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5講核舟記
新H知H導H航
基)同叵}版
一、作者介紹
魏學潰(約1596—約1625),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長子,嘉善(今
屬浙江嘉興)人,萬歷四十年(1571)為諸生。魏學海在七歲時就能做詩,生性孝順。曾經有
一次不小心摔下橋,斷了腳,也不敢大聲喊痛,唯恐父母擔心受怕。年少時,曾和父親魏大中
一起到帷蕭寺苦讀,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誦。成年之后,以擅長寫文章聞名于鄉(xiāng)里之
問,而他所做的賦更是精妙,頗受大家的欣賞。魏學渺生活在晚明閹黨橫行的時期,天啟年間,
父親魏大中因上疏指責權奸魏忠賢結黨營私,被誣下獄,魏學凈暗中隨檻車進京,欲上書替父
罪,未能如愿。父死獄中,魏學洲匍匐扶棺返里,日夜哭不絕聲。距父死不逾月,竟哭而亡。
只活了三十歲左右。崇禎初年,曾詔旌他為孝子。一生沒做過官,著有《茅檐集》8卷,為《四
庫全書》收錄。明崇禎元年(1628),閹逆伏誅,魏大中次子學濂刺血上《痛陳家難疏》,訴
說父死并白兄學涉殉孝狀。思宗白其冤,追贈大中為太常卿,謚“忠節(jié)”,予祭葬,學涉配祭
附葬,私謚“孝烈”。于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后又于祠前建忠臣孝子坊,邑人稱為魏家祠堂、
魏家牌樓。祠坊屢經修葺,民國二十六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軍飛機炸毀,原址即今嘉
善影劇院址。
二、文體知識
本文題目有“記”字,與《桃花源記》不同:
從對象看,《桃花源記》記的是事,是記敘文;而《核舟記》記的是工藝品,是說明文,
題目中的“記”在這里是描述、摹寫的意思。
從語言看,《桃花源記》多用描寫;而《核舟記》則多用說明。
《虞初新志》所收多為明末清初一代文人的文言小說。這部小說集的特色,是以當代之人
選當代之文,把傳記、志怪、游記、寓言、隨筆等大多難登大雅之堂的文字都熔于一爐,不分
門類,錯綜無次。
三、創(chuàng)作背景
明朝的時候,我國的微雕技藝已經相當高妙,如明代馮夢龍的《古今譚概》一書中“雕刻
絕藝”條記載:吳人顧四以核桃刻小船,“蓬、橘、舵、櫓、纖、索莫不悉具”;上刻三人,
并有各種器物及對聯等。與本文記載的核舟頗為相像,同時還記載了“橄欖花籃”和其他一些
微雕藝術品,可見當時微雕技藝之一斑。
本文選自《虞初新志》卷十(清代張潮編,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文中所記核舟
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師王叔遠。據清代筆記記載:王叔遠,常熟人,又名叔明,號“初平山
人”,曾到過寧波,并創(chuàng)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1994年,在寧波鎮(zhèn)海發(fā)現了一枚桃核舟,
核舟船篷一側,有一明顯為“明”字的標志,“明”是王叔遠的簡稱,其方位與魏學涉《核舟
記》中記載的“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情況完全一致。經過專家鑒定,此枚核舟為王叔遠
晚年作品。
大蘇泛赤壁: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被人誣陷所作詩文有毀謗朝廷的意圖,被捕
入獄。最終他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擔任一個有名無實的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他
泛舟游覽黃州城外的赤鼻磯(并非真正赤壁之戰(zhàn)所在地),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以
寄吒他謫居時的心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
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佛?。?032—1098),宋代名僧。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四、字音字形
為w6i宮室、器皿、人物罔wang不因勢象形
嘗貽yi余核舟一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bu奇jf
高可二黍shU許中軒xu加敞者為艙
箸rud篷覆之石青稷san之
中峨e冠guan而多髯ran者為東坡各隱卷底衣褶zhe中
袒匕口胸露乳,矯j匕0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shii
臥右膝xf,i出qii右臂支船左臂掛念姝倚yi之
舟尾橫臥一楫ji居右者椎髻ji仰面
五、課文朗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
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
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貝IJ/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穆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
東波/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坂/現右足,
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
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
——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和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
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臼“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箸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
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嘻,技/亦靈怪矣哉!
