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遺傳(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遺傳(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遺傳(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遺傳(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建:遺傳(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型解題

題型-遺傳

…I題型解讀■......................................................

遺傳學是高中生物學普遍認為比較難的知識內(nèi)容,那在進行遺傳學的體系構建中,首先要求考生具有一定

的基礎知識包括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臼由組合定律,連鎖交換,基因為什么能夠進行分離和自山組合呢,

考生還要掌握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是基因能夠傳遞的基本規(guī)律即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時候同源染色體分

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以及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會導致基因的相關行為,這樣就將

減數(shù)分裂與遺傳規(guī)律構建第一個網(wǎng)絡構架了,又有考生困惑為什么基因可以決定生物的性狀呢?這就要求

考生掌握分子遺傳學的知識,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位于染色體上,基因通過轉錄成mRNA,

翻譯成相應蛋白質,同樣遺傳還包括變異,遺傳育種和進化,什么叫作變異呢?可遺傳變異中包括基因突

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解題模型■

模型1'四步走'解題模型

模型2,9331'變式解題模型

模型3'配子致死'解題模型

模型4多對等位基基因和基因累加問題解題模型

模型5遺傳實驗設計模型

|模板構建與運用■

(說明:模型解題+做題技巧+真題演練+遷移運用,全方位解透題型)

考向1'四步走'解題模型

遺芍題通用解題模型

①斷顯隱:親一種表型子二種表型,親為顯:親二種表型子一種表型,子為顯

②辨位置:細胞核or細胞質遺傳;常染色體or性染色體:看表型與性別是否有關,設計正反

交實驗,設計隱雌X顯雄實驗;XY染色體同源區(qū)or染色體非同源區(qū)

③寫基因型:根據(jù)顯隱性和基因位置直接寫;根據(jù)親代或子代隱性個體推斷基因型

④算概率:復雜的交配組合用配子法;多對基因用拆分法

(1)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當被測個體是動物時,常采用測交法;當被測個

體是植物時,測交法,自交法,花粉鑒定法單倍體育種法這四種方法均可,其中自交法較簡單.

(2)做題中注意自交和自由交配問題,在計算后代表型比例時可從隱性入手減少計算量。

(3)自由交配問題中,公式求配子,棋盤求子代

例1(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乙烯是植物果實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斷乙烯的合成可使果

實不能正常成熟,這一特點互以用于解決果實不耐儲存的問題,以達到增加經(jīng)濟效益的目的。

現(xiàn)有某種植物的3個純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現(xiàn)為果實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

丙表現(xiàn)為果實能正常成熟(成熟),用這3個純合子進行雜交實驗,R自交得F2,垢果見下表。

實驗雜交組合%表現(xiàn)型E表現(xiàn)型及分離比

①甲X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3:1

②乙X丙成熟成熟:不成熟=3:1

③甲X乙不成熟不成熟:成熟二13:3

回答下列問題。

⑴利用物理、化學等因素處理生物,可以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而獲得新的品種。通常,

基因突變是指o

⑵從實驗①和②的結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斷的依據(jù)是

⑶已知丙的基因型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夠催化乙烯的合成,則甲、乙的基因型

分別是;實驗③中,F(xiàn)2成熟個體的基因型是,

F?不成熟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例2(2023?山西?統(tǒng)考高考真題)果蠅常用作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果蠅翅型的長翅和截

翅是一對相對性狀,眼色的紅眼和紫眼是另一對相對性狀,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

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組以長翅紅眼、截翅紫眼果蠅為親本進行正反交實驗,雜交子代的表

型及其比例分別為,長翅紅眼雌蠅:長翅紅眼雄蠅;1:1(朵交①的實驗結果);長翅紅眼雌

蠅:截翅紅眼雄蠅=1:1(雜交②的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⑴根據(jù)雜交結果可以判斷,超型的顯性性狀是,判斷的依據(jù)

是。

⑵根據(jù)雜交結果可以判斷,屬于伴性遺傳的性狀是,判斷的依據(jù)

是O

雜交①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雜交②親本的基因型是O

⑶若雜交①子代中的長翅紅眼雌蠅與雜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紅眼雄蠅雜交,則子代超型和眼色

的表型及其比例為O

例3(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野生型個體的翅形和眼

色分別為直翅和紅眼,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通過誘變育種獲

得了紫紅眼突變體和卷翅突變體昆蟲。為研究該昆蟲翅形和眼色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利用紫

紅眼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和野生型昆蟲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

雜交組合

PF2

紫紅眼突變體、紫紅眼突

甲直翅紫紅眼直翅紫紅眼

變體

直翅紅眼:直翅紫紅眼=3:

