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目題逐解(一)——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理清主干知識(一)自然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fā)展史,都是統(tǒng)一的中的一部分。
|微|點|撥|自然界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客觀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罢鞣匀弧薄爸髟鬃匀弧钡恼f法是錯誤的。2.哲學中的物質概念(1)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的客觀實在。
|微|點|撥|準確理解物質的概念(2)唯一特性:。
(3)不同于物質具體形態(tài):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而不是指某一種的物質形態(tài)。
|微|觀|察|下列兩個看似矛盾的觀點都是正確的,請你說明原因。甲: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和滅亡的過程。(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人類社會的產生(1)人類社會是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2)在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3)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
|微|觀|察|西方有“上帝造人”的傳說,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這兩種傳說對人類社會本質的認識的共同點是什么?2.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1)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2)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
|微|點|撥|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釋解核心要點[議題材料]創(chuàng)意經濟并不是新興事物。當你在線收聽廣播或購買報刊,訂閱娛樂流媒體服務或前往電影院,在線或去商場購物,在上班途中讀書或聽音樂,你正在消費創(chuàng)意產品或服務。創(chuàng)意經濟也稱創(chuàng)意產業(yè)、創(chuàng)新經濟、創(chuàng)意工業(yè)、創(chuàng)造性產業(yè)等,指那些從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fā)展動力的企業(yè),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fā)可創(chuàng)造潛在財富和就業(yè)機會的活動。人們通過發(fā)揮“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出許多原來自然界沒有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問題探究]李同學認為物質是可以被創(chuàng)造和改變的。你贊同這種觀點嗎?并說明理由。認知生成1.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的關系物質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區(qū)別①屬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②狀態(tài):物質是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①屬性: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是物質的具體表現(xiàn),因此,它不僅有客觀實在性,還有自身紛繁復雜的個性。②狀態(tài):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是多變的、有生有滅的,可以被創(chuàng)造和消滅聯(lián)系①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共同本質。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②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相互依賴:物質是從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中概括、抽象出來的,離開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就沒有了物質;物質只存在于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中,而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都是物質的具體表現(xiàn)2.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1)原理內容: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都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2)方法論: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即時訓練評價一、微點澄清判斷(1)物質是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2)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存在性。()(3)人類培育出了熒光猴,這說明物質是可以被創(chuàng)造的。()(4)自然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主觀的。()(5)生產方式的客觀性是人類社會物質性的集中體現(xiàn)。()(6)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關系。()二、教材資源發(fā)掘1.(教材P17“閱讀與思考”改編題)列寧說,承認物質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義的共性??茖W研究表明,自然界是先于人類意識而存在的。這表明()A.自然界是人類意識的產物B.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C.生產勞動產生了人類意識D.人類意識可以影響自然界2.(教材P18“偉人名言”改編題)恩格斯說:“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睂Χ鞲袼沟挠^點理解正確的是()①揭示了具體物質形態(tài)與物質的關系②哲學講的物質就是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③物質是對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共同本質的概括④物質不依賴于人們的意識而獨立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教材P18“偉人名言”改編題)“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边@說明()①物質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②物質就是我們看到的自然界的事物③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④物質以具體物質形態(tài)作為存在的部分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教材P18“閱讀與思考2”改編題)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由于地球自然條件的變化,一部分古猿的生活方式由原來的林棲轉變?yōu)榈貤?。地棲的生活方式對古猿的協(xié)同行動、群體規(guī)模、組織程度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成為推動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自然因素。這表明()A.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B.自然界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其固有的規(guī)律C.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具有客觀物質性D.地理環(huán)境在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5.(教材P19“偉人名言”改編題)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xiàn)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從本質上看,人類社會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這是因為()①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②人的思想意志會決定社會的發(fā)展③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④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觀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三、情境遷移應用6.宇宙浩瀚無邊,很大一部分由其他物質構成,至今科學家都沒有弄清楚這些物質是什么。沒有搞清的物質()①具有客觀實在性②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③是萬事萬物之源④不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7.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即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同自然界的發(fā)展是一致的,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合乎規(guī)律的辯證發(fā)展過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fā)展是完全一樣的②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具有物質性③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一切活動無須人的意識的參與④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fā)展一樣,是一個客觀物質過程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在關于世界的客觀性的課堂討論中,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甲:自然界在人類產生之前,是客觀的;在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觀性了。乙:自然界是客觀的,社會則是主觀的。上述觀點是否正確?請談談你的看法。目題逐解(二)——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理清主干知識(一)意識是物質世界的產物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從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到動物的和心理,再到人類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意識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3.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fā)達的,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沒有高度發(fā)達的人腦,就不可能有人類意識。
