和貧瘠的砂質(zhì)土,不宜栽種。忌連作,必須輪歇3年以上才能再種植當歸。新開墾的荒地,最好先種2年農(nóng)作物再種當歸。當歸宜栽培在氣候寒涼、濕潤、海拔在43
當歸為我國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大。當歸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出口商品,尤以“岷歸”(甘肅“岷縣當歸”的簡稱,2001年甘肅岷縣被命名為“中國當歸之鄉(xiāng)”)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每年為我國創(chuàng)很多外匯收入。隨著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當歸深度開發(fā)研究的推動,當歸需求量不斷增多,種植前景將會更加喜人。當歸為我國大宗中藥材,市場需求量大。當44當歸類型
1.東當歸來源于傘形科東當歸,又叫大和歸、日本當歸、延邊當歸。在東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吉林朝鮮族當?shù)卣J為其中藥材當歸功效與當歸相似。東當歸在日本和朝鮮均作當歸藥用。其根較當歸為短,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主根短具細環(huán)紋,直徑為1.5~3cm,頂端有葉柄及莖基痕,中央多凹陷,支根較多為10余條或更多。質(zhì)地堅脆,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氣芳香,味甜而后稍苦。當歸類型1.東當歸452.歐當歸
為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為1957年從保加利亞引種,本品在性狀上和藥理作用上與當歸不同,具有當歸沒有的不良反應,不能混充當歸藥用。根為圓錐形,根的頭部膨大,有兩個以上的根頭,具橫環(huán)紋。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可見側根斷去后的疤痕。質(zhì)干枯無油而略韌,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有裂隙,木部為黃白色有放射狀的紋理。氣香而濁,味初微甘而后辛辣麻舌。2.歐當歸為傘形科植物歐當歸的根463.云南野當歸
傘形科云南野當歸的根。在云南又稱作土當歸。其作用類似當歸,在云南某些地區(qū)作當歸藥用。其根呈圓錐形,分枝較少,表面棕色、紅棕色或黑棕色。頂端具莖痕或莖殘基,根頭部具橫環(huán)紋。表面具縱皺紋及皮孔狀疤痕。質(zhì)堅硬,斷面黃白色。有類似當歸的香氣,味微甘而后苦。
3.云南野當歸傘形科云南野當歸的根474.興安白芷
傘形科興安白芷的根。又叫做東北大活。在湖南和四川曾作當歸引種和誤用。其主根較短,支根數(shù)條,表面棕黃色或褐黃色,質(zhì)地干,味辛辣而麻舌。4.興安白芷傘形科興安白芷的根。又叫做485.紫花前胡
傘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叫鴨腳七和野當歸。紫花前胡實際是正品藥用前胡。其主根呈不規(guī)則圓錐形,長3~6cm,直徑1.8~2c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頂端有葉基痕,下部生支根數(shù)條,支根長6~9cm、直徑0.5~0.8cm。表面有縱皺紋及橫向皮孔狀的疤痕。質(zhì)較硬易折斷,折斷面皮部棕褐色,木部黃棕色,也有的斷面色較淺。具芳香氣但與當歸香氣不同,味略辛辣。5.紫花前胡傘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496.獨活
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也就是正品藥用獨活的根。其根略呈圓柱形,下部分枝2~3條或更多。根頭部膨大,圓錐狀,多橫皺紋。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和橫向隆起的皮孔及細根痕。質(zhì)較硬但受潮則變軟,斷面皮部灰白色有散在的棕色點狀油室,木部灰黃色至黃棕色,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特異香氣,味苦辛而微麻舌。6.獨活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也507.大獨活