乙紫紅眼突變休,野生型直翅紅眼

1

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

丙卷翅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1

1

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

卷翅突變體、野生型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3

T1

注:表中區(qū)為1對親本的雜交后代,F(xiàn)z為K全部個體隨機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蟲的生殖

力相同。

回答下列問題:

⑴紅眼基因突變?yōu)樽霞t眼基因屬于(填“顯性”或“隱性”)突變。若要研究紫

紅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還需要對雜交組合的各代昆蟲進行

鑒定。鑒定后,若該雜交組合的R表型及其比例為,則可判定紫紅眼基因位于常

染色體上。

例4(2023?浙汀?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如圖所示.已知兩病獨立遺傳,

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2500。

□o正常男性、女性

■?患甲病男性、女性

勿勿患乙病男性、女性

回答下列問題:

⑴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判斷依據(jù)是,

遷運用1(安徽省蚌埠市二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某種

兔的毛色有黑色(B)和褐色⑹兩種,毛長有短毛(E)和長毛(e)兩種,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

某養(yǎng)殖場只有純種的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長毛兔,現(xiàn)想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請問答

下列問題:

⑴黑色長毛是該養(yǎng)殖場中沒有的性狀組合,若要得到能穩(wěn)定遺傳的黑色長毛兔,則可利用純

種的黑色短毛兔與褐色長毛兔雜交得Fl,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理論上F2中出現(xiàn)黑色

長毛兔的概率為,其基因型有種,該種培育新品種的方法稱為o

(2;F2中出現(xiàn)的黑色長毛兔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雜合子占F2總數(shù)的o

⑶為了檢驗F2中出現(xiàn)的黑色長毛兔是否能穩(wěn)定遺傳,可讓F2中的黑色長毛兔與

兔進行雜交,若后代,則該黑色長毛兔能穩(wěn)定遺傳。

2.(2023上?北京東城?高三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期中)二十大報告提出“種業(yè)振興行動”。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篩選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育種材料并探究相應遺傳機制,對創(chuàng)制高產(chǎn)優(yōu)質

新品種意義重大。

⑴我國科學家用誘變劑處理野生型油菜(綠葉),獲得了新生葉黃化突變體(黃比葉)。突

變體與野生型雜交,結果如圖甲,其中隱性性狀是。

P野生型X黃化葉

野生型黃化葉

980346

⑵科學家克隆出導致新生葉黃化的基因,與野生型相比,它在DNA序列上有一個堿基對改變,

導致突變基因上出現(xiàn)了一個限制酶B的酶切位點(如圖乙)。據(jù)此,檢測F2基因型的實驗步

驟為:提取基因組DNA-*PCR-回收擴增產(chǎn)物-*-電泳。F2中雜合子電泳條帶數(shù)目

應為條。

酶B的酶切位點

⑶油菜雄性不育品系A作為母本與可育品系R雜交,獲得雜交油菜種子S(雜合子),使雜

交油菜的大規(guī)模種植成為可能。品系A1育性正常,其他性狀與A相同,A與A1雜交,子一代

仍為品系A,由此可大量繁殖A。在大量繁殖A的過程中,會因其他品系花粉的污染而導致A

不純,進而影響種子S的純度,導致油菜籽減產(chǎn)。油菜新生葉黃化表型易辨識,且對產(chǎn)量沒有

顯著影響??茖W家設想利用新生葉黃化性狀來提高種子S的純度。育種過程中首先通過一系列

操作,獲得了新生葉黃化的A1,利用黃化A1生產(chǎn)種子S的育種流程見圖內(nèi)。

黃化A1黃化A1黃化A1黃化AlR

,授粉(授粉]授粉(授粉[授粉

'植株=>綠葉S黃化=、黃化黃化避>種于s

雄性不育植株A植株,A植株「A植株(供生產(chǎn)種植)

試驗育種階段大田生產(chǎn)種子大田生產(chǎn)種子

(無花粉污染)階段一階段二

(存在花粉污染)

圖例:=>收獲種子、種植

①圖丙中,A植株的綠葉雄性不育子代與黃化Al雜交,篩選出的黃化A植株占子一代總數(shù)的

比例約為0

②為減少因花粉污染導致的種子S純度下降,簡單易行的田間操作用

3.(2022?江蘇?統(tǒng)考高考真題)大蠟螟是一種重要的實驗用尾蟲,為了研究大蠟螟幼蟲體色

遺芍規(guī)律??蒲腥藛T用深黃、灰黑、白黃3種體色的品系進行了系列實驗,正交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表(反交實驗結果與正交一致)。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1深黃色與灰黑色品系雜交實驗結果

