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材料》
實驗指導書趙文唐虹編寫適用專業(yè):水電、土木工程方向貴州大學二〇〇七年八月TOC\o"1-5"\h\z1、實驗… 材料基本物理性質實驗 32、實驗二 燒結普通病實驗 9\o"CurrentDocument"3、實驗三 水泥物理性能實驗 13\o"CurrentDocument"4、實驗四 水泥實驗力學性能實驗 26\o"CurrentDocument"5、實驗五 混凝土用細骨料(砂)實驗 32\o"CurrentDocument"6、實驗六 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實驗 39\o"CurrentDocument"7、實驗七 混凝土實驗 45\o"CurrentDocument"8、實驗八 建筑砂漿實驗 55\o"CurrentDocument"9,實驗報告基本內容要求 6110、實驗報告格式 62
實驗ー:材料的基本性質實驗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驗證實驗要求:必修1、密度實驗ー、實驗目的密度是材料的物理常數(shù),借助于它可確定材料的種類。二、實驗內容測定普通粘土磚或石材的密度。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材料的密度是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量。材料內部?般均含有?些孔隙,為了獲得絕對密實狀態(tài)的實樣,須將材料磨成細粉,以排除其內部孔隙,再用排液置換法求出其絕對密實體積。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主要儀器:李氏瓶如圖1、天平(稱量500g,感量〇.01g)、篩子(孔徑〇.2mm或900孔/cm2)、烘箱、干燥器、溫度計等。實圖!.1李氏瓶六、實驗步驟實圖!.1李氏瓶.實驗1)將實樣磨細、過篩后放人烘箱內,以105?110。C的溫度烘至恒重、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備用。2)在李氏瓶中注入對實樣不起化學反應的液體至突頸下部,記下刻度數(shù)。將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實驗過程中水溫為20℃?3)用天平稱取6〇?909實樣。用/j、.勺和漏斗將實樣徐徐送入李氏瓶內(不能大量傾倒,那樣會妨礙李氏瓶中的空氣排出或使咽喉部位堵塞),至液面上升接近20ml的刻度。稱剩下的實樣,計算送入李氏瓶中實樣的質量m(g)。4)將注入實樣后的李氏瓶中液面的讀數(shù),減去未注前的讀數(shù),得出實樣的絕對體積V(cm3)。.結果計算1)按下式計算密度タ(精確至0.Ol/cn?):0=£(g/c才)2)按規(guī)定以兩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表示,兩次相差不應大于0.02g/cm3,否則重做。七、實驗報告密度實驗記錄表(精確至。.Olg/cn?)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實祥編號材料粉末‘買樣原而mi(g)剩余實樣重量m2(g)裝入瓶中材料粉末的重量m二mi-m2(g)液面讀數(shù)(cm3)裝入瓶中粉末的體積v=vrv2(cm3)密度mp,=—'V(g/cm3)平均值Pi均(g/cm3)備注裝粉木刖V|裝粉末后V21石灰石粉2ハ、其他說明實驗結束后將所使用儀器清理干凈。2、表觀密度實驗ー、實驗目的表觀密度是計算材料孔隙率和確定材料體積及結構自甫的必要數(shù)據。通過表觀密度還可以估計材料的某些性質(如導熱系數(shù)、強度等)。二、實驗內容測定表觀密度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材料的表觀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量。表觀密度測定時,須測出實件的質量和自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對于形狀規(guī)則的實件,其體積可用量測實件尺寸,按幾何公式計算的方法求得。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的實件,則須用排液置換法求得體積。如被測石料溶于水或其吸水率大于0.5%,則實件還須先進行蠟封處理(蠟封法)。如被測石料不溶于水或其吸水率小于0.5%,則實件可直接在水中稱量,不必蠟封處理。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實驗步驟主要儀器:天平(稱量1000g、感量0.1g)、游標書尺(精度0.1mm)、烘箱等,如實樣較大時可用臺秤(稱量10kg、感量50g)、直尺(精度為1mm)。六、實驗步驟.實驗1)將實件放入烘箱內,以105?110C的溫度烘至恒重,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備用。2)用游標卡尺量出實件尺寸。當實件為正方體或平行六面體時,以長、寬、高(a、b、c)各方向量上、中、下三處,各取三次平均值,計算體積:='曲)當實件為圓柱體時,以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量直徑,各方向量上、中、下三處,取六次的平均直徑d,以互相垂直的兩直徑與圓周交界的四點上量高度,取四次的平均高度d。計算體枳:Vq=くーx〃(cオ)3)用天平或臺秤稱重量m(g)。.結果計算1)按下式計算及觀密度月):Po=:X1OOO(依/加3)
