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15萬噸給水處理廠設計_第1頁
某城市15萬噸給水處理廠設計_第2頁
某城市15萬噸給水處理廠設計_第3頁
某城市15萬噸給水處理廠設計_第4頁
某城市15萬噸給水處理廠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1.1工程設計資料1.1.1水源水質該城市水源為湖泊水根據水質化驗報告,該湖泊水質良好,設計水源水質如下:色度為16,PH=7.0,硬度800mg/L(以CaCO3計),BOD5=3.5mg/L,COD=15mg/L,TN=0.8mg/L,TP=0.08mg/L,進水濁度為600~1000NTU。1.2.2地理狀況和氣象狀況(1)地理狀況:某市位于河北省中北部,屬于華北氣候區(qū)。城市地形比較平坦,屬于平原地形,整個城市最大地面高差僅6m。土壤性質為粘土,冰凍深度-1.10米,地下水位-7.0米。年降水量為300~400mm。(2)氣象狀況:城市最高溫度為39攝氏度,最低溫度為-26攝氏度,年平均溫度為15攝氏度。夏季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風。1.2設計目的要求處理后水質達到如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各項指標詳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通過對河北省某市的給水工程設計計算,最終形成一套有實用性,適用性的設計方案:(1)根據原水水質與水廠設計水量確定給水廠的工藝流程;(2)根據選定的工藝流程,確定各類生產構〔建〕筑物型式和設備及其工藝設計計算;(3)水廠的總體布置〔平面與高程布置〕及輔助建筑物與其它設施的選定;(4)工藝選擇和設計要能滿足現行國家規(guī)范和標準的要求,經構筑物處理后的水即要能夠保證城市用水量的要求,又要滿足水質能夠達到《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的具體標準限值。1.3設計要求給水工程的設計要求、設計內容、質量標準要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確保設計符合要求的設計要求、設計內容、質量標準和相關法規(guī),確保設計符合要求,掌握給水工程的設計內容、設計原理、方法和步驟,并且培養(yǎng)正確計算以及具備設計中、小城鎮(zhèn)給水廠的初步能力。對凈水廠進行設計,要求對總體布置具有一定的設計思想能力,從工藝的各項流程、相互之間的操作的關聯性、對于水體處理以及處理后物料運輸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進行合理的組合布置設計。掌握給水廠設計說明書、計算書的編寫和編制的方法,并繪制工程設計圖。2設計水質水量2.1出水水質要求要求處理后水質達到如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各項指標詳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2.2設計水量根據給定的設計資料,該市的最高日平均時流量為15萬噸/天,且該水廠的自用水系數取約為6%,故可確定本設計的最高日平均時的水量為:最高日最高時用水量為(2-1)式中:—最高日時變化系數,一般可采用1.2~1.6,本設計取1.2。

3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3.1凈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整個設計過程需要滿足《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3冊城鎮(zhèn)給水》(第三版)的規(guī)范要求,根據凈水處理工藝選取原則并且結合設計原始資料給定的原水水質、設計規(guī)模、處理后水質達標的要求、設計生產能力,分析不同工藝組合的優(yōu)缺點,根據當地操作管理的條件,技術經濟比較綜合各方面從而正確選取合適的工藝。給定的水文資料的原水水質與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以及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以上水源水質的要求,對比見表1。表1水源水質表編號名稱單位原水水質現行標準限值1色度度16152PH7.06.5~8.53硬度(以CACO3)mg/L8004504BOD5mg/L3.535CODmg/L15156TNmg/L0.80.57TPmg/L0.080.18進水濁度NTU600~10001現行的常規(guī)地表水處理工藝是以去除水中的渾濁物質、細菌、病毒為主,水處理系統(tǒng)主要由澄清和消毒組成,而其凈水工藝通常采用常規(guī)的處理流程,初步擬定下列3種方案,詳細見表2。表2凈水處理工藝流程表方案工藝流程適用條件Ⅰ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進水濁度不大于2000NTU~3000NTU,短時間內允許達到5000NTU~10000NTUⅡ原水→接觸過濾→消毒進水濁度一般不超過25NTU,水質較為穩(wěn)定,無藻類物質繁殖Ⅲ原水→(調蓄預沉或自然預沉或混凝預沉)→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高濁度水二級沉淀(澄清)工藝,適用于含砂量大、砂峰的持續(xù)時間比較長的水源水處理根據設計原始資料以及表1水質資料可知,原水水質較為良好且符合二類水質標準,進水濁度為600~1000NTU,因此只需要進行降低濁度和殺菌消毒處理即可,本設計采用方案Ⅰ的凈水處理工藝便可以達到要求,即: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3.2藥劑選用及投加3.2.1混凝劑的選用在選擇混凝劑中,混凝劑的選擇取決于原水的水質和所需的凈水效果。常用的混凝劑包括鋁鹽、鐵鹽等,其中鋁鹽是最常用的混凝劑之一。初步擬定下列4種方案,詳細見表3。