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PAGE\MERGEFORMAT1頁共NUMPAGES\MERGEFORMAT1頁手術室護理知識比賽題庫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科室/部門/班級:得分:題型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總分得分

一、單選題(共20分)

1.手術室環(huán)境中,以下哪項措施最能有效降低空氣傳播病原體的風險?

A.定期使用紫外線燈照射

B.保持室內(nèi)溫濕度在22-24℃

C.限制非必要人員進入

D.每日開窗通風2小時

2.靜脈輸液時,發(fā)現(xiàn)患者穿刺部位出現(xiàn)紅腫、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輸液速度過快

B.針頭刺破血管壁

C.輸液液體內(nèi)含微粒

D.患者過敏反應

3.手術中使用無菌器械包,以下哪項操作屬于規(guī)范操作?

A.用無菌生理鹽水擦拭包內(nèi)器械

B.在包布上噴灑消毒液后靜置30分鐘

C.手術開始前1小時打開無菌包

D.由2名護士共同檢查器械包完整性

4.患者在全麻手術后,出現(xiàn)呼吸頻率10次/分,最可能的問題是?

A.呼吸機參數(shù)設置過高

B.麻醉藥物殘留

C.胸腔積液壓迫肺部

D.患者情緒緊張

5.手術室護士在傳遞器械時,應遵循的順序原則是?

A.由內(nèi)向外傳遞

B.先主刀醫(yī)生后助手

C.從上到下依次傳遞

D.按照器械大小排序

6.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的關鍵措施不包括?

A.手術前24小時停用抗生素

B.手術區(qū)域皮膚徹底消毒

C.術中保持手術野干燥

D.術后及時更換敷料

7.手術室中,以下哪項屬于銳器傷的高風險操作?

A.器械傳遞

B.靜脈輸液

C.使用電刀

D.安裝引流管

8.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后,出現(xiàn)腰背部疼痛伴大小便失禁,最可能的原因是?

A.麻醉藥物劑量不足

B.硬膜外導管移位

C.脊神經(jīng)根損傷

D.術后并發(fā)癥

9.手術室內(nèi)的空氣潔凈度級別最高的區(qū)域是?

A.潔凈手術部

B.污染手術部

C.器械清洗間

D.休息室

10.手術標本的送檢流程中,以下哪項是錯誤操作?

A.標本固定前立即記錄病理名稱

B.用10%甲醛溶液浸泡標本

C.標本容器外貼標簽時字跡朝外

D.標本運送途中避免劇烈搖晃

11.手術室護士發(fā)現(xiàn)患者心率50次/分,以下哪項措施是首選?

A.立即靜脈推注阿托品

B.加快輸液速度

C.按壓患者股動脈

D.調(diào)整患者體位

12.使用電刀時,以下哪項是預防電灼傷的有效措施?

A.使用導電膠涂抹手術區(qū)域

B.將電刀負極板放置在患者大腿處

C.避免術中使用金屬器械

D.電刀筆與皮膚保持5cm距離

13.手術室感染控制中,以下哪項屬于“標準預防”?

A.對所有患者使用一次性手套

B.僅對接觸體液時使用防護用具

C.手術室空氣每日消毒3次

D.污染器械先清洗再滅菌

14.患者在手術中突發(fā)低血壓,以下哪項檢查是首選?

A.測量中心靜脈壓

B.查看動脈血氣分析

C.觸摸患者頸動脈搏動

D.檢查輸液管路通暢性

15.手術室護士在清點紗布、器械時,應至少有多少人參與?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6.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器械包,以下哪項是滅菌前的關鍵步驟?

A.用酶清潔劑浸泡1小時

B.熱壓滅菌前檢查包內(nèi)干燥度

C.使用消毒液噴灑包表面

D.包外貼標簽時字跡朝內(nèi)

17.手術室中,以下哪項屬于“生物安全柜”的適用場景?

A.手術標本處理

B.麻醉氣體收集

C.無菌溶液配制

D.術中污染空氣過濾

18.患者在手術中突發(fā)過敏性休克,首選治療藥物是?

A.腎上腺素

B.地塞米松

C.苯腎上腺素

D.氫化可的松

19.手術室護士在術中發(fā)現(xiàn)患者體溫驟升至40℃,最可能的原因是?

A.麻醉藥物影響

B.術中失血過多

C.切口感染

D.術后應激反應

20.手術室中,以下哪項屬于“職業(yè)暴露”的典型場景?