|微|觀|察|先前的勝利經歷,會讓以后的勝利變得更加容易,這是心理學中的“勝利者效應”。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研究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前額葉皮層能夠調控社會競爭中輸贏的機制,中背側丘腦—前額葉皮層是介導“勝利者效應”的神經環(huán)路。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佐證了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是什么?4.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人腦對的反映。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的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的結果。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
|微|點|撥|“反映”與“反應”的區(qū)別“反應”多是被動的,常見用法是有機體受到刺激后引發(fā)的活動和物理、化學變化的過程。“反映”多是主動的,哲學上的反映是指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以觀念的形式對客體及其規(guī)律和特性模寫、復制和再現(xiàn)等。(二)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內容物質是,意識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
原因自然界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的
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fā)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的
人的意識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物質,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意識
方法論①我們應當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原則,堅定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
釋解核心要點[議題材料]中國載人空間站整體及各艙段和貨運飛船共5個名稱,其中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核心艙命名為“天和”,實驗艙Ⅰ命名為“問天”,實驗艙Ⅱ命名為“夢天”,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工程標識主造型既像一個漢語書法的“中”字,又類似空間站的基本形態(tài),尾部的書法筆觸似騰空而起的火箭,充滿中國元素和航天特色,結構優(yōu)美、寓意深刻。[問題探究]結合材料,運用“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的知識,談談你對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標識的認識。認知生成1.正確理解意識的本質意識的本質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是客觀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的客觀性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因此,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離開了客觀存在,意識既不能產生,也不能發(fā)展。(如材料中空間站的標識是人腦對空間站等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是人腦對空間站、中國書法等客觀事物加工改造的結果)形式的主觀性①從意識的主觀形式上看,意識是由知識、情感、意志等各種反映形式共同組成的完整體系。②從意識的主觀差別上看,對于同一對象或者同一客觀過程,不同的人由于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實踐經驗以及生理素質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反映。③從意識的主觀特征上看,意識作為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可能是對客觀對象的近似真實的摹寫,也可能是對現(xiàn)實歪曲的、虛幻的反映。(如材料中空間站的標識是主觀的,其反映的空間站、書法等內容是客觀的)2.區(qū)分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客觀實在客觀存在區(qū)別內涵客觀實在強調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它相對于人的意識而言,是第一性的東西客觀存在是實實在在的事物或現(xiàn)象,它相對于主觀臆造的東西而言,具有真實性外延客觀實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即客觀物質世界客觀存在的外延不僅包括物質現(xiàn)象,而且包括意識現(xiàn)象;不僅指向客觀世界,而且指向主觀世界地位客觀實在性是萬事萬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識以外的萬事萬物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點,是絕對的、不變的、永恒的客觀存在性是具體存在的事物或現(xiàn)象具有的特點,是多變的、易逝的聯(lián)系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xiàn)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和意識現(xiàn)象即時訓練評價一、微點澄清判斷(1)從低等生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意識是人為臆造出來的。()(3)意識是大腦的機能,因此意識根源于大腦。()(4)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可知性。()(5)客觀存在直接作用于人腦產生意識。()二、教材資源發(fā)掘1.(教材P19“閱讀與思考”改編題)獵狗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幫助獵人攔截獵物,狐貍會有效地利用環(huán)境和外物掩蓋自己的行蹤來躲避獵人的追捕,海豚可以擔當人類水中作業(yè)的助手,但它們都不可能產生意識。這主要是因為()A.有無意識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唯一標志B.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C.動物不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和社會基礎D.其他動物沒有大腦這個意識的器官2.(教材P20“閱讀與思考1”改編題)世界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表示:“我的模樣被造得像人類,因此可以與人類使用相同的工具、相同的空間,與人類用相同的方式互動。”她的這一說法()A.正確,因為人工智能可以正確預見未來發(fā)展趨勢B.正確,因為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C.錯誤,因為人的意識和機器人的意識有著本質區(qū)別D.錯誤,因為意識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3.(教材P20“閱讀與思考2”改編題)魯迅說:“天才們無論怎樣說大話,歸根結蒂,還是不能憑空創(chuàng)造。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边@說明()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B.世界的本原是物質C.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D.意識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三、情境遷移應用4.央視新聞AI手語主播上崗,它擁有語音識別、手語翻譯和手語表達的強大功能。在新聞播報、賽事直播和現(xiàn)場采訪中,為聽障人士送上實時手語翻譯服務。為幫助聽障人士更好理解,還需實時配合表情和唇語。以下關于AI手語主播說法正確的有()①AI手語主播可以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類②AI手語主播的表現(xiàn)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反應形式③AI手語主播臨場反應是對事實加工改造的結果④AI手語主播的表現(xiàn)只是人類思維運行機制的模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4·全國新課標卷)2023年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中國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熱烈反響。影片中的行星發(fā)動機與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實驗裝置具有視覺相似性:運送核聚變燃料的巨車,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生產的巨型礦車;展示太空天梯的長鏡頭,折射出中國在太空設備上的最新發(fā)展。