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162-20081.1.11.1.1總則1.0.1為在工程建設模板工程施工中貫徹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和政策,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方便適用和確保安全生產,制定本規(guī)范。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建筑施工中現(xiàn)澆混凝土工程模板體系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除。1.0.3進行模板設計和施工時,應從工程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選用材料、方案和構造措施;應滿足模板在運輸、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剛度要求,并宜優(yōu)先采用定型化、標準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構件,減少制作、安裝工作量,提高重復使用率。1.0.4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除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
2、關標準的規(guī)定。1.1.21.1.2術語、符號2.12.1術語2.1.1面板surfaceslab直接接觸新澆混凝土的承力板。并包括拼裝的板和加肋楞帶板。面板的種類有鋼、木、膠合板、塑料板等。2.1.2支架support支撐面板用的楞梁、立柱、連接件、斜撐、剪刀撐和水平拉條等構件的總稱。2.1.3連接件pitman面板與楞梁的連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結構自身的連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間連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銷、螺栓、扣件、卡具、拉桿等。2.1.4模板體系(簡稱模板)shuttering由面板、支架、和連接件三部分系統(tǒng)組成的體系,也可統(tǒng)稱為“模板”。2.1.5小梁minorbeam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
3、楞梁,又稱次楞或次梁。2.1.6主梁mainbeam直接支承小楞的結構構件,又稱主楞。一般采用鋼、木梁或鋼桁架。2.1.7支架立柱supportcolumn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壓結構構件,又稱支撐柱、立柱。2.1.8配模matchingshuttering在施工設計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圖、連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圖,以及細部結構、異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詳圖。2.1.9早拆模板體系earlyunweavingshuttering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頂端,采用柱頭的特殊構造裝置來保證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拆模原則下,達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體系。2.1.10滑動模板glideshuttering模板一次組裝完成,上面設置
4、有施工作業(yè)人員的操作平臺。并從下而上采用液壓或其他提升裝置沿現(xiàn)澆混凝土表面邊澆筑混凝土邊進行同步滑動提升和連續(xù)作業(yè),直到現(xiàn)澆結構的作業(yè)部分或全部完成。其特點是施工速度快、結構整體性能好、操作條件方便和工業(yè)化程度較高。2.1.11爬模crawlshuttering以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為支承主體,依靠自升式爬升支架使大模板完成提升、下降、就位、校正和固定等工作。2.1.12飛模flyingshuttering主要由平臺板、支撐系統(tǒng)(包括梁、支架、支撐、支腿等)和其它配件(如升降和行走機構等)組成。它是一種大型工具式模板,因其外形如桌,故又稱桌?;蚺_模。由于它可借助起重機械,從已澆好的樓板下吊運
5、飛出轉移到上層重復使用,故稱飛模。2.1.13隧道模tunnelshuttering一種組合式定型模板,同時澆筑墻體和樓板混凝土的模板,因這種模板的外形像隧道,故稱之為隧道模。2.22.2主要符號2.2.1作用和作用效應F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小側壓力標準值;Fs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設計值;G1k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2k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2kG3k鋼筋自重標準值;G4k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彎矩設計值。N軸心力設計值;Ntb對拉螺栓軸力強度設計值;P集中荷載設計值;Q1k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2k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k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
6、水平荷載標準值;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V剪力設計值;gk自重線荷載標準值;g自重線荷載設計值;qk活荷線荷載標準值;q活荷線荷載設計值;2.2.2計算指標鋼、木彈性模量;NEX歐拉臨界力;f鋼材的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fc木材順紋抗壓及承壓強度設計值;fee鋼材的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fj膠合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Lm鋁合金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木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tb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fv鋼、木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混凝土的重力密度。仃正應力;仃c木材壓應力;剪應力;2.2.3幾何參數(shù)A一毛截面面積;A0木支柱毛截面面積;An凈截面面積;H大模板高度;I毛截面慣性矩;11工具式鋼管支
7、柱插管毛截面慣性矩;12工具式鋼管支柱套管毛截面慣性矩;Ib門架剪刀撐截面慣性矩;L楞梁計算跨度;Lo支柱計算跨度;So計算剪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W截面抵抗矩;a對拉螺栓橫向間距或大模板重心至模板根部的水平距離;b對拉螺栓縱向間距或木楞梁截面寬度,或是大模板重心至支架端部水平距離;d鋼管外徑;ho門架高度;hi門架加強桿高度;h傾斜后大模板的垂直高度;i回轉半徑;l面板計算跨度;11-柱箍縱向間距;12柱箍計算跨度;tw鋼腹板的厚度;t鋼管的厚度;V撓度計算值;v】容許撓度值;Ws風荷載設計值。長細比;LI容許長細比;2.2.4計算系數(shù)及其它k調整系數(shù);-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shù);1
