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_第1頁
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_第2頁
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_第3頁
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_第4頁
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納稅籌劃習題和答案一、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甲公司為2022年成立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5年發(fā)生以下業(yè)務:1.全年銷售收入1.2億元,銷售成本7500萬元,稅金及附加800萬元(含印花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2.管理費用中包含:-研發(fā)費用1200萬元(其中委托境外機構研發(fā)費用400萬元,已取得相關備案文件);-業(yè)務招待費150萬元;-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工資支出180萬元(已單獨核算);3.銷售費用中包含:-廣告費和業(yè)務宣傳費2000萬元(其中通過某短視頻平臺投放的品牌推廣費用800萬元,取得合規(guī)發(fā)票);-銷售傭金支出300萬元(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介機構簽訂合同,傭金比例為合同金額的5%,合同總金額5800萬元);4.財務費用中包含向非關聯(lián)方企業(yè)借款利息支出240萬元(借款本金3000萬元,年利率8%,金融企業(yè)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6%);5.營業(yè)外支出中包含:-通過市民政局向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捐贈現金300萬元;-因違反環(huán)保法規(guī)被罰款50萬元;6.2024年結轉未彌補虧損1200萬元(未超過5年虧損彌補期);7.2025年12月購入一臺價值600萬元的生產設備(不含稅),選擇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設備于當月投入使用);8.境外分公司2025年實現應納稅所得額800萬元(已在境外繳納企業(yè)所得稅200萬元,甲公司適用25%稅率)。問題:計算甲公司2025年應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答案及解析:1.收入總額:1.2億元(無其他收入)。2.扣除項目調整:-研發(fā)費用: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fā)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號),制造業(yè)企業(yè)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為100%。委托境外研發(fā)費用可加計扣除的限額為境內符合條件研發(fā)費用的2/3(即(1200-400)×2/3=533.33萬元),實際發(fā)生400萬元未超過限額,可全額加計扣除。因此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額=(1200-400)×100%+400×100%×80%(委托境外加計扣除比例)=800+320=1120萬元?(注:原政策中委托境外研發(fā)加計扣除比例為80%,且不超過境內研發(fā)費用2/3)。正確計算應為:委托境外研發(fā)費用可加計扣除額=min(400×80%,(1200-400)×2/3)=min(320,533.33)=320萬元;境內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1200-400)×100%=800萬元,合計加計扣除112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扣除限額為發(fā)生額的60%(150×60%=90萬元)與銷售收入的5‰(12000×5‰=60萬元),取較小值60萬元,需調增150-60=90萬元。-殘疾人工資:根據《企業(yè)所得稅法》,安置殘疾人工資可100%加計扣除,調減180萬元。-廣告費和業(yè)務宣傳費:制造業(yè)企業(yè)扣除限額為銷售收入的15%(12000×15%=1800萬元),實際發(fā)生2000萬元,需調增2000-1800=200萬元。-銷售傭金:扣除限額為合同金額的5%(5800×5%=290萬元),實際發(fā)生300萬元,需調增300-290=10萬元。-利息支出:非金融企業(yè)借款利息超過金融企業(yè)同期同類貸款利率部分不得扣除,調增3000×(8%-6%)=60萬元。-公益性捐贈:扣除限額為年度利潤總額的12%。需先計算利潤總額:利潤總額=12000-7500-800-(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外支出+境外分公司所得。管理費用=研發(fā)費用1200+業(yè)務招待費150+殘疾人工資180=1530萬元;銷售費用=廣告費2000+傭金300=2300萬元;財務費用=240萬元;營業(yè)外支出=300+50=350萬元;利潤總額=12000-7500-800-1530-2300-240-350+800(境外所得)=12000-12720+800=80萬元。