表3混凝劑的種類藥劑名稱分子式一般介紹硫酸鋁1.使用方便,制取、存儲都較為簡單;2.當pH=4~7時,去除水體中的有機物質;pH=5.7~7.8時,去除水中懸浮物﹔pH=6.4~7.8時,適用于濁度高,色度低;3.容易受溫度影響。硫酸亞鐵1.絮凝體形成快且穩(wěn)定,沉淀時間短,適用于處理堿度高、濁度高的水源,其效果不受季節(jié)影響,混凝作用良好;2.水色度較高的情況下不宜使用;3.腐蝕性較強。三氯化鐵1.配置方便,渣滓少;混凝效果受溫度影響小,沉淀快、效果好;2.處理高濁度水時用量一般比硫酸鋁少,但處理低濁度水時效果不顯著;3.對原水堿度有要求,堿度不足時需投加石灰。堿式氯化鋁1.具有除濁、除色效果,藥耗小,對于處理高濁度原水時更為顯著;2.受溫度影響小,pH=5~9之間均適用,無需投加堿劑;3.操作方便,腐蝕性小,成本比三氯化鐵低??傊?,在選擇混凝劑時,需要考慮原水的水質、所需的凈水效果、成本等因素,并選擇合適的混凝劑以獲得最佳的處理效果。3.2.2混凝劑的投加方式混凝劑可以按照狀態(tài)分為固體、液體和粉末等,不同的狀態(tài)會有不同的投加方式?;炷齽┑耐都臃绞桨雌錉顟B(tài)可分為干投(固體投加)以及濕投(溶液投加)。投加方式見表4。表4投加方式投藥方法優(yōu)點缺點干投法1.所用的投加設備占地面積小;2.設備被腐蝕的可能性較小;3.藥劑量突然變化時,投加量易于調整。1.藥用量少時,調節(jié)不便;2.勞動條件差;3.藥劑與水不易混合均勻。濕投法1.易于與水源水混合均勻充分;2.入口處不易堵塞,清理管理方便快捷;3.投加量不管大小都容易調節(jié)。1.設備占地面積較大;2.藥劑量突變時不易快速調節(jié)。固體投加需要專門的干投機,并且要求投加藥劑的顆粒均勻,相比于濕投法要求更加嚴苛,并且根據規(guī)范說明,一般采用濕投法。因此本設計采用的投藥方式濕投法。3.3構筑物的選取3.3.1混合設備混合設備是根據快速混合的原理使得水體的膠體顆粒脫穩(wěn)凝聚,要使混凝劑能夠達到在短時間內快速、強烈的分散到原水中,從而使得混凝劑與原水接觸充分,混合充分,混合設備種類見表5。表5混合設備的種類投加方式優(yōu)缺點適用條件水泵混合優(yōu)點:1.設備簡單,混合較好2.對動能無額外的損耗缺點:1.吸水管如果較多,會增加安裝管理的難度2.若配合使用加藥自動控制裝置較為復雜水處理構筑物離一級泵房在120m以內的凈水廠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優(yōu)點:1.設備操作簡單,維護方便2.混合效果好,不需增加額外的動力設備3.不需要土建構筑物缺點:混合的效果受水量變化影響,水頭損失較大適用于水量變化不大的各種規(guī)模凈水廠機械混合優(yōu)點:混合效果較好,水頭損失較少缺點:1.消耗一定量的動能2.需要外加土建構筑物,維護修理復雜適用各種規(guī)模水廠續(xù)表5投加方式優(yōu)缺點適用條件擴散混合器優(yōu)點:不需外加動力設備和土建構筑物,不占地缺點:混合效果受水量變化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適用中等規(guī)模水廠3.3.2絮凝池絮凝池按照類型可分為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機械攪拌絮池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網格、柵條絮凝池等。本設計采用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間曲折流動或在異波折板之間縮、放流動且連續(xù)不斷,以至形成眾多的小漩渦,提高了顆粒碰撞絮凝效果,接近于推流型。與隔板絮凝池相比,水流條件大大改善,亦即在總的水流能量消耗中,有效能量消耗比例提高,故所需絮凝時間可以縮短,池子體積減小。3.3.3沉淀池沉淀池是繼絮凝池之后,使得顆粒雜質在池中進行沉降,使得泥水分層,水質澄清的構筑物。目前較為常用的沉淀池的類型有下述幾種,見表6。表6沉淀池類型形式優(yōu)缺點適用條件平流沉淀池優(yōu)點:1.施工較為簡單,造價低;2.對原水的濁度適應能力強,處理效果好;3.具有機械排泥設備,排泥效果良好缺點:1.池子占地面積大;2.需要對機械排泥設備進行維護。一般適用于大、中型凈水廠。

續(xù)表6斜板(管)沉淀池優(yōu)點:1.沉淀效率好;2.池體本身小,占地面積少;缺點:1.斜管、斜管的耗材較多,老化后需更換,費用較高,增加成本;2.對原水濁度適應比平流式的沉淀池差;3.沒有設置機械排泥裝置時,排泥較為困難;設置機械排泥時,維護管理相比于較平流池復雜。1.用于各種規(guī)模的凈水廠;2.宜用于老舊沉淀池的改擴建以及挖潛;3.可以用于需保溫的低溫地區(qū);4.單個池體的處理水量不宜過大。平流式沉淀池適應性能較強、處理效果穩(wěn)定、排泥效果優(yōu)良,有利于該城市的長遠發(fā)展,同時造價相比于斜板式的沉淀池要少的多,因此本設計初步擬定采用平流沉淀池。3.3.4濾池過濾的目的是水體通過濾層從而截留懸浮顆粒,以獲得更為澄清的水體,同時亦有用來去除污泥中的水,以得到含水量更低的污泥。本設計中的過濾目的一般多為前者,此時水體經過過濾后的致病菌含量同時也有所減少,常用的濾池類型如表7。表7常用濾池類型形式優(yōu)缺點適用條件普通快濾池優(yōu)點:1.運行經驗成熟;2.采用砂濾料,價格低廉,易獲??;3.有大阻力配水系統(tǒng),單池大而淺;4.處理水質較好。缺點:閥門多,必須配備有全套反沖洗設備1.可用于各種規(guī)模凈水廠;2.單池面積不宜大于100m2。V型濾池優(yōu)點:1.運行穩(wěn)定;2.采用均粒濾料,使用周期長,與水體接觸面積大,出水水質好;3.可進行氣水反洗和水表面掃洗。缺點:1.要有配套設施;2.池深較深,土建工程較為復雜。1.適用于大、中型的凈水廠;2.單池面積可達150m2以上。虹吸濾池優(yōu)點:1.不需要設置大型閥門;2.無需沖洗水泵(水箱);3.可進行自動化操作。缺點:1.土建工程復雜,造價高;2.池深大,單池面積小,反沖洗會浪費部1.適用于中型水廠的水處理(2~10萬m3/d);2.單個池面積不宜過大;3.每組濾池數不小于6池。

續(xù)表7形式優(yōu)缺點適用條件虹吸濾池分水量,沖洗效果不易掌控;3.出水水質不如降速過濾。

