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章文學類文本閱讀(二)散文
概括散文內(nèi)容要點
||?丁
思維導圖
知識梳理
“要點”即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或者說是文章內(nèi)容的精要之處,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
指文章局部的。概括、歸納內(nèi)容要點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對語段乃至整篇文章進行篩選與提煉、
總結(jié)與把握、加工與轉(zhuǎn)化。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主要有兩種題型: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題、整體內(nèi)
容概括題。
題型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既指概括一個段落的內(nèi)容要點,也指概括多個段落(層次)的內(nèi)容要
點,包括段(層)意概括題、特點概括題(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環(huán)境、某種類型、某一方面等
的特點為中心)和因果探尋題。
信息檢索提煉“3方法”
1.摘取法:有些信息顯示在重要句子中,概括時可摘錄句子或句子中的重要詞語。
2.合并法:需要概括的內(nèi)容往往不是一個方面,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有關(guān)的兩個或兩個
以上的意思分別摘取出來并組合在一起。
3.層析法:需要概括的內(nèi)容,文中無明顯的對應(yīng)關(guān)鍵句時,則可將原文內(nèi)容分層,層層分
析后歸納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驟”
第一步:審清題干,明確概括指向這一步的關(guān)鍵是明確概括對象是什么以及指向?qū)ο蟮?/p>
哪一方面的信息(原因、結(jié)果、作用、意義、影響、方式、特點、情感等)。
第二步:理清思路,檢索概括區(qū)間無論是概括哪類指向信息,都要確保不遺漏要點,都
必須理清全文思路,這樣才能明確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提煉加工,整合答案要點在確定信息存在的區(qū)間后,要逐段提煉加工,分類整
合。分類整合的標準有兩個:
一是看賦分。一般而言,若賦分為6分,應(yīng)有3個要點,基本上是1個要點2分。二是合
并同類,求同存異。就是說提煉加工出來的信息要點難免有同類信息,這個時候要將同類信息
合并為一個要點,避免答案要點交叉重復。
題型二整體內(nèi)容概括(含主旨)
“整體內(nèi)容概括”是針本義章的整體表現(xiàn)而言的,包含情感態(tài)度概括和主旨概括。這兩者
直接以文章層意、內(nèi)容要點為基礎(chǔ),乂涉及作者主觀創(chuàng)作意圖和文章客觀表達效果,涉及文內(nèi)
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關(guān)材料,要求具有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整體內(nèi)容概括“3方法”
1.“關(guān)鍵整體結(jié)合”法就是抓住文章標題,開頭結(jié)尾,文中的議論、抒情、文眼等關(guān)鍵
部位,同時要認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時二者一定要有機結(jié)合。
2.“串聯(lián)層意”法即先歸納每段或每層的意思,再將每段(層)的中心聯(lián)系起來,在整體
上找出它們表達陳述的集中點,從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這種逐層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
的提煉,是分析歸納文章中心意思最實在、最有效的方法。
3.“因文而異”法寫人記事散文應(yīng)看其寫了什么人,記了什么事,表達了什么精神、人
格;寫景狀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應(yīng)看其寫了什么景、物,抒發(fā)了什么感情或闌發(fā)了什么
哲理;議論說理散文應(yīng)看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表明了什么觀點等。
I典例誦.I
(2024?天津,二模)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泥墻小院記
梁衡
在大城市里住了50年高樓,我忽然懷念起當年在縣城里住過的那個平房小院了。
自那時,我來到縣城工作,住在機關(guān)宿舍。但也不過是在城邊空地上修幾排平房,不像
北京的那種機關(guān)大院、部隊大院。其善后的細節(jié)還得靠住戶自己去完成,而我分到的房子又是
最西邊的一間,緊靠大路,總得有個短墻來遮擋一下吧。
怎么修院墻,這倒難不住我們。朋友圈子里有一位叫杜逵,比我大八歲,早分配到這兒
幾年,人地兩熟,是我們這幾個城市學生娃“荒野求生”的主心骨,大家都叫他老杜。老杜很
熱心,新房善后這樣的事自然是不請自到。我們從河邊拉回了一車土,七手八腳澆水、和泥,
自制了一批土坯,曬干后壘了墻,還留出一個缺口,用廢木條釘了一個籬笆門。晨昏出入,鳥
鳴雀噪,居然也有了家的味道。
我雖然有了工作,卻專業(yè)不對口,不免胸中郁悶,人閑歲月長。壘墻的成功倒勾起了我
對泥瓦活的興趣。碰巧,我看到一本推廣農(nóng)村節(jié)柴灶的小冊子,便又動了改灶的念頭。傳統(tǒng)老
灶,火苗一著就被吸入炕洞,熱利用率很低。我就參照小冊子找來一個廢臉盆,去底坐于火上,
成夾層爐膛。兵法云:“圍三缺一?!痹谂璧淖?、右、后三處各開一個洞,逼著火苗反向舔鍋
底一圈后再從夾層里抽走。這即小學自然課上學過的水管鍋爐原理。新灶盤成后,加一鏟煤,
火焰呼呼作響,燒開一鍋水節(jié)省一小半時間,一炮打響。我不禁大喜,就如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
在那個吃飯要根票、穿衣要布票、學非所用的年代,這點新玩意足以讓人快樂好幾天。
當然,小日子的全部絕不止于壘墻盤灶,最重要的還是學會怎么吃。塞外冬長,土豆、
白菜吃半年。冬儲菜的品種很單調(diào),主要是土豆、白菜。地上挖一深窖,放入其中,窖口覆以
厚稻草和棉門簾。而腌菜則主要用白菜、雪里蕊。秋風送爽,挖窖腌菜真忙,頗有點“深挖洞,
廣積糧”的氣派。轉(zhuǎn)眼冬去春來,院子里殘雪漸存無幾,柳梢也染上了一抹新綠。一天,我正
隔著玻璃窗伏案寫稿,突然院子里傳來一聲呼叫:“小梁,不好了,你的院墻要倒!“我趕忙
擲筆出門,說話的正是老杜,只見他沿著墻來回走動。在兩墻相接的直角處,西墻向外傾斜,
裂開一條上寬下窄的大縫,犬牙交錯,足可探進一個拳頭。我頭皮發(fā)麻,驚出一身冷汗,這要
是倒塌了,不但前功盡棄,還可能砸著行人。老杜直摸著腦袋說:“咋就給爺出了這檔子事?”
