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化學入門》期末考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所屬院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場號:________考生號:________一、選擇題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A.結構、性質、變化及其應用的自然科學B.運動、能量、空間及其應用的社會科學C.生產(chǎn)、消費、流通及其應用的經(jīng)濟科學D.歷史、文化、藝術及其應用的文學科學答案:A解析: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核心研究對象是物質的微觀構成、宏觀性質、發(fā)生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并探討這些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選項B、C、D分別描述的是物理學、經(jīng)濟學和文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范疇,與化學的定義不符。2.構成物質的粒子中,最小的粒子是()A.分子B.原子C.離子D.元素答案:B解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它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分子是由兩個或多個原子通過化學鍵結合而成的粒子,離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帶電的粒子,而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此,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A.空氣B.鹽水C.石墨D.汽水答案:C解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具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因此是純凈物??諝狻Ⅺ}水和汽水都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因此不是純凈物。4.分子中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A.非極性分子B.極性分子C.離子化合物D.共價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子中如果含有極性鍵,即鍵合原子電負性差異較大,導致鍵合電子云偏向電負性較大的原子,則分子整體可能表現(xiàn)出極性。如果分子構型對稱,正負電荷中心重合,則分子為非極性分子;如果構型不對稱,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則分子為極性分子。因此,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但一定是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而不可能是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是按化學鍵類型分類,而非分子極性分類)。5.下列物質中,熔點最高的是()A.氧氣B.氯化鈉C.金剛石D.碳酸鈣答案:C解析:物質的熔點與其內部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相互作用力越強,熔點越高。金剛石是由碳原子通過強共價鍵構成的網(wǎng)絡狀結構,其內部粒子間的作用力非常強,因此熔點極高。氧氣是分子晶體,分子間作用力較弱,熔點很低。氯化鈉是離子晶體,離子鍵較強,熔點較高,但低于金剛石。碳酸鈣也是離子晶體,但結構較復雜,熔點低于氯化鈉。因此,金剛石的熔點最高。6.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轉化為生成物的過程通常伴隨著()A.能量釋放B.質量守恒C.原子重新排列D.分子數(shù)增加答案:C解析: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化學鍵,生成產(chǎn)物分子。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都保持不變(質量守恒),分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可能改變(分子數(shù)不一定增加),反應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能量的吸收或釋放(不一定釋放能量)。因此,原子重新排列是化學反應的核心過程。7.下列物質中,最易溶于水的是()A.汽油B.乙醇C.乙酸乙酯D.苯答案:B解析:物質的溶解性與其分子結構和極性密切相關,遵循“相似相溶”原則。水是極性分子,易溶解極性溶質或能與水形成氫鍵的溶質。乙醇分子中含有羥基(-OH),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且乙醇本身也是極性分子,因此乙醇極易溶于水。汽油、乙酸乙酯和苯都是非極性分子,難溶于極性的水。8.下列關于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酸在水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B.酸都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C.酸都能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D.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答案:A解析:酸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離子(H+)的化合物。這是酸的最本質的特征。B選項,雖然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是常見的酸堿反應,但并非所有酸都能與所有堿發(fā)生中和反應,例如,某些弱酸可能無法與某些難溶堿反應。C選項,只有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例如,銅與稀硫酸不反應。D選項,只有酸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但需要注意,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是相對的,且石蕊試液在非常稀的酸中可能顏色變化不明顯。因此,A選項是關于酸最普遍適用的正確說法。9.下列關于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堿在水中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B.堿都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C.堿都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D.堿都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答案:A解析:堿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這是堿的最本質的特征。B選項,雖然堿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是常見的酸堿反應,但并非所有堿都能與所有酸發(fā)生中和反應,例如,某些弱堿可能無法與某些強酸完全反應。