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杯子生產流程_第1頁
陶瓷杯子生產流程_第2頁
陶瓷杯子生產流程_第3頁
陶瓷杯子生產流程_第4頁
陶瓷杯子生產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瓷杯子生產流程演講人:日期:CATALOGUE目錄01原材料準備02成型工藝03干燥處理04施釉步驟05燒制過程06質量檢測與包裝01原材料準備粘土選擇與處理陳腐工藝控制將混合粘土置于恒濕環(huán)境(濕度70%±5%)陳腐15-30天,促使有機物分解并提高水分均勻性。膨潤土改性處理添加鈉基膨潤土改善成型性能,采用離子交換法調整其吸水膨脹率至150%-200%,增強坯體干燥強度。高嶺土篩選與提純精選高嶺土作為基礎原料,通過水洗、磁選等工藝去除鐵質和有機雜質,確保粘土白度和可塑性達到工業(yè)標準(Al?O?含量需>30%)。添加劑配比混合添加200-325目煅燒石英砂(占比8-12%)作為骨架材料,需預先進行酸洗去除表面雜質,降低燒成收縮率。石英砂粒度調控鉀長石與鈉長石按3:2比例混合(總添加量15-20%),控制K?O/Na?O比值在1.2-1.5范圍內以優(yōu)化釉面成熟溫度。長石熔劑精確計量加入0.3%羧甲基纖維素與0.1%聚丙烯酰胺復合塑化劑,同步提升泥料延展性和脫模性能。有機塑化劑復配泥漿制備攪拌濕法球磨工藝采用氧化鋁球石(Φ30-50mm)進行12-18小時球磨,使?jié){料細度達到萬孔篩余量<0.5%,粘度控制在30-35秒(涂4杯)。真空練泥工序使用雙軸真空練泥機(真空度-0.095MPa)連續(xù)處理,使泥料含水率穩(wěn)定在18-22%,可塑性指數達到1.8-2.2。通過8000高斯電磁除鐵器連續(xù)處理,配合325目振動篩去除雜質顆粒,確保泥漿含鐵量<0.08%。除鐵過篩系統(tǒng)02成型工藝注塑成型技術原料制備與漿料調配將陶瓷粉體與粘結劑、增塑劑等混合成均勻漿料,確保流動性滿足高壓注塑需求,同時控制顆粒細度以避免成品氣孔缺陷。高壓注射與模具填充通過精密注塑機將漿料注入金屬模具型腔,壓力需精確調控以保證坯體密度均勻,避免飛邊或充填不足等成型缺陷。脫模與坯體干燥注塑后需靜置冷卻至坯體固化,采用分段干燥工藝逐步去除水分,防止因收縮不均導致變形或開裂。底部收口與離型處理降低轉盤轉速后以細線切割坯體底部,使用海綿潤濕接口處防止毛刺,最后平穩(wěn)移放至陰干區(qū)。泥料中心定位與初塑形將練制好的陶泥固定于轉盤中心,通過雙手施加垂直壓力形成柱狀坯體,同步調整轉速以實現泥料均勻延展。壁厚控制與造型修整利用拇指和工具從內向外拉薄坯壁,結合卡尺實時監(jiān)測厚度,并通過刮刀修整口沿弧度與杯身曲線。輪盤拉坯操作模具定型應用分體模具設計與組裝根據杯型結構制作可拆卸石膏模具,確保內腔表面光潔度,組裝時需嚴格對齊定位銷防止合模線偏移。泥漿澆注與吸漿成型向模具內注入含電解質的陶瓷漿料,利用石膏吸水性形成均勻坯層,控制停留時間以調整坯體厚度。脫模后處理與接縫修復待坯體半干時拆解模具,用專用工具打磨接合部位,并修補可能出現的裂紋或氣泡缺陷。03干燥處理環(huán)境穩(wěn)定性要求根據坯體厚度和初始含水率調整擺放密度,確??諝饬魍ň鶆颍苊饩植扛稍镞^快引發(fā)應力集中。干燥時間管理坯體支撐方式采用專用石膏托架或鏤空支架,防止底部接觸面因水分滯留而產生收縮不均的問題。需在通風良好且無劇烈溫濕度波動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坯體開裂或變形。室溫自然干燥濕度控制調節(jié)分段調控策略工藝兼容性設計設備選型標準初期保持較高濕度(60%-70%)減緩表面硬化,后期逐步降低至40%以下以促進內部水分梯度平衡。配置工業(yè)級加濕/除濕一體機,結合實時傳感器數據實現閉環(huán)控制,誤差范圍需控制在±5%以內。針對不同泥料配方(如高嶺土、骨瓷等)制定差異化濕度曲線,確保微觀結構致密化過程無缺陷。水分含量檢測無損檢測技術采用紅外水分儀或介電常數分析儀,通過電磁波反射特性非接觸式測量坯體三維含水分布。