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練習題(解析版)_第1頁
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練習題(解析版)_第2頁
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練習題(解析版)_第3頁
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練習題(解析版)_第4頁
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練習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體的運動》同步練習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20分)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0分)1、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xiàn)了交會對接,如圖為對接模擬圖。對接后,“神舟十三號”相對以下哪個參照物是靜止的(

)A.地球 B.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 C.“天和”核心艙 D.太陽2、甲乙兩位同學在同一考點參加800m體考,t=0時同時起跑,t4時刻同時到達終點,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0~t1時間內甲乙兩同學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B.t1~t2時間內甲乙兩同學保持相對靜止C.0~t3時間內甲同學的路程小于乙同學的路程D.剛到達終點時,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3、對下列詩句中劃線部分運動的描述,所選擇的參照物不正確的是(

)A.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船上乘客 B.孤帆一片日邊來——日C.輕舟已過萬重山——萬重山 D.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牛4、一個同學受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鼓舞,開始訓練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賽,如圖所示,做空中動作時他看到天地旋轉,他所選的參照物是()A.U型場地 B.現(xiàn)場的觀眾 C.天空上的云彩 D.自己的頭盔5、中國航天從“天宮”建站到“嫦娥”奔月,從“天問”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邁進探索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間尺度最大的是()A.地球 B.月球 C.火星 D.太陽6、下列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A.中學生課桌高度約為B.某中學生從一樓慢走到五樓所用時間約為C.某中學生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D.九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7、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8.5℃B.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0.5kgC.中學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1m/sD.一本中學物理教科書的厚度約為5cm8、周日做完作業(yè),小明和小芳同學在風景如畫的柳葉湖畔騎自行車,如圖所示是他們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0~10s兩人所通過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總是運動的C.第10s末,兩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9、一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汽車運動情況的是()A. B.C. D.10、如圖所示,是服裝店內貼在墻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兒童測量身高,該刻度尺的數(shù)字對應的單位是()A.mm B.cm C.dm D.m第Ⅱ卷(非選擇題80分)二、填空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1、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兩車相距30m,它們同時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的s﹣t圖像分別如圖(a)和(b)所示。則:(1)乙車的速度是_____m/s;(2)當乙車運動的路程為2.4m,甲車的路程為_____m;(3)經(jīng)過20s,兩車相距_____m。2、如圖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若所用刻度尺受熱脹冷縮影響比較明顯,則在溫度較高時測出的物體的長度將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3、如圖甲中,物體A的長度是______cm;圖乙中,物體A的長度是______cm。4、赤峰至喀左的高鐵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運營,標志著赤峰進入高鐵時代。赤峰至喀左高鐵線路全長為157km,C8228次列車上午11:09從赤峰站出發(fā),12:12到達喀左站,列車在赤峰至喀左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_____km/h(計算結果保留整數(shù))。小明乘坐高鐵去旅行,當列車開動時,他覺得站臺向列車運行的相反方向運動,小明是以_______為照物進行判斷的。5、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直徑是___________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__s。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泵枥L了山水相依的美麗風景,青山“走”的參照物是______;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能聽出聲音是鐘聲而不是鼓聲,這是根據(jù)__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來判別的。7、刻度尺是學生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遵守其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______;如圖所示為小明測量紐扣的情景,紐扣的直徑是______cm。8、在通常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約為_______。從地面向月球發(fā)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需要約,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_________。