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1.地球平均半徑約為多少公里?A.6357B.6371C.6378D.6400答案:B(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極半徑約6357公里,赤道半徑約6378公里)2.地球內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A.地殼B.地幔C.外核D.內核答案:B(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占地球體積的82%)3.下列哪種巖石屬于巖漿巖?A.石灰?guī)rB.頁巖C.花崗巖D.大理巖答案:C(花崗巖為侵入型巖漿巖,石灰?guī)r、頁巖為沉積巖,大理巖為變質巖)4.全球氣壓帶中,常年盛行下沉氣流的是?A.赤道低氣壓帶B.副熱帶高氣壓帶C.副極地低氣壓帶D.極地高氣壓帶答案:B(副熱帶高氣壓帶因動力下沉形成,極地高氣壓帶為熱力下沉,但副熱帶高壓范圍更廣)5.2024年觀測數(shù)據(jù)顯示,北大西洋經向翻轉環(huán)流(AMOC)強度降至有記錄以來最低值,其減弱最可能導致?A.歐洲西部氣溫升高B.北美東海岸風暴減少C.赤道東太平洋升溫D.北歐海冰范圍擴大答案:D(AMOC減弱會減少向高緯度輸送的熱量,導致北歐地區(qū)降溫,海冰范圍擴大)6.土壤中有機質的主要來源是?A.礦物質分解B.大氣沉降C.生物殘體D.地下水溶解答案:C(生物殘體(如動植物遺體、排泄物)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來源)7.下列哪條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A.尼羅河B.亞馬遜河C.長江D.密西西比河答案:B(亞馬遜河年平均流量約21.9萬立方米/秒,遠超其他河流)8.板塊構造學說中,消亡邊界最典型的地貌是?A.海嶺B.裂谷C.海溝D.大陸架答案:C(消亡邊界為板塊碰撞區(qū),常形成海溝(洋-陸碰撞)或造山帶(陸-陸碰撞))9.地球大氣中,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主要氣體是?A.氧氣(O?)B.氮氣(N?)C.二氧化碳(CO?)D.臭氧(O?)答案:C(CO?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吸收地面輻射后以大氣逆輻射形式返還地面)10.2023年南極海冰面積創(chuàng)歷史新低,主要影響因素是?A.太陽活動異常B.全球變暖C.火山噴發(fā)D.洋流改道答案:B(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周邊海水溫度上升,海冰融化加速)11.下列哪種現(xiàn)象屬于地質構造?A.地震B(yǎng).斷層C.火山噴發(fā)D.泥石流答案:B(斷層是地殼運動產生的斷裂構造,屬于地質構造;地震、火山是地質作用結果,泥石流是外力災害)12.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是?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東北平原D.東南丘陵答案:B(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強)13.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A.煤炭B.天然氣C.太陽能D.石油答案:C(太陽能可永續(xù)利用,煤炭、天然氣、石油為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14.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地點是?A.北極點B.赤道C.30°ND.60°S答案:B(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約1670公里/小時)15.下列哪種氣候類型具有“雨熱不同期”特征?A.熱帶雨林氣候B.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草原氣候答案:B(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16.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位于?A.加勒比海B.紅海C.澳大利亞東北海岸D.東南亞海域答案:C(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綿延2000余公里)17.黃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侵蝕B.風力沉積C.冰川堆積D.火山噴發(fā)答案:B(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由西北風從蒙古-西伯利亞地區(qū)搬運堆積形成)18.下列哪種現(xiàn)象與地轉偏向力無關?A.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蝕B.信風帶風向偏轉C.臺風的旋轉方向D.潮汐現(xiàn)象答案:D(潮汐主要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引起,地轉偏向力影響水流、風的方向)19.地球表層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是?A.大氣圈B.水圈C.生物圈D.巖石圈答案:C(生物圈滲透于其他圈層,通過生物活動顯著影響地表環(huán)境)20.2024年某島嶼因火山噴發(fā)面積擴大,該島嶼最可能位于?A.板塊內部B.消亡邊界C.生長邊界D.大陸架答案:C(生長邊界(如洋中脊)多火山活動,巖漿噴發(fā)易形成新島嶼)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10題)21.地球的年齡約為____億年(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確定)。答案:4622.大氣垂直分層中,____層因臭氧吸收紫外線成為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增的層次。答案:平流23.