8、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系數(shù)。-m壓彎構件穩(wěn)定的等效彎矩系數(shù);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G值荷載分項系數(shù);Q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鋼支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3 3材料選用3.13.1鋼材3.1.1為保證模板結構的承載能力,防止在一定條件下出現(xiàn)脆性破壞,應根據模板體系的重要性、荷載特征、連接方法等不同情況,選用適合的鋼材型號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鋼和Q345鋼。對于模板的支架材料宜優(yōu)先選用鋼材。3.1.2模板的鋼材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規(guī)定。2.鋼管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
9、)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guī)定的Q235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定。不得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紋的鋼管。3.鋼鑄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規(guī)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號鋼的要求。4.鋼管扣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定。5.連接用的焊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700)或低合金鋼焊條(GB/T1591)中的規(guī)定;6.連接用的普通螺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C級(GB/T5780)
10、和六角頭螺栓(GB/T5782)的規(guī)定。7.組合鋼模板及配件制作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組合鋼模板技術規(guī)范(GBJ214)的規(guī)定。3.1.3下列情況的模板承重結構和構件不應采用Q235沸騰鋼。1.工作溫度低于-20oC承受靜力荷載的受彎及受拉的承重結構或構件。2.工作溫度等于或低于-30oC的所有承重結構或構件。3.1.4承重結構采用的鋼材應具有抗拉強度、伸長率、屈服強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對焊接結構尚應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證。焊接的承重結構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結構采用的鋼材還應具有冷彎試驗的合格保證。3.1.5當結構工作溫度不高于-20oC時,對Q235鋼和Q345鋼應具有0oC沖擊韌性的合
11、格保證;對Q390鋼和Q420鋼應具有-20oC沖擊韌性的合格1.1.1用于承重模板結構的冷彎薄壁型鋼的帶鋼或鋼板,應采用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規(guī)定的Q235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規(guī)定的Q345鋼。1.1.2用于承重模板結構的冷彎薄壁型鋼的帶鋼或鋼板,應具有抗拉強度、伸長率、屈服強度、冷彎試驗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對焊接結構尚應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證。1.1.3焊接采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手工焊接用的焊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guī)定。2 .選擇的焊條型號應與主體結構金屬力學性能相適應。
12、3 .當Q235鋼和Q345鋼相焊接時,宜采用與Q235鋼相適應的焊條。1.1.4連接件(連接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普通螺栓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1.2條第六款的規(guī)定外,其機械性能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89?1)的規(guī)定。2 .連接薄鋼板或其它金屬板采用的自攻螺釘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自鉆自攻螺釘(GB/T15856?14、GB/T3098?11)或自攻螺栓(GB/T52825285)的規(guī)定。1.1.5在冷彎薄壁型鋼模板結構設計圖中和材料訂貨文件中,應注明所采用鋼材的牌號和質量等級、供貨條件及連接材料的型號(或鋼材的牌號)。必要時尚應注明對鋼材所要求的
13、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的附加保證項目。3.33.3木材3.3.1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樹種應根據各地區(qū)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折裂、枯節(jié)的木材。3.3.2模板結構設計應根據受力種類或用途按表3.3.2的要求選用相應的木材材質等級。木材材質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規(guī)定。表3.3.2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木材材質等級項次主要用途材質等級1受拉或拉彎構件Ia2受彎或壓彎構件IIa3受壓構件IIIa3.3.3用于模板體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可采用目測法分級。選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規(guī)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級標準替代。保證。3.
14、23.2冷彎薄壁型鋼3.3.4用于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木材,應從本規(guī)范附錄B附表B.3.11和附表B.3.12所列樹種中選用。主要承重構件應選用針葉材;重要的木制連接件應采用細密、直紋、無節(jié)和無其它缺陷的耐腐蝕的硬質闊葉材。3.3.5當采用不常用樹種木材作模板體系中的主梁、次梁、支架立柱等的承重結構或構件時,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要求進行設計。對速生林材,應進行防腐、防蟲處理。3.3.6在建筑施工模板工程中使用進口木材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1 .選擇天然缺陷和干燥缺陷少、耐腐朽性較好的樹種木材;2 .每根木材上應有經過認可的認證標識,認證等級應附有說明,并應符合商檢規(guī)定,
