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 空調知識沖刺押題_第1頁
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 空調知識沖刺押題_第2頁
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 空調知識沖刺押題_第3頁
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 空調知識沖刺押題_第4頁
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 空調知識沖刺押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暖通空調專項訓練試卷空調知識沖刺押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1.空氣調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為室內人員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或滿足特定生產(chǎn)要求的()環(huán)境。A.溫度、濕度B.潔凈度、氣流速度C.溫度、濕度、潔凈度、氣流速度D.噪聲、振動2.在空氣調節(jié)負荷計算中,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稱為()。A.冷負荷B.熱負荷C.新風負荷D.內部熱源負荷3.將空氣冷卻到低于其露點溫度,同時除去部分水分的過程稱為()。A.加熱B.冷卻C.加濕D.去濕4.在空調系統(tǒng)中,用于輸送和分配空氣的管道稱為()。A.冷凝水管B.冷卻水管C.風管D.冷凍水管5.離心式冷水機組中,實現(xiàn)蒸汽冷凝的主要換熱設備是()。A.換熱器B.冷凝器C.蒸發(fā)器D.壓縮機6.下列哪種冷熱源方式屬于吸收式制冷?()A.離心式冷水機組B.螺桿式制冷機C.吸收式制冷機D.燃氣鍋爐7.冷卻塔的主要作用是()。A.制冷B.加熱C.冷凝蒸汽D.加濕空氣8.風機盤管(FCU)系統(tǒng)通常用于()。A.大空間空調B.全空氣系統(tǒng)C.局部區(qū)域空調D.冷卻塔直接供冷系統(tǒng)9.空氣處理機組的表冷器翅片材料通常采用()。A.鋁合金B(yǎng).不銹鋼C.銅管D.鋼板10.空氣調節(jié)房間所需的全部新風量,應保證能保證室內人員健康所需的最低新鮮空氣量,其值主要取決于()。A.房間面積B.室內人員數(shù)量C.室外空氣質量D.系統(tǒng)風量平衡11.空調水系統(tǒng)中,用于消除水泵水力損失、保證末端設備供回水壓穩(wěn)定的設備是()。A.換熱器B.儲水箱C.水泵D.水力平衡閥12.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風量調節(jié)最常用的方法是()。A.改變風機轉速B.關閉部分風管閥門C.調節(jié)風機出口靜壓D.調節(jié)新風量13.空調系統(tǒng)中,用于測量空氣溫度的傳感器通常是()。A.熱電偶B.熱電阻C.溫濕度傳感器D.壓力傳感器14.下列哪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閉環(huán)調節(jié)?()A.位式調節(jié)B.比例調節(jié)C.比例積分調節(jié)(PID)D.手動調節(jié)15.《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屬于()。A.強制性標準B.推薦性標準C.行業(yè)標準D.地方標準16.在風機盤管系統(tǒng)中,冷凍水供水溫度通??刂圃冢ǎ孀笥摇.5~10B.10~15C.12~18D.18~2517.冷水機組性能系數(shù)(COP)是指()。A.制冷量與軸功率之比B.軸功率與制冷量之比C.制冷量與冷凝熱之比D.冷凝熱與制冷量之比18.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其狀態(tài)點位于水蒸氣飽和線以下時,該空氣稱為()。A.未飽和空氣B.飽和空氣C.過飽和空氣D.干空氣19.空調房間內人員、照明、設備等產(chǎn)生的熱量,屬于()。A.穩(wěn)態(tài)熱負荷B.非穩(wěn)態(tài)熱負荷C.內部熱源負荷D.圍護結構傳熱負荷20.風管系統(tǒng)中,矩形風管邊長大于或等于()mm時,應采用加固措施。A.1200B.1600C.2000D.250021.空氣過濾器的效率等級越高,其允許通過的風速()。A.越高B.越低C.無影響D.視具體情況而定22.空調水系統(tǒng)中,采用同程式布置的主要優(yōu)點是()。A.系統(tǒng)簡單B.初投資低C.水力平衡好D.運行成本低23.離心式冷水機組的節(jié)流裝置通常采用()。A.閘閥B.截止閥C.節(jié)流閥(如膨脹閥)D.旁通閥24.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風量平衡的目的主要是為了()。