C選項,雖然堿能與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但并非所有金屬氧化物都能與堿反應,例如,氧化鋁、氧化鐵等兩性氧化物與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而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不成鹽氧化物不與堿反應。D選項,只有堿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需要注意,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是相對的,且酚酞在非常稀的堿中可能顏色變化不明顯。因此,A選項是關于堿最普遍適用的正確說法。10.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A.氧化鈣B.鹽酸C.乙醇D.氫氧化鈉答案:C解析:有機物通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數(shù)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等除外)。乙醇(C2H5OH)是含有碳、氫、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氧化鈣(CaO)、鹽酸(HCl)、氫氧化鈉(NaOH)都是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無機物。因此,乙醇是有機物。1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混合物的是()A.空氣B.鹽水C.氧氣D.汽水答案:C解析: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質??諝庥傻獨?、氧氣等多種氣體混合而成;鹽水是氯化鈉溶解在水中的混合物;汽水是水、二氧化碳、糖、香料等混合而成的飲料。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純凈物,因此不屬于混合物。選項C是純凈物。12.原子中,決定元素種類的主要因素是()A.質子數(shù)B.中子數(shù)C.電子數(shù)D.核外電子排布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數(shù)量的質子,質子數(shù)是區(qū)分不同元素的根本依據(jù)。中子數(shù)不同則形成同位素,仍為同種元素;電子數(shù)可以改變形成離子,但不改變元素種類;核外電子排布決定原子性質,但不是決定元素種類的根本因素。因此,質子數(shù)是決定元素種類的主要因素。13.下列分子中,屬于非極性分子的是()A.H2OB.CO2C.NH3D.HCl答案:B解析:分子的極性取決于分子中化學鍵的極性和分子空間構型。CO2分子中雖然含有極性C=O鍵,但由于分子構型為直線形,兩個C=O鍵的極性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相互抵消,使得分子整體呈非極性。H2O分子中O-H鍵是極性鍵,且分子構型為V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極性分子。NH3分子中N-H鍵是極性鍵,分子構型為三角錐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極性分子。HCl分子中H-Cl鍵是極性鍵,且為線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極性分子。因此,CO2是非極性分子。14.下列晶體中,熔點最低的是()A.鈉B.氯化鈉C.碳酸鈣D.金剛石答案:A解析:晶體的熔點與其內部粒子間的作用力有關。金屬晶體中,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間的金屬鍵作用力較強,但不同金屬的金屬鍵強度差異較大。離子晶體中,陰陽離子間的離子鍵作用力很強,通常熔點較高。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如范德華力、氫鍵)較弱,熔點通常較低。原子晶體中,原子間通過強共價鍵構成網(wǎng)絡結構,作用力最強,熔點極高。鈉是金屬,氯化鈉和碳酸鈣是離子晶體,金剛石是原子晶體。通常,金屬晶體的熔點低于離子晶體和原子晶體。在所給選項中,鈉的熔點(約98°C)遠低于氯化鈉(約801°C)、碳酸鈣(約825°C)和金剛石(約3550°C)。因此,鈉的熔點最低。15.在化學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通常發(fā)生在()A.分子內部B.原子核內部C.晶體表面D.溶液界面答案:A解析: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的化學鍵斷裂,新的化學鍵形成?;瘜W鍵是連接原子構成分子或晶體的作用力,因此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必然發(fā)生在構成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內部。雖然反應也可能發(fā)生在晶體表面(如固固反應)或溶液中,但鍵的斷裂和形成這一核心過程是發(fā)生在分子層面的。16.下列物質中,不能與金屬鎂反應的是()A.鹽酸B.硫酸銅溶液C.氯化鋅溶液D.硝酸銀溶液答案:C解析:金屬鎂是一種活潑金屬,能夠與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與某些鹽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A選項,鹽酸(HCl)是酸,能與鎂反應:Mg+2HCl=MgCl2+H2↑。B選項,硫酸銅(CuSO4)溶液中銅離子(Cu2+)比鎂活潑性低,能與鎂發(fā)生置換反應:Mg+CuSO4=MgSO4+Cu。D選項,硝酸銀(AgNO3)溶液中銀離子(Ag+)比鎂活潑性低,能與鎂發(fā)生置換反應:Mg+2AgNO3=Mg(NO3)2+2Ag。C選項,氯化鋅(ZnCl2)溶液中鋅離子(Zn2+)與鎂離子(Mg2+)的化學性質相似,鎂不能將鋅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因此,氯化鋅溶液不能與鎂反應。17.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酸的是()A.硫酸B.碳酸C.碳酸氫鈉D.鹽酸答案:C解析:酸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離子(H+)的化合物。硫酸(H2SO4)在水中電離出H+,是酸。碳酸(H2CO3)在水中電離出H+,是酸。鹽酸(HCl)在水中電離出H+,是酸。碳酸氫鈉(NaHCO3)在水中電離出鈉離子(Na+)和碳酸氫根離子(HCO3-),碳酸氫根離子可以進一步電離出H+,但NaHCO3本身通常被歸類為鹽或酸式鹽,其主要水溶液表現(xiàn)出弱堿性(因為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嚴格來說,它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主要是H+,但它的酸堿性很弱,且其化學分類為鹽。在通常的化學分類中,將其與強酸、弱酸區(qū)分開來。但相比其他三個選項,它不是典型的酸。然而,題目要求選出“不屬于酸”的,硫酸、碳酸、鹽酸均為酸,碳酸氫鈉為鹽。因此,碳酸氫鈉不屬于酸。18.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堿的是()A.氫氧化鈉B.氫氧化鐵C.氫氧化銅D.氫氧化鋁答案:B解析:堿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氫氧化鈉(NaOH)在水中電離出Na+和OH-,是堿。氫氧化鐵(Fe(OH)3)、氫氧化銅(Cu(OH)2)、氫氧化鋁(Al(OH)3)都是在水中電離出金屬陽離子(Fe3+、Cu2+、Al3+)和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也是堿。