4構筑物的計算4.1混凝設施4.1.1藥劑溶解及溶液配制(1)溶液池容積設計流量為,最大投加量為,溶液濃度為18%,每天調制次數為,絮凝時間為分鐘,水深米,則溶液池調節(jié)容積為:(4-1)式中:——處理水量。——混凝劑最大投藥量,按無水產品計。。本次設計最大投加量為——溶液濃度,混凝劑溶液一般采用(按商品固體混凝劑重量計算);溶液濃度為——每日調劑次數。本設計取次。溶液池設置個,每個容積為(一備一用),輪換使用,保證連續(xù)投藥。取有效水深為,超高為,沉渣為,則總深為,單池尺寸為,可,取,則溶液池的實際有效容積為,滿足要求溶解池容積(4-2)式中:-溶解池容積,一般采用;本設計取。溶解池設計成池,單池尺寸:,高度中一部分為超高,另外為底部沉渣的。溶解池真實容積為池子的全部將水排出的時間設計為,則流量為:(4-3)查《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書附錄中給水塑料管水力計算表,當放水管徑為時,相應流速,放空管道流量為,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3)投藥管(4-4)查水力計算表的投藥管管徑時,對應流速;當時,對應流速。當時,設對應流速為,用內插法可得:(4-5)則當時,相應流速為。(4)計量投加設備投藥管流量(4-6)式中:-溶液池容積;-計量泵每小時投加藥量(5)藥劑倉庫藥劑倉庫與加藥間合并布置,該給水廠采用堿式氯化鋁PAC,其為固體混凝劑,采購的PAC每袋包裝。1)氯化鋁袋數:(4-7)式中:—所投藥量,;—水廠每小時的設計水量,;—藥劑質量,;—藥劑儲存期,取。(4-8)本設計取668袋。1)有效堆放面積(4-9)式中:—藥劑袋數;—每袋藥劑所占的體積,;—孔隙率,袋堆時;—堆放高度,一般取,本設計堆放高度為。(4-10)為了方便建設,故該水廠的混凝劑存放間可設計成。4.1.2混合設備設計計算本設計混合器采用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的總進水量為,投藥口靠近進水管的水流方向,在投藥管上開很多孔,使藥液混合更均勻,進水管設計條,流速。(1)設計管徑在絮凝池進水管中設置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設計流量為:(4-11)式中:—總進水量,;—進水管的個數。(4-12)則靜態(tài)混合器管徑為:(4-13)本設計取。當管徑為時,實際流速。(2)混合單元數按下式計算:(4-14)混合單元數取整數,則混合器的混合長度。(3)混合時間混合器所需要的混合時間為:(4-15)(4)水頭損失混合器的水頭損失:(4-16)滿足設計要求。(5)校核值速度梯度:(4-17)式中:—水的重度,;—水的動力黏度,本設計取20℃下的水的動力黏度;—水頭損失,;—混合時間,。(4-18)值在之間,符合設計要求。值值其水利條件符合規(guī)范要求。

4.2折板絮凝池4.2.1已知條件設計流量為,自用水系數,絮凝池分為座池,每池分為組,絮凝時間,水深。4.2.2設計計算(1)每組絮凝池流量(4-19)(2)每座絮凝池容積(4-20)式中:—每小時處理水量,;—絮凝時間,一般取,本設計取。(3)每個池子面積(4-21)式中:—總容積,;—池內平均水深,取。(4)絮凝池的布置絮凝池的絮凝過程為三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5)將絮凝池分成6格,每兩格為一絮凝段。第一、二格采用的單通道異波折板;第三、四格采用的單通道同波折板;第五、六格采用的直板。每組寬度,墻尺寸為(6)折板尺寸及布置。折板采用鋼絲水泥板,折板寬度,厚度,折角90°(7)每個池的凈池寬B,為與沉淀池配合,凈池寬則絮凝池實際寬度為(4-22)(8)各格折板的間距及實際流速和水頭損失第一段絮凝區(qū)設通道寬為2m,設計峰速采用峰距(4-23)谷距(4-24)側邊峰距(4-25)側邊谷距(4-26)中間部分谷速(4-27)側邊峰速(4-28)側邊谷速(4-29)水頭損失①中間部分漸放段水頭損失(4-30)漸縮段水頭損失(4-31)每格24布置個漸縮和漸放,每格的水頭損失為(4-32)②側邊部分漸放段水頭損失(4-33)漸縮段水頭損失(4-34)每格布置8個漸縮和漸放,每格的水頭損失為(4-35)③進口及轉彎損失,共有一個進口,一個上轉彎和兩個下轉彎,上轉彎處水深為1.00m,下轉彎處水深為為1.228m進口流速:上轉彎流速:(4-36)下轉彎流速(4-37)上轉彎;下轉彎及進口,則緊扣每格及轉彎損失為(4-38)④總損失每格總損失(4-39)第一絮凝區(qū)總損失(4-40)第一絮凝區(qū)停留時間(4-41)第一絮凝區(qū)平均值(4-42)第二絮凝區(qū)峰距第二絮凝區(qū)采用平行折板,折板間距等于第一絮凝區(qū)的中間部分峰距,即0.767m,通道寬取2.2米。谷距(4-43)中間部分峰速(4-44)側邊峰距(4-45)側邊谷距(4-46)側邊峰速(4-47)側邊谷速(4-48)水頭損失計算①中間部分度彎道阻力系數為(4-49)共有30個/每格,則每格水頭損失(4-50)②側邊部分:漸放段損失:(4-51)漸縮段損失:(4-52)每格共6個漸縮和漸放,故(4-53)③進口及轉彎損失:共一個進口、一個上轉彎和二個下轉彎。上轉彎處水深為,下轉彎處水深為。進口流速取上轉彎處流速(4-54)下轉彎處流速(4-55)上轉彎處?。幌罗D彎處取,則每格進口及轉彎損失為:(4-56)④總損失每格總損失:(4-57)第二絮凝區(qū)總損失:(4-58)第二絮凝區(qū)停留時間:(4-59)第二絮凝區(qū)平均值:(4-60)第三段絮凝區(qū)本區(qū)采用平行直板,板厚為80mm,隔板間距1500mm,流速通道寬度:采用水頭損失:共1個進口及5個轉彎,則單格損失為:(4-61)第三絮凝區(qū)總損失:(4-62)第三絮凝區(qū)停留時間:(4-63)第三絮凝區(qū)平均值:(4-64)絮凝的總水頭損失絮凝時間,符合要求。