9、如圖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10、人們通常說的“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即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而言。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結論常常也會不一樣。要描述一位乘電梯上升的乘客的運動(圖),如果選擇地面為參照物,乘客是_________的;如果選擇其所在電梯的轎廂為參照物,乘客是___________的(均選填“運動”或“靜止”)。三、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30分)1、春節(jié)期間小明乘坐D3018次動車從上海始發(fā),去武昌看奶奶。具體的列車時刻表如表所示。車站到達時間發(fā)車時間里程/km上海始發(fā)站09:500南京12:0212:11301合肥13:1913:21457武昌16:11終點站841(1)該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時?(2)途中動車要穿過一條隧道,動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用了2min完全穿過長度為2000m的隧道,求這列動車的長度是多少米?2、汽車在出廠前要做多項測試,制動測試就是其中一項,已知汽車緊急停車要經(jīng)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動過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某品牌汽車在做制動測試時汽車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緊急停車時,在反應過程中,汽車行駛20m,制動過程中所用的時間為2s,兩個過程通過的總距離為30m,如圖所示。求:(1)汽車在反應過程所用的時間;(2)兩個過程總的平均速度。3、高鐵已經(jīng)成為一張“中國名片”。隨著今年年底鄭濟高鐵鄭濮段主體工程建設完成,河南省將成為全國率先提出、率先完成“米”字型高鐵。伴隨一聲長鳴的汽笛,搭載1200多名旅客的G79次“復興號”穩(wěn)步啟動,快速駛離北京西火車站,開往深圳北,如表是G79次列車時刻表的部分內容:(1)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shù))?(2)假如小明爸爸駕車以100km/h的速度從鄭州東站出發(fā),沿著高速行駛,行至深圳北站需要多久?(假如路程和高鐵路程相同)車站到站時間開車時間運行時間北京西到各站路程/km北京西始發(fā)站10:0000石家莊11:0711:091小時7分鐘281鄭州東12:3112:342小時31分鐘693武漢14:1714:204小時17分鐘1269深圳北18:38終到站8小時38分24404、如圖所示為某地傳感器發(fā)出和接收超聲波信號檢測汽車速度的示意圖,已知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某次檢測車速時,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用了0.4s,求:(1)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jīng)過的路程?(2)超聲波信號遇到汽車時,汽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3)如果傳感器第二次發(fā)出至接收信號用了0.7s,兩次信號發(fā)出時間間隔為2s,求汽車的速度。5、一列火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前進,某一時刻路過如圖所示的路標。求:(1)火車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揚州?(2)若該火車完全通過一條長2800m的隧道需要用時120s,求火車的長度。四、實驗探究(4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20分)1、小星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l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則;(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2)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______dm;vAB=______m/s(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填“大”或“小”)2、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活動中,讓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1)實驗測量原理是______,為了完成這個實驗要用到兩種測量工具,它們是______和______;(2)為防止下落時間太短,不便測量,應選擇錐角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紙錐,或從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高度開始下落;下落距離s/m下落時間t1/s下落時間t2/s下落時間t3/s下落時間平均值t/s______1.801.41.61.5____________(3)實驗小組測量一個紙錐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時測量時間。如上表是他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請你幫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4)若下落高度足夠高,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丁所示的v?t圖象,則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3、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的任何物體,都會同時落地,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質量無關,這種運動叫作自由落體運動。一興趣小組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他們用頻閃照相機(頻閃間隔時間t=0.1s)拍攝下了數(shù)張不同質量的金屬小球從同一位置自由下落的影像,其中一張如圖甲所示。(g=10N/kg)(1)請根據(jù)影像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小球下落0.3s內的s-t圖像(下落距離s從起點0開始算起)______;(2)從起點0算起,質量為5kg的小球運動至位置5的過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為______m/s,當小球質量從5kg增大為10kg,從位置5的平均速度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4、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觀察到不同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們聯(lián)想到“物體在液體中下沉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物體下沉快慢與物體質量有關;猜想二:物體下沉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猜想三:物體下沉快慢與物體體積有關;猜想四:物體下沉快慢與物體形狀有關。