A.器械傳遞時手套破損

B.靜脈輸液時針頭回血

C.使用電刀時皮膚發(fā)紅

D.處理污染敷料時佩戴口罩

二、多選題(共15分,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1.手術室感染控制中,以下哪些措施屬于“接觸隔離”?

A.使用一次性手套

B.患者床旁隔離

C.器械專用化處理

D.空氣每日消毒

22.手術中使用電刀時,以下哪些是常見的并發(fā)癥?

A.電灼傷

B.組織炭化

C.呼吸抑制

D.麻醉效果減弱

23.手術室護士在交接班時,應重點交接哪些內(nèi)容?

A.患者生命體征

B.手術進展情況

C.麻醉藥物使用

D.污染物品處理

24.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的關鍵措施包括?

A.手術區(qū)域皮膚消毒

B.術中保持手術野干燥

C.術后及時更換敷料

D.手術前24小時停用抗生素

25.手術室護士在處理銳器傷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A.立即用流動水沖洗傷口

B.用酒精消毒傷口

C.雙手擠壓傷口排出血液

D.及時報告并填寫銳器傷登記表

26.手術室中,以下哪些屬于“無菌物品”的范疇?

A.無菌紗布包

B.一次性手套

C.滅菌后的手術器械

D.麻醉機管道

27.手術標本的送檢流程中,以下哪些是關鍵環(huán)節(jié)?

A.標本固定前立即記錄病理名稱

B.用10%甲醛溶液浸泡標本

C.標本容器外貼標簽時字跡朝外

D.標本運送途中避免劇烈搖晃

28.手術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時,以下哪些是常見并發(fā)癥?

A.脊神經(jīng)根損傷

B.血壓下降

C.術后頭痛

D.呼吸抑制

29.手術室護士在術中發(fā)現(xiàn)患者心率過緩,以下哪些是可能的原因?

A.麻醉藥物殘留

B.電解質(zhì)紊亂

C.腎上腺素使用不足

D.氣道阻塞

30.手術室感染控制中,以下哪些屬于“標準預防”?

A.所有患者使用一次性手套

B.僅對接觸體液時使用防護用具

C.手術室空氣每日消毒3次

D.污染器械先清洗再滅菌

三、判斷題(共10分,每題0.5分)

31.手術室溫度應維持在22-24℃,濕度40%-60%。

32.手術標本送檢時,必須使用10%甲醛溶液固定。

33.手術中使用電刀時,負極板應放置在患者肌肉豐富處。

34.手術室護士在傳遞器械時,器械尖端應朝向自己。

35.手術部位感染(SSI)的主要原因是手術室空氣污染。

36.手術室銳器傷后,應立即用酒精消毒傷口。

37.手術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腰背部疼痛。

38.手術標本容器外,標簽應字跡朝外以便識別。

39.手術室護士在清點紗布、器械時,應至少有2人參與。

40.手術室中,所有接觸患者的物品必須滅菌后使用。

四、填空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41.手術室空氣潔凈度最高的區(qū)域是______級別,主要應用于______手術。

42.手術標本送檢時,必須使用______溶液固定,固定時間一般不少于______小時。

43.手術中使用電刀時,為預防電灼傷,應避免使用______器械,并保持電刀筆與皮膚距離在______cm以上。

44.手術室護士在交接班時,應重點交接患者的______、手術進展情況及______使用情況。

45.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的關鍵措施包括手術區(qū)域皮膚______、術中保持手術野______及術后及時更換______。

46.手術室銳器傷后,應立即用流動水沖洗傷口,并用______消毒傷口,同時及時報告并填寫______。

47.手術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______疼痛,主要原因是______損傷。

48.手術室感染控制中,所有接觸患者的物品必須______后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49.手術標本容器外,標簽應字跡______,以便識別,標簽內(nèi)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號及______。

50.手術室護士在術中發(fā)現(xiàn)患者心率過緩,首選治療藥物是______,劑量為______μg靜脈推注。

五、簡答題(共20分,每題5分)

51.簡述手術室護士在傳遞器械時應遵循的順序原則及其原因。

52.手術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時,可能出現(xiàn)哪些并發(fā)癥?如何預防?

53.手術室感染控制中,標準預防與接觸隔離的區(qū)別是什么?

54.手術標本的送檢流程中,哪些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如何避免錯誤?