%2)按規(guī)定以五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表示。七、實驗報告表觀密度實驗記錄表(形狀規(guī)則實件)(精確至。.Olg/cn?)JTJ054-94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實樣編號實件尺寸(cm)實件體積實件重m(g)表觀密度mム=プ(g/cm3)平均值Ph卡(g/cm3)備注長a寬b高h1紅砂石2345孔隙率的計算將密度和表觀密度代人下式計算孔隙率P(精確至0.01%):P=1ー叢xlOO%IP)ハ、其他說明實驗結束后將所使用儀器清理干凈。3、吸水率實驗ー、 實驗目的測定材料的吸水率,作為評定材料質量的主要依據,還可通過吸水率估計材料的某些性質。二、實驗內容測定吸水率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材料的吸水率是指材料吸入水的體積占材料自然狀態(tài)體積的百分率,它也是材料在常溫(20±2℃)常壓條件下,材料實件最大的(浸水至飽和狀態(tài)時)吸水質量占烘干實件質量的百分率。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主要儀器:天平(稱量1000g、感量。.1g)、游標卡尺(精度0.1mm)、烘箱、玻璃(或金屬)盆等。六、實驗步驟.實驗將實件放入烘箱中,以105?1100c的溫度烘至恒重,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備用。1)用天平稱其質量瓜(g),將實件放入在金屬鹽或玻璃盆中,在盆底可放些墊條,如玻璃管或玻璃桿使實件底面與盆底不致緊貼,實件之間相隔使水能夠自由進入。2)加水至實件高的1/3處;過24h后,再加水至高度的2/3處;再過24h,又再加滿水至實件上表面2cm以上,再放置24ho逐次加水能使實件孔隙中的空氣逐漸逸出c3)取出實件,抹去表面水分,稱其質量nu(g)。4)為檢查實件是否吸水飽和.可將實件再浸入水中至高度的3/4處,過24h重新稱量,兩次質量之差不得超過1%。.按下列公式計算吸水率W:小質量=~x100(%) W體積=-X100=%量X00按規(guī)定以三個實件吸水率的平均值表示(精確至0.01%)。
七、實驗報告吸水率實驗記錄表(精確至0.01%)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實樣編號干燥時實件重m/g)吸水飽和后實件重m2(g)實件的吸水量m—m2(g)吸水率團)—tn,.ヘれヘ/wx=-= x100%(%)平均吸水率(Wx平)(%)備注123注:1公斤(力)=9.80665N!Pa=lN/m2lMpa=lN/mm2lkgf/cm2=9.80665X104Paハ、其他說明實驗結束后將所使用儀器淸理干凈。思考題:.當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時,材料的密度、表觀密度、強度、吸水率、抗凍性及導熱性是下降、上升還是不變?.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觀密度、堆積密度有何差別?實驗ニ:燒結普通轉實驗實驗學時:1實驗類型:驗證實驗要求:必修ー、實驗目的掌握磚的實驗方法及確定燒結普通磚的強度等級,了解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實驗內容1.實件制備2,強度實驗3.磚強度等級確定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經過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檢驗后的樣品中隨機抽樣!0塊磚,將!0塊磚分別據斷成兩塊半截磚,斷開的半截磚邊長不得小于100mm。將已斷開的半截磚放置在凈水中浸泡1〇?20min后取出,并與端u相反方向疊放,中間抹以強度等級為32.5的水泥調制的水泥凈漿,其厚度不超過5mm,上下兩面抹以不超過3mm的同種水泥凈漿。制成的實件須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側面,如圖。實件應放在溫度不低于10℃的不通風室內養(yǎng)護3d,再進行實驗。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壓カ實驗機(300'500kN)、鋸磚機或切磚器、量尺、鏤刀等。本實驗根據國家標準《燒結普通磚》(GB/T5101—98)進行。六、實驗步驟測量每個實件連接面或受壓面的長、寬尺寸,兩個分別取平均值,精確至1.0mm。將實件平放在加壓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壓面加荷。加荷應均勻平穩(wěn),不得發(fā)生沖擊和振動。,加荷速度為(5±〇.5)kN/s,直至實件破壞為止,記錄破壞荷載P。
