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斜紋夜蛾的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_第1頁
草莓斜紋夜蛾的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草莓斜紋夜蛾的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 斜紋夜蛾近年來成為草莓為害最普遍、最嚴峻的害蟲之一,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需仔細做好該蟲害的防治工作。本文對草莓斜紋夜蛾的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做了具體的總結。 形態(tài)特征 斜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為蓮紋夜蛾,蓮紋夜盜蛾。 成蟲體長1416 mm,翅展3335 mm,頭、胸、腹均深褐色,額有黑褐色斑,頸板有黑褐色橫紋;胸部背面有白色叢毛;腹部前數(shù)節(jié)背面中央具有暗褐色叢毛;前翅灰褐色,基線、內線褐黃色,后端相連,斑紋簡單。雄蛾前翅帶有黑棕色,徑脈和中脈基部褐黃色,內橫線及外橫線灰白色

2、,波浪形,中間有白色條紋,在環(huán)狀和腎狀紋之間,自前緣向后緣外有3條白色斜線(故名斜紋夜蛾),腎紋中央黑色,內緣淡褐色,弓形,外緣內凹,前端為淡褐黃色齒狀,后端淡褐黃色:后翅白色,無斑紋,前、后翅常有水紅色至紫紅色光澤。雌蛾前翅外線與亞端線間不明顯并帶紫灰色;后翅白色半透亮,翅脈及端線褐色。 卵扁半球形,直徑0.40.5 mm。初產黃白色,后轉淡綠色,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結成塊狀,每塊卵有34層,外覆灰黃色疏松的絨毛。在241下經87 h左右孵化。 幼蟲體長3547 mm,頭部淡褐色,胴部體色因寄主和蟲口密度不同而異,有黃土色、青黃色、灰褐色或暗綠色,背線、亞背線及氣門下線均為灰黃色及橙藍色。從

3、中胸至第9腹節(jié)在亞背線兩側各有一黑點,氣門黃色,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蛹長約1520 mm,赭紅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節(jié)及5至7節(jié)腹面近前緣處密布圓形小刻點。腹部末端有1對彎曲的粗刺,刺基分.開,尖端不成鉤狀。氣門黑褐色,橢圓形隆起,前緣寬,后緣鋸齒狀,其后有一凹陷空腔。 發(fā)生特點 斜紋夜蛾是一種喜溫性的害蟲,各蟲態(tài)生長發(fā)育的最適溫度為2830,最適濕度為7585,在3340高溫下活動仍基本正常,在暖和潮濕的季節(jié)為害最重。幼蟲發(fā)育適溫為2530之間,低于20發(fā)育速度降低:斜紋夜蛾抗寒力很弱,冬季低溫冰凍易死亡,在0以下低溫時間長基本不能存活。發(fā)生為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草莓、葡萄、

4、蘋果、梨、蔬菜等99科290多種植物。在福建小拱棚條件下(棚內溫度一般在5),一年發(fā)生69代,世代重疊,可終年繁殖,無越冬現(xiàn)象。在草莓上多在35月(越冬代和第一代)和1012月(六、七代)大發(fā)生為害。 斜紋夜蛾成蟲壽命一般715天,短的35天,長的可達20天以上。成蟲白天不活動,隱藏于草莓植株茂密處的葉叢中、土縫下及其他隱藏場所,黃昏后取食飛行;飛行力極強,一次可飛數(shù)十米遠,高達10 m以上,可異地遷徙為害。成蟲對光和糖醋酒液有趨性,產卵前期需補充養(yǎng)分,取食糖蜜。卵多產于高大、茂密、濃綠的草莓植株上,以植株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分叉處最多。幼蟲取食草莓葉片、花營、花及果實。 斜紋夜蛾幼蟲在福建小拱棚

5、條件下一般共6齡,少數(shù)為7齡或8齡,幼蟲各齡發(fā)育歷期隨著蟲齡增長而延長,一般為23天,6齡幼蟲發(fā)育歷期最長,為4天。初孵幼蟲聚集在卵塊四周取食,不怕光,稍遇驚擾就四處爬散或吐絲飄落。3齡前幼蟲聚集在葉片背面僅取食葉肉,被害葉片僅殘留上表皮和葉脈,呈白紗狀后轉黃。3齡后分散為害,葉片被啃食成孔洞和缺刻,嚴峻時可將整葉食光。4齡后進入暴食期,消失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陰暗處很少活動,黃昏出來取食,黎明前又躲起來,陰雨天也有少數(shù)爬上植株取食,一般以晚上21:0024:00為害最重。大發(fā)生年份幼蟲將一塊田草莓植株吃光后,再遷移到其他田塊連續(xù)為害。幼蟲老熟后,入土造一卵圓形蛹室,在其中化蛹?;忌疃扰c土壤

6、質地、土壤干濕度有關。一般在土下13 cm處化蛹,如土壤板結,則在枯枝落葉下化蛹。蛹期在日平均溫度29.2時為811天,23.6時為1017天,冬季蛹期較長,一般為20天以上。 草莓的生長狀況、小拱棚內的小氣候、土壤濕度對斜紋夜蛾種群發(fā)生數(shù)量影響很大。水肥條件好、草莓生長茂密的田塊,蟲口密度大;棚內溫度高、濕度大,對卵孵化有利;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對幼蟲化蛹、成蟲羽化均不利;2齡前如遇暴風雨則大量死亡;蛹期遇大雨,田間積水,蛹易霉爛,影響羽化。 防治技術 草莓植株矮小,開花至果實成熟期時間短,且開花、結果、采收交叉進行。因此,在防治上,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做好物理、生物、農業(yè)

7、生態(tài)防治的基礎上,要常常進行田間觀測調查,把握在斜紋夜蛾初發(fā)期進行藥劑防治。防治上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不能在開花期用藥,用藥時要交替選用高效低毒低殘農藥,有利于延緩產生抗藥性;采果期要先采果后用藥,施藥后3N4天內停止采果。 物理防治:利用斜紋夜蛾成蟲對光和糖醋液有趨性,以及產卵前期需補充養(yǎng)分取食糖蜜的習性,可采納黑光燈、糖醋液、楊樹枝及甘薯、豆餅等發(fā)酵液作毒餌,置于小拱棚外誘殺成蟲。 生蠅(Ex0rista s0rbillans Weid.)等。因此,草莓施藥后要進行蓋膜,防止毒害天敵,發(fā)揮以蟲治蟲作用;此外,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利用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幼蟲,效果較好且平安。 農業(yè)防治:栽植前,利用福建氣溫較高的特點,要進行灌水蓋膜高溫悶棚,以毀滅土中蟲卵;留意清除田間及地邊雜草,進行人工采卵或撲殺低齡幼蟲,以降低蟲口基數(shù);雨后要留意清溝排水和揭膜通風換氣,降低田間溫濕度,以制造有利于草莓生長發(fā)育,而不利于斜紋夜蛾發(fā)生危害的田間小氣候。 化學防治:斜紋夜蛾3齡前為點片發(fā)生集中為害階段,可結合田管進行挑治,不必全田噴藥;4齡后依據(jù)幼蟲夜出活動的特點,要在傍晚進行施藥,施藥后要掩蓋小拱棚,以提高防效和防止誤殺天敵。防治藥劑有:3.2銀農1號微乳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