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內(nèi)最大的關帝廟--關王廟_第1頁
運城內(nèi)最大的關帝廟--關王廟_第2頁
運城內(nèi)最大的關帝廟--關王廟_第3頁
運城內(nèi)最大的關帝廟--關王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位置:山西運城市鹽湖區(qū)紅旗西街年代:明、清級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王廟創(chuàng)建于元代,明正德五年至七年(1510-1512年)擴建。關王廟坐東面西, 沿中軸線依次建有木牌坊、山門、獻殿、享亭、正殿、寢宮、鐘鼓樓等建筑。是城最大的關公廟。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廟宇損毀。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巡鹽御史吳楷及鹽商大賈重建。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獻殿、正殿、春秋 樓和明代關公鑄鐵像、銅香爐、銅鏡、關帝簽譜碑刻及清代關公坐像、騎馬像碑刻 等文物。關王廟現(xiàn)為運城鹽湖區(qū)博物館。山門,修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面闊三問,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前后 八根檐柱均雕盤龍石柱。獻殿,修建于明正

2、德五年至七年,清咸豐七年(1857年)重修。面闊三間,進深 四檐,單檐卷棚頂。獻殿修建于青磚臺基之上,臺基有雕刻精美的石雕護欄板和石 獅子一對,殿前有明代銅香爐,殿內(nèi)有明代大銅鏡和關帝簽譜碑刻和明代銅鏡,關帝簽譜碑刻為國內(nèi)已知最早的關帝簽譜。正殿,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損毀,萬 歷二十五年( 1597年)巡鹽御史吳楷住持重建。磚砌臺基,石條壓檐。正殿面闊 三問,進深七檐,單檐歇山頂,琉璃飾屋面。前檐和獻殿后檐幾乎相接。八楝前廊 式構架,柱頭斗拱五踩雙翹,平身科出斜拱,雕龍頭、象鼻耍頭。前檐辟格扇門, 覆盆式石柱礎。殿內(nèi)懸掛 萬歷二十六年( 1598年)鎏金乾坤正氣”匾額”。殿內(nèi)梁架彩繪金龍、仙鶴、祥云圖案。后檐出抱廈一間,兩根檐柱均雕盤龍石柱。春秋樓,民國三層建筑。樓前有移入的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所立,額提大 觀圣作之碑”。碑文楷書,記述了北宋 八行”取土科教育制度的情況。碑身四框淺 刻卷龍紋、纏枝牡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