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語下文言文比較閱讀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114 題。(14 分) (甲文)(鄒忌)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 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文)帝(唐太宗)嘗作宮體詩,使世南(虞
2、世南)賡(g eng,連續(xù))和(he,照別人 詩詞格律或內容寫作詩詞) 。世南曰: “圣作誠工(精巧) ,然體非雅正。上(皇上)之所 好(h c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詔?!钡墼唬骸半拊嚽涠?”賜 帛五十匹。帝數出畋(ti印打獵)獵,世南以為言(對此提出批評),皆蒙嘉(贊美)納(采 納)。 11、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臣之妻私臣()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能謗譏于市朝() 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 、由此觀之 投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 C、乃下令:“群臣吏民?!?/p>
3、 乃重修岳陽樓 (岳陽樓記 ) 1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兩個句子。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 ) D、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 ) ( 4 分)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譯文: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譯文: 14、甲乙兩文寫的都是臣子向君王進諫并被采納的故事,這兩位臣子的進諫方式有什么不 同?現實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學提意見,你認為應該用什么方式?為什么?(4 分) 二 (甲)子墨子見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 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 子墨子曰:“
4、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臣以王吏之 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 (乙)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關。 ,巨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 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
5、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 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 勝于朝廷。 (11 分) 6在原文的空缺處填寫原句。(2 分) 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2 分) 地方: 距: 8墨子和鄒忌都采用了委婉規(guī)勸的方式,都是先,后推理。但勸說目的不同, 墨子是為了,鄒忌則是希望齊威王。(3 分) 9用“ |”將乙文第二段分為兩層。(2 分) 10甲文“模擬攻宋”部分給你哪些啟示?請用一、二句話寫出來。(2 分) 三【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6、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 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 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 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 “燭鄒有罪三,請 數之以其罪而殺之。 ”公曰:“可?!庇谑钦俣鴶抵?。曰:“燭鄒 !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 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
7、也。數燭鄒罪畢,請殺之。 ”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 (晏子春秋 ?晏子諫殺燭鄒) 9請用“ /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1 分) 今 齊 地 方 千 里 10 .查古漢語詞典, 樹”有三種讀音,并有若干不同義項。一讀 “ sh”義項有:作 動詞,計算。作動詞,列舉。二讀 “ shu ”,義項有:表事物的數目。 作名詞, 規(guī)律,氣數。三讀 “ shuo ”,義項有:多次。根據以上義項,請寫出請數之以其罪而 殺之”中“數”的讀音與詞義。( 1 分) 讀音:詞義: 11 .下面幾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A、 (1)時時而間進 B、 ( 1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8、C、 (1)皆以美于徐公 D、 (1)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2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駢死于槽櫪之間 (2)吾欲之南海 16 12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4 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2 )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13 兩段選文都表現了進諫者的機智善辯, 但各又有不同。 甲文勸諫的目的是為了使齊威 王 ,以富國強民;乙文晏子勸諫的目的是為了讓景 公 ,以免落下 “愛鳥輕人 ”的罪名。甲文鄒忌進諫時采用 了 的方法說服齊王, 乙文晏子進諫時采用的方法, 使景公 明確了事情的荒謬以及后果的嚴重。( 2 分) 四 . 下面是呂氏春秋
9、 ?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回答問題。 (11 分 ) (1 )夏后伯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 不可。吾地不淺, 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 )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釋】 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人名淺:狹,窄小教:這里指教化張:樂器 上弦 修:設置飭:通 飾”,修飾 論:評定 (1)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 (2 分) 戰(zhàn):期年: (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 (斷兩處)(2 分) 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
10、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4 分 )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段的內容。(3 分) 五、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 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及,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
11、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 勝于朝廷。 乙 高繚仕于晏子, 晏子逐之。 左右諫曰: “高繚之事夫子三年, 曾無以爵位而逐之, 其義可乎? ”晏子曰: 嬰仄陋之人也,四維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 吾過,是以逐之也。 ” 注 仕: 舊稱做官為仕。 夫子: 晏子。 仄陋: 狹窄淺薄。 維: 維系。 弼:糾正。 8 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4 分) ( 1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2 )時時而間進 ( 3 )高繚之事夫子三年 ( 4 )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 9 翻譯選文中畫“”的句子。(2分) ( 1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 )高繚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10. 選文中鄒忌和高繚的
12、做法有什么不同?對你為人處世方面有什么啟示?(4分) 六、(一)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 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 誹謗于朝市,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期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 戰(zhàn)國策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
