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物理力學綜合測試題及解析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也是整個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含豐富的概念和規(guī)律,更強調對物理過程的分析能力和數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通過綜合測試,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力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際解題能力。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套精心設計的力學綜合測試題,來回顧和深化相關知識。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關于質點和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不能將地球看作質點B.研究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動作時,可將運動員看作質點C.參考系必須選擇靜止不動的物體D.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同解析:本題考查質點和參考系的基本概念。質點是理想化模型,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研究問題的影響可忽略時,可視為質點。研究地球公轉,地球大小遠小于日地距離,能看作質點,A錯誤。研究運動員動作,其姿態(tài)是研究對象,不能看作質點,B錯誤。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并非必須靜止,C錯誤。運動的描述具有相對性,選擇不同參考系,觀察結果可能不同,D正確。答案:D2.如圖所示,物體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勻速運動,關于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示意圖說明:水平地面上,物體B在右,物體A在B上,力F水平向右作用在物體B上)A.物體A受摩擦力,方向向左B.物體A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物體A不受摩擦力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解析: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A、B一起勻速運動,A處于平衡狀態(tài)。A在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若假設A受摩擦力,則找不到與之平衡的力,這與A勻速運動(合力為零)矛盾。因此,A不受摩擦力。這里的關鍵是理解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之一是有相對運動趨勢,而A與B相對靜止且一起勻速,無相對運動趨勢。答案:C3.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速度和加速度均為零B.物體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過程的加速度C.物體從拋出到落回拋出點的過程中,速度的變化量為零D.物體在上升過程中,速度的變化率恒定解析:豎直上拋運動只受重力,加速度恒為重力加速度g,方向豎直向下。A選項,最高點速度為零,但加速度仍為g,A錯誤。B選項,上升和下降過程加速度均為g,B錯誤。C選項,拋出時速度向上,落回時速度向下,速度變化量不為零(大小為2v?,方向向下),C錯誤。D選項,速度的變化率即加速度,恒定為g,D正確。答案:D4.關于機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機械能一定守恒B.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機械能一定守恒C.只有重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D.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為零時,物體的機械能一定守恒解析: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或彈力(彈簧彈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A選項,合外力為零,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在豎直方向勻速提升物體,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不守恒,A錯誤。B選項,勻速圓周運動,動能不變,但如果是豎直面內的勻速圓周運動(如用繩子系著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拉力做功),重力勢能變化,機械能不守恒,B錯誤。C選項,符合機械能守恒的條件,C正確。D選項,合外力做功為零,只能說明動能不變,但勢能可能變化,如上述A選項中的例子,D錯誤。答案:C5.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h處以初速度v?水平拋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A.mgv?B.mg√(v?2+2gh)C.mg√(2gh)D.√(m2g2v?2+m2g2·2gh)解析:瞬時功率P=Fvcosθ,其中θ是F與v的夾角。