他們利用電子天平、秒表、長玻璃圓筒、體積和形狀相同的小瓶,還有細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進行探究實驗,將裝有細沙的小瓶從液面處由靜止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為0.3米。記錄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序號液體質量m(克)下沉時間t(秒)序號液體質量m(克)下沉時間t(秒)序號液體質量m(克)下沉時間t(秒)1水20.00.534牛奶20.00.707食用油20.00.87225.00.40525.00.50825.00.70330.00.30630.00.45930.00.60①物體在液體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時,通過比較物體的______判斷下沉的快慢;②要探究物體下沉快慢與液體種類的關系,應選擇實驗序號為______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③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或7、8與9)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詳解】A.“神舟十三號”圍繞地球轉動,與地球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以地球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神舟十三號”圍繞地球轉動,與地球上的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以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C.“神舟十三號”與空間站“天宮二號”成功實現(xiàn)了交會對接,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是靜止的,故C符合題意;D.“神舟十三號”圍繞地球轉動,地球圍繞太陽轉,“神舟十三號”與太陽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以太陽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C【詳解】A.由圖像可知,0~t1時間內,甲乙兩物體的速度隨時間逐漸增大,甲乙兩物體都在加速運動,故A錯誤;B.t1~t2時間內,乙同學運動的速度大于甲同學運動的速度,他們是相對運動的,故B錯誤;C.0~t3時間內,甲同學運動的速度始終小于乙同學運動的速度,他們運動的路程,運動相同時間,速度小的甲運動的路程小,故C正確;D.t4時刻甲、乙同時到達終點,此時甲同學的速度大于乙同學的速度,故D錯誤。故選C。3、D【詳解】A.根據(jù)詩句知道,研究對象是行舫,選擇船上的乘客,相對于乘客,船的位置沒有變化,則船是靜止的,沒有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研究對象是孤帆,選擇“日”作參照物,孤帆是運動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研究對象是“輕舟”,選擇“萬重山”做參照物,輕舟是運動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研究對象是橋,選擇“流水”作參照物,橋是運動的,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D【詳解】ABC.他看到天地旋轉,研究對象是天空和地面,不能以研究對象為參照物,所以不能選擇U型場、現(xiàn)場的觀眾和天空上的云彩,故ABC不符合題意;D.以自己的頭盔為參照物,天空和地面相對于自己的頭盔位置發(fā)生變化,故D符合題意。故選D。5、D【詳解】根據(jù)生活常識可知,地球的直徑為12756km,月球的直徑約3476.28km,火星的直徑為6779km,太陽的直徑為1392000km,綜上可知,太陽的直徑最大,因此星球空間尺度最大的是太陽,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6、A【詳解】A.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0.8m=80cm故A符合題意;B.某中學生從一樓慢走到五樓所用時間約為1min=60s故B不符合題意;C.某中學生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7m/s,故C不符合題意;D.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九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與此差不多,約為200g,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C【詳解】A.人的正常體溫37℃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等于0.05kg;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約為3.6km/h,約等于1.1m/s;故C符合題意;D.一本中學物理教科書的厚度約為2cm;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A【詳解】ACD.由v—t圖像可知,小芳的運動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3m/s,小明的運動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說明小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0s末,兩人的速度相等,均為3m/s,根據(jù)可知,0~10s小芳通過的路程大于小明通過的路程,故A錯誤,符合題意;CD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v—t圖像可知,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與垂柳之間的位置始終在變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總是運動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9、D【詳解】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s﹣t圖像中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在v﹣t圖像中,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水平線;A.圖中的v﹣t圖像,表示運動速度越來越小,故A錯誤;B.圖中的v﹣t圖像,表示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B錯誤;C.圖中的s﹣t圖像,表示運動的路程不變,即靜止,故C錯誤;D.圖中的s﹣t圖像,表示運動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即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10、B【詳解】測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為,故刻度尺的數(shù)字對應的單位是。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1、

