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天氣
第1課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有陰、晴、雨、雪、風等。
2.理解天氣的基本要素包括氣溫、云量、風、降水等。
3.認識大氣圈的組成及天氣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大氣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科學思維
1.通過觀察和記錄天氣現(xiàn)象,形成對天氣變化的初步認識。
2.引導學生思考天氣變化的原因和規(guī)律。
探究實踐
1.使用簡單的圖畫和詞句記錄觀察到的天氣。
2.通過小組討論,分享各自對天氣的觀察結果和感受。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關注天氣變化的習慣,為日常生活做好準備。
2.強調天氣觀測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不同詞匯描述天氣;理解大氣圈與天氣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
難點:歸納觀察天氣的維度(氣溫、風、云量、降水等)。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播放“雨過天晴”的視頻):剛才還下著雨,一轉眼,雨過天晴,一道彩虹出現(xiàn)
聚焦
在天空中。天氣真是多變啊,同學們知道哪些天氣現(xiàn)象?
(5分鐘)
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經(jīng)歷的天氣變化(陰、晴、雨、雪等)。
活動i:認識天氣現(xiàn)象
師:你知道圖中的天氣現(xiàn)象嗎?如果讓你畫下來,該怎么畫?
教師依次出示“晴”“多云”“陰”“雨”“雪”等天氣的照片,引導學生描述圖片
中顯示的天氣現(xiàn)象,并試著畫一畫這種天氣現(xiàn)象,便于后面記錄天氣現(xiàn)象。
探索
活動2:描述天氣的詞匯
(20分鐘)
師:若想描述天氣的冷熱,我們可以說炎熱、寒冷等,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詞和句來描
述天氣呢?請同學們根據(jù)觀察維度(氣溫、風、云量、降水等)的不同,填寫記錄單中的
表格。
學生分組討論,并填寫記錄單。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類型詞、句
表示冷熱炎熱、寒冷、涼爽、溫暖……
表示刮風大風、臺風、微風、龍卷風……
表示陰晴陰天、多江、晴天、萬里無點
表示雨雪小雨、大雨、大雪、冰雹...
探索活動3:觀察、記錄當天的天氣
(20分鐘)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畫和描述天氣,請同學們觀察今天的天氣,并用合適的圖畫
和文字進行記錄。
學生分小組到室外觀察,用圖畫或文字記錄天氣。
活動結束后,展示優(yōu)秀觀察記錄。
活動4:閱讀資料,分享收獲
播放視頻(觀察天氣),結合大氣圈示意圖解釋風、雨等現(xiàn)象的成因。風就是空氣的水平
流動,云是水汽的垂直上升,雨是小水珠的垂直降落……
(1)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記錄天氣?
總結:可以從氣溫、降水、風、云量等方面觀察、記錄天氣。
研討
(2)大氣圈里有哪些天氣現(xiàn)象?說一說我們對大氣圈的認識。
(10分鐘)
總結:大氣圈里有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大氣圈是包圍著地球的一層厚厚的大
氣,大氣中含有氮氣、氧氣、水汽等。
拓展
布置任務:連續(xù)一周記錄每天的天氣,完成《天氣觀測記錄》。
(5分鐘)
我們關心天氣
1.天氣現(xiàn)象:陰、晴、雨、雪……
2.觀察天氣:氣溫、風、云量、降水等
'冷熱:炎熱、寒冷……
板書設計
3.描述天氣,刮風:大風、微風……
陰晴:多云、萬里無云……
雨雪:小雨、大雪……
4.大氣圈一一大氣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活動1:比較尺子與氣溫計
觀察兩者的相同點(都是測量工具,都有刻度、單位)和不同點(用途、結構、單
位),更深刻地理解氣溫計的結構。
了解氣溫計一大格和一小格的含義,為下一泳節(jié)做準備。
探索活動2: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shù)和記錄
(20分鐘)師:如果給你一個氣溫計,你會用嗎?與尺子一樣,使用氣溫計最重要的就是會讀
數(shù),所以我們今天先學習讀數(shù)。
用氣溫計模型演示"38。門“-4。(:〃的讀寫??偨Y氣溫計讀數(shù)和記錄的規(guī)律。
師:請各小組領取氣溫計模型,一位同學操作模型,其他同學嘗試著讀一讀。
學生自主操作并填寫記錄單。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1)我們在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shù)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注意什么?
