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法律顧問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根據(jù)《民法典》合同編規(guī)定,下列關于格式條款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說明義務,對方可主張條款無效B.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C.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格式條款D.涉及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免責條款有效答案:B解析:《民法典》第498條規(guī)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C錯誤)。第496條第二款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A錯誤)。第506條規(guī)定,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免責條款無效(D錯誤)。2.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設備買賣合同,約定甲公司先支付30%預付款,乙公司收到后10日內發(fā)貨。甲公司按約支付預付款,但乙公司因生產線故障未能按時發(fā)貨。甲公司書面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并要求返還預付款。根據(jù)《民法典》規(guī)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甲公司無權解除合同,只能要求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B.甲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因乙公司構成根本違約C.甲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自發(fā)出時生效D.乙公司可主張不可抗力免除責任答案:B解析:乙公司未按時發(fā)貨,導致甲公司無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設備買賣的核心是按時獲得設備),構成根本違約。根據(jù)《民法典》第563條,甲公司有權解除合同(A錯誤)。解除權為形成權,解除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C錯誤)。生產線故障不屬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需滿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生產線故障通??赏ㄟ^備用設備等避免)(D錯誤)。3.某有限責任公司有股東張某(持股35%)、李某(持股30%)、王某(持股25%)、趙某(持股10%)。公司章程規(guī)定“股東會決議需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F(xiàn)公司擬修改公司章程,下列表決結果中符合規(guī)定的是:A.張某、李某同意,王某、趙某反對(65%表決權)B.張某、李某、王某同意(90%表決權)C.李某、王某、趙某同意(65%表決權)D.張某、王某、趙某同意(70%表決權)答案:B解析:修改公司章程屬于《公司法》第43條規(guī)定的特別決議事項,需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選項B中90%>2/3(約66.67%),符合要求。4.下列關于勞動合同試用期的表述,符合《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是:A.勞動合同期限1年,約定試用期3個月B.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6個月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2個月D.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約定兩次試用期答案:B解析:《勞動合同法》第19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A錯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B正確);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不得約定試用期(C錯誤);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D錯誤)。5.甲公司員工陳某在下班途中被闖紅燈的貨車撞傷,經認定貨車司機負全責。下列關于陳某權利的表述,正確的是:A.陳某只能向貨車司機主張人身損害賠償B.陳某可同時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C.甲公司無需承擔任何責任D.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后可向貨車司機追償答案:B解析: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8條,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yī)療費用除外。因此,陳某可同時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B正確),甲公司若已繳納工傷保險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相關待遇(C錯誤),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后可就醫(yī)療費用向第三人追償(D錯誤)?!ㄖ虚g省略15道單選題,因篇幅限制僅示例前5題)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每題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選項,錯選、漏選均不得分)1.根據(jù)《專利法》規(guī)定,下列哪些情形不授予專利權?A.科學發(fā)現(xiàn)B.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C.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D.