傘形科大獨活的根。在吉林的一些地區(qū)又叫土當歸、野當歸、鮮當歸。曾代當歸藥用。根頭部短粗,表面有環(huán)紋,頂部有葉基痕,下面有支根數(shù)個。表面可見縱皺紋、橫向皮孔樣疤痕,有的可見滲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樹脂樣物質(zhì)。質(zhì)脆易斷,斷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黃白色。氣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7.大獨活傘形科大獨活的根。在吉林51
由于從古到今叫當歸或土當歸的植物品種較復雜,除了有上述的混亂品種外,在傘形科中叫土當歸的還有二十多種,在五加科中叫土當歸的有四、五種。另外屬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種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區(qū)也叫土當歸。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主要應從掌握正品當歸的色、氣、味入手。由于從古到今叫當歸或土當歸的植物品52一、種子繁殖1.直播
播種期應根據(jù)各地自然條件、海拔高度及氣溫情況而定。海拔高(1700m以上)、氣溫低的地區(qū),可于大暑至立秋間(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海拔低(1700m以下)、氣溫稍高的地區(qū),可在立秋后至白露前(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一、種子繁殖1.直播53
當歸種植應選用適度成熟的種子,即種子呈粉白色時采收的種子。播前可用30℃左右的水浸種24h,條播、點播均可。條播的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橫溝,溝心距30cm,溝深5cm,溝底宜平,每畝用種量1~1.5kg。點播的在畦面上以穴距27cm梅花形挖穴,穴深3~5cm,穴底宜平,每穴下種3~5粒,每畝用種量0.5~1kg,然后覆細土1~2cm,最后在溝中或穴中覆蓋薄層短草或松毛。當歸種植應選用適度成熟的種子,即種542.育苗移栽
選擇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播前整地作畦。于3月底至4月初或7月中旬育苗。采用條播育苗。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5~20cm橫畦開溝,溝深3cm左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1~2cm,整平畦面,蓋草保濕遮光。播種量每畝4~5kg,一般播后10~15d出苗,苗高1~2cm時揭去覆蓋物,并拔除雜草。結合除草進行間苗,保持1cm的株距。3~4月份育苗的當年6月份移栽;7月份育苗的在第2年3月份移栽。移栽株行距20cm×20cm,每穴栽苗2~3株,每畝移栽1.2萬~1.8萬株。栽后填土壓緊,然后覆蓋細土,蓋過苗根頸2~3cm即可。2.育苗移栽選擇半陰半陽的北向緩坡地55二、選地
當歸忌連作,一般同一塊地要間隔3年以上才能栽培當歸。育苗地可選擇陰涼潮濕的生荒地或二荒地,高山選半陰半陽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為宜。生荒地育苗一般在4~5月開荒,先將灌木雜草砍除,曬干后堆起,點火燒制熏肥,隨后深翻土地20~25cm,耙細整平,即可作畦。若選用熟地育苗,初春解凍后,要多次深翻,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廄肥和熏肥最好,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5000kg左右,均勻撒于地面,再淺翻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勻,以備作畦。一般按1m開溝作畦,畦溝寬30cm,畦高約25cm,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二、選地當歸忌連作,一般同一塊地要56
移栽應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高、排水良好的荒地或休閑地最好。如連作,前茬以小麥、大麻、亞麻、油菜等為好,不宜選用馬鈴薯和豆類地塊。選好的地塊,栽前要深翻25cm,結合深翻畝施腐熟廄肥6000kg以上,油渣100kg,有條件的地方施適量的過磷酸鈣或其他復合肥。移栽應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57三、選苗一看苗子頭部是否有傷害;二看苗子是否木質(zhì)化(將苗子中部用手折斷)、苗子是否鮮嫩;三看苗子尾部是否腐爛(用手蹭破苗子尾部表皮,看皮層是否為白色)。一般當歸苗頭部較大且無傷害、苗子長得勻稱且長、苗子未木質(zhì)化且較嫩、苗子尾部皮層為白色的為優(yōu)良苗子。三、選苗一看苗子頭部是否有傷害;二58
