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_第1頁
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_第2頁
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_第3頁
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_第4頁
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

教案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預料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fā)狀況。這里給大家共享一年

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便利大家寫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時參考。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發(fā)覺20以內進位加法表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育同學分析綜合實力。

2、培育同學細致看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看加法表找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說出思路。

9+48+47+65+7

10—512—25+312+1

二、練習指導

1、進位加法表

(1)出示20以內進位加法表,引導同學發(fā)覺表中的規(guī)律。

A、豎著看,分別讀出每行的算式及結果,邊讀邊考慮,每豎行是怎樣排列的。啟發(fā)同學回

答。

B、橫著看。讓同學默讀每排的算式及結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樣排列的。(引導同學視察,

啟發(fā)同學回答)

C、問:從加法表中,還能發(fā)覺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嗎?啟發(fā)同學回答。

D、想:這張表中,俺們只需記住哪些題就能很快算出全部的20以內進位加法。

老師引導同學視察,邊用紅筆勾出來,使同學知道只需記熟左邊到0道題。就能計算全部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練習

(1)讓同學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2)老師讀算式,同學舉數(shù)字卡片表示得數(shù)。

(3)說出表中兩道相司加數(shù)的39;算式及結果。

(4)針對同學簡單弄錯的題進行練習。

三、作業(yè):練習二十二

A、第2題,現(xiàn)時2分的時間,看有多少同學做得全對,若有不對的,查明緣由,剛好訂正。

B、考慮題:第(1)題

要求:讓同學發(fā)覺白圓與黑圓排列的規(guī)律,確定"往下應當怎樣畫"

第(2)題

要求:同學視察每行數(shù)排列的規(guī)律,找出與其他三行的規(guī)律不同的那一行。

C、第3題在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詳細情境和實際操作,進一步體會"比較兩個數(shù)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

富對減法意義的相識。

2、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愛看絕技表演嗎?動物園正在實行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

看一看?

二、探究新課

1、說說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紅傘14個,黃傘6個。

2、哪種顏色多?多幾個?紅傘比黃傘多幾個?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導哪種顏色多?a.數(shù)一數(shù)

b.畫一畫

3、為了使我們看得更清晰明白,我們一起用畫圖的方法來說明圖中的信息。用。表示紅傘,

用&表示黃傘。一^一個對齊。

OOOOOOOOOOOOOO

△△△△△△

說明:要求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只要把紅傘和黃傘一樣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來

的。就是要求14個比6個多幾個,也就是從14個里面去掉6個。求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可以

用減法來計算,怎么列式?14-6=8(個)

4、黃傘比紅傘少多少個?從圖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剛才紅傘比黃傘多出來的部分。

因此,"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和"黃傘比紅傘少幾個"是一樣的意思,都是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

用減法計算。

5、藍傘比紅傘少幾個?畫圖,再列式。14-7=7,并說說各數(shù)表示的意義。追問:藍傘比

紅傘少幾個?也就是紅傘比藍傘多幾個?

6、小結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問題,用減法計算,把大數(shù)減小數(shù)。問法雖

然不同,但表示的含義一樣。

7、你能再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11頁:試一試

四、課堂小結

今日學習了“兩數(shù)相差的實際問題,知道用減法計算,用大數(shù)減小數(shù)",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

OOOOOOOOOOOOOO

△△△△△△

16-6=8(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OOOOOOOOOOOOOO

△△△△△△△

14-7=7(個)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3

《買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

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解并駕馭兩位數(shù)加一位(進位)的計算方法。

2.培育學生獨立思索9;實力。

3.培育學生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駕馭兩位數(shù)加T立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

知道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

使學生理解個位相加滿十要進位的道理。

教具打算主題圖,磁板,/」乖等。

老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

口算下面各題

8+92+107+616+20

50+158+740+119+6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先讓學生看一看主題圖上畫的是什么?都有幾種圖書?每本多少錢?

(汪汪樂園、海底世界、調皮歷險記和咪咪學校)

2.看圖并提出問題。

"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要想求一共多少本?怎祥列式?

3.進行獨立思索,嘗試計算。

4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指導豎式的寫法。

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產。個位上8+4滿十進一。(可用〃褲演示幫助學習理解)

十位上2個十加進位的1個就是3個十。三、鞏固練習。

1.48頁試一試。

2.練一練的1、2、4題。

四、作業(yè):

49頁3題

思維訓練

1.學校要買32臺電腦,先買了15臺,又買了9臺,兩次了多少臺?

