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備課_第1頁
國際金融備課_第2頁
國際金融備課_第3頁
國際金融備課_第4頁
國際金融備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金融課程提綱王曙光shuguang任課教師: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班級: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00級本科學生時間:2002年9月9日2003年1月,共17周。周一7-8,周三(雙周)7-814:4016:30具體時間:(北大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9月:9日(一),16日(一),18日(三),23日(一)10月:7日(一),14日(一),16日(三),21日(一),28日(一),30日(三)11月:4日(一),11日(一),13日(三),18日(一),25日(一),27日(三)12月:2日(一),9日(一),11日(三),16日(一),23日(一),25日(三),30日(一)1月6日-17

2、日停課考試1月20日放寒假1 教學參考書:(1) 呂隨啟等:國際金融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 英Keith Pilbeam,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1998(3) 美J·奧林·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19982 授課方法和考試方法:(1) 將國際金融的全面的理念加以介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思考能力的訓練。(2) 考試成績計算方法:平時作業(yè)和論文成績占40%,最后期末考試成績占60%。(3) 每一章的末尾將給出若干思考題,為本章重點內容。3 課程初步安排:(1)

3、 導論:國際金融中的基本理念 (2) 國際收支基礎(3) 國際收支理論 (4) 外匯與匯率基礎(5) 匯率決定理論(6) 國際金融市場交易實務(7) 國際儲備概論(8) 國際資本流動 (9) 國際貨幣制度 (10)國際金融機構(11)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 (12)專題:全球金融自由化的理論與實踐第一章 導論:國際金融的基本理念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國際金融是現代世界經濟的核心。(一)金融熱點:(二)金融經濟的基本動力:1 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2 高科技尤其是通訊技術促進金融創(chuàng)新的步伐,金融衍生工具3 風險規(guī)避手段的多樣化和風險的增加同時存在4 經濟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二 經濟學的基

4、本理念:(1) 理性人的概念:Rational man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 l 每一個投資者都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所有資源稟賦,達到自己的投資利益最大化。(2) 效用Utility 和偏好Preferencesl 對同一個資產組合,不同的投資者的效用評價和偏好不同。(期限,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可轉換性等)(3) 稀缺性和有用性l 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另一個基本假設,是全部經濟學的目的。l 資源配置和稀缺性:資源配置的兩種機制及其效率。中國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失誤。經濟學的落腳點在于節(jié)約稀缺性 (Economizing Scarci

5、ty)l 稀缺性并不保證該資源的最大效用和最大價格,還要有有用性。所有金融投資行為的根本目標在于節(jié)約稀缺性,增加有用性。(4) 成本收益(Cost-Profit)和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l 機會成本與理性選擇:“經濟學是教人幸福的科學”(蕭伯納),學過經濟學的都很理性,知道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則對成本收益進行比較。l 所有投資者和交易者都要在資產的收益和成本之間進行比較權衡,并考慮到資產投資的機會成本。三 國際金融的特殊理念(1) 風險和不確定性以及風險規(guī)避的理念。每個人都是好利的,因而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厭惡風險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許多金融工具都是為了使投資者減少風險。 對付

6、風險的三種方法:自留,轉讓(保險),在金融市場上利用金融工具化解風險。(2) 資本只有流動才能帶來收益,因而資本總是酷愛自由的。四 國際金融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其邏輯體系(一)主要問題及邏輯體系1 國際商品、勞務和資金流動國際收支國際收支的平衡和協(xié)調2 國際收支結算外匯和匯率問題匯率是核心問題3 國際收支不平衡國際儲備問題國際儲備的數量和構成4 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期貨和期權市場5 國際間資本流動,國際投資問題6 宏觀問題:國際貨幣制度問題,國際金融機構問題,國際金融的監(jiān)管和協(xié)調問題(二)知識準備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第二章 國際收支基礎第一節(jié) 國際收支

7、的基本概念1 國際收支概念的擴展:2 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是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其非居民之間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記錄。 (1) (2) (3)(1) 流量概念,與國際借貸不同。(2) 是居民和非居民的交易。(3) 包含全部經濟交易。三種:1。商品、勞務,收益;2。貨幣性黃金、特別提款權、及國家之間債權債務變化;3。無償轉讓和平衡項目。第二節(jié) 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將美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標準構成抄錄:1 幾個名詞:(1) 項目和帳戶:(Item & Account)三種帳戶:經常帳戶(current account)資本帳戶(c