子代體色

雜交組合

深黃灰黑

深黃(P)?X灰黑(P)之21130

深黃(區(qū))?X深黃(%)31526498

深黃(E)ax深黃(P)早23140

深黃(吟)早義灰黑(P)310561128

⑴由表1可推斷大蠟螟幼蟲(I勺深黃體色遺傳屬于染色體上

性遺傳。

(2;深黃、灰黑、白黃基因分別用Y、G、W表示,表1中深黃的親本和R個體基因型分別

是,表2、表3中s基因型分別是。群體中Y、G、W

三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

考向2,9331'變式解題模型

FUAaBb原因分析Fl(AaBb)測

)自交后交后代比例

代比例

9:7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xiàn)時為一種表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1:3

9:7

9:3:4存在aa(或bb)時表現(xiàn)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1:1:2

9,u_3AJAAMB?laaM

nr,~4~1

表現(xiàn);“1:<..1:、\

9:3:4

9:6:1單顯性表現(xiàn)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xiàn)1:2:1

認』.3AIftubb

??6?1

15:1有顯性基因就表現(xiàn)為同一種性狀,其余表現(xiàn)為另3:1

一種性狀---------------十

15:1

12:3:1雙顯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xiàn)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2:1:1

QAJL.MILIVJb

常表現(xiàn)我§IM

□:3:1

13:3雙顯性、雙隱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3:1

另一種單顯性表現(xiàn)為另一種性狀

13s>

1-31

13

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

1:4:6:4:1果越強

l(AABB):4(AaBB+AABb):6(AaBb-HAAbb+aaBB):4(Aabb+aaBb):l(aa>

bb)

技巧

(1)9:3:3:1->(3:1)(3:1)—(AaxAa)(BbxBb)-?AaBbxAaBb。

(2)1:1:1:1t(1:1)(1:1)t(Aaxaa)(Bbxbb)->AaBbxaabb或AabbxaaBb。

(3)3:3:1:1(3:1)(1:1)t(AaxAa)(Bbxbb)或(Aaxaa)(BbxBb)->AaBbxAabb或AaBbx

a&HB3:1—(3:1)x1t(AaxAa)x(BBxBB)或(AaxAa)x(BBxBb)或(AaxAa)x(BBxbb)

或(AaxAa)x(bbxbb)AaBBxAaBB或AaBBxAaBb或AaBBxAabb或AabbxAabb

on演練

例1(2023?遼寧?統(tǒng)考高考真題)蘿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貯藏根(蘿卜)紅色、紫色和白

色由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長形、橢圓形和圓形由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一株表型為

紫色橢圓形蘿卜的植株自交,%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紅色紅色紅色紫色紫色紫色白色白色白色

E表型

長形橢圓形圓形長形橢圓形圓形長形橢圓形圓形

比例121242121

注:假設不同基因型植株個體及配子的存活率相同

(1)控制蘿卜顏色和形狀的兩對基因的遺傳(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爾第

二定律。

⑵為驗證上述結論,以K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①選擇蘿卜表型為和紅色長形的植株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

②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為,則上述結論得到驗證。

⑶表中%植株純合子所占比例是;若表中用隨機傳粉,F(xiàn),植株中表型

為紫色橢圓形蘿卜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4)食品工藝加工需大量使用紫色蘿卜,為滿足其需要,可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培育紫色蘿卜種苗

的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21?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植物的性狀有的由:對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對基因控制。

一種二倍體甜瓜的葉形有缺刻葉和全緣葉,果皮有齒皮和網(wǎng)皮。為了研究葉形和果皮這兩個性

狀的遺傳特點,某小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種甜瓜種子進行實驗,其中甲和丙種植后均

表現(xiàn)為缺刻葉網(wǎng)皮。雜交實驗及結果見下表(實驗②中R自交得F?)。

實驗親本

F2

1/4缺刻葉齒皮,1/4缺刻葉網(wǎng)皮

①甲X乙/

1/4全緣葉齒皮,1/4全緣葉網(wǎng)皮

9/16缺刻葉齒皮,3/16缺刻葉網(wǎng)皮

②丙X丁缺刻葉齒皮

3/16全緣葉齒皮,1/16全緣葉網(wǎng)皮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實驗①可判斷這2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均符合分離定律,判斷的依據(j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根據(jù)實驗②,可判

斷這2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屬于雜合體的是。

(3)實驗②的F2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實驗②的F?中缺刻葉齒皮:缺刻葉網(wǎng)皮:全緣葉齒皮:全緣葉網(wǎng)皮不是9:3:3:1,

