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八下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04《莊子》二則拓展提升訓練閱讀文章,完成問題。【甲】《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略)【乙】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①之種我樹②之成而實③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④無所容。非不呺⑤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⑥之。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⑦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⑧之心也夫!”(選自《莊子·逍遙游》,有刪改)【注釋】①瓠(hú):葫蘆。②樹:種植、培育。③實:結(jié)的葫蘆。④瓠落:又寫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樣子。⑤呺(xiāo):虛大而又中空。⑥掊(pǒu):砸破。⑦樽:本為酒器,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種鳧水工具,俗稱腰舟。⑧蓬:草名,其狀彎曲不直。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B.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C.非不呺然大也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D.何不慮以為大樽問今是何世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3.翻譯下面的句子。①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惠子講述“大瓠之種”的故事有何用意?聯(lián)系甲乙兩文,說說惠子是一個怎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勘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節(jié)選自《莊子·逍遙游》)【乙】甘戊①使于齊,渡大河。船人②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④;騏驥、騄駬⑤,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⑥;干將⑦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⑧,子亦不如戊矣?!保▌⑾颉墩f苑卷十七·雜言》)【注釋】①甘戊:戰(zhàn)國秦武王時丞相。②船人:船夫。③謹愿敦厚:謹慎老實,誠懇厚道。④不施用兵:不能夠用他們帶兵打仗。施,使用。⑤騏驥、騄駬:四種駿馬的名稱。⑥小貍:小野貓。⑦干將:古代利劍的名稱,這里泛指利劍。⑧千乘之君,萬乘之主:指小國、大國君主。5.學習古文,可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詞義。請根據(jù)提示解釋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方法解詞示例理解詞義查字典解讀法“志”的義項:A.心意B.志向,志愿C.稱輕重;量長短D.記,記載《齊諧》者,志怪者也①“志”的詞義“間”的義項:A.縫隙,隔閡B.隔開、間隔C.挑撥使人不和D.有時E.除去多余的幼苗河水間耳②“間”詞義課內(nèi)知識遷移法“曾不能損魁父之丘”譯文: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③“曾”的詞義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8.【甲】文中“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句可以看出大鵬① 特點,“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句可以看出大鵬② 特點,【乙】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③。(前兩個空均用一個四字短語作答)文言文閱讀【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北冥有魚》)【乙】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①,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②笥③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④尾于涂⑤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鼻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注】①先:事先聯(lián)系或介紹;焉:兼詞,相當于“于之”。②巾:覆蓋用的絲麻織品。這里名詞用作動詞,用錦緞包裹。③笥:一種盛放物品的竹器。這里名詞用作動詞,用竹匣裝。④曳:拖,拽。⑤涂:泥。9.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怒而飛怒:亦若是則已矣是:楚王使大夫二人使:莊子持竿不顧顧:10.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11.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同樣是說理文章,甲乙兩文表現(xiàn)出的道理不一樣。請結(jié)合兩文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回答下題?!炯住壳f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薄疽摇酷烎~記予嘗步自橫溪,有二叟分石而釣,其甲得魚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獲也,乃投竿問甲曰:“食餌同,釣之水亦同,何得失之異耶?”甲曰:“吾方下釣時,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魚,目不瞬,神不變,魚忘其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魚目乎魚神變則魚逝矣奚②其獲?”乙如其教,連取數(shù)魚。予嘆曰:“旨哉!意成乎道也?!保ㄟx自宋代林昉《田間書·雜言》)【注】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A.①是魚之樂也②是天時不如地利也B.①安知我不知魚之樂②安得廣廈千萬間C.①神變則魚逝矣②佁然不動,俶爾遠逝D.①子意乎魚,目乎魚②目似瞑,意暇甚14.下面對《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寫了一場輕松風趣的對話,惠子力辯,拘泥于事物的真實性;莊子巧辯,超然于物事之外。B.莊子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很快樂,這其實只是一種主觀看法,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C.惠子認為水中的游魚并不快樂,所以當莊子說出自己的看法時,他立即給予了反駁。D.莊子的形象在簡潔的對話中得以體現(xiàn),他機敏、詼諧、富有情趣。15.下面對《釣魚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生動地寫出了甲乙兩老漢“釣同而得失異”的情形。B.甲老漢之所以屢有收獲,產(chǎn)要得益于他冷靜沉著,不浮躁,不急于求成。C.作者認為“意成乎道”,意思是說要實現(xiàn)愿望必須掌握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D.故事說明了在客觀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專注于目標和結(jié)果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16.