13、諫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 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 ”對曰: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 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 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吳王曰: “善哉! ”乃罷其兵。 注 舍人:門客:指封建官僚貴族家里養(yǎng)的幫閑或幫忙的人。小孺子:年輕人。 三旦:三天。 委身曲附:變著身子緊貼著樹枝。務:一心,一定。 12 、請從兩篇短文中各找出(歸納)一個成語。( 2 分) 13、與“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 ”中加點字 “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
14、一項是( )( 2 分) A、皆以置從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難之間 C、管夷吾舉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2分) (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5.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分) ( 1)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 ( 2)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譯: 16. 請比較兩篇短文的相同點。( 2 分) 1)從進諫方式看,鄒忌與少孺子: 2)從進諫結果看,威王與吳王: 七 (甲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 我與 ?鄉(xiāng)為
15、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 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 (乙 ) 晏子諫景公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 “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 “嬰(晏子自稱 )聞古之 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 聞命矣”乃令出裘發(fā)粟,與饑寒 (選自晏子春秋 ) 注釋:景公:齊景公霽:雨雪停止,天放晴堂側陛:堂,朝堂陛,臺階逸: 安樂,安閑聞命:齊景公自謙的話,意為聽您的話
16、9.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 分) (1) 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4)乃令出裘發(fā)粟 裘: 10. 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 (1)此之謂失其本心 (2)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 11. 文段 (甲)中畫線句子強調的是:(2 分) 12. 文段(乙)所講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 分) 八【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 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 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
17、?”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 之后,孟子不復喧矣。 (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注釋:誦:背誦。方:正在。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喧:遺 忘。引:拿來。 8.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4 分) 人恒過然后能改恒過 其母引刀裂其織 裂 9. 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譯文: 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譯文: 10. 【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4 分) 答: 11. 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3 分) 九【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18、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 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 【乙】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慰問、吊唁) 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 ,使臣受吏民之垢(謙 虛的說法,意為擔任楚國的宰相) ,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曰: “有說身
19、已 貴而驕人者民去也, 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 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 (患禍隱伏在那里) 孫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官益 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選自賈誼集 ) 11下列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臣 /誠知 /不如徐公美 C .一國吏民/皆來賀 1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4 分)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孫叔敖為楚令尹 2 分) B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 D .今/齊地方/千里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 分) 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位已高而擅
20、權者君惡之 14鄒忌向齊王、 “老父”向孫叔敖進言分別用了什么方法?在與人交往中,你更欣賞哪 一種?請說說理由( 5 分) 十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 則無法加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 子) 乙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 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越有善農者,鑿田種 稻,三年皆澇。人謂宜泄水種黍,弗聽,而仍其舊,乃大旱連歲。計其獲,則償歉而贏焉。 故曰: “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選自郁離子 ) 5、解釋句中加
21、點的詞。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 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人恒過,然后能改。 旱斯具舟,熱斯具裘。 2 分) 鄭之鄙人學為蓋鄙: ( 6 分) 譯: 譯: 4 分) 7、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答:甲文的主要觀點: 乙文的主要觀點: 共同特點: 十一、 甲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 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 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 率子孫荷擔者
22、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 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 何?”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 懼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誠,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一厝朔東,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 者曰:“子何恃
23、而往?”曰: “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 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鄙:邊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東的海上。瓶: 水瓶。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顧:難道,反而。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4 分)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汝之不惠惠: 帝感其誠 感:越明年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 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B 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D
