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_第1頁
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_第2頁
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_第3頁
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_第4頁
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基礎護理學》習題集及答案休息與活動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休息的生理意義,正確的描述是A.僅通過減少體力活動實現(xiàn)B.核心是大腦皮質(zhì)抑制過程的擴散C.與睡眠是完全等同的概念D.主要依賴外界環(huán)境絕對安靜答案:B(休息是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過程擴散實現(xiàn),與睡眠有重疊但不等同,需內(nèi)外環(huán)境共同作用)2.正常成人睡眠周期中,快速眼動睡眠(REM)占總睡眠時間的比例約為A.5%-10%B.15%-20%C.20%-25%D.30%-35%答案:C(REM期約占20%-25%,與做夢、記憶鞏固相關)3.長期臥床患者出現(xiàn)“廢用性肌萎縮”的主要機制是A.蛋白質(zhì)攝入不足B.肌肉長期無負荷刺激C.血液循環(huán)障礙D.神經(jīng)傳導功能減退答案:B(活動減少導致肌肉缺乏機械應力刺激,肌纖維萎縮,與營養(yǎng)、循環(huán)無直接因果)4.評估患者活動耐力時,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是A.日常步行距離B.靜息心率C.運動后恢復時間D.血紅蛋白水平答案:C(活動耐力需結合運動后心率、呼吸恢復至基線的時間判斷,比單一指標更全面)5.為術后6小時患者進行床上活動指導,首要注意事項是A.保持患肢制動B.評估傷口疼痛程度C.指導深呼吸訓練D.協(xié)助翻身拍背答案:B(疼痛會限制活動意愿并影響效果,需先評估疼痛強度再制定活動計劃)6.關于睡眠周期的描述,錯誤的是A.每夜約4-5個周期循環(huán)B.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分為4期C.REM期喚醒后多能回憶夢境D.老年患者REM期比例增加答案:D(隨年齡增長,REM期比例逐漸減少,NREM深睡眠期縮短)7.預防臥床患者發(fā)生深靜脈血栓(DVT)的關鍵措施是A.每日按摩下肢B.使用彈力襪C.被動關節(jié)活動D.早期主動活動答案:D(主動肌肉收縮促進靜脈回流的效果優(yōu)于被動活動,是預防DVT的核心)8.患者主訴“夜間頻繁覺醒,醒后難以再入睡”,最可能的睡眠障礙類型是A.入睡困難B.睡眠維持障礙C.睡眠呼吸暫停D.晝夜節(jié)律紊亂答案:B(睡眠維持障礙表現(xiàn)為夜間覺醒次數(shù)≥2次且再入睡困難,與入睡困難(30分鐘內(nèi)無法入睡)區(qū)分)9.指導患者進行“等長運動”時,正確的示范是A.緩慢屈伸肘關節(jié)B.雙手用力對抗牽引帶C.扶床欄行走5米D.交替抬腿至30°答案:B(等長運動為肌肉收縮但長度不變,如對抗阻力的靜態(tài)收縮;等張運動涉及關節(jié)活動)10.評估睡眠質(zhì)量時,最能反映患者主觀感受的工具是A.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B.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C.阿森斯失眠量表(AIS)D.愛潑沃斯嗜睡量表(ESS)答案:A(PSQI涵蓋主觀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等7個維度,是常用主觀評估工具;PSG為客觀監(jiān)測)二、多項選擇題1.影響睡眠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A.病房溫度28℃B.夜間監(jiān)護儀報警聲C.同室患者咳嗽D.床上用品材質(zhì)粗糙答案:ABCD(溫度過高、噪音、他人干擾、觸覺不適均直接影響睡眠)2.活動受限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可能表現(xiàn)為A.肺活量降低B.痰液黏稠不易咳出C.肺底部淤血D.呼吸頻率代償性增快答案:ABC(活動減少導致呼吸深度變淺,肺底部血流淤滯,痰液積聚;呼吸頻率可能減慢而非增快)3.促進患者休息的護理措施包括A.制定個性化作息表B.睡前30分鐘協(xié)助溫水泡腳C.減少夜間不必要的治療操作D.告知患者“必須睡夠8小時”答案:ABC(D選項增加心理壓力,不符合休息的自愿性原則)4.關于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ROM)訓練,正確的操作是A.從近端關節(jié)向遠端關節(jié)移動B.每個關節(jié)重復5-10次C.活動幅度以患者無痛為限D.