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食餌同,釣之水亦同,何得失之異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炯住壳锼畷r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選自《莊子·秋水》)【乙】黃帝將見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薄叭糁筅笾婧??”曰:“然?!秉S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毙⊥o④。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⑤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選自《莊子·徐無鬼》,有刪節(jié))【注】①大隗(wěi):虛構(gòu)的人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辭:謝絕。⑤奚:何,什么。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①秋水時至( )②河伯始旋其面目( )③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 )⑤適遇牧馬童子( )1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河伯始旋其面目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B.C.河伯欣然自喜曰:“然?!? D.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從甲、乙兩文中各提煉出一個成語,然后概括河伯和黃帝二人的共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黃帝的做法對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借鑒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北冥有魚》)【乙】馬駭輿①,則君子不安輿;庶人②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③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④。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⑤,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贝酥^也。(選自《荀子·王制》,有刪改)【注】①駭輿:驚車。輿,車。②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③莫若:不如,沒有趕得上。④惠之:使動用法,使他們得到恩惠。⑤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長。2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怒而飛 怒:發(fā)怒 B.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海運:海水運動C.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扶搖:旋風 D.其視下也 視下:從天空往下看2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甲】文中,莊子講述“大鵬變化”的故事意在突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從【乙】文中能夠概括出一個什么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甲】文和【乙】文在主題方面的相同之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炯住勘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選自《莊子·逍遙游》)【乙】俄而希有鳥①見謂之曰:“偉哉鵬乎,此之樂也。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乎東荒。跨躡地絡(luò),周旋天綱②。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場。我呼爾游,爾同我翔?!庇谑呛醮簌i許之,欣然相隨。此二禽已登于寥廓③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④。(節(jié)選自李白《大鵬賦》)【注釋】①希有鳥: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異鳥。②跨躡地絡(luò),周旋天綱:跨越疆域的界限,盤桓上天的綱維。③寥廓:遼闊的天空。④藩籬:本義指籬笆,這里指認識事物的局限。2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怒而飛__________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③俄而希有鳥見謂之曰_________ ④于是乎大鵬許之___________2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2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于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甲文主要展現(xiàn)了大鵬怎樣的形象?乙文用什么手法展現(xiàn)了大鵬怎樣的形象?請作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04《莊子》二則拓展提升訓練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3.①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②現(xiàn)今你的言談大而無用,大家都會摒棄它的。4.第一問: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第二問:思維敏捷、好辯善辯、求真務實、拙于用大(答出兩點即可)?!窘馕觥俊军c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jié)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2)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需要斷幾處。
(3)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guān)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抓住描寫人物的關(guān)鍵語句來分析。
【參考譯文】
【乙】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后,葫蘆長成,結(jié)出的葫蘆能容納五石容積。用它來盛水漿,它不夠堅固,無法拿起來。把它剖開做成瓢,卻因太大而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容納。這個葫蘆并非不夠大,只是我覺得它沒有什么用處,就把它砸破了。如今你說的話,大而空洞,沒有實際用途,大家都會棄之不取?!鼻f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東西?。∪缃衲阌形迨莘e的大葫蘆,為什么不考慮把它制成腰舟,浮游于江湖之上,卻反而擔憂它太大無處可容呢?可見先生的見識如同被蓬草堵塞了一般?。 ?.A.“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意思是“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固”是“固然”的意思;“子固非魚也”意思是“你本來就不是魚”,“固”是“本來”的意思。兩個“固”意義不同,A錯誤。B.