滿臉的遺憾。一會兒他又安慰我:“不咋,大不了到秋天推倒重來?!蔽艺f:“先看幾天,
實在不行,又得辛苦你?!?/p>
這樣大約有一周時間,我每天一起床就抬頭看窗外,外出回來也先摸摸這墻,裂縫卻還
在加大。終于我有了一個大發(fā)現(xiàn),罪魁就是這日光。我房子的前面還有一排房,擋著短墻的東
面,暗不上太陽,而西邊是一條空闊的大道,西曬的陽光可以照到短墻西面的墻根,凍土漸漸
變軟,墻就向西傾斜了。我立即跑去找老杜他們,報告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大家即刻來到現(xiàn)場會診,
多數(shù)人認為應(yīng)立即拆掉,以絕隱患。我卻認為既然是受熱不均惹的禍,何不吃點偏飯,沿東面
的墻基開一道溝挖去凍土,讓熱氣直接軟化墻根。眾人哄笑:“快不要給爺瞎想了,這是一
堵上千斤重的墻,又不是一根隨風擺的墻頭草?!拔艺f:“試試看,也許它還能自己擺回來。
晨昏出入,鳥鳴雀噪,居然也有了家的味道〃可知,“修墻〃故事的“樂趣〃重在因陋就簡、自力更
生,通過朋友之助以安居;
結(jié)合“我就參照小冊子找來一個廢臉盆,去底坐于火上,成夾層爐膛……這點新玩意足以讓人快
樂好幾天〃可知,“改灶〃故事的“樂趣〃重在運用科學原理實現(xiàn)節(jié)能高效;
結(jié)合“地上挖一深窖,放入其中,窖口覆以厚稻草和棉門簾。而腌菜則主要用白菜、雪里藤〃可
知,“挖窖腌菜〃故事的〃樂趣〃重在因地制宜地儲菜以足食:
結(jié)合“我卻認為既然是受熱不均惹的禍,何不吃點偏飯,沿東面的墻基開一道溝挖去凍土,讓
熱氣直接軟化墻根〃可知,“斜墻扶正〃故事的〃樂趣〃重在嘗試運用科學原理成功解決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潭柘寺戒壇寺
朱自清
早就知道潭柘寺,戒壇專。在《北可指南》上見過潭柘的銅圖,小小的一塊,模模糊糊
的,看了一點沒有想去的意思。有一回騎驢上八大處,趕驢的問逛過潭柘沒有,我說沒有。他
說潭柘風景好,離八大處七八十里地,坐轎騎驢都成。我不想騎驢走七八十里地,因為我知道
驢子與我都受不了。真打動我的倒是“潭柘寺〃這個名字。不懂不是?就是不懂的妙。這怕是中
國文法的花樣;要是來個歐化,說是“潭和柘的寺〃,那就用不著咬嚼或吟味了。還有在一部詩
話里看見近人詠戒臺松的七古,詩騰挪天矯,想來松也如此。所以去。
這才認真打聽去過的人。有人說路太難走,走到了筋疲力盡,再沒興致玩兒;有人說走
路有意思。又有人說,去時坐了轎子,半路上前后兩個轎夫吵起來,把轎子擱下,直說不抬了。
于是心中暗自決定,不坐轎,也不走路;取中道,騎驢子。又按普通說法,總是潭柘寺在前,
戒云寺在后,想著戒壇寺一定遠些——底驢的時候,才知道戒壇去便宜一半,那就是說近一半。
這葉候自己忽然逞起能來,要走路。走吧。
這一段路可夠腺的。像是河床,怎么也挑不出沒有石子的地方,腳底下老是絆來絆去的,
教人心煩。又沒有樹木,甚至于沒有一根草。這一帶原是煤窯,拉煤的大車往來不絕,塵土里
飽和著煤屑,變成黯淡的深灰色,教人看了透不出氣來。走一點鐘光景。自己覺得已經(jīng)有點辦
不了,怕沒有走到便筋疲力盡;幸而山上下來一條驢,如獲至寶似地底下,騎上去。這一天東
風特別大。平常騎驢就不穩(wěn),風一大真是禍不單行。山上東西都有路,很窄,下面是斜坡;本
來從西邊走,驢夫看風勢太猛,將驢拉上東路。就這么著,有一回還幾乎讓風將驢吹倒;若走
西邊,沒有準兒會驢我同歸哪。想起從前人畫風雪騎驢圖,極是雅事;大概那不是上潭柘寺去
的。驢背上照例該有些詩意,但是我,下有驢子,上有帽子眼鏡,都要照管;又有迎風下淚的
毛病,常要掏手巾擦干。當其時真恨不得生出第三只手來才好。
東邊山峰漸起,風是過不來了;可是驢也騎不得了,說是坎兒多??矁嚎烧娑?。這時候
精神倒好起來了:崎嶇的路正可以練腰腳,處處要眼到心到腳到,不像平地上。人多更有點競
賽的心理,總想走上最前頭去,再則這兒的山勢雖然說不上險,可是突兀,丑怪,噴刻的地方
有的是。我們說這才有點兒山的意思:老像八大處那樣,真教人氣悶悶的。于是一直走到潭柘
寺后門;這段坎兒路比風里走過的長一半,小驢毫無用處,驢夫說:〃咳,這不過給您做個伴
兒!〃
墻外先看見竹子,且不想進去。又密,又粗,雖然不夠綠。北平看竹子,真不易。又想
到八大處了,大悲庵殿前那一溜兒,薄得可憐,細得也可憐,比起這兒,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進去過一道角門,門旁突然亭亭地矗立著兩竿粗竹子,在墻上緊緊地挨著,足稱得起〃天外飛
來之筆〃。
正殿屋角上兩座琉璃瓦的鷗吻。神話說殿基本是青龍?zhí)?,一夕風雨,頓成平地,涌出兩
鷗吻。寺里殿很多,層層折折高上去,走起來已經(jīng)不平凡,每殿大小又不一樣,塑像擺設(shè)也各
出心裁。看完了,還覺得無窮無盡似的。正殿下延清閣是待客的地方,遠處群山像屏障似的。
屋子結(jié)構(gòu)甚巧,穿來穿去,不知有多少間。寺門前一道深溝,上有石橋;那時沒有水,若是現(xiàn)
在去,倚在橋上聽潺潺的水聲,倒也可以忘我忘世。過橋四株馬尾松,枝枝覆蓋,葉葉交通,
另成一個境界。西邊小山上有個古觀音洞。洞無可看,但上去時在山坡上看潭柘的側(cè)面,宛如
仇十洲的《仙山樓閣圖》;往下看是陡峭的溝岸,越顯得深深無極,潭柘簡直有海上蓬萊的意
味了。寺以泉水著名,到處有石槽引水長流,倒也涓涓可愛。
第二天清早,二十多人滿雇了牲口,向戒壇而去,頗有浩浩蕩蕩之勢。我的是一匹騾子,
據(jù)說穩(wěn)得多。這是第一回,高高興興騎上去。這一路要翻羅喉嶺。只是土山,可是道兒窄,又
曲折;雖不高,老那么凸凸凹凹的。許多處只容得一匹牲口過去。
戒壇在半山上,山門是向東的。一進去就覺得平曠;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磚欄,下邊是
一片平原,平原盡處才是山,與眾山屏蔽的潭柘氣象便不同。進二門,仰看正殿前的平臺,仿
佛汪洋千頃。這平臺東西很長,是戒壇最勝處,眼界最寬,教人想起〃振衣千仞岡〃的詩句。三
株名松都在這里。“臥龍松〃與“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勢,身軀奇?zhèn)?,鱗甲蒼然,有飛動之意。
