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階魔方攻略(從入門到高級)_第1頁
三階魔方攻略(從入門到高級)_第2頁
三階魔方攻略(從入門到高級)_第3頁
三階魔方攻略(從入門到高級)_第4頁
三階魔方攻略(從入門到高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文由sui422貢獻 doc文檔可能在WAP端瀏覽體驗不佳。建議您優(yōu)先選擇TXT,或下載源文件到本機查看。 三階魔方玩法攻略從入門到高級 魔方, 又稱魔術方塊, 是匈牙利建筑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 (Emo Rubik) 于 1974 年發(fā)明的機械益智玩具,魯比克是魔方界的教父,因此魔方的英文名便 稱為 Rubik s Cube。厄爾諾魯比克出生于 1944 年 7 月 13 日,是匈牙利布 達佩斯建筑學院的教授, 在教學中,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幫助 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jié) 構(gòu)。在他完成第一個作品以后,轉(zhuǎn)動了幾下, 發(fā)現(xiàn)很難還原至原來的樣子,于是他意識 到這個新的發(fā)

2、明會很不簡單。不久以 后魯比克為自己的發(fā)明申請了專利,讓魯比克沒有 想到的是,這個邊長不到 6 厘米的玩具意然很快風靡全球。我們常見的魔方是 333 的 三階魔方,是一 個正 6 面體,有 6 種顏色,由 26 塊組成,其中有 8 個角塊,12 個棱塊,6 個 中 心塊(和中心軸支架相連接),別看只有 26 個小方塊,變化可真是不少,魔方 總的變 化數(shù)為: 約等于 4.31019。如果你一秒可以轉(zhuǎn) 3 下魔方,不計重復,你也需要轉(zhuǎn) 4542 億年,才 可以轉(zhuǎn)出魔方所有的變化。由此可見,這么多變化使魔方每次玩起來 都有一種新鮮感, 這種不變中又有萬變是魔方的最大魅力。 我們對魔方有了一個基本的了

3、解, 下面我們開始講解常見的三階魔方怎樣一步一 步的 來復原,相信你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專心的按照本教程的步驟,一步步 的學習,2-3 個 小時就能學會復原你手中的魔方了,好,現(xiàn)在開始我們的魔方 復原之旅吧! 1、魔方的基本概念 為了便于描述魔方復原過程,我們需要熟悉魔方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層、角 塊、 棱塊、中心塊,面位、到位、歸位。 一面復原:是指一個平面的 33 塊的同一面的顏色同色。 一層復原:是指一個平面的 33 塊所處的 331 塊,不僅同一面的顏色同色, 31 塊 的側(cè)面顏色也同色。 如下圖所示,請仔細比較一面和一層的區(qū)別。 一層復原 一面復原 從外觀來看,中心塊有一個面,棱塊有兩

4、個面,角塊有三個面,如下圖所示。 面位:只有一面顏色與中心塊顏色相同,其他面顏色和中心塊不相 同。 面位 到位:位置正確,但任一面的顏色和 所在面的中心塊顏色都不相 同; 到位 歸位:每面顏色均和所在面的中心塊的顏色同色,它是魔方塊還原 后的狀態(tài)。 歸位 “面位”、“到位”與“歸位”的概念可不要搞混了,對魔方還原來說,這三者 是有本 質(zhì)區(qū)別的。 棱面位 角面位 2、魔方常見標準配色 棱到位 角到位 棱歸位 角歸位 上黃 上黃下白 前藍 前藍后綠 左橙 左橙右紅 國內(nèi)常見的專業(yè)魔方基本都是按照這種方案來貼色,如果你的魔方不是這種貼 色,請 更換你的貼色或者轉(zhuǎn)換理解,教程是黃色放置在上,藍色放置在

5、前,紅 色放置在右的視 角來做演示講解的,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請理解教程中公式 的作用,不用硬套完全一 們的顏色來理解公式。 3、魔方公式符號說明 F = front face 前 B = back face 后 L = left face 左面 R = right face 右 U = up face ?上 D = down face 下 判斷順逆時針的規(guī)則:以對應面的視角來判斷,如:U表示的意思是上面的視角 來看 逆時針旋轉(zhuǎn) 90 度,R 表示的意思的右面的視角來看順時針旋轉(zhuǎn) 90 度, D 表示的意思是下 面的視角來看逆時針旋轉(zhuǎn) 90 度。 1、x(整個魔方以 R 的方向轉(zhuǎn)動) y(整個