“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意思是“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又問我”,“已”是“已經(jīng)”的意思;“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該句雖不是出自《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但按照常見文意理解)意思是“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已”在這里是“罷了”的意思。兩個“已”意義不同,B錯誤。C.“非不呺然大也”意思是“并非不大”,“然”是“……的樣子”;“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意思是“那個人的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然”是“……的樣子”。兩個“然”意義相同,C正確。D.“何不慮以為大樽”意思是“為什么不考慮把它作為腰舟”,“何”是“為什么”的意思;“問今是何世”意思是“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何”是“什么”的意思。兩個“何”意義不同,D錯誤。故答案為:C。2.“魏王貽我大瓠之種”:“魏王”是主語,表示動作的發(fā)出者;“貽”是謂語動詞,意思是“贈送”;“我”是賓語,是接受贈送的對象;“大瓠之種”是“貽”的具體內(nèi)容,作賓語補足語。此句表達完整的一個事件,即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所以在此處斷開?!拔覙渲伞保骸拔摇笔侵髡Z,“樹”在這里是動詞,意為“種植”,“之”指代前面提到的大瓠種子,“成”在這里是結(jié)果補語,表示種植的結(jié)果是長成了。這是一個完整的主謂賓加結(jié)果補語的結(jié)構(gòu),表達“我種植它并且它長成了”的意思,語義完整,應在此處斷開。“而實五石”:“而”在這里表示順承關(guān)系,連接前面種植長成的結(jié)果,“實”是動詞,意為“容納,填塞”,“五石”表示數(shù)量,用來補充說明大瓠長成后的容量。這部分是對大瓠長成后的進一步描述。
故答案為: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重點詞為:(1)非,不是。安,怎么,之,的。(2)今,現(xiàn)在。之,的。眾,大家。去,摒棄。
故答案為:①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②現(xiàn)今你的言談大而無用,大家都會摒棄它的。4.第一問: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乙文中的“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可知,惠子講述“大瓠之種”的故事是為了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第二問: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甲文中惠子與莊子辯論的過程可知,他敏銳地抓往了莊子言語里的漏洞加以反駁,由此可知,他是一個思維敏捷、好辯普辯的人。根據(jù)乙文中的“吾為其無用而掊之”可知,他是一個求真務實的人。根據(jù)乙文中的“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可知,他是一個拙于用大的人。
故答案為:第一問: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第二問:思維敏捷、好辯善辯、求真務實、拙于用大(答出兩點即可)?!敬鸢浮?.D;B;(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可譯為“連……都”6.①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樣說服齊王呢?
②干將可以算是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7.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8.體型碩大。;志向高遠。;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專長,我們要用其所長?!窘馕觥俊军c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jié)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jié)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4)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及道理感悟。①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鵬的特點。②結(jié)合文中人物及事件,歸納特點,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談感悟,態(tài)度積極向上,言之合理即可。
【譯文】【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的體積,不知道大到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有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翅膀就好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洱R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山野中的霧氣,飄飄揚揚的塵埃,都是活動著的生物的氣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疽摇扛饰斐鍪过R國,要乘船渡過一條大河。船夫說:“河水間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樣說服齊王呢?”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那種謹慎老實誠懇厚道的臣子,可以輔助君王,用兵打仗不派用處;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里,讓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野貓;干將可以算是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F(xiàn)在用槳劃船,進退自如,我不如你;說服有千萬輛戰(zhàn)車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齊諧》者,志怪者也,翻譯為:《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志,記,記載,對應D
河水間耳,翻譯為:河水間隔很窄。間,間隔,對應B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翻譯為: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曾:(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可譯為“連……都”
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翻譯為:把它們放在家里,讓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野貓。曾:(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可譯為“連……都”
故答案為:D;B;(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可譯為“連……都”6.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君、自渡、乎、利、以”。君,你。自渡,指靠自己的力量渡河。乎,表疑問語氣。利,鋒利的寶劍。以,用。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故答案為:①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樣說服齊王呢?