A.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B.滿足各房間溫濕度要求C.減少風機能耗D.保證系統(tǒng)安全性25.空調冷源采用熱泵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是()。A.初投資低B.運行成本低C.制冷量大D.對環(huán)境無影響26.空氣濕度調節(jié)的方法主要有()。A.冷卻除濕、加熱加濕、溶液加濕、冰鹽加濕B.冷卻除濕、表面冷卻除濕、轉輪除濕C.蒸汽加濕、電熱加濕、超聲波加濕D.冷卻除濕、機械加濕、化學加濕27.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設計中,提高空調設備能效比(COP/EER)是重要途徑,下列措施中錯誤的是()。A.合理選擇設備容量,避免過冷或過熱B.加強系統(tǒng)保溫,減少冷量損失C.采用變頻技術調節(jié)風機、水泵轉速D.減少新風量,即使室內空氣品質下降28.在空調系統(tǒng)自動控制中,用于根據(jù)設定值和實際值偏差進行調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是()。A.檢測環(huán)節(jié)B.給定環(huán)節(jié)C.控制環(huán)節(jié)D.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29.冷卻塔的漂水率一般控制在()%以內。A.0.1~0.2B.0.2~0.3C.0.3~0.5D.0.5~1.030.空調系統(tǒng)水系統(tǒng)中的水泵,其工作點應位于水泵特性曲線的()區(qū)域。A.功率最大B.效率最高C.流量最大D.壓力最高二、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空調冷負荷和熱負荷的概念及其主要構成部分。2.簡述離心式冷水機組的基本工作原理。3.簡述風機盤管(FCU)系統(tǒng)的主要優(yōu)缺點。4.簡述空調系統(tǒng)進行風量平衡測試與調整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三、計算題(每題10分,共30分)1.某空調房間尺寸為6m×8m×3m,室內空氣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50%,室內要求維持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60%。已知該房間圍護結構傳熱形成的冷負荷為5000W,室內人員散熱形成的冷負荷(包括顯熱和潛熱)為1500W,照明散熱形成的冷負荷為1000W。假設室外新風量按房間體積的1次/小時計算,室外空氣干球溫度為30℃,濕球溫度為25℃。試求:(1)該房間所需的新風量(m3/h);(2)該房間的總冷負荷(W)。(注:可近似認為空氣比熱容為1.01kJ/(kg·K),空氣密度為1.2kg/m3,水蒸氣潛熱取2420kJ/kg)2.某空調水系統(tǒng)采用兩臺相同的水泵并聯(lián)工作,單臺水泵的性能參數(shù)如下:流量為120m3/h,揚程為30m,效率為80%。系統(tǒng)總阻力損失為70mH?O。試求:(1)并聯(lián)工作時的總流量(m3/h);(2)并聯(lián)工作時的總揚程(mH?O);(3)并聯(lián)工作時兩臺水泵的總軸功率(kW)。(假設泵的效率不變,可查表得到水密度為1000kg/m3,重力加速度為9.81m/s2)3.某風機盤管系統(tǒng),其冷凍水供水溫度為7℃,回水溫度為12℃。風機盤管送風溫度為20℃。某時刻,測得某房間風機盤管的實際供冷量為35kW。試求該時刻該風機盤管的實際盤管換熱系數(shù)(不考慮新風負荷和風扇功耗的影響)。假設空氣密度為1.2kg/m3,空氣比熱容為1.01kJ/(kg·K)。四、論述題(10分)試論述在空調系統(tǒng)設計中選擇冷水機組時,應綜合考慮哪些因素?并說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選型。---試卷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解析:空氣調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同時滿足室內人員對溫度、濕度、潔凈度、氣流速度等方面的要求。2.B解析: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會增加室內空氣溫度,需要空調系統(tǒng)來抵消,故稱為熱負荷。3.B解析:冷卻過程會使空氣溫度降低,同時如果空氣溫度低于露點,還會發(fā)生水分凝結,即除濕。4.C解析:風管是空調系統(tǒng)中用于輸送空氣的管道系統(tǒng)。5.B解析:冷凝器是吸收式制冷機和蒸氣壓縮式制冷機中用于散熱、使制冷劑冷凝成液體的設備。6.C解析:吸收式制冷機利用吸收劑吸收制冷劑蒸汽,通過熱能驅動制冷循環(huán)。