15、進口的熱帶木材,還應附有無活蟲蟲孔的證書;3 .進口木材應有中文標識,并應按國別、等級、規(guī)格分批堆放,不得混淆,儲存期間應防止木材霉變、腐朽和蟲蛀;4 .對首次采用的樹種,必須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后方可使用。3.3.7當需要對模板結構或構件木材的強度進行測試驗證時,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檢驗標準進行。3.3.8施工現(xiàn)場制作的木構件,其木材含水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制作的原木、方木結構,不應大于25%;2 .板材和規(guī)格材,不應大于20%;3 .受拉構件的連接板,不應大于18%;4 .連接件,不應大于15%。3.43.4鋁合金材3.4.1建筑模板結構或構件,應采用純鋁
16、加入鎰、鎂等合金元素構成的鋁合金型材。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鋁及鋁合金型材(YB1703)的規(guī)定。3.4.2鋁合金型材的機械性能檢驗結果應符合表3.4.2的規(guī)定。3.4.3鋁合金型材的橫向、高向機械性能應符合表3.4.3的規(guī)定。表3.4.3鋁合金型材的橫向、高向機械性能牌號材料狀態(tài)取樣部位抗拉極限強度CTb(N/mm之)屈服強度仃0.2(N/mm之)伸長率6(%)LY12CZ橫向4002906Wj向3502904LC4CS橫向500一4Wj向480一3注:材料狀態(tài)代號名稱:CZ淬火(自然時效);CS一淬火(人工時效)3.53.5竹、木膠合模板板材3.5.1膠合模板板材表面應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
17、磨、耐酸堿的保護膜,并有保溫性能好、易脫模和可以兩面使用等特點。板材厚度不應小于12mm。牌號材料狀態(tài)壁厚(mm)抗拉極限強度CTb(N/mm2)屈服強度仃0.2(N/mm2)伸長率6(%)彈性模量Ec(N/mm2)LD2CZ所有尺寸180141.83x105CS28021012LYiiCZ工10.036022012CS10.120.038023012LY12CZ40030010_52.14105.110.04203001010.120.043031010LC4CS工10.05104406_52.141010.120.05404506表3.4.2鋁合金型材的機械性能注:材料狀態(tài)代號名稱:CZ一
18、淬火(自然時效);CS一淬火(人工時效)。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ZBB70006)的規(guī)定。3.5.2各層板的原材含水率不應大于15%,且同一膠合模板各層原材間的含水率差別不應大于5%。3.5.3膠合模板應采用耐水膠,其膠合強度不應低于木材或竹材順紋抗剪和橫紋抗拉的強度,并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3.5.4進場的膠合模板除應具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外,還應保證外觀及尺寸合格。3.5.5竹膠合模板技術性能應符合表3.5.5的規(guī)定。表3.5.5竹膠合模板機械力學性能項目平均值備注靜曲強度。(N/mm2)三層113.30仃=(3PL)/(2bh2)式P破壞荷載;L支座距離(240mm);b試
19、件寬度(20mm);h試件厚度(膠合模板h=15mm)五層105.50彈性模量E(N/mm2)三層10584E=4(APL5)/(Afbh3)叱L、b、h同上,其中三層AP/Af=211.6;五層AP/Af=197.7五層9898沖擊強度A(J/cm2)三層8.30A=Q/(bMh)式中Q折損耗功;b試件寬度;h試件厚度五層7.95膠合強度T(N/mm2)三層3.527P/(bxl)式中P剪切破壞荷載(N);b界面寬度(20mm);l切向長度(28mm)五層5.033.5.6常用木膠合模板的厚度宜為列規(guī)定:1.不浸泡,不蒸煮剪切強度:2.室溫水浸泡剪切強度:3.沸水煮24h剪切強度:4.含水率
20、:5.密度:6.彈性模量:12、15、18mm,其技術性能應符合下_21.41.8N/mm;21.21.8N/mm;_21.21.8N/mm;5%13%;3、450880(kg/m)。握釘力M(N/mm)241.10M=P/h式中P破壞荷載(N);h試件厚度(mm)3.5.7常用復合纖維模板的厚度宜為12、15、18mm,其技術性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靜曲強度:橫向28.2232.3N/mm2;縱向52.6267.21N/mm2;22.垂直表面抗拉強度:大于1.8N/mm;3. 72h吸水率:5%;4. 72h吸水膨脹率4%;5.耐酸堿腐蝕性:在1%苛性鈉中浸泡24h,無軟化及腐蝕現(xiàn)象;6.耐
21、水汽性能:在水蒸汽中噴蒸24h表面無軟化及明顯膨脹。7.彈性模量:大于6.0X103N/mm2。4 4荷載及變形值的規(guī)定4.14.1荷載標準值4.1.1恒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鶕0逶O計圖紙計算確定。肋形或無梁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應按表4.1.1采用。2、表4.1.1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kN/m)模板構件的名稱木模板定型組合鋼模板平板的模板及小梁0.300.50樓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00.75樓板模板及其支架(樓層高度為4m以下)0.751.10注:除鋼、木外,其它材質模板重量見附錄A中的附表Ao2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對普
22、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據實際重力密度按本規(guī)范附表A確定。3 .鋼筋自重標準值(G3k)應根據工程設計圖確定。對一般梁板結構每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鋼筋自重標準值:樓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4 .當采用內部振搗器時,新澆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標準值(G4k),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1F=0.22ct0Plp2V2(4.1.1-1)F=?cH(4.1.12)式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7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m/h);to新澆混凝土白初凝時間(h),可按試驗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
23、to=200/(T+15)(T為混凝土的溫度oC);Pi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shù)。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shù)。當坍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坍落度為5090mm時,取1.00;坍落度為110150mm時,取1.15;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炷羵葔毫Φ挠嬎惴植紙D形如圖4.1.1所示,圖中h=F/4,h為有效壓頭高度。其中,為有效壓頭高度()圖4.1.1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分布圖形4.1.2活荷載標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時,均布活荷載可取2