抽樣檢驗規(guī)范每批次抽取5%-10%樣本進行105℃恒重法驗證,確保檢測數據與儀器讀數偏差不超過0.3%。臨界值判定標準當整體含水率降至1.5%以下時方可轉入燒制工序,否則易導致釉面氣泡或坯體爆裂等缺陷。04施釉步驟釉料配方配制原料選擇與配比根據陶瓷杯子的用途和設計需求,精確選擇石英、長石、高嶺土等基礎原料,并按照科學比例混合,確保釉料熔融溫度、光澤度和化學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研磨與過篩將混合后的釉料進行濕法或干法研磨,確保顆粒細度均勻,并通過高目數篩網過濾雜質,保證釉漿的細膩度和涂覆效果。添加劑調配加入氧化鈷、氧化鐵等金屬氧化物作為著色劑,或引入氧化鋅、氧化鎂等助熔劑以調整釉料的流動性和附著力,同時避免氣泡和裂紋的產生。施釉方法實施刷釉工藝細節(jié)手工使用毛筆或海綿工具蘸取釉料進行精細涂刷,多用于藝術陶瓷的個性化裝飾,要求操作者具備熟練的技法以避免筆觸痕跡。噴釉技術應用采用高壓噴槍將霧化釉漿噴涂至杯體表面,適用于復雜造型或局部施釉需求,需調整氣壓和噴距以避免釉滴或堆積現象。浸釉法操作將陶瓷杯子浸入釉漿中,通過控制浸入時間和角度確保釉層均勻覆蓋內外表面,適用于批量生產且對釉層厚度一致性要求較高的產品。釉層厚度監(jiān)控光學測量技術利用非接觸式測厚儀對施釉后的杯體進行掃描,實時反饋釉層厚度數據,確保誤差范圍控制在±0.1毫米以內。干燥收縮評估在試燒階段抽樣檢查釉面光滑度、顏色均勻性及氣泡情況,反向調整施釉參數以優(yōu)化最終產品的質量穩(wěn)定性。通過觀察釉料在自然干燥或烘干過程中的收縮率,間接判斷厚度是否達標,避免燒成后出現龜裂或剝落缺陷。燒成效果驗證05燒制過程均勻升溫控制預熱階段需以緩慢且均勻的速度提升窯爐溫度,避免坯體因受熱不均導致開裂或變形,通常采用階梯式升溫曲線確保熱應力釋放。預熱階段升溫水分蒸發(fā)管理此階段需充分排除坯體中的游離水和結合水,溫度區(qū)間需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蒸汽壓力過大造成坯體內部結構破壞。氧化反應處理預熱過程中坯體表面及內部的有機雜質會逐漸氧化分解,需通過通風系統(tǒng)調節(jié)氧氣含量以確保反應充分且無殘留碳素。高溫燒結控制根據坯體配方(如高嶺土、石英比例)設定精確的燒結溫度,使顆粒間發(fā)生熔融和重結晶,形成致密化結構。燒結溫度精準調控高溫階段需維持足夠時長以確保坯體完全玻化,但過長會導致過度收縮或變形,需通過實驗數據確定最佳保溫窗口。保溫時間優(yōu)化針對不同釉料特性(如還原釉或氧化釉),需調整窯爐內氣體成分(如一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以控制釉面呈色與光澤度。氣氛環(huán)境調節(jié)緩冷工藝執(zhí)行在特定溫度區(qū)間需嚴格控制冷卻速率,避免石英由方石英轉變?yōu)榈蜏匦螒B(tài)時體積突變導致坯體炸裂。石英晶型轉化處理釉面應力釋放通過梯度降溫使釉層與坯體收縮系數差異逐步平衡,減少內部殘余應力,確保成品機械強度和熱穩(wěn)定性達標。高溫燒結后需分階段降溫,初期緩冷防止釉面因溫差過大產生裂紋,后期可加速冷卻以提高生產效率。冷卻階段管理06質量檢測與包裝采用高精度光學儀器掃描陶瓷杯表面,識別劃痕、氣泡、色差等微小缺陷,確保產品外觀符合標準。表面瑕疵檢測通過三維測量儀對比設計圖紙,驗證杯口直徑、高度、把手弧度等關鍵尺寸的精確度,誤差需控制在±0.5mm以內。形狀尺寸校準人工配合光譜儀檢查釉層厚度與光澤度,避免出現流釉、積釉或未覆蓋區(qū)域,影響美觀與耐用性。釉面均勻性評估外觀缺陷檢查功能性測試驗證耐溫性能測試微波適應性檢測密封性驗證將陶瓷杯置于極端溫差環(huán)境中(如從高溫烤箱驟降至冰水),檢測是否出現開裂或釉面剝離,確保熱穩(wěn)定性達標。對帶蓋陶瓷杯進行加壓測試,檢查杯蓋與杯體的吻合度,防止液體滲漏,尤其適用于旅行杯等密封需求產品。模擬微波爐使用場景,驗證陶瓷杯在電磁波環(huán)境下的安全性,避免金屬成分或釉料導致火花等風險。包裝儲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