6、魔方以 U 的方向轉(zhuǎn)動) z(整個魔方以 F 的方向轉(zhuǎn)動) 2、公式中的括號一般是為了方便記憶而加上的符號,()2 的意思是 括號里面 的公式連續(xù)做兩遍。 3、斜體是用右拇指轉(zhuǎn)動, 下劃線用左食指,公式中的括號一般是為 了方便記 憶而加上的符號,括號里面的公式一般是一組常見的基本 手法,在記憶整個公式中,可 把括號里面的公式濃縮成一個符號來 記憶。 補充說明:假設你的魔方現(xiàn)在黃色面在上,白色面在下,藍色面在前, X 的意思 就是把魔方翻轉(zhuǎn)成藍色面在上,白色面在前,結(jié)合右圖的圖 示再好好體會一下 xyz 是怎么 翻轉(zhuǎn)魔方的。 其他說明 度 順時針 度 常見三階魔方公式說明匯總 度 度 逆時針 度

7、 順時針 度 逆時針度 逆時針度 前層 front) F(front) 后層 back) B(back) 右層 right) R(right) 左層 left) L(left) 上層 up) U(up) 下層 down) D(down) 三階魔方高級玩法教程 教程介紹的是三階魔方目前 比較流行的一種快速復原法,它是層先法的一種,只是完成的步驟比較簡短,此方法共 稱 CFOP(CROSS-F2L- OLL-PLL),本教程中所列出的公式均是國內(nèi)外無 數(shù)魔方高手經(jīng)過長時間優(yōu)化的最順手的 CFOP(CROSS-F2L- OLL-PLL) 綜合難度系數(shù)雖然比較高,但熟練掌握后 可以最快的復原。 CRO

8、SS(底層十字) CROSS(底層十字) F2L(前兩層 F2L(前兩層 ) OLL(頂層面 OLL(頂層面 位) PLL(頂層歸 PLL(頂層歸 位) 高級玩法的要領主要有三點:一、減少復原步驟 二 、減少發(fā)呆時間 三、練就嫻熟的手法 少復原步驟 減少復原步驟的 要點是盡快的全部掌握高級玩法的公式。 為什么呢,因為入門玩法平均要花 100130 步 左 右才能復原,而用高級玩法約 60 步就可以復原了。 在記憶高級玩法公式的過程中,掌 握一定的科學記憶規(guī)律,會節(jié) 省不少的時間,效率也會更高一些。(重點是:記的順序 ) 大體的記憶順序是:底層十字、F2L 、PLL 、二步 OLL和其 他 OL

9、L三階段 57 個公式,是記最久的,也是最容易忘的。(因為 CASE 太多,記好 的 CASE 很難出現(xiàn)練習,輔助強化練習軟件,效 。愈簡單的東西,其實是最 難練的,底層的十字是最簡單的,但是要練就 2 秒內(nèi)完成,一般需要 6 個月以上的大量 ,方能修成正果。 所以建議順序是: 十字PLL和F2L同步 OLL 練習項目 底層十字(Cross) 前兩層(F2L)基本規(guī)律 前兩層(F2L)全部 41 個標準公式 前兩層(F2L)常見非標 二步法頂層翻色 OLL 全部頂層翻色 OLL 頂層位置 PLL 記憶時間 7天 7天 1 個月 3 個月 7天 3 個月 1 個月 練習至滿意的時間 6 個月以上

10、 15 天以上 3 個月以上 6 個月以上 15 天以上 6 個月 3 個月 目標 2 秒內(nèi)完成,完成同時觀察出第一組 幾個公式處理所有情況,20 秒內(nèi)完 連貫完成四組 SLOT,10 秒內(nèi)完成四 更少步驟完成 F2L,換手更少,8 秒 四組 多方向快速完成 2 秒內(nèi)完成,快速識別 2 秒內(nèi)完成,快速識別 明: 十字,從 12 個基本公式中自行領悟,仔細研究一下,就是那幾個 位置,每天能堅持練習 10 分鐘,并參考以下階 年以上,相信會很快修煉成 正果。 驟: 、打亂后不限時分析,盡量 8 步內(nèi)完成; 打亂后不限時分 析,盡量盲擰完成; 打亂后限時 15 秒內(nèi)分 成的步驟; 打亂后限時 15