24、.5kN/m2,再用集中荷載2.5kN進行驗算,比較兩者所得的彎矩值取其大值;當計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時, 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可取1.5kN/m2;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結構構件時,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可取1.0kN/m2。注:對大型澆筑設備,如上料平臺、混凝土輸送泵等按實際情況計算;若采用布料機上料進行澆筑混凝土時,活荷載標準值取4kN/m2。2混凝土堆積高度超過100mm以上者按實際高度計算;3模板單塊寬度小于150mm時,集中荷載可分布于相鄰的兩塊板面上。2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對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kN/m2,對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2(作用范圍在新澆筑混凝土側壓力
25、的有效壓頭高度之內)。3 .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3k)可按表4.1.2米用。表4.1.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kN/m2)向模板內供料方法水平何載溜槽、串筒或導管2容量小于0.2m3的運輸器具2容量為0.20.8m3的運輸器具4容量大于0.8m3的運輸器具6注:作用范圍在有效壓頭高度以內。4.1.3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的規(guī)定計算,其中基本風壓值應按該規(guī)范附表D.4中n=10年的規(guī)定采用,并取風振系數(shù)%=1。4.24.2荷載設計值4.2.1計算模板及支架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
26、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系數(shù))。4.2.2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4.2.3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按表4.2.3采用。4.2.4鋼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載設計值可乘以系數(shù)0.95進行折減。當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時,其荷載設計值不應折減。4.34.3荷載組合4.3.1按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其荷載組合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并應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模板設計:r0SER(4.3.11)式中ro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其值按0.9采用;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R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應按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確定。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應從下
27、列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確定: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nS=rGZGik+rQ1Q1k(4.3.12)荷載類別分項系數(shù)vi模板及支架自重(G水)永久何載的分項系數(shù):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新澆筑混凝土自重(G2k)由可變荷裁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鋼筋自重(G3k)控制的組合,應取1.35。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一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G4k)般情況應取1;對結構的傾覆、滑移驗算,應取0.9。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Q水)口受柿載的分項系數(shù):一般情況卜應取1.4;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Q2k)對標準彳1大于4kN/m的活荷載應取1.3。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Q3k
28、)風荷載(燈)1.4表4.2.3荷載分項系數(shù)i1nnS=GGik+0.9rQiQik(4.3.13)i1i4式中r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按表4.2.3采用;rQi第i個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其中rQ1為可變荷載Qi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表4.2.3采用;nGGik按永久荷載標準值G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i1SQik一按可變荷載標準值Qik計算的荷載效應值,其中SQik為諸可變荷載效應中起控制作用者;n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數(shù)。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nS=rGSGkrQiciSQik(4.3.14)11式中ci可變荷載Qi的組合值系數(shù),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各章的規(guī)定采用;模
29、板中規(guī)定的各可變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為0.7。注:1.基本組合中的設計值僅適用于荷載與荷載效應為線性的情況;2.當對SQ1k無明顯判斷時,輪次以各可變荷載效應為SQ1k,選其中最不利的荷載效應組合;3.當考慮以豎向的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時,參與組合的可變荷載僅限于豎向荷載。2.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應采用標準組合,并應按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SWC(4.3.15)式中C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guī)定限值, 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4節(jié)各條款中有關變形值的規(guī)定。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S應按下式采用:(4.3.16)4.3.2參與計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的標準值組合應符合表4.
30、3.2的規(guī)定。表4.3.2模板及其支架荷載效應組合的各項荷載項目參與組合的荷載類別計算承載能力驗算撓度1平板和薄殼的模板及支架6住+G2k+G3k+、住6住+G2k+G3k2梁和拱模板的底板及支架G1k+G2k+G3k+Q2kG1k+G2k+G3k3梁、拱、柱(邊長不大于300mm)、墻(厚度小大于100mm)的側面模板G4k+Q2kG4k4大體積結構、柱(邊長大于300mm)、墻(厚度大于100mm)的側面模板G4k+Q3kG4k注:驗算撓度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承載能力應采用荷載設計值。4.3.3爬模結構的設計荷載值及其組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模板結構設計荷載應包括:側向荷載:新澆混凝土