凈漿層3mm凈漿層5mmL實驗結果評定1)實驗結果磚實件的制作每塊實件的抗壓強度力按下式汁算(精確至o.1MPa):式中:ft凈漿層3mm凈漿層5mmL實驗結果評定1)實驗結果磚實件的制作每塊實件的抗壓強度力按下式汁算(精確至o.1MPa):式中:ft 抗壓強度,MPa;P——最大破壞荷載,N;L——實件受壓面(連接面)的長度,B——實件受壓面(連接面)的寬度,2)結果計算抗壓強度平均值:mm;mm。ラナ(片ーア),式中:fi——單塊磚抗壓強度平均值,MPa;n 實件數(shù),n=10:s——10塊磚的抗壓強度標準差;5——強度變異系數(shù),精確至。.013)強度評定MPaoa.平均值一標準值評定方法變異系數(shù)6く0.21時,按抗壓強度平均值、強度標準值指標評定磚的強度等級(査表7.3)。樣本量n=10時的強度標準值按下式計算:ん『一L8sb.平均值?最小值評定方法變異系數(shù)6>0.21時,按抗壓強度平均值、單塊磚最小抗壓強度值/皿皿。評定磚的強度等
級(查表7.3)〇強度等級抗壓強度平均值アZMPa》變異系數(shù)6く0.21變異系數(shù)ざ>0.21強度標準值f/MPa》單塊最小抗壓強度MU3030.022.025.0MU2525.018.022.0MU2020.014.016.0MU1515.010.012.0MU1010.06.57.5七、思考題.普通粘土磚進行抗壓實驗,浸水飽和后的破壞荷載為183kN,干燥狀態(tài)的破壞荷載為207kN(受壓面積為115mmX120mm),問此磚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與水接觸的部位?ハ、實驗報告磚抗壓強度實驗記錄表: QB/T2542-2003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實樣編號實件尺寸(mm)受壓面枳F=aXb(mm2)破壞荷載P(N)抗壓強度Pf'=7(N/mm2)或(MPa)平均抗壓強度f(N/mm2)或(MPa)備注長L寬B12345678910平均抗壓強度計算(精確至0.01MPa):標準差(S)計算(精確至O.OIMPa):誓''"―變異系數(shù)(精確至〇.01):eSd=—=f強度評定(GB5101-2003):1、ざく0.21時,按抗壓強度平均值、強度標準值指標評定磚的強度等級。強度標準值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fk=/—1.8S2、ざ>0.21時,按抗壓強度平均值、單塊磚最小抗壓強度值口K(精確至。.IMPa)評定磚的強度等級。結論:該磚強度可滿足等級二個強度指標要求,可定等級磚。附:燒結普通磚強度等級表變異系數(shù)5W0.21變異系數(shù)ざ>0.21強度等級抗壓強度平均值f(MPa)》抗壓強度標準值fk(MPa)單塊最小抗壓強度值fmin(MPa)2MU3030.022.025.0MU2525.018.022.0MU2020.014.016.0MU1515.010.012.0MU1010.06.57.5九、其他說明實驗完畢關閉壓カ機電源。實驗三:水泥物理性能實驗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驗證實驗要求:必修本實驗根據國家標準《水泥細度檢驗方法》(GB1345-9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1346-2001)及《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GB/T17676—1999)測定水泥的有關性能和膠砂強度。.水泥實驗的一般規(guī)定1)同一水泥廠同期到達同品種、同標號的水泥為一個取樣單位,散裝水泥ー批的總量不得超過500t,袋裝水泥ー批的總量不得超過200t,取樣要有代表性,可連續(xù)取樣,也可從20個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總量至少12kg.2)實樣應充分攪拌,通過0.9mm方孔篩,并記錄篩余百分數(shù)及性質。3)實驗室的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50%。養(yǎng)護箱的溫度為(20±l)cC,相対濕度大于90%。4)實驗窒用水必須是干凈的淡水。水泥細度檢驗ー、實驗目的水泥細度是水泥的一個熏耍的技術指標。它對水泥強度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對水泥體積安定性、干縮等都有影響,并會影響水泥的產量與能耗。二、實驗內容:水泥細度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水泥細度檢驗有比表面積法和篩析法。比表面積法適合于硅酸鹽水泥,篩析法適合于其他水泥。篩析法又分負壓篩法、水篩法和干篩法,在檢驗中,當其他方法與負壓篩法發(fā)生爭議時,以負壓篩法為準。下面分別介紹負壓篩法、干篩法、水篩法。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實驗步驟.負壓篩法1)主要儀器設備a.負壓篩負壓篩山圓形篩框和篩網組成。篩框直徑為142mm,高為25mm,篩孔為0.080mm〇b.負壓篩析儀它由篩座、負壓篩、負壓源及收塵器組成。其中篩座有轉速為(30土2)r/min的噴氣嘴、負壓表、控制板、微電機及殼體等組成。負壓為4000?6000Pa,噴氣嘴的上口平面與篩網之間距離為2?8mm。2)實驗方法a.篩析前,把負壓篩放在篩座上,蓋上篩蓋,接通電源,調節(jié)負壓為4000~6000Pa的范圍。b.稱取實樣25g,放進負壓篩中,蓋上蓋,放在篩座上,開動篩析儀連續(xù)篩析2min,輕輕地敲打蓋上附著的實樣,停機后,用天平稱量篩余物。c.水泥實樣篩余百分數(shù)按下式計算(準確至0.1%)。