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鉗工工藝學(第四版)課件:臥式車床的總裝配_第1頁
機修鉗工工藝學(第四版)課件:臥式車床的總裝配_第2頁
機修鉗工工藝學(第四版)課件:臥式車床的總裝配_第3頁
機修鉗工工藝學(第四版)課件:臥式車床的總裝配_第4頁
機修鉗工工藝學(第四版)課件:臥式車床的總裝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臥式車床的總裝配一、床身與床腳結合的裝配(1)床身導軌的幾何精度。各導軌在垂直平面與水平面內的直線度符合技術要求,且在垂直平面內只許中凸,各導軌和床身齒條安裝面應平行于床鞍導軌。(2)接觸精度。刮削導軌每25mm×25mm接觸點不少于10點。磨削導軌則以接觸面積大小來評定接觸精度。1.床身導軌的技術要求(3)表面粗糙度。刮削導軌表面粗糙度值一般在Ra1.6μm以下;磨削導軌表面粗糙度值在Ra0.8μm以下。(4)硬度。一般導軌表面硬度應在170HB以上,并且全長范圍硬度一致。與相配合件的硬度應比床身導軌稍低。(5)導軌穩(wěn)定性。導軌在使用中應不變形。除采用剛度大的結構外,還應進行良好的時效處理,以消除內應力,減少變形。2.床身與床腳結合的裝配(1)床身裝到床腳上。先將結合面的毛刺清除并倒角。結合面間加入1~2mm厚紙墊,在床身、床腳連接螺釘下墊厚平墊圈,以保證結合面平整貼合,防止床身緊固時發(fā)生變形,同時可防止漏油。(2)床身導軌精加工方法。對導軌的精加工有精磨法、精刨法和刮研法3種,目前應用最廣的是精磨法。刮研法是單件、小批量生產或機修中常用的方法,刮削前將可調墊鐵置于床腳地腳螺釘附近,用水平儀調整床身處于自然水平位置,各墊鐵受力均勻,床身放置穩(wěn)定后即可開始刮削。刮削方法及步驟如下:1)選擇刮削量最大,導軌中最重要和精度要求最高的床鞍導軌面6、7作為刮削基準。保直線度、接觸研點均符合要求。2)以6、7面為基準,用平尺研點,刮削平導軌面2,要保證其直線度及與基準導軌面6、7的平行度要求。3)以床鞍導軌面為基準刮削尾座導軌面3、4、5,使其達到自身精度以及與床鞍導軌面的平行度要求。4)刮削壓板導軌面1、8,要求達到與床鞍導軌面的平行度要求,并達到自身精度要求。二、床鞍配刮與床身裝配床鞍部件是保證刀架運動精度的關鍵。床鞍上、下導軌面分別與床身導軌和中滑板配刮。1.刮削中滑板用校準平板研點表面1和2,并保證面1與面2的平行度要求。一般要求平面1、2中間的研點可軟些。2.配刮床鞍橫向燕尾導軌(1)將床鞍放在床身導軌上,可減少刮削時床鞍變形。以中滑板下表面2為基準,配刮床鞍橫向燕尾導軌表面5,推研時,手握工藝心棒,以保證安全。(2)以床鞍橫向燕尾導軌表面5為基準,用角形平尺檢測燕尾導軌平行度檢測燕尾導軌與橫向絲杠安裝孔的平行度研點刮削燕尾面6、7,保證兩平面平行,同時刮后應滿足對橫向絲杠A孔的平行度要求。3.配刮中滑板燕尾導軌及鑲條(1)以床鞍燕尾導軌為基準,配刮中滑板燕尾導軌面3、4使其達到研點數(shù)要求。(2)配刮鑲條。配刮后應使中滑板在燕尾導軌全長上移動時,無明顯輕重或松緊不均勻的現(xiàn)象,并保證鑲條大端有10~15mm調整量。配合面間用0.03mm塞尺插入深度不大于20mm。4.配刮床鞍下導軌面以床身導軌為基準,配刮床鞍下導軌面至要求。檢測床鞍下導軌與上燕尾導軌的垂直度時,應先縱向移動床鞍,調整直角尺與床鞍移動方向平行調整床身上放置的直角尺,使直角尺的一個邊與床鞍移動方向平行。直角尺不動,將百分表觸頭抵在直角尺的另一工作面上,沿燕尾導軌全長上移動中滑板,百分表的最大示值差就是床鞍上、下導軌的垂直度誤差,若超差,應繼續(xù)刮床床鞍上、下導軌垂直度檢測鞍下導軌面,直至合格,且本項精度只許偏向床頭。5.刮削床鞍上溜板箱安裝面(1)要求橫向應與進給箱、托架安裝面垂直。在床身進給箱安裝面上用夾板夾持一直角尺,在直角尺處于水平的表面上移動百分表檢測與溜板箱安裝面的位置精度,其允差為每100mm長度上0.03mm。也可用框式水平儀分別貼緊與進給箱和溜板箱安裝面進行檢測。