31、側向荷載和風荷載。當為工作狀態(tài)時按6級風計算;非工作狀態(tài)偶遇最大風力時,應采用臨時固結措施;豎向荷載:模板結構自重,機具、設備按實計算,施工人員按1.0kN/m2采用;以上各荷載僅供選擇爬升設備、計算支承架和附墻架時用;2混僦土對模板的上托力:當模板的傾角小于45o時,取35kN/m;模板的彳角A45o時,取512kN/m2;新澆混凝土與模板的粘結力:按0.5kN/m2采用,但確定混凝土與模板間摩擦力時,兩者間的摩擦系數(shù)取0.40.5;模板結構與滑軌的摩擦力:滾輪與軌道間的摩擦系數(shù)取0.05,滑塊與軌道間的摩擦系數(shù)取0.150.5。2.模板結構荷載組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計算支承架的荷載組合:處于
32、工作狀態(tài)時,應為豎向荷載加向墻面風荷載;處于非工作狀態(tài)時,僅考慮風荷載;計算附墻架的荷載組合: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應為豎向荷載加背墻面風荷載;處于非工作狀態(tài)時,僅考慮風荷載。4.3.4液壓滑動模板結構的荷載設計值及其組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S=SGk1 .模板結構設計荷載類別應按表4.3.41采用。2 .計算滑模結構構件的荷載設計值組合應按表表4.3.41液壓滑動模板荷載類別編號設計荷載名稱何載種類分項系數(shù)備注模板結構M恒荷載1.2按工程設計圖計算確定其值操作平臺上施工荷載(人員、工具和堆料):設計平臺鋪板及檜條2.5kN/m2設計平臺桁架1.5kN/m2設計圍圈及提升架1.0kN/m2計算支承桿數(shù)量
33、1.0kN/m2活荷載1.4若平臺上放置手推車、吊罐、液壓控制柜、電氣焊設備、垂直運輸、井架等特殊設備應按實計算荷載值振搗混凝土側壓力:沿周長方向每米取集中荷載56kN恒荷載1.2按澆灌圖度為800mm左右考慮的側壓力分布情況,集中荷載的合力作用點為混凝土澆灌圖度的2/5處(4)模板與混凝土的摩阻力鋼模板取1.53.0kN/m2活荷載1.4一傾倒混凝土時模板承受的沖擊力, 按作用于模板側面的水平集中荷載為:2.0kN活荷載1.4按用溜槽、 串筒或0.2m3的運輸工具向模板內傾倒時考慮(6)操作平臺上垂直運輸荷載及制動時的剎車力:平臺上垂直運輸?shù)念~定附加荷載 (包括起重量及柔性滑道的張緊力) 均
34、應按實計算;垂直運輸設備剎車制動力按下式計算:AW=(一+1)Q=kQg活荷載1.4一剎車時產生的荷載(N);一剎車時的制動減速度(m/S2),一般取g值白12倍;一重力加速度(9.8m/S2);Q一料罐總重(N);k一動僅1載系數(shù),在23之間取用。風何載活荷載1.4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規(guī)定采用,其中風壓基本值按其附表D.4中n=10年采用,其抗傾倒系數(shù)/、應小于1.15。4.3.42采用。表4.3.42計算滑模結構構件的荷載設計值組合結構計算項目荷載組合計算承載能力驗算撓度支承桿計算+、取一式中較+?大值一模板面計算+圍圈計算+(1)+(3)+(4)提升架計算+(6)+操作
35、平臺結構計算(1)+(2)+(6)+注:1.風荷載設計值參與活荷載設計值組合時,其組合后的效應值應乘0.9的組合系數(shù);2.計算承載能力時應取荷載設計值;驗算撓度時應取荷載標準值。4.44.4變形值規(guī)定4.4.1當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剛度時,其最大變形值不得超過下列容許值:1.對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1/400;2.對結構表面隱蔽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1/250;3.支架的壓縮變形或彈性撓度,為相應的結構計算跨度的1/100004.4.2組合鋼模板結構或其構配件的最大變形值不得超過表4.4.2的規(guī)定。表4.4.2組合鋼模板及構配件的容許變形值(mm)部件名稱容許變形值鋼模板
36、的面板1.5單塊鋼模板1.5鋼楞L/500或&3.0柱箍B/500或&3.0桁架、鋼模板結構體系L/1000支撐系統(tǒng)累計0,03(5.1.8)Lbh0式中Ib剪刀撐的截面慣性矩;Lb剪刀撐的壓曲長度;I門架的截面慣性矩;h0門架立桿高度。4 .當門架使用可調支座時,調節(jié)螺桿伸出長度不得大于150mm;5 .當露天門架支架立柱為群柱架時,高寬比不應大于5;當高寬比大于5時,必須使用纜風繩保證寬度方向的穩(wěn)定。5.1.9用碗扣式鋼管腳手架作支架柱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1 . .支架立柱可根據荷載情況組成雙立柱梯形支柱和四立柱格構形支柱,重荷載時應組成群柱架,支架立柱間應設工具式交叉支撐,且荷載應直
37、接作用于立桿的軸線上,并應按單立桿軸心受壓進行計算;2 2. .當露天支柱架為群柱架時,高寬比不應大于5;5;當高寬比大于5 5時,必須加設纜風或將下部群柱架擴大保證寬度方向的穩(wěn)定。5.1.10遇有下列情況時,水平支承梁的設計應采取防傾倒措施,不得取消或改動銷緊裝置的作用,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水平支承如傾斜或由傾斜的托板支承以及偏心荷載情況存在時;2 .梁由多桿件組成;3 .當梁的高寬比大于2.5時,水平支承梁的底面嚴禁支承在50mm寬的單托板面上;4 .水平支承梁的高寬比大于2.5時,應避免承受集中荷載。5.1.11爬模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采用卷揚機和鋼絲繩牽拉時,其支承架和錨固裝
38、置的設計能力,應為總牽引力的35倍;5.1.12煙囪、水塔和其它高大構筑物的模板工程,應根據其特點進行專項設計,制定專項施工安全措施。5.25.2現(xiàn)澆混凝土模板計算5.2.1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應驗算跨中和懸臂端的最不利抗彎強度和撓度,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抗彎強度計算1)鋼面板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M=Mma7.9166.39)(5.36.86)1淵11Hli250965(863)(12.3211.1)(26626節(jié).38)(5.23.78)20070210.617.633.97(639)(9.5)(16.62)(3.65)如150587(524)(12.5111.3)(16.4035.64
39、)(3.86.58)L三JLUtL1inXLX100472(409)(15.3114.2)(14.5434.11)(3.66.46)注:1.括號內數(shù)據為凈截面;2.表中各種寬度的模板,其長度規(guī)格有:1.5m、1.2m、0.9m、0.75m、0.6m和0.45m;高度全為55mm。3)膠合板面板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Mmax,=maxf(5.2.13)jWjj式中Wj膠合板毛截面抵抗矩;fjm膠合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5.1、B.5.2和B.5.3采用。表5.2.12組合鋼模板2.5mm厚圓板力學性能表模板寬度(mm)A(mm2)中性軸aYO(mm)X軸截面慣性矩Ix(cm
40、4)截回取小抵抗矩Wx(cm3)截面簡圖300114.4(104.0)10.7(9.6)28.59(26.97)6.45(5.94)1250101.9(91.5)11.9(10.7)27.33(25.98)6.34(5.86)UuU_l20076.3(69.4)10.7(9.6)19.06(17.98)4.3(3.96)15063.8(56.9)12.6(11.4)17.71(16.91)4.18(3.88)二.trJU10051.315.315.723.96(44.4)(14.3)(15.25)(3.75)注:1.括號內數(shù)據為凈截面;2.表中各種寬度的模板,其長度規(guī)格有:1.5m、1.2m、