RsF=——xlOO%W式中:,F(xiàn)一一水泥實樣的篩余百分數(shù):Rs——水泥篩余物的質量,g;W——水泥實樣的質麓,go.水篩法1)主要儀器設備a.標準篩 方孔篩邊長0.080mm,篩板框有效直徑125mln,高80mll!。b.篩支座 能帶動篩子轉動,轉速為50r/min。C.噴頭 直徑55mm,上面分布90個孔,孔徑0.5~0.7mm。2)檢驗方法a.稱取水泥實樣50g,倒入篩內,用水沖洗至大部分細粉通過,再將篩子置予篩座上,用0.03〇?。.080MPa水壓連續(xù)沖洗3min,注意噴頭離開篩網約50mm。b.篩畢取下,將篩余物用水沖到?邊,把篩余物全部移動到蒸發(fā)皿上將水倒出,烘干,稱量(精確至0.1g),以其讀數(shù)乘以2,即得篩余百分數(shù)。C.結果評定以一次檢驗所得的結果作最后的結果。.干篩法1)儀器設備標準篩:篩布同濕篩法,篩框有效直徑150mm,高50mm。2)檢驗方法稱取實樣50g倒入篩內,并加蓋,用手執(zhí)篩往復搖動,另ー只手輕輕拍打,拍打速度120次/min,每40次向同一方向轉動60°,使實樣均勻分布在篩網上,直到每分鐘通過的實樣量不超過0.05g為止,稱篩余量。實驗結果按下式計算篩余百分數(shù)(準確至0.1%):RsF= xlOO%W式中:符號的意義同負壓篩法。.實驗記錄及實驗結論1)實驗記錄實樣質量W(g)篩余物質量R?(g)篩余百分數(shù)%2)實驗結論根據國家標準評定水泥細度是否合格。六、實驗報告水泥細度實驗記錄(水篩或干篩法)(精確至。.1%) GB/T1345-91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水泥實樣重W(g)篩子規(guī)格邊長為0.08毫米方孔篩篩余重量為(g)篩余百分數(shù)F(%)細度是否合格備注七、其他說明細度實驗完畢后篩子需要清理干凈。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實驗ー、實驗目的水泥的凝結時間和體積安定性都與用水量有很大關系。二、實驗內容水泥標準稠度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為了消除實驗條件的差異,測定凝結時間和體枳安定性時,必須采用具有標準稠度的凈漿。本實驗的目的就是測定水泥凈漿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為測定水泥的凝結時間和體積安定性實驗作好準備。實驗方法分代用法和標準法。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實驗步驟.實驗儀器1)標準稠度測定儀a.代用法維卡儀如實圖2.1所示,滑動部分的質量為300g,實錐錐底直徑40mm,高50mm,裝凈漿用的錐模上口徑60mm,高70mm(實圖2.2)。實圖2.1 實圖2.2b.標準法維卡儀標準實桿(實圖2.3)有效長度為(50±l)mm、有效直徑小為(10±0.5)mm的圓柱形耐腐蝕金屬制成。實模由耐腐蝕并有足夠硬度的金屬制成。實模深(40+0.2)的、頂內徑山為(60±0.5)価、底內徑巾為(75±0.5)加的截頂圓錐體。每只實模配ー個厚度さ2.5ram的平板玻璃片。
40實圖2.3標準稠度實桿終凝用實針凝用實針實圖2.40實圖2.3標準稠度實桿終凝用實針2)水泥凈漿攪拌機由攪拌鍋和攪拌葉片組成。3)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天平(能準確稱量至1g)。.實驗方法1)代用法A.凋整用水量方法a.實驗前須檢查儀器金屬棒應能自山滑動,實錐降至頂面位置時,指針應對準標尺零點,攪拌機運轉正常:、b,水泥凈漿的拌制用濕布將水泥凈漿攪拌機的攪拌鍋及葉片擦過,將稱好的50%水泥實樣倒入攪拌鍋內。拌和時先將鍋放到攪拌機的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再開動機器,同時慢慢地加水,慢速攪拌120s,停拌5s,接著快速攪拌120s停機。拌和結束后,立即將拌好的凈漿裝入錐模內,用小刀插搗,振搗數(shù)次刮去多余凈漿:抹平后迅速放到實錐ド面固定的位置上,將實錐降至凈漿表面擰緊螺絲,然后突然放松,讓實錐自由沉入凈漿中,到實錐停止下沉時記錄實錐下沉的深度。全部操作應在1.5min內完成。B.固定用水量法水泥用量為500g,拌和用水量為142.5cm3。測定方法與調整用水量法相同。2)標準法拌和結束后,立即將拌制好的水泥凈漿裝入已放在玻璃片上的實模中,用小刀插搗,輕輕振搗數(shù)次,刮去多余的凈漿;抹平后,將實模放到維卡儀上,并將中心定在實桿下,降低實桿至與水泥接觸,擰緊螺絲1?2s后,突然放松,使實桿自由地沉人水泥漿中。在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實桿30s時記錄實桿與底板的距離,升起實桿后,將實桿擦凈,整個過程在1.5min內完成。3.實驗結果1)代用法A.調整用水量法實維卜.沉的深度為(28±2)mm時的拌和用水量為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以水泥質量的百分數(shù)計,按下式計算:P=——xlOO%500式中:W——拌和用水量,mLo如實錐下沉的深度超出上述范圍,實驗須重做至達至り(28±2)mm時為止。B.固定用水量法根據測得實錐下沉的深度S(mm)按下式(或儀器上對應標尺)計算得到標準稠度用水量P(%):P=33.4-0.185S式中:S——實錐下沉的深度,mm。當實錐深度S小于!3mm時,應用調整用水量法。