訓練后觀察關節(jié)有無腫脹答案:BCD(應從遠端向近端活動,如先手指后腕部,避免近端帶動遠端的代償)5.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典型表現(xiàn)有A.夜間打鼾伴呼吸暫停B.晨起頭痛C.白天過度嗜睡D.睡眠中頻繁翻身答案:ABCD(均為上氣道阻塞導致缺氧的典型癥狀)三、簡答題1.簡述NREM睡眠各期的特點及生理意義。答:NREM分為4期:①第1期(入睡期):淺睡眠,易喚醒,持續(xù)約5-10分鐘,為清醒到睡眠的過渡;②第2期(淺睡期):睡眠加深,眼球活動停止,持續(xù)約20分鐘,占總睡眠45%-55%;③第3期(中度睡眠期):腦電波出現(xiàn)δ波(1-3Hz),肌肉進一步放松,持續(xù)約15分鐘;④第4期(深度睡眠期):δ波占50%以上,難以喚醒,持續(xù)約15-30分鐘。NREM期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尤其第4期),促進組織修復、體力恢復。2.列出活動受限患者皮膚護理的要點。答:①每2小時翻身1次,使用氣墊床或減壓墊;②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及時處理汗液、尿液刺激;③觀察骨隆突處(骶尾、踝部、肩胛骨)皮膚顏色,觸診有無硬結;④避免拖、拉等摩擦動作,翻身時抬離床面;⑤加強營養(yǎng)支持,補充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促進皮膚修復;⑥對已出現(xiàn)壓紅的部位,可使用減壓貼或局部按摩(未破潰時)。3.如何對老年患者進行睡眠衛(wèi)生指導?答:①作息規(guī)律:固定起床和入睡時間,周末差異不超過1小時;②環(huán)境調(diào)整:保持臥室溫度18-22℃,濕度50%-60%,使用遮光窗簾;③睡前準備:避免咖啡因(茶、咖啡)、酒精及大量進食,可飲用溫牛奶;④限制臥床時間:僅在有睡意時上床,無睡意則離床活動;⑤日間活動:白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避免午睡超過30分鐘;⑥心理調(diào)節(jié):指導冥想或漸進式肌肉放松,減少焦慮;⑦避免依賴安眠藥,需用藥時選擇短效、低劑量。4.簡述協(xié)助患者進行主動運動的原則。答:①循序漸進:從被動運動→主動輔助運動→完全主動運動過渡;②個體差異:根據(jù)年齡、病情(如心臟病患者避免屏氣用力)、活動耐力調(diào)整強度;③安全優(yōu)先:床邊加護欄,必要時使用助行器,有人陪同;④動靜結合:運動后安排休息,觀察有無頭暈、心悸等不適;⑤目標明確:與患者共同制定每日活動目標(如“今日扶床欄行走10步”),及時反饋進步;⑥長期堅持:出院后指導家庭內(nèi)運動計劃(如爬樓梯、家務勞動),預防廢用綜合征。四、案例分析題案例1:患者男性,68歲,因“急性心肌梗死”行PCI術后3天,目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BP120/75mmHg,HR72次/分),主訴“長時間臥床腰酸背痛,想下床活動”。問題:(1)護士應如何評估該患者的活動需求?(2)制定初期活動計劃的要點有哪些?答案:(1)評估內(nèi)容:①病情:術后時間、心功能(Killip分級Ⅰ級)、有無心律失常;②活動耐力:詢問臥床期間有無胸悶、氣促,測靜息及半臥位心率、呼吸;③主觀意愿:疼痛評分(VAS2分),活動動機;④并發(fā)癥風險:下肢有無腫脹(排除DVT),肌力(下肢肌力4級)。(2)活動計劃要點:①從床上活動開始:第1日坐起30分鐘/次(2次),雙腿下垂床邊;第2日床邊站立(家屬攙扶)1-2分鐘/次;第3日室內(nèi)慢走5-10步/次(間隔30分鐘);②監(jiān)測指標:活動中HR不超過基礎值20次/分,無胸痛、頭暈;③輔助措施:穿彈力襪,活動前后按摩下肢;④教育:告知“活動后輕微乏力是正?,F(xiàn)象,若胸痛立即停止”;⑤記錄:每日活動時間、距離及反應,動態(tài)調(diào)整計劃。案例2:患者女性,45歲,“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1周,主訴“近3天夜間只能睡2-3小時,易醒,白天乏力”。查體:BP130/85mmHg,HR88次/分(靜息),情緒焦慮。問題:(1)分析該患者睡眠障礙的可能原因;(2)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答案:(1)可能原因:①疼痛:術后切口或腰部隱痛(VAS評分4分)影響入睡;②環(huán)境改變:住院環(huán)境陌生,夜間燈光、噪音干擾;③體位限制:需平臥位,長期固定姿勢不適;④心理因素:擔心手術效果、恢復時間,焦慮情緒;⑤藥物影響:術后使用激素(地塞米松)可能引起神經(jīng)興奮。(2)護理措施:①疼痛管理:評估疼痛性質(zhì),遵醫(yī)囑予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塞來昔布),指導分散注意力(聽輕音樂);②環(huán)境調(diào)整:夜間關閉大燈,使用地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