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_第1頁
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_第2頁
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_第3頁
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_第4頁
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1011艾灸的手法(課堂記錄)★?艾灸正確手法可提升滲透效率,減少燙傷,熱力更精準于穴位或病灶

灸法分幾種情況:分直接灸和間接灸:(1)直接灸指的是用艾條或艾柱,一般以艾柱為主,直接接觸人體,并不相隔任何東西,是直接放在我們直接灸的地方,以壯為主,跟成人的指甲蓋差不多大小,這個就叫一壯。一般不用打火機點,一般拿香點著。用打火機可能燒著皮膚,用香點讓艾點著,一,一般灸到這個時候用鑷子拿走,不會燙傷人一般燒到三分之二時就可以拿走了。但是這個方法現(xiàn)在基本不用了,因為容易燙傷人。這個方法雖然不好操作但是效果好,不容易留疤,因為到熱量比較高時就拿走了。皮膚上哪有個瘊子、疣子、腳墊等就用米粒灸,點著慢慢就燃燒起來了,皮膚失去痛覺、感覺、僵硬的那種就可以用米粒灸。這兩個灸放地時間比較短,基本不留疤。這種直接灸,不是發(fā)泡灸、瘢痕灸,痛痕灸是在上面涂點蒜汁、姜汁、再涂凡士林然后再點燃,這樣才能更容易發(fā)泡、更容易化膿。但如果是疣子長地比較多,我們一般是先打母疣。母疣就是第一個出現(xiàn)的,其它地都是它演生出去的,一般把母疣一解決,其它地就自動解決了?;摼倪@個方法一般用于冬病夏治,比如這個人有嚴重的哮喘、支氣管炎,因為沒有緩解支氣管的西藥,一般犯病時能讓人背過氣去,夏天不容易犯病,一到冬天就咳,這種情況下為了緩解當時的發(fā)作,或者在夏天時為了讓他的病情得到一個基本的控制、或夏天時讓他冬天發(fā)病沒那么劇烈,所以古人在比較無奈的情況下選擇了瘢痕灸,讓皮膚出現(xiàn)瘢痕。他就是受寒了,寒氣停留在臟腑和經(jīng)絡(luò)里。長時間采氣、練功后身體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結(jié)節(jié)、慢性病都慢慢沒有了。身體大寒的,需要急速補充陽氣的需要急速灸,但是得有個補泄。補法就是讓它自然慢慢燒,燒到三分之二處就拿走,這就是補法。瀉法:吹一下讓它繼續(xù)燒,再吹一下讓它繼續(xù)燒,也可以用扇子扇,不一定非要用嘴吹,要想解決實際問題,吹或扇,讓它燒地更快,空氣地流動會帶走身體的正氣和病氣,它存在火力一下子變小,一會又變小的過程,有一個火突然變大,溫度一會變大一會變小的過程,吹是瀉法。突然降溫,流動的空氣能帶走熱量、也能帶走正氣和病氣。如果感染病氣、如感冒、病氣很重、實癥比如上火,就用瀉泄。就跟吹火一樣,熱——涼——熱——涼,一灸可能出點水泡,或出點汗,這個火就降下來了,或肝火胃火牙齦腫痛、傳染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但停的時候把風口堵住,讓它快點熄風,不要慢慢熄風,上火這種實癥完全可以用瀉法。哪怕用小扇子扇,說停就停了就可以。古代有些人神志昏沉、脈洪大、皮膚腫痛、大便秘結(jié)、牙齦腫痛,完全可以用瀉法,一定是還剩三分之一時用鑷子拿走。通過風來開泄皮膚腠理,吹不是虛邪賊風,不怕受風。