六、詞語匯總
(一)重點詞語
1.為宮室、器皿、人物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勢象形因:順著,就著。象:模仿,指雕刻。
3.嘗貽余核舟一貽:贈。
4.身可二黍許可:大約。
5.其兩膝相比者比:靠近。
6.佛印絕類彌勒絕:極。類:像。
7矯.首昂視矯:舉。
8.神情與蘇、黃不屬屬:相類似。
9.珠可歷歷數也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10.其人視端容寂端:端正,正視。
11其.船背稍夷夷:平。
1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盈:滿。
(二)通假字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0
2.訕右臂支船“訕”同“屈”,彎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橫著。
(三)一詞多義
1.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形容詞,奇妙、奇特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名詞,零數
2為:
為宮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軒敞者為艙是
3.有:
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爐上有壺表示領有,與“無”相對
4.可:
高nJ二黍許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可以
5端.:
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名詞,指事物的一頭
其人視端容寂形容詞,端正,正
6者.:
中軒敞者為艙……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7.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連詞,表并列,并且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連詞,表轉折,但是
啟窗而觀連詞,表順承,然后
8.蓋:
蓋大蘇泛赤壁云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原來是
9.云:
蓋大蘇泛赤壁云旬尾語助詞,無實際意義
此中人語云動詞,說
(四)古今異義
1.臥右膝。古義:動詞的使動月法,使……平放。
今義:躺下,躺著的樣子。
2.其兩膝相比者。古義:靠近;今義:兩個事物進行比較。
3高.口J—?黍許。古義:大約;今義:可以。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古義:通“揀”,挑揀;今義:簡單,容易。
5.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古義:尚,還;今義:曾經。
6.約八分有奇。古義:零數;今義:不成雙的(跟“偶”相對)。
7.雕欄相望焉古義:對著;今義:向遠處看。
(五)詞的活用
1.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臥: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平放。
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2.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峨冠:名詞作動詞,帶著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詞作動詞,梳著椎形發(fā)髻。
4.石青稷之。石青:名詞作狀語,用石青。梭:名詞用做動詞,涂染。
5.磐篷覆之。磐篷:名詞用作狀語,用箸篷。
6.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奇巧:形容詞作名詞,特殊技巧。
7.而豎其左膝。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豎,豎起。
七、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⑴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軒敞者為艙。(用動詞“為”表示判斷)
⑵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用動詞“為”表示判斷)
2.省略句
⑴各隱(于)卷底衣褶中。
⑵則題名(于)其上。
⑶(佛?。┡P右膝,訕右臂支船。
⑷嘗貽余核舟一(量詞省略)
3.倒裝句
⑴其兩膝相比者。原句應為:其相比者兩膝。(定語后置)
⑵為人五;為窗八/篆章一/核舟一。(數詞后置)
⑶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原句應為:蓋簡修狹桃核為之。
⑷細若蚊足,原句應為:若蚊足細。
八、課文翻譯
明朝有個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遠,能夠在直徑一寸的木頭上,雕刻出宮殿、器具、
人物,以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沒有一件不是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某些東西的形狀
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乘船在赤壁之下
游覽的情景。
小船從頭到尾長約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寬敞的剖分是船艙,
用磐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開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開窗戶來看,雕
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它,就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
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子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坐在右邊,黃
魯直坐在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著一幅手卷。東坡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
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么似的。東坡露出右腳,魯直
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緊靠著的兩膝,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
勒佛,敞胸露懷,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類似。他平放著右膝,彎著右臂支撐在船上,
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挨著左膝一一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槳。槳的左右各有一個船工。右邊的船工梳著椎形發(fā)髻,仰著臉,左手靠
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好像在大聲喊叫的樣子。左邊的船工右手握著蒲葵扇,左手撫
摸茶爐,爐上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燒茶的聲音。
那只船的頂部較平,就在上面刻著作者的題款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
遠甫刻”,字跡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筆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篆書的圖章一
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C
總計一條船上,刻了五個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
對聯、題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不滿一寸。應該是(王叔遠)挑
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藝也真神奇?。?/p>
九、核心理解
1.“核舟”的精湛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現“尺幅千里”的雕刻藝術。如船體“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其長曾不盈寸”,卻雕刻了五個人、八扇窗,磐篷、楫、爐、壺、手卷、念珠各一,對聯、
題名和篆字圖章共三十四個字,可見雕刻技藝的精湛。
②善于將靜態(tài)的人物動態(tài)化,表現出舟中人物不同的個性特征。核舟上共雕刻了五個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現。蘇軾是黃庭堅的前輩,所以他是“左手撫魯直背”;黃庭堅是蘇軾門
生兼友人,所以與蘇軾共處時,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表現出來的是“如有所語”。佛印
是僧人,灑脫不群。兩個舟子,動靜相宜,互為補充,富有情趣。
③于精細微小處展現刀筆之神與“象”外之韻。如八扇窗是“左右各四”,既有數量之美,
又有對稱之韻。雕刻著花紋的欄桿也是對稱的。窗上的對聯不僅字數相等,而且內容相對。
2.核舟介紹順序:船艙一船頭一船尾一船背,空間順序。
3.作者為什么不按照船頭、中間、船尾的順序一一介紹?