4.3平流沉淀池4.3.1已知條件平流沉淀池設置2座,每座的設計流量,沉淀時間取,水平流速在,設計取。4.3.2設計計算(1)池體尺寸1)沉淀池長L(4-65)在設計中取87m。沉淀池平面面積F(4-66)式中:—有效水深,沉淀池一般為,設計取。3)沉淀池寬(4-67)為了配合合建的絮凝池尺寸,將沉淀池寬度設置為。沉淀池每座中間設置4個寬度為導流墻,將沉淀池分為5格,將每格凈寬度為:(4-68)4)沉淀池實際有效水深(4-69)取超高,則池深5)沉淀池尺寸校核長寬比:,滿足長深比:,滿足6)水力半徑(4-70)7)水力校核根據設計流速以及沉淀池的尺寸等需對該沉淀池進行弗勞德數以及雷諾數校核:(4-71)弗勞德數在之間,符合規(guī)范(4-72)式中:—動力黏度,設計取下(4-73)雷諾數在之間,滿足設計規(guī)范,可取。(2)進水設計進水采用穿孔花墻,穿孔流速一般為,在入口部分要均勻分配水流,以防影響沉淀效果。沉淀池單座池寬為,墻體高度為,其中有效水深,超高。1)孔眼面積孔眼尺寸采用(4-74)2)孔眼總面積孔眼流速取,則總面積為(4-75)3)孔眼總數(4-76)取331個,孔眼的實際流速(4-77)4)孔眼布置根據沉淀池橫截面尺寸,橫向布置6排,單排孔眼數個。橫向孔眼間距取170mm,水平長度為:(4-78)縱向孔眼間距取210mm,最頂層孔眼淹沒深度,最底層距池底,則豎直長度為:(4-79)設計中有效水深為大于其豎直長度,滿足要求。(3)出水設計為了確保沉淀池在橫截面的池寬方向出水分布均勻,需要盡可能過濾上層呈澄清狀態(tài)的水,同時也要避免干擾池底的沉淀水。目前常用的較為有效方法是采用的指形槽出水。1)指形槽個數設計取。2)指形槽中心距(4-80)滿足其要求在1.2~1.8之間。3)槽中流量(4-81)考慮沉淀池超載系數,則槽中流量為:(4-82)4)指形槽尺寸①指形槽槽寬槽寬按下進行計算:(4-83)取b=0.37m②指形槽槽長槽長由堰上負荷決定,一般為,則槽長:(4-84)式中:—槽長,m;—處理水量,m3/d;—沉淀池寬,m;—堰上負荷,,?。?-85)設計取,故綜上沉淀池出水系統(tǒng)設10個指形槽,單根長。起點槽中水深:(4-86)終點槽中水深:(4-87)槽中水深統(tǒng)一取。③槽的高度:集水方式采用三角堰自由出流,出流的跌落高度取,堰上水頭高度取,槽高為:(4-88)5)出水三角堰①三角堰流量堰上水頭取,單個三角堰的流量設為,則:(4-89)②三角堰的個數取399個(4-90)③中心距(4-91)6)集水槽的設計:①集水槽的槽寬:(4-92)?、诓壑兴钇瘘c槽中水深:(4-93)終點槽中水深:(4-94)水深統(tǒng)一取,自由跌水高度取,超高,則集水槽總高(4-95)7)沉淀池出水管沉淀池出水管流速一般在,若在該設計中假定出水管的水流流速為,則出水管管徑:(4-96)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常用資料》(第二版)中塑料給水管的水力計算表可知,該設計可取出水管管徑為,此時出水管的實際流速為:(4-97)實際流速滿足設計要求,故可取。8)沉淀池放空管(4-98)式中:—放空管管徑,;—沉淀池池寬,;—放空時間,,一般不允許超過,設計取;—沉淀池池長,;—沉淀池實際有效水深,。(4-99)根據計算,放空管采用的管徑。9)沉淀池排泥系統(tǒng)污泥是否能夠順利排出會決定沉淀池對于水體的凈化效果。如若池底的污泥排放不夠流暢,會導致底部的污泥堵大量堆積,造成堵塞,會導致出水水質達不到預期要求。機械排泥設備底部結構簡單,可自動化。故設計采用機械排泥。選用型虹吸式吸泥機,軌距應與沉淀池寬相匹配,即,且吸泥機的行駛速度。①每日干泥量假定進水懸浮物含量,控制出水懸浮物,此時每座沉淀池每日的干泥量為:(4-100)②排除沉泥水量若虹吸式排泥吸出污泥量的含水量,此時排除的沉泥水量:(4-101)③吸泥機往返一次時間(4-102)④虹吸管計算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專用機械》(第三版)可知,沉淀池內的虹吸口的個數是由沉淀池斷面尺寸決定的,一般來說其間距為,故設12根虹吸管,管內流速,間歇吸泥4次,此時虹吸管管徑按下式進行計算:(4-103)式中:—污泥量,;—間隔時間,,本設計為;—吸泥速度,;—管內流速,;—根數;—吸泥機往返程行程,。(4-104)取鋼管,內徑。⑤吸口斷面斷面面積:(4-105)吸口長取,此時吸口的寬度為:(4-106)⑥吸泥管路的水頭損失(4-107)式中:—水頭損失,;—損失系數,查《常用吸泥管配件水頭損失系數》表可得;—虹吸管內流速,。a.吸口水頭損失根據設計規(guī)范,鋼制喇叭口的損失系數,得(4-108)b.90°彎頭損失設計中90°彎頭2個,水頭損失系數,則:(4-109)c.出口閘閥損失設計按照閘閥全開時候的損失系數進行計算,此時(4-110)d.管道水頭損失污泥含水率為,且虹吸管內設計流速為,為紊流狀態(tài)。(4-111)式中:—管道內部水頭損失,;—管道設計流速,;—管長,;—摩擦系數,在紊流狀態(tài)下,(4-112)e.總水頭損失(4-113)考慮到設備管道器材等年久損耗等因素,實際的(4-114)故為了滿足水力條件保證吸泥管能夠正常運行,排泥槽水位與沉淀池水位之差應大于。

4.4濾池4.4.1已知條件設計水量(設計中需要計入自用水系數)。濾料采用單層石英砂,易獲取且經濟劃算。濾池的工作周期在設計時一般采用。根據設計經驗,若要求出水水質為飲用水時,單層砂濾層設計濾速可采用,采用的濾速為,強制濾速為,沖洗所需總歷時為,有效沖洗所需時間為。4.4.2設計計算(1)尺寸計算1)平面尺寸濾池面積(4-115)式中:—濾池面積,;—設計水量,;—濾速,;—實際工作時間,;—沖洗后禁用和排放初濾水時間,,本設計不考慮排放時間,即。—沖洗次數,該設計反沖洗周期為,則每日沖洗次數為2次?!獮V池每天的沖洗和操作時間,。(4-116)根據設計手冊,濾池個數要考慮經濟,同時也要保證濾池的個數不能少于3個,在此設計中采用濾池14個,分成1座,呈雙排布置,一側7個,單個濾池面積:(4-117)根據下表選擇合適的濾池尺寸濾池長寬比單池尺寸采用長寬比的長:寬1.5:1~2:12:1~4:1設計采用的是旋轉表面沖洗3:1~4:1設計中池的平面尺寸可采用,長寬比約為2:1,滿足設計要求濾池實際面積為,此時實際濾速為:(4-118)滿足濾池流速要求,校核其強制濾速,即任一臺濾池處于檢修狀態(tài)或者在反沖洗階段,其余濾池的濾速要達到強制濾速要求(4-119)強制濾速能夠達到所要求的范圍,故滿足。2)濾池高度濾池高度(4-120)式中:—濾池高度,;—支撐層厚度,取;—承托層厚度,取;—濾料層厚度,??;—濾料上水深,取;—超高,取。