3.49頁5題。

老師可畫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

五、全課小結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4

1.細心算一算。

10+7=16-4=19-7=12+5=12-10=11+7=11+5=13-10=

2.列式計算。

3.比大小.

10+41316-316+310+71718-418-614-10410+719

4.看圖列式。

5.小蜂房中有14只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答案:

1.17121217;218163

2.12+3=15

3.><尸>產<

4.17-3=145.14+4=18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拔蘿卜——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是義務教化課程標準試驗教科

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加與減(一)》中的內容。本課時的內容是在整十數(shù)加減

法、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上支配的。教材先供應了小兔子拔蘿卜的情境,

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并說出計算過程。教材中供應

了四種計算方法(并非讓學生全部駕馭,學生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在學了加法計算之后,讓學生

試著計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個蘿卜?”以促使學生從加法計算遷移到減法計算上去。

這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

教學目標:

(1)自己探究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2)從加法計算方法遷移得出減法的計算方法,培育初步的學問遷移實力。

教學重點:

發(fā)展應用意識,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自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

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二、說教學法

學生已有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學問作為基礎,有一小

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潔的了解。對于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

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在本節(jié)課中,力圖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

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yōu)樵谧灾鳌⑻骄?、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方法解決,

并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學問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二)探討。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組材料公開課說課稿2024.3.302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師:你

還能提出哪些問題?生:我想知道,兩只兔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個?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個?(老師將生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三)探究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這兒還有三個問題(指黑板),咱們來解

決"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的問題。怎樣列算式呢?生:36+23=?(有的學生已報出結果。)師:

算出結果的同學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來的,其他同學自己想方法計算36+23的結果,可以

用小棒、算盤、練習本等.(學生動手探究,老師巡察,對有困難的學生弓I導、幫助.)學生匯

報自己的計算方法:生A: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我在左邊擺3捆零6根,就是36,在

右邊擺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生B:我

是撥計數(shù)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撥了3個珠子,在個位撥6個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撥2個珠

子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一看是59。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

56+3=59。生F:我是用豎式計算的(邊列豎式邊說),先寫一個加數(shù)36,再寫其次個加數(shù)23,

并把加號寫在其次個加數(shù)的左邊,寫好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計算:30+20=50,6+3=9,

答案也是師:很好。在列豎式時肯定要留意,兩個加數(shù)中個位的兩個數(shù)上下要對齊,十位

590

上的兩個數(shù)也要對齊。然后再計算:個位上6+3=9,把9也寫在個位上,和上面對齊,十位上

3個10加2個10是5個10,5寫在十位上,和上面對齊。師:以上四種方法:擺小棒、撥

計數(shù)器、口算、列豎式,你認為哪種最簡潔?生A:我認為列豎式簡潔。生B:我認為口算簡

潔。

(四)探究類推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問題,后面還有兩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

教研組材料公開課說課稿2024.3.303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四個人共同去解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并探討解決問題。小組長匯報:組A:我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免哥哥

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個蘿卜,我們的算式是36-23=13。師:你們是怎樣計算36-23的?組A:

我們用口算,6-3=3,30-20=10,10+3=13。組B:我們列豎式(邊寫邊說),先寫第一個數(shù)

36,再寫其次個數(shù)23,6-3=3,3-2=1。師:是3-2=1馮?生:是3個10減2個10等于1

個10。組3:我們解決其次個問題,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

10+3=13。

(五)總結

師:在這節(jié)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生A:我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很好。師:哪一點

表現(xiàn)得很好?生A:老師提的問題我仔細思索,還主動發(fā)言了,而且我講的故事很好。生B:

我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還可以,我也主動發(fā)言了。生C:我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不好,我把36+23算錯

了。師:同學們也可以評吩一下別人。學生踴躍發(fā)言,都很留意發(fā)覺其他學生的特長。師:

在這節(jié)課中,有好多同學都表現(xiàn)得好,他們仔細思索,主動發(fā)言,而且把小組活動組織得很好。

大部分同學也都能好好地去學習,個別同學沒主動思索,老師希望你下一節(jié)課有所進步。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6

內容:學習3和4的組成

目標:1、在嬉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和4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究數(shù)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fā)展動手操作實力及多維度思維實力。

打算: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shù)字卡片等

過程:

一、湊數(shù)嬉戲《蘋果和生梨》

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shù)嬉戲。

春天的花園里有個數(shù)學王國,小摯友和老師一起到數(shù)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shù)量是3和4,

然后你可以把3和4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fā)覺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依據自己的實力選擇嬉戲。

2、老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shù)囊龑Ш蛶椭?/p>

三、幼兒溝通探討

1、老師拍手,幼兒回到座位.剛才大家玩得很興奮,能把自己的發(fā)覺記錄在紙上,誰情愿

來介紹自己的發(fā)覺?在玩的過程中你發(fā)覺了什么?