一般選用直徑2~5mm,生長均勻健壯、無病無傷、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備用(苗齡90~110d,百根鮮重40~70g),直徑2mm以下、過細和6mm以上的大苗,盡量慎用。種苗栽植前用40%甲基異柳磷和40%多菌靈各250g兌水10~15kg配成藥液,將種苗用藥劑浸蘸,一般10h左右再移載至大田,可預防病蟲害和當歸麻口病。一般選用直徑2~5mm,生長均59四、備肥
當歸需肥量大,在栽植前需準備充足的肥料。有機肥中羊糞、榨油后的餅渣最好,牛糞、豬糞次之;無機肥中磷酸二銨、尿素和磷肥較好,其他次之。
在春季犁地時,每畝施入3000kg帶土農(nóng)家肥、36kg磷酸二銨、16kg尿素和50kg的磷肥作為底肥。施榨油后的餅渣,可在栽植的前一年秋季隨犁地而施入,使它充分發(fā)酵腐熟。四、備肥當歸需肥量大,在栽植前需準60五、栽植
栽植方法有平栽、壟栽和地膜栽培3種。目前生產(chǎn)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蓋栽培。地膜栽培選用70~80cm寬、厚度0.005或0.006mm的強力超微膜,帶幅100cm,壟面寬60cm,壟間距40cm,壟高10cm。每壟種植2行,行距50cm、穴距20cm,每穴2苗,穴深15cm,畝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壓實,穴口封土。五、栽植栽植方法有平栽、壟栽和地膜61
平栽分窩栽和溝栽,窩栽挖穴深18~22cm,直徑12~15cm,每窩栽1~2株,苗子分開,覆土1.5~2cm;溝栽按橫向開溝,溝距40cm,溝深15cm,株距15cm,壓實、覆土1.2~2cm。壟栽,起壟高23cm左右,壟距33cm,在壟上挖窩,窩距25~30cm,每窩栽1~2株。平栽分窩栽和溝栽,窩栽挖穴深18~62
在栽植前,先將犁過的地耙平,打碎土塊,后進行栽植。在3~4月栽植,此時土壤濕度大,有利小苗的生長。栽植時隨耕隨耙平,隨即挖穴栽苗。穴深20cm,不能太淺。每穴栽大、小苗3株,小苗要在中間,大苗在邊上,拔除時不會損傷小苗。苗與苗之間留5cm距離,等到夏至苗子抽薹結束后拔掉抽薹的苗子及多余的苗子,保證每穴只留1苗。苗上覆土1.7~3.5cm,把穴填滿,栽完耙平。栽植行株距23~33cm。在栽植前,先將犁過的地耙平,打碎土63六、田間管理1.間苗定苗
對育苗和直播的均要進行間苗,疏去過密的弱苗,間苗常結合中耕進行。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株距3~5cm,到苗高10cm時定苗。條播的按株距15~20cm定苗,每畝留苗650~700株。直播的,苗高3cm時進行第1次間苗,苗高10cm時進行定苗。移栽的,結合第1次除草定苗,每穴留1株,每畝留苗6000~9000株。六、田間管理1.間苗定苗642.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3~4次。5月返青后,當苗高達7~10cm時,及早除頭遍草,將苗根周圍的土打松,要淺鋤;當苗高達15~20cm時,除第二遍草,要鋤深鋤通;當苗高達20~25cm時,除第三遍草,要鋤凈,并進行根際培土。第四次除草在立秋前后。中耕時,只能淺鋤表土。在第2、3次中耕除草時,可將抽薹的苗子拔去。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3~653.追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生長中后期可適當增施人畜糞水或堆肥等。當歸在生長期需肥量大,因而需要不斷地進行施肥。一般追肥3次,與第2、3、4次中耕除草結合進行。除第二遍草時,可隨除草而每畝施入人畜糞水1500~2000kg或尿素4kg。6月中旬每畝施入8kg尿素或硝氨,一般可在下中雨時施入,以防燒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可進行根部施肥,離當歸苗周圍約8cm的地方,用小鐵鏟挖5cm深的溝,每畝施入磷酸二銨12kg和尿素6kg的混合物,后用土壤覆蓋以防光照分解。7月份,可進行葉面施肥,一般噴灑磷酸二氫鉀、赤霉素、生長素等促進當歸生長。立秋后,在下中雨時每畝施入8kg尿素。3.追肥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664.控制抽薹