而是45:15:3:1,則葉形和果皮這兩個性狀中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判

斷的依據(jù)是o

1.果蠅體細胞有4對染色體,其中2、3、4號為常染色體,抑制控制長翅/殘翅性狀的基因位

于2號染色體,,控制灰體/黑檀體性狀的基囚位于3號染色體,,某小組用一只無眼灰體長

翅雌果蠅與一只有眼灰體長翅雄果蠅雜交,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性別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長翅:黑檀體殘翅

1/2雌9:3:3:1

1/2有眼

1/2雄9:3:3:1

1/2雌9:3:3:1

1/2無眼

1/2雄9:3:3:1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雜交結果,(填“能”或“不能”)判斷控制果蠅有眼/無眼性狀的基

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jù)上述親本

雜交組合和雜交結果判斷,顯性性狀是,判斷依據(jù)是。

(2)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用上表中雜交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

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的顯隱性(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

(3)若控制有限/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用灰體長翅有眼純合體和黑檀體殘翅

無眼純合體果蠅雜交,區(qū)相互交配后,F(xiàn)2中雌雄均有種表現(xiàn)型,其中黑檀體長翅

無眼所占比例為3/64時,則說明無眼性狀為(填“顯性”或“隱性”)。

2.果蠅有4對染色體(I~IV號,其中I號為性染色體)。純合體野生型果蠅表現(xiàn)為灰體、長

翅、直剛毛,從該野生型群體中分別得到了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隱性突變的純合體果蠅,其

特點如表所示。

表現(xiàn)型表現(xiàn)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體

甲黑檀體體呈烏木色、黑亮eeIII

乙黑體體呈深黑色bbII

丙殘翅翅退化,部分殘留vgvgIT

某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探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回答下列問題:

(1)用乙果蠅與丙果蠅雜交,吟的表現(xiàn)型是;R雌雄交配得到的R不符合9:3:3:

1的表現(xiàn)型分離比,其原因是。

(2)用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R的基因型為、表現(xiàn)型為,吟雌雄交配得

到的F?中果蠅體色性狀(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分離。

(3)該小組又從乙果蠅種群中得到一只表現(xiàn)型為焦剛毛、黑體的雄蠅,與一只直剛毛灰體雌

蠅雜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直剛毛灰體早:直剛毛黑體早:

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S:焦剛毛灰體合:焦剛毛黑體占二6:2:3:1:3:1,則雌雄親

本的基因型分別為(控制剛毛性狀的基因用A/a表示)。

3.2007年我國科學家率先完成了家蠶基因組精細圖譜的繪制,將13000多個基因定位于家蠶

染色體DNA上.請回答以下有關家蠶遺傳變異的問題:

O在家蠶的基因工程實驗中,分離基因的做法包括用對DNA進行切割然后將DNA

片段與結合成重組DNA,再將重組DNA轉入大腸桿菌進行擴增等.

(2)家蠶的體細胞共有56條染色體,對家蠶基因組進行分析(參照人類基因組計劃要求),

應測定家蠶條雙鏈DNA分子的核甘酸序列.

(3)決定家蠶絲心蛋白H鏈的基因編碼區(qū)有16000個堿基對,其中有1000個堿基對的序列不

編碼蛋白質,該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編碼個氨基酸(不考慮終止密碼

子),該序列叫.

(4)為了提高蠶絲的產(chǎn)量和品質,可以通過家蠶遺傳物質改變引起變異和進一步的選育來完

成.這些變異的來源有.

(5)在家蠶遺傳中,黑色(E)與淡赤色(b)是有關蟻查(剛孵化的蠶)體色的相對性狀,黃

繭①)與白繭(d)是有關繭色的相對性狀,假設這兩市性狀自由組合,雜交后得到的子代數(shù)

量比如下表:

親本子代黑蟻黃繭黑蟻白繭淡赤蟻黃繭淡赤蟻白繭

組合一9331

組合二0101

組合三3010

①請寫出各組合中親本可能的基因型

組合一:

組合二;

組合三:

②讓組合一雜交子代中的黑蟻白繭類型自由交配,其后弋中黑蟻白繭的概率是

考向3'配子致死'解題模型

模E|回國

致死類型AaBb自交后代比例

顯AA和BB

性AaBb:Aabb:aaBb:aabb=4:2:2:1

致死

致AaB:aaB:Aabb:aabb=6?3:2:1

死或A_Bb?A_bb-aaBb?aabb=6:3:2:1

AB:Abb:aaB=9:3:3

性致死--------一

合-單隱性

A_B_:A_bb=9:3或A_B_:aaB_=9:3

死致死

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9—4):3:3:1=5:3:3:1

子Ab或alWj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g_2):(3-2):3:1=7:1:3:1