總結:要注意分清是零上溫度還是零下溫度(零上溫度越往上數(shù)字越大,零
研討
下溫度越往下數(shù)字越大)。
(10分鐘)
(2)利用氣溫計測量氣溫對于我們父流大氣情況有什么幫助?
總結:能讓我們更準確地描述天氣情況。
對比觀察體溫計、水溫計和氣溫計,重點解決問題“用來測什么,量程(最
大、最?。┠軠y多少攝氏度,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攝氏度”。
拓展討論:能用G溫計或體溫計測量開水的溫度嗎?為什么?
(5分鐘)總結:不能。開水的溫度可高達100℃,氣溫計最多只能測50C,體溫計
最多只能測42用氣溫計或體溫計測量開水的溫度,不僅測不出來,還容易損
壞氣溫計或體溫計。
認識氣溫計
1.結構:玻璃泡、液柱、刻度、單位符號(℃)
[三十八攝氏度:38℃
2.讀數(shù)和記錄1零攝氏度:0℃
板書設計
?零下四攝氏度:-4℃
氣溫計:大氣溫度
3.不同溫度計j體溫計:人體溫度
【水溫計:液體溫度
第3課測量氣溫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理解測量氣溫的規(guī)范方法(百葉箱的作用、測量高度、環(huán)境要求)。
2.知道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guī)律(午后氣溫較高,早晚較低)。
3.認識氣溫數(shù)據(jù)對描述天氣和預測天氣的重要性。
科學思維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記錄和圖表繪制分析氣溫變化趨勢的能力。
2.掌握測量氣溫的正確方法和時間選擇。
探究實踐
1.選擇一天中的多個時間點,測量并記錄室外同一地點的氣溫。
2.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氣溫變化折線圖。
態(tài)度責任
L培養(yǎng)學生持續(xù)觀測和記錄的習慣,培養(yǎng)耐心和毅力。
2.意識到氣溫測量對天氣預報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規(guī)范使用氣溫計,繪制氣溫變化示意圖。
難點:分析氣溫變化的原因(陽光照射)、理解晝夜溫差。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含實驗視頻:測量氣溫)、氣溫計等。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早晨,太陽還沒升起,感覺比較涼爽縣至寒冷;中午,太陽當空照,天氣
聚焦變得暖和甚至炎熱。一天中的氣溫會如何變化呢?怎樣利用氣溫計測量一天中氣溫
(5分鐘)的變化呢?氣溫變化有規(guī)律嗎?
調動學生的日常認知,從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溫度從低到高再S低。
活動1:了解氣溫計的使用方法
師:氣溫計要怎么用呢?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到開闊的地方、到太陽下……
師:一般我們使用氣溫計,往往會將它放到百葉箱中,百葉箱的百葉可以讓空
探索氣流通,再把百葉箱放到通風良好、不受阻擋的草地上,氣溫計要離地L5米,簡
(20分鐘)單來說,就是要在陰涼通風處測量氣溫。另外,在使用氣溫計時,還應注意手不要
觸碰玻璃泡、液柱高度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和液柱頂端保持齊平。
活動2:測■一天的氣溫
分組在8點、10點、12點、14點、16點測量室外同一地點的氣溫,記錄朗琳
繪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制氣溫變化示意圖。(在氣溫計模型圖上涂色表示液柱高度)
探索
總結:一天中的氣溫先變高,后變低,14點的氣溫最高。(課件中的紅線和
(20分鐘)
綠線可以根據(jù)上課當天的實際氣溫來調節(jié))
(1)我的記錄和同學的記錄相同嗎?為什么要嚴格按照氣溫計的使用方法測
量氣溫?
總結:規(guī)范操作可以確保數(shù)據(jù)準確。
研討(2)室夕1天中的氣溫是怎樣變化的?
(10分鐘)總結:先升高,后降低.
(3)將多個涂色后的氣溫計模型圖按照時間順序連續(xù)排列,這樣描述氣溫有
什么優(yōu)點?