“九龍松〃老干槎極,如張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當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
徊流連,不是匆匆一覽所可領(lǐng)略。
還是騎騾子?;氐介L辛店的時候,兩條腿幾乎不是我的了。
(有刪改)
2.請簡要概括潭柘寺的景物恃點。
【答案】①層折。寺里的殿、深溝、石橋、山坡等景物層折分布。②幽深。寺周群山環(huán)繞,
松樹枝葉繁茂。③靜謐。泉聲潺潺襯托出寺內(nèi)靜謐的氛圍。④縹緲。溝岸深深無極,更顯潭
柘寺宛如仙境。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景物特點的能力。
"寺里殿很多,層層折折高上云〃〃寺門前一道深溝,上有石橋〃"西邊小山上有個古觀音洞。洞無
可看,但上去時在山坡上看潭柘的側(cè)面〃,以潭柘寺為中心,描寫了深溝、石橋、觀音洞、山
坡等景物,體現(xiàn)了景物層折分布的特點。
“正殿下延清閣是待客的地方,遠處群山像屏障似的〃”過矯四株馬尾松,枝枝覆蓋,葉葉交通,
另成一個境界〃,潭柘寺被眾山屏蔽,被樹木環(huán)繞,體現(xiàn)了其幽深的特點。
〃那時沒有水,若是現(xiàn)在去,倚在橋上聽潺潺的水聲,倒也可以忘我忘世〃,橋卜.潺潺的水聲體
現(xiàn)了潭柘寺靜謐的特點。
“往下看是陡峭的溝岸,越顯得深深無極,潭柘簡直有海上蓬萊的意味了〃,溝岸陡峭幽深,潭
柘簡直有海上蓬萊的意味,猶如仙境,體現(xiàn)了潭柘寺景物縹緲的特點。
(2024?天津北辰?三模)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江州尋陶潛
錢紅莉
我心里只有陶潛。
別人在陶潛的田園詩里讀出了閑適恬淡,我讀出的唯有困苦憂懼——年歲愈長,愈甚。
終于來到柴桑,是陶淵明紀念館。解說大姐一身紫絲絨,臉盤豐盈,正大仙容的氣質(zhì)。
她大約不知眼前這班人皆操持文學這一行當,且大方自喑地引領(lǐng)我們進進出出。
我像個游魂漠漠然四處晃蕩°院中翠竹修篁,灑下濃蔭一地。荷池干涸,蓮蓬枯如青銅。
秋風羽羽,陰影處頗有寒意。最后一身小屋內(nèi),玻璃長柜里陳列一幀陶潛山居圖卷,大姐熱情
招呼眾人來看。①她指這里,復指那旻,仿佛我們手持《耨川集》去終南山尋訪王維遺蹤那幺
珍重。末了,進入忘我之境的她,滔滔迭迭大段背誦《歸去來兮辭》,抑揚頓挫,有音韻之美,
令獨自面墻而立審視陶潛一生行旅圖的我忽然哽咽,淚水大顆大顆往下滾...慌/忙摸出墨鏡,
狼狽而窘迫,仿佛聽聞別人的譏諷:這人莫非有病,室內(nèi)戴墨鏡?此時此刻,我似與他心意相
通,體恤著他精神上的困苦、憤激。這首詞賦,也是他的精神自況,千年之后的我們來讀它,
也是溫習著他清潔的人格。故歐陽修才要說,《歸去來今辭》是東晉唯一文章。詩賦文章向來
是一個人的靈魂自傳,映照出的,正是他的心性、骨骼。
一直覺得,陶潛是天下文人中第一等真人,他守住了知識分子的個體尊嚴——豈止不折
腰?我最佩服的,是他的情然自若,你看《歸去來兮辭》小序?qū)懙煤蔚忍拐\: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燙,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
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如此點落坦蕩,卻無寒酸相,徹底超脫于主流俗世之外,大多文人,一貫擅長半遮半掩,
早早丟失掉安身立命的“趨真”精神?,F(xiàn)實里,我給予一個人最壞的評價,無非是——文假,
人更假。
時間之河順流而下,一路至晉、隋、唐,到宋,有了一個蘇軾,一貶再貶,何等困苦受
辱,怎么就不曾崩潰過?他謫居黃州時,便早早找到了精神支柱陶潛啊。蘇軾生命中的這一段,
雖說早前于史料中厘清過脈絡(luò),但直至真正佇立江畔眺望對岸黃岡,我方才恍然有悟:黃州、
江州兩地何等之近!黃州當?shù)卣苍倭艘黄瑬|坡荒地給蘇軾,讓他自耕自食。東游西逛排
遣苦悶的蘇軾,日日飲酒遲歸,時不時乘扁舟一葉,過江到訪廬山東林寺、西林寺,而此地正
是陶潛故鄉(xiāng),蘇軾一下抓住了靈魂知音。
日后,為了向這位東晉第一人致敬,他自黃州、惠州、倨州,一路書寫“和陶詩”不輟。
或許,蘇軾不折不曲隨遇而安的性格,正是為陶潛精神所滋養(yǎng)著的?!冻啾谫x》中“寄
蜉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攜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的宇宙觀,不正呼應(yīng)著《歸去來今辭》中天地自然的和諧嗎?二人性情迥異,陶潛的困苦皆藏
于奇文的肌理中,不深拓,看不見,蘇軾外露些,但兩人終究殊途同歸了,皆走向了“懷良辰
以孤往”之境,也是“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的向內(nèi)求索。
一個文人豈能種好地?難免窘迫,內(nèi)外交困。但看他的田園詩中絲毫不見怨無,孜孜白
描天地自然之美。偶爾的一次低落情緒,見《乞食》詩。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他,大約罹患低血糖
癥吧。一日餓得心慌,他敲了陌生人家的門。人一看是大詩人,欣然開門納客,恭敬招待。末
了,他又添愧疚,悵惘一聲,我不能像韓信那樣報答一皈之恩了。
何等自責啊。
世間官場,只要肯彎腰,周旋之,鉆營之,何愁不可騰達飛黃?豈止報答不了陌生人一
飯之恩,甚或妻兒,也不會跟著受苦。你說一個人為了不違逆自己心性,執(zhí)意溺陷于世俗窘境
之中,要付出多少孤勇?他的嗜酒成癮,正是排遣精神困苦的根源吧。人非神佛,除了孤勇,
矛盾想必也是有的。
高蹈出塵之余,該有多少困頓掙扎?一個有人格的人,也是千瘡百孔的人。②主流俗世
的失敗,正是他的勛章。
中國的詩歌史,三篇辭賦不能繞過去。屈原的《楚辭》,憤慨激烈。陶潛的《歸去來兮
辭》,轉(zhuǎn)為沖淡平和。蘇軾的《赤壁賦》,徹底明心通透。這三人的詩文內(nèi)核中,有一種共通
的東西,那就是知識分子的溫暖心腸,以及不曾折曲的氣節(jié)。近年,我讀魯迅古體詩,也讀出