(4-121)(2)濾池配水系統(tǒng)1)最大粒徑濾料最小流化態(tài)流速(4-122)式中:—最大粒徑濾料最小流化態(tài)流速,;—濾徑,;—球度系數,石英砂為0.98;—水的動力粘度,設計取;—濾料孔隙率,在該設計中取0.38。根據規(guī)范,設計的濾料池采用的單層石英砂選取,對應不均勻系數(4-123)2)反沖洗強度計算濾池需要特定的配水裝置,反沖洗設備以免濾料會發(fā)生堵塞,其反沖洗的強度:(4-124)式中:—反沖洗強度,;—安全系數,通常情況下選取范圍為,本次設計中取(4-125)3)反沖洗水量(4-126)式中:—反沖洗階段干管流量(4-127)4)干管始端流速(4-128)式中:——干管始端流速,一般采用;——反沖洗水流量;——干管管徑。?。?-129)符合設計規(guī)范5)配水支管總數(4-130)式中:—單池支管數;—濾池長,;—支管中心距,,按照設計規(guī)范一般在,取。(4-131)6)單個支管中入口流量(4-132)式中:—單個支管的設計流量,。(4-133)7)支管入口流速(4-134)8)支管長度單根支管的長度按照下式進行計算(4-135)式中:—支管長,;—濾池寬,;—配水干管管徑,。取0.8(4-136)9)配水支管孔口總面積(4-137)式中:—孔口總面積,;—孔眼與濾池面積比,該設計采用。(4-138)10)孔口流速(4-139)式中:—孔口流速,;(4-140)滿足流速。11)單個孔口面積(4-141)式中:—單個孔眼面積,;—孔口直徑,,取。(4-142)12)孔口數根據孔口總面積以及單個孔眼面積,可計算出孔口數量:(4-143)式中:—孔口總數,個。(4-144)取1719個13)單根支管孔口數(4-145)14)孔口中心距離(4-146)式中:—孔眼中心距離,。(4-147)滿足孔口中心距設計要求15)孔眼水頭損失(4-148)式中:—水損,;—反沖洗強度,;—孔眼與濾池面積比值;—流量系數,按下表選取。流量系數表孔口直徑與壁厚比值1.251.52.03.0流量系數0.760.710.670.62在該設計直徑壁厚之比,則,則孔口的水頭損失:(4-149)16)水力校核大阻力配水系統(tǒng),支管的長度與其直徑之比應小于60,則孔眼與支管的截面積的比值應小于0.5,則(4-150)式中:——配水支管的橫截面積(2)洗砂排水槽1)排水槽中心距排水槽的中心距一般在,防止間距過大或間距過小影響排水的均勻性。在該設計中考慮采用中心間距,槽長方向設置排水槽,則排水槽的根數:(4-151)設計取排水槽2根,槽壁的厚度取。2)排水槽的長度排水槽的長度應與濾池的長度相匹配,3)單個排水槽排水量(4-152)式中:—排水量,(4-153)對于槽內流速,一般采用。4)槽斷面模數設計采用三角形槽底斷面。斷面模數為(4-154)5)槽頂距離砂面高(4-155)式中:—槽頂距砂面高,;—濾層的最大膨脹率,?。弧?,。排水槽在跌水的過程中要求槽內必須要有一定的保護高度,大約在左右,防止槽內水深與濾池水深一致,從而影響沖洗效果,故該設計中排水槽的超高。(4-156)取1.2m6)排水槽的總平面面積(4-157)排水槽要小于濾池面積的,則,(4-158)(3)濾池各類管渠設計計算濾池采用14格濾池對稱式分布,兩側各7個濾池,兩側濾池共用一套進水系統(tǒng),對于濾池,應該集中布置所用的管渠,各類配件以及閥門,該集中布置的場所的地方被稱為管廊,管道的材質一般為金屬材質,也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渠道,對于管道的布置要求布置緊湊,同時也要留出一定的維修空間,便于進行后期維護,各類型槽(管)的設計流速如下表各類型槽(管)的設計流速表管渠名稱流速管渠名稱流速渾水進水槽(管)0.8~1.0渾水進水槽(管)0.8~1.2沖洗水管2.0~2.5排水渠(管)1~1.5參考以上設計流速,選取適合的流速,對各類槽(管)的計算進行設計計算。1)進水①進水總渠(管)采用進水總渠,,設計流速取,尺寸,實際流速,其中高度包括有效水深,超高。進水總管采用的給水鋼管。②進水支管濾池分為14格,因此單個濾池的進水管流量為:(4-159)則進水支管可采用的鋼管,實際流速為2)沖洗管沖洗水量,采用的管道。3)清水①清水總渠(管)清水流量,采用清水總渠,橫斷面尺寸清水管采用的鋼管。②清水支管單座濾池支管,采用的鋼管。4)集水渠集水渠流量,渠水斷面尺寸取,設計流速取,有效水深取,超高取。5)排水①排水管排水管采用的鋼管。②排水渠排水管中的水最終匯流到排水渠中,排水量,渠寬度取,排水槽底到排水渠的高度為:(4-160)式中:—濾池的沖洗水量,;—排水渠渠道斷面的寬度,;0.2—安全高度,。(4-161)各類管渠數據表名稱流量設計流速截面面積有效尺寸實際流速進水總渠1.841.01.840.95進水進水總管1.841.01.840.95進水支管0.13141.00.13140.97沖洗管0.7582.20.36732.48清水總渠1.821.01.840.95清水清水總管1.821.21.841.20清水支管0.13141.00.13140.97排水排水渠0.7581.200.5931.20排水管0.7581.200.5931.4集水渠0.7581.000.7581.00(4)沖洗水箱反沖洗采用高位水箱的方式。1)容積沖洗時間,則水箱的容積可按下式進行計算:(4-162)沖洗水箱采用圓柱形,水箱中的水深不宜超過,在設計中取,則此時水箱直徑:(4-163)設計取。2)水箱安裝高度①沖洗管道水損常取。②配水系統(tǒng)水損常取。③承托層水損(4-164)④濾層水損(4-165)綜上,最終的水損之和為:(4-166)3)反沖洗水供給本設計采用水泵供給的方式對沖洗水箱進行供給,濾池的反沖洗周期為,因此水箱的水應該在反沖洗間歇充滿,假設在間歇中采用對水箱的水進行充滿,則水泵的流量為,則供給水泵的的流量為在水泵的最低揚程要大于水泵的安裝高度,根據上述數據,選擇合適的離心泵,配套電機。