2)標準法實桿沉人凈漿與底板距(6±1)mm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拌和用水量為該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質量的百分比計。4.記錄格式及結果實樣質量/g用水量/g實錐下沉深度/mm標準稠度用水量/%六、實驗報告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不變水量法)實驗記錄表 (GB/T1346-2001)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水泥實樣重(g)加水量(cm3)實錐下沉深度S(mm)標準稠度用水量2=33.4-0.185s(%)備注七、其他說明實驗完畢后將所使用儀器清理干凈。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實驗目的測定水泥的凝結時間,判斷水泥的質量。二、實驗內容水泥初凝和終凝時間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水泥凝結時間有初凝與終凝之分。初凝時間是指從加水到水泥標準稠度凈漿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終凝時間是指從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時間。凝結時間以h及min來表示。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實驗步驟.儀器及設備1)凝結時間測定儀同用標準法測定標準稠度時所用儀器相同,但實桿(實錐)換成實針,見實圖2.3〇2)水泥凈漿攪拌機。3)標準養(yǎng)護箱。.實驗方法1)測定前的準備將圓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內側涂ヒー層機油,調整凝結時間測定儀的實針接觸玻璃板時,指針應對準標尺零點。終凝時間測定實模2)實樣的制備稱取水泥實樣500g,以標準稠度用水量加水,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水泥凈漿,方法同前。立即一次裝入圓模,振動數(shù)次刮平,放入濕氣養(yǎng)護箱內。記錄開始加水的時間作為凝結時間的起始時間。3)凝結時間的測定實樣在潮濕汽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加水后30min時進行第一次測定。4)測定時?從濕氣養(yǎng)護箱取出圓模放到實針下,使實針與圓模接觸,擰緊螺絲l-2s后放松,實針垂直自由沉人凈漿,觀察實針停止下沉的指針瀆數(shù)。當實針沉至距底板(4±1)儂時,即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狀態(tài)的時間為水泥的初凝時間。在終凝時間測定時,為了觀察實針沉入的情況,在終凝實針上安裝ー個環(huán)形附件(實圖2.5)。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后,將實模連同漿體以平移的方式從玻璃板取下,翻轉!80°,直徑大端朝上,小端朝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濕汽養(yǎng)護箱內繼續(xù)養(yǎng)護,至實針沉入實體0.5mm時,即環(huán)形附件開始不能在實體上留下痕跡時,水泥達到終凝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終凝狀態(tài)為水泥的終凝時間。5)注意事項在最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地扶持金屬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實針撞彎,但應以自由下落為準;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實針插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圓模10mm。臨近初凝時,每隔15min測定一次,臨近終凝時每隔!5min測定一次,到達初凝或終凝時立即重復測ー次,當兩次結果相同時オ能定為初凝或終凝時間。每次測定不得讓實針落入原針孔,每次測定完畢須將實針擦凈并將圓模放回濕汽養(yǎng)護箱內。初凝時間用分(min)表示,終凝時間用小時(h)表示。3.記錄格式及實驗結論加水拌和時間測定時的時間實針插入深度/mm初凝時間終凝時間根據國家標準評定水泥凝結時間是否合格。