總結:可以簡西明了地看出一天中的氣溫變化規(guī)律以及最高和最彳氐氣溫。
拓展布置任務:從放學后到睡覺前,每隔2小時測一次室外同一地點的氣溫,結合
(5分鐘)天氣預報對比一天中氣溫的最低點。
測?氣溫
'陰涼、通風處
L氣溫計的使用方法‘離地面1.5米
板書設計
讀數(shù)時視窗口液柱頂端齊平
2.一天中氣溫的變化:先變
局),后變低
1.完成《一天的氣溫》記錄單,標注最高和最低氣溫時間。
習題設計
第4課測量降水量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理解降水量的定義(一定時間內、水層深度)。
2.知道雨量器的構造原理(直筒、透明、“0”刻度的位置)及降水等級標準。
3.了解不同降水形式(雨、雪等)的降水量的測量方法。
科學思維
1.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統(tǒng)一降水量的測量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和實際操作,理解降水量測量的科學原理。
探究實踐
1.制作簡易雨量器,進行模擬降雨實驗并測量降水量。
2.在下雨時使用自制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并對照等級標準確定降水量等級。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2.意識到降水量的測量在氣象預報和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制作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難點:不同降水形式(雨、雪等)的降水量的測量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含實驗視頻:測量降水量)、直筒透明杯、刻度條、透明膠帶、噴壺(模擬降
雨)等。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下了一場雨,這是小雨還是大雨?怎樣科學地描述雨量的大小?
學生交流討論,引出降水量的概念,強調降水量是指一定時間內,降落在一定面積地
聚焦
面上的水層深度(以毫米為單位)。[小學學霸作業(yè)本科學三年級上(JK版)]
(5分鐘)
師:為什么降水量不叫降雨量?除了下雨,大自然中還有哪些降水形式?
引出降水還包括下雪、下冰雹等。
活動1:制作簡易雨■器
步驟:選一個直筒透明杯,貼刻度條(“0”刻度與杯內底面上沿齊平),在刻度條
外貼透明膠帶防水。
探索師:能選擇其他形狀的杯子做雨量器嗎?粗細不同的杯子測量結果一樣嗎?
(20分鐘)學生討論。
總結:直筒杯測量降水量更準確,不同粗細的直筒杯測量結果是一樣的。
活動2:用噴壺做模擬降雨實驗,用雨■器測■降水?并記錄
將多個雨量器放在一起,用噴壺均勻噴灑,測量三次,減少實驗偶然性,讀取數(shù)據(jù)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并記錄到表格中。注意讀數(shù)的時候視線要與刻度相平。
探索活動3:對照“24小時降水?等級標準”確定降水■等級
(20分鐘)展示“24小時降水量等級標準”(如:小雨0?9.9毫米,中雨10?24.9毫米
等),厘清數(shù)據(jù)與降水量的關系。用自制雨量器測量24小時的降水量。
(1)用自制雨量器測量降水量時,要注意什么?
總結:需要注意測量的時長是24小時,雨量器要放置在水平地面處,數(shù)據(jù)讀取時視
研討
線要與刻度相平(與溫度計對照,強調測量的嚴謹性)……
(10分鐘)
(2)下雪也屬于降水,怎樣測量下雪天的降水量?
總結:待雨量器中的雪完全熔化后再讀取液面的示數(shù)。
查閱資料:暴雨預警。
藍色預警: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亳米以上,或者已達50亳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續(xù)。黃色預警: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拓展
續(xù)。橙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5分鐘)
續(xù)。紅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毫米以
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當
有預警的時候,我門盡量不要外出,做好安全防護。
測■降水?