重力的瞬時功率,F為重力mg,v為瞬時速度,θ為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與瞬時速度方向的夾角。因此,P=mg·v_y,v_y是瞬時速度的豎直分量。小球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落地時豎直分速度v_y=√(2gh)。所以,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P=mg√(2gh)。A選項是初動能相關,B選項是總速度與mg的乘積,D選項是動量的大小,均不正確。答案:C二、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6.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前方距離d處有一障礙物,立即剎車,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為避免撞上障礙物,汽車剎車的加速度至少應為________。(用v、d表示)解析:這是一個典型的剎車問題,汽車末速度應減為零,且剎車位移應小于等于d。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v2-v?2=2ax。這里初速度v?=v,末速度v=0,加速度a'(此處表示待求的最小加速度大小,方向與初速度相反,公式中代入時應用負值),位移x≤d。取臨界情況x=d,則0-v2=2(-a')d,解得a'=v2/(2d)。因此,剎車的加速度大小至少應為v2/(2d)。答案:v2/(2d)7.質量分別為m?和m?的兩個物體A、B,用一根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圖所示?,F用水平力F向右拉物體B,使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________;若突然撤去拉力F的瞬間,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示意圖說明:水平面上,A在左,B在右,彈簧連接A、B,力F水平向右拉B)解析:系統(tǒng)靜止時,A、B均受力平衡。對A分析,彈簧的拉力F彈=m?a?,但A靜止,a?=0,故F彈=0?不對,應該是A受到彈簧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力?哦,不對,題目說“用水平力F向右拉物體B”,系統(tǒng)靜止。那么對B分析,水平方向受向右的F和向左的彈簧拉力F彈,平衡,所以F彈=F。對A分析,水平方向只受向右的彈簧拉力F彈,要平衡,則必然還受向左的力,但題目中未提及其他外力,且是光滑水平面。哦,我明白了,可能題目隱含A是固定的?或者我哪里想錯了?不,題目說“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那么如果A和B都能自由運動,僅用F拉B,系統(tǒng)不可能靜止,除非A被固定。這應該是題目的隱含條件,或者說,是我之前的分析漏掉了。正確的分析是:靜止時,彈簧伸長,對B,F=F彈;對A,F彈=f(可能是地面給A的摩擦力,但題目說光滑水平面)。啊,這只能說明,在“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A和B都靜止,那么彈簧對A的拉力必須有一個力與之平衡,既然水平面光滑,唯一的可能就是題目默認A是固定在墻上的,或者在分析時,我們認為系統(tǒng)靜止,彈簧的拉力F彈=F,由胡克定律F彈=kx,所以x=F/k。這應該是題目的本意。突然撤去拉力F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會突變,仍為F彈=F。此時,對A:若A之前是固定的,撤去F后A仍靜止,加速度為0;若A未固定,之前靜止是因為彈簧拉力和某個外力平衡,撤去F后,那個外力是否還在?這題目表述有點模糊。但根據常見題型,應該是A和B都在光滑水平面上,最初用外力F拉B,使彈簧伸長x后整體靜止,這意味著除了F,A還受到一個向左的外力F',且F'=F彈=F。那么撤去F的瞬間,A受力F'(向左)和F彈(向右),合力為零,加速度為零;B受力F彈(向左),合力為F彈=F,加速度a_B=F/m??;蛘?,如果A不受其他外力,那么系統(tǒng)不可能在F作用下靜止,它會整體向右加速。所以,綜合判斷,題目考察的是彈簧彈力不突變的知識點。因此,彈簧伸長量x=F/k。撤去F瞬間,彈簧彈力仍為F。對A,若A原來靜止且不受其他水平外力,則彈簧拉力會使A產生加速度,但這與“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矛盾。因此,最合理的理解是,在F作用下,彈簧伸長x,A、B均靜止,此時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但題目說光滑),這顯然矛盾??磥?,題目可能是想考察:當系統(tǒng)靜止后,彈簧的拉力等于F,所以伸長量x=F/k。撤去F瞬間,A的加速度為0(因為彈簧拉力不變,A原來靜止,若不受其他力,則A會加速,但題目可能默認A質量很大或固定),B的加速度為F/m?。這是此類題目的常見考法,側重于彈簧彈力不突變。所以,答案應為:F/k;0;F/m?。答案:F/k;0;F/m?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8.一個質量m=2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地面運動,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拉力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37°。經過t=5s,物體的速度達到v=10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體的加速度大??;(2)拉力F的大小。解析:(1)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初速度v?=0,末速度v=10m/s,時間t=5s。根據加速度定義式a=(v-v?)