7.C解析:冷卻塔通過水與空氣的接觸和蒸發(fā),帶走冷卻水中的熱量,從而降低冷卻水的溫度,為冷水機組提供低溫冷卻水。8.C解析:風機盤管系統(tǒng)提供局部區(qū)域空調,每個房間可獨立控制溫度。9.A解析:鋁合金具有良好的強度重量比、耐腐蝕性,且易于加工,是制作表冷器翅片的常用材料。10.B解析:新風量主要根據(jù)室內人員數(shù)量確定,以滿足每人所需的新鮮空氣量。11.D解析:水力平衡閥可以通過自動調節(jié)閥門開度,確保在系統(tǒng)流量變化時,各末端設備能獲得設計要求的供回水壓差。12.A解析:改變風機轉速是調節(jié)風量最平穩(wěn)、效率較高的方法,廣泛應用于空調風系統(tǒng)。13.C解析:溫濕度傳感器能同時測量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是空調自控中常用的檢測空氣參數(shù)的傳感器。14.C解析:比例積分調節(jié)(PID)能夠根據(jù)偏差的比例、積分、微分進行調節(jié),形成閉環(huán)負反饋控制系統(tǒng)。15.A解析:國家強制性標準,必須嚴格執(zhí)行。16.C解析:12~18℃是常見的冷水機組供回水溫度設定范圍,有利于保證制冷效率和末端設備舒適度。17.A解析:冷水機組性能系數(shù)(COP)定義為制冷量與所需輸入的軸功率之比,衡量制冷效率。18.A解析:未飽和空氣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低于同溫度下飽和空氣所能容納的水蒸氣含量。19.C解析:內部熱源是指房間內部產(chǎn)生的熱量,如人員、照明、設備等。20.B解析:根據(jù)《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等,矩形風管邊長大于或等于1600mm時應加固。21.B解析:過濾器效率越高,其孔隙越小,空氣通過阻力越大,允許通過的風速越低。22.C解析:同程式系統(tǒng)便于進行水力平衡計算和調整,保證各末端設備供回水壓差相對一致。23.C解析:節(jié)流閥(如熱力膨脹閥)用于在制冷系統(tǒng)中調節(jié)制冷劑流量,控制蒸發(fā)器和冷凝器的壓力。24.A解析:風量平衡是為了確保系統(tǒng)總風量分配合理,各支管、末端設備能夠獲得所需風量,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25.B解析:熱泵技術可以利用低品位熱源(如空氣、土壤)制取冷(熱)量,具有顯著的節(jié)能效果,運行成本低。26.A解析:選項A涵蓋了空調系統(tǒng)中常用的幾種加濕和除濕方法。27.D解析:減少新風量會降低室內空氣品質,違反了空調的基本要求,屬于錯誤措施。28.C解析:控制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檢測到的偏差,按照預設的控制策略輸出調節(jié)信號,以減小偏差。29.A解析:漂水率是指冷卻塔排水中帶走的水量占循環(huán)水量的百分比,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減少水損失和污染物排放。30.B解析:水泵在高效區(qū)運行可以保證較高的運行效率,節(jié)約能源。二、簡答題1.解析:冷負荷:指使空氣溫度升高的所有熱量,包括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太陽輻射得熱、室內人員散熱、照明散熱、設備散熱、滲透負荷等。熱負荷:指使空氣溫度降低的所有熱量,主要包括通過圍護結構散失到室外的熱量、室內熱源散熱量、新風濕負荷(帶入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放熱)、滲透負荷等。總冷負荷=總得熱量-總失熱量(或按顯熱/潛熱分析)。2.解析:離心式冷水機組工作原理:(1)壓縮機:將制冷劑(如R22、R410A)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tài)制冷劑。(2)冷凝器:高溫高壓氣態(tài)制冷劑進入冷凝器,向冷卻水(或空氣)放熱,冷凝成中溫高壓的液態(tài)制冷劑。(3)節(jié)流裝置:中溫高壓液態(tài)制冷劑通過節(jié)流閥(如熱力膨脹閥)或毛細管,壓力和溫度顯著降低,成為低溫低壓的液態(tài)制冷劑。(4)蒸發(fā)器:低溫低壓液態(tài)制冷劑進入蒸發(fā)器,吸收冷凍水(或空氣)的熱量,汽化成低溫低壓的氣態(tài)制冷劑。(5)循環(huán):低溫低壓氣態(tài)制冷劑回到壓縮機,完成循環(huán)。3.解析:優(yōu)點:(1)獨立控制:每個房間可獨立調節(jié)溫度,滿足個性化需求。(2)靈活性高:適用于新建和既有建筑改造,布置靈活。(3)分區(qū)控制:易于實現(xiàn)區(qū)域調節(jié),節(jié)能效果較好。(4)無噪聲干擾:風機在室內,室外無大型風機噪聲。缺點:(1)冷凝水排放:需要獨立冷凝水排放管路。(2)新風處理:通常新風由風機盤管自帶表冷器/加熱器處理,新風量調節(jié)不靈活。