11、秒 內(nèi)分析出盡量 8 步內(nèi)盲擰完成; 15 秒內(nèi)觀察,2-3 秒完成底層十字,在完成十字 出第一組要完成的 F2L,在十字完成后連貫進行下一步。 F2L,剛開始學習 F2L 的時候,可以先掌握 3 個基本規(guī)律后,自己研 究 F2L 的原理,結(jié)果每一種 CASE 可以用 3 個 方法解出;然后再逐漸把其他的 27 個公式逐步全部記憶熟練,在記憶公式的過程中結(jié)合視頻的教程以及自己的手法 己當下階段最順手的公式強化練習。 為 F2L 觀察的地方非常多,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眼睛要盯著方塊好一 陣子才能找到你要的 PAIR相信堅持不懈的 你會發(fā)現(xiàn),你觀察的時間會越 來越短,前后銜接會越來越連貫,哈哈,你和

12、高手的差距已經(jīng)越來越小了,加油! OLL,它的公式有 57 個,很容易相似的搞混淆到一塊,所以記憶的 難度比較大,不過很大一部分公式是很順手, 比較容易混淆的可盡量對比 記憶,找到他們的一些明顯不同,再強化記憶,多加練習,就能很快分辨他們。在記憶 過程中,我們可以首先記憶已經(jīng)完成十字的 7 種情況,然后再記憶點系列的 8 種情況,其他的 42 種情況,可參考卡 序來對比記憶,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 歡優(yōu)先記憶自己認為比較好記憶的公式,整體來說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 PLL,它的公式只有 21 個,但是有幾個公式非常難觀察,和 F2L 一 樣,不過 F2L 的觀察是要找方塊,而 PLL 是要 的相對

13、位置,一開始練的 時候真是常對著方塊發(fā)呆,一呆就是快十秒。PLL 有幾個手法難度系數(shù)很高的,需要多 能達到滿意的時間完成(2 秒內(nèi))。 L 和 F2L 的觀察很復雜,所以要盡早練,OLL 可以慢慢記,反正碰到不 會的 CASE 就用二步 OLL 解決, 然后一步一 會開始減少,相信持續(xù)的練習, 你很快就會從 60 多秒一直慢慢減少至 15 秒左右的水平。(PS:二步 OLL 的意思是 非十字系列的 50 個 OLL 情況時, 我們先用頂層做十字的公式做成十字系列的其中情況之 一, 然后用我們首先記憶的 7 快速完成) 少發(fā)呆時間 呆時間,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讓人對著方塊發(fā)呆的原因很多 ,主要

14、有兩個原因: 1、觀察的發(fā)呆 發(fā)呆 2 、 一般人的習慣是 :觀察轉(zhuǎn)動觀察轉(zhuǎn)動。 在觀察的時候,手就會停下來,手停下來就 等于發(fā)呆,會浪費很多 少掉觀察時間的話,速度會很有明顯的提升。 察的發(fā)呆 ss 的發(fā)呆 一開始的 CROSS 都會卡住,因為要找到那四個邊,分布太廣,很不好 找,所以每轉(zhuǎn)一個, 就要停下來找另一個, S 完成時,已經(jīng)過了十幾秒了 。 改善這種慘況呢?幸虧在正式的魔術方塊比賽規(guī)則中,在轉(zhuǎn)動 方塊前有十五秒的觀察時間, 所以我們在開始轉(zhuǎn) 我們可以慢慢的觀察四個邊 塊的走向,在腦中盤算好待會要轉(zhuǎn)的路徑, 等到都安排好了,計時一開始就可以用連看 速度轉(zhuǎn)好 CROSS。(高手十字記錄

15、都是 1.5 秒2.5 秒左右完成), 剛開始非常的 困難,所以我們可以用循序漸進法來 紹一下 CROSS 的早期練習經(jīng)驗供大家參 考: 1.拿到轉(zhuǎn)亂的方塊,先不要急著轉(zhuǎn),先觀察四個白色棱塊在哪.(若底 色的,可以自己套用別的顏色); 2.首先找出最容易歸位的那一個,.思考一下,想象一 下當你把你選好的第一個白 過的步驟會把第二個白邊移去哪里; 3.思考一 下第二個白邊的新位置,要怎么轉(zhuǎn)才能歸位。 到這一步,有的人的頭開始痛起來了,不過沒關系,可以先練習一 次完成第一、第二白色棱塊, 完成后再重復 去完成第三、第四白邊 。 不用直接去想四邊的路徑,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是3+1,就是只觀察三個白邊,