了屈陶蘇的影子。
3.作者在陶潛的作品里讀出了哪些“困苦憂懼〃?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
【答案】①經(jīng)濟生活的窘迫艱難。作者在《歸去來兮辭》序文中讀出他生活的艱難困苦,在
他的詩句中看出不善耕種的窘迫交困。②內(nèi)心精神的困頓掙扎。世俗官場中的失敗與不折不
曲、守住名節(jié)的艱難;想要超脫世俗,〃不違逆自己心性〃,而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困
苦。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經(jīng)濟生活的窘迫艱難。"《歸去來兮辭》小序?qū)懙煤蔚忍拐\: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
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作者在《歸去來兮辭》序文中讀出他生活的艱難
困苦,無以養(yǎng)家;“一個文人豈能種好地?難免窘迫,內(nèi)外交困〃“《乞食》詩。長期營養(yǎng)不良
的他,大約罹患低血糖癥吧。一日餓得心慌,他敲了陌生人家的門。人一看是大詩人,欣然開
門納客,恭敬招待。末了,他又添愧疚〃,在他的詩句中看出不善耕種而有的窘迫交困。
②內(nèi)心精神的困頓掙扎。“一個人為了不違逆自己心性,執(zhí)意溺陷于世俗窘境之中,要付出多
少孤勇?他的嗜酒成癮,正是排遣精神困苦的根源吧。人非神佛,除了孤勇,矛盾,想必也是
有的〃“高蹈出塵之余,該有多少困頓掙扎?一個有人格的人,也是千瘡百孔的人。主流俗世的
失敗,正是他的勛章〃,世俗官場中的失敗與不折不曲、守住名節(jié)的艱難;想要超脫世俗〃不違
逆自己心性〃,而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困苦。
(2024?陜西渭南?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縫隙
朱以撒
這條蜿蜒的老街還在翻修,處在半完成狀態(tài)。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經(jīng)租出,掛起招牌做生
意,從洞開的大門和里邊的擺設(shè),可以知曉他們都在經(jīng)營一些什么,咖啡、甜點、沉杳、山區(qū)
土特產(chǎn),便覺得沒有必要走進去。那些等待翻新的還是大門緊閉,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
舊日門板上有裂縫,有人就湊近裂縫往里邊打量,一眼看到過去。
縫隙的出現(xiàn),賜予了這樣的機會。
很多次,我在臨寫敦煌殘經(jīng)時,想到了那個已經(jīng)空空蕩蕩的藏經(jīng)洞。當時里邊堆放了那
么多的經(jīng)卷,只是門面用泥皮撕死了。時間過去,沒有誰走過時會想到里面有這么多寶貝——
風沙吹老了時日,也吹走了這個密室外觀曾經(jīng)有過的人工痕跡。如果不是后來的自然干裂,讓
人從縫隙中窺探到內(nèi)部,也就沒有接下來的許許多多傳奇。許多的過往起始都是封閉的,時日
把曾經(jīng)知曉它們的人送走,史冊也語焉不詳,讓后來人止步。經(jīng)不起時日的鞭打沖刷,一些物
品終于見到了天日,不再成為秘密。與秘密相逢,就獲得了與眾不同的認知、識見。但前提是,
先找到隱藏在尋常中的那一道裂縫吧。
晉太元中武陵的捕魚者算得上好運氣,他幸運地發(fā)現(xiàn)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開始
了他夢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魚者受到了各家輪流的宴請,享受了最真誠的款待。當
然,桃花源中人也通過捕魚者張開的雙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魚者離開時,桃花源
中人對他只提了一個要求,即“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捕魚者是一個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覺
得有責任把秘密首先傳達給太守。接下來就是尋找秘密的入口。這個入口已經(jīng)不見了,連同周
圍的環(huán)境都陌生之至,尋找宣告失敗。我一直在想,陶淵明以云淡風輕的筆法描寫了桃花源的
美惑,主旨還是要人守住那道裂開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難以讓人信服。朱熹曾經(jīng)評說:
“晉宋人物,雖日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賄。陶淵明真?zhèn)€能
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如此說,陶淵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晉宋人物,則是
守不住的兩面人。
我第一次見到桃膠是在鄉(xiāng)下,這里桃樹千萬,堅硬的桃膠恍如琥珀、瑪瑙那般晶瑩,抓
一把放入盤中,聲響如大珠小珠,甚是悅耳。文人筆下喻此為桃花淚,是時光把淚水凝固了。
而當口舌觸及一碗溫度適宜的桃膠時,它柔中含韌舒展開來的彈性,足以稱之為美味,讓人總
是會欣賞一番,再細細品嘗。追溯它的由來,則是從傷口開始的。兀立不移的萬千桃樹,沒有
哪一棵是表皮嚴實無損的,很像人的皮膚,總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為或天時,被扯開一道
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來。在我的記憶中,嚴冬是人的表皮最易開裂的時段,那時在工地、田
野勞作的人,對此毫無辦法,靜等裂開,那時的教科書贊美這樣的手和腳——是開裂成就了美
好生活。桃膠不斷地從桃樹傷口的健隙中涌出,接觸空氣,成為膠狀,為桃樹的所有者不斷收