8、apital account)平衡帳戶(balance account)在帳戶下對各種交易進行分類,形成更細的項目。(2) 線上項目和線下項目(Items above the line &Items below the line)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任意一處畫線,則分為線上項目和線下項目。不過,為便于分析,畫線的位置是有講究的。要有分析意義。根據不同的畫線位置,形成不同的差額。(3) 赤字和盈余(deficit & Surplus),逆差和順差借方總額大于貸方總額,赤字或逆差貸方總額大于借方總額,盈余或順差2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錄原則和記錄方法:簡表:貨幣入貸出借帳戶項目借方貸方

9、經常帳戶商品進口總額出口總額勞務勞務輸入勞務輸出收益外國在本國所獲報酬本國從國外獲得報酬轉移本國對外國無償轉移外國對本國無償轉移資本項目資本資本流出資本流入 3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標準構成(1) 經常項目:Current AccountA商品:出口記入貸方,進口記入借方。用離岸價(FOB)計算,運費和保險費記入勞務。B勞務:勞務輸出記入貸方,勞務輸入記入借方。包含廣泛。C收益。包括“雇員報酬”和“投資收益”。 本國工人在國外獲得報酬記入貸方,外國居民在本國獲得記入借方 本國在國外投資收益記入貸方,外國在本國投資收益記入借方。D轉移:外國對本國無償轉移記入貸方,本國對外國無償轉移記入借方。(Uni

10、lateral transfers)(2) 資本項目:Capital Account 投資分類: 長期資本 Long-term Capital A按照資本的償還期限: 短期資本 Short-term Capital B按照投資主體: 官方資本 Official Capital 私人資本 Private Capital C按照資本類型: 直接投資 Direct Investment 證券投資 Portfolio Investment 儲備 Official Reserves 其他資本:貸款,貨幣,存款,短期票據(3) 平衡項目:Balancing Account錯誤與遺漏:缺口為順差(貸方大于借

11、方),而且大于官方儲備凈增加額,則記入錯誤與遺漏的借方;缺口為逆差(借方大于貸方),而且大于官方儲備凈減少額,則記入錯誤與遺漏的貸方。官方儲備:國際收支順差,則官方儲備增加(記入借方);國際收支逆差,則官方儲備減少(記入貸方)。4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1) 逆差和順差,赤字和黑字貸方大于借方,黑字或順差借方大于貸方,赤字或逆差(2) 注意兩個問題:A 自主性交易和補償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基于商業(yè)動機,為追求利潤或其他利益而自愿發(fā)生的交易。 補償性交易(Compensatory/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為使平衡

12、表真正達到平衡而進行的非自愿交易。 只有自主性交易達到平衡,才是真正的國際收支平衡。(3) 局部差額分析:第三節(jié) 國際收支和國民帳戶介紹開放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核算和資金流量分析,將國際收支置于整個經濟體系進行考察,分析國際收支的各組成部分和國民經濟宏觀變量之間的關系。1 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核算(1) 封閉條件下:Y=C+I+G 國民收入=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三部門分析法C+S+T=Y=C+I+G左邊代表總供給(總收入),右邊代表總需求(總支出) * GNP和GDP以及NI 的區(qū)別:(A) GNP:國民生產總值,本國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和。強調本國居民。是一個國籍的概念。 暫居國外

13、的本國居民“本國居民” 居住本國的本國居民 長住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公民(B) GDP:國內生產總值,本國領土范圍之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和。強調地域的概念,以“地理上的國境”為準。 居住本國的本國居民生產 居住本國的外國公民生產(C) NI:國民收入,是一個收入的概念。一國一定時期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國民收入=工資+利潤+利息+租金(D) 三者關系:GNP=GDP+本國國外凈要素收入GDP=GNP-本國國外凈要素收入GNP-折舊=NNP-間接稅=NI(2) 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核算:Y=C+I+G+(X-M) (X-M)為凈出口。即:總需求=國內總需求(C+I+G)+國

14、外總需求(X-M)(3) 開放條件下的簡單資金流量分析:5部門:私人(p)政府(g)銀行(b)中央銀行(c)非居民(f)6市場:商品勞務,本國貨幣基數(H)、本國銀行存款(D)、本國證券(N)、外國貨幣(R)、外國證券(F)開放條件下的簡化資金流量表表示方法:1 每個部門在各個市場上的經濟交易以超額需求表示。2 上標表示發(fā)行部門(供給部門),下標表示持有部門(需求部門)。(正負號)3 表示各種金融資產的變化量。(正負號含義)各個公式的含義:1(I-S)+(G-T)+(X-M)=0 該式表示:私人部門對商品勞務的超額需求,加上政府對商品勞務的超額需求,再加上非居民對商品勞務的超額需求,總和為0。