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答案:ABD解析:《專利法》第25條規(guī)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fā)現(xiàn);(二)智力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原子核變換方法以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但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授予專利權(C錯誤)。2.下列關于公司股東出資責任的表述,正確的有:A.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公司可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B.股東抽逃出資,公司債權人可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C.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出資義務,其他發(fā)起人需承擔連帶責任D.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出資義務,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盡忠實勤勉義務導致出資未繳足的,需承擔相應責任答案:ABCD解析:《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規(guī)定,股東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其他股東可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A正確);公司債權人可請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B正確);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出資義務,其他發(fā)起人需承擔連帶責任(C正確);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出資義務,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盡忠實勤勉義務導致出資未繳足的,需承擔相應責任(D正確)?!ㄖ虚g省略8道多選題,因篇幅限制僅示例前2題)三、案例分析題(共3題,每題20分,共60分)(一)2024年3月1日,甲公司(賣方)與乙公司(買方)簽訂《鋼材買賣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應螺紋鋼1000噸,單價4500元/噸,總價款450萬元;交貨時間為2024年5月15日前,交貨地點為乙公司倉庫;乙公司應于合同簽訂后5日內支付100萬元預付款,余款在交貨驗收后10日內付清。合同同時約定:“任何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支付合同總價款10%的違約金。”2024年3月5日,乙公司支付預付款100萬元。2024年4月20日,甲公司因自身生產設備故障,書面通知乙公司無法按時交貨,并提出將交貨時間推遲至2024年6月30日。乙公司收到通知后未予答復。2024年5月16日,乙公司以甲公司未按時交貨為由,書面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并要求:1.返還預付款100萬元;2.支付違約金45萬元;3.賠償因未按時供貨導致的利潤損失20萬元(提供了與丙公司簽訂的轉售合同及丙公司索賠通知為證)。甲公司拒絕,主張:1.設備故障屬于不可抗力,不應承擔違約責任;2.乙公司未在合理期限內答復延期請求,視為同意延期;3.違約金與損失賠償不能同時主張。問題:1.甲公司主張設備故障屬于不可抗力是否成立?為什么?2.乙公司是否有權解除合同?為什么?3.乙公司主張的預付款返還、違約金、利潤損失賠償是否應全部支持?為什么?答案:1.不成立。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民法典》第180條)。甲公司生產設備故障屬于企業(yè)經營過程中可能預見的風險(如設備老化、維護不當),通??赏ㄟ^備用設備、外部采購等方式避免或克服,不符合不可抗力的構成要件。2.有權解除。甲公司未按約在2024年5月15日前交貨,構成遲延履行。根據(jù)《民法典》第563條,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對方可解除合同。乙公司作為鋼材買方,可能基于生產或轉售需求需要按時收貨,甲公司遲延交貨導致乙公司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如轉售合同違約),乙公司有權解除合同。3.(1)預付款應返還。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請求恢復原狀(《民法典》第566條)。乙公司支付的100萬元預付款屬于已履行部分,甲公司應返還。(2)違約金可支持。合同約定了10%違約金(45萬元),甲公司違約,乙公司有權主張。(3)利潤損失是否支持需看違約金是否足以覆蓋損失。根據(jù)《民法典》第585條,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可根據(jù)當事人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予以適當減少。乙公司主張的利潤損失20萬元,若違約金45萬元已覆蓋或超過該損失,則不再支持;若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如實際損失高于45萬元),乙公司可請求增加。但本題中乙公司同時主張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根據(jù)“損失填補”原則,若違約金已涵蓋損失,不應重復支持。因此,法院可能支持返還預付款100萬元、違約金45萬元,若利潤損失超過違約金,可就差額部分支持,否則不重復支持。(二)2023年8月,張某入職丙公司擔任技術總監(jiān),簽訂3年期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6個月,月工資2萬元(試用期工資1.6萬元)。2023年12月,丙公司以“試用期考核不合格”為由,書面通知張某解除勞動合同,未說明具體考核標準和不合格理由。張某不服,申請勞動仲裁,主張:1.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2個月工資);2.試用期工資差額(2萬元-1.6萬元)×4個月=1.6萬元;3.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的代通知金2萬元。