六、實驗報告GB/T1346-2001水泥凝結時間實驗記錄表GB/T1346-2001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號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水泥實樣重(g)加水量(cm3)加水拌和時間測定時的時間實針插入深度(mm)凝結時間初凝時間(mm)終凝時間(mm)時分時分時分時分七、其他說明實驗結束后將所使用儀器清理干凈。水泥安定性的測定ー、 實驗目的檢驗水泥漿體在硬化時體積變化的均勻性,以決定水泥的品質。二、實驗內容測定水泥的安定性三、實驗原理、方法和內容水泥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的均勻性。是否因體積變化不均勻而引起膨脹、裂縫或翹曲現(xiàn)象,以決定水泥是否可以使用。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實驗步驟.儀器及設備1)雷氏夾膨脹值測定儀標尺最小刻度為0.5mm〇2)雷氏夾由銅質材料制成,其結構如實圖2.6。雷氏夾必須符合如下要求:當一根指針的根部用尼龍絲或金屬絲懸掛有300g祛碼時,兩針的間距增加值2x應為(17.5±2.5)mm,當卸掉祛碼時,指針應回到初始狀態(tài)。見實圖2.?〇3)沸煮箱有效容積為410mmX240mmX310mm,內設篦板和加熱器,能在(30±5)min內將水箱內的水山室溫升至沸騰,并保持沸騰3h而不加水。4)水泥凈漿攪拌機、標準養(yǎng)護箱、天平、量水器。.實驗方法1)測定前的準備工作若采用雷式法時每個雷式夾需配備質量75?80g玻璃板兩塊,若采用餅法時ー個樣品需準備兩塊100X100的玻璃板。每種方法每個實樣需成型兩個實件。凡與水泥凈漿接觸的玻璃板和雷式夾表面都要涂上一層油。2)水泥標準稠度凈漿的制備稱取500g(精確至1g)水泥,以標準稠度用水量,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水泥凈漿,方法同前面一樣。3)實餅的成型方法將制好的凈漿取出一部分后分成兩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準備好的玻片上,將其做成直徑70-80mm,中心厚約10mm邊緣漸薄、表面光滑的實餅,接著將實餅放入養(yǎng)護箱內養(yǎng)護(24±2h)o4)雷式夾實件的制備方法將宙式夾放在己擦油的玻璃上,并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裝滿實模,裝模時ー只手輕輕地扶持實模,另ー只手用寬約10mm的小刀插搗15次左右然后抹平,蓋上涂油的玻璃板,移到養(yǎng)護箱內養(yǎng)護(24±2)h.5)煮沸調整好煮沸箱內的水位,保證在整個煮沸過程中都漫過實件,中途不需加水,同時又能在(30+5)min內升至沸騰。6)實件的檢驗脫去玻璃板取ド實件。當用實餅法時先檢查實餅是否完整(如已開裂翹曲要檢查原因,確證無外因時,實餅ー屬不合格產品不必煮沸),在實餅無缺陷的情況下,將實餅放在煮沸箱的水中篦板上,然后在(30±5)min內加熱至沸騰,并恒沸(3h±5)min。當用雷式法時,先測量指針之間的距離(A),精確到0.5mm,接著將實件放到水中篦板上,然后在(30±5)min內加熱至沸騰,并恒沸(3h±5)min。煮沸結束,放掉箱中熱水,打開箱蓋,待箱體冷卻至室溫,取出實件進行判定。.實驗結果1)實餅法目測未發(fā)現(xiàn)裂縫,用直尺檢查也沒有彎曲的實餅為安定性合格,反之為不合格。當兩個實餅判斷有矛盾時,該水泥的安定性為不合格。2)雷式夾法測量實件指針尖端問的距離(C),準確至〇.5mm。當兩個實件煮后增加的距離(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時,即認為該水泥安定性合格.當兩個實件的(C-A)值相差超過4mm時,應用同一樣品立即重做一次實驗。.實驗結論根據國家標準評定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六、實驗報告水泥安定性(實餅法)實驗記錄表 GB/T1346-2001學院: 專業(yè): 班級:姓名學?じ實驗組實驗時間指導老師成績實驗項目名稱實餅編號標準稠度用水量(%)實餅制作日期(月日)檢查日期(月日)檢查結果安定性備注七、其他說明實驗結束后將所使用儀器清理干凈。思考題:.如何檢驗水泥的安定性?.水泥實驗中對室內溫度、濕度及實件的養(yǎng)護條件是什么?實驗四:水泥力學性能實驗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驗證實驗要求:必修ー、實驗目的檢驗水泥的強度,確定水泥的強度等級。二、實驗內容稱料、拌和、實件制作成型、實件的脫摸養(yǎng)護、實件的抗折、抗壓強度實驗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水泥膠砂強度反映了水泥硬化到ー定齡期后膠結能力的大小,是確定水泥強度等級的依據。它是水泥主要質量指標之?0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以學生自行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1)實驗材料水泥、標準砂、水,其要求同水泥檢驗的一般規(guī)定。2)儀器及設備①水泥膠砂攪拌機水泥膠砂攪拌機為雙轉葉片式,攪拌鍋和攪拌葉作相反轉動。葉片和鍋由耐磨金屬材料制成,葉片與鍋底、鍋壁之間的間隙為(1.5±0.5)mm。②膠砂振實臺膠砂振實臺應符合JC/T682要求。③實模及下料漏斗a.實模實模為可裝卸的三聯(lián)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組成。模槽高、寬為(40±0.2)mm。b.下料漏斗下料漏斗由漏斗和模套組成。④抗折實驗機抗折實驗機為杠桿電動抗折實驗機。兩支承圓鋼柱的距離為100mm,游碼在絲桿的帶動下移動。⑤抗壓實驗機及抗壓夾具抗壓實驗機在較大的(即?)量程范圍內使用時荷載的誤差為±1%,并按(2400±200)N/s的加荷速率加荷??箟簥A具由硬質鋼材組成.其長度不小于400mm,寬度不小于(40±0.l)mm,加壓面必須平整。