41、0.9m、0.75m、0.6m和0.45m;高度全為55mm。2.撓度應按卜列公式進行驗算:5qgL4JV=MV(5.2.14)384EIx5qgL4PL3或V=+EV(5.2.15)384EIx48EIx式中qg恒荷載均布線荷載標準值;P集中荷載標準值;E彈性模量;Ix截面慣性矩;L面板計算跨度;V容許撓度。鋼模板應按本規(guī)范表4.4.2采用;木和膠合板面板應按本規(guī)范第4.4.1條采用。5.2.2支承楞梁計算時,次楞一般為兩跨以上連續(xù)楞梁,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計算,當跨度不等時,應按不等跨連續(xù)楞梁或懸臂楞梁設計;主楞可根據實際情況按連續(xù)梁、簡支梁或懸臂梁設計;同時次、主楞梁均應進行最不利抗彎強度與
42、撓度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次、主楞梁抗彎強度計算次、主鋼楞梁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Mmax=_maxfW式中MmaX最不利彎矩設計值。應從均布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i、均布荷載與集中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2和懸臂端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3三者中,選取計算結果較大者;W截面抵抗矩,按本規(guī)范表5221查用;f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1.1-1或表B.2.1-1采用。2)次、主鋁合金楞梁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小鋁合金抗彎強度設方t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4.1米用。3)次、主木楞梁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5223)式中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3.13、表B
43、.3.1-4及表B.3.1-5的規(guī)定采用。1.1)(5221)Mmaxfim(5222)Mmax一一N一規(guī)格(mm)A/2、(mm)重量(N/m)截面慣性矩Ix(cm4)截回取小抵抗矩Wx(cm3)扁鋼70X535027.514.294.08角鋼L75X25X3.029122.817.173.76L80X35X3.033025.922.494.17鋼管448X3.042433.310.784.49448X3.548938.412.195.08()51X3.552241.014.815.81矩形鋼管60X40X2.545735.921.887.2980X40X2.045235.537.139.2
44、8100X50X3.086467.8112.1222.42薄壁冷彎槽鋼80X40X3.045035.343.9210.98100X50X3.057044.788.5212.20內卷邊槽鋼80X40X15X3.050839.948.9212.23100X50X20X3.065851.6100.2820.06槽鋼80X43X5.0102480.4101.3025.30矩形木楞50X100500030.0416.6783.3360X90540032.4364.5081.0080X80640038.4341.3385.33100X1001000060.0833.33166.67表5221各種型鋼鋼楞和
45、木楞力學性能表4)次、主鋼桁架梁計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鋼桁架應優(yōu)先選用角鋼、扁鋼和圓鋼筋制成;正確確定計算簡圖(見圖5221、5222、5223);分析和準確求出節(jié)點集中荷載P值;求解桁架各桿件的內力;選擇截面并應按下列公式核驗桿件內力:,一N-拉桿o=-Mf(5224)A壓桿仃=Mf(5225)圖5221輕型桁架計算簡圖示意25025022501250,2502250,250,250,250,在下弦桿節(jié)點處鉆橢圓形孔圖5222曲面可變桁架計算簡圖示意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式中N軸向拉力或軸心壓力;A桿件截面面積;邛軸心受壓桿件穩(wěn)定系數(shù)。根據長細比(九)值查本規(guī)
46、范附錄D表D,其中l(wèi)為桿件計算跨度,i為桿件回轉半徑;f鋼材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1.11或表B211采用。2.次、主楞梁抗剪強度計算1)在主平面內受彎的鋼實腹構件,其抗剪強度應按下式計算:VS00=fv(5226)Itw式中V計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設計值;S0計算剪力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I毛截面慣性矩;tw腹板厚度;fv鋼材的抗剪強度設at值,查本規(guī)范表B.1.1-1和表B.2.11。2)在主平面內受彎的木實截面構件,其抗剪強度應按下式計算:VS00=N(5233)式中N對拉螺栓最大軸力設計值;Ntb對拉螺栓軸向拉力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表5.2.3采用;a
47、對拉螺栓橫向間距;b對拉螺栓豎向間距;Fs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振搗混凝土對垂直模板產生的水平荷載或傾倒混凝土時作用于模板上的側壓力設計值:Fs=0.95(%F+%Q3k)或Fs=0.95(%G4k+%Q3k);其中0.95為荷載值折減系數(shù);An對拉螺栓凈截面面積,按本規(guī)范表5.2.3采用;ftb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表B.1.1-4米用。表5.2.3對拉螺栓軸向拉力設計值(N;)螺栓直徑(mm)螺栓內徑(mm)凈截面面枳(mm2)重量(N/m)軸向拉力設計值Nb(kN)M129.85768.912.9M1411.5510512.117.8M1613.5514415.8
48、24.5M1814.9317420.029.6M2016.9322524.638.2M2218.9328229.647.95.2.4柱箍應采用扁鋼、角鋼、槽鋼和木楞制成,其受力狀態(tài)應為拉彎桿件,柱箍計算(簡圖見圖524)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柱箍間距(li)應按下列各式的計算結果取其小值:2)柱模為鋼面板時的柱箍間距應按下式計算:11-3.2764|曰(5.2.41):Fb式中11柱箍縱向間距(mm);E鋼材彈性模量(N/mm2),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1.3采用;I柱模板一塊板的慣性矩(mm4),按本規(guī)范表5.2.1-1或表5.2.12采用;F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柱*II板的側壓力設計值(N/mm
49、2),按本規(guī)范公式4.1.1-1或4.1.12計算;b柱模板一塊板的寬度(mm)。3)柱模為木面板時的柱箍間距應按下式計算:11-0.7833:Fb式中E柱木面板的彈性模量(N/mm2),按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3.13、B.3.14和B.3.15采用;I柱木面板的慣性矩(mm4);b柱木面板一塊的寬度(mm)。3)柱箍間距還應按下式計算:式中W鋼或木面板的抵抗矩;f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1.1-1和B.2.1-1采用;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3.13、B.3.14及B.3.15采用。1(5.2.42),:8Wf(或fm)1一Fsb(5.2.43)圖5.2.