2、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fā)覺。

四、學習6的組成

1、老師:今日小貓的一家也到數(shù)學王國來玩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貓?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看看它

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螃來分。

2、幼兒自主講解并描述,如4只貓可分成1只大貓3只小貓。老師依據幼兒講解并描述用

數(shù)字卡片貼在黑板上。老師:4有幾種分法?

3、老師歸納:4有3種分法,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4送糖果。

我們小摯友本事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xiàn)在我們一起打算好,開上小

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shù)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shù)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日都打算了什么禮物?(各和糖果)

國王還打算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摯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

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只粕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

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四周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摯友檢

查一下,你對嗎?假如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7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初步體會數(shù)序的含義。

2、實力目標:培育學生細致視察、仔細思索自主探究的實力。

3、情感目標:在已有的生活閱歷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正確數(shù)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數(shù)字。

教具打算:

數(shù)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一)引入。

1、開學這幾天,你相識了幾個新?lián)从??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2、有相識一位新?lián)从训膯??誰相識了兩位新?lián)从眩坑懈嗟膯??這2個新?lián)从咽钦l?

3、板書:12345

二、嘗摸索索。

(-)老師提問

1、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數(shù)量的?(數(shù)出來的)

2、你是怎樣數(shù)的?

(二)指名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

1、小組探討:你認為怎樣數(shù)數(shù)比較好?為什么?

2、小組合作:數(shù)出鉛筆盒里文具的個數(shù)。(指名展示,全班溝通。)

3、假如你想請你的新?lián)从训郊依镒隹?,你打算怎樣做?/p>

(1)我打算拿2個洋娃娃請好摯友玩。

(2)我打算拿4輛小汽車請好摯友玩。

(3)我打算拿5把玩具槍請好摯友玩。

(三)揭示課題.

1、剛才同學們打算了那么多的玩具,你們真是f好客的小主子。同時我也聽出來了,你

們說出了很多數(shù)量是1、2、3、4、5的物體。這就是我們今日要探討的內容。

2、板書:玩具(1、2、3、4、5)

(四)指導書寫。

1、我們會數(shù)出數(shù)量是L2、3、4、5的物體,這些數(shù)該怎么寫呢?

2、指名板書。

3、你們覺得他們寫的怎么樣?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5、讓我們一起來練習怎么寫的。

6、你認為哪J國的比較好?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三、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興的事是什么?

板書設計:

1-5的數(shù)的相識與書寫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8

《兩只小獅子》

教學目標:

1.相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

的詞。

2.通過自主識字、溝通等多種形式嫻熟地認、寫生字。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擴展想

象等加深對不同角色的理解,體會獅子媽媽的話.初步學會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內心喜愛閱讀類似童話故事,情愿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通過學習,喜愛文中的勤獗子,

為懶獅子擔憂,希望他能改正缺點,刻苦學習,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獅子",長大成為“真

正的獅子”。明白不能依靠父母,應當從小就學習生活本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了解"刻苦、懶洋洋"等詞的意思。弄清懶獅子的不練

功的緣由,讀懂獅子媽媽的話。

教學難點:有些生字音不簡單讀準,有些生字的字形易與熟字混淆。

課前打算: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愛好,談話導入

1.小摯友,你們喜愛看動畫片嗎?知道"辛巴"是誰嗎?(針對學生回答簡要介紹一下獅

子王中的辛巴英勇、自信、獨立、堅毅的形象。)

2.說說你對獅子的了解?(學生暢所欲言)

3.那今日我們要學習27課《兩只小獅子》,看看這又是兩只怎樣的小獅子?

出示課題,隨機學習‘獅"的讀音和字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相識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摯友用喜愛的符號畫下來,借助拼音摯友,多

讀幾遍。

2.4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每小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請小組長領著小伙伴學習生字,說

說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歸類總結,教給孩子識字方法.)