六、案例分析題(共25分)

55.案例:某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中使用電刀時,主刀醫(yī)生發(fā)現(xiàn)手術區(qū)域皮膚出現(xiàn)焦黃色,并有輕微煙霧產(chǎn)生。此時,手術室護士立即停止電刀使用,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用無菌紗布覆蓋患者皮膚,并詢問主刀醫(yī)生是否需要調(diào)整電刀參數(shù);

(2)檢查電刀筆與皮膚距離,確認是否過近;

(3)清潔手術區(qū)域,避免焦糊影響后續(xù)操作。

問題:

(1)分析電刀皮膚焦黃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2)手術室護士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如何進一步預防類似事件?

(3)總結電刀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選題(共20分)

1.C

解析:降低空氣傳播病原體的風險,首選限制非必要人員進入,減少污染源。紫外線燈照射只能消毒物體表面,不能有效降低空氣傳播風險;溫濕度控制與空氣傳播關系不大;開窗通風可能導致空氣流動不均,增加感染風險。

2.B

解析:穿刺部位紅腫、疼痛,最可能是針頭刺破血管壁,導致血液外滲。輸液速度過快可能引起循環(huán)負荷過重,但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微粒可能導致靜脈炎,但通常表現(xiàn)為沿靜脈走向的紅線;過敏反應通常伴隨皮疹、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

3.D

解析:無菌器械包的規(guī)范操作包括:檢查包內(nèi)外標識、包裝完整性,使用前24小時內(nèi)打開,并由2名護士共同檢查。用生理鹽水擦拭包內(nèi)器械會破壞無菌狀態(tài);噴灑消毒液后靜置時間不足無法保證滅菌效果;過早打開無菌包會增加污染風險。

4.C

解析:全麻手術后呼吸頻率10次/分,提示呼吸抑制,最可能是胸腔積液壓迫肺部導致通氣不足。呼吸機參數(shù)設置過高會導致過度通氣;麻醉藥物殘留可能延長呼吸抑制時間,但通常伴隨其他生命體征異常;情緒緊張可能導致呼吸加快,但頻率不會低至10次/分。

5.C

解析:傳遞器械時應遵循“由上到下、由遠到近”的順序,確保手術野始終無菌。由內(nèi)向外傳遞可能導致污染;先主刀醫(yī)生后助手無固定順序;按照器械大小排序不利于術中快速取用。

6.A

解析:預防SSI的關鍵措施包括手術前24小時停用抗生素(錯誤,應術前1小時停用)、皮膚消毒、保持手術野干燥、術后及時換藥。術前過早停用抗生素可能導致感染風險增加。

7.C

解析:使用電刀屬于銳器傷高風險操作,電刀筆尖銳且?guī)щ姡僮鲿r容易刺傷手指。器械傳遞、靜脈輸液、安裝引流管雖然也有風險,但電刀傷的風險更高。

8.C

解析:硬膜外麻醉后腰背部疼痛伴大小便失禁,提示馬尾神經(jīng)綜合征,最可能是硬膜外導管移位壓迫脊髓。麻醉藥物劑量不足通常表現(xiàn)為麻醉效果不佳;導管移位可能引起神經(jīng)損傷;術后頭痛通常是蛛網(wǎng)膜下隙麻醉的并發(fā)癥。

9.A

解析:潔凈手術部(如層流手術室)是空氣潔凈度最高的區(qū)域,通常達到100級標準,適用于心、腦、胸等精密手術。污染手術部潔凈度較低,器械清洗間和休息室均不屬于潔凈區(qū)域。

10.C

解析:標本容器外標簽應字跡朝向運送人員,便于識別。標本固定前立即記錄病理名稱是正確的;甲醛溶液是常用固定液;標簽朝外會導致接收人員無法識別;運送途中避免搖晃是正確的。

11.A

解析:心率50次/分提示心動過緩,首選靜脈推注阿托品(0.5-1mg)提高心率。加快輸液速度可能加重循環(huán)負荷;按壓股動脈無效;調(diào)整體位可能短暫改善循環(huán),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12.C

解析:預防電灼傷的措施包括:避免使用金屬器械(如吸引管、縫針);保持電刀筆與皮膚距離1-2cm;負極板應放置在肌肉豐富處(如大腿)。導電膠、負極板放置不當均可能導致灼傷。

13.A

解析:標準預防是針對所有患者的防護措施,包括手衛(wèi)生、使用一次性手套等。接觸隔離是針對特定傳染病的額外防護措施;僅接觸體液時使用防護用具屬于飛沫/接觸隔離;每日消毒是環(huán)境控制措施。