1.降水量:一定時間內、水層深度(單位:毫米)
2.測量工具:雨量器
小雨(0?9.9毫米)
中雨(毫米)
板書設計10~24.9
3.等級標準《大雨(25?49.9毫米)
暴雨(50?99.9毫米)
大暴雨(100~249.9毫米)
4.暴雨預警:藍一黃一橙一紅(等級升高)
第5課觀測風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風向是風吹來的方向(八個方位),風力是風的強弱(等級劃分)。
2.認識觀測風的簡易工具(風旗、風向標)。
3.熟記國際上常用的蒲福風力等級表。
科學思維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地面物體判斷風的大小和方向。
2.培養(yǎng)學生使用蒲福風力等級表判斷風力等級的能力。
探究實踐
1.制作小風旗等觀測工具,到室外觀察并記錄風力和風向。
2.通過觀察自然物體(如樹枝、炊煙等)判斷風向和風力等級。
3.使用蒲福風力等級表判斷實際觀測到的風力等級。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意識到強風(如臺風)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區(qū)分風向(風吹來的方向)和風力(風的強弱)。
難點:用風旗或自然物體判斷風向和風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含實驗視頻:觀測風)、輕薄的布、吸管、方位圖、《風的觀測記錄》記錄單等。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一陣風,吹散了蒲公英的種子。你看見風了嗎?風是從哪個方向吹來的?風有
聚焦多大?怎樣觀測風的大小和方向呢?
(5分鐘)展示共■版林73次Wi*7網(wǎng)2上Ml風旗飄動、炊煙裊裊、樹枝的圖片,引出
風向(如北風是從北方吹來的風)和風力。
活動1:制作一面小風旗
用輕薄的布和吸管制作小風旗。
探索
活動2:記錄風力和風向
(20分鐘)
到室外觀察:風旗不動(無風)、風旗微動(微風)、風旗展開飄動(大風)。對
照方位圖,記錄風謨指向(如風旗指向南方:北風),填寫《風的觀測記錄》。
(1)借助不同物體、使用不同方法觀測風,結果相同嗎?
研討
總結:風向結果相同,風力結果可能不相同。觀測時會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風力
(10分鐘)
參照的標準不一致。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2)在觀測風的過程中,風力和風向有變化嗎?遇到有變化的情況,我們怎么判定
研討風力和風向?
(10分鐘)總結:可能會有變化。應多次測量,以一定時間內出現(xiàn)次數(shù)多的風力和風向
為準。
拓展蒲福風力等級表是國際上常用的風力等級表,試著利用蒲福風力等級表判斷風力
(5分鐘)等級。
觀測風
1.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無風(風旗不動)
2?風力1微風(風旗微動)
板書設計【大風(風旗展開飄動)
風旗
3,工具,風向標
〔蒲福風力等級表(0?12級)
第6課觀察云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云量和云的形狀(卷云、積云、層云)是描述云的重要特征。
2.理解云與天氣(晴、多云、陰)的關系。
3.認識云的形成與水蒸氣凝結的關系(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
科學思維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云最、形狀等特征,判斷天氣情況。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比和分析,理解云與天氣的內在聯(lián)系。
探究實踐
1.到室外觀察云,記錄云量和云的形狀。
2.根據(jù)觀察結果,判斷當天的天氣情況。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能力。
2.強調觀察云在天氣預報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云量和云的形狀判斷天氣。
難點:準確分類云的形狀。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含實驗視頻:觀察云)等。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驕陽似火的晴天,是曬谷子的農民最喜歡的天氣。晴天有云嗎?云可以告訴我
聚焦
們哪些天氣信息?我們怎樣觀察云?
(5分鐘)
引出我們可以從云量、云的形狀兩個方面觀察云。
活動1:觀察、記錄云?
云量與晴、多云和陰的關系:
①陽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一一晴
②天空中云比較多,有時可以看到太陽一一多云
探索③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陽一一陰
(20分鐘)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引導學生對照圖示記錄云量。提醒學生觀察云時,不能直視
太陽.(圖書——一交流科學問題)
活動2:觀察、記錄云的形狀
對比圖片:像羽毛(像鉤子)的卷云、像魚鱗的積云和很厚很大團的濃積云、灰色
的覆蓋全天的層云,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在記錄單上記錄今天的云的形狀。
探索
活動3:從云■和形狀兩方面說一說,下大雨前的云是什么樣的
(20分鐘)
下大雨前往往是烏云,黑沉沉的,可能是濃厚的積雨云,也可能是厚厚的層云。
(1)出太陽的時候,一定是晴天嗎?看不見太陽的時候,一定是陰天嗎?
總結:出太陽的時候,不一定是晴天,多云天也能看到太陽;看不見太陽的時候,
也不一定是陰天,有可能是晚上或沙塵暴等天氣
(2)我們對今天的云量的判斷一致嗎?