3.檢查生字學習狀況檢查自學:

a、屏幕出示生字:

自由大聲讀。

和同桌比一比誰讀得更好,然后探討一下哪些字的讀要留意。

開火車讀。

出出金點子,幫助大家記住這些字。

b、這些生字藏在了詞語中,你還會讀嗎?同桌同學一起讀,看讀得快又對。當個小老師帶

領大家讀。誰能從這些詞語中找出abb的詞語?再舉幾個這樣類型的詞語。齊讀。

同學們數(shù)清晰了嗎?課文一共有幾小節(jié)?指名分節(jié)讀。評議讀得怎么樣。(提出進一步的要

求。)

4.指名讀課文,檢杳朗讀狀況,隨機指導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想和哪只小獅子做摯友呢?

三、創(chuàng)設情景,朗讀感悟1、2自然段

1.出示圖片,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圖中兩只小獅子的表現(xiàn)?

2.自由練讀,讀寫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的句子。

指導讀第一句:一只小獅子成天練習滾、撲、撕、咬,特別刻苦。

(1)指名讀。

(2)說說這小獅子成天都練些什么本事?誰能用動作來演一演“滾、撲、撕、咬”的動作?

(3)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小獅子練功的情景。

(4)什么叫“成天練習"?小獅子沒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那樣去練習,而是成天在練

習,真辛苦!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

(5)為什么這小獅子要成天練這些呢?說出自己的理解,指導讀其次句:另一只卻懶洋洋

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1)指名讀。

(2)讓學生演一演“懶洋洋”的樣子,并把這個詞贓到懶獅子的旁邊。

(3)看著圖,圖中的小獅子瞇著眼睛,翹著二郎腿,懶懶地躺在草地上,把它懶洋洋的樣

子讀出來。

3.指名學生把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讀出來,其余小摯友協(xié)作著配上動作表演。

4.學到這兒,你想分別對這兩只小獅子說些什么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1.用生字組詞讀。

2.嬉戲鞏固生字。

(本課生字較多,用一課時解決/壬務較重,學生識字快,忘得也快,必需把識字任務分散

快,每課都識字,每課都鞏固,這樣就簡單才世的駕馭。)

3.指導書寫“練、習"

學生先視察,說說留意點等。

老師范寫,重點講解"練"。"練"字第六筆是橫折鉤,不要少了橫。"習"字中橫折鉤的

折筆不能太向左斜。

學生描紅,練寫。

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師生講評。

五、作業(yè)

從本課中找到喜爰的詞句,并記住它。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9

復習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弄清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能夠比較嫻熟地進行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使學生

在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箕時,敏捷選擇簡便算法。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做教材139頁第6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二、復習指導

1、復習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2、復習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3、復習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142頁第6題

引導學生完成,老師訂正

2、完成第142頁第8題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探討

四、全課總結(略)

五、作業(yè)

教材第142頁第7題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

復習空間與圖形

教材第139、140頁7、8、9、10題,第142、143頁9、10、11、12題

復習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駕馭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能夠依據表面積和體積的含義正確地計算長方體、

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1、做教材139頁第7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共同歸納概括。

2、做教材139頁第8題

引導學生完成,老師訂正

3、做教材140頁第9題

學生依據題目要求寫出答案,并集體溝通

4、做教材140頁第10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二、復習指導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識

2、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3、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完成143頁第11題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探討

四、全課總結(略)

五、作業(yè)

教材第142、143頁第9、10、12題

第五課時

復習內容

復習簡潔的統(tǒng)計

教材第140頁第11題,第143、144頁第13、14題

復習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眾數(shù)的含義,相識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并能對數(shù)據進行簡潔的分析和預料。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做教材140頁第11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共同歸納概括

二、鞏固練習

完成143頁第11題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探討

三、全課總結(略)

四、作業(yè):教材第144頁第14題的問題。

(1)兩個分店銷售額最高的是()

(2)一分店從()月到()月銷售額增長得最快。

(3)二分店從()月到()月銷售額增長得最快。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57~58頁.

教學目標:

1、學問技能:能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的)學會用豎式進行減法運算。

2、數(shù)學思索:探究中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的)的算理。

3、問題解決:在詳細情境中,經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加減法的意義。

4、情感看法: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學打算:

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覺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視察畫面,調皮和笑笑在做什么?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依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減法

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干脆要求學生提出用減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進入本課學習內容。

二、獨學思疑,合作溝通。

解決提出的問題:笑笑比調皮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事實上就是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怎樣列式呢?

學生用減法計算,算式是:57-42=?

57和42都是兩位數(shù),你學過哪些兩位數(shù)的減法計算?你能用學過的學問來計算57-42嗎?