首先,這只核舟兩頭尖尖,中間部分較為厚實且有高度,被刻為船艙、船篷。所以首先介
紹中間部分,這是這條船視覺上的“主體”的緣故。
其次,中部的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
象感知蘇軾當年泛舟赤壁時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如果我們把核舟比作一幅圖畫的話,船艙無疑就是背
景部分了,先說背景,不僅可以引人入勝,而且可以使讀者初步感受這個環(huán)境中的特殊氛圍。
“主體”既明,船頭的三個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蘇、黃、佛印是主要人物,故
此要先講。船尾舟子是陪襯人物,故而后說。總之,作者這樣寫,一是為了表達方便,二是為
了遵循事物內在的邏輯?;谝陨显?,所以作者沒有按照船頭、中間、船尾這樣一般的順序
進行介紹。
4.作者在介紹船頭時,用了一系列方位詞,請找出來,想一想這些方位詞有何作用?
船頭坐三人,中峨屐而多揖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克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
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
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用“中””右,,“左”三個方位詞分別交代船頭的人物及他們的位置,突出蘇東坡的主人
地位,緊扣“大蘇泛赤壁”的主題。后用“左”“右”描繪蘇、黃的姿態(tài)、神情和動作,表現
二人的友好關系和相互切磋、談論時的神情,進一步顯示了王叔遠雕刻刀法的奇巧。這些詞表
明了作者觀察之細膩、描寫之逼真。
5.王叔遠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
字,而不是諸如花草鳥獸之類的內容?
為了和核舟“大蘇泛赤壁”的雕刻主題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6.作者描述的舟子的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這樣寫?
①兩個,,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顯得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仿
佛專注聽“茶聲”。但營造了一個共同的氛圍一一愉悅、輕松、活潑、自樂。
②再加上舟楫的“橫臥"更加展現出一種有楫等同無楫、有舟子等同無舟子1勺放任自流
的情形。
③這樣寫,是為了使船尾之境與船頭之景遙相呼應,實現對船首氛圍的烘托。
十、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對我國明代的一件微雕作品一一“核舟”詳細介紹,贊揚了雕刻者王叔遠的高超
技藝,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及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十一、寫作特色
1.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本文介紹核舟、采用了總分結合、依次介紹的寫法,有條不紊,給人以條理清晰的印象。
首先,概括介紹,使讀者對王叔遠技藝的精巧有一個總的印象。其次,先總起一句,指出核舟
的大小,然后以核舟各部分所在的不同位置為序做詳細說明:船艙一船頭一船尾一船頂,結構
嚴謹。最后總結,照應開頭,深入一步。三個部分,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思路清晰。
2.總分結合,前后照應。
第一部分,概括介紹,使讀者對工藝美術家王叔遠技藝的精巧先有一個總的印象,這是總
說。第二部分,先總起一句,指出核舟的大小,然后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進行詳細說明。第
三部分,又是總說,照應文章開頭,但比第一部分深入了一層,它以一連串的數字做淙合統(tǒng)計,
使所說明的核舟給讀者留下更明晰的印象,加強了說明的效果。三個部分先總后分,分而后合。
結尾以“嘻,技亦靈怪矣哉”來收束全文,同開頭說的“奇巧人”相照應。
十二、理解性默寫
1.《核舟記》中,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蓋大蘇泛赤壁云。
2.《核舟記》中,蘇、黃二人的友好關系可以通過“左手扶魯直背”(一個動作)和“右手
指卷,如有所語”的(神態(tài))看出來。
3.《核舟記》中,作者以對人物姿態(tài)、神情的生動細膩的描述,具體說明雕刻人“固丕因
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的精湛技藝。
4.《核舟記》中,點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靈怪矣哉。
5.《核舟記》中,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語句是: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
態(tài)。
6.《核舟記》中,“核舟”的主要內容是:大蘇泛赤壁。
7.《核舟記》中,對船艙輪廓的描寫的句子:中軒敞者為艙,磐篷覆之。
8.《核舟記》中,作者本核舟技藝發(fā)出贊嘆之情的語句是:嘻,技亦靈怪矣哉。
9.《核舟記》中,突出蘇東坡形象特征的句子是: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10.《核舟記》中,寫佛印放浪形骸、超脫塵世之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11.《核舟記》中,說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12.《核舟記》中,船頭刻了的內容和布局是: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13.《核舟記》中,描寫右邊撞船之人的句子是: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
右趾,若嘯呼狀。
14.《核舟記》中,船尾刻了的內容和布局是: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十三、出自本文的成語
歷歷可數:可以清楚地一個個或一件件數出來。歷歷:分明的樣子。
考點一:劃分朗讀停頓
例1: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答案】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
結溝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
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