致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死(9-1):(3—1)?(3—1):(1—1)=8:2?2

明目技巧

(1)從每對相對性狀分離比角度分析,如:

①6:3:2:1=(2:1)(3:1)=一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

②422:1=(2:1)(2:1)=兩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

(2)從F2每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2AABb+4AaBb:3A.bb:2aaBb1aabt

真題演練

例1(2023?海南?高考真題)家雞(2n=78)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雞的

一對相對性狀,且慢羽(D)對快羽(d)為顯性。正常情況下,快羽公雞與慢羽母雞雜交,子

一弋的公雞均為慢羽,母雞均為快羽;子二代的公雞和母雞中,慢羽與快羽的比例均為1:1.回

答下列問題。

⑴正常情況下,公雞體細胞中含有個染色體組,精子中含有條W染色體。

⑵等位基因D/d位于染色體上,判斷依據(jù)是o

⑶子二代隨機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雞所占的比例是o

⑷家雞羽毛的有色(A)對白色(a)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正常情況下,1

只有色快羽公雞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雞雜交,產(chǎn)生的子一代公雞存在____種表型。

⑸母雞具有發(fā)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產(chǎn)蛋后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發(fā)

育,出現(xiàn)公雞性征并且產(chǎn)生正常精子。某雞群中有1只白色慢羽公雞和若干只雜合有色快羽母

雞,設計雜交實驗探究這只白色慢羽公雞的基因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已

知榔基因型致死)。

例2(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野生型個體的翅形和眼

色分別為直翅和紅眼,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通過誘變育種獲

得了紫紅眼突變體和卷翅突變體昆蟲。為研究該昆蟲翅形和眼色的遺傳方式,研究人員利用紫

紅眼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和野生型昆蟲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

雜交組

PF

合2

紫紅眼突變體、紫紅眼突變

甲直翅紫紅眼直翅紫紅眼

直翅紅眼:直翅紫紅眼=3:

乙紫紅眼突變體、野生型直翅紅眼

1

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

丙卷翅突變體、卷翅突變體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1

1

卷翅紅眼:直翅紅眼=1:

T卷翅突變體、野生型卷翅紅眼:直翅紅眼=2;3

1

注:表中吟為1對親本的雜交后代,B為F1全部個體隨機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蟲的生殖

力相同。

回答下列問題:

⑵根據(jù)雜交組合丙的E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狀外,還具有純合

效應U

⑶若讓雜交組合丙的E和雜交組合丁的Fl全部個體混合,讓其自由交配,理論上其子代(F?)

表型及其比例為o

⑷又從野生型(灰體紅眼)中誘變育種獲得隱性純合的黑體突變體,已知灰體對黑體完全顯

性,灰體(黑體)和紅眼(紫紅眼)分別由常染色體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體(黑體)

基因和紅眼(紫紅眼)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有3種純合品系昆蟲:黑體突變

體、紫紅眼突變體和野生型。請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討論。

(說明:該昆蟲雄性個體的同源染色體不會發(fā)生交換;每只昆蟲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

率相同;實驗的具體操作不作要求)

①實驗思路:

第一步:選擇進行雜交獲得F1,0

第二步:觀察記錄表型及個數(shù),并做統(tǒng)計分析。

②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討論:

I:若統(tǒng)計后的表型及其比例為,則灰體(黑體)基因和紅眼(紫紅眼)基因的遺

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II:若統(tǒng)計后的表型及其比例為,則灰體(黑體)基因和紅眼(紫紅眼)基因的遺

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遷移運用

1.大蠟螟是一種重要的實驗用尾蟲,為了研究大蠟螟幼蟲體色遺傳規(guī)律。科研人員用深黃、灰

黑、白黃3種體色的品系進行了系列實驗,正交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反交實驗結果與正交一致)。

