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建設地面施工方案_第1頁
庫房建設地面施工方案_第2頁
庫房建設地面施工方案_第3頁
庫房建設地面施工方案_第4頁
庫房建設地面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庫房建設地面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項目基本信息本工程為大型物流庫房地面施工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包含倉儲區(qū)、分揀區(qū)、裝卸區(qū)及輔助辦公區(qū)。地面設計荷載為30kN/m2,滿足重型叉車(最大載重5噸)及堆垛設備長期運行需求。結(jié)構(gòu)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獨立基礎,地面系統(tǒng)由基層處理、混凝土墊層、鋼筋網(wǎng)片、耐磨面層及排水系統(tǒng)組成,設計使用年限20年。1.2地面結(jié)構(gòu)設計結(jié)構(gòu)層次材料規(guī)格厚度(mm)技術(shù)指標耐磨面層金屬骨料耐磨地坪5-7抗壓強度≥80MPa,耐磨性≤0.3g/cm2混凝土墊層C30抗?jié)B混凝土(P6)200坍落度180±20mm,初凝時間≥6h鋼筋網(wǎng)片HRB400EΦ12@200雙向-保護層厚度≥30mm基層處理級配砂石(壓實系數(shù)≥0.96)300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80kPa排水系統(tǒng)U-PVC排水溝(300×200mm)-排水坡度0.5%,雨水口間距≤15m二、施工準備2.1技術(shù)準備圖紙會審:組織技術(shù)團隊核對設計圖紙,重點確認地面標高、坡度、伸縮縫間距(6m×6m分倉)及耐磨材料型號,形成會審記錄并簽字備案。技術(shù)交底:編制《地面施工工藝手冊》,對施工班組進行三級交底,明確混凝土澆筑順序(分區(qū)分段跳倉施工)、耐磨骨料撒布時機(初凝前1小時)等關(guān)鍵控制點。試驗檢測:提前完成級配砂石擊實試驗、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摻加粉煤灰15%、減水劑0.8%)及耐磨材料抗壓強度檢測,確保材料性能符合設計要求。2.2資源配置材料:C30混凝土(42.5級水泥,含氣量≤4%)、金屬耐磨骨料(石英砂:金剛砂=3:1)、Φ12鋼筋(屈服強度≥400MPa)、聚乙烯薄膜(厚度≥0.12mm)。設備:混凝土輸送泵(HBT80型)、激光整平機(誤差≤2mm/2m)、雙盤抹光機(轉(zhuǎn)速1500r/min)、切縫機(金剛石鋸片)。人員:項目經(jīng)理1人、技術(shù)負責人1人、施工班組4個(鋼筋組15人、混凝土組20人、耐磨施工組10人、養(yǎng)護組5人)。2.3現(xiàn)場準備場地平整:使用推土機配合壓路機(20t振動碾)對素土基層碾壓3遍,邊角區(qū)域采用蛙式打夯機補壓,壓實度檢測合格后鋪設300mm級配砂石,灑水燜料24小時后再次碾壓。測量放線:采用全站儀放出地面軸線及分倉邊界,設置鋼樁控制標高(誤差≤5mm),彈出混凝土澆筑控制線及排水坡度走向線。模板安裝:選用100mm×100mm木方(含水率≤15%)作為側(cè)模,采用Φ12膨脹螺栓固定(間距500mm),模板接縫粘貼海綿條,內(nèi)側(cè)涂刷脫模劑(機油:柴油=1:3)。三、主要施工流程3.1基層處理地基驗收:檢測地基承載力(靜載試驗)及平整度(2m靠尺誤差≤10mm),局部軟弱區(qū)域采用級配砂石換填(深度≥500mm)并分層壓實。碎石墊層鋪設:分兩層攤鋪級配碎石(粒徑5-31.5mm),每層厚度150mm,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表面鋪設透水土工布(搭接寬度≥200mm)。3.2鋼筋工程鋼筋加工:鋼筋切斷長度誤差控制在±10mm內(nèi),彎鉤角度135°,平直段長度≥10d。加工完成后分類堆放,底部墊高200mm防受潮。綁扎安裝:采用梅花形綁扎法(綁絲扣朝內(nèi)),網(wǎng)片搭接長度35d,搭接區(qū)域加密綁扎(間距≤100mm)。設置馬凳筋(Φ10@1000mm)防止網(wǎng)片下沉,保護層墊塊采用C30混凝土預制塊(50mm×50mm)。3.3混凝土施工澆筑前檢查:模板垂直度偏差≤3mm/2m,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卡尺檢測(合格率≥95%),灑水濕潤基層(含水率10%-15%)?;炷翝仓翰剂希翰捎闷嚤眠B續(xù)澆筑,布料厚度高于設計標高50mm,按“從遠到近、先低后高”順序推進,分倉間隔時間≥72h。