4.5消毒4.5.1工藝選擇液氯因其氯化操作流程簡單、價格低廉,余氯可以在后期的管網輸送的過程中進行持續(xù)的消毒滅菌等作用,液氯有消毒的作用外,還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根據《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液氯與處理水接觸30分鐘后,可使出廠水中游離形式的余氯不應小于。通常情況下,過濾后的水或地下水含氯量為。4.5.2設計計算1)加氯量(4-167)式中:—加氯量,;—最大投加量,設計取;—消毒水量(包括自用水量),。(4-168)(2)儲備量該水廠對于氯的儲備可按照15天來考慮(4-169)(3)氯瓶數設計常采用的焊接液氯鋼瓶來儲備氯氣,可選用8個規(guī)格1噸的氯氣瓶,外觀尺寸為直徑,高2.02m,需要另外單獨設置一個中間氯瓶,可以用來沉淀氯氣中的雜質,防止水回流,保證水廠消毒安全可靠。(4)加氯機為防止氯瓶進水,要借助加氯機進行投加,在保證安全下,可以正確計量,選用柜式真空加氯機2臺(投加量),一用一備。

4.6清水池4.6.1水量計算清水池的有效容積大致由一下四部分組成。(1)容積計算1)調節(jié)容積資料不充分時可采用最高日設計水量的,此次設計調節(jié)經驗系數取。(4-170)2)消防儲水所儲備的消防用水量可以按照當地在同一時刻發(fā)生兩次火災所用的水量進行設計計算,預估平均一次火災的所需的用水量為,滅火時間,供水區(qū)用水時變化系數,則(4-180)式中:—儲水量,;—同時間段發(fā)生火災次數;—消防一次用水量,;—消防最高時用水量—滅火時間,。(4-181)3)水廠自用水(4-182)4)安全儲量清水池有效面積:(4-183)式中:—有效面積,;—清水池水深,,??;—最小水深,設計取。(4-184)則為保證安全的儲水量為(4-185)4.6.2尺寸計算清水池設座,超高取,則池深,單池實際面積:(4-186)清水池的尺寸,滿足設計要求。4.6.3管道系統(tǒng)(1)進水管清水池總進水流量,設置2座清水池,則單座進水量為,進水管的設計流速為,本設計采用。(4-187)進水管采用,實際流速:(4-188)(2)出水管為了保證水廠的供水安全,確保能夠有一定的用水緩沖,出水管要考慮時變化系數,此時,單座水量,設計流速?。ㄒ话阍冢?,則出水管管徑(4-189)因此設計采用DN1300的出水管,出水管實際流速:(4-190)(3)溢流管溢流管管徑可以與進水管管徑相同,即,同時為了保證蚊蟲雜物等進入溢流管道內,需要在溢流管起端設置網罩,從而便于清理,其溢流管道無需安裝閥門。(4)排水管若清水池需要檢修維護,則要通過排水管將池內的水排空,排空時間按照小時計,排水流速取,根據流速、流量、體積、時間的關系可知,排水管的管徑按照下式進行計算:(4-191)因此設計采用的排水管。4.6.4平面布置(1)導流墻為了將投加的氯能夠與處理水體充分混合,提高氯的消毒效率,同時需保證一定的接觸時間,有效的方法是可在清水池中設置個導流墻,每格凈距,以延長反應時間,導流墻的墻體厚度取,墻底每隔設置的過水方孔,以便于池內的水體排出。核算消毒時間,隔墻間過水斷面面積,隔墻內水的流速為:(4-192)消毒時間(4-193)式中:—清水池的長,。(4-194)滿足所需消毒時間的要求。(2)人孔為了便于檢修,在清水池的的頂端設置人孔,孔的尺寸需要滿足維修人員進出,每座清水池設置個人孔,人孔的直徑取。(3)通氣管池頂設置個通氣管。(4)覆土厚度清水池上需要由的覆土層,設計取,并對其進行綠化。(5)集水坑在該設計中取集水坑的深度為。

4.7吸水井吸水井與泵房合建,中間設隔墻,便于配水以及管理,吸水井分2格,隔墻上需裝閥門。4.7.1喇叭口設計(1)喇叭口直徑通常情況下是以吸水喇叭口布置間距來確定吸水井的平面尺寸,吸水流量:(4-195)式中:—最高日時變化系數,該設計中取1.272(4-196)因此吸水管的流量按照,進行設計計算,水泵采用三用一備,即設置4個吸水管,其中3臺可同時使用,則同一時刻單個吸水管流量,查水力計算表,并根據管徑與流速關系表,選擇合適的吸水管徑。管徑與流速關系表管徑/mmD<250250≤D<10001000≤D<1600D>1600吸水管水流流速/(m/s)1~1.21.2~1.61.5~2.01.5~2.0出水管水流流速/(m/s)1.5~2.02.0~2.52.0~2.52.0~3.0由鋼管水力計算表,當管徑為DN700時,可知流量為730L/s時,對應流速;流量為,對應流速為,則由內插法(4-197)即吸水管取的鋼管,流速為。喇叭口直徑,取1.5,則(4-198)吸水喇叭口長度(4-199)(2)懸空高度喇叭口垂直布置時,,通常情況下,懸空高度不應小于,并且需要有的預留安裝以及檢修高度。在該設計中取系數0.7,則對應懸空高度的計算公式為(4-200)(3)淹沒水深吸水喇叭口的淹沒水深與喇叭管布置有關,在該設計中選擇喇叭口垂直布置,此時淹沒水深,并且根據設計規(guī)范,要求喇叭口的最小淹沒水深不小于,設計中采用垂直布置選用系數為1.25,則(4-201)(4)喇叭口距離各部分間距1)喇叭口間凈距設計中喇叭口間凈距按公式進行計算,在該設計中取系數2.0,則要求間距不應小于。2)喇叭口與側墻間距在設計中喇叭口中心線與側墻的間距按照進行計算,則3)喇叭口與后墻間距其間距按進行計算,取系數1.0,則4)喇叭口至進水室間距在設計中喇叭口中心線距離進水室進口長度一般要求,故其間距最小為4.7.2平面尺寸取吸水管中心線距離,則吸水井長。吸水井的寬度4.7.3有效水深取清水池的最高水深處的標高等于地面標高,即,有效水深,最小水深,則清水池最低水位標高為;吸水井最低水位=清水池最低水位-管道水損;吸水井底標高=吸水井最低水位-懸空高度-淹沒水深-喇叭口長吸水井的有效水深,吸水井超高0.5m,則吸水井的實際井深。

5地表水二級泵房的設計5.1水泵的選取5.1.1水泵揚程的確定水泵的揚程按下式進行設計:式中:—泵站地面至最不利點高差,;—吸水井最低水位與地面高差,;—自由水壓,;—輸水管網水頭損失,該設計??;—內部水損,??;—安全水頭,取。5.1.2初選泵與電機(1)選泵根據設計,該泵站的總的設計水量為:,采用三用一備,單臺泵,選定1)水泵性能水泵性能參數名稱流量/(L/s)揚程/m轉速/(r/min)電機功率/kW效率(NPSH)r/m泵重/kgKQSN500-N6271.494990560644.424042)電機性能水泵配套電機采用,其參數如下參數電機名稱電壓/V功率/kW電機質量/kg底座質量/kgY500-610000800~50033007183)水泵尺寸水泵尺寸外形尺寸LL1L2L3BHWACK長度378822007503400105015601321900125042