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1深黃色與灰黑色品系雜交實驗結果

子代體色

雜交組合

深黃灰黑

深黃(P)?x灰黑(P)321130

深黃(R)第X深黃(肉)31526498

深黃(明)dX深黃(P)早23140

深黃(吟)第x灰黑(P)310561128

⑴由表1可推斷大蠟螟幼蟲的深黃體色遺傳屬于染色體上

性遺傳。

(2;深黃、灰黑、白黃基因分別用Y、G、W表示,表1中深黃的親本和卜;個體基因型分別

是,表2、表3中K基因型分別是.群體中Y、G、W

三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

⑶若從表2中選取黃色(YW)雌、雄個體各50只和表3中選取黃色(GW)雌、雄個體各50

只,進行隨機雜交,后代中黃色個體占比理論上為。

表2深黃色與白黃色品系雜交實驗結果

了代體色

雜交組合

深黃黃白黃

深黃(P)?X白黃(P)£023570

黃(巳)第X黃(R)35141104568

黃(F.)3X深黃(P)早132712930

黃(區(qū))早X白黃(P)30917864

表3灰黑色與白黃色品系雜交實驗結果

子代體色

雜交組合

灰黑黃白黃

灰黑(P)早X白黃(P)S012370

黃(區(qū))第X黃(FJ)37541467812

黃⑴)3X灰黑(P)早75413420

黃(F.)第X白黃(P)3011241217

⑷若表1、表2、表3中深黃(YY早、YG早3)和黃色(YW早3、GW早3)個體隨機雜交,后

代會出現(xiàn)種表現(xiàn)型和種基因型。

⑸若表1中兩親本的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存在純合致死基因S和D(兩者不發(fā)生交換重組),

基因排列方式為,推測叫互交產(chǎn)生的B深黃與灰黑的比例

為:在同樣的條件下,子代的數(shù)量理論上是表1中的

+S

2.口:;國是傳統(tǒng)的水稻種植大國,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在培育水稻優(yōu)

D+

良品種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野生型水稻葉片綠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問題:

⑴突變型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yōu)閍所致,基因&純合幼苗期致死。突變型1連續(xù)自

交3代,F(xiàn):,成年植株中黃色葉植株占_____o

⑵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G轉錄產(chǎn)物編碼序列第727位堿基改變,由5'-GAGAG-3'變?yōu)?/p>

5,-GACAG-3',導致第位氨基酸突變?yōu)?,從基因控制性狀的角度解釋突變體葉

片變黃的機理o(部分密碼子及對應氨基酸:GAG谷

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蘇氨酸;CAG谷氨酰胺)

⑶由C突變?yōu)镚產(chǎn)生了一個限制酶酶切位點。從突變型1葉片細胞中獲取控制葉片顏色的基

因片段,用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電泳(電泳條帶表示特定長度的DNA片段),其結果為圖中—(填

“二”“II”或“HI”)o

nill

lOOObp

500bp

2S0bp

(4)突變型2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變基因C2所致。用突變型2與突變型1雜交,子

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能否確定做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填“能”

或“否”),用文字說明理由

考向4多對等位基基因和基因累加問題解題模型

?;鼗貒?/p>

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guī)律

Fl配子F2表型F2基因型

F1等位基因的對數(shù)

種類比例種類比例種類比例

12(1:1)'2(3:1),3(1:2:1)1

222(1:1)222(3:1)232(1:2:1)2

n2n(l:Dn2n(3:l)n3n(1:2:1)。

遷運用

1.如圖所示為某動物(2n=44)的一些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他基因和染色體未呈現(xiàn)。

不考慮突變和互換,請回答下列問題。

條染色體。

⑵該動物的尾長受三對等位基因A-a、D-d.F-f控制。這三對基因的遺傳效應相同,且具有

累而效應(AADDFF的成年個體尾最長aaddff的成年個體尾最短)

①控制該動物尾長的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定律。

②該雌性個體甲與雄性個體乙交配得到K,讓E雌雄個體間隨機交配,所得凡有種

基因型(只考慮與尾長有關的基因),成年個體尾最長的個體占。

⑶該動物的有毛與無毛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E、e控制。經(jīng)多次實驗,結果表明:

雌性個體甲與雄性個體乙交配得到肉后,讓雌雄個體自由交配,所得B中有毛所占比例總

是2/5,請推測其原因最可能是o

(4)該動物的體色由兩對基因控制,Y代表黃色,y代表鼠色,B決定有色素,b決定無色素(白

色)。以純合黃色成年個體作母本,隱性純合白色成年個體作父本,設計實驗探究Y/y和B/b

兩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只考慮體色,不考慮其他性狀和互換),請簡要寫

出實驗思路:o

2.下圖為某品種南瓜的某些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情況,六對基因分別與南瓜的重量和形狀有

關.回答下列問題:

⑴若該種南瓜的重量受三對等位基因A/a、B/b、D/d控制,這三對基因的遺傳效應相同,且

具有累加效應(AABBDD的南瓜最重,aabbdd的南瓜最輕,每個顯性基因的增重效應相同,且

各個顯性基因的增重效應可以累加)。該種南瓜與重量有關的三對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種群中與重量有關的基因型有種,表現(xiàn)型有種。用圖中兩親