研討總結:可能會不一致,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云量都會有差異。
(10分鐘)(3)比較我們對雨、風、云的觀測,哪個比較準確?哪個不太準確?說一說我們的
理由。
總結:對雨和風的觀測比較準確,因為雨和風都有可依據(jù)的量化標準,例如可以用
雨量器、風向標、風旗等工具測量降水量、風向、風力等。對云的觀測不太準確,因為
云的變化較快,易受時間影響。
太陽、云和雨的關系:太陽的熱量使水蒸發(fā),(抖音號、B站、小紅書、微信視頻號
拓展
等平臺搜索:PASS科學小課堂)形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空中受冷凝結,形成小水
(5分鐘)
珠,這些小水珠聚集在空中形成云。小水珠越聚越多,落下來就形成了雨。
觀察云
f晴——少量的云
1.云量j多云―云較多
〔陰——云多而密
卷云
云的形狀積云
板書設計2.1
1層云
‘積云變厚一可能下雨
,〈A與天=[羽毛狀一晴朗
"U卷玄[鉤子狀一可能下雨
’層云一陰雨天
第7課天氣預報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天氣預報包含的主要信息。
2.認識常見天氣符號及天氣預報用語的含義。
科學思維
1.引導學生理解天氣預報中的天氣符號和用語。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對比和分析,理解天氣預報與實際天氣的關系。
探究實踐
1.整理天氣觀測記錄,與天氣預報進行比較。
2.通過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了解未來天氣情況。
態(tài)度責任
1.認識到人類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了天氣預測的能力,體會科學與技術的進步。
2.強調天氣預報仕防災減災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解讀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天氣符號、風力、風向等信息。
難點:理解天氣預報的科學依據(jù)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含視頻:天領5報片段)。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師:我們每天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了解未來天氣,同學們有沒有關注過天母預報是怎
聚焦樣表示各種天氣現(xiàn)象的?我們之前做的天氣觀測記錄與天氣預報的內容一樣嗎?
(5分鐘)生:……
師:回顧本單元前幾節(jié)的內容,我們從哪些方面觀察、記錄了天氣?
活動1:整理天氣觀測記錄
展示班級記錄單,歸納觀測內容(氣溫、降水量、風向、風力、云量等內容要與上
課當天的實際相符)。
活動2:了解天氣預報
探索播放天氣預報片段。
(20分鐘)總結天氣預報包含的信息:氣溫、降水量、風向、風力、云量等。
師:天氣預報中很多信息以符號的形式出現(xiàn),認識天氣符號才能看懂天母預報。
找到天氣符號的規(guī)律,如根據(jù)云量的不同,歸納為晴、多云、陰;根據(jù)雨量的不同,用一
滴水到四滴水表示小雨到暴雨;雪的規(guī)律與雨相似。了解風的符峰化規(guī)律。
出示當?shù)靥爨▓髨D片,再次鞏固符號表達的意義。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活動3:比較天氣觀測記錄和天氣預報中的信息
探索
將天氣觀測記錄與活動2中查詢到的當?shù)靥鞖忸A報進行對比,找到相同和不同。如
(20分鐘)
“實測氣溫15C”與“預報9?18℃”,討論差異原因(預報范圍、測量時間等)。
(1)天氣預報中所包含的信息,與我們的天氣觀測記錄相
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結合毓9鞭夔翻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
怎樣解釋?
總結:天氣娜和天氣觀測記錄在天氣現(xiàn)象、風向、風力、云量等方面基本相同,
研討
氣溫略有不同,天氣預報給出的是一個氣溫范圍,天氣觀測記錄只有一個氣溫。因為天
(10分鐘)
氣預報給出的是一天的最低氣溫(清晨日出前)和最高氣溫(14時左右),我們在觀測
天氣時通常在這個時間段內,所以我們觀測到的氣溫在天氣預報給出的氣溫范圍內。
(2)我們有哪些查詢未來天氣的方法?
總結:廣播、電視、手機……
拓展在天氣預報中,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氣一樣嗎?
