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課程設計_第1頁
隧道工程課程設計_第2頁
隧道工程課程設計_第3頁
隧道工程課程設計_第4頁
隧道工程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隧道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ThestructuraldesignoftheTunnel作者姓名:專業(yè)、班級:道橋班學號:指導教師:設計時間:目錄1 .課程設計題目02 .隧道的建筑限界03 .隧道的襯砌斷面04 .荷載確定01.1 圍巖壓力計算01.2 圍巖水平壓力11.3 深埋隧道荷載計算15 .結構設計計算25.1 計算基本假定25.2 內力計算結果25.3 V級圍巖配筋計算35.4 偏心受壓對稱配筋35.5 受彎構件配筋45.6 箍筋配筋計算45.7 強度驗算45.8 最小配筋率驗算:66 .輔助施工措施設計66.1 雙側壁導坑施工方法66.2 開挖方法66.3 施工工序6隧道工程課程設計一

2、.課程設計題目某高速鐵路隧道V級圍巖段襯砌結構設計(設計時速350Km/h,隧道埋深127nl單洞雙線)二.隧道的建筑限界2.1 隧道的建筑限界根據鐵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TB10003-2005有關條文規(guī)定,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H取6.55m,行車道寬度取4.252m,如圖所示三.隧道的襯砌斷面擬定隧道的襯砌,襯砌材料為C25混凝土,彈性模量Ec=2.95X107kPa,重度丫h=23kN/m3襯砌厚度取50cmi如圖所示。四.荷載確定4.1圍巖壓力計算式中:s圍巖類別,此處s=5;圍巖容重,此處=22KN/m3跨度影響系數(shù)毛洞跨度B8.5mB=8.5mB5m,i0.1,此處1i(B5)10.1(8.

3、55)1.35所以有:h0.45241.359.72m因是松軟圍巖,故Hp2.5h24.3m127mp所以此隧道為深埋隧道。s1圍巖豎向均布壓力q0.452=0.45X25-1X22X1.35=213.84KN4.2 圍巖水平壓力圍巖水平均布壓力:e0.300.50q(64.15106.92)KN/m取其平均值eq85.54KN/m4.3 深埋隧道荷載計算(1)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垂直壓力由于hqHHp,為便于計算,假定巖土體中形成的破裂面是一條與水平成角的斜直線,如圖所示。EFGHt土體下沉,帶動兩側三棱體(圖中FDBffiECA下沉,整個巖土體ABDCF沉時,又要受到未擾動巖土體的阻力;斜直

4、線AC或BD是假定的破裂面,分析時考慮內聚力c,并采用了計算摩擦角"另一滑面FH或EG則并非破裂面,因此,滑面阻力要小于破裂面400的阻力。W,該滑面的摩擦系數(shù)為36.5度。查詢鐵路隧道設計相關規(guī)范,取計算摩擦角深埋隧道荷載計算簡圖如上圖所示,隧道上覆巖體EFGH勺重力為W,兩側三棱巖體FDB<ECA勺重力為W,未'擾動巖體整個滑動土體的阻力為F,當EFHGF沉,兩側受到阻力T或T,作用于HG面上的垂直壓力總值Q淺為:(2-4)Q濾W2TW2Tsin亞其中,三棱體自重為:1 hW1-h(2-5)2 tan式中:h為坑道底部到地面的距離(m);為破裂面與水平的交角(

5、76;)。由圖據正弦定理可得sin(sin90 (W)(2-6)由于GCHD與EGEF相比往往較小,而且襯砌與巖土體之間的摩擦角也不同,當中間土塊下滑時,由FH及EG面?zhèn)鬟f,考慮壓力稍大些對設計的結構也偏于安全,因此,摩阻力不計隧道部分而只計洞頂部分,在計算中用H代替h,有:(2-7)(tan2c1)tanctantanc.tanctan(2-8)tantanc0.397tan1tan(tanctan)tanctanQ淺H2q淺H(1tan)218.80KN/m(2-9)BtBt埋深為127m時,土壓力值為1384.3KN/m2。式中:一一側壓力系數(shù);Bt一一坑道寬度(m;c一一圍巖的計算摩擦

6、角(°);q淺一一作用在支護結才上的均布荷載(kN/m2)o(2)作用在支護結構兩側的水平側壓力V級圍巖荷載分布如下圖所示。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均布荷載五.結構設計計算5.1 計算基本假定因隧道是一個狹長的建筑物,縱向很長,橫向相對尺寸較小。隧道計算取每延米作為計算模型,此類問題可以看作平面應變問題來近似處理。考慮圍巖與結構的共同作用,采用荷載結構模型。隧道計算采用荷載結構模式按有限桿單元,采用MIDAS/GTSS行計算分析基本假定:假定所有襯砌均為小變形彈性梁,把襯砌為離散足夠多個等厚度梁單元。用布置于各節(jié)點上的彈簧單元來模擬圍巖與初期支護、襯砌的相互約束;假定彈簧不承受拉力,即不計

7、圍巖與襯砌間的粘結力;彈簧受壓時的反力即為圍巖對襯砌的彈性抗力。假定初期支護與主體結構之間只傳遞徑向壓力。考慮到在非均勻分布的徑向荷載作用下,襯砌結構一部分將發(fā)生向著圍巖方向的變形,而地層具有一定的剛度,會對襯砌結構產生被動的彈性抗力,設計計算時采用彈性地基梁單元模擬。5.2 內力計算結果計算荷載基本組合:結構自重+圍巖壓力,為了計算保證計算的可靠性,采用MIDAS/GTS進行計算。Midas/GTS計算結果如下:MIDAS/GTS算彎矩圖MIDAS/GTS算軸力圖MIDAS計算內力表5.1名稱軸力(KN>剪力(KN)彎矩(KN*m)1-2340.1624.68351.9812-2340

