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中文文化交往Sanguolingjingnanbeichaoshiqidezhongwaiwenhuajiaoliu一、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二、中亞的漢字文化圈中外僧人的交流 1、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僧人來華譯經(jīng) 北魏時期來華譯經(jīng)的僧人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傳授中觀學,在北朝長期沒有傳承天竺佛陀禪師:在北朝影響最大,定居少林 寺,少林寺遂以禪法而聞名菩提達摩祖師:嵩洛一帶傳播禪法北天竺的菩提流支來到洛陽,于永寧寺集梵僧700人譯經(jīng) 共譯出39部127卷多為印度佛教無著、世親一派的經(jīng)論北天竺的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南天竺的般若(b rn)流支相繼來華,翻譯經(jīng)典北周和北齊,也分別有北天竺僧
2、那連提耶舍和阇那崛多譯經(jīng)2、中國僧人西行求法 曹魏時代的朱士行講授道行般若,感到譯文艱澀,西行西域尋找原本。東晉南朝的法顯 西行天竺,攜經(jīng)而返,致力譯經(jīng),留下著作歷游天竺記(佛國記高僧法顯記)一部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重要著作,同時也是研究歷經(jīng)各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文獻。北魏末年宋云、惠生西行北齊寶暹 、道邃西行至西域,攜帶260部經(jīng)書歸國3、中國佛教進入吸收消化的階段 中國佛教鑿窟藝術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石窟寺的窟形結構、窟內造像、壁畫和題記等等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四大石窟(河畔山崖開鑿的佛教寺廟):敦煌莫高窟、天山麥積山、大同云岡、洛陽龍門 中國佛教石窟傳承于印度佛教石窟 倚山開鑿窟龕來自伊朗的影
3、響。古代波斯國王大流士時代的貝希斯敦摩崖龕 印度最早的石窟是公元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時代的巴拉巴爾石窟 鑿石開窟約開始于公元前3世紀中葉78世紀逐漸衰微。笈多王朝時期佛教石窟陸續(xù)興建其主要代表是阿旃陀石窟。此地的早期佛教石窟屬小乘佛教笈多時期則屬大乘佛教。阿富汗巴米揚藝術對四大石窟的影響 傳播途徑:烏茲別克斯坦鐵爾梅茲的古代蜜起中介作用,以卡拉丘佛寺遺址為證,出土大量的石雕、佛像頭、大夏和貴霜王朝(1-3世紀中亞古代強國)的錢幣等;古今都是中亞地區(qū)的要道路口。影響:石窟和佛為中心的布局,已取代以佛塔為中心的印度式布局。 阿富汗巴米揚等地的石窟匯聚了印度石窟建筑和犍陀羅藝術的成果,將石窟和巨型造像
4、結合起來,這種結合,使佛的高大,真正立于了天地之間和人們的心靈之中。 云岡大佛 龍門大佛 天山麥積山大佛 中國佛教石窟中國漢傳佛教石窟大約始鑿于公元3世紀,盛行于58世紀,16世紀以后開鑿的數(shù)量就較少了。 深受外來文化影響新疆的拜城克孜爾石窟: 大同云岡石窟:希臘化的愛奧尼亞式門柱希臘化的愛奧尼亞式中國佛教藝術的不斷中國化 阿育王施土因緣圖像轉變云岡石窟的睒道士本生圖新疆的克孜爾石窟佛教造像漢譯佛經(jīng)新疆的克孜爾石窟壁畫二、中亞的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 亞洲東部中國、朝鮮、日本和越南的歷史文化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有人歸納為四點:漢字文化、儒家思想、律令制度和佛教信仰。這些共同點的基礎是漢字文化,因
5、而有些學者又把東亞世界稱作“漢字文化圈”。魏晉南北朝與朝鮮半島的經(jīng)濟文化圈 1、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313-668)與中國交往進一步發(fā)展 朝鮮半島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官方往來;此時中國與朝鮮半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內容、程度) 2、漢字文化 朝鮮半島三國時期,當?shù)厝藗円呀?jīng)廣泛使用漢字、書寫漢字;文人能寫出典雅的漢文文章;三國給南北朝各代的公文、疏表,也采用中國文章及其格式。漢字在三國的使用高句麗好太王碑: 5世紀中葉高句麗的壁畫墓:彩色壁畫,墨書題記和榜文全為漢文。百濟:對漢文化的吸收是相當全面的。 漢字傳入百濟的時間:記載公元375年,百濟“至是得博士高興,始有書記”。 漢字在百濟
6、的廣泛運用: 宋山里的武寧王陵:甬道有墓志兩方刻有六朝書體。銘文雕刻漢字。 扶余的百濟砂宅智積碑:運用六朝的四六駢儷體新羅漢字傳入:本“無文字,刻木為信” 而記載:251年漢祇布人夫道者家貧無諂,工書算漢字流行:民間和文人所熟練掌握和運用 漢字作為官方文字,據(jù)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記載 漢代制度典籍對新羅的影響: 新羅仿效中國禮儀,制喪服法。采用謚號。頒布律令,“制百官公服朱紫之秩”漢字在三國的發(fā)展 廣泛使用,并創(chuàng)造出漢字簡體字,新創(chuàng)漢字4、儒學 高句麗建立儒學教育機構在中央設立儒學教育機構太學,中央最高學府,主要招收王族和高級貴族子弟;在地方設立扃堂,作為地方的普通教育機關,主要招收地方貴族子弟和