14.A

解析:突發(fā)低血壓時,首選測量中心靜脈壓判斷容量狀態(tài)。動脈血氣分析主要評估氣體交換;觸摸頸動脈搏動可能損傷動脈;檢查輸液管路是輔助措施。

15.B

解析:清點紗布、器械必須由2人參與,互相核對,減少錯誤發(fā)生。單人清點容易漏數(shù)。

16.B

解析:滅菌前必須檢查包內(nèi)干燥度,潮濕會降低滅菌效果。酶清潔劑是清洗步驟;噴灑消毒液是表面消毒;包外標簽朝內(nèi)會導致接收人員無法識別。

17.A

解析:生物安全柜用于處理生物危害性標本,如手術標本處理。麻醉氣體收集需特殊廢氣處理系統(tǒng);無菌溶液配制需層流潔凈臺;術中污染空氣過濾是空氣凈化系統(tǒng)功能。

18.A

解析:過敏性休克首選腎上腺素(0.1mg皮下注射),能快速收縮血管、提升心率。地塞米松是糖皮質(zhì)激素,起效慢;苯腎上腺素主要用于高血壓;氫化可的松也是糖皮質(zhì)激素。

19.C

解析:術后體溫驟升至40℃,最可能是切口感染導致全身炎癥反應。麻醉藥物影響通常導致體溫下降;失血過多主要表現(xiàn)為血容量不足;術后應激反應通常體溫輕度升高。

20.B

解析:銳器傷是典型職業(yè)暴露場景,如針頭回血時手套破損。器械傳遞時手套破損屬于接觸傳播風險;使用電刀時皮膚發(fā)紅是正?,F(xiàn)象;處理污染敷料時佩戴口罩是標準預防措施。

二、多選題(共15分,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1.ABC

解析:接觸隔離措施包括:專用器械、患者床旁隔離、防護用具(如手套)。空氣消毒屬于環(huán)境控制,不屬于接觸隔離。

22.ABC

解析:電刀并發(fā)癥包括電灼傷、組織炭化、呼吸抑制(因煙霧吸入)。麻醉效果減弱不是電刀直接并發(fā)癥。

23.ABC

解析:交接班重點包括患者生命體征、手術進展、麻醉藥物使用,以及污染物品處理(如銳器、感染標本)。

24.ABC

解析:預防SSI措施包括:皮膚消毒、保持手術野干燥、及時換藥。術前24小時停用抗生素會增加感染風險。

25.ABD

解析:銳器傷處理:流動水沖洗、酒精消毒、雙手擠壓(錯誤,應單手擠壓,避免血液回流)、報告并登記。

26.AC

解析:無菌物品包括滅菌后的器械、紗布包。一次性手套、麻醉機管道屬于一次性或半一次性物品。

27.ABCD

解析:標本送檢關鍵環(huán)節(jié):記錄病理名稱、使用甲醛固定、標簽朝外、避免搖晃。

28.ABC

解析:硬膜外麻醉并發(fā)癥:脊神經(jīng)根損傷、血壓下降、術后頭痛。呼吸抑制是全麻并發(fā)癥。

29.ABC

解析:心動過緩原因:麻醉藥物殘留、電解質(zhì)紊亂(如低鉀)、腎上腺素使用不足。氣道阻塞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

30.AC

解析:標準預防包括:所有患者使用一次性手套、空氣消毒。僅接觸體液時使用防護用具是接觸隔離;每日消毒是環(huán)境措施;清洗再滅菌是消毒流程。

三、判斷題(共10分,每題0.5分)

31.√

32.×

解析:標本固定液根據(jù)病理類型選擇,如甲醛、乙醇等,并非固定使用10%。

33.√

34.×

解析:傳遞器械時器械尖端應朝向接收者,避免污染。

35.×

解析:SSI主要原因是手術操作不當(如皮膚消毒不徹底)、異物殘留等。

36.×

解析:銳器傷后應立即用流動水沖洗,酒精消毒會凝固蛋白,影響傷口處理。

37.√

38.√

39.√

40.√

四、填空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41.100;精密

42.甲醛;10

43.金屬;1-2

44.生命體征;麻醉藥物

45.消毒;無菌;敷料

46.酒精;銳器傷登記表

47.腰背;脊神經(jīng)根

48.滅菌;

49.朝外;病理類型

50.阿托品;0.5-1

五、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