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八年級物理上冊(2024新人教版)_第1頁
1.2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八年級物理上冊(2024新人教版)_第2頁
1.2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八年級物理上冊(2024新人教版)_第3頁
1.2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八年級物理上冊(2024新人教版)_第4頁
1.2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八年級物理上冊(2024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jié)運動的描述(教學設計)祁陽市哈弗中學廖霜紅年級八年級學科物理課時數(shù)1課時教師廖霜紅課題第2節(jié)運動的描述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會選擇適當?shù)膮⒄瘴锩枋鑫矬w的運動;3.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大量生活實例,經(jīng)歷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建立機械運動和參照物的概念;2.通過小組講座和模擬實驗,體驗“選擇不同參照物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描述不同”的過程,從而理解相對性。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認識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中的物理道理;2.通過“相對性”的哲學思想,初步培養(yǎng)辯證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教材分析1.章節(jié)地位:本章是實踐物理的開篇章節(jié),《運動的描述》不僅是力學知識的起點,更是學生正式進入物理世界的大門。其教學成敗直接影響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第一印象和興趣。2.知識地位:本節(jié)內(nèi)容是整個運動學乃至力學的基礎。其中涉及的“參照物”,“機械運動”、“相對性”等概念是后續(xù)學習速度、牛頓第一定律,乃至高中更復雜運動形式的基石。如果這些基礎概念模糊,后續(xù)學習將困難重重。3.方法論地位:本節(jié)首次引導學生用物理學視角——理想化、模型化和相對性——來觀察和分析身邊的世界。它培養(yǎng)了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的能力,是物理思維方法的啟蒙。學情分析學生對“運動”和“靜止”有了大量感性認識,如跑步、乘車、看到鳥兒飛翔等。他們能憑直覺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中,潛意識地、始終以地面或周圍固定物體作為參照標準。他們已經(jīng)形成了“地面是絕對靜止的”這一強大的前概念,這是一咱樸素的絕對運動觀。已經(jīng)學習了位置、變化等基本數(shù)學概念,能夠理解“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的含義,這為理解機械運動奠定了基礎。教學重點1.機械運動的概念及其判斷方法。2.參照物的選擇及其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描述的影響。教學難點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難點成因:思維定勢、抽象性、表達困難教學器材多媒體設備(用于展示圖片和視頻)、實驗器材(小車、滑塊等)、學生用書、教師用書。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運動:哈雷彗星大約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訪一次;獵豹在草原上飛奔;蝸牛在葉子上緩慢爬行……教師提出問題:想想看,人們根據(jù)什么判斷這些物體是運動的?小結討論,得出結果:這些物體的運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的位置隨時間不斷的變化嘗試回答教師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學習新課一、機械運動1.現(xiàn)象觀察:物體的宏觀運動【教師活動】通過觀察夜空中的彗星、飛奔的獵豹、緩慢爬行的蝸?!@些圖片,找到這些運動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的位置隨時間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從而引出機械運動的概念。2.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mechanicalmotion)。3.物體位置的變化的理解(1)物體間距離的改變:若兩個物體間的距離發(fā)生變化,則他們發(fā)生了機械運動。(2)物體間方位的改變:例如甲物體圍繞乙物體作圓周運動,雖然兩者的距離沒有發(fā)生變化,但兩者的方位發(fā)生了改變,故甲相對乙是運動的。4.機械運動的普遍性 機械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我們周圍物體的運動、交通工具的運動和及大陸板塊與天體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教師展示圖片。5.其他的運動除了機械運動,還有分子、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生命運動等多種運動形式。這些運動都不是機械運動,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緩娬{(diào)】分子與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及生命運動都不是機械運動。這些運動遵循不同的物理規(guī)律,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這一章我們學習機械運動。關于分子、原子的運動及電磁運動等,我們將在后面陸續(xù)學到。6.例題講解【例題1】在下面幾種情況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D)A.小鳥在空中飛行B.白云隨風飄動C.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轉動D.花園里花香撲鼻【例題2】以下詩句描寫的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C)A.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B.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D.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知道了什么是機械運動對機械運動進一步理解知道機械運動是的普遍性知道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了解到機械運動和其它運動的區(qū)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題練習,加深理解機械運動學習新課二、參照物【問題引入】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兩列列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列車的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乘坐的列車開始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旁邊列車的車尾你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你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而旁邊的列車卻向相反方向開走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教師放視頻】【教師活動】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錯覺?從而引出參照物的概念?!净顒釉O計】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選擇不同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并記錄觀察結果。通過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深刻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時,總要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2.參照物的選取原則原則說明排己性參照物不能選擇研究對象本身,因為若以研究對象為參照物,則它永遠是靜止的假定靜止原則一旦待定了某個物體作為參照物,就必須在分析問題時假定該物體是絕對靜止不動的。任意性原則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任何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方便研究原則在研究物體運動時,我們應盡可能選擇好些使運動描述更簡單、清晰、方便的物體作為參照物。默認選取原則如果不特別說明,則默認以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這樣描述的運動與我們?nèi)粘I罱?jīng)驗相符,最直觀易懂。統(tǒng)一性原則當同時研究多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必須選取同一個參照物,才能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和方向。否則得出的結論將是混亂且沒有意義的?!咎貏e提示】通常情況下,為了研究方便,物理學中,通常選取地面或地面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習慣于選取的參照物是人自身,即通過物體與我們之間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來判斷物體運動與否。例如當我們坐在高鐵上時,通常以高鐵為參照物來判斷車上的乘客和物體的運動特點。學習新課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教師出示相關視頻和圖片,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概念2.討論教材的“想想議議”3.教師講解“運動和靜止相對性”的應用接力賽:達到在交棒時,傳、接棒隊員的速度快慢相同?!暗厍蚶@著太陽轉”和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參照物選擇4.例題講解【例題3】如圖甲,在向前行駛過程中的轎車司機從后視鏡中觀察到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越野車相對于路面是靜止的B.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靜止的C.轎車相對于越野車是向后運動的D.轎車向前行駛的速度比越野車快【例題4】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自主交會對接成功,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飛船向空間站靠近時,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B.飛船向空間站靠近時,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C.飛船??吭诳臻g站后,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D.飛船??吭诳臻g站后,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通過分組交流和討論,理解運動和靜止時相對的理解參照物選擇的必要性知道了參照物選擇的原則強調(diào)參照物選擇的方便性原則通過對視頻和圖片的感知,形成運動和靜止相對性的感性認識。同學互相討論,得出結論,加深理解學生邊聽邊思考,特別是對天體運動的理解,需要“上帝的視角”。例題練習,熟悉掌握參照物的選擇1.思維導圖2.播放視頻:《物理大師——運動的描述》自我小結,自我歸納,新知圖式化課堂練習完成教材18頁《動手動腦學物理》板書設計第2節(jié)運動的描述一、機械運動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二、參照物1.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2.參照物的選擇原則排己性、假定性、任意性、不唯一性、方便性、具體性、統(tǒng)一性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2.運動的相對性和決定性分析(1)運動是絕對的(2)靜止的相對的(3)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3.應用:接力賽,拍電影等課后作業(yè)1.完成課后作業(yè):“練習與應用”2.配套同步分層作業(yè)課后反思《運動的描述》這一節(jié)是八年級學生接觸的第一個物理難點,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參照物概念的建立,二是運動和靜止相對性的理解。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對于同一“屬概念”下的不同“種概念”的比較下,歸納總結得出,既要理解其內(nèi)涵,更要有對其外延的感性認識。八年級學生的感性認識有余,理性認識不足的特點,在對“參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