獨立嘗試,抽生50艮

1、把42拆成4個十和2個一,先用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再減一位數(shù)。

2、把57拆成5個十和7個一,把42拆成4個十和2個一,先用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一位

數(shù)減一位數(shù),再把結果相加。

你能用擺小棒的'方法,驗證剛才的算法嗎?(能)學生嘗試。

在小組內一邊擺一邊說一說自己的算法。

【設計意圖】首先用學過的學問解決問題,再借助/」\棒模型幫助學生理解計算的道理。

三、內化展示,點撥引領。

在計數(shù)器上撥一撥,說說這兩種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萬?

學生獨立操作計算,師巡察、個別指導,指名生匯報操作過程。

除了這兩種方法,你能用豎式計算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匯報減法的豎式過程:(師板書過程)

57先在上面寫出被減數(shù)57,

-42再在下面寫出減數(shù)42,個位對個位,十位與十位對齊

15從個位算起,7-2=5,再計算十位5-4=1,得到15.

列豎式計算時應當留意什么?

小結:計算的時候留意,相同數(shù)的寸齊,從個位減起。

【設計意圖】通過撥計數(shù)器加深學生對位值的理解,為學生理解豎式做支撐,明白相同數(shù)位

相減的道理。當學生理解了算理后再來鞏固計算的詳細寫法。

四、實踐運用,體驗勝利。

課件出示練習題,指導學生完成。

1、森林醫(yī)生,學生說一說錯誤緣由并訂正.

2、用豎式計算,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解決問題,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指名說說解答過程。

五、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今日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月什么學問來解決的?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1

教案設計示例

第三節(jié)玩具

教學目標

1.在已有的生活閱歷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2.培育學生細致視察、仔細思索自主探究的實力.

3.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初步體會數(shù)序的含義.

教學重點

正確數(shù)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數(shù)字.

教具、學具

數(shù)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㈠引入

老師談話:開學這幾天,你相識了幾個新?lián)从?能給后介紹介紹嗎?

1.同學之間相互介召、相互說.

2.指名回答.

老師提問:有相識一位新?lián)从训膯?誰相識了兩位新?lián)从?有更多的嗎?

這2個新?lián)从咽钦l?

老師板書:12345(依據學生所說的板書)

(點評: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數(shù)學,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通過”介紹新?lián)从选钡那?/p>

節(jié)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老師談話:有一位小摯友叫"調皮",他也相識了一位新?lián)从?笑笑".有一天,"調皮"

請"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題圖

老師提問

1.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些什么?

2.他們在玩些什么玩具?請你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物體數(shù)量.

(學生:他們在園元具,有5個積木、4輛汽車、3個皮球等等)

(點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數(shù)數(shù),從而感受到數(shù)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廣泛,

同時也激發(fā)學生數(shù)數(shù)、用數(shù)的主動性.)

二、嘗摸索索.

(一)老師提問

1.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數(shù)量的?(數(shù)出來的)

2.你是怎樣數(shù)的?(一個一個的數(shù)、兩個兩個的數(shù))

(二)指名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

1.小組探討:你認為怎樣數(shù)數(shù)匕戢好?為什么?

思索:假如有更多的物體,義可以怎樣數(shù)數(shù)呢?

(三個三個的數(shù)、五個五個的數(shù)、十個十個的數(shù)......)

2.小組合作:數(shù)出鉛筆盒里文具的個數(shù).(指名展示,全班溝通.)

3.假如你想請你的新?lián)从训郊依镒隹停愦蛩阍鯓幼觯?/p>

學生1:我打算拿2個洋娃娃請好摯友玩.

學生2:我打算拿4輛小汽車請好摯友玩.

學生3:我打算拿5把玩具手槍請好摯友玩.

(點評:通過視察實物,使學生體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感悟出數(shù)物體的數(shù)量時要——對應,為數(shù)

更多物體數(shù)量進行滲透.同時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從而對

數(shù)學漸漸產生親切感.)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2

《搭積木》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學生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注意從詳細到抽象的過渡。

首先引導學生在詳細的情景中提出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個活動:創(chuàng)設搭積木的

情境,這里的積木事實上就是直觀模型方塊,每次增加積木或削減積木都是在右邊也就是個位的

位置進行相加減;其次個活動:支配了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計算結果,再一次強調數(shù)位的概念,強化

在個位上相加減;第三個活動師視察直觀圖得出計算結果。小方塊,計數(shù)器,直觀圖作為直觀模

型,都是幫助學生進行抽象運算的一個橋梁,他們從多角度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2、注意學生的思維過程。

