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資料(人教版)專題十二課時1練模擬通關集訓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資料(人教版)專題十二課時1練模擬通關集訓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資料(人教版)專題十二課時1練模擬通關集訓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資料(人教版)專題十二課時1練模擬通關集訓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資料(人教版)專題十二課時1練模擬通關集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邵陽大聯(lián)考)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1451—1504年)在遺囑里寫道:“我們的目標是使印第安土著皈依我們神圣的宗教,派傳教士、神甫和有知識的人去教導他們,培養(yǎng)他們好的品德?!庇纱丝梢姡靼嘌乐趁駭U張()A.源于傳播神圣的宗教 B.以宗教作為侵略的敲門磚C.不排除精神動力因素D.培養(yǎng)了虔誠的新教信徒解析:選C。根據(jù)題意,精神動力是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因素之一,故C項正確;早期殖民擴張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宗教的傳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故A項錯誤;根據(jù)前面的分析,敲門磚依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故B項錯誤;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擴張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產物,宗教只是推動因素,故D項錯誤。2.有學者指出,14世紀中葉經歷了黑死病后的歐洲,農民的生存狀況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多的人買得起香料。史學家布羅代爾甚至認為這一時期歐洲農民的飲食和貴族可能沒有太大的不同。這主要是由于當時的歐洲()A.商品經濟發(fā)展削弱貴族勢力B.與世界的經貿聯(lián)系加強C.思想解放和價值觀的變化D.農村勞動力價格上升解析:選D。14世紀中葉經歷了黑死病后的歐洲,農村勞動力短缺,導致農村勞動力價格上升,故D項正確;商品經濟發(fā)展削弱貴族勢力不能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故A項錯誤;與世界的經貿聯(lián)系加強是15、16世紀的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故B項錯誤;思想解放和價值觀的變化是伴隨新航路的開辟和文藝復興的結果,故C項錯誤。3.(2018·洛陽模擬)據(jù)《全球通史》記載:16世紀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東方運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運送的金銀。但漸漸地,新的海外產品成為歐洲的主要消費品,并且其商業(yè)價值也在不斷增長。這一變化()A.推動了西葡殖民方式的轉變B.改變了西歐在世界發(fā)展中的地位C.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D.促使東方從屬于西方的格局形成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新的海外產品成為歐洲的主要消費品,并且其商業(yè)價值也在不斷增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引發(fā)世界貿易的變化,改變了西歐在世界發(fā)展中的地位,故B項正確。材料并沒有涉及西葡殖民方式,故A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變化對封建制度的解體作用不大,故C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商業(yè)地位的變化,與東方從屬于西方的格局沒有直接關系,故D項錯誤。4.新航路的開辟讓歐洲各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新的名稱如“的漏斗”“現(xiàn)代金融和商業(yè)制度創(chuàng)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與其對應的國家分別是()A.西班牙、英國、法國 B.意大利、法國、荷蘭C.英國、意大利、荷蘭 D.西班牙、荷蘭、意大利解析:選D。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大量掠奪,但是都被王室消耗掉了,所以“的漏斗”應為西班牙;17世紀荷蘭的金融業(yè)迅速發(fā)展,阿姆斯特丹成為金融中心,故“現(xiàn)代金融和商業(yè)制度創(chuàng)立者”指的是荷蘭;結合所學,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商貿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所以意大利衰落下去,因此“新航路的受害者”應該是意大利,故D項正確。5.(2018·煙臺診斷)史學家黃邦和說:“沒有把世界連成整體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現(xiàn)否定舊傳統(tǒng)的思想解放運動?!边@表明“地理大革命”()A.直接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B(yǎng).實現(xiàn)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變C.促進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D.奠定了歐洲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基礎解析:選C。據(jù)材料“沒有把世界連成整體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現(xiàn)否定舊傳統(tǒng)的思想解放運動”可以得出“地理大革命”促進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故C項正確;這里的“地理大革命”指的是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故A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不能說實現(xiàn)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變,故B項錯誤;“地理大革命”促進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并沒有奠定歐洲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基礎,故D項錯誤。6.始于15世紀的黑奴貿易中,英國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駐扎了一支海軍艦隊,攔截販賣奴隸的船只并將截獲的奴隸放歸自由。對英國的這一轉變,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英國放棄了殖民擴張政策B.