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昭通市昭陽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解析)一、教育綜合知識(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1.某教師在講解《桂林山水》時,通過播放桂林山水的實景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山的形態(tài)、水的顏色,進而總結“奇、秀、險”“靜、清、綠”的特點。這一教學行為主要體現(xiàn)了()教學原則。A.循序漸進B.直觀性C.因材施教D.啟發(fā)性解析:B。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過教師用形象語言描繪教學對象,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題干中教師通過實景視頻讓學生直觀觀察,符合直觀性原則的要求。2.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12-18歲青少年的主要發(fā)展任務是()。A.獲得主動感,克服內(nèi)疚感B.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C.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D.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解析:C。埃里克森將人格發(fā)展分為八個階段,12-18歲處于青年期,此階段的核心沖突是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發(fā)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批準。A.市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B.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C.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D.學校解析:C?!读x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4.某學生在學習“三角形”概念時,通過觀察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共同特征,概括出“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圍成的封閉圖形”的本質屬性。這一學習過程屬于()。A.概念形成B.概念同化C.命題學習D.符號學習解析:A。概念形成是指個體從大量的具體例證中歸納出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特征的過程。題干中學生通過觀察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實例,概括出共同特征,屬于概念形成。5.某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搭建能承重10kg的橋”的問題,要求學生分組設計方案并實踐驗證。這一教學活動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A.形象思維B.聚合思維C.發(fā)散思維D.直覺思維解析:C。發(fā)散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fā),沿著各種不同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教師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設計不同方案,體現(xiàn)了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二)多項選擇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6.下列關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角色轉變的表述,正確的有()。A.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B.從課程的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C.從“教書匠”轉變?yōu)榻逃虒W的研究者D.從單向的管理者轉變?yōu)榕c學生的平等對話者解析:ABCD。新課改要求教師角色發(fā)生多方面轉變:①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②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③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④教師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⑤師生關系上,教師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7.下列屬于學習遷移現(xiàn)象的有()。A.學會騎自行車后,學騎電動車更容易B.學完英語語法后,對學習法語語法有幫助C.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數(shù)學應用題理解速度更快D.運動員通過反復練習,投籃命中率提高解析:ABC。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A項是動作技能的遷移,B項是知識的遷移,C項是能力的遷移;D項是練習導致的技能熟練,不屬于遷移。8.依據(jù)《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下列行為符合“關愛學生”要求的有()。A.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B.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C.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D.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解析:ABCD?!吨行W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關愛學生”的具體要求包括: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9.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包括()。A.教師的領導風格B.班級規(guī)模C.學生的定型期望D.課堂學習環(huán)境解析:ABCD。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規(guī)模、班級的性質(如學生的群體規(guī)范、凝聚力)、學生的定型期望(學生對教師的期望)、課堂學習環(huán)境(如座位安排、教學設備)等。10.下列關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表述,正確的有()。A.由維果茨基提出B.指學生現(xiàn)有水平與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異C.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D.強調(diào)教師應提供“腳手架”幫助學生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解析:ABCD。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指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是現(xiàn)有水平,二是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即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把潛在的發(fā)展水平變?yōu)楝F(xiàn)實的發(fā)展水平,并創(chuàng)造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此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教師通過提供“腳手架”(如提示、引導)幫助學生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三)判斷題(共5題,每題1分,共5分)11.教育的個體功能是指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解析:×。教育的個體功能是指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社會功能才是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12.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解析:×。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強度與學習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系,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任務完成。13.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的成績提升越明顯,這體現(xiàn)了“羅森塔爾效應”。()解析:√。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遞給學生,學生會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14.