這表明()①任何意識包括幻想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②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自覺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③意識來源于客觀存在,與客觀存在相符合、相一致④意識反映客觀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選擇的,與意識的內容無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現(xiàn)如今,各式各樣的網絡熱詞和流行語層出不窮?!澳嫘姓摺敝覆晃菲D險、迎難而上的勇者;“逆襲”展現(xiàn)扭轉局勢、轉敗為勝的韌性;在表現(xiàn)愛國情懷與英雄氣概的視頻里,網友們“超燃”“太燃了”的點評不斷刷屏……層出不窮的熱詞背后是充滿生機的生活。這充分說明()①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②意識的內容都來源于客觀世界③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④意識決定著物質的產生和發(fā)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目題逐解(一)理清主干知識(一)1.規(guī)律物質世界2.(1)不依賴于反映(2)客觀實在性(3)共同本質具體[微觀察]提示:甲的觀點是相對于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而言的,乙的觀點是就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而言的,兩個觀點都是正確的。(二)1.(1)物質世界(2)勞動(3)勞動勞動[微觀察]提示:都認為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否認了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否認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1)物質體系(2)生產方式客觀性物質性釋解核心要點提示:不贊同。理由:①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不能被創(chuàng)造、改變和消滅。②人們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意,改變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創(chuàng)造出許多自然界中原來沒有的東西。③人們所改變的只是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不是物質。李同學的觀點混淆了這兩個概念。即時訓練評價一、(1)提示:×物質是從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中概括出來的共性。(2)提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3)提示:×物質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培育出熒光猴只是創(chuàng)造了新的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不是物質。(4)提示:×自然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fā)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類社會也是客觀的。(5)提示:×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三者的客觀性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6)提示:×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二、1.選B自然界是先于人類意識而存在的,這說明自然界是物質的,不是人類意識的產物,A錯誤,B正確。C與題意無關,排除。材料沒有涉及人類意識可以影響自然界,D排除。2.選B恩格斯的觀點揭示了具體物質形態(tài)與物質的關系,以及物質是對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共同本質的概括,并不是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①③正確,②錯誤。恩格斯的觀點沒有體現(xiàn)物質與意識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3.選B物質世界除了自然界,還有人類社會,且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②錯誤。物質與具體物質形態(tài)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④錯誤。4.選C材料表明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具有客觀物質性,C符合題意。A、B說法正確但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勞動在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D錯誤。5.選B材料主要講述人類社會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并未講述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①不符合題意。人的思想意志對社會的發(fā)展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思想意志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錯誤的思想意志阻礙社會的發(fā)展,并非是人的思想意志會決定社會的發(fā)展,②錯誤。三、6.選B題中沒有搞清的物質是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它們的共性在于都具有客觀實在性,①②正確;物質是萬事萬物之源,而題中的“物質”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③錯誤;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④錯誤。7.選B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fā)展不可能完全一樣,同時人們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①③錯誤。8.解析:本題是觀點評析類試題。運用自然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知識,針對兩位同學的觀點,立足正反兩個方面進行理論評析。答案示例:甲、乙兩位同學的觀點都是片面的。①自然界具有物質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fā)展史,都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在人類產生之前和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是客觀的。②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所以社會也是客觀的。目題逐解(二)理清主干知識(一)1.反應特性感覺3.物質系統(tǒng)組織生理基礎[微觀察]提示:人腦是高度發(fā)達的物質系統(tǒng),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4.物質世界實踐加工改造(二)本原派生物物質性物質物質性決定物質統(tǒng)一性釋解核心要點提示: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腦是產生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標識的生理基礎。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中華文化的書法藝術及航天特色等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標識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③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加工改造的結果。中國載人空間站是客觀存在,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標識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1a~2c)說課稿-人教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下冊
- 《第4課 與書為友 1 書的世界》(教學設計)-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安徽大學版
- 新能源行業(yè)品牌力提升策略:2025年市場推廣策略研究報告
- 江蘇地區(qū)高一年級信息技術一年說課稿27 VB簡介說課稿
- 鉆床夾具的裝配說課稿-2025-2026學年中職專業(yè)課-機械制造技術-裝備制造大類
- 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系統(tǒng)與智能故障診斷技術融合應用報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xié)同技術研究報告
- 2025年綠色物流技術創(chuàng)新與環(huán)保責任研究報告
- 2025年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chuàng)新與區(qū)域示范案例剖析報告
- 2025年生物質能發(fā)電項目在農村地區(qū)的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報告
- 2025呼和浩特市總工會社會工作者、專職集體協(xié)商指導員招聘29人考試參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礦業(yè)權評估師考試(礦業(yè)權評估地質與礦業(yè)工程專業(yè)能力)全真沖刺試題及答案
- 【公開課】兩種電荷-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級全一冊
- 2025年秋招:人力資源專員筆試題庫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章《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GB/T 17529.1-2023工業(yè)用丙烯酸及酯第1部分:工業(yè)用丙烯酸
- 小古文文言文南轅北轍課件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第一章
- 經歷是流經裙邊的水
- 物流運輸托運單模板
- 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一覽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