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棒(Φ50mm)梅花形布點(間距≤500mm),振搗至表面泛漿無氣泡,隨后采用激光整平機找平(誤差≤3mm/3m)。抹面:分三次抹壓,初凝前采用鋁合金刮杠粗平,初凝后(手指按壓深度5-10mm)用木抹子搓平,終凝前(按壓無痕跡)鐵抹子收光。3.4耐磨面層施工材料撒布:分兩次撒布耐磨骨料,首次撒布量60%(均勻覆蓋混凝土表面),待材料吸收水分后(約30分鐘)采用抹光機磨平;第二次撒布40%,重點填補低洼區(qū)域,磨平后表面平整度誤差≤2mm/2m。切縫處理:混凝土澆筑完成后24-36h內(nèi)(強度達10-15MPa),采用切縫機切割伸縮縫(深度50mm,寬度5mm),縫內(nèi)填塞聚氨酯密封膠(直徑10mm)。3.5養(yǎng)護與成品保護養(yǎng)護措施:覆蓋:終凝后立即覆蓋塑料薄膜(搭接寬度100mm),薄膜上覆蓋阻燃草簾(厚度≥50mm),保持表面濕潤7d。灑水:每日灑水次數(shù)≥4次(夏季高溫時段每2小時1次),確?;炷羶?nèi)部溫度與表面溫差≤25℃(采用紅外測溫儀監(jiān)測)。養(yǎng)護劑:對邊角及設備基礎周邊,額外噴涂丙烯酸養(yǎng)護劑(用量0.2kg/m2),形成連續(xù)保護膜。成品保護:養(yǎng)護期間設置警示帶,嚴禁車輛碾壓(7d內(nèi))及堆載重物(14d內(nèi)),驗收前采用50mm厚木板覆蓋通道區(qū)域。四、質(zhì)量控制措施4.1材料質(zhì)量控制進場檢驗:每批次混凝土需提供開盤鑒定報告(含坍落度、含氣量等指標),耐磨骨料進場時檢查出廠合格證(耐磨性檢測報告),取樣復試頻率為每5000m21組。存儲管理:水泥(PO42.5R)存儲期≤3個月,鋼筋架空堆放(離地300mm),耐磨骨料防雨覆蓋(含水率≤1%)。4.2過程質(zhì)量控制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筒法±20mm每50m31次鋼筋間距鋼尺量測(連續(xù)3檔取均值)±10mm每檢驗批10%點數(shù)表面平整度2m靠尺+塞尺≤3mm每100m210點耐磨層厚度鉆芯取樣(Φ100mm)-2mm每2000m21點4.3常見問題處理混凝土裂縫:初凝前出現(xiàn)塑性收縮裂縫時,立即采用噴霧器噴水后二次抹壓;終凝后發(fā)現(xiàn)裂縫(寬度<0.2mm),涂刷環(huán)氧樹脂膠封閉。耐磨層起砂:若因撒布過早導致起砂,局部剔除50mm后采用同配比細石混凝土修補,表面補撒耐磨骨料并磨平。五、安全與文明施工5.1安全防護措施臨邊防護:基坑周邊設置1.2m高防護欄桿(橫桿2道),刷紅白警示漆,夜間懸掛LED警示燈(間距30m)。設備安全:混凝土泵車作業(yè)半徑內(nèi)嚴禁站人,操作人員需持特種作業(yè)證上崗,設備接地電阻≤4Ω(每日班前檢測)。用電安全:現(xiàn)場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配電箱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動作時間≤0.1s),電纜架空高度≥2.5m。5.2文明施工要求揚塵控制:出入口設置洗車平臺(高壓水槍+三級沉淀池),級配砂石運輸采用密閉罐車,現(xiàn)場裸土覆蓋率100%(綠網(wǎng)2000目)。噪聲管理:夜間施工(22:00-6:00)辦理許可手續(xù),振搗棒采用低噪聲型(≤70dB),周邊居民區(qū)設置隔聲屏障(高度3m)。垃圾分類:設置“可回收/不可回收/危廢”垃圾桶,廢機油、脫模劑等危廢交由有資質(zhì)單位處置,建立臺賬存檔。六、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階段起止時間關(guān)鍵節(jié)點資源配置基層處理第1-7天地基承載力驗收壓路機2臺,技工8人鋼筋及模板工程第8-15天鋼筋隱蔽工程驗收鋼筋工15人,木工10人混凝土澆筑第16-30天分倉跳倉施工完成混凝土工20人,泵車2臺耐磨層施工第31-35天耐磨材料撒布驗收專業(yè)施工組10人養(yǎng)護及驗收第36-50天28d強度檢測合格養(yǎng)護組5人,檢測單位1家總工期:50日歷天,關(guān)鍵線路為“基層處理→混凝土澆筑→耐磨層施工”。七、驗收標準與流程7.1驗收標準主控項目:混凝土抗壓強度(標養(yǎng)試塊≥30MPa)、耐磨層硬度(回彈值≥35)、排水坡度(0.5%±0.1%)需全部合格。一般項目:表面平整度合格率≥90%,伸縮縫順直度(3m拉線誤差≤5mm),無空鼓、起砂、裂縫等缺陷。7.2驗收流程自檢:施工單位完成分項工程自檢,提交《地面工程質(zhì)量評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