16、第 轉(zhuǎn)動前, 用手沒用到的手指頭貼著它,當轉(zhuǎn)完三個時,就能很輕易的知道第 四個邊在哪。 而且隨時要注意到底空 哪,才不會把已完成的邊給擠掉。 簡單掌握了這些技巧,再結(jié)合 Cross 的 12 個基本公式,相信你已經(jīng)明白要怎么來 十字了。 L 的發(fā)呆 oss 第四邊的時候,手的速度放慢,用眼睛去找第一組 F2L 的 PAIR。 (PAIR 就是邊+角),轉(zhuǎn)第一組的時候,眼睛 L 的 PAIR,轉(zhuǎn)第二 組的時候,眼睛去找第三組 F2L 的 PAIR,轉(zhuǎn)第三組的時候,眼睛去找第四組 F2L 的 PAIR, 轉(zhuǎn)第 就可以想一想你也很快是魔方高手了,阿 Q 一下:)。 練 F2L 的時候,是要練習眼睛和

17、手的協(xié)調(diào), 所以一開始手要放 很慢很慢,讓你的眼睛有空去找 PAIR,然后目 5 的動作時,手不要停。 所 以要很有耐心的慢慢轉(zhuǎn),練到眼睛可以跟上時,手再慢慢的加快 不過這有個大 L 的轉(zhuǎn)法要熟,最好可以練到一觀察好 PAIR,閉上眼睛也可以將它歸位 這樣眼睛才有空去找下一組。 L 的發(fā)呆 L 的人絕對會對 PLL 的觀察很頭痛,因為要觀察出它的相對位置非常 的困難,而且要找到基準點也不容易。 PLL 的 L 一樣, 要找 PAIR, 不過 F2L 是要找零件的 PAIR, PLL 要找已完成的 PAIR。 的 21 個公式, 但 PLL 有很多規(guī)律可自行根 憶特點總結(jié)一下適合自己記憶的特征,

18、這樣就能做到快速反應,馬上眼到手到 ,心神合一。 手的發(fā)呆 玩方塊的時候,會有把方塊拿起來換方向的習慣,因為我們記的公 式多半都是只有一個方向, 當碰到自己熟悉的 C 方塊換到自己記的方向, 然后才開始解它,這樣就有一個叫換手時間產(chǎn)生. 當練到對秒數(shù)斤斤計較時,換手 浪費,由其是 OLL 和 PLL 換手習慣會最嚴重,所以以下給個建議: 的 OLL 和 F2L,要能以兩種以上不同的角度去完成; 要換方向的話,可考慮用U、U來減少換手,功能和換手相同, 但浪的時間在有些時候比換手少; 掌握基本手法,領悟換手的技巧和要領,盡量短的時間換手到位, 拿穩(wěn)魔方,然后快速開始進行下一步旋轉(zhuǎn),公式 點也就在

19、此,雖然有換手 ,可是換手很順暢,前后銜接很好,達到最快換手的目的。 結(jié)一下,真的減少發(fā)呆的練習方法就是放慢放慢到你的眼睛 可以跟上你的手, 讓手不要停下來等眼睛,等 好了,自然就會加快,久而 久之,一些不能破的瓶頸也可以輕易的突破了! 這兩條看似簡單,如果是有玩過一陣子 朋友 一定會覺得這兩點超超超超難,好好加油吧,前途是光明的,道理 是曲折的:) 就嫻熟的手法 練手法先從基本 手法練起,在一周左右時間可以基本掌握基本手法的要領,基本掌握了基本手法的要領 后,就可 教程中的手法來記憶和練習高級公式了?;臼址ǖ木毩暿且豁椈?本功,這項基本功越扎實,以后在練公式手法的 就越快,領悟、理解的就

20、越好,反之亦然,故,基本手法需要我們在學習高級玩法的過程中,不斷反復的加強練 話,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相信你的雙手可以轉(zhuǎn)出更快的速度的。 三階魔方高級玩法教程 本教程介紹的是三階魔方目前比較流行的一 種快速復原法,它是層先法的 一種,只是完成的步驟比較簡短,此方法共四步完成,簡 稱 CFOP CROSS-F2L-OLL- PLL) (CROSS-F2L-OLL- PLL),本教程中所列出的公式均是國內(nèi)外無數(shù)魔方高 手 經(jīng)過長時間優(yōu)化的最順手的公式,綜合難度系數(shù)雖然比較高,但熟練掌握后可以 最快 的復原。 CROSS(底層十字) CROSS(底層十字) F2L(前兩層 F2L(前兩層 ) OLL