8、.263-2.77951.9813-1624.809-186.971-34.4124-1580.398-185.86133.3395-1437.516-10.739293.8436-1434.12999.214293.8437-2331.265-23.05067.7318-2337.0568.64461.4779-2339.0569.46055.58210-2334.536-14.01766.954由內力圖可知,結構所受彎矩為293.843KN?m對應軸力為-1437.516KN5.3 V級圍巖配筋計算整個斷面存在正負相反方向的彎矩,又彎矩較大,按偏心受壓對稱配筋和受彎構件配筋分別進行計算。5

9、.4 偏心受壓對稱配筋根據Midas計算結果進行結構配筋計算,取彎矩293.843KN?m對應軸力-1437.516KN為最不利截面控制內力。襯砌混凝土采用C25,鋼筋采用HRB335由混凝土和鋼筋等級查表知系數(shù)11.0,0.8,界限受壓區(qū)高度b0.55。按雙面對稱配筋進行計算。293.843*1000 “ 204.4mm有效高度:ho50050450mm1437.516偏心距:e0MN20mm附加偏心距:eae0 ea 224.4mm初始偏心距:ei修正系數(shù):10.5fcAcN0.5 10 1000 1 0.51437.5161.739 1.0 ,取 1 1.0 。l0h2.0 15所以取2

10、 1.0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ei1.0057224.4225.679 0.3h0135mm ,所以可先按大偏心受壓情況計xh。143.74500.319b 0.55,故假定按照大偏心受壓是正確的。Ne鋼筋截面面積:AsAs1 fcbx h022550.35mm2最小配筋截面面積:Asminminbh0選取3120的II級鋼筋,實際配筋面積為20.002 1000 450 900mm ,故按最小配筋率配筋,2際942mmO5.5 受彎構件配筋計算配筋過程滿足要求1J2a;0.1570.55故:2選用6122的II級鋼筋,實際配筋面積為A實2281mm。5.6 箍筋配筋計算對于箍筋,Qmax186.97

11、1KN,0.07Rabh04.2112,因此只需按照構造配箍,選用,12200(縱方Qmax向)和110250(橫斷面)。5.7 強度驗算為了保證襯砌結構強度的安全性,需要在算出結構內力之后進行強度驗算。目前我國國內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隧道襯砌和明洞按破壞階段驗算構件截面強度。即根據混凝土和石砌材料的極限強度,計算出偏心受壓構件的極限承載力,與構件實際內力相比較,計算出截面的抗壓(或抗拉)強度安全系數(shù)K。檢查是否滿足規(guī)范所要求的數(shù)值,即:式中:Njx截面的極限承載能力;N截面的實際內力(軸向力);Kgf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強度安全系數(shù)。當eM/N0.2h時,由抗壓強度控制,當eM/N0.2h時,截面

12、由抗拉強度控制,即:其中:構件縱向系數(shù),隧道襯砌取1;Ra混凝土極限抗壓強度;Rl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軸力的偏心影響系數(shù),按以下經驗公式確定:b截面寬度,取1mih截面厚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安全系數(shù)在計算永久荷載加基本可變荷載時取2.0(受壓)或2.4(受拉)。在計算安全系數(shù)時,彎矩和軸力只取大小,即全是正值。表5.2V級圍巖大變形地段安全系數(shù)計算表名稱彎矩軸力偏心距極限承載力安全系數(shù)是否安全(KN-m)(N)(mD(N)151.981-2340.1620.058753563639.58702是251.981-2340.2630.4782464463.21670是3-34.412-1624

13、.8090.01317.7442是433.339-1580.3980.275527435313.02662是5293.843-1437.5160.1456745322.67.15745是6293.843-1434.1290.033330326546.32212是5.8 最小配筋率驗算:取as50mm,有As9420.02092%滿足規(guī)范要求.bhas100050050六.輔助施工措施設計雙側壁導坑法采用雙側壁導坑法進行開挖,雙側壁導坑法是將隧道斷面分成左右兩個側壁導坑和上下臺階四大部分開挖。6.1 雙側壁導坑施工方法雙側壁導坑法又稱眼睛工法,在軟弱圍巖中,當隧道跨度更大或因環(huán)境要求,對地表沉陷

14、需嚴格控制時,可考慮采用雙側壁導坑法。現(xiàn)場實測表明,雙側壁導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僅為斷臺階法的1|2。導坑尺寸擬定的原則同前,但原則不宜超過斷面最大寬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側壁導坑應錯開開挖,以避免在同一斷面上同時開挖而不利于圍巖穩(wěn)定,錯開的距離根據后行導坑引起的圍巖應力重分布不影響已成導坑的原則確定,亦可工程類比之,一般去7-10m。6.2 開挖方法雙側壁導坑法雖然開挖斷面分塊多一點,對圍巖的擾動次數(shù)增加,且初期支護全斷面閉合的時間延長,但每個分塊都是在開挖之后立即閉合對的,所以在施工期間變形幾乎不發(fā)展。該施工方法安全,但進度慢,成本高。雙側壁導坑預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圖6.3 施工工序開挖一側導坑,及時將初期圍護閉合。相隔一段距離后開挖另一側導坑,將初期圍護閉合。開挖上部核心土,施做拱部初期支護,拱腳支承在兩側壁導坑的初期支護上。開挖下臺階,施做底部的初期支護,是初期支護全斷面閉合。拆除導坑臨空部分的初期支護。待隧道周邊變形基本穩(wěn)定后,施做二次模注混凝土襯砌。6.4 裂縫寬度驗算經驗算所有的裂縫寬度均滿足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JTGD70-2004)要求。主要參考文獻:1JTGD70-2004.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錢東升.公路隧道施工技術.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黃成光.公路隧道施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