②干將可以算是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7.例句翻譯為:把它們放在家里,讓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野貓。斷句注意結(jié)合翻譯,完整句子結(jié)構(gòu)前后可斷句?!爸弥畬m室”表狀語,單獨成句,后面可斷句?!笆怪妒蟆北砟康?,單獨成句,后面可斷句。即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
故答案為: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8.①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翻譯為: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有幾千里。寫鵬體型碩大。
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翻譯為: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寫鵬要飛到南海,可見志向高遠。
③物各有短長,謹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翻譯為: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那種謹慎老實誠懇厚道的臣子,可以輔助君王,用兵打仗不派用處;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里,讓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野貓;干將可以算是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F(xiàn)在用槳劃船,進退自如,我不如你;說服有千萬輛戰(zhàn)車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種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啟示我們要發(fā)揮事物的長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故答案為:①體型碩大。②志向高遠。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專長,我們要用其所長?!敬鸢浮?.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這樣;派,派遣;回頭看10.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11.①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乘著旋風盤旋而上,能飛到九萬里的高空。②你們回去吧!我寧愿(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12.【甲】文表現(xiàn)了“萬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闡述作者崇尚自由、追求無所依憑的主張?!疽摇课谋憩F(xiàn)了作者向往自由,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羈,視名利為浮云的思想。(意思對即可)【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jié)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jié)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4)本題考查文言文道理感悟。通讀文言文,理解大意,結(jié)合文中人物及事件,歸納特點,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談感悟,態(tài)度積極向上,言之合理即可。
【譯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的體積,不知道大到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有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翅膀就好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當海動風氣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洱R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毕褚榜R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都是活動著的生物的氣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藍湛藍的,難道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鵬鳥從高空往下看的時候,也不過就像這個樣子罷了?!疽摇壳f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表達心意,(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務)來勞煩您?!鼻f子拿著魚竿不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將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只神龜,(它是)寧愿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愿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呢?”兩位大夫說:“寧愿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鼻f子說:“你們回去吧!我寧愿(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①翻譯為: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②翻譯為: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是,這樣
③翻譯為: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表達心意。使,派,派遣
④翻譯為:莊子拿著魚竿不回頭看(他們)。顧,回頭看
故答案為:①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②這樣
③派,派遣
④回頭看10.例句翻譯為: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將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斷句注意結(jié)合翻譯,完整句子結(jié)構(gòu)前后可斷句?!拔崧劤猩颀敗笔峭暾闹髦^賓結(jié)構(gòu),后面可斷句,在“龜”后面斷句?!巴跻越眢佣刂畯R堂之上”是完整的句子結(jié)構(gòu),前后可斷句,在“王”前面斷句。
故答案為: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11.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水擊、摶、扶搖、往矣、曳、涂”。水擊:“擊水”一詞的倒裝,形容大鵬起飛時翅膀拍擊水面的壯觀景象。摶:盤旋上升。扶搖:旋風。往矣:走吧。曳:拖,拽。涂:泥。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故答案為:①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乘著旋風盤旋而上,能飛到九萬里的高空。②你們回去吧!我寧愿(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12.【甲】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翻譯為: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像野馬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都是活動著的生物的氣息相互吹拂所致。寫大鵬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寫游氣、塵埃,都是靠活動著的生物的氣息相互吹拂。即萬物皆有所待,沒有絕對的自由,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崇尚和期待,追求無所依憑。
【乙】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狈g為: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寧愿(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睂懬f子拒絕到楚國做高官,寧可像一只烏龜拖著尾巴在泥漿中活著,也不愿讓高官厚祿束縛了自己,讓凡俗政務讓自己身心疲憊,表現(xiàn)了他鄙棄富貴權(quán)勢,不為官所累,堅持不受束縛,逍遙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質(zhì),表現(xiàn)了他對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故答案為:【甲】文表現(xiàn)了“萬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闡述作者崇尚自由、追求無所依憑的主張?!疽摇课谋憩F(xiàn)了作者向往自由,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羈,視名利為浮云的思想。(意思對即可)【答案】13.D14.C15.D16.①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快樂,是(可以)確定的?、谖覀冡烎~用的魚餌相同,釣魚的河水也相同,為什么釣魚的收獲不同呢?!窘馕觥俊军c評】
(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指的是同一個詞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意義這樣一種語言現(xiàn)象。一詞多義是語言的普遍現(xiàn)象,是詞義演變的結(jié)果。做題時需要在理解詞語基本意思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句子具體分析。
(2)(3)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完成此類題目,首先要能準確翻譯文章內(nèi)容,其次要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作者在文中所滲透的觀點和情感。
(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參考譯文:【甲】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追溯話題本源。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啊。”【乙】釣魚記我曾經(jīng)獨自漫步過溪流,(看見)有兩位老人分別坐在(一塊)石頭的兩旁釣魚,其中甲得到的魚特多,并且很容易就釣到。乙一天都沒有收獲。(乙)就扔下釣竿問甲道:“魚餌相同,釣魚的溪流也相同,為什么得失的差別這么大呢?”甲說:“我開始下鉤的時候,心中想到的只是我自己而不是魚,眼睛不眨,神色不變,魚忘了(坐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鉤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魚,看到的是魚,神態(tài)(總是)改變,魚(自然)就逃離,哪里還會有收獲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連釣到幾條魚。我感嘆道:“這句話說到了事物的宗旨,成為哲理了??!”1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①這是魚的快樂。是:這。②這是有利于作戰(zhàn)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是:這。
B.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安:怎么。②怎么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安:怎么。
C.①神態(tài)(總是)改變,魚(自然)就逃離。逝:離開,遠去。②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逝:遠去。
D.①您(一心)想到的是魚,看到的是魚。意:想。②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意:神情。
故答案為:D。1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
A.正確;
B.正確;
C.不正確,“惠子認為水中的游魚并不快樂”錯誤,惠子認為莊子不可能知道魚是快樂還不快樂的;
D.正確。
故答案為:C。15.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
A.正確;
B.正確;
C.正確;
D.不正確,“專注于目標和結(jié)果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錯誤,過于專注目標和結(jié)果反倒會導致失敗。
故答案為:D。16.本題考查文言翻譯。
重點詞語有:①固:固然;全:完全,完備。②食餌:魚餌;何:為什么;得:收獲;耶:語氣詞。
故答案為:①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快樂,是(可以)確定的!