公益性捐贈扣除限額=80×12%=9.6萬元,實際捐贈300萬元,需調增300-9.6=290.4萬元。-行政罰款:50萬元不得扣除,調增50萬元。-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600萬元可全額扣除(政策延續(xù)至2027年底),無需調整(已計入成本費用)。3.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會計利潤=80萬元;納稅調整增加額=90(業(yè)務招待費)+200(廣告費)+10(傭金)+60(利息)+290.4(捐贈)+50(罰款)=700.4萬元;納稅調整減少額=1120(研發(fā)加計)+180(殘疾人工資)=1300萬元;境外所得需單獨計算(先不考慮境外部分),境內應納稅所得額=80+700.4-1300=-519.6萬元;彌補2024年虧損1200萬元后,境內應納稅所得額仍為-519.6萬元(虧損可繼續(xù)結轉);境外所得應納稅額=800×25%=200萬元,境外已繳200萬元,可全額抵免;最終應納稅所得額=(境內-519.6+境外800)-1200(虧損彌補)=(280.4)-1200=-919.6萬元?(注:虧損彌補應先彌補境內虧損,再補境外所得。正確步驟:境內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調整增加-調整減少=80+700.4-1300=-519.6萬元(可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彌補2024年虧損1200萬元后,剩余虧損1200-519.6=680.4萬元結轉以后年度;境外所得800萬元單獨計算,應納稅額=800×25%=200萬元,境外已繳200萬元,抵免后境外部分應納稅額=0;境內部分虧損未彌補完,最終應納稅額為0。)二、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乙公司為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5年5月發(fā)生以下業(yè)務:1.向農業(yè)合作社收購小麥100噸,支付價款22萬元(取得農產品收購發(fā)票);2.向小規(guī)模納稅人購買包裝材料,取得代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金額5萬元,稅額0.15萬元;3.銷售自產小麥粉(適用9%稅率)給超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金額80萬元;4.銷售邊角料(適用13%稅率)給廢品回收公司,開具普通發(fā)票,價稅合計3.39萬元;5.將自產的小麥粉5噸用于職工食堂(成本價0.8萬元/噸,同類不含稅售價1萬元/噸);6.因管理不善,庫存的小麥發(fā)生霉爛,損失成本5萬元(其中含運費成本0.5萬元,已抵扣進項稅額);7.上月末留抵稅額3萬元。問題:計算乙公司2025年5月應納增值稅。答案及解析:1.銷項稅額計算:-銷售小麥粉:80×9%=7.2萬元;-銷售邊角料:3.39÷(1+13%)×13%=0.39萬元;-職工食堂領用小麥粉(視同銷售):5×1×9%=0.45萬元;銷項稅額合計=7.2+0.39+0.45=8.04萬元。2.進項稅額計算:-收購小麥:22×9%=1.98萬元(用于生產9%稅率貨物,按9%計算進項);-購買包裝材料:0.15萬元;-霉爛小麥進項稅額轉出:小麥成本中原材料部分=5-0.5=4.5萬元,對應進項稅額=4.5÷(1-9%)×9%≈0.445萬元(注:農產品收購時按9%扣除率計算進項,成本=買價×(1-9%),因此進項轉出=成本÷(1-9%)×9%);運費部分進項轉出=0.5×9%=0.045萬元(運費適用9%稅率);合計轉出=0.445+0.045=0.49萬元;可抵扣進項稅額=1.98+0.15-0.49=1.64萬元。3.應納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留抵稅額)=8.04-(1.64+3)=3.4萬元。三、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居民個人張某2025年取得以下收入:1.每月工資薪金收入3萬元(已扣除“三險一金”5000元);2.3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5萬元(由某設計公司支付,已預扣預繳稅款5000元);3.6月出版專著取得稿酬收入8萬元(由出版社預扣預繳稅款8960元);4.9月轉讓持有滿3年的上市公司股票,取得凈收益12萬元(未持有至股息紅利分配期);5.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18萬元(選擇單獨計稅);6.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2個子女,均上小學)1.2萬元/年,住房貸款利息1.2萬元/年,贍養(yǎng)老人(父母均滿60歲)2.4萬元/年,無其他扣除。問題:計算張某2025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退)稅額及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答案及解析:1.綜合所得收入額計算:-工資薪金收入:3×12=36萬元;-勞務報酬收入額:5×(1-20%)=4萬元;-稿酬收入額:8×(1-20%)×70%=4.48萬元;綜合所得收入額=36+4+4.48=44.48萬元。