24、 .吾欲之南誨/輟耕之壟上 11翻譯下面句子。 ( 3分)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譯文: 12. 對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 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 C. 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 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13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 分) 十二、甲)侍中、 ,可計日而待也。 (乙)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 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 ”祁黃羊對曰
25、: 解狐 可?!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鹨?? ”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遂用之, 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 “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 ”對曰: “午可。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耶? 焉。 ”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庇炙煊弥?。國人稱善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75. 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4 分)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 (3)其誰可而為之()(4)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 76. 用現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 1
26、)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2)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 77. 甲乙兩文都說到 “用人”的問題,但兩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諸葛亮出師前給后主劉 禪所提出的中肯建議,其核心是: ;乙文中祁黃羊舉薦賢人的 特點是: (用原文回答) 78. 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十三。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 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 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
27、有余饒。至于臣 在外任,無別調度 ,隨身衣食 ,悉仰于官 ,不別治生 ,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 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9.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 分 ) (1)卑鄙 (2)悉 10、下列例句中與 “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別治生 ,以長尺寸 C. 咨臣以當世之事 D. 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11. 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2 分 )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2. 由 (乙)文中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質?你知道
28、后人對諸葛亮有 何評價嗎 ?舉出一例即可。 (4 分 ) 十四、 (甲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 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 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
29、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 奸讒以厚風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在外,別 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盈財, 以負陛下也。 2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2 分 ) 躬耕于南陽 先帝不以臣卑鄙 約己愛民悉仰于官 22. 翻譯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23. 選出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當世之事 C.提拔隱逸/以進賢良D.臣身/在外 24. 甲、乙兩文體現了諸葛亮的哪些可貴品質?(2分) ?這條建議
30、在當今有何現 25. 甲、乙兩文中諸葛亮反復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條什么建議 實意義? 十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后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 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 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礻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
31、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 攸之、礻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 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 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 豈愿見之乎?”先主曰: 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 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 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 猶未已,君謂計將安
32、出 ?” 注解:【器】重視。【就見】到諸葛亮那里去拜訪?!厩隆课ㄋ校ㄋ?上門)來。【詣】去拜訪?!痉病靠偣病!疽蚱寥恕烤痛私信赃叺娜吮荛_?!緝A頹】 崩潰。【信】現在寫作伸”?!静辍渴?。 23.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將軍宜枉駕顧之()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詣亮() 24. 甲文中帶線句子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是(2分) 25. 甲文中與乙文所敘的事情相關的句子是(3分) 26. 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代漢語。(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27. 閱讀成都武侯祠內的
33、一副對聯,回答后邊的問題。(2分)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對聯中 兩表”指的是,一對”指的是。 十六、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 之任也。 【乙】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 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被腹唬翰蝗?,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 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 ”遂見之,不可止。(呂氏春秋?下賢)注: 稷(j ):人名。乘(sh的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 乘”。驁祿爵者:指看輕功名利祿 的人。
34、庸:怎么。 10.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陽躬:(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兇攘:(4) 一日三至而弗得見弗: 11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譯文: 12諸葛亮的 不求聞達于諸侯”和稷的 驁祿爵”的價值取向對你有什么啟示? (2分) 答: 13. 結合文意,說說【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冋之處是什么?( 3分) 答: 14. 答: 請從內容或形式上對出師表作簡要評析。 (3分) 十七、【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乙】晏子為齊相,出。其御 之妻從