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____,其主要補給類型為____。答案:尼羅河;大氣降水(或雨水補給)24.土壤剖面中,腐殖質積累最豐富的層次是____層。答案:A(或表土)25.板塊構造學說認為,____是新大洋地殼的誕生處。答案:洋中脊(或海嶺)26.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洋酸化”主要是由于大氣中____濃度升高,與海水反應生成碳酸。答案:二氧化碳(CO?)27.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其形成與____(地質作用)密切相關。答案:青海湖;構造運動(或地殼斷裂下陷)28.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包括____(列舉1例即可)。答案:晝夜交替(或時差、地轉偏向力)29.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特征是生物____(填“多樣性”或“單一性”)極高。答案:多樣性30.2023年我國首次在____(海域)發(fā)現(xiàn)超深水大氣田,標志著深海油氣勘探技術突破。答案:南海(或南海北部)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6題)31.簡述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及主要圈層名稱。答案:劃分依據(jù)是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縱波和橫波的速度差異及突變面)。主要圈層包括:地殼(莫霍面以上)、地幔(莫霍面至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分為外核和內核)。32.說明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并列舉兩種典型季風氣候類型。答案: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主要)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次要)。典型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如印度半島)、亞熱帶季風氣候(如中國南方)、溫帶季風氣候(如中國北方)。33.對比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qū)別。答案:風化作用是巖石在原地發(fā)生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破壞,不涉及物質移動;侵蝕作用是風、流水、冰川等外力將風化產物從原地剝離并搬運的過程,伴隨物質的位移。34.分析全球變暖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影響。答案:①海水升溫導致珊瑚白化(共生藻類離開);②極地冰蓋融化使依賴海冰的物種(如北極熊)棲息地減少;③海洋酸化影響貝類、浮游生物的殼類形成;④洋流變化改變魚類洄游路徑;⑤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濕地,破壞紅樹林等生態(tài)系統(tǒng)。35.簡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條件。答案:①巖石條件:可溶性巖石(以石灰?guī)r為主);②氣候條件: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利于溶蝕);③水動力條件:地下水或地表水流經,提供溶蝕介質;④地質條件:巖石裂隙發(fā)育,利于水的滲透和流動。36.說明“城市熱島效應”的形成原因及緩解措施。答案:形成原因:①城市下墊面(水泥、瀝青)比熱容小,升溫快;②人為熱源(工業(yè)、交通、空調)排放大量熱量;③城市建筑物密集,通風差,熱量不易擴散;④城市大氣中顆粒物多,吸收地面輻射增強。緩解措施:①增加城市綠地和水體面積;②推廣綠色建筑(如屋頂綠化);③優(yōu)化城市布局,預留通風廊道;④控制人為熱源排放(如提高能源效率)。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37.結合板塊構造理論,分析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成因及典型地質現(xiàn)象。答案: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周邊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成因: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導致地殼活動劇烈,巖石圈破裂,地幔物質上涌形成火山;板塊邊界應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突然釋放,引發(fā)地震。典型地質現(xiàn)象:①海溝(如馬里亞納海溝,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下方形成);②島?。ㄈ缛毡救簫u,海洋板塊俯沖引發(fā)火山噴發(fā)形成);③海岸山脈(如北美西海岸的落基山脈,陸-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④頻繁的火山活動(如日本富士山、美國圣海倫斯火山)和強震(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38.以我國長江流域為例,論述人類活動對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及保護措施。答案:影響:①水利工程(如三峽大壩)改變河流自然徑流,影響魚類洄游(如中華鱘);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調蓄能力下降(如洞庭湖面積縮小),生物棲息地減少;③工業(yè)和農業(yè)污染(化肥、農藥)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如鄱陽湖藍藻水華);④過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