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guī)定,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15.體罰學生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和身體健康權。()解析:√。體罰會傷害學生身體(身體健康權),同時侮辱學生人格(人格尊嚴權),屬于違法行為。(四)簡答題(共2題,每題5分,共10分)16.簡述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tǒng)一”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解析:(1)確保教學的科學性,教師傳授的知識必須準確無誤,概念清晰,原理正確;(2)結合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如歷史事件中的愛國精神、科學實驗中的嚴謹態(tài)度;(3)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課堂討論中的合作意識、作業(yè)評改中的責任意識;(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以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知識影響學生。17.簡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解析:(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好奇心;(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布置難度適中的任務;(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及時告知學生學習結果并給予針對性評價;(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形成努力歸因,避免習得性無助;(5)設置明確、具體、可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6)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實驗、游戲)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五)案例分析題(共1題,10分)18.案例:某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李老師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在寫作時普遍存在“內(nèi)容空洞、語言平淡”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李老師設計了“生活觀察日記”活動:要求學生每天記錄1-2件生活中的小事(如媽媽做早餐、同學幫助自己),并在日記中描述細節(jié)(如媽媽揉面時手指的動作、同學遞紙巾時的眼神)。一個月后,李老師組織“日記分享會”,讓學生互相點評,重點關注“哪些細節(jié)讓你有畫面感”“哪些情感表達打動了你”。之后,李老師針對共性問題(如細節(jié)描寫不夠具體)進行集中指導,并鼓勵學生修改日記。期末檢測中,班級學生的寫作平均分較上學期提高了12分,且多數(shù)學生能寫出有細節(jié)、有情感的作文。問題:請結合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分析李老師的教學策略為何能取得良好效果。解析:(1)遵循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寫作困難的核心是缺乏具體的生活體驗和感性材料,李老師通過“生活觀察日記”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細節(jié),積累感性經(jīng)驗,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符合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2)運用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李老師針對學生“內(nèi)容空洞”的問題,提出“記錄生活小事”的具體要求,將寫作任務分解為可操作的步驟,幫助學生跨越現(xiàn)有水平(不會寫具體內(nèi)容)與潛在水平(能寫有細節(jié)的作文)之間的差距,通過“日記分享會”和同伴點評,提供了“腳手架”支持。(3)強化了“反饋-修正”機制。李老師通過分享會讓學生獲得同伴反饋,再進行集中指導,使學生明確寫作中的問題(如細節(jié)不具體),并通過修改日記將反饋轉化為實際改進,符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強化”和“矯正”的原理。(4)激發(fā)了內(nèi)在學習動機。記錄生活小事貼近學生實際,降低了寫作的畏難情緒;分享會中的同伴互動和教師鼓勵,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從“要我寫”轉變?yōu)椤拔乙獙憽?,符合動機理論中“自我決定論”的要求。(5)體現(xiàn)了“實踐-反思-提升”的學習循環(huán)。學生通過觀察(實踐)、記錄(輸出)、分享(反思)、修改(提升),形成了完整的學習閉環(huán),促進了寫作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知識通過主動建構獲得”的觀點。二、學科專業(yè)知識(以小學語文為例,共40分)(一)基礎知識(共10分)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1)確鑿()(2)醞釀()(3)戛然而止()(4)參差不齊()解析:(1)záo(2)niàng(3)jiá(4)cēn2.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3分):(1)他的演講情真意懇,贏得了陣陣掌聲。()(2)我們要再接再勵,爭取更大的成績。()(3)公園里的鮮花五彩斑瀾,美麗極了。()解析:(1)懇→切(2)勵→厲(3)瀾→斕3.仿寫句子(3分):原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仿寫: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示例:秋天像成熟穩(wěn)重的學者,從里到外都是智慧的,它收獲著。(二)閱讀分析(共20分)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4-7題?!豆枢l(xiāng)的蘆葦》①記憶中,故鄉(xiāng)的蘆葦塘很大,沿著村西的小河綿延幾里。春天,蘆葦從泥土里鉆出來,尖尖的、翠翠的,像一支支小箭;夏天,蘆葦長得老高老高,葉子寬寬的、綠綠的,風一吹,整片蘆葦塘就像起伏的綠浪;秋天,蘆葦開花了,毛茸茸的、雪白雪白的,遠遠望去,像是天空撒下的云絮;冬天,蘆葦枯了,根卻在泥土里悄悄積蓄力量,等待來年的生長。②小時候,我們最愛的是夏天的蘆葦塘。放學了,我們?nèi)酉聲屯J葦塘跑。男生們比賽扎蘆葦船——選最粗的蘆葦,截斷,去掉葉子,再用細蘆葦稈綁成小船,放進河里,看誰的船漂得遠。女生們則摘蘆葦葉編小動物,有的編青蛙,有的編蝴蝶,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最有趣的是捉蘆葦叢里的螞蚱,它們穿著綠衣裳,藏在葉子后面,我們輕輕扒開蘆葦,屏住呼吸,猛地一撲,常常能抓住好幾只。③后來,我離開了故鄉(xiāng),在城市里讀書、工作。偶爾回故鄉(xiāng),總愛去看蘆葦塘。去年秋天,我又站在塘邊,蘆葦依然茂盛,蘆花像往年一樣飄著。一位老人走過,說:“這蘆葦啊,年年長,年年枯,可根一直扎在土里。”我忽然明白,蘆葦就像故鄉(xiāng)的人——樸實、堅韌,無論走到哪里,根都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4.第①段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蘆葦?shù)奶攸c?請簡要概括。(4分)解析:從季節(jié)變化(春、夏、秋、冬)和形態(tài)特征(春天的尖、翠;夏天的高、寬、綠;秋天的毛茸茸、雪白;冬天的根積蓄力量)兩個方面描寫了蘆葦?shù)奶攸c。5.第②段中“我們?nèi)酉聲屯J葦塘跑”一句中的“扔”字能否換成“放”?為什么?(5分)解析:不能。“扔”字生動表現(xiàn)了孩子們急切、興奮的心情,體現(xiàn)了他們對蘆葦塘的喜愛和向往;“放”字則顯得平淡,無法傳達出那種迫不及待的情感。6.結合全文,分析“蘆葦就像故鄉(xiāng)的人”這句話的含義。(6分)解析:①蘆葦樸實:生長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不事張揚;故鄉(xiāng)的人同樣樸實,平凡而真實。②蘆葦堅韌:冬天枯萎但根仍積蓄力量,來年再次生長;故鄉(xiāng)的人面對生活的困難,依然堅韌不拔。③蘆葦?shù)母谕晾铮笳鞴枢l(xiāng)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心系故鄉(xiāng),根在故鄉(xiāng)。7.請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①段中“春天,蘆葦從泥土里鉆出來,尖尖的、翠翠的,像一支支小箭”這句話。(5分)解析: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鉆出來”賦予蘆葦人的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蘆葦破土而出的生機;“像一支支小箭”將蘆葦比作小箭,突出其尖、翠的形態(tài)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蘆葦?shù)南矏壑?。(三)寫作(?0分)8.請以“那一刻,我讀懂了你”為題,寫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記敘文。評分要點:(1)內(nèi)容:圍繞“讀懂”的過程展開,有具體的事件和細節(jié)描寫(如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情感真實;(2)結構:開頭點題,中間敘述事件,結尾點明“讀懂”的感悟,層次清晰;(3)語言:用詞準確,語句通順,有生動的描寫(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