35、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 ,意 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 齊 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損抑。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 。晏子薦以為大夫。 注釋:御:馬夫。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去:離開,這里指離婚。相: 擔任國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自下:謙虛。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 對:回答。 16 .解釋下列短語。(2分。任選4個作答) (1)簡拔: (2)裨補闕漏: (3)優(yōu)劣得所: (4)意氣揚揚: (5)名顯諸侯: 17用現代漢語寫出
36、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 (1)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2)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 選出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 A. 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實論證的寫法,思路嚴密;直截了當,讓人容易接受。 B. 乙文是寓言,簡短精練,含義深刻,含蓄地表明觀點、說明道理,說服力強。 C. 甲文乃出師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 摯感情。 D. 乙文非常細膩地敘述了一個故事,雖鮮明生動,但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 用這樣的手法推薦國家大臣,似乎也不夠慎重。 19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結合選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有何不
37、 同 九語下文言文比較閱讀答案 一、11 偏愛,指責,諷刺,愛好、喜好(計 4分,每小題1分)。12. C (2分) 13. 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或這就是(人們) 所說的在朝廷上就能戰(zhàn)勝別的國家的事情。 )(計 4 分,每題 2 分)。 14.第一問,鄒忌是 設喻(委婉)進諫,虞世南是直言進諫。 ( 2 分,每點 1 分。) 第二問,關鍵是考慮提意見 的效果,圍繞這個中心選擇恰當的方式;選擇時應該考慮到對象的性格、提意見的場合等 相關因素。 ( 2 分。) 二、6.臣之妻私臣群臣進諫 7.土地方圓通“拒”或抵擋 8.舉例或設喻勸阻楚國攻打宋 國 廣開言路或納
38、諫9/10.示例:要制止侵略,單靠說理是不夠的,還得有 足夠的實力做后盾。 三、9.今齊地 / 方千里( “地方 ”斷開即給 1 分) 10 . sh u列舉 (讀音、詞義各 0.5分) 11 B ( 2 分) 12 翻譯:( 1 )所有的大臣、 官吏、 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 可得上等獎賞。 ( “面 刺 ”, “當面指責 ”, 1 分;整體流暢 1 分) ( 2 )讓各位諸侯聽說這件事情后,認為我們的國君把鳥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輕。 ( “以”字 1 分, “重”“輕 ”意動用法共 1 分) 13 廣開言路 (納諫) 不殺燭鄒 借事說理 (以事喻理、 類比法、 推己及人, 均可) 正
39、 話反說(以退為進、歸謬法,皆可) 四、(1) (2 分)作戰(zhàn)滿一年 各 1 分 (2) (2 分) 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一處 1 分 (4 分)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是”善”1分,句意1分 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故”勝”1分,句意1分 (4) (3 分)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 勵精圖治,嚴于律己, 最終使有扈氏順從。 “吸 取教訓 ”勵精圖治 ”“順從 ”各 1 分,具體內容亦可 五、8.( 1 )偏愛 ( 2)間或,偶然( 3)侍奉 ( 4)道義(每題 1 分,共 4 分) 9. ( 1)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
40、樣。(2 )高繚在晏子那里 做官,晏子趕走了他。(大意對即可,每句 1 分,共 2 分。)10 .鄒忌:敢于進諫, 善于進諫;( 1 分)高繚:侍奉三年,沒有提出任何建議。( 1 分)不起(大意對即可, 2 分) 啟示:我們要敢于指出別人的缺點。(大意對即可,2 分)共 4 分 六、12 .門庭若市或從諫如流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13 B 14 (1 )當面指責 (2 )滿一年( “一年”也可) 15 .(1 )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錯, 并且傳入我的耳朵的人, 受到下等的獎賞.(翻 譯時大意得 1 分 “謗譏 ”聞“”譯對得 1 分) (2 )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們眼前的利益, 卻沒有
41、顧及后面的禍患。 (翻譯時大意得 1 分, “前”顧“ ”譯對各 1 分) 16 ( 1 )都采用設喻(類比、諷諫)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過失。(2 )都能 接受進諫,并付諸行動。 七、9.何加:有什么好處 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 ,披著,穿著 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 這種做法就叫做喪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惡之心 我聽說古時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飽了卻想到別人的饑餓 11. 有的人“不辯禮義”地貪求“萬鐘” ,這就是失去本心“義”的表現 12. 作為君王要以民為本關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樣就會失去民心 八、8常常犯錯誤割斷9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
42、衰亡。從此以后, 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10.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乙 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 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第一問 1 分,第二問 2 分, 意思對即可) 九、11. (D) 12.偏愛 實在、確實 擔任 離開 13.幾個月過后,不時有人 偶爾來進諫 地位高而獨攬大權的人,國君厭惡他14.鄒忌運用設喻的方法進諫齊王, 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動, 讓對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意見 “老父” 運用從反面講道理 (或 直言不諱),向孫叔敖進言直接陳述利害,可以產生“苦口良藥”
43、的勸說效果 十、 5、 同“弼”,輔佐 邊境 6、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時候就 準備船,天熱的時候就準備皮襖。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防患于未然 卒章顯志 十一、9用箕畚 通“慧”,聰明 被感動 到、及10. D (A 人稱代詞, 他/表反問,可譯為難道”B .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C.把/因為 D .都 是“去、往”的意思。 ) 11.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漢”“陰”“隴”“斷”譯錯一處扣 1 分,扣完 3分為止。) 12. A (愚公之妻只是有疑, 而不是堅決反對。)13 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 (1分)甲文以神話結尾,(1分)乙 文以議論結尾。 ( 1 分) 十二、 75. (4 分)每小題 1 分(1)給予 (2)痛心遺憾 (3)做、擔任 (4)過了 76. (4 分)每小題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新購房貸款合同
- 酒業(yè)供貨合同范本
- 水庫整體出租合同范本
- 2025關于專業(yè)安全托管服務合同范本
- 銷售人員人事合同范本
- 租用移動餐車合同范本
- 2025農產品交易合同模板
- 窗簾改造加工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銷售合同范本
- 掛鉤安裝服務合同范本
- 學生管理中的心理學智慧專家講座
- 乳腺超聲BIRADS分類解讀
- WS/T 422-2013高壓氧臨床應用技術規(guī)范
- GB/T 1626-2008工業(yè)用草酸
- 甘肅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guī)程DB62-2023
- 第6章 經濟與產業(yè)
- 麻醉與內分泌系統(tǒng)
- 任人處置的作文完整的
- 電線電纜拉絲及連續(xù)退火工藝
- 提高內鏡中心內鏡洗消合格率PDCA
- 《化學教育測量與評價》課程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