⑥三角刮刀斷面為三角形,有效長度為26mln。⑦天平等。六、實驗步驟①實件成型a.成型前將實模擦凈,四周的模板與底座的接觸兩上應涂黃油,緊密裝配,防止漏漿,內壁均勻涂ー薄層機油。b,水泥與標準砂的質量比為1:3。水灰比: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石灰石硅酸鹽水泥均為0.5。c.每成型三條實件需稱量水泥(450±2)g,標準砂(1350±5)g,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石灰石硅酸鹽水泥用水量為225mL.d.使攪拌機處于待工作狀態(tài),將水加入鍋里,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開動攪拌機。低速攪拌30s后,在第二個30s開始時,均勻地將砂子加入。當各級砂是分裝時,從最粗粒級開始,依此將所需要的每級砂量加完,把機器調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個15s內,用ー膠皮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人鍋中。在高速下繼續(xù)攪拌60s。各個攪拌階段,時間誤差應在±ls內。e.成型。.用振實臺成型用ー個勺子,將攪拌好的膠砂分兩層裝入實模。裝第一層時,每個槽里約放300g膠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沿每個模槽來回一次將料層播平,振實60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實60次.,移走模套,從振實臺上取下實模,用金屬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實模頂?shù)囊欢?然后沿實模長度方向以橫向鋸割,并慢慢向另一端移動,一次將超過實模部分的膠砂刮去,并將實體抹平,接著在實體上作標記。..用振動臺成型當使用代用的振動臺時,在攪拌膠砂的同時將實模和下料漏斗卡緊在振動臺的中心。將攪拌好的膠砂全部均勻地裝入ド料漏斗中,開動振動臺,膠砂通過漏斗流入實模。振動(120±5)s停車,振動完畢,取下實模,將實模刮平并編號。f.實驗前或更換水泥品種時,攪拌鍋、葉片和下料漏斗等須擦凈。②實件的脫模及養(yǎng)護將作好標汜的實模放入霧室或濕箱的水平架上養(yǎng)護,濕空氣應能與實模各邊接觸。養(yǎng)護時不應將實模放在其他實模上。直到養(yǎng)護規(guī)定的齡期時取出脫模。脫模前,用墨汁對實體編號。兩個以上的齡期的實體,在編號時應將同一實模中的三條實體分在二個以上齡期內。非常小心用塑料錘或皮榔頭對實體脫模。對24h齡期的,在破型實驗前20min內脫模。齡期24h以上的,在成型后2〇?24h之問脫模。實體脫模后立即放入恒溫(即(20±1)℃)水槽的水中養(yǎng)護。實體放置在不易腐爛的篦子上,實體之間應留有間隙,恒溫水槽內的水面至少高出實體5nim,養(yǎng)護水每兩周更換一次。5)強度實驗①齡期根據各齡期的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實驗結果評定水泥的強度等級。各齡期的實體必須在下列時間內進行強度實驗:齡期 時間Id 24h±15min3d 3d±45min7d 7d±2h28d 28d±8h實體從水中取出后,在強度實驗前應用濕布覆蓋。②抗折實驗每齡期取出三條實體先做抗折強度實驗。實驗前擦去實體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夾具上的雜物,實體放入抗折夾具內,應使側面與圓柱接觸。實體放入前應使杠桿成平衡狀態(tài)。實體放入后調整夾具,使杠桿在實體折斷時盡可能地接近平衡位囂??拐蹖嶒灱雍伤俣葹?50±5)N/s?③抗折強度計算抗折強度按下式計算:Rf=l.5FfL/b3式中:所——抗折強度,MPa(精確至0.1MPa);Ff 破壞荷載,N;L——支撐圓柱中心距,(即10mm):b 棱柱體正方形截面的邊長,mm〇根據上式計算出的抗折強度,以三塊實體的平均值為實驗結果。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過平均值±10%時,應予剔除,取余下的兩塊計算平均值,并作為抗折強度實驗結果。④抗壓強度實驗a.抗折強度實驗后的六個斷塊應立即進行抗壓強度實驗??箟簩嶒烅氂每箟簥A具做。實驗前應清除實體受壓面與加壓板間的砂?;螂s物。實驗時與實體的側面作為受壓面,實體的底面靠緊夾具,并使夾具對準壓カ機壓板中心。b.壓カ機加荷速度應控制在(2400±200)N/s的范圍內,在接近破壞時更應嚴格控制。c.抗壓強度按下式計算:R=F/ACC式中:R——抗壓強度,MPa(精確至0.IMPa):Fc——破壞荷載,N;A 受壓面積,mm"(40mmX40mm=1600mmう。①實件成型a.成型前將實模擦凈,四周的模板與底座的接觸兩上應涂黃油,緊密裝配,防止漏漿,內壁均勻涂一?薄層機油。b.水泥與標準砂的質量比為!:3。水灰比: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石灰石硅酸鹽水泥均為0.5。c.每成型三條實件需稱量水泥(450±2)g,標準砂(1350±5)g,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石灰石硅酸鹽水泥用水量為225mL。d.使攪拌機處于待工作狀態(tài),將水加入鍋里,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開動攪拌機。