0.6

1.6

10【詳解】(1)[1]乙車的速度是(2)[2]當乙車運動的路程為2.4m,乙車運動的時間為甲車的路程為(3)[3]經(jīng)過20s,甲車的路程為乙車的路程為兩車相距2、

3.43

偏小【詳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左側對應的刻度值為1.00cm,右側對應的刻度值為4.43cm,則木塊的長度是l=4.43cm-1.00cm=3.43cm[2]所用刻度尺受熱脹冷縮影響比較明顯,則在溫度較高時尺子實際長度變長,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會偏小。3、

3.3

3.12【詳解】[1]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物體A的長度是3.3cm。[2]圖乙中,刻度尺一大格為1cm,一大格包含10個小格,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A的長度是6.12cm-3.00cm=3.12cm4、

150km/h

自己乘坐的列車【詳解】[1]列車上午11:09從赤峰站出發(fā),12:12到達喀左站,行駛1h3min合1.05h,則列車在赤峰至喀左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2]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車為參照物,站臺離列車員越來越遠,站臺向列車運行的相反方向運動。5、

1.20

337.5【詳解】[1]直尺的分度值為1mm=0.1cm,紐扣左邊讀數(shù)為2.00cm,右邊讀數(shù)為3.20cm,紐扣的直徑為3.20mm-2.00mm=1.20cm[2]秒表的小盤分度值為0.5min,大盤分度值為0.1s,小盤的指針指在5min~6min之間,大盤指在37.5s處,故整個秒表的讀數(shù)為5min37.5s=337.5s6、

竹排

音色【詳解】[1]青山相對于竹排有位置變化,因此青山“走”的參照物是竹排。[2]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我們由此可以區(qū)分發(fā)聲體是什么。因此,能聽出聲音是鐘聲而不是鼓聲,這是根據(jù)音色來判別的。7、

垂直

1.15【詳解】[1]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讀數(shù)準確。[2]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紐扣左側與2.00cm對齊,右側與3.15cm對齊,所以紐扣的直徑為d=3.15cm-2.00cm=1.15cm8、

【詳解】[1]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在通常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約為。[2]由得,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9、

-16

1.85【詳解】[1]如圖所示,溫度計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為1℃,示數(shù)向右變小,則此時溫度為零度以下,故讀數(shù)為-16℃。[2]如圖所示,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為0.1cm,左端讀數(shù)為2.00cm,右端讀數(shù)為3.85cm,物體的長度為10、

運動

靜止【詳解】[1]靜止站在上升電梯中的乘客,相對于地面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人運動的;[2]若以電梯的轎廂為參照物,乘客和電梯之間的位置沒發(fā)生變化,所以相對于電梯的轎廂是靜止的。三、計算題1、(1)135km/h;(2)400m【詳解】解:(1)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的路程為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的時間為則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2)列車的速度為穿過隧道的時間為根據(jù)速度公式可得完全穿過的隧道時動車行駛的路程為動車的長度為答:(1)該動車在南京到武昌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135km/h;(2)這列動車的長度是400m。2、(1)0.5s;(2)12m/s【詳解】解:(1)已知制動前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20m,汽車行駛的速度v=40m/s,車在反應過程所用的時間為(2)已知汽車行駛的總路程為s總=30m,汽車行駛的總時間為t總=t反應+t制動=0.5s+2s=2.5s兩個過程總的平均速度為答:(1)汽車在反應過程所用的時間為0.5s;(2)兩個過程總的平均速度為12m/s。3、(1)282.6km/h;(2)17.47h【詳解】解:(1)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全程的路程為全程所用的時間為全程的平均速度為(2)小明爸爸駕車的路程為由得,小明爸爸從鄭州東站出發(fā),沿著高速行駛,行至深圳北站需要的時間為答:(1)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2.6km/h;(2)假如小明爸爸駕車以100km/h的速度從鄭州東站出發(fā),沿著高速行駛,行至深圳北站需要17.47h。4、(1)136m;(2)68m;(3)23.7m/s【詳解】(1)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jīng)過的路程(2)由于超聲波遇到汽車后,就返回了,那么超聲波信號遇到汽車時,汽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是(3)如果傳感器第二次發(fā)出至接收信號用了0.7s,那么超聲波第二次遇到汽車時,汽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是則小汽車行駛的路程為則小汽車行駛的時間為則汽車的速度答:(1)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jīng)過的路程為136m;(2)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jīng)過的路程68m;(3)汽車的速度。5、(1)20min;(2)200m【詳解】解:(1)由標志牌知,標志牌處到揚州的路程s1=30km根據(jù)速度公式,火車到揚州的時間(2)由速度公式可得火車120s通過的路程s2=vt2=25m/s×120s=3000m火車的長度l=s2﹣l隧道=3000m-2800m=200m答:(1)火車還需要20min才能到達揚州;(2)火車的長度是200m。四、實驗探究1、

4.00

0.2

大【詳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這段時間的比值,該實驗的原理是,實驗中要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秒表測量時間。(2)[2]由圖知AB段的路程sAB=10.00dm-6.00dm=4.00dmAB段的時間tAB=15∶35∶22-15∶35∶20=2s[3]AB段的速度(3)[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計時晚,所計時間偏小,由算出的速度偏大。2、

刻度尺

秒表

下落的平均速度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