(3)水系統(tǒng):需要獨立的水管路,水系統(tǒng)相對復雜。(4)存在露點送風可能:若僅表冷器運行且冷負荷小時,可能送出低于露點的空氣。4.解析:必要性:(1)保證供冷/供熱量:確保各末端設備(如風機盤管、空調箱)獲得設計要求的冷/熱負荷,滿足房間溫濕度要求。(2)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風量平衡有助于防止系統(tǒng)出現(xiàn)氣流短路或末端過冷/過熱現(xiàn)象,使系統(tǒng)運行更穩(wěn)定可靠。(3)節(jié)能:合理的風量分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費?;痉椒ǎ海?)設計計算:進行風量平衡計算,確定各支管、末端的風量需求。(2)風量測定:使用風量計等儀器實測各測點的風量。(3)調整閥門:通過調節(jié)風管上的調節(jié)閥門(如蝶閥、靜壓箱調節(jié)閥)改變風量,使實測風量接近設計風量。(4)驗證:重復測定和調整,直至各測點風量滿足設計要求。三、計算題1.解析:(1)新風量計算:房間體積V=6m×8m×3m=144m3新風量G=V×n=144m3×1次/小時=144m3/h(注意:題目給出的室外空氣參數(shù)用于后續(xù)潛熱計算,但新風量主要按體積或換氣次數(shù)計算)室內空氣焓值h?:查焓濕圖或計算(近似),t=26℃,φ=50%時,h?≈55kJ/kg室外空氣焓值h?:查焓濕圖或計算(近似),t=30℃,δ=25%時,h?≈75kJ/kg(假設過程為等濕冷卻除濕,則濕含量不變,即h?s=h?)室內空氣濕含量h?s:查焓濕圖,t=26℃,φ=50%時,h?s≈12.5g/kg室外空氣濕含量h?:查焓濕圖,t=30℃,δ=25%時,h?≈22g/kg新風帶入的濕負荷(潛熱)Qh_new=G×(h?s-h?)/1000Qh_new=144m3/h×(12.5-22)g/kg/1000kg/m3/h≈-1.34kW(負號表示去除潛熱)所需新風量G'=Qh_new/(h?-h?s)=-1.34kW/(75-12.5)kJ/kg≈0.023m3/s=83m3/h取整:新風量G'≈83m3/h(2)總冷負荷計算:總冷負荷Q=Q_結構+Q_人員+Q_照明+Qh_newQ=5000W+1500W+1000W+(-1.34kW)≈7486W總冷負荷Q≈7490W2.解析:(1)并聯(lián)總流量:根據(jù)流體力學,兩臺相同泵并聯(lián)工作時,總揚程等于單臺泵的揚程,即H_total=H?=H?=30mH?O。并聯(lián)總流量等于兩臺泵單獨在總揚程下工作時流量之和。單臺泵在30mH?O揚程下的流量為120m3/h。假設兩臺泵在并聯(lián)工況下效率保持不變(實際會略有下降),則總流量≈120m3/h+120m3/h=240m3/h。(注:嚴格計算需用泵的綜合特性曲線,但此處按簡化模型計算)(2)并聯(lián)總揚程:如上所述,并聯(lián)總揚程等于單臺泵揚程,H_total=30mH?O。(3)并聯(lián)總軸功率:總軸功率P_total=(Q_total×H_total×ρ×g)/(η×3600)其中:Q_total=240m3/h=240/3600m3/s≈0.0667m3/sH_total=30mρ=1000kg/m3g=9.81m/s2η=80%=0.8P_total=(0.0667m3/s×30m×1000kg/m3×9.81m/s2)/(0.8×3600s/h)≈5.58kW(注意:計算中η應為并聯(lián)工況下的平均效率,此處簡化為單臺效率)更精確的簡化計算:P_total≈2×P?=2×(Q?×H?×ρ×g)/(η×3600)P_total≈2×(120/3600×30×1000×9.81)/(0.8×3600)≈4.43kW(兩種簡化方法結果接近,題目允許一定誤差)?。嚎傒S功率P_total≈4.5kW3.解析:盤管換熱系數(shù)計算:盤管供冷量Q=m×c_p×(t_f-t_s)其中:Q=35kW=35000W(已知)m=流量kg/sc_p=空氣定壓比熱容≈1.01kJ/(kg·K)=1010J/(kg·K)t_f=冷凍水回水溫度=12℃t_s=送風溫度=20℃m=Q/(c_p×(t_f-t_s))=35000W/(1010J/(kg·K)×(12℃-20℃))m=35000/(-1010×8)kg/s≈-4.36kg/s(負號表示空氣被冷卻,流量為正值,取m≈4.36kg/s)空氣密度ρ≈1.2kg/m3盤管風量G=m×ρ=4.36kg/s×1.2kg/m3≈5.23m3/sG≈5.23m3/s×3600s/h≈18828m3/h盤管換熱系數(shù)(不考慮新風和風扇功耗):Q≈G×v×c_p×(t_s-t_f)其中v為空氣在盤管通道內的平均流速,題目未給,通常在2-5m/s范圍。假設v=3m/s(僅為計算示例,實際需根據(jù)管徑等確定)換熱面積A=G/(v×ρ)=18828/(3×1.2)m2≈509m2換熱系數(shù)h=Q/(A×(t_s-t_f))h=35000W/(509m2×(20℃-12℃))h=35000/(509×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