取,加工成堅硬之物。相比于桃膠,桃花要風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將朵朵桃花寄送給遠方的友
人,被津津樂道,以為是名士風度的延續(xù)。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膠,那真是難言風雅——
風雅之舉似乎都是輕盈的、靈性的,甚至是虛無縹緲的,讓人無從一握手中。這也使人感受到
一棵樹的多重功用,用于實的,用于虛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每到午后,懷安橋下就
陸續(xù)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經(jīng)營來路不一的水果。刀劍披掛的榴蓮盡管一副凜然不可侵的
相猊,還是被不少人圍著。我猜,是它微微裂開的縫隙,那飄出來的獨特的果香把人招引過來。
不買也罷,這濃郁的氣味真的讓人迷醉。有時,在自我表現(xiàn)上,人還不如一枚榴蓮。
有一則舊事是如此展開的——弘一到豐子愷家,豐子愷請弘一坐在一張?zhí)僖紊?,藤椅?/p>
韌,老師坐上去會更舒適。弘一沒有馬上坐下,而是先搖晃了幾下藤椅,方才緩緩落座。后來
又去了一次,仍然是這個搖晃的動作。弘一回答了豐子愷的疑問——這張?zhí)僖闻f了,藤條間有
許多縫隙,會有一些蟲蟻,如果貿(mào)然坐下就把它們擠壓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別不一定都
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細微處,譬如細細的縫隙,也填充了一個人豐富的悲憫。有些人刻意
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為之,成為一種自覺。一個人要走多遠,才可以關(guān)注到藤椅中的
縫隙?
時日匆匆,我們對于屑屑者已經(jīng)筑乏察覺的細心了,而對于大,我們的興致要高昂得多。
不如道從什么時候起,有人贈送我的宣紙形制大起來了,我把筆濡墨揮灑的作品也大起來了。
其實,書法家的內(nèi)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
笈寫一幅小楷,那真會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頃刻被淹沒,無處找尋。想想晉宋時期的那些簡
札,小得不得了,卻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邊的,別無他倚。這樣,就是片紙只字,也甚
佳好。說起來,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跳鵬,其死生在朝暮之間的蟲蟻,所謂的大小,都是天地夾
縫里的存活物,沒有什么差別,當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輕慢。
(有刪減)
4.文中提到了許多例子來闡述縫隙的存在和重要性,請進行梳理并簡要分析。
【答案】①敦煌殘經(jīng):敦煌的殘經(jīng)在風沙的剝離下,顯露出原本被掩蓋的文字,使得人們有
機會領(lǐng)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展示了縫隙在歷史和文化層面的重要性。為我們提供了窺見過去、
理解歷史的窗口,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評價和認識被遺忘或忽略的文化遺產(chǎn)。②桃膠:桃膠
從桃樹的縫隙中滲出,成為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zhì)。強調(diào)了縫隙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以及這
些縫隙如何帶來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價值。③弘一法師與藤椅:弘一法師在坐藤椅前,會
先搖晃藤椅,確認沒有蟲蟻藏匿其中后才安心坐下。體現(xiàn)了他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細節(jié)的關(guān)注。
④晉宋時期簡札:簡禮雖然小巧,但字里行間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縫隙在藝
術(shù)創(chuàng)作和審美體驗中的價值??p隙在這里指的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留白和未盡之言,它們給予觀者
無限的想象空間,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內(nèi)涵。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分析事例作用的能力。
①敦煌殘經(jīng):風沙吹走了敦煌藏經(jīng)洞外的人工痕跡,敦煌的殘經(jīng)在風沙的剝離下,顯露出原
本被掩蓋的文字,使得人們有機會領(lǐng)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后人通過敦煌的自然干裂,從縫隙
中飄探到內(nèi)部的經(jīng)文,展示了縫隙在歷史和文化層面的重要性??p隙為我們提供了窺見過去、
理解歷史的窗口,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評價和認識被遺忘或忽略的文化遺產(chǎn)。
②桃膠:原文介紹了桃膠從桃樹的縫隙中滲出,成為溫度適宜,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zhì)。通過
桃膠從縫隙流出變得堅硬,榴蓮的縫隙飄出來的獨特的果香,強調(diào)了縫隙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