帶走病氣也帶走正氣,正氣在深處,不用太擔心,就跟刺血療法一樣。虛癥是肚子涼、腰涼、人沒勁沒力氣。(2)間接灸即隔物灸:隔蒜灸、隔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隔藥灸。隔什么灸就用什么。隔姜、隔蒜,用普通姜、蒜的也行,姜切地跟一元硬幣大小差不多,不用非是圓形,切成3mm-5mm左右厚度,一元硬幣差不多也就這個厚度,太薄容易燒穿、燒干、燒透,太厚熱力透不過去。用三棱針(粗一點的針)扎3-5個眼兒。一般在皮膚和姜片之間涂點凡士林防止姜走位。蒜用獨頭蒜好點。草本膏也可以,藥主要是取其粘性,一般在艾灸館都會涂,要不不能保證病人會不會突然動一下。①一般受寒的或病氣是寒氣,關(guān)節(jié)疼痛都可以用姜,不解決特定問題都可以用姜,姜是一個萬能的用法。姜沒有粘著性。姜對于各種經(jīng)絡(luò)不通的各種問題都可以用。②一般兩種情況用蒜,一種是調(diào)理呼吸系統(tǒng)問題,如頑固咳喘、哮喘、支氣管炎等等。因為蒜有通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鼻炎、咳喘、咽炎,都可以隔蒜灸。還有一種是蚊蟲叮咬。用蒜擦擦也可以。蒜不用切成沫,切成一元硬幣厚的片就可以。據(jù)說獨頭蒜只長了一個頭,是聚集起來的,對于呼吸系統(tǒng)的肺的解毒效果更好一些。蒜也要扎些孔。蒜是發(fā)物,能把毒、水、膿給排出來。灸大椎、肺俞效果挺好的。后背進風隔姜灸好,隔姜灸肩胛骨也可以。③隔鹽灸對于濕氣大的、水濕較重的人可以隔鹽灸,舌頭胖大、濕膩、鹽需要炒一下,有些人把鹽放在肚臍里,有些人放在穴位上,有些人把姜切一個圈,中間灑鹽,放上艾柱去灸。炒過的年輕祛濕、吸濕的效果很好。有些人感覺灸了,但滲透不太好,舌苔也是濕膩的,這種狀況就需要隔鹽鹽了。因為水濕之氣存在于下焦,隔鹽灸效果比較好。關(guān)元、神闕都可以,鋪鹽大約用這么厚。天竹鹽去濕效果很好,每次用鹽時先炒一下,因為鹽吸濕吸潮祛濁氣。蛇盤瘡用蜘蛛網(wǎng)。古書記載補法以9為數(shù),如1個9壯,2個9壯,3個9壯.....,瀉法以6為數(shù),如1個6壯,2個6壯,3個6壯.....。④隔附子餅灸,現(xiàn)在臨床大約用黑順片、炮附子、淡附片,先打成細粉,用很干的附子,用打中藥粉的直接就能打成細粉,象和面一樣,用蜂蜜或醋、黃酒調(diào)和,像揉面一樣做成一個餅,用多大就做多大的餅。醋和黃酒有一定的發(fā)散通竅、加強滲透的作用。醋本身就有較好的刺激、滲透皮膚的作用。蜂蜜只有粘稠的作用。附子溫陽,對于陽虛,如腰涼、陽虛,腰膝酸軟、腰發(fā)涼,女性腰涼、肌瘤、囊腫都用附子,一般6份附子+1份細辛,細粉加細辛后能更好的滲進病處,如宮寒灸半小時還涼的跟水一樣。陽氣進不去,虛寒之氣太旺,得用細辛透進去,竄進去才有效果。女性宮寒、陽萎早泄的、不孕不育的、肌瘤囊腫、精冷的、女性內(nèi)膜增厚的、痛經(jīng)的,都可以。⑤隔藥餅灸:艾條的火的溫度有三五百度,熱量非常高,有一些藥就給燒壞了,有一部分順著煙去熏皮膚,但對皮膚的滲透、病灶的解決并不理想。所以藥在艾條里不是沒有作用,是作用有限,要想效果好一點。藥餅?zāi)荛L期用,就跟泥灸一樣,泥灸就是蜂蠟和藥和油和成泥糊在身上做艾灸,泥灸用多少次藥餅就能用多少次。藥是熬成膏狀或打成細粉。泥灸可以用三十次二十幾次,最少可以用十幾次。泥灸本來就是蜂蠟+藥。洋金花、川烏、草烏、附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