2.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5000×12=6萬元;專項附加扣除=1.2+1.2+2.4=4.8萬元;應納稅所得額=44.48-6-6-4.8=27.68萬元。3.綜合所得應納稅額: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6920元;應納稅額=27.68×20%-1.692=5.536-1.692=3.844萬元。4.已預扣預繳稅額:-工資薪金預扣:每月應納稅所得額=3-0.5(三險一金)-0.5(減除費用)-(4.8÷12=0.4)=3-0.5-0.5-0.4=1.6萬元/月;累計預扣預繳稅額=(1.6×12×20%-1.692)-前11個月已繳=(38.4×20%-1.692)-(假設前11個月按累計計算),簡化計算:全年工資預扣=(36-6-6-4.8)×20%-1.692=27.68×20%-1.692=3.844萬元(與匯算應納稅額一致,因專項附加扣除已足額扣除);-勞務報酬預扣:5×(1-20%)×30%-0.2=1.2萬元(原預扣5000元,少扣1.2-0.5=0.7萬元);-稿酬預扣:8×(1-20%)×70%×20%=0.896萬元(已預扣0.896萬元);已預扣合計=3.844(工資)+0.5(勞務)+0.896(稿酬)=5.24萬元。5.匯算清繳應補(退)稅額:應納稅額3.844萬元-已預扣5.24萬元=-1.396萬元(可申請退稅1.396萬元)。6.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單獨計稅):18萬元÷12=1.5萬元/月,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410元;應納稅額=18×20%-0.141=3.6-0.141=3.459萬元。四、土地增值稅納稅籌劃案例丙房地產開發(fā)公司2025年開發(fā)“陽光小區(qū)”項目,2025年12月完成銷售,相關數據如下:1.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地價款3000萬元,繳納契稅90萬元(計入開發(fā)成本);2.房地產開發(fā)成本5000萬元(含前期工程費、建筑安裝工程費等,已取得合法憑證);3.房地產開發(fā)費用:利息支出800萬元(能提供金融機構證明,且未超過按商業(yè)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金額),其他開發(fā)費用按地價款和開發(fā)成本之和的5%計算;4.轉讓房地產取得收入1.8億元(其中普通住宅收入1.2億元,商鋪收入0.6億元);5.已預繳土地增值稅300萬元;6.其他扣除項目:當地規(guī)定房地產開發(fā)費用扣除比例為5%,加計扣除比例為20%。問題:計算丙公司“陽光小區(qū)”項目應補繳的土地增值稅(普通住宅與商鋪合并清算)。答案及解析:1.扣除項目金額計算:-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金額=3000+90=3090萬元;-房地產開發(fā)成本=5000萬元;-房地產開發(fā)費用=利息800+(3090+5000)×5%=800+404.5=1204.5萬元;-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假設為增值稅附加):增值稅=(18000-3090)÷(1+9%)×9%≈(14910÷1.09)×9%≈13678.9×9%≈1231.1萬元(注:房地產企業(yè)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fā)的房地產項目,適用9%稅率,差額計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1231.1×(7%+3%)=123.11萬元;-加計扣除=(3090+5000)×20%=1618萬元;扣除項目合計=3090+5000+1204.5+123.11+1618=11035.61萬元。2.增值額=18000-11035.61=6964.39萬元。3.增值率=6964.39÷11035.61≈63.11%,適用稅率40%,速算扣除系數5%。4.應繳土地增值稅=6964.39×40%-11035.61×5%=2785.76-551.78=2233.98萬元。5.應補繳稅額=2233.98-300=1933.98萬元。五、印花稅納稅籌劃案例丁公司2025年簽訂以下合同:1.與供應商簽訂原材料購銷合同,約定不含稅金額2000萬元,合同中單獨列明增值稅260萬元;2.與銀行簽訂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借款金額5000萬元,期限1年,年利率4%;3.與科技公司簽訂技術開發(fā)合同,約定研究開發(fā)經費800萬元,報酬200萬元;4.與運輸公司簽訂貨物運輸合同,注明運費50萬元(含裝卸費5萬元、保險費3萬元);5.與客戶簽訂設備租賃合同,約定月租金2萬元,租賃期3年(未列明總金額)。問題:計算丁公司2025年應繳納的印花稅(2025年印花稅稅率:購銷合同0.3‰,借款合同0.05‰,技術合同0.3‰,運輸合同0.3‰,租賃合同1‰)。答案及解析:1.購銷合同:計稅依據為不含稅金額2000萬元(合同列明增值稅,按不含稅金額計稅);應納稅額=2000×0.3‰=0.6萬元。2.借款合同:計稅依據為借款金額5000萬元;應納稅額=5000×0.05‰=0.25萬元。3.技術開發(fā)合同:計稅依據為報酬200萬元(研究開發(fā)經費不作為計稅依據);應納稅額=200×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