在,以及這些縫隙如何帶來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價值。
③弘一法師與藤椅:對弘一法師在坐藤椅前,會先搖晃藤椅,確認沒有蟲蟻臧匿其中后才安
心坐下的描寫,根據(jù)后文弘一法師對豐子愷疑問的回答,以及作者對弘一法師與一般人不同之
處的評價,體現(xiàn)了弘一法師本生命的尊重和對細節(jié)的關(guān)注。
④晉宋時期簡札:通過對簡札〃是有真性情在里邊的〃的評價,說明簡札雖然小巧,但字里行
間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ㄐ〉貌坏昧?,卻精彩之至〃展示了縫隙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審美體驗
中的價值?!斑@樣,就是片紙只字,也甚佳好〃,說明縫隙在這里指的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留白和未
盡之言,它們給予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內(nèi)涵。
(2024?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北平的冬天
梁實秋
說起冬天,不寒而栗。
我是在北平長大的。北平冬天好冷。過中秋不久,家里就忙著過冬的準備,作"冬防”。陰
歷十月初一屋里就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早打點。搖煤球是一件大事,一串駱駝馱
著一袋袋的煤末子到家門口,煤黑子把煤末子背進門,倒在東院里,堆成好高的一大堆。然后
等著大晴天,三五個煤黑子帶著篩子、耙子、鏟子、兩爪鉤子就來了,頭上包塊布,腰間格布
上插一根短粗的旱煙袋。煤黑子搖煤球的那一套手藝真不含糊。煤末子攤在地上,中間做個坑,
好倒水,再加預先備好的黃土,兩個大漢就攪拌起來。攪拌好了就把爛泥一般的煤末子平鋪在
空地上,做成一大塊蛋糕似的,用鏟子拍得平平的,光溜溜的,約一丈見方。這時節(jié)煤黑子已
經(jīng)滿身大汗,臉上一條條黑汗水淌了下來,該坐下休息抽煙了。休息畢,煤末子稍稍干凝,便
用井子在上面橫切豎切,切成小方塊,像廚師切菜切蘿卜一般手法伶俐。然后坐下來,地上倒
扣一個小花盆,把篩子放在花盆上,另一人把切成方塊的煤末子鏟進篩子,便開始搖了,就像
搖元宵一樣,慢慢的把方塊搖成煤球。然后攤在地上曬。一篩一篩的搖,一篩一篩的曬。好辛
苦的工作,孩子在一邊看,覺得好有趣。
萬一天色變,雨欲來,煤黑子還得趕來收拾,歸攏歸攏,蓋上點什么,否則煤被雨水沖走,
前功盡棄了。這一切他都樂為之,多開發(fā)一點酒錢便可。等到完全曬干,他還要再來收煤,才
算完滿,明年再見。
煤黑子實在很苦,好像大家并不寄予多少同情。從日出做到日落,疲乏的回家途中遇見幾
個頑皮的野孩子,還不免聽到孩子們唱著歌謠嘲笑他:
煤黑子,
打算盤,
你媽洗腳我看見!
我那時候年紀小,好久好久都沒有能明白為什么洗腳不可以令人看見。
煤球兒是為廚房大灶和各處小白爐子用的,就是再窮苦不過的人家也不能不預先儲備。有
“洋爐子〃的人家當然要儲備的還有大塊的紅煤白煤,那也是要砸碎了才能用,也需一番勞力的。
南方來的朋友們看到北平家家戶戶忙“冬防〃,覺得奇怪,他不知道北平冬天的厲害。
一夜北風寒,大雪紛紛落,那景致有得瞧的。但是有幾個人能有謝道根女士那樣從容吟雪
的福分。所有的人都被那硬人肌膚的朔風吹得縮頭縮腦,各自忙著做各自的事。我小時候上學,
背的書包倒不太重,只是要帶墨盒很傷腦筋,必須平平穩(wěn)穩(wěn)的拿著,否則墨汁要灑漏出來,不
堪沒想。有幾天還要帶寫英文字的籃墨水瓶,更加惱人了。如果伸手提攜墨盒墨水瓶,手會凍
僵。手套沒有用。我大姊給我用絨繩織了兩個網(wǎng)子,一裝顯盒,一裝墨水瓶,同時洽我做了一
副棉手筒,兩手伸進筒內(nèi),提著從一個小孔塞進的網(wǎng)繩,于是兩手不暴露在外而可提攜墨盒墨
水瓶了。饒是如此,手指關(guān)節(jié)還是凍得紅腫,作奇癢。腳后跟生凍瘡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臨睡
時母親為我們備熱水燙腳,然后鉆進被窩,北平的冬景不好看么?那倒也不。大清早,榆樹頂
的干枝上經(jīng)常落著幾只烏鴉,呱呱的叫個不停,好一幅古木寒鴉圖!但是遠不及西安城里的烏
鴉多。北平喜鵲好像不少,在屋檐房脊上吱吱喳喳的叫,翹著的尾巴倒是很好看的,有人說它
是來報喜,我不知喜自何來。麻雀很多,可是豎起羽毛像披蓑衣一般,在地面上蹦蹦跳跳的覓
食,一副可憐相。不知什么人放鴿子,一隊鴿子劃空而過,盤旋又盤旋,白羽襯青天,哨子忽
忽響。又不知是哪一家放風箏,沙雁蝴蝶龍晴魚,弦弓上還帶著鑼鼓。隆冬之中也還點綴著一
些清趣。
過新年是冬天生活的高潮。家家貼春聯(lián)、放鞭炮、煮餃子、接財神。其實是孩子們狂歡的
季節(jié),換新衣裳、磕頭、逛廠甸兒,流著鼻涕舉著琉璃喇叭大沙雁兒。五六尺長的大糖葫蘆糖
稀上沾著一層塵沙。北平的塵沙來頭大,是從蒙古戈壁大沙漠刮來的,來時真是胡塵漲宇,八
表同昏。脖領(lǐng)里、鼻孔里、牙縫里,無往不是沙塵,這才是真正的北平冬天的標幟。愚夫愚婦
們忙著逛財神廟,白云觀去會神仙,甚至趕妙峰山進頭炷香,事實上無非是在泥濘沙塵中打滾
而已。
在北平,裘馬輕狂的人固然不少,但是極大多數(shù)的人到了冬天都是穿著粗笨臃腫的大棉袍、
棉樨、棉襖、棉袍、棉背心、棉套褲、棉風帽、棉毛窩、棉手套。穿絲棉的是例外。至若拉洋
車的、挑水的、掏糞的、換洋取燈兒的、換肥子兒的、抓空兒的、打鼓兒的哪一個不是衣
裳單薄,在寒風里打顫?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幾乎到處是蕭瑟貧寒的景象。
北阡冷,其實有比北彳更冷的地方。我在沈陽度過兩個冬天。房屋雙層破崎窗,外層凝聚
著冰雪,內(nèi)層若是打開一個小孔,冷氣就逼人而來。馬路上一層冰一層雪,又一層冰一層雪,
我有一次去赴宴,在路上連跌了兩跤,大家認為那是尋常事。可是也不容易跌斷腿,衣服穿得
多。一位老友來看我,覿面不相識,因為他的眉毛須發(fā)全都結(jié)了霜!街上看不到一個女人走路。