②我們釣魚用的魚餌相同,釣魚的河水也相同,為什么釣魚的收獲不同呢。
【答案】17.按時;才,方才;拜見,拜訪;正好,恰好18.D19.①聽的道理很多,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②治理天下的人,與牧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20.貽笑大方(或:望洋興嘆)、害群之馬。共同點:他們都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或:他們都善于反思。)21.示例黃帝的做法讓我們明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虛心向他人請教,要時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窘馕觥俊军c評】(1)此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居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2)本題主要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據(jù)句意解釋詞語含義。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
(4)本題考查成語積累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cè)面的描寫來整體感知。概括時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點。
(5)本題考查個性化閱讀能力。解答從文章中獲得什么啟示或感悟這樣的題,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內(nèi)容和主旨從一兩個側(cè)面談自己的感悟或啟示即可,切忌脫離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進行空談。
參考譯文:【甲】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條小河注入黃河。水流寬闊,兩岸和水中洲島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這里。順著流水向東方行走,一直到達北海,面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轉(zhuǎn)變了自己的臉色,抬頭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說我呀。再說,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現(xiàn)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乙】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便向牧馬少年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少年回答:是的。又問: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嗎?少年回答:是的。黃帝說:真是奇怪啊,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少年告辭,黃帝又問。少年說:治理天下,跟牧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過分、任其自然罷了!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17.①句意: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時:如期;按時。
②句意:這時,河伯才轉(zhuǎn)變了自己的臉色。始:才。
③句意: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見:拜見。
④句意: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適:正好,恰好。
故答案為:按時;才,方才;拜見,拜訪;正好,恰好18.A其:代指河伯;其中。B若:海神若;你。C然:……的樣子;是的。D是:代詞,這,這樣。
故答案為:D19.關(guān)鍵詞:①聞:聽說。百:指很多。若:比。②夫:發(fā)語詞。為:治理。奚以,即以奚,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于介詞。乎,相當于“于”,介詞,同,跟,和,與。它同后面的“牧馬者”構(gòu)成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于動詞“異”。句子的正常語序是,亦以奚乎牧馬者異哉?