這里存在一個理解上的細微差別:嚴格定義的堿是金屬氫氧化物,而氫氧化物通常是指金屬陽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Fe(OH)3、Cu(OH)2、Al(OH)3確實是堿(金屬氫氧化物)。NaOH也是堿(金屬氫氧化物)。如果題目意在考察更傳統(tǒng)的“堿金屬/堿土金屬氫氧化物”,那么所有選項都屬于堿。但如果從“在水溶液中電離出OH-”這個更寬泛的定義看,它們都符合。但通常在基礎化學中,氫氧化物就是指堿。題目可能存在措辭問題或特定定義。但在標準化學分類中,氫氧化鐵、氫氧化銅、氫氧化鋁都是堿。如果必須選一個,可能題目本身有歧義或印刷錯誤。但基于最普遍的理解,它們都屬于堿。此題按常規(guī)理解,它們都屬堿,無法選出“不屬于”的。題目可能需要復核。但如果必須給出一個答案,可能出題者意圖是考察是否有例外或特殊性質,但這里沒有明顯不屬于堿的。假設題目有誤,若必須選,可能選B因為Fe(OH)3溶解度極低,堿性表現(xiàn)不如前兩者典型,但仍是堿。但嚴格來說都屬堿。19.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有機物的是()A.乙醇B.乙酸C.甲醛D.氧化鈣答案:D解析:有機物通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數(shù)簡單的碳化合物如CO、CO2、碳酸鹽、碳酸等除外)。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甲醛(HCHO)都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氧化鈣(CaO)是由鈣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含碳元素,屬于無機物。因此,氧化鈣不屬于有機物。2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所有酸都易溶于水B.所有堿都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C.所有鹽都是中性物質D.所有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答案:D解析:A選項,并非所有酸都易溶于水,例如,硅酸(H2SiO3)是難溶于水的酸。B選項,只有堿溶液的pH值足夠高(通常大于8.0)時,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并非所有堿都能使酚酞變紅,例如,氫氧化銅(Cu(OH)2)是堿,但其水溶液因不溶性強而pH變化不大,酚酞不變色。C選項,并非所有鹽都是中性物質,鹽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組成鹽的酸根和陽離子的性質。例如,碳酸鈉(Na2CO3)溶液呈堿性,氯化銨(NH4Cl)溶液呈酸性,這些都是鹽,但它們的溶液不是中性的。D選項,有機物的定義就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少數(shù)簡單碳化合物外),這是有機化學的基礎定義。因此,所有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二、多選題1.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B.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C.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決定了原子的種類D.原子核內的中子數(shù)決定了原子的質量數(shù)E.原子中質子數(shù)一定等于電子數(shù)答案:ABCD解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其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圍分布著核外電子(A正確)。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B正確)。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決定了該原子屬于哪種元素,也就是決定了原子的種類(C正確)。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近似等于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因此中子數(shù)決定了原子質量數(shù)(D正確)。一個中性原子中,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以使原子整體不顯電性(E正確)。因此,所有選項均正確。2.下列物質中,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有()A.氧氣B.氯化鈉C.乙醇D.氫氧化鈉E.碳酸鈣答案:CE解析:共價化合物是由非金屬元素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化合物。氧氣(O2)是由氧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單質(A錯誤)。氯化鈉(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離子化合物(B錯誤)。乙醇(C2H5OH)是由碳、氫、氧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共價化合物(C正確)。氫氧化鈉(NaOH)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但氫氧根離子內部存在共價鍵(D錯誤,整體看是離子化合物)。碳酸鈣(CaCO3)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碳酸根離子內部存在共價鍵(E錯誤,整體看是離子化合物)。因此,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乙醇。3.下列關于分子晶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分子晶體由分子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B.分子晶體的熔點通常較低C.分子晶體中的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弱D.分子晶體通常不導電E.分子晶體的硬度通常較大答案:ABCD解析:分子晶體是由分子作為基本結構單元,分子之間通過分子間作用力(包括范德華力、氫鍵等)結合而成的晶體(A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如共價鍵、離子鍵)弱得多,克服分子間作用力所需的能量較低,因此分子晶體的熔點通常較低(B正確)。分子間作用力遠弱于化學鍵,因此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表現(xiàn)為硬度較小、熔點低、通常不導電(固態(tài)時自由移動的離子或電子很少)、很多易揮發(fā)(C、D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分子容易滑動,因此分子晶體的硬度通常較小,而不是較大(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4.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B.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C.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D.使用催化劑,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E.