已知:丙公司未舉證試用期考核制度及張某考核不合格的證據(jù);當?shù)厣夏甓嚷毠ぴ缕骄べY為6000元。問題:1.丙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違法?為什么?2.張某主張的賠償金、試用期工資差額、代通知金是否應支持?為什么?答案:1.違法。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21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39條和第40條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丙公司以“試用期考核不合格”為由解除,但未舉證考核制度及張某不合格的具體證據(jù),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法》第87條)。2.(1)賠償金應支持。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87條)。張某工作4個月(不滿6個月),經濟補償為0.5個月工資(2萬元),賠償金為1個月工資×2=4萬元(注意:月工資未超過當?shù)厣夏甓嚷毠ぴ缕骄べY3倍,按實際工資計算)。(2)試用期工資差額應支持?!秳趧雍贤ā返?0條規(guī)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本題中約定工資2萬元,試用期工資1.6萬元(2萬×80%),符合下限,但需看是否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題目未提及,假設不低于)。但丙公司若無法證明試用期考核合格標準,則試用期解除違法,可能導致試用期約定無效,視為正式期工資。但更直接的是,即使試用期有效,若解除違法,不影響試用期工資的合法性。但本題中張某主張的是試用期工資差額,若合同約定試用期工資為1.6萬元(符合80%),則不存在差額??赡茴}目隱含丙公司未按約定支付,或存在其他情形,需重新分析。根據(jù)題目描述,“月工資2萬元(試用期工資1.6萬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80%),因此試用期工資差額主張不成立。(可能題目存在設定錯誤,若假設丙公司未按約定支付,則另當別論,此處按題目信息,不支持差額)(3)代通知金不支持。代通知金適用于《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guī)定的無過失性辭退(醫(yī)療期滿、不勝任、客觀情況重大變化),而丙公司解除屬于違法解除,不適用代通知金。(三)2022年1月,丁公司申請注冊“青原”商標,使用類別為第25類(服裝),2023年3月獲核準注冊。2024年5月,丁公司發(fā)現(xiàn)戊公司在其生產的運動鞋上使用“青原”標識,包裝、宣傳頁均突出顯示該標識,且運動鞋與丁公司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服裝屬于類似商品。丁公司調查發(fā)現(xiàn):戊公司于2023年10月開始生產銷售,累計銷售額300萬元,成本200萬元,利潤100萬元;丁公司因被侵權導致銷售額減少,損失50萬元。丁公司起訴戊公司,主張:1.停止侵權;2.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按戊公司利潤計算);3.支付合理維權費用5萬元(提供了律師費、公證費票據(jù))。問題:1.戊公司是否構成商標侵權?為什么?2.丁公司主張的賠償金額是否合理?為什么?答案:1.構成侵權。根據(jù)《商標法》第57條,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于侵權。戊公司在類似商品(運動鞋與服裝同屬第25類,功能、用途、消費對象類似)上使用與丁公司“青原”注冊商標相同的標識,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構成侵權。2.部分合理?!渡虡朔ā返?3條規(guī)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shù)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shù)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shù)額。賠償數(shù)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本題中,丁公司損失50萬元,戊公司利潤100萬元。若丁公司選擇按侵權人利潤主張,法院可支持100萬元(需證明戊公司利潤與侵權行為直接相關)。同時,合理維權費用5萬元應支持。因此,丁公司主張的100萬元賠償+5萬元合理費用,合計105萬元應支持。四、論述題(共1題,20分)結合《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指引(試行)》,論述企業(yè)法律顧問在推動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體系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及實踐路徑。答案: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體系建設是企業(yè)防范法律風險、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也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企業(yè)法律顧問作為法律專業(yè)核心力量,在其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核心作用1.制度構建的設計者。法律顧問需依據(jù)《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指引(試行)》等規(guī)定,結合企業(yè)行業(yè)特點,制定合規(guī)管理制度框架,明確合規(guī)目標、組織架構、職責分工(如合規(guī)委員會、合規(guī)管理部門、業(yè)務部門的權責)、流程規(guī)范(如合規(guī)風險識別、評估、應對流程),確保制度覆蓋業(yè)務全流程。2.風險防控的主導者。法律顧問需牽頭開展合規(guī)風險識別,針對重點領域(如數(shù)據(jù)安全、反壟斷、勞動用工、知識產權)進行專項評估,分析法律、監(jiān)管要求及企業(yè)自身風險點,提出防控措施(如合同審核標準、員工行為準則),并動態(tài)更新風險清單。3.合規(guī)文化的推動者。通過組織合規(guī)培訓(如《民法典》《反壟斷法》解讀)、制定合規(guī)手冊、案例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