5.2水泵間設計5.2.1水泵基礎尺寸根據上述水泵機的外機尺寸以及安裝尺寸,對水泵間的尺寸進行設計計算基礎長度,取。基礎寬度由外形尺寸圖可知該泵的地腳螺栓間距為B,則基礎高度式中:—水泵機組總重量,;—材料容重,設計采用混凝土,為了便于施工,設計取。5.2.2水泵平面設置泵房中4臺水泵單排順序進行排布,泵房的長度按下式進行設計計算:水泵間隔,距側墻,泵房內設的集水坑。泵房維修區(qū)旁設寬的大門。泵房寬度5.2.3吸水管和壓水管路的設計(1)吸水管路1)設計要求選用鑄鐵管,以的上升坡度敷設。2)設計參數根據前面計算可知,泵站內設置4個吸水管,3臺泵可同時使用,則同一時刻單個吸水管流量,吸水管的管徑為,對應流速為,喇叭口直徑為,長度。管道直徑大于,手動閘閥操作不便,設計中采用電動蝶閥,其相關數據間下表電動蝶閥名稱管徑長度/mm直徑/mm質量/kg電機型號電動蝶閥DN700460910361JO2-41-6功率3kW,電動閥門后接偏心漸縮管:吸水管路主要配件及尺寸名稱名稱主要尺寸/mm喇叭口DN700(鋼制)700×910偏心漸縮管DN700×DN400L=75090°彎頭DN700R=700,L=800電動蝶閥DN700L=570(2)壓水管路1)設計要求選用鑄鐵管,并安裝電動閘閥,同時需安裝止回閥以避免倒流,為便于檢修,在止回閥后再設閘閥。2)設計參數,選用壓水管的管徑為的鑄鐵管,,采用的電動蝶閥,其相關參數如表所示DN600電動蝶閥參數名稱管徑長度/mm直徑/mm質量/kg電機型號電動蝶閥DN600441860243JO2-41-6泵出口后接漸擴管壓水管至閥門井后合并成兩條輸水管,每條輸水管流量為選用DN1200的鋼管,,單條輸水管發(fā)生故障時,保證有70%的輸水量,,主要配件以及尺寸間下表出水管路主要配件及尺寸名稱型號規(guī)格主要尺寸/mm漸擴管D400/600L=550止回閥DN600,XH41X-1.0/600L=1420電動蝶閥DN600L=61090°彎頭DN600R=600,L=600

續(xù)表名稱型號規(guī)格主要尺寸/mm同心漸擴管DN600×DN1000L=950十字管DN1000×DN1000L=12003)單臺水泵水頭損失計算及水泵揚程校核①水損計算對泵揚程進行核算,管路的具體配件和局部阻力的計算如下表管路配件和局部阻力的計算表管路名稱規(guī)格數量局部水頭損失系數流速/(m/s)局部阻力/m偏心漸縮管DN700×DN40010.214.690.26490°彎頭DN70011.021.7420.146吸水電動蝶閥DN70010.21.7420.0257管路進口21.01.7420.135同心漸擴管DN400×DN60010.262.0850.067止回閥DN60011.72.0850.393壓水電動蝶閥DN60010.22.0850.051管路90°彎頭DN60011.022.0850.247同心漸擴管DN600×DN100010.432.0850.114進口11.02.0850.257出口10.52.0850.143管路的水頭損失為式中:—總水損,;—局部水損,;—沿程水損,。取吸水管路長,壓水管路長,故按照水頭損失的計算公式,則吸水管水損:壓水管水損:輸水管路:輸水管路:故總水頭損失?、趽P程校核水泵所需要揚程為滿足水泵的揚程要求。5.2.4起重設備在泵站中的起重設備,按照下表選擇起重設備起重量(t)起重設備類型起重量(t)起重設備類型<0.5固定吊鉤或移動吊架>1.0電動起重設備0.5~1.0手動起重設備>5.0電動單梁或雙梁起重機根據選定的設備,選擇的起重類型為電動起重設備,在該設計中選取型電動單梁起重機,根據設計手冊,查閱其線管的技術參考數據如下表起重機技術數據型號起重重量/kg跨度/m質量/kgH/mm標準速度/(m/s)功率/kWLDT2-S200013.52929587250.36對應選用型電動葫蘆,參數如表型號起重高度/m功率/kWb1/mm工字鋼主梁長b2/mm箱型主梁/mmUE型小車質量/kgL和L2質量/kgAS205-204/162.07255706501043,16771805.2.5泵房筒體高度泵房采用半地下式,泵房的高度需要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等自然條件外,也與起重設備的高度也有關。泵房筒體高度:式中:—地上部分高度,;—地面以下高度,。①的計算:式中:—吊鉤至滑動滾輪的高度,根據外觀尺寸圖可知取;—起重繩的長,對電機為0.85,對泵為1.2,為起重部件寬度;,取—起吊重物高度,取水泵高;—起吊物底與泵房平臺至室內地坪距離,??;—滑動滾輪至起重機最高點的距離,根據起重機尺寸可知為為了方便施工在該設計中取。②的計算:水泵的最大安裝高度式中:—最大安裝高度,;—修正的允許吸上真空高度,;—給定的允許吸上真空高度,取;—地區(qū)大氣壓值,?。弧柡驼羝麎?,取。根據設計計算,吸水管路的水頭損失,考慮遠期的損耗,取取泵最大安裝高程為3米。泵軸標高=吸水井最低水位標高+水泵最大安裝高度基礎頂=泵軸標高-泵軸距基礎高基礎底=基礎頂標高-基礎高進口中心標高=泵軸標高-0.570=100.42-0.570=99.85m泵站地面=基礎底=98.67m=泵站外地面標高-泵站地面標高=為了便于施工取綜上,泵房的筒體高度為5.2.6附屬設備(1)采暖泵站室內值班室采用,其余室內的溫度在左右。(2)通風設備泵站內要求有一點的通風條件,在該設計中采用自然機械通風相結合的方式。(3)計量設備采用HQLDE型一體智能電磁流量計。(4)排水設備泵房內設集水坑,體積,設抽完,則排水泵流量。選用型潛污泵,一用一備,流量,揚程。