7、部分平民子弟。百濟五經(jīng)博士王仁攜帶論語十卷東渡,首次把儒學傳入日本 漢文化遍及百濟每一個角落 儒學在新羅的傳播 4世紀末5世紀初,新羅才開始接觸儒學 6世紀,儒學得到國家任課,成為官方思想 503年,建立中央集權制,并以儒家王道學為統(tǒng)治思想。三國時期儒學在半島沒有達到完全支配統(tǒng)治階段意識形態(tài)的程度,起補充作用。未能成為教育貴族子弟和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5、佛教 高句麗:最早傳入北方的高句麗 佛教得以正式傳播。 佛教的推廣 小獸林王:皈依佛教;頒布教書,命令人民信佛求福。 廣開土王(好太王):一年建立9個壯麗的寺院,使高句麗呈現(xiàn)出佛教國家的面貌。許多人到寺院出家,很多人到中國留學,學習佛教教理。有
8、的又往百濟、新羅甚至日本傳教。 百濟 佛教初傳百濟與中國有一定關系:胡僧摩羅難陀自盡晉至百濟傳教 百濟寺院建筑上看中國對百濟的影響 百濟佛雕與中國的佛雕有密切的關系 百濟摩崖造像顯示與中國的淵源新羅法王承認佛教,受“漢明帝感夢,佛教東流”的影響興建興輪寺,準許人出家為僧尼奉佛國家設立寺典、僧房典等負責寺院行政的特殊機構,高僧輩出,大寺院相繼建立,佛像鑄造數(shù)量大增。派遣留學僧到中國求法,中國南朝的梁、陳也多次遣使及僧人來新羅,贈送佛經(jīng)。6、藝術、工藝 高句麗 藝術:墓室壁畫:題材 神靈題材取材于中原的神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4世紀-5世紀的土墳,平面呈現(xiàn)“T”形 雙楹墓 狩獵圖 音樂:樂隊
9、的殿庭鼓吹黃門鼓吹 回廊大行列漢代的短簫鐃歌 高句麗的玄琴中國晉人的阮咸 中國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具傳入半島三國 7、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往來 新羅前身辰韓與中國的貿(mào)易,供鐵給中國曹魏所屬的遼東 西晉,辰韓、馬韓與西晉王朝的朝貢關系。東晉十六國時期,新羅向前秦貢獻方物。文物為證南朝與半島三國的貿(mào)易往來:官方貿(mào)易北朝時期與高句麗陸路相連,雙方貿(mào)易發(fā)達。大多為國家貿(mào)易。生產(chǎn)技術 器物的制作:P.121 公州宋山里墓群:用粉繪成的四神圖、 武陵王墓出土的六朝鏡、青瓷、磚筑墓、有紋磚的花紋 農(nóng)業(yè) 農(nóng)作物的種植、生產(chǎn)技術的提高 稻米栽培技術的推廣,促進水利建設,牛耕法傳入半島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1、日本與中國的政治聯(lián)系倭國女王卑彌遣使至洛陽,與曹魏互贈禮品。 晉武帝年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電子商務平臺廣告推廣合作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chǎn)合同負債融資及風險管理顧問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工業(yè)用地承包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夫妻債權分割、財產(chǎn)處理及債務協(xié)議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調解與仲裁指南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清潔與消毒一體化服務合同模板
- 2025版農(nóng)業(yè)科技項目居間轉讓合同
- 2025版開發(fā)商與銀行項目貸款合同下載
- 二零二五年度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全漏洞修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地施工臨時設施拆除與垃圾清運合同
- 腦出血診治指南
- 2022年重慶市汽車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結構方案論證會匯報模板參考83P
- 《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實踐報告2500字》
- 移植患者健康宣教 - 副本課件
- 魏家莊村道路實施方案
- 【外科學】心臟疾病
- 醫(yī)養(yǎng)結合五大模式和八大服務內容
- GFL-V型防雷分線柜.說明書(彈簧式接線9、10、13個)20131213版教學內容
- 企業(yè)標準化管理手冊(完整版)
- 鐵路工程質量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控制要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