50、4柱箍計算簡圖1鋼模板;2一柱箍。2.柱箍強度應按拉彎桿件采用下式計算:NMx十Wf或fm(5244)AnWnx其中N=ql3(5245)2q=Fsli(5246)注:若計算結果不滿足本式要求時,應減小li或加大柱箍截面尺寸來滿足本式要求。式中N柱箍軸向拉力設計值;q沿柱箍跨向垂直線荷載設計值;An柱箍凈截面面積;2_2一,-一ql22Fslil2Mx柱箍承受的彎矩設計值,Mx=;88Wnx柱箍截面抵抗矩,可按本規(guī)范表5.2.2-1采用;li柱箍的間距;1九M919=二.(5.2.55)1(-)26512氏邊柱箍的計算跨度;短邊柱箍的計算跨度;3.5.2.51.1)撓度計算應按本規(guī)范公式5.2
51、.14進行驗算。木、鋼立柱應承受模板結構的垂直荷載,其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木立柱計算強度計算:_Nc=-fcAn(5251)穩(wěn)定性計算:(5252)式中N軸心壓力設計值(N);2、An木立枉受壓桿件的凈截面面積(mm);fc木材順紋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3.13、B.3.14、B.3.15及B.3.3條采用;A0木立柱跨中毛截面面積(mm2),當無缺口時,A0=A;:軸心受壓桿件穩(wěn)定系數(shù),按下列各式計算:當樹種強度等級為7575當樹種強度等級為TC17、TC15及TB20時:二121(一)2803000(5.2.53)(5.2.54)TC13、TC11、TB17及T
52、B15時:(5256)(5257)(5.2.58)式中Lo木立柱受壓桿件的計算長度,按兩端錢接計算Lo=L(mm),L為單根木立柱的實際長度;i木立柱受壓桿件的回轉半徑(mm);I受壓桿件毛截面慣性矩(mm4);2、A桿件毛截面面積(mm)。2.工具式鋼管立柱(圖5.2.51和5252)計算1)CH型和YJ型工具式鋼管支柱的規(guī)格和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2.51和表5.2.52的規(guī)定。表5.2.5-1CH、YJ型鋼管支柱規(guī)格型號項目CHYJCH-65CH-75CH-90YJ-18YJ-22YJ-27最小使用長度(mm)181222122712182022202720最大使用長度(mm)306234
53、623962309034903990調節(jié)范圍(mm)125012501250127012701270螺旋調節(jié)范圍(mm)170170170707070容許何載最小長度時(kN)202020202020最大長度時(kN)151512151512重量(kN)0.1240.1320.1480.13870.14990.1639注:下套管長度應大于鋼管總長的1/2以上。911一頂板;2一套管;3插銷;4插管;5底版;6琵琶撐;7一螺栓;8一轉盤。1一頂板;2一套管;3插銷;4插管;5底版;6琵琶撐;7一螺栓;8一轉盤;9一螺管;10一手柄;11螺旋套;bCH型;cYJ型。表5252CH、YJ型鋼管支柱力
54、學性能項目直徑(mm)壁厚(mm)截卸面積(mm2)慣性矩I(mm4)回轉半徑i(mm)外徑內徑CH插管48.643.82.43489320016.4套管60.555.72.443818510020.6YJ插管48432.53579280016.1套管6055.42.341717380020.42)工具式鋼管立柱受壓穩(wěn)定性計算:立柱應考慮插管與套管之間因松動而產生的偏心(按偏半個鋼管直徑計算),應按下式的壓彎桿件計算:N.FxMxfAN二xWU1-0.8)NEX式中N所計算桿件的軸心壓力設計值;X彎矩作用平面內的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shù),根據fy),按本規(guī)范附錄D的表D采用,其中N=,n=壯,Ix
55、i為上插2Ixi管慣性矩,Ix2為下套管慣性矩;A鋼管毛截面面積;mmx等效彎矩系數(shù),此處為Pmx=1.0;dMx彎矩作用平面內偏心彎矩值,Mx=N父一,d為鋼2管支柱外徑;W1x彎矩作用平面內較大受壓纖維的毛截面抵抗矩;(5.2.59)的值和鋼材屈服強度(2_EANEx歐拉臨界力,NEx=,E鋼管彈性模量,按x兒x本規(guī)范附錄B的表B.1.3采用。立柱上下端之間,在插管與套管接頭處,當設有鋼管扣件式的縱橫向水平拉條時,應取其最大步距按兩端較接軸心受壓桿件計算。軸心受壓桿件應按下式計算:NWf(5.2.510)A式中N軸心壓力設計值;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shù)(取截面兩主軸穩(wěn)定系數(shù)中的較小者),并根據構件
56、長細比和鋼材屈服強度(fy)按本規(guī)范附錄D表D米用;A軸心受壓桿件毛截面面積;f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1.1-1和B.2.11采用。3)插銷抗剪計算:NE2Anf;(5.2.511)式中f:鋼插銷抗剪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1.14和B.2.13采用;An鋼插銷的凈截面面積。4)插銷處鋼管壁端面承壓計算:NfcbAb(5.2.512)式中fcb插銷孔處管壁端承壓強度設計值,按本規(guī)范附錄B表B.1.11和B.2.13采用;Ab兩個插銷孔處管壁承壓面積,Ab=2dt,d為插銷直徑,t為管壁厚度。3.扣件式鋼管立柱計算1)用對接扣件連接的鋼管立柱應按單桿軸心受壓構件計算,其