15、 含義:(1)如果一國儲蓄小于投資,且存在政府赤字,則經常帳戶必然出現赤字?;蛘撸瑖鴥韧顿Y可用國外資源來彌補。 (2)經常帳戶赤字只能以經濟緊縮來消除。2Hp +Hb +Hc =0 中央銀行是高能貨幣的發(fā)行者,而銀行和私人部門是高能貨幣的持有者。中央銀行通過增減貨幣基數,即通過乘數作用控制貨幣發(fā)行量。3Dp +Db +Df = 0 銀行存款由本國銀行發(fā)行,由私人和非居民持有。4Np +Ng +Nb +Nc +Nf =0本國證券假定只由政府發(fā)行,由私人、非居民、銀行、中央銀行持有。(Nf +Df )為本國的對外負債。5Rb +Rc +Rf =0外國貨幣由非居民發(fā)行,由銀行和中央銀行持有。中央銀行

16、持有的(Rc + Fc )構成官方的外匯儲備。6Fp +Fg +Fb +Fc +Ff =0外國債券由非居民發(fā)行,由私人部門、政府、銀行、中央銀行持有。(Ff +Rf )構成本國的對外資產。縱向:7(I-S)+Hp +Dp +Np +Fp =0私人部門的預算約束。儲蓄超過投資的剩余部分可以用來增加貨幣基數、銀行存款、本國證券和外國證券的持有量。但,不一定同增。8(G-T)+Ng +Fg =0政府的預算約束。政府稅收若小于支出(出現赤字),則可通過發(fā)行債券,或通過減少政府的國外資產持有量來彌補。9Hb +Db +Nb +Rb +Fb =0銀行資產負債變動。銀行負債為D ,銀行資產運用為持有基礎貨幣

17、(存款準備金)、本國證券、外國貨幣和外國證券。10Hc +Nc +Rc +Fc =0中央銀行的預算約束。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yè)務可以通過買賣本國債券,也可以通過外幣資產業(yè)務(外匯干預)。買進債券,則貨幣基數增加(投放貨幣);賣出債券(收回貨幣),則貨幣基數減少。買進外匯,外匯儲備增加(投放本幣),貨幣基數增加。賣出外匯,儲備資產減少(收回本幣),貨幣基數減少。若欲保持H不變,則要使本國證券持有量的變動=外匯資產持有量的變動,這是沖銷政策(Sterilization)。11(X-M)+Df +Nf +Ff +Rf =0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表。(X-M)經常帳戶差額。( Df +Nf )是本國對外負債的

18、變動,(Ff +Rf )是本國對外資產的變動。經常帳戶赤字既可以用對外資產的減少來融通,也可以用對外負債的增加來融通。也可以將5式和6式代入11式:(X-M)+(Df +Nf )+(Rb +Rc )+(Fp +Fg +Fb +Fc )=0 Rf Ff對外負債 對外資產 凈對外資產第四節(jié) 國際收支失衡及其調節(jié)一、 國際收支失衡的定義:當所有自主性交易達到借貸平衡時,稱之為國際收支平衡。逆差和順差都是失衡,但是失衡一般指逆差,尤其指過度的逆差。二、 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1、 偶然因素:2、 經濟周期:周期性失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3、 結構性失衡(Structural

19、 Dis-equilibrium)4、 貨幣性失衡(monetary disequlibrium)(1)匯率:貶值一般可能引起出口增加,出現順差。升值一般造成出口減少。(2)利率:(3)價格水平:5、 投機性失衡:(Speculationary disequilibrium)三、 國際收支赤字和盈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嚴重赤字:面臨本幣貶值的壓力,若不愿貶值,就要用官方儲備來彌補。 官方儲備減少 貨幣供應量減少 本國通貨緊縮 經濟增長下降 官方儲備減少 對外金融實力下降 國家償債信用下降 長期赤字 對國外凈需求 國民收入下降 失業(yè)增加 赤字 資本流入小于資本流出 本國資金緊張 利率上升 國內投資

20、需求下降嚴重盈余:(1)國際儲備過多 貨幣供應量增長 通貨膨脹壓力增大(2)盈余, 儲備過多 資本的生產性用途減少 影響經濟增長(3)一國盈余過多 伙伴國赤字 貿易糾紛和國際經濟關系(4)盈余過多 出口過度 用于國內經濟的資源緊缺 影響本國經濟增長四、 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1 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2 紙幣本位固定匯率制自動調節(jié)機制:(1) 利率效應:(2) 收入效應:(3) 價格效應:3、浮動匯率下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五、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政策1、 動用官方儲備或官方借款。外匯緩沖政策。不解決根本的長期性失衡,但可以為調整政策提供緩沖環(huán)境。2、 緊縮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支出,提高稅率。貨幣政策:提高法定準備金比率,公開市場賣出政府債券,提高再貼現率.3、 貶值政策:注意問題:(1)貶值的條件:進出口需求彈性,M-L條件。 (2)貶值的時滯,J曲線效應。 (3)本國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