6水廠平面高程的計算6.1水廠平面6.1.1布置內容水廠的平面布置要將各個構筑物之間進行合理有效的組合,同時必須兼?zhèn)錆M足處理流程,方便操作管理以及各種物料運輸,要求在節(jié)約用地的基礎上,結合地形,氣象等進行合理妥當的安排,地表水給水廠中通常是由以下四個基本部分組成。(1)生產構筑物生產性構筑物的直接參與水體處理的構筑物,在該設計中包括預處理、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等。(2)輔助設施以及附屬構筑物輔助設施以及附屬構筑物是間接參與水體處理,為生產服務所提供條件的一些的輔助設備以及構筑物,例如辦公樓、倉庫、砂場、車庫等。(3)各類管道在給水廠內部的廠區(qū)所使用的各類的管道包括用于水處理管道、自用水管道等。(4)其他設施其他設施包括廠區(qū)的道路、綠化帶、圍墻等。6.1.2平面布置注意事項(1)生產區(qū)作為中心,輔助構筑物建在生產區(qū)附近進行合理排布。加藥間要靠近投加位置,以利于混合。(2)若堆場、倉庫等占地面積較大,雜物較多,可劃分在一個區(qū)域。(3)生活區(qū)布置在同一個區(qū)域內,方便管理以及建設,并且要與生產構筑物分開規(guī)劃,對于生活區(qū)的布置的同時要注意位置、朝向合理。(4)在水廠內的主要生產的構筑物,要考慮水廠的物料藥物的運輸、施工方便以及消防要求,在主要構筑物附近都有道路能夠到達,一般來說主路要求能夠成回字型,并且要在平面布置中要滿足消防要求和避免工程施工的影響。6.2水廠高程的計算6.2.1水頭損失計算(1)沿程水損在凈水廠的生產過程中,各個構筑物存在一定的水頭損失,一般有幾部分組成,包括構筑物本身、管道以及各個設備間的損失。在對水頭損失等的預估要留有一定的遠期計劃以便于給構筑物管道損耗留有空間。設計中未進行水頭損失計算的構筑物,按照下表的水頭損失進行設計估算。根據前面的設計計算可知折板絮凝池的水頭損失為,設計中取。水處理構筑物水頭損失估算表處理構筑物總水損(m)處理構筑物總水損(m)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0.300平流沉淀池0.15~0.3折板絮凝池0.4~0.6快濾池(普通)2.0~2.5根據以上的水頭損失估算表可以大致的確定了各個處理構筑物的水損,從而計算出相應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在對構筑物的高程進行布置時,可選用現行最常用于凈水設施的高程布置,即架設方式,這是最為經濟、最便宜的方式。該設計計算的水頭損失估算表見下表水頭損失估算表處理構筑物允許流速/(m/s)管徑實際流速(m/s)1000iL/m沿程水損il/m混合器—折板絮凝池DN6000.880.864180.01683折板絮凝池0.31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0.10~0.150.14平流沉淀池0.28平流沉淀池—普通快速濾池0.6~1.0DN14001.0m/s0.711370.02389普通快速濾池2.5普通快速濾池—清水池0.8~1.2DN10001.17m/s1.48780.07451清水池—吸水井DN7001.91m/s6.21230.01943合計3.36466(2)總水損1)清水池清水池最高水位標高為超高,覆土厚度,池體墻厚,則池頂標高為。2)普通快速濾池—清水池在該設計中,按照管線的最長段進行水損的計算,,局部水損為式中:—局部水頭損失,m;—局部水頭損失系數;①異徑丁字管沿線設置1個異徑丁字管,局部水頭損失系數=等徑分支流丁字管值+突然縮小值,濾池的出水管,其對應流速為,則局部水頭損失為②90°彎管在沿途管道中設置2個90°DN1000的彎管,其局部水頭損失系數,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為③DN1000閘閥DN1000閘閥對應的局部阻力系數,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④進出口沿線有2個進口,1個出口,對應阻力系數分別為和綜上,濾池至清水池的水頭損失之和為取0.36m,在該設計中普通快速濾池的最大作用水頭是2.0~2.5m,在該設計中取2.5m。3)平流沉淀池—普通快速濾池根據表中。由集水槽匯水后統(tǒng)一供給濾池,通過DN1400的管道輸送到濾池中。①異徑丁字管在平流沉淀池到普通快速濾池的沿線的管道中設置一個異徑丁字管,其局部水頭損失系數=等徑匯合流丁字管值+突然擴大值=3.0+0.2586=3.2586,沉淀池出水管DN1000,流速為0.8m/s,該局部水頭損失②90°彎管在沿途管道中設置2個90°DN1000的彎管,其局部水頭損失系數,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為③閘閥在沿路管線中設置2個DN1000閘閥,對應的局部阻力系數分別為,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④進出口平流沉淀池到普通快速濾池中有一個進口,兩個出口,且進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數分別為和綜上,平流沉淀池到普通快速濾池的的水頭損失之和為設計中取0.30m。4)混合器—絮凝池根據表中①閘閥沿線設2個DN1000閘閥,阻力系數為,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②進出口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至絮凝池有兩個進口,兩個出口,且進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數分別為和綜上,管式靜態(tài)混合器至絮凝池的水頭損失之和為設計中取0.26m。5)清水池—吸水井根據表中計算清水池到吸水井的沿程水頭損失為0.01943m。①閘閥在沿線管道中設置2個DN1000閘閥,對應的局部阻力系數分別為,管道中對應的流速0.88m/s,該局部水頭損失②進出口清水池到吸水井沿線有兩個進口,兩個出口,且進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數分別為和綜上,清水池到吸水井的水頭損失之和為設計中取0.26m。6.2.2水處理構筑物液面標高設計計算(1)清水池清水池最高水位標高103m,池頂標高104.66m。(2)濾池濾池液面=清水池最高水位+濾池到清水池水損+最大作用水頭==103+0.32+2.53=105.85m。(3)沉淀池沉淀池液面=濾池液面+沉淀池到濾池水損+出水渠水損+跌水損失=105.85+0.37+0.17+0.09=106.48m。(4)過渡區(qū)過渡區(qū)液面=沉淀池液面標高+穿孔花墻水頭損失=106.48+0.12=106.6m。(5)絮凝池絮凝池液面=沉淀池與絮凝池的過渡區(qū)液面標高+絮凝池水頭損失=106.6+0.31=106.91m。(6)吸水井吸水井液面標高=清水池最高水位-清水池到吸水井水頭損失=103-0.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