(5分鐘)了解不同地區(qū)因為地理位置、地形、陽光直射程度等不同,天氣情況也會不同。
天氣預報
板書設計1.預報內容:氣溫、降水量、風向、風力、云量等
2.天氣預報中的天氣符號
第8課天氣的影響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理解不同人群對“好天氣”的不同需求。
3.認識常見惡劣天氣(暴雨、臺風、高溫)的危害及應對措施。
科學思維
1.引導學生思考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案例分析,理解天氣變化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探究實踐
1.根據(jù)天氣預報,制訂合理的活動計劃。
2.通過小組討論,分享各自對天氣影響人們生產、生活的看法和應對方法。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應對天氣變化的態(tài)度。
2.認識到天氣作為自然環(huán)境的一部分,其變化會對社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深遠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利弊,提出應對措施。
難點:辯證看待天氣的影響。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聚焦師: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
(5分鐘)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天氣,總結出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
活動1:記錄天氣預報
師:既然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就要關注好天氣,比如周末要去爬山,我
們怎么知道適不適合出游呢?
生:看天氣預報。
播放當?shù)氐奶鞖忸A報視頻或展示圖片。
探索
如果是晴天,就適合出游,雨天就不適合出游,我們要根據(jù)天氣預報,等顫對天
(20分鐘)
氣的變化。
活動2:討論人們對天氣變化的應對方式
如天氣預報會下雨時,學生上學要帶好雨具、農民曬谷子要提早將谷子收起來等。
活動3:對于同樣的天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
分組討論:下雪時,學生、農民、環(huán)衛(wèi)工人、游客分別會有什么反應?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學生會開心,因為課余時間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種小麥等作物的農民會開心,因
探索
為雪水可以緩解土地干旱,而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民則會擔心大雪壓塌大棚;一些游客會
(20分鐘)
開心地享受雪景,還有些游客會因無法出行而沮喪;環(huán)衛(wèi)工人會擔心增加勞動強度。
(1)家鄉(xiāng)常見的惡劣天氣是什么?(如臺風、暴雨)它有哪些影響?
總結:臺風能給大家?guī)頉鏊?,但也容易對建筑、植物等造成破壞,導致交通癱瘓,甚
研討
至引發(fā)泥石流,—1等地質災害。
(10分鐘)
(2)不同的人對“好天氣”的認識是一樣的嗎?請舉例說明。
總結:不一樣。如賣傘的人認為卜雨是好天氣,曬谷子的農民認為晴天是好天氣。
拓展天氣對植物有哪些影響呢?從溫度、光照、降水、極端天氣等展開說一說。
(5分鐘)角色扮演:分組表演“天氣對動植物的影響〃小話劇(如"寒風〃吹過,"小草〃彎腰)。
天氣的影響
1.對生活的影響:出行、穿衣、活動安排
,農業(yè)
2.對生產的影響,
板書設計
J下雨——外出帶雨具
3.應對措施1干旱一灌溉
1高溫——防暑
4.不同需求:農民盼下雨,游客盼晴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方合作協(xié)議書法律條款解析
- 第五課 我國基本制度教學設計-2025-2026學年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五四學制)
- 基于超聲強化研磨的24CrNiMo高鐵制動盤的高溫摩擦學性能研究
- 木質顆粒燃燒溫度分布式多光譜測量技術研究
- 針對主要貿易國植物源中新型農殘的定性識別和定量檢測研究
- 基于均勻磁場的鋼筋缺陷檢測方法的研究
- 氟化物通過ERK1-2-IL-33-NF-κB-MMP-9信號通路影響學習記憶功能的機制研究
-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一章節(jié)測試卷
- 高校實驗動物管理規(guī)范與操作手冊
- Unit 7 Fruit說課稿-2023-2024學年小學英語二年級下冊北師大版(一起)
-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行業(yè):2025年家庭教育市場消費者行為分析報告
- 蘇州加裝電梯協(xié)議書范本
- 大單元教學設計課件講解
- 城市市容管理課件
- 門診護理服務規(guī)范課件
- 首件工程(隧道)實施方案
- 孝心教育主題班會
- DR影像技術擺位課件
- 肝囊腫的護理查房
- nba籃球管理制度
- 公司廠房出租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