本雜交獲得E,巳自由交配獲得F2。則F?中南瓜重量與親本不相同的個體占____________o

⑵只考慮3號和4號染色體上的三對基因,若圖1和圖2親本雜交產(chǎn)生的K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

配子時,其中有一半的生殖細胞(假設雌、雄各一半)發(fā)生了一對等位基因間的交叉互換,E

自交,則后代出現(xiàn)基因型為BBRREE的個體的概率為o

⑶某同學用圖中兩親本雜交,居為扁盤?狀南瓜,K自由交配,R中扁盤狀:圓形:長形=9:6:

1,該同學提出南瓜的形狀由Y/y和R/r(或E/e)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為

驗證這一推斷,用長形植株的花粉對艮中植株受粉,單獨收獲扁盤狀果實的種子,單獨種植

這些種子獲得株系。若有的株系K果實均表現(xiàn)為扁盤狀,有4/9的株系E果實

表現(xiàn)為扁盤狀:圓形二,另外有,則該推斷成立。

3.下圖為某品種南瓜的某些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情況,六對基因分別與南瓜的重量和形狀有

⑴若該種南瓜的重量受三對等位基因A/a,B/b,D/d控制,這三對基因的遺傳效應相同,且

具有累加效應(AABBDD的南瓜最重,aabbdd的南瓜最輕,每個顯性基因的增重效應相同,且

各個顯性基因的增重效應可以累加)。該種南瓜與重量有關的三對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種群中與重量有關的基因型有種,表現(xiàn)型有種。用圖中兩

親本雜交獲得F”*自由交配獲得F?。則E中南瓜重量與親本不相同的個體占o

⑵只考慮3號和4號染色體上的三對基因,若圖1和圖2親本雜交產(chǎn)生的區(qū)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

配子時,其中有一半的性母細胞細胞(假設雌、雄各一半)發(fā)生了一對等位基因間的交叉互換,

F.自交,則后代出現(xiàn)基因型為BBRREE的個體的概率為。

⑶某同學用圖中兩親本雜交,E為扁盤狀南瓜,區(qū)自由交配,F(xiàn),中扁盤狀:圓形:長形=9:6:1,

該同學提出南瓜的形狀由Y/y和R/r(或E/e)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為驗

證這一推斷,用長形植株的花粉對B中扁盤狀植株受粉,單獨收獲扁盤狀果實的種子,單獨

種植這些種子獲得株系。若有的株系F3果實均表現(xiàn)為扁盤狀,有4/9的株系F3

果實表現(xiàn)為扁盤狀:圓形二,另外有,則該推斷成立。

4.如圖所示為某動物(2n=44;的一些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他基因和染色體未呈現(xiàn)。

不考慮突變,請回答下列問題:

父本

⑴該雌性個體甲體內(nèi)處于有核分裂前期的細胞內(nèi)應有條染色體。

⑵該動物的尾長受三對等位基因A—a、D—d、F—f控制。這三對基因的遺傳效應相同,且

具有累加效應(AADDFF的成年個體尾最長aaddff的成年個體尾最短)

①控制該動物尾長的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均遵循定律。

②該雌性個體甲和雄性個體乙交配,讓區(qū)雌雄個體間隨機交配,所得B成年個體尾最長的個

體占C

⑶該動物的有毛和無毛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E、e控制。經(jīng)多次實驗,結果表明:

雌性個體甲和雄性個體交配得到F1后,讓E雌雄個體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所占比例總是:,

請布測其原因是o

⑷該動物的體色由兩對基因控制,Y代表是黃色,y代表鼠色,B決定有色素,b決定無色素(白

色)。以純合黃色成年個體作母本,隱性純合白色成年個體作父本,設計實驗探究Y/y和B/b

兩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只考慮體色,不考慮其他性狀和交叉互換)請簡要寫

出實驗思路:o(不必寫預期結果)

5.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老鼠的肥胖與體重正常為一對相對性狀(由A和a基因控制),如果為常染色體遺傳,

但不知顯隱性關系.現(xiàn)讓多只肥胖老鼠與多只體重正常老鼠雜交,產(chǎn)生大量后代,若吟,

即肥胖為顯性.讓多對肥胖老鼠相互交配,產(chǎn)生大量后弋,若%,即肥胖為顯性.