57、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公式5.2.510,公式中計算長度采用縱橫向水平拉桿的最大步距,最大步距不得大于1.8m,步距相同時應采用底層步距;2)室外露天支模組合風荷載時,立柱計算應符合下式要求:(5.2.513)一一,,20.91.4wklah10n式中、NGik各恒載標準值對立桿產生的軸向力之和;Giki1nNNQik各活荷載標準值對立桿產生的軸向力之和,另加VQiki1的值;wk風荷載標準值,按本規(guī)范第4.1.3條規(guī)定計算;縱橫水平拉桿的計算步距;la立柱迎風面的間距;lb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柱間距。4.碗扣式鋼管立柱于縱橫方向應按一定步距設置水平橫桿拉結,所有水平橫桿之間應設置工具式剪刀撐,當軸
58、力作用于立柱鋼管頂端時,應按單鋼管支柱軸心受壓構件計算,其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公式5.2.5-10的要求,公式中的計算跨度應采用縱橫向水平拉桿的最大步距及底層步距。對露天支模需考慮風力組合時,應按本規(guī)范公式5.2.513、5.2.514和5.2.5-15計算。碗扣式立柱自重、活荷載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一個1.8mx1.2mx1.8m(長x寬x高)的框架單元自重,不帶廊道斜桿XG-216時為G,帶廊道斜桿時為G見表5.2.53。2)單元框架滿鋪腳手板一層,外層設兩道用HG-180橫桿構成的護欄,其中nnNw=1.2%Nk0.91.4-NQiki4i1(5.2.514)Mw(52515)自重0.84k
59、N;3)單元框架按每6層(一層為1.8m高)設一層安全防護層腳手板(或竹笆板、安全網代)、安全網支架和安全網,其自重共計應為0.87kN;表5253單元框架(1.8m高)的自重G、G,表桿件名稱型號數(shù)量單位(kN)總重(kN)合計(kN)備注立桿LG-3001.8X2m0.17310.208G=0.56kNLG-300長橫桿HG-1802根0.0750.1503m,按廊道橫桿HG-1201根0.0520.052G=0.63KN3.6m計斜撐桿XG-2552根0.0750.150雙側對稱廊道斜桿XG-2161根0.0660.0664)模板、鋼筋、新澆混凝土自重及振搗混凝土產生的活荷載等應按本規(guī)范
60、第4章規(guī)定取值。5.門型鋼管立柱的軸力應作用于兩端主立桿的頂端,不得承受偏心荷載。門型立柱的穩(wěn)定性應按下列公式計算:(5.2.516)(5.2.518)(5.2.519)(5.2.520)式中N作用于一根門型支柱的軸向力設計值;NGk每米高度門架及配件、水平加固桿及縱橫掃地桿、剪刀撐自重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NGik一根門架范圍內所作用的模板、鋼筋及新澆混f其中不考慮風荷載作用時,N按下式計算:N=0.91.2(NGKHn+/1)+1.4心水i=1(5.2.517)當露天支??紤]風荷載時,N應按下兩式計算取其大值:=0.91.2(NGkH。八,i1NGik)0.91.4(NQI方)b=0.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4 函數(shù)的應用(一)
- 多媒體課件培訓反思
- 2025審計課后試題及答案
- 儀器設備培訓課件
- 2025年耳鼻喉科醫(yī)院項目提案報告
- 農村舊地翻修方案(3篇)
- 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3篇)
- 地鐵公司合約采購方案
- 充電款課件筆
- 2025年景觀照明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5年行政執(zhí)法基礎知識綜合練習題及答案詳解
- 中國新疆棉花行業(y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預測報告
- 綜掘機司機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
- 三升四數(shù)學《30天暑假作業(yè)》每日一練
- 2025年中級消防設施操作員證考試600題(附答案)
- 職業(yè)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的測定
- 四川省廣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展臺搭建施工管理辦法
- 飲品課堂講課教學課件
- 中國心臟康復指南課件
- 吊籃作業(yè)培訓課件下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