21、(頂層面位 OLL(頂層面位 ) PLL(頂層歸位 PLL(頂層歸位 ) Cross: 又稱之謂底層架十字,意思是底部十字還原。本教程依然推薦使用白色面做底面。 Cross:底棱歸 位,又稱之謂底層架十字,意思是底部十字還原。本教程依然推薦使用白色面做底面。 cross 這一步雖然是 CFOP 快速法的第一步,由于魔方的變化數(shù)太多,故這一步的情況也相應非常多,所以在 講解 候,我們重點是講一些簡單的技巧幫助大家開闊思維,幫助大家大家思 考、判斷能力,真正的學習是需要自己多動 加練習,多加總結(jié),才能終有 所成就的。理論上,任何一種 case,都是可以在 8 步之內(nèi)完成的,我們在練習的過程 8 步

22、內(nèi)完成,8 步內(nèi)完成,相信很容易就能做到。要做到快速完成 Cross,步驟盡 量少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結(jié)合 的手法來完成,只有做到步驟盡量少,配 合手法很順手,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完成。下面給出一些高手練習的參考 亂魔方,不限定觀察時間,觀察并寫出如何在 8 步內(nèi)完成的公式,并 驗證完成,練習一段時間,滿意后,開始練習 秒內(nèi),觀察并寫出如何在 8 步內(nèi) 完成的公式,并驗證完成;練習滿意后,同樣限定在 15 秒內(nèi),快速觀察并迅速記憶牢 步內(nèi)完成,15 秒后憑記憶快速完成復原;上階段練習滿意后,進入另一個高要求 階段訓練,用標準打亂公式打亂魔 秒,快速觀察并迅速記憶牢固如何在 8 步 內(nèi)完成,同

23、時快速拿起魔方,眼睛不看底層的四個白色棱塊,雙手快速完 速 尋找第一組的 f2l。做到最后高要求階段有相當?shù)碾y度,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不可急于 求成。正所謂水到渠成 功到自然成。 第一類:三缺一 第一類: R F R R u R 或 R u R R u R 或 R u R 第二類: 第二類:二缺二 兩個棱塊需要復原 L R u R L L R u R L 第三類: 第三類:二缺二 兩個棱塊需要復原 R U R F R F R F R F R2 其他情況舉例 R2 F R U R F2 R F R u F R 完成底層和中層) 第二步 F2L( 完成底層和中層) 態(tài) 01、 R) 01、y (U

24、 R U R) 02、(U R) 02、(U R U R) 、( 律 03、(R R) 03、(R U R) 、( 04、 R) 04、y (R U R) 連 05、 U)( )(R R) 05、U (R U R U)(R U R) 06、(U U) 06、(U R U R U) y (R 、( 律 R)( )(U2 R) 07、y (U R U R)(U2 R U R) 08、 U2)( )(R 08、U (R U R U2)(R U R 連 09、 U2( R) 09、y U R U2(R U2 R U R) 10、 U2)( U )(R 10、U (R U2 R U2)(R U 律 11

25、、 U2)( U)( )(R )(R R) 11、y U (R U2)(R U)(R U R) U2)( )(R U) 12、U (R U2)(R U R U) 位 13、 U)( )(R R) 13、U2 (R U R U)(R U R) 14、 U2)( )(R U 14、y (R U R U2)(R U 15、 U)( )(R R) 15、U (R U2 R U)(R U R) 16、 R) R) 16、U (R U R) U2 (R U R) 17、 U( U) R) 17、y U(R U R U)y(R U R) 18、 RU) R) 18、U (R U RU) y (R U R)

26、19、(R U) R) 19、(R U R U) 2 (R U R) 、( 20、(R U) R) 20、(R U R U) y (R U R) 、( 21、 R) 21、U R U2 R U y (R U R) 22、 U)( R) 22、y U (R U R U)( R U R) 23、(R U) R) 23、(R U R U) 2 U (R U R) 、( U)( )(R R) 24、U (R U R U)(R U R) 25、(R R)U2( U)( )(R R) 25、(R U R)U2(R U R U)(R U R) 、( 26、(R U2) R) 26、(R U R U2) y