故答案為:①聽的道理很多,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②治理天下的人,與牧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20.河伯看到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條小河注入黃河。水流寬闊,兩岸和水中洲島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他洋洋自得,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這里。當他看到遼闊浩渺的大海時,他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說我呀。再說,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現(xiàn)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由此可以看出河伯是一個他們都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通過交談,黃帝說得知這位少!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更讓人敬佩的是還知道如何治理天下。黃帝非常敬服他,向他行禮,口稱天師而退去。由此可以看出黃帝是一個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由二人的經(jīng)歷和表現(xiàn)可以看出這個成語是:貽笑大方(或:望洋興嘆)、害群之馬。
故答案為:貽笑大方(或:望洋興嘆)、害群之馬。共同點:他們都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或:他們都善于反思。)21.河伯看到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條小河注入黃河。水流寬闊,兩岸和水中洲島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他洋洋自得,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這里。當他看到遼闊浩渺的大海時,他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說我呀。再說,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現(xiàn)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通過交談,黃帝說得知這位少!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更讓人敬佩的是還知道如何治理天下。黃帝非常敬服他,向他行禮,口稱天師而退去。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河伯和黃帝這樣讓世人敬服的人也有應該反思的地方,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呢?據(jù)此分析答題即可。
故答案為:示例黃帝的做法讓我們明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虛心向他人請教,要時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敬鸢浮?2.A23.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24.既突出了大鵬之大,又突出了水擊三千里、高飛九萬里的鵬,掀動的大海,倏起的狂風,空中飄飛的塵埃,如野馬奔騰般的霧氣,以及那至高至遠的蒼天等構(gòu)成的天地廣闊的大意境。25.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或“載舟覆舟”)。26.某種現(xiàn)狀或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其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窘馕觥俊军c評】(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碱}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jù)所學過的課文,根據(jù)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guān)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3)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chǔ),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
(4)本題考查成語運用,做好此題的關(guān)鍵要熟知成語的意義,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常用成語。
(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做好此類題目需要通讀全文,抓住關(guān)鍵的語句,從文章所的不同對象、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評價。
【翻譯譯文】
【甲】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云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飛往南海。南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海,大海洶涌澎湃,狂蕩無比,那里是天然的發(fā)源地。鵬鳥飛往南海的時候,翅膀拍擊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盤旋而上直飛九萬里高空,穿過云氣,背負著青天,這才向南飛去,打算飛到南海去。斥鷃譏笑它說:“它要飛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飛起來,不過數(shù)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這也是我飛翔的極限了。而它竟然要飛到九萬里以外的南海去,這是為什么呢?”
【乙】馬在拉車時受到驚嚇,那么君子就不能安穩(wěn)地坐在車上;平民百姓對政治感到驚恐不安,那么君子也就不能安穩(wěn)地待在位子上。馬受到驚嚇,不如想辦法使它安靜下來;平民百姓對政治感到驚恐不安,不如給他們實惠的好處。選拔賢良的人,推舉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道和敬愛兄長,收養(yǎng)孤寡之人,補助貧窮的人家,如果這樣做,那么平民百姓就會安于政令了。平民百姓安于政令,然后君子才能安穩(wěn)地待在位子上。古書上說:“君主就像船一樣;百姓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船行走,也能把船翻掉?!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啊。22.A.句意:振奮著翅膀飛翔。怒:振奮,鼓足力氣
BCD.正確.
故答案為:A23.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重點詞語:野馬:這里并不是指真正的馬匹,而是指游動的霧氣或云氣;生物:這里泛指天地間的所有生命體。
故答案為: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jié)果。24.在莊子的描述中,大鵬往往是一個象征著自由、力量和遠大志向的形象。它的變化過程,從起始的渺小到最終的壯闊,往往體現(xiàn)了生命的成長、變化和超越。莊子作為一位哲學家,其思想的核心在于追求“道”的真諦,強調(diào)與自然和諧共處,超越世俗的束縛,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與寧靜。大鵬的變化過程,正好與莊子所倡導的生命態(tài)度、人生態(tài)度相契合,通過這一故事,莊子可以更為生動地傳達其哲學思想。
故答案為:既突出了大鵬之大,又突出了水擊三千里、高飛九萬里的鵬,掀動的大海,倏起的狂風,空中飄飛的塵埃,如野馬奔騰般的霧氣,以及那至高至遠的蒼天等構(gòu)成的天地廣闊的大意境。25.【乙】文中所述,主要描述的是君民關(guān)系以及政權(quán)穩(wěn)定與民心向背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文中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這一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君主(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急救護理知識快速用藥與生命支持相關(guān)測試題附答案
- 海口教育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學生答題挑戰(zhàn)題庫及答案
- 菁英教育筆試題目及答案
- 化學實驗安全與基本操作試題
- 固體排放物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名校聯(lián)考仿真試題(一)
- 2025年戲劇鑒賞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護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公會經(jīng)營考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運輸與污水處理廠合作運營合同
- 2025年上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貿(mào)易安全課件
- 中職對口高考-機械類專業(yè)綜合模擬卷( 湖北適用) 第5卷(答案版)
- 小米公司介紹課件
- 部編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童年》測試題(3份)(有答案)
- 霍尼韋爾Honeywell溫控器UDC2500中文手冊
- 留置胃管課件
- 核反應堆熱工分析課程設(shè)計
- ISO 56005-2020創(chuàng)新管理-知識產(chǎn)權(quán)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指南(中文版)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