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加快答案:ABCD解析: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濃度、溫度、接觸面積(固體)、催化劑和壓強(對氣體反應)。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A正確)。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反應物分子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B正確)。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尤其是固體反應物),增加了反應物分子接觸的機會,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C正確)。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D正確)。對于有氣體參與的反應,增大壓強(相當于增大濃度)通常會使反應速率加快。但是,如果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不變(如2SO2+O2=2SO3),增大壓強對反應速率影響不大;如果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減小(如N2+3H2=2NH3),增大壓強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因此,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加快(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5.下列關于酸堿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酸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B.堿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C.酸都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D.酸都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E.堿都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答案:AB解析:酸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離子(H+)的化合物(A正確)。堿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B正確)。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是酸堿反應的基本類型,但并非所有酸都能與所有堿發(fā)生反應,例如,弱酸可能與難溶性堿反應不完全(C錯誤)。酸能與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面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但并非所有酸都能與所有活潑金屬反應,且反應速率和條件也受影響(D錯誤)。堿能與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但并非所有堿都能與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例如,強堿可能不與一些不成鹽氧化物反應(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6.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A.水B.氧氣C.二氧化碳D.氫氧化鈉E.碳酸鈣答案:AC解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水(H2O)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A正確)。氧氣(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B錯誤)。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和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C正確)。氫氧化鈉(NaOH)是由鈉、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屬于堿(D錯誤)。碳酸鈣(CaCO3)是由鈣、碳、氧三種元素組成,屬于鹽(E錯誤)。因此,屬于氧化物的有水和二氧化碳。7.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有機物都易燃B.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C.有機物都不能導電D.有機物通常難溶于水E.有機物通常熔點較低答案:BDE解析:有機物的特點之一是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這是其與傳統(tǒng)無機物區(qū)別的主要依據(jù)之一),且由于結構復雜、極性較弱等原因,通常易燃(A正確,是普遍現(xiàn)象)。大多數(shù)有機物是共價化合物,分子間作用力較弱,且缺乏自由移動的離子或電子,因此通常不導電或導電性很差(C正確)。許多有機物是非極性或弱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則,通常難溶于極性的水,而易溶于非極性的有機溶劑(D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大多數(shù)有機物熔點、沸點較低,易揮發(fā)(E正確)。因此,正確選項為ABDE。注意,A、C、D、E描述的是有機物的普遍性質或常見特性,雖然存在例外,但在此題的語境下可以認為是正確的描述。B是有機物的定義性特征。8.下列關于原子結構說法中,正確的有()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原子核帶正電C.核外電子帶負電D.原子核內的中子不帶電E.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答案:ABCD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A正確)。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因此原子核整體帶正電(B正確)。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C正確)。原子核內的中子是不帶電的粒子(D正確)。原子中質子數(shù)決定了元素種類,中子數(shù)可以變化形成同位素,并非所有原子中質子數(shù)都等于中子數(shù)(E錯誤,例如,碳-12原子質子數(shù)6等于中子數(shù)6,但碳-14原子質子數(shù)6不等于中子數(shù)8)。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9.下列物質轉化中,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有()A.氯化鈉溶液轉化為碳酸鈉溶液B.碳酸鈣轉化為氧化鈣C.乙醇轉化為乙酸D.碳化鈣轉化為乙炔E.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答案:BD解析:A.氯化鈉(NaCl)溶液與碳酸鈉(Na2CO3)溶液互為可溶性鹽溶液,不會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或水(不符合反應發(fā)生條件),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轉化。B.