/t,可得:a=(10-0)/5m/s2=2m/s2。(2)要求拉力F,需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體受力:重力mg(豎直向下),拉力F(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地面支持力N(豎直向上),滑動摩擦力f(水平向左,與運動方向相反)。建立直角坐標系:以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上為y軸正方向。將F分解到x軸和y軸:F?=Fcosθ=F·0.8F?=Fsinθ=F·0.6根據牛頓第二定律:x方向:F?-f=ma①y方向:N+F?-mg=0②滑動摩擦力f=μN③由②式得:N=mg-F?=mg-Fsinθ代入③式:f=μ(mg-Fsinθ)將F?和f代入①式:Fcosθ-μ(mg-Fsinθ)=ma代入數據:F·0.8-0.1(2×10-F·0.6)=2×20.8F-0.1(20-0.6F)=40.8F-2+0.06F=40.86F=6F=6/0.86≈6.98N?這結果不太“整”,是不是計算錯了?重新代入計算:0.8F-0.1*(20-0.6F)=40.8F-2+0.06F=40.86F=6F=600/86=300/43≈6.9767N。確實如此??赡茴}目數據就是這樣設計的,或者我哪里理解錯了?檢查一下:m=2kg,μ=0.1,θ=37°,t=5s,v=10m/s。a=2m/s2正確。x方向方程Fcosθ-μN=ma,y方向N=mg-Fsinθ。聯立解得F=(ma+μmg)/(cosθ+μsinθ)。代入數據:ma=4N,μmg=0.1*2*10=2N,分母cosθ+μsinθ=0.8+0.1*0.6=0.86。所以F=(4+2)/0.86=6/0.86=300/43≈6.98N。嗯,看來就是這個值,可能題目希望我們用分數表示,或者保留兩位小數。但作為高中物理題,通常結果會比較“友好”?;蛟S我在摩擦力方向上弄反了?不可能,物體向右加速,摩擦力向左,與F?方向相反。沒錯。那就是這個答案了。答案:(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2)拉力F的大小為300/43N(或約7.0N)。9.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固定一輕質彈簧,彈簧右端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小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給小物塊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使小物塊開始在木板上滑動。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木板足夠長。求:(1)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板的速度大小;(2)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示意圖說明:水平面上,長木板M,左端固定彈簧,彈簧右端連小物塊m,m初始有向右的速度v?)解析:(1)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小物塊m和木板M具有共同的速度v(此時m相對M的速度為零,彈簧不再被壓縮)。由于水平面光滑,系統(tǒng)(M、m、彈簧)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動量守恒。初始時,系統(tǒng)總動量為m的動量:p?=mv?(M靜止,動量為0)。彈簧壓縮量最大時,系統(tǒng)總動量為(M+m)v。由動量守恒定律:mv?=(M+m)v解得:v=mv?/(M+m)。(2)在從m開始運動到彈簧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已用),同時涉及能量轉化:m的初動能一部分轉化為系統(tǒng)的共同動能,另一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轉化為內能,還有一部分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初動能=末動能+摩擦產生的熱量+彈簧彈性勢能即:(1/2)mv?2=(1/2)(M+m)v2+Q+E?其中,Q=f·s相對,s相對是m相對M滑行的距離,也就是彈簧的最大壓縮量x(因為M也在向右運動,m相對M的位移就是彈簧的壓縮量)。摩擦力f=μmg。E?=(1/2)kx2。將v=mv?/(M+m)代入:(1/2)mv?2=(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相氣相知識培訓總結課件
- 2025年度眉山市繼續(xù)教育公需課考試題(含答案)
- 慈溪中考試卷英語及答案
- 安全培訓師資證書課件
- 注冊安全工程師直播刷題題庫管理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訓師資培訓方案課件
- 湖北安全月活動講解
- 液氧儲罐相關知識培訓課件
- 銀行從業(yè)職業(yè)考試平臺及答案解析
- 青少年安全教育答題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藥店員工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
- 民辦學校招生方案及推廣策略實操指南
- 2026屆新高考英語熱點沖刺復習讀后續(xù)寫十句五定法
- 公益慈善投資策略-洞察及研究
- 碳排放咨詢員基礎技能培訓手冊
- 普及金融知識課件
- DB3202∕T 1075-2024 職業(yè)健康檢查質量控制技術規(guī)范
- 英國的社會和文化
- 造林工考試:造林工考試考試試題
- 戲劇知識教學課件
- CJ/T 469-2015燃氣熱水器及采暖爐用熱交換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