低速攪拌30s后,在第二個30s開始時,均勻地將砂子加入。當各級砂是分裝時,從最粗粒級開始,依此將所需要的每級砂量加完,把機器調至高速再拌30s〇停拌90s,在第一個15s內,用ー膠皮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人鍋中。在高速下繼續(xù)攪拌60s。各個攪拌階段,時間誤差應在±ls內。e.成型。.用振實臺成型用ー個勺子,將攪拌好的膠砂分兩層裝入實模。裝第一層時,每個槽里約放300g膠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沿每個模槽來回一次將料層播平,振實60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實60次.,移走模套,從振實臺上取下實模,用金屬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實模頂?shù)囊欢?然后沿實模長度方向以橫向鋸割,并慢慢向另一端移動,ー次將超過實模部分的膠砂刮去,并將實體抹平,接著在實體上作標記。..用振動臺成型當使用代用的振動臺時,在攪拌膠砂的同時將實模和下料漏斗卡緊在振動臺的中心。將攪拌好的膠砂全部均勻地裝入下料漏斗中,開動振動臺,膠砂通過漏斗流入實模。振動(120±5)s停車,振動完畢,取下實模,將實模刮平并編號。f.實驗前或更換水泥品種時,攪拌鍋、葉片和下料漏斗等須擦凈。②實件的脫模及養(yǎng)護將作好標汜的實模放入霧室或濕箱的水平架上養(yǎng)護,濕空氣應能與實模各邊接觸。養(yǎng)護時不應將實模放在其他實模上。直到養(yǎng)護規(guī)定的齡期時取出脫模。脫模前,用墨汁對實體編號。兩個以上的齡期的實體,在編號時應將同一實模中的三條實體分在二個以上齡期內。非常小心用塑料錘或皮榔頭對實體脫模。對24h齡期的,在破型實驗前20min內脫模。齡期24h以上的,在成型后2〇?24h之問脫模。實體脫模后立即放入恒溫(即(20±1)℃)水槽的水中養(yǎng)護。實體放置在不易腐爛的篦子上,實體之間應留有間隙,恒溫水槽內的水面至少高出實體5nim,養(yǎng)護水每兩周更換一次。5)強度實驗①齡期根據各齡期的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實驗結果評定水泥的強度等級。各齡期的實體必須在下列時間內進行強度實驗:齡期 時間Id 24h±15min3d 3d±45min7d 7d±2h28d 28d±8h實體從水中取出后,在強度實驗前應用濕布覆蓋。②抗折實驗每齡期取出三條實體先做抗折強度實驗。實驗前擦去實體衣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夾具上的雜物,實體放入抗折夾具內,應使側面與圓柱接觸。實體放入前應使杠桿成平衡狀態(tài)。實體放入后調整夾具,使杠桿在實體折斷時盡可能地接近平衡位囂??拐蹖嶒灱雍伤俣葹椋?0±5)N/s?③抗折強度計算抗折強度按下式計算:Rf=l.5FfL/b3式中:勺——抗折強度,MPa(精確至0.1MPa);Ff 破壞荷載,N;L——支撐圓柱中心距,(即10mm);b 棱柱體正方形截面的邊長,mm。根據上式計算出的抗折強度,以三塊實體的平均值為實驗結果。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過平均值±10%時,應予剔除,取余下的兩塊計算平均值,并作為抗折強度實驗結果。④抗壓強度實驗a.抗折強度實驗后的六個斷塊應立即進行抗壓強度實驗???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庭保潔試題及答案
- kfc面試題及答案
- 株洲一年級入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機車沖刺測試題及答案
- 關漢卿考試題及答案
- 二建考試題真題及答案
- 稅務智稅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醫(yī)康復理療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家電公司過失責任追究辦法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六校2026屆化學高三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高級健康評估在護理個案中的應用
- 采購成本管理培訓課件
- 2025年青島水務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湖北武漢江岸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質量檢測數(shù)學試題學生卷
- 2025屆甘肅平涼中考真題試卷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裝飾裝修施工應急響應措施
- JJG 264-2025谷物容重器檢定規(guī)程
- 桂電計〔2025〕91號附件-電網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標準實施細則
- 實驗室人員培訓
- 公司反恐防暴管理制度
- 《宜賓陳釀草本白酒》標準編制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