子的結構。這句話的意思是: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梢該俗鞔?。
考點二:理解通假字
例2:選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項()
A.舟尾橫臥一楫
B.臥右膝,訕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E.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答案】A
【解析】“通假”是指某字與另一字相通,或假借某一字來代替另一個字,有時用讀音相
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
A中不含通假字。B中的通假字是“謝”通“屈”,意為彎曲。C中的通假字是“衡”通
“橫”,意為橫著。D中的通假字是“有”通“又”。E中的通假字是“簡”通“揀"挑揀。
故答案為A。
考點三:解釋一詞多義
金1例3:下列一詞多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奇:奇妙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奇:余數
B.為宮室為:成為
中蛾冠向多髯者為東坡為:是
C.高可二黍許可,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可:可以
D.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端:東西的一頭
其人視端容寂端:端正
【答案】B
【解析】B.“為宮室”翻譯為“雕刻宮室”,“為”意思是做,這里是雕刻。故選B。
考點四:課文內容理解
在1例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第三段介紹蘇東坡、佛印、魯直于船頭的位置,從中間的蘇東坡介紹起是因為
這樣寫符合核舟的主題,蘇東坡是“泛舟”的主角。
B.文章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先概括介紹,然后按船艙、船頭、
船尾、船背順序具體說明,最后歸納小結。
C.本文在小中寓大,展現“尺幅千里”的雕刻藝術,將動態(tài)人物靜態(tài)化,表現其不同
人的個性特征,在細微之處絕不馬虎了事,展現刀筆之神和“象”外之韻。
D.文章結尾統(tǒng)計“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數目是與“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形成對比,
使人們感到這個藝術品有巧奪天工之妙,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藝。
【答案】C
【解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C.文章是把“把靜態(tài)人物動態(tài)化”,不是“將動
態(tài)人物靜態(tài)化”。故選C。
回薊由司
,基礎過關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器皿(mln)罔不(wang)炮余核舟一(yi)
B.有奇(qi)等篷(ru6)訓右臂(qu)
C.彌勒(mi)中打敞者(xuan)石青年之(sd)
D.篆章(zhuan)二季許(shO)峨麴而多髯(guan)
【答案】A
【解析】考查字音的識記。
B.有奇(qi)—ji;C.石青穆之(sd)—sdn;D.峨冠而多髯(guan)—guan;故選A。
2.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中軒/敞者/為艙
D.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斷句。
A.正確劃分應為“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C.正確劃分應為“中軒敞者/為艙”:D.“叔
遠”是王毅的字,“甫”是對男子的美稱,不能分開,所以這句話正確的劃分應為“虞山王毅
叔遠甫/刻”;故選B。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A.乃記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C.?D.?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例句中的“而”表并列。A.而,表承接;B.而,表
修飾;C.而,表并列;D.而,表轉折;故選C。
4.下面加點詞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而計其長曾?不盈寸B.其兩膝相比?者
C.矯首昂?視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古今異義詞的理解。
A.“曾”古義是“竟然”,今義是“曾經”;B.“比”古義是“靠近”,今義是“比較”;
C.“昂”古今含義都是“仰著(頭)”;D.“簡”古義是“挑選”,今義是“簡單”;故選C。
5.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嘗脂余核舟一(贈)高可*二黍許(可以)
B.其兩膝相中者(相比)期首昂視(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奇妙)佛印組類彌勒(絕對)
D.而計其長曾不歲寸(滿)如有所謂(說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A."可”,大約;B.“比“,靠近;C.“絕”,極;故選D。
6.船頭坐三人,中城冠而多拇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
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
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紇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柳.,神情
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下面句中加點詞與“其兩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人舍然大喜
C.既出,得其?船D.其?如土石何
【答案】C
【解析】木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虛詞的理蒯能力。解答比類題,要根據平時的文言詞匯積累,
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解釋。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虛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
意思來判斷。例句中的“其”:人稱代詞,他們的。A項,其:其中。B項,其:指示代詞,