第四個活動讓學生"聽口令擺一擺"小正方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體驗在相同

數(shù)位上相加減,突破學生思維上的難點。

這一課不足之處在于讓學生“聽口令擺一擺"應當先讓學生擺一個一個的數(shù)等學生嫻熟后,

再擺算式.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3

一、學習要點

本課是第九單元的"9加幾"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第96—98頁。

課本創(chuàng)設了校內內各項體育競賽的場景,為9加幾的計算方法打算了豐富材料。練習編排

從詳細到抽象,適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教學目標重點是:通過算法多樣化,使學生較嫻熟口算9加幾駕馭、運用"湊十法"口算

9加幾;從生活中提煉數(shù)學,培育學生計算意識,教化學生多參與有益的體育活動,提高體素養(yǎng)。

教學難點:駕馭9加幾中的“湊十法"。

教具:課件或例1圖片若干份

學具:兩種顏色的'小棒和圖片

二、教學過程

(一)數(shù)乒乓球

出盒子里的9個白球和盒子外的3個黃球。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問什么?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引導或抓住問題"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請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數(shù)的過程。

學生操作解決問題,也許歸納為以下三種方法:

Q)點數(shù),一個一個數(shù)出結果。

(2)接著數(shù),盒內有9個,從9起接著數(shù)出結果。

⑶"湊十法”盒內有9個,放進1個黃球湊成10。

3、比一比,想一想你最喜愛哪種方法?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直觀的實物操作中初步感受湊10,從詳細到抽象的同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

的學習氛圍.)

(二)運動場上的故事

你們平常做哪些體育運動?多做運動有哪些好處?

展示例1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翻書96頁。

1、你看到了什么?小組內溝通,再請學生發(fā)言。

2、引導視察圖中左下角的數(shù)飲料圖。

”在他們之前別的同學拿過飲料,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還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你數(shù)飲料的方法與小組同學說一說。

請學生匯報小組溝通結果,并指著圖片說。

假如要最快看出,"還有多少盒?",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合適?

學生發(fā)言探討,復述‘湊十"過程,并在圖上用連線的方法標識出“湊十"。

3、誰能依據“還有多少盒?”列出一道算式?

請學生快速答,老師板書:9+4=

誰知道得數(shù)是幾?你能在圖上指著說嗎?抓住"湊十"過程,逐步板書:

9+4=

1013

4、請學生拿出學具J罷一擺9+4的計算過程,并在小組內說一說。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4

第三冊"倍"的初步相識教學預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63頁至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驗相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的含義.弄清"幾份"和‘幾倍"之間的聯(lián)系.

2、培育學生初步的視察、推理、分析、遷移的實力和有條理地敘述的實力。

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打算:圖片、小棒

教學方式:動手操作、師生互動、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復習鋪墊。

1、看圖說說各是幾個幾。

(1)

(2)△△△△△△△△△△△△

2、口答:蘋果:。。。

.............

蘋果有3只,梨有()個3只。

設計意圖:幾個幾的學問的復習,為溝通舊知"幾個幾"與新知"幾倍"的聯(lián)系作了良好的

鋪墊。降低了幾倍的意義的教學難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師生探討。

(1)出示情境圖(三個小摯友的對話,并分別指藍花、黃花和紅花)

(2)引導學生擺花片:擺2朵藍花片

我們還知道黃花3個2朵,怎樣擺黃花呢?(學生探討后試擺)

(3)指名上黑板擺黃花。

問:“他擺的是幾朵花?他是怎樣擺的?”

問:"比較一下藍花和黃花,你發(fā)覺了什么?”

可能有學生說:"我發(fā)覺黃花比藍花多4朵。"

也可能有學生說:"藍花比黃花少4朵。"

“我還發(fā)覺藍花和黃花一共8朵?!?/p>

師指圖問:"你還能發(fā)覺什么?同桌相互探討一下。”

假如有學生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蹦俏視@異地說:"你再說一遍,我沒聽

懂呢?”當學生再說一遍后,我會說:"你們看出來了嗎?我怎么看不出來,你能教教我嗎?”