碳酸鈣(CaCO3)在高溫條件下可以分解一步反應生成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CO2):CaCO3高溫→CaO+CO2↑,可以一步實現(xiàn)轉化(B正確)。C.乙醇(CH3CH2OH)轉化為乙酸(CH3COOH)通常需要氧化反應,例如在催化劑存在下用氧氣氧化,這往往不是一步簡單的反應,或者需要特定條件下的復雜過程,一般認為是多步或需要特定催化劑的一步復雜反應,不算作簡單的“一步反應”通常指復分解或簡單置換等。D.碳化鈣(CaC2)與水反應可以一步反應生成乙炔(C2H2)和氫氧化鈣(Ca(OH)2):CaC2+2H2O→C2H2↑+Ca(OH)2,可以一步實現(xiàn)轉化(D正確)。E.氫氧化鐵(Fe(OH)3)受熱易分解生成氧化鐵(Fe2O3)和水(H2O):2Fe(OH)3加熱→Fe2O3+3H2O↑。雖然這是分解反應,但嚴格意義上是“受熱分解”條件,如果題目指“通過一步溶液反應”則不行,但若指“通過一步熱化學反應”則可行。按常見理解,熱分解也常被認為是“一步轉化”。如果按溶液反應,則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不能通過一步溶液反應實現(xiàn)(沉淀轉化通常需要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考慮到B和D是明確的一步化學反應,而C通常認為不止一步,E在溶液中不能一步實現(xiàn)沉淀轉化,在加熱條件下可以視為一步分解。此題可能對“一步反應”的界定存在歧義。若必須選,B和D是無疑的一步化學反應。10.下列關于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B.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C.純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D.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E.純凈物可以是單質也可以是化合物答案:ABCDE解析:純凈物是指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沒有其他雜質混雜(A正確)。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B正確)。純凈物具有固定的、均一的組成和性質,例如,純水在標準狀況下具有特定的沸點、凝固點等(C正確)?;旌衔锸怯刹煌镔|物理混合而成,各成分之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D正確)。純凈物根據(jù)組成元素種類不同,可以分為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單質,或者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E正確)。因此,所有選項均正確。11.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B.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C.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決定了原子的種類D.原子核內的中子數(shù)決定了原子的質量數(shù)E.原子中質子數(shù)一定等于電子數(shù)答案:ABCE解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其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圍分布著核外電子(A正確)。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B正確)。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決定了該原子屬于哪種元素,也就是決定了原子的種類(C正確)。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近似等于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因此中子數(shù)對原子質量數(shù)有決定性影響,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因為質子數(shù)也貢獻質量(D表述不夠嚴謹,但意圖正確)。一個中性原子中,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以使原子整體不顯電性(E正確)。因此,正確選項為ABCE。(注:D選項中子數(shù)決定質量數(shù)表述有誤,應為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共同決定,但中子數(shù)是主要因素,題目可能意在考察主要因素,故按通常理解選ABCE。若嚴格按定義,D錯誤,則應選ABCE。)12.下列物質中,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有()A.氧氣B.氯化鈉C.乙醇D.氫氧化鈉E.碳酸鈣答案:CE解析:共價化合物是由非金屬元素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化合物。氧氣(O2)是由氧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單質(A錯誤)。氯化鈉(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離子化合物(B錯誤)。乙醇(C2H5OH)是由碳、氫、氧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共價化合物(C正確)。氫氧化鈉(NaOH)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但氫氧根離子內部存在共價鍵(D錯誤,整體看是離子化合物)。碳酸鈣(CaCO3)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碳酸根離子內部存在共價鍵(E錯誤,整體看是離子化合物)。因此,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乙醇。13.下列關于分子晶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分子晶體由分子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B.分子晶體的熔點通常較低C.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弱D.分子晶體通常不導電E.分子晶體的硬度通常較大答案:ABCD解析:分子晶體是由分子作為基本結構單元,分子之間通過分子間作用力(包括范德華力、氫鍵等)結合而成的晶體(A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如共價鍵、離子鍵)弱得多,克服分子間作用力所需的能量較低,因此分子晶體的熔點通常較低(B正確)。分子間作用力遠弱于化學鍵,因此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表現(xiàn)為硬度較小、熔點低、通常不導電(固態(tài)時自由移動的離子或電子很少)、很多易揮發(fā)(C、D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分子容易滑動,因此分子晶體的硬度通常較小,而不是較大(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14.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B.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C.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D.使用催化劑,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E.