(2)要求縱向與床身導軌平行。將百分表固定在床身上,縱向移動床鞍,在床鞍結合面全長上百分表示值差不超過0.06mm。完成上述刮削后,裝上兩側壓板并調整好適當?shù)呐浜祥g隙,推動床鞍在導軌全長上移動應無阻滯現(xiàn)象。三、溜板箱、進給箱及主軸箱的安裝1.安裝溜板箱(1)確定溜板箱左右位置。左右移動溜板箱,使床鞍橫向進給齒輪副有合適的齒側間隙。將一張厚0.08mm的紙放在齒輪嚙合處,轉動齒輪使印痕呈現(xiàn)將斷不斷的狀態(tài)即可。也可通過橫向進給手輪的空轉量來控制齒側間隙(不超1/30轉)。(2)校正開合螺母中心線與床身導軌平行度。在開合螺母體內卡緊一檢驗心軸,用固定在檢驗橋板上的絲杠專用測量工具,分別在左、右兩端校正心軸上母線和側母線與床身導軌的平行度,其誤差應在0.15mm以下。絲杠中心線專用測量工具2.安裝齒條溜板箱位置校正后便可安裝齒條,主要保證縱向進給小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齒條拼裝時,應用標準齒條進行跨接校正,并在兩根齒條的對接處留有0.5mm左右的間隙。安裝后的齒條在床鞍行程全長上的嚙合間隙要一致。齒條位置調好后,每根齒條上配作兩個定位銷,以確定其安裝位置。2.安裝進給箱和絲杠后托架安裝進給箱和后托架時,先調整進給箱和后托架安裝孔中心線與床身導軌的平行度,再調整進給箱、溜板箱和后托架三者絲杠安裝孔的同軸度。調整合格后,進給箱、溜板箱和后托架便可配作定位銷釘,以確保位置精度不變。4.安裝主軸箱主軸箱安裝主要是保證主軸軸線與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和在水平平面內的平行度。安裝時,在主軸錐孔中插入檢驗棒,百分表固定在中滑板上,分別在上母線和側母線上檢測,百分表在檢驗棒300mm長度范圍內的示值差,就是主軸軸線與床身導軌平行度誤差值。主軸箱具體安裝要求:在垂直平面內,只允許檢驗棒外端向上抬起(俗稱“抬頭”),若超差,刮削結合平面;在水平平面內,只允許檢驗棒外端偏向操作者方向(俗稱“里勾”),若超差,可刮削凸塊側面來滿足要求。為消除檢驗棒本身誤差對檢測的影響,檢測時旋轉主軸180°做兩次檢測,兩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就是平行度誤差。四、尾座的安裝1.調整尾座的安裝位置(1)將尾座套筒搖出100mm長,移動床鞍,檢測尾座套筒軸線對床鞍移動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內的平行度,其允差值應符合GB/T4020-1997(臥式車床精度檢驗標準)第G9項的要求。(2)在尾座套筒錐孔中插入檢驗棒,移動床鞍,檢測尾座套筒錐孔軸線對床鞍移動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內的平行度,其允差值應符合GB/T4020-1997(臥式車床精度檢驗標準)第G10項的要求。2.調整主軸錐孔軸線與尾座套筒錐孔軸線對床身導軌的等高度在主軸錐孔和尾座套筒錐孔中分別裝入頂尖,并安裝一圓柱檢驗棒,移動床鞍,檢測檢驗棒兩端對床身導軌的等高度。要求只允許尾座套筒錐孔軸線高于主軸錐孔軸線,其允差值應符合GB/T4020-1997第G11項的要求。若超差,可通過修刮尾座底板來達到要求。五、絲杠、光杠的安裝也可在溜板箱、進給箱、后托架的三支承孔同軸度校正后安裝絲杠和光杠。(1)絲杠裝入后,應檢驗絲杠在開合螺母閉合與打開時的徑向圓跳動(分別在絲杠的兩端和中間)。(2)用平頭百分表檢測絲杠軸向竄動。檢測時,將開合螺母閉合,按正、反方向接通絲杠傳動,百分表示值差即為絲杠的軸向竄動量。其允差值應符合GB/T4020-1997(臥式精度檢驗標準)第G14項的要求。六、刀架的安裝將小刀架部件安裝在中滑板上,先調整小滑板在水平平面內與主軸軸線平行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