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病害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小麥銹病中,夏孢子堆最大的是()A.條銹病B.葉銹病C.稈銹病D.不確定答案:C2.小麥白粉病病原菌屬于()A.子囊菌亞門B.擔子菌亞門C.半知菌亞門D.接合菌亞門答案:A3.小麥全蝕病的病原菌是()A.真菌B.細菌C.病毒D.線蟲答案:A4.小麥紋枯病在田間主要靠()傳播。A.氣流B.雨水C.土壤D.種子答案:B5.小麥赤霉病主要在()發(fā)病嚴重。A.干旱時B.多雨潮濕時C.低溫時D.高溫時答案:B6.小麥根腐病在小麥()期都可發(fā)病。A.各個生育B.苗期C.拔節(jié)期D.抽穗期答案:A7.小麥散黑穗病的病原菌主要以()在種子內越冬。A.菌絲體B.分生孢子C.厚垣孢子D.子囊孢子答案:A8.小麥腥黑穗病病粒帶有()氣味。A.魚腥味B.臭味C.香味D.無味答案:A9.下列哪種病害會導致小麥莖基部出現(xiàn)云紋狀病斑()A.紋枯病B.全蝕病C.根腐病D.赤霉病答案:A10.小麥葉枯病的病斑形狀多為()A.圓形B.橢圓形C.不規(guī)則形D.條形答案:C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以下哪些是小麥銹病的防治措施()A.選用抗病品種B.藥劑防治C.合理施肥D.清除病殘體答案:ABCD2.小麥白粉病的發(fā)病條件包括()A.種植密度大B.氮肥施用過多C.濕度高D.品種感病答案:ABCD3.小麥全蝕病的發(fā)病癥狀有()A.根部變黑B.莖基部變黑C.白穗D.葉片枯黃答案:ABCD4.防治小麥紋枯病可采用的方法有()A.拌種B.藥劑噴霧C.深翻土壤D.輪作答案:ABCD5.小麥赤霉病的病原菌可產(chǎn)生()A.子囊孢子B.分生孢子C.厚垣孢子D.游動孢子答案:AB6.小麥根腐病的病原菌可在()上越冬。A.病殘體B.種子C.土壤D.雜草答案:ABC7.小麥散黑穗病的防治措施包括()A.種子處理B.建立無病留種田C.輪作D.藥劑防治答案:ABC8.小麥腥黑穗病的傳播途徑有()A.種子帶菌B.土壤帶菌C.糞肥帶菌D.氣流傳播答案:ABC9.小麥葉枯病的防治可以()A.選用抗病品種B.加強田間管理C.藥劑防治D.輪作答案:ABCD10.影響小麥病害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有()A.品種抗病性B.氣象條件C.栽培管理D.土壤類型答案:ABCD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小麥條銹病夏孢子堆在葉片上沿葉脈排列成虛線狀。()答案:正確2.小麥白粉病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發(fā)病嚴重。()答案:錯誤3.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土傳病害。()答案:正確4.小麥紋枯病主要危害小麥葉片。()答案:錯誤5.小麥赤霉病只危害小麥穗部。()答案:錯誤6.小麥根腐病不會危害小麥根部。()答案:錯誤7.小麥散黑穗病可以通過氣流傳播病原菌。()答案:錯誤8.小麥腥黑穗病病粒比健康麥粒輕。()答案:錯誤9.小麥葉枯病主要由細菌引起。()答案:錯誤10.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答案:正確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小麥銹病的綜合防治措施。答案: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倒茬;調節(jié)播期,避免過早播種;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殺菌劑。2.小麥白粉病的發(fā)病癥狀有哪些?答案: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霉點,后逐漸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表面覆蓋一層白粉狀霉層,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枯黃。3.如何識別小麥全蝕?。看鸢福盒←溔g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莖基部。根部變黑,莖基部變?yōu)楹诤稚?,形成“黑腳”癥狀,后期出現(xiàn)白穗,病株易拔起,根部和莖基部可見黑色菌絲層。4.小麥赤霉病的病原菌有何特點?答案:小麥赤霉病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真菌??僧a(chǎn)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可通過氣流傳播,分生孢子可借風雨傳播,病原菌適宜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生長繁殖。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小麥病害防治中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的重要性。答案:農(nóng)業(yè)防治可從根本上改善作物生長環(huán)境。如合理輪作減少病原菌積累;調節(jié)播期避開病害高發(fā)期;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性等。它是一種環(huán)保、可持續(xù)的防治方式,可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降低成本且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2.如何提高小麥品種的抗病性?答案:可通過傳統(tǒng)育種與現(xiàn)代生物技術結合。傳統(tǒng)育種中選擇抗病親本雜交,現(xiàn)代生物技術如基因編輯技術定向改良品種。同時,建立抗病品種監(jiān)測體系,及時篩選新的抗病品種以應對病原菌變異。3.分析氣象條件對小麥病害發(fā)生的影響。答案:氣象條件影響顯著。如濕度高利于白粉病、赤霉病發(fā)生;溫度影響病原菌生長繁殖速度。降雨可傳播病原菌,大風有助于銹病等病菌孢子傳播擴散,不同氣象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小麥病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