路燈電線上踞著一排鴉雀之類的鳥,一聲不響,縮著脖子發(fā)呆,冷得連叫的力氣都沒有。更北
的池方如黑龍江,一定冷得更有可觀。北平比較起來不算頂冷了。
冬天實在是很可怕。詩人說:“如果冬天來到,春天還會遠么?〃但愿如此。
(有刪改)
5.文本開篇作者就寫到〃說起冬天,不寒而栗〃,請結(jié)合全文談?wù)劚逼降摹êū憩F(xiàn)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北平的冬天天氣寒冷,會將人凍傷。②北平的環(huán)境惡劣,即使過新年時也充滿塵
沙。③北平普通百姓生活辛苦,到處是蕭瑟貧寒的景象。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①〃手指關(guān)節(jié)還是凍得紅腫,作奇癢。腳后跟生凍瘡更是稀松平常的事〃北平的冬天天氣寒冷,
會將人凍傷。
②〃北平的塵沙來頭大,是從蒙古戈壁大沙漠刮來的,來時真是胡塵漲宇,八表同昏〃北平的
環(huán)境惡劣,即使過新年時也充滿塵沙。
③〃……哪一個不是衣裳單薄,在寒風里打顫?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幾乎到處是蕭瑟貧
寒的景象〃北平普通百姓衣裳單薄,生活辛苦,到處是蕭瑟貧寒的景象。
(2024?四川成都?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不亡,有我!@
齊邦媛
從幼年離開小西山故鄉(xiāng)后,經(jīng)常活在病痛、轉(zhuǎn)學和災(zāi)難之中。在南京雖曾有爐邊幸福時
日,但妹妹降生、父母歡顏,轉(zhuǎn)眼都如曇花凋謝。我家隨著流亡學生顛沛流離半個中國,從西
南山路來到重慶,剛?cè)胧袇^(qū),中山中學就有師生五人被日機炸死,戰(zhàn)爭與死亡的威脅如影隨形。
之后七年,轟炸宛如隨著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重慶是我們流亡的終點,中山中學走了
五百里,在自流井大廟靜寧寺安頓、復學,弦歌豈止未輟,流亡途中更收留一些新加入的湖南、
廣西、貴州學生和四川的本見生。
我父親在重慶四德里祖屋恢復東北協(xié)會(負責訓練東北地下抗日工作,由政府資助,一九
四六年東北光復后解散),但落腳不久,房子即被炸毀。父親托人在沙坪壩鎮(zhèn)外找到兩所平房,
一所住家,一所作協(xié)會辦公用,后來《時與潮》編輯部亦設(shè)于此。
在離開南京整整一年間,我們奔跑了半個中國的土地之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個早
晨,爸爸帶著我坐車由重慶上清寺出發(fā),送我去上學。
我們沿著嘉陵江往上走,車行大約二十公里,過了小龍坎不久,在一片黃土壩子上,遠
遠地出現(xiàn)一群紅褐色大樓,在稀疏的樹木中相當壯觀一一那就是沙坪壩的南開中學。在這里六
年,我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心智開展,奠立了一生積極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領(lǐng)東北后,以天津日租界為基地,積極地向華北伸展侵略的魔掌,數(shù)年間,天
津的南開中學和大學透過游行呼喊自強,號召愛國抗日。校長張伯苓先生(1876年?1951年)
深知局勢危急,戰(zhàn)爭只是早晚的問題,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四川覓地建立分校,由沙坪壩
鄉(xiāng)紳捐地。
各界捐款蓋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學生。盧溝橋開戰(zhàn)后,南開是第一所被日
本人炸毀的學校,也是第一股在后方以長期抗戰(zhàn)為信念重建的學校。一九三七年上海失守后,
國天政府在十二月一日正式遷至戰(zhàn)時首都重慶。南開中學在抗戰(zhàn)最艱困的八年中,教育了數(shù)萬
青年,每個人幾乎都是張伯苓精神的延長。
張校長創(chuàng)業(yè)立世全靠堅強的愛國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開精神”的化身。在我
成長的六年中,留給我非常溫?暖?的印象。他長得很高,約有一百八十幾公分,體型又大又壯,
不胖,肩膀很寬,長年穿著長袍,戴一副有顏色的眼鏡,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壯碩的
他鋌胸闊步地在校園行走。不論前線戰(zhàn)報如何令人沮喪,日機轟炸多么猛烈,在張校長的帶領(lǐng)
下,我們都堅信中國不會亡。
想想在一百二十年前,幼年的他隨著浪跡各地私塾教學的父親到義學輾轉(zhuǎn)讀書,生活是
何等辛酸!因此,他從小知道教育的重要意義。
十三歲時,考取官費的北洋水師學堂,他聽得懂啟蒙思想家創(chuàng)校的理想:當年清廷維新
派的嚴復、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國留學歸國的年輕軍官,引進西方思想與新知,希望建立強
大的現(xiàn)代海軍,為國雪恥。這種奮發(fā)圖強的志氣,影響了他一生。
張校長在北洋水師學堂的年紀正是我在南開中學的年紀,我在校六年,聽他在周會講過
多次的故事也成為我終生的記憶。
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師學堂畢業(yè)時,正逢中日甲午之戰(zhàn),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連一
艘可供學生實習的船都沒有了。一年后,勉強派到“通濟輪〃上見習,竟是目睹甲午戰(zhàn)場威海衛(wèi)
由戰(zhàn)勝國日人手中移交給英國人占領(lǐng)的場面。他在自己國家的領(lǐng)海上熟險號地看著國幟三易,
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懸英國旗。
他在晚年回憶當時,“悲憤填胸,深受刺激……念國家積弱至此,茍不自強,奚以圖存?