27、(R U R) 、( 27、(R U)( U2)( )(R )(R R) 27、(R U R U)(R U2)(R U R U R) 、( 28、(R U)( )(RU2 28、(R U R U)(RU2 R U )( 、( 29、 U) R) 29、R2 y (R U R U) y (R U R) 30、(R R) 30、(R U R )y U (R U R) F2 、( 31、(R U2 R U) 2 y (R U R) 31、(R U) R) 、( 32、 U) L) 32、U (R U R U) y (L U L)和 y( U)( )(R U)( )(R R) y(R U)(R U R

28、 U)(R U R) 33、(U )(U R) 33、(U F U F )(U R U R)和 、( U)( U)( )(R )(R R) (R U R U)(R U)(R U R) 34、 U2)( )(R R) 34、y (R U2)(R U R U R) 35、(R R) U)( )(R 35、(R U R)U2 (R U R U)(R 、( 36、(R U2 R )(U R U R) 36、(R )(U R) 、( 37、(R U R U)(R U2 R U)y ( 37、(R U)(R U2 U) 、( )( 38、 U)(RU)( )(RU)(R R) 38、y (R U)(RU)

29、(R U R) 39、(R U)( )(R R) 39、(R U R U)(R U R) 、( 40、(R U)( )(R R) 40、(R U R U)(R U R) 、( 41、 U)( )(R R) 41、y (R U R U)(R U R) 頂層面位) 第三步 OLL (頂層面位) 01、 01、(R U2) R U(R U R) 02、 R)和 02、(R U) (R U) (R U2 R)和 U (R U2) R U (R U R) 03、 03、(R U R U) (R U R U) (R U2 R) 和 (R U2) (R U R U R U) (R U R) 04、 04、R

30、 U2 (R2 U) (R2 U) (R2 U2 列 05、 05、(r U R U)(r F R F) 06、 06、(R U R U R U2 R)U (R U2 R R) 07、 07、F (r U R U)(r F R) 08、 08、(R U2)(R2 F R F)U2(R F R F) 09、 09、(F R U R U F)(f R U R U 列 10、 10、(f R U R U f)U (F R U R U F) 11、 11、(f R U R U f) y (F R U R 12、 12、(R U R U)(R F R F)U2(R F R F) 13、 13、F(R U

31、 R U) y (R U2)(R F 14、 14、r (R U R U R U) r (R2 F R F) 15、 15、r (R U R U R U) r2 (R2 U R 16、 16、f (R U R U)2 f 17、 17、(R U R U R U) y (R U R 列 18、 18、(r U r)(U R U R ) 2 (r U r) 19、 19、(R U U)(R2 U)(R U R U2)( 20、 20、(r U r U) (r U r) y (R U R) 21、 21、(R F R U R F R) y (R U 列 22、 22、(r U r)(R U R U)

32、(r U r) 23、 23、(r U r) (R U R U)(r U r 24、 24、(R U R U)(R F R F) 25、 25、F(R U R U) F 列 26、 26、(R U R U r)(R U R U) r 27、 27、(r U R U) (r R U)(R U R 28、 28、(r U r U r) y (R U R f) 29、 29、(R F R U R U) (F U R) 系 30、 30、(R U R U) y (r U R U) r R 31、 31、(R U)(R F R F) (U R) 32、 32、(R U F)(U R U R F R) 3

33、3、 33、(R U B U)(R U R B R) 列 34、 34、x U F R F R U 35、 35、f (R U R U) f 36、 36、F(R U R U)(R U R F) 37、 37、R U2 (R2 F R F)(R U2 R 列 38、(r U2)(R U R U) r 38、 39、(r U2)(R U R U) r 39、 40、 40、r U R U R U2 r 41、 41、r U R U R U2 r 列 42、 42、r (R2 U)(R U R) U2 (R U R) r 43、 43、r (R2 U)(R U R) U2 (R U 44、 44、

34、(R U R) y x (R U R F)(R U R) 45、 45、(R U R U)(R F R F) (R U 46、 46、(r U2)(R U R U R U)(R U r) 47、 47、B (R U R U)2 B 列 48、 48、r U2(R U R U)(R U R U) r 49、 49、F(R U R U)2 F 50、 50、R F R2 B R2 F R2 B R 51、 51、R B R2 F R2 B R2 F R 52、 52、(R2 U R B)(R U R2 U)(R B R) 53、 53、(R U R U)(R U R F) U (F 系列 54、 54、(R U R U2 R U) y (L U L U F) 55、 55、(R U R U2 R U) y (R U R U 56、(R U R U)(R U R U)(R F R F) 56、 57、(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