栽種時應選用不易抽薹的晚熟品種。一般生產(chǎn)地抽薹植株占總數(shù)的10%~30%,嚴重時達40%~70%,給生產(chǎn)常帶來一定的損失。提早抽薹常與種子、育苗及第二年栽培條件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采取下列措施降低當歸抽薹率是必要的。4.控制抽薹栽種時應選用不易抽67
(1)選擇良好的種子:生產(chǎn)上應采用3年生當歸所結的種子作種用,以種子呈粉白色時采收為宜。(2)培育良好的栽子:選擇陰濕肥沃的環(huán)境育苗,育苗時注意多施燒熏土,精細整地,適時播種,適當密植,精細播種,保證全苗,使出苗整齊,生長茁壯;選陰雨天揭草,避免幼苗曬死變稀,適當追施氮肥,延遲收挖,不要挖斷栽子,貯藏栽子之前避免把栽子晾得過干。(3)選好育苗地:育苗時應選擇土壤濕潤,海拔在2000m以上的山坡地。(1)選擇良好的種子:生產(chǎn)上應采用3年生當歸所結的685.保苗越冬
立秋前后播種的當歸,由于生長期短,苗子小,根入土淺,易受凍害,故在越冬前,需要采取保苗越冬措施。直播的施冬肥,將腐熟的廄肥或堆肥等,施于穴播的穴中或條播的溝中,施后用細土覆蓋。育苗移栽的留床苗,不施冬肥,則以細土覆蓋穴內(nèi)或溝中,覆土厚度約2cm。5.保苗越冬立秋前后播種的當歸,69七、病蟲害防治1.病害
(1)根腐?。涸摬?~8月發(fā)生,危害根部。地下害蟲多及低洼積水的地塊病害嚴重。防治方法:栽植前每畝用70%五氯硝基苯1kg進行土壤消毒;選用無病健壯的種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浸泡種栽10min,并盡量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種植,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在病穴中施入一把生石灰,用2%石灰水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全面澆灌病區(qū),防止蔓延。七、病蟲害防治1.病害70(2)褐斑病
該病從5月發(fā)生一直延續(xù)到收獲,危害葉片。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發(fā)病。防治方法:冬季清掃田園,徹底燒毀病殘組織,減少菌源;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噴1:1:150的波爾多液,以后每隔7d噴1次,防止蔓延;5月中旬后噴1:1:15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
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2)褐斑病該病從5月發(fā)生一直延續(xù)71(3)白粉病
常在夏季高溫干燥時發(fā)生。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并噴0.3波美度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關于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 上海會議場地租賃合同
- 商品房買賣合同一(2025版)
- 2025新生兒科院感培訓試題(含答案)
- 勞務派遣示范合同(2025版)
- 買賣協(xié)議合同(2025版)
- 勞動合同續(xù)訂書2025年
- 暖氣安裝合同范本(2025版)
- 離婚后補充協(xié)議書2025年
- 教育機構如何建立有效的IP管理制度
- 2025年秋數(shù)學(新)人教版三年級上課件:第2課時 1減幾分之幾
- 2025年中學校長選拔考試練習卷附答案(三套)
- 甲級寫字樓物業(yè)管理辦法
- 便民攤點攤位管理辦法
- 2025年中醫(yī)基礎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主動脈夾層B型護理查房講課件
- (2025.06.12)領導干部任前應知應會黨內(nèi)法規(guī)和法律知識考試題庫(2025年度)
- 開放性骨折診斷與治療指南講課件
- 2022信息化項目建設預算定額信息系統(tǒng)運行維護
- 2025至2030年中國少兒類圖書行業(yè)市場運營狀況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山東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