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加快答案:ABCD解析: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濃度、溫度、接觸面積(固體)、催化劑和壓強(對氣體反應)。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A正確)。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反應物分子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B正確)。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尤其是固體反應物),增加了反應物分子接觸的機會,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C正確)。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有效碰撞頻率增加,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加快(D正確)。對于有氣體參與的反應,增大壓強(相當于增大濃度)通常會使反應速率加快。但是,如果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不變(如2SO2+O2=2SO3),增大壓強對反應速率影響不大;如果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減?。ㄈ鏝2+3H2=2NH3),增大壓強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因此,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加快(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15.下列關于酸堿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酸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B.堿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C.酸都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D.酸都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E.堿都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答案:AB解析:酸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離子(H+)的化合物(A正確)。堿的定義是: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B正確)。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是酸堿反應的基本類型,但并非所有酸都能與所有堿發(fā)生反應,例如,弱酸可能與難溶性堿反應不完全(C錯誤)。酸能與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面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但并非所有酸都能與所有活潑金屬反應,且反應速率和條件也受影響(D錯誤)。堿能與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但并非所有堿都能與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例如,強堿可能不與一些不成鹽氧化物反應(E錯誤)。因此,正確選項為AB。16.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A.水B.氧氣C.二氧化碳D.氫氧化鈉E.碳酸鈣答案:AC解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水(H2O)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A正確)。氧氣(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B錯誤)。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和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C正確)。氫氧化鈉(NaOH)是由鈉、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屬于堿(D錯誤)。碳酸鈣(CaCO3)是由鈣、碳、氧三種元素組成,屬于鹽(E錯誤)。因此,屬于氧化物的有水和二氧化碳。17.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有機物都易燃B.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C.有機物都不能導電D.有機物通常難溶于水E.有機物通常熔點較低答案:ABDE解析:有機物的特點之一是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這是其與傳統(tǒng)無機物區(qū)別的主要依據(jù)之一),且由于結構復雜、極性較弱等原因,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易燃(A正確)。大多數(shù)有機物是共價化合物,分子間作用力較弱,且缺乏自由移動的離子或電子,因此通常不導電或導電性很差(C錯誤,但表述為“不能導電”在多數(shù)情況下成立)。許多有機物是非極性或弱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則,通常難溶于極性的水,而易溶于非極性的有機溶劑(D正確)。由于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大多數(shù)有機物熔點、沸點較低,易揮發(fā)(E正確)。因此,正確選項為ABDE。注意,A、C、D、E描述的是有機物的普遍性質或常見特性,雖然存在例外,但在此題的語境下可以認為是正確的描述。B是有機物的定義性特征。18.下列關于原子結構說法中,正確的有()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原子核帶正電C.核外電子帶負電D.原子核內的中子不帶電E.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答案:ABCD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A正確)。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因此原子核整體帶正電(B正確)。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C正確)。原子核內的中子是不帶電的粒子(D正確)。原子中質子數(shù)決定了元素種類,中子數(shù)可以變化形成同位素,并非所有原子中質子數(shù)都等于中子數(shù)(E錯誤,例如,碳-12原子質子數(shù)6等于中子數(shù)6,但碳-14原子質子數(shù)6不等于中子數(shù)8)。因此,正確選項為ABCD。19.下列物質轉化中,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有()A.氯化鈉溶液轉化為碳酸鈉溶液B.碳酸鈣轉化為氧化鈣C.乙醇轉化為乙酸D.碳化鈣轉化為乙炔E.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答案:BD解析:A.