[這里通過出示情境圖、擺花片、比較藍花和黃花,讓學生從自己熟識的生活動身,數(shù)學源

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同時我通過"你能教教我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

好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課題。

問:“你是怎樣知道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黃花有3個2朵,就是2朵2朵地擺黃花,要擺3次,黃花有3個2朵,就

是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3倍。

老師指出:把藍花的朵數(shù)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shù)有這樣的3份,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shù)是

藍花的3倍。

這里黃花的朵數(shù)與藍花的朵數(shù)之間存在著"倍"的關系,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倍"

的初步相識。

3、逐層相識。

追問:把藍花的朵數(shù)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shù)有這樣的幾份?我們可以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

系呢?

同桌相互說說.

假如黃花再添2朵,現(xiàn)在是幾個2朵,我們怎樣敘述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指名回答。

假如拿去4朵黃花,剩下幾朵黃花,那么黃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呢?

4、練習反饋。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邊看圖邊說出兩種書的倍數(shù)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的操作,使學生明白幾個幾份,就是幾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數(shù)學

概念"倍"。由學生先探討然后再探討,最終老師再揭示,層層推動,加深了對"倍”的相識。

同時通過份數(shù)的改變,讓學生明白"份數(shù)"與"倍數(shù)"的關系

三、深化探討、鞏固相識。

1、動手操作。

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你能擺出來嗎?

指名上去擺紅花。

問:"他是怎么擺的?為什么要2朵2朵地擺?”

問:"怎樣說出紅花與藍花的關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說。

假如再添2朵藍花,現(xiàn)在是幾朵藍花?那么藍花有4朵,紅花有幾個4朵呢?我們就說紅花

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

2、練習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白菜有()棵,青菜有()個()棵。青菜的棵數(shù)是白菜的()倍。

假如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數(shù)又是白菜的幾倍呢?

假如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棵,青菜有()個()棵,青菜的棵數(shù)是白菜的()倍。

設計意圖:上一層次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駕馭"幾份"就是"幾倍"的聯(lián)系,這里著重讓學

生了解當標準量發(fā)生改變時,那他們的倍數(shù)關系也會發(fā)生改變。學生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動利剿乍中

自主構建了數(shù)學學問,在探究中發(fā)覺,在合作中明理,從而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導練啟思,拓展延長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Q)出示題目,自讀理解

(2)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3)在小組內相互溝通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在書上畫一畫,老師留意巡察檢查

4、嬉戲:老師拍一倍的次數(shù),學生按要求有節(jié)奏地拍出表示幾倍的次數(shù)。

5、發(fā)展練習:(顯示情境畫面)

看,媽媽買回來的水果真多呀!

2個蘋果3支香蕉4個桃6個梨12個草莓

看著這幅圖,用今日學的有關"倍"的學問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對“倍”的理解更加透徹。拍手嬉戲既可以檢查全體

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調整課堂氣氛。而發(fā)展練習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

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實力。

五、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5

教材分析:本課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圖、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

動名稱,其中第一行的活動以手為主,詞語中的動詞都帶;其次行中的活動以腳為主,動詞都帶。

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告知小摯友參與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為

強壯。

教學目標設定:

學問與實力:1、相識14個漢字,會寫4個字,相識4個偏旁。

2、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方法與技能:接著鞏固自能識字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有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識字與寫字

教學打算:掛圖與生字卡片

主要教學活動設計:

我和生字寶寶做摯友

一、韻文識字

看掛圖。師:這是小摯友生活和學習的漂亮的校內。操場上,同學們就像歡樂小鳥飛向操場,

歡樂地玩耍。(板書:操場上)你看,他們在做什么呢?

學生看圖發(fā)言,能說詳細的就說詳細,不能的就說個名稱也行。

隨學生發(fā)言出示相應的卡片,剛好讓學生相識這些生字寶寶。

將這些詞語連成韻文的格式(課文就是這樣編排的),連起來讀,不要讀成單個的詞語了。

師:多么開心的校內生活??!他們不就是在座的小摯友嗎?這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興

奮、開心等)

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抽讀、小組讀,讓每個學生都能相識這些生字。

二、表演識偏旁

師:來,讓我們也來活動活動。起立,拍皮球(學生做拍皮球的動作),拔河(同桌做拔河

的動作),打球(做打球的動作)。你能總結出來,這些動作都和什么有關嗎?(復習,再編兒

歌記住這幾個字。)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偏旁,識記"跳""跑",認讀"跳高""跑步”。

三、借助菜單學兒歌

1、課件出示學習菜單:

(1)借助拼音讀兒歌

(2)自己想法學生字

(3)邊讀邊想好方法

(4)很快我就讀通順

2、依據菜單的提示自能讀書

3、多種方式的檢測

四、巧手幫我學語文

"讀讀畫畫",先讀準有那些運動項目,然后把自己喜爰的項目涂上顏色。可以是一和,也

可以依據自己的喜爰涂上不同的顏色。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6

教學內容:

比長短、高矮

教學目標:

1、養(yǎng)學生仔細視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

2、使學生體會到長和應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在比較的過程中,差別比較

明顯的,可以干脆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月數(shù)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3、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過程中,選擇自己認這最為適合的方法,培育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

在比較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干脆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shù)量進

行刻畫再比較。

教學打算:

師生共同打算:長短不同的繩子、鉛筆、紙條、玩具等

師打算:

三個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導入

(1)問:你喜愛《神探柯南》中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能干呢,為什么呢?因為他視察事物特

別細致,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來。今日我們就學習他這種細致入微的視察精神,看誰視察最細致!

二、主動探究

1、活動之一

老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繩子,請學生仔細視察:

看看你發(fā)覺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話完整的話來描述它們呢?

2、活動之二

A:老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尺子,請小摯友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

B:請每個小摯友拿出一支鉛筆,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同桌相互說)

3、活動之三

師:請每個小摯友拿出自己的兩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發(fā)覺了什么?

板書:一樣長

4、活動之四

1、老師隨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學生上臺比高矮,并請小摯友說一說:誰高,誰矮?

2、老師再往旁邊一站:這時問同學:這時又是誰高,誰矮呢?我們三個人,誰最高,誰最

矮?

(學生隨意回答)

老師小結:高矮是相對的,而不是肯定的。

5、活動之五

1、比較誰喝的多

師:今日,老師帶來了二瓶飲料,我要請二個小摯友天喝,誰想來?

先請大家比較它們的多少,然后讓兩個小摯友背對著大家喝,然后問其中一個小摯友:

Q)你認為自己與他相比,誰喝的多?其他摯友有什么看法?

(2)小組探討:想一想,究竟是誰喝得多?為什么?

老師小結:能從剩下的水比較出誰喝得多,真了不得!

三、獨立思索:(學生評價)

A:讓兩個學生上臺匕噂高矮(有意讓其中一個學生踮著腳)學生立刻會叫:"不公允"。師:

為什么不公允?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B:第12頁的第5題—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看一看有誰能得到一張小

笑臉。

L自我評價.

2、學生互評

3、全班進行評價。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案例反思篇17

教學課題:

6,7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驗編口決的過程,能找出6,7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探究發(fā)

覺實力。

2、能記住6,7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讓學生初步體驗6,7乘法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正確求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摘蘋果嬉戲(利用電子白板畫蘋果樹和乘法題)

二、激趣引入

(課件演示,紅紅到書店買臺歷,并與售貨員對話)

售貨員:每本臺歷6元。

師: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解決?

學生的回答適時解決,當學生出現(xiàn)66時

師問:這個有口訣計算嗎?(沒有)該怎么計算呢?

⑴想加法6+6+6+6+6+6

(2)想:56+6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更快呢?(乘法口訣)

師:我們發(fā)覺有口訣計算起來真快,所以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編出6,7的乘法口訣吧!

揭示課題并板書:6,7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6的乘法口訣

老師:一本臺歷6元,要求4本臺歷多少元,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會列乘法算式嗎?

學生:64=24

老師:能依據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嗎?

學生:四六二十四。

老師:5本臺歷多少元?算式怎樣列?口訣怎樣編?6本呢?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

61=6一六得六

66=36六六三十六

62=12二六十二

67=42六七四十二

63=18三六十八

68=48六八四十八

64:24四六二十四

69=54六九五十四

65=30五六三十

做完以后同桌相互檢查,再請學生在全班展示,集體訂正。

老師:同學們真不簡潔,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那么每句口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學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個6得數(shù)是36。六七匹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學7的乘法口訣

老師:你又看到什么數(shù)學信息?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仿照6的乘法口訣編寫方法編出7的乘法口訣。

老師:小摯友,你們能自己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同

桌相互檢查,相互幫助,集體訂正。

老師:你是怎樣想出77的得數(shù)的?

學生:剛才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已經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力口7就是77的得數(shù)。

老師:你是怎樣編出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的?讀T賣,背一背。翻開書31頁,將7的口訣

補充完整。

三、加深理解

1、嬉戲:對口令(課堂活動第1題)

Q)老師對全班

(2)同桌對

(3)師說全班搶答

2、擺小棒(課堂活動第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