而自強之道端在教育?!保ㄒ痪潘乃哪辍端氖昴祥_學校之回顧》)他怒憶當年,“士兵上身穿
一次肩,前面寫一'兵’字,背后寫'勇'字,衣服非大必小,不稱體,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手持大刀,腰懷一槍(煙槍,抽鴉片用)慢吞吞地走出來,將黃龍旗(清朝)降下。旋英軍整隊出,
步棧整齊。精神奕奕,相形之下,勝敗可知?!?/p>
這樣的羞恥使他深受刺激,更因為看到怠惰無知的一般民眾,既無紀律和敬業(yè)精神也不
知國難當頭,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教現(xiàn)代知識、教愛國。他毅然決然離開海軍,
一心辦教育,一九0八年,由氏家館擴大到天津南開(捐得校地在天津西南城角,名南開)中學。
建校之前,他曾兩度前往日本參觀各類學校,特別是私立學校,當時不滿三十歲的他,滿腔熱
血,誓為教育新中國的子弟獻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歲,竟決心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研究西
方教育理念。很多人勸他,“你已功成名就,干嘛去和那些洋孩子同堂讀書!”甚至說,“這
個臉你丟得呼,我們感到生不摯?!八€是去了,認真研究、見習,做了許多交流活動,實驗
主義思想大師杜威也是他的老師?;貒螅麆?chuàng)設(shè)南開大學。
抗日戰(zhàn)爭之初,日本人恨他發(fā)起愛國活動,炸毀南開。當時蔣委員長公開宣稱,“南開
為國犧牲,有中國就有南開?!睂⒛祥_與北平的北大、清華合為西南聯(lián)大,在昆明設(shè)校,成為
抗戰(zhàn)期間最好的大學。
抗日勝利后,一九四六年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張校長榮譽博士,一九四八年胡適和十一位
美國學者合撰《ThereisAnotherChina》一書賀他七十歲之成就。此書由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
登匯編,哥大CrownPress出版,中譯為《另有表現(xiàn)的中國》,意指藉由南開精神看到在政治軍
事動亂不寧的年代,尚有另一個中國在日益進步,充滿了高瞻遠矚的理想。
自一九。四年只有七十五個學生到他一九五一年逝世為止,張校長一直用強烈的激情到
處演講,鼓勵“國不亡,有我!”的志氣,宣揚教育救國的理想,他足足說了半個世紀!那五
十年間,中國的災(zāi)難有種種的新面貌。外侮與內(nèi)煎并存??谷談倮?,從重慶回到故鄉(xiāng)天津,老
病纏身的他仍在國共之戰(zhàn)中呼號和平合作建設(shè)中國。七十五歲那年去世,臨終最大的安慰是看
到南開中學和大學在天津原址復校。
張校長的身影永遠留在學生心里。在沙坪壩那八年,他住在校內(nèi)宿舍,每天早上掛杖出
來散步巡視,看到路旁讀書的學生就過來拍一拍肩、摸一摸頭,問衣服夠不夠,吃得飽不飽?
南開的學生都必須住校,在他想,這些孩子都是父摩托紿他的,必須好好照顧。他那時不知道,
他奮斗的心血都沒有白費,他說的話,我們數(shù)萬學生散居世界各地都深深記得,在各自的領(lǐng)域
傳他的薪火,永恒不滅。
(節(jié)選自《巨流河》)
【注】①選自臺灣著名翻譯家、作家齊邦媛教授的自傳性作品《巨流河》第三章。這部
內(nèi)容豐厚、思想沉重的作品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海外華文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6.張伯苓教育救國的理想是如何形成并一步步實現(xiàn)的?請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①幼年跟隨父親到義學輾轉(zhuǎn)讀書,便知曉教育的意義。
②在北洋水師學堂時,啟蒙思想家創(chuàng)校的理想志氣,影響了他一生。
③“通濟輪〃見習時,目睹國幟三易,深知只有教育才能振作民心。
④先后出國參觀、讀書、交流,回國創(chuàng)設(shè)南開。
⑤半個世紀激情演講,宣揚教育救國理想,影響深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鋰焙燒工達標模擬考核試卷含答案
- 數(shù)控機加生產(chǎn)線操作工安全規(guī)程評優(yōu)考核試卷含答案
- 氣瓶基礎(chǔ)知識培訓書籍課件
-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車聯(lián)網(wǎng)入侵檢測及輕量化方法研究
- 2025年倉庫消防知識題庫及答案可下載
- 焦化裝置操作工沖突管理評優(yōu)考核試卷含答案
- 河西綠洲膜下滴灌紫皮大蒜水氮耦合效應(yīng)及互作機制研究
- 基于蒸汽驅(qū)動的懸臂硅油紙片自持續(xù)振動響應(yīng)分析
- 海綿鈦還原蒸餾工安全宣貫測試考核試卷含答案
- 本單元復習與測試教學設(shè)計-2025-2026學年中職數(shù)學職業(yè)模塊 服務(wù)類人教版
- 航空寵物知識培訓課件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shè)計
- 2025年法官員額考試題及答案
- 備考2025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點及必背知識點大全
- TCECA-G 0330-2024 磁懸浮離心式鼓風機 技術(shù)條件
- (2025)新版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
- 中考英語復習語法專項講練06現(xiàn)在完成時含解析
- 公開課:自發(fā)性氣胸病人的護理
- 9古詩三首《題西林壁》《雪梅》教學實錄-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經(jīng)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shù)
-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說真題比賽課件根植核心素養(yǎng)提升解題能力-以2024年廣東地理高考“四川仁壽縣牛角寨”題組為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