那個。C項,其:人稱代詞,他的。符合題意。D項,其:表加強語氣,用在“如……何”前
加強反問語氣。故選C。
7.下列各句中“為”字的含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中城冠而多髯者與東坡。
A.中軒敞者為艙
B.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
C.全石以為■底
D.不足為外人道也
【答案】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
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的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jié)詞"頊中的“為”
和例句中的“為”含意相同,都為“是”的意思。B項,雕刻;C項,以……為;D項,對,
向。故選A。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中峨軍而多髯者為東坡B.可百整之
C.居右者他髻仰面D.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春
【答案】D
【解析】A.“峨冠”是名詞作動詞,帶著高高的帽子;B.“石青”名詞作狀語,用石青;
C.“推髻”名詞作動詞,梳著椎形發(fā)髻;故選D。
9.下列關于《核舟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核舟記》選自《虞初新志》,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海創(chuàng)作的一篇說明文。
B.作者用“奇巧”“靈怪”兩個詞語首尾呼應,贊嘆干叔遠微雕技藝的高超。
C.文章主體部分采用了從全舟到局部、從中間到兩邊、從上到下的空間順序來介紹核
舟,層次分明,絲毫不亂。
D.窗子左右刻寫的對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都出自
黃庭堅的作品。
【答案】D
【解析】D項,窗子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蘇軾的《后赤壁賦》,左刻“清
風徐來,水波不興”,出自蘇軾的《赤壁賦》。故選D。
10.下列對《核舟記》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對船頭上蘇軾、黃魯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勢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地描寫,
顯得非常生動逼真。
B.作者介紹船尾部分,寫舟子二人,一人悠閑、粗獷,一人神情專注,寫出了舟中輕
松的氛圍,跟船頭的情景相呼應。
C.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了王叔遠的雕刻作品,表現了他高
超的雕刻技藝。
D.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個細節(jié),并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清楚地表現出它的形象。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項,文中并未詳細寫魯直的外貌,只寫了
他的動作。故選A。
二、綜合性學習
11.央視特別節(jié)目《大國工匠》播出之后,引起熱議。一中學打算舉行“尋覓‘工匠精神’”
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
(1)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結合畫面內容,擬寫一句公益宣傳語。(20字以內)
(2)胡雙錢折射著這個偉大時代的“工匠精神”。大家在網上紛紛發(fā)帖點贊胡雙錢的事
跡,請你發(fā)一條帖子表達看法,要求用一種修辭手法。
作為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的一名高級鉗工技師,明雙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同
一個動作,整整35年。35個春夏歲月里,他加工過數十萬的飛機零件,但從沒有出現過一個
次品。
【答案】
(1)秉承工匠精神,鑄造中國品牌。
(2)35年來,您堅守了自己的夢想,唱響了時代的敬業(yè)之歌,譜寫了人生完美的篇章!
向您致敬,可愛的航空手藝人!
【解析】
(1)先觀察圖畫,左邊是一個刻著“中國品牌”的大石碑,右邊是一個工匠在打造這個
石碑,并有“工匠精神”四個小字表現他此時的心理活動??梢娐嬙⒁鉃椋捍蛟熘袊放瓶?/p>
的是工匠精神。據此可擬寫宣傳語如:秉承工匠精神,打造中國品牌。
(2)就材料中的胡雙錢事例,對他的這種“工匠精神”表示贊美,并用上一種修辭即可。
》提升專練
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
象彩,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
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
波不興”,石青梅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度市市級機關公開遴選考試真題
- 項目工程人員績效考核方案
- 堤防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修復方案
- 建設工程現場緊急救援方案
- 泡沫敷料在氣切護理中的應用
- 清障車專業(yè)知識培訓課件
- 彈簧增材制造工藝-洞察與解讀
- 智能碼頭作業(yè)優(yōu)化-洞察與解讀
- 視頻流實時分析-洞察與解讀
- 靜脈通路護理
- 2025年福建福州長樂機場海關輔助人員公開招聘10人筆試帶答案詳解
- 山東頤養(yǎng)健康產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2026屆高校畢業(yè)生校園招聘(463人)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紡織行業(yè)工人安全培訓課件
- 【高考真題】陜西、山西、寧夏、青海2025年高考歷史真題(含解析)
- 宣威課件教學課件
- 2025-2026學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綜合檢測試卷(含解析)
- 2025年浙江高考真題化學試題(解析版)
- GB/T 42125.13-2025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第13部分:實驗室用熱原子化和離子化的原子光譜儀的特殊要求
- 四川省宜賓麗彩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肝癌中醫(yī)護理查房
- 牛羊布氏桿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