氯化鈉(NaCl)溶液與碳酸鈉(Na2CO3)溶液互為可溶性鹽溶液,不會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或水(不符合反應發(fā)生條件),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轉化。B.碳酸鈣(CaCO3)在高溫條件下可以分解一步反應生成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CO2):CaCO3高溫→CaO+CO2↑,可以一步實現(xiàn)轉化(B正確)。C.乙醇(CH3CH2OH)轉化為乙酸(CH3COOH)通常需要氧化反應,例如在催化劑存在下用氧氣氧化,這往往不是一步簡單的反應,或者需要特定條件下的復雜過程,一般認為是多步或需要特定催化劑的一步復雜反應,不算作簡單的“一步反應”通常指復分解或簡單置換等。D.碳化鈣(CaC2)與水反應可以一步反應生成乙炔(C2H2)和氫氧化鈣(Ca(OH)2):CaC2+2H2O→C2H2↑+Ca(OH)2,可以一步實現(xiàn)轉化(D正確)。E.氫氧化鐵(Fe(OH)3)受熱易分解生成氧化鐵(Fe2O3)和水(H2O):2Fe(OH)3加熱→Fe2O3+3H2O↑。雖然這是分解反應,但嚴格意義上是“受熱分解”條件,如果題目指“通過一步溶液反應”則不行,但若指“通過一步熱化學反應”則可行。按常見理解,熱分解也常被認為是“一步轉化”。如果按溶液反應,則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不能通過一步溶液反應實現(xiàn)(沉淀轉化通常需要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紤]到B和D是明確的一步化學反應,而C通常認為不止一步,E在溶液中不能一步實現(xiàn)沉淀轉化,在加熱條件下可以視為一步分解。如果按溶液反應,則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不能通過一步溶液反應實現(xiàn)。若必須選,B和D是無疑的一步化學反應。A、C、E在溶液中不能一步實現(xiàn)轉化。因此,正確選項為BD。20.下列關于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B.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C.純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D.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E.純凈物可以是單質也可以是化合物答案:ABCDE解析:純凈物是指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沒有其他雜質混雜(A正確)?;旌衔锸侵赣蓛煞N或多種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B正確)。純凈物具有固定的、均一的組成和性質,例如,純水在標準狀況下具有特定的沸點、凝固點等(C正確)?;旌衔锸怯刹煌镔|物理混合而成,各成分之間不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D正確)。純凈物根據(jù)組成元素種類不同,可以分為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單質,或者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E正確)。因此,所有選項均正確。三、判斷題1.分子中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答案:錯誤解析:分子中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極性分子。分子的極性不僅取決于是否含有極性鍵,還取決于分子的空間構型。如果分子構型對稱,即使含有極性鍵,正負電荷中心重合,分子也是非極性的。例如,二氧化碳(CO2)分子中存在極性C=O鍵,但分子構型為直線形,屬于非極性分子。因此,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極性分子。2.所有金屬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答案:錯誤解析:并非所有金屬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只有排在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才能與稀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例如,銅、銀、金等金屬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因此,并非所有金屬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3.堿都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答案:錯誤解析:只有堿溶液的pH值足夠高(通常大于8.0)時,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例如,氫氧化銅(Cu(OH)2)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湖南湘西古丈縣教育類事業(yè)單位公開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6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有一套)
- 2025廣東揭陽市惠來縣校園現(xiàn)場招聘教師70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參考
- 高薪招聘公司用人承諾書(5篇)
- 2025廣西城軌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招聘20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考點梳理)
- 2025福建省康輝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內蒙古鑲黃旗蒙金礦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招聘25人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詳解1套
- 債務償還及信譽保持保證承諾書(4篇)
- 我的朋友寫人篇章5篇范文
- 2025貴州省婦幼保健院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引才1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
- 山東省九五高中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5月質量檢測聯(lián)考地理試題(解析版)
- 2025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
- 酒店海鮮供應配送合作合同5篇
- 月考成績分析會校長講話:3組數(shù)據(jù)揭短板5步整改提質效
- 2025年中國鹽業(yè)集團招聘面試模擬題集
- 2025年公共基礎知識考試題庫(附答案)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L-T5394-2021電力工程地下金屬構筑物防腐技術導則
- 蕁麻疹ppt課件(PPT 40頁)
- 蒂森I型診斷儀最新說明書
-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
- 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系統(tǒng)6C系統(tǒng)運用現(xiàn)狀分析(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