(2)如果肥胖為隱性,但不知肥胖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讓肥胖老鼠和體重

正常老鼠進行正交和反交,產(chǎn)生大量后代,若,即肥胖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讓體重正常

雄鼠與肥胖雌鼠雜交,產(chǎn)生大量后代,若%雄鼠全是肥胖鼠,雌鼠全是體重正常鼠,即肥胖

基因在X染色體上.

(3)假設體重正常(A)對肥胖(a)顯性,為常染色體遺傳.現(xiàn)讓純合體重正常老鼠與肥胖

老鼠交配,產(chǎn)生大量小鼠,發(fā)現(xiàn)有一只肥胖小鼠的.出現(xiàn)該肥胖小鼠的原因可能是親鼠在產(chǎn)生

配子時發(fā)生基因突變,也可能是染色體片段缺失.(注: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缺失相同片段時胚

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實驗步驟:

①用該肥胖小鼠與基因型為AA的個體雜交,獲得大量F.個體;

②讓K自由交配,觀察、統(tǒng)干F,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結果預測:

I如果E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則為基因突變;

II如果E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

(4)研究成果表明: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基因型均為AaBb(A、

B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有累加效應,2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

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5)有的學者認為利于油脂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xiàn)代,

表明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人群中肥胖基因頻率變化不明顯,但隨著營養(yǎng)條件改善,

肥胖發(fā)生率明顯增高,這說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結果.

考向5遺傳實驗設計模型

這類題主要圍繞變異類探究問題的實驗設計常圍繞探究兩種隱性突變基因的位置關系等考查

學生理解題意、獲取信息、進行演繹與推理的思維習慣和能力。可設置的命題情境有連鎖和互

換的分析判斷、探究兩種隱性突變基因的位置關系、探究某種變異是基因突變還是染色體變異、

探究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體的位置等,命題點有驗證某個結論是否正確、設計實驗方案、

預期實驗結果、寫出實驗結論等

連鎖和互換的分析判斷

1.兩對等位基因位置關系的判斷(三種可能)

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如圖1;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

3:1,如圖2;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2:1,如圖3。

2.連鎖和互換的分析判斷

(1)連鎖互換產(chǎn)生的配子;以精原細胞為例)

該個體產(chǎn)生配子

?AB、ab:aB、Ab

'------/

AkNAB:Ab:多少

,L,"*aB:ab="

bJb

4合

①每個精原細胞發(fā)生一次圖示互換,可得到一半重組類型和一半非重組類型的配子,例

如,10冬的精原細胞發(fā)生了圖示互換,重組率是5%0

②互換后基因數(shù)目不變,僅基因位置發(fā)生改變。

③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I四分體時期的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2)連鎖和互換的判斷:測交比值直接反映配子的分離比,因此可以用測交來驗證是否

連鎖和互換。例:AaBbXaabbf子代AaBb:aabb=l:1,則AaBb產(chǎn)生AB:ab=l:1的配子,推測

AB連鎖,如子代AaBb:Aabb:aaBb:aabb=4:1:1:4,推測AaBb產(chǎn)生的配子為AB:Ab:aB:

ab=4:1:1:4,可判斷A、B在一條染色體上,a、b在一條染色體上,且發(fā)生了互換。

探究兩種隱性突變基因的位置關系的方法

1.基因突變類型的實驗探究方法

選取突變體與其他已知未突變體(野生型)雜交,據(jù)子代性狀表現(xiàn)判斷。如經(jīng)X射線照射的

紫花香豌豆品種,其后代中出現(xiàn)了一株開白花的植株,若白花是基因突變引起的,則可通過雜交

實驗,確定基因突變類型(用A、a表示)。

2.兩種隱性突變基因位置關系的實驗探究方法

(1)兩種隱性突變基因可能存在以下關系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或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2)一般實驗設計思路

將隱性突變體1和隱性突變體2進行雜交,若子代均表現(xiàn)出隱性性狀,則兩種隱性突變基因

是同一基因向不同方向突變的結果(如甲);若子代出現(xiàn)野生型,則兩種突變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的關系(如乙、丙)。

突變體野生型野生型

甲乙丙

將區(qū)野生型個體自交,根據(jù)子代性狀分離比可判斷兩對等位基因的位置關系。若子代野生

型:突變體=1:1,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乙);若子代表型的比例為9:7或其變式,則位

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如丙)。

探究某種變異是基因突變還是染色體變異的方法

1.類型:一對相時性狀純合親本雜交,子代中出現(xiàn)了非顯性性狀以外的其他性狀。

2.示例: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子代紅眼果蠅中偶然出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雌果蠅M,已

知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只有一條X染色體的果蠅為雄性,缺失眼色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