奴隸貿易制度已徹底消失C.英國推行自由貿易的表現(xiàn)D.蘊含人類歷史進步的方向解析:選D。英國通過《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并打擊奴隸貿易,客觀上保障了黑人的人權和自由,這是人道主義的勝利,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曲折發(fā)展中光明的方向,故D項正確。英國在1840年發(fā)動侵華的鴉片戰(zhàn)爭,故A項錯誤;從材料“1833年在西非海域駐扎了一支海軍艦隊,攔截販賣奴隸的船只并將截獲的奴隸放歸自由”,可知英國雖然通過了《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但奴隸貿易仍在繼續(xù),故B項錯誤;英國反對和打擊奴隸貿易有利于工業(yè)革命期間的英國推行自由貿易,但并不是英國推行自由貿易的表現(xiàn),故C項錯誤。(建議用時:30分鐘)一、選擇題1.(2018·包頭模擬)15—16世紀,西歐專制國家可以調動社會上一切力量——經濟活力、技術進步、新教徒進取精神等等,把它們匯合成一個整體引向海外。這說明西歐專制制度()A.在早期發(fā)展中推動了社會進步B.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強有力后盾C.支持了工業(yè)革命后的殖民擴張D.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政治前提解析:選B。開辟新航路所必需的經濟條件、技術條件以及精神動力,這些都離不開專制政府的大力扶植,故B項正確;材料“經濟活力、技術進步、新教徒進取精神等等,把它們匯合成一個整體引向海外”,這很明顯講的是專制國家在推動西歐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海外擴張中的積極影響,而并不是所謂的社會進步,故A項錯誤;西歐的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后期,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政治前提”相關信息,故D項錯誤。2.美洲作物之引種中國大多發(fā)生在明清時期,總數(shù)接近30種。新舊大陸物種的交流也包括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等輸入美洲。歐洲人飲用從中國和印度輸入的茶、來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來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這表明()A.新航路開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聯(lián)系,物種實現(xiàn)了世界的自由流動B.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的勢力,加強了對美洲和亞洲的掠奪C.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物種交流,豐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歐洲殖民活動加強了世界的聯(lián)系,成為溝通美洲和亞洲的紐帶解析:選C。美洲、歐洲和亞洲之間的物種流動是由新航路開辟帶來的,“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表明世界物種的流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故C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聯(lián)系,物種實現(xiàn)世界范圍的流動,但沒有實現(xiàn)自由流動,因為世界范圍貿易關卡林立,如中國的“海禁”政策,故A項錯誤;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的勢力,加強了對美洲和亞洲的掠奪材料沒有涉及,故B項錯誤;亞洲和美洲是通過新航路開辟連接起來,不是通過歐洲的殖民活動,故D項錯誤。3.(2018·邯鄲質檢)16世紀,西班牙政府規(guī)定:其殖民地只許同宗主國貿易,不許與其他國家貿易,而且這個貿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數(shù)商人來壟斷,且集中于塞維利亞港。這一規(guī)定()A.保障了西班牙海外殖民優(yōu)勢B.意在限制資本原始積累C.有助于增加西班牙財政收入D.是西班牙衰弱的根源解析:選C。“保障了”的說法夸大了這一規(guī)定的作用,故A項錯誤;西班牙政府對殖民地貿易的限制是為了王室盈利及維護其殖民統(tǒng)治,在客觀上限制了資本原始積累,故B項錯誤;據(jù)材料“這個貿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數(shù)商人來壟斷,且集中于塞維利亞港”可得這一規(guī)定有助于增加西班牙王室的財政收入,故C項正確;西班牙的商業(yè)經濟擴張帶有封建主義色彩,工業(yè)基礎脆弱,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殖民擴張的短暫性,故D項錯誤。4.1504年,人們在葡萄牙里斯本購買的香料價格僅為意大利威尼斯要價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價出售貨物。從此以后,他們的交易只限于近東的產品。導致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 B.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C.資產階級實力的上升 D.三角航程的逐漸興盛解析:選A。新航路的開辟導致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qū)域轉到大西洋沿岸,與材料中“1504年,人們在葡萄牙里斯本購買的香料價格僅為意大利威尼斯要價的五分之一”相符,故A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使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xiàn)而非基本形成,故B項錯誤;新航路的開辟導致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與題中“導致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貿易,故D項錯誤。5.(2018·深圳調研)1879年,一位在西非的德國巡視員說,“我們德國從英國兄弟那里學習□□□□并與他們競爭是明智之舉”?!叭绻碌牡聡腴L久保持它新獲得的國家地位,就一定要注意它的‘文化使命’”。該巡視員話語中的□□□□可能是()A.君主立憲 B.文化傳統(tǒng)C.殖民技巧 D.工業(yè)技術解析:選C。英國是當時的殖民霸主,與材料中“在西非的德國巡視員”“德國從英國兄弟那里學習□□□□并與他們競爭”相符,故C項正確;德國君主立憲政體保留了濃厚的專制殘余,與英國完全不同,與材料中“德國從英國兄弟那里學習”不符,故A項錯誤;德國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與材料中“德國從英國兄弟那里學習”不符,故B項錯誤;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新發(fā)明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這方面英國不如德國,與材料中“1879年”“德國從英國兄弟那里學習”不符,故D項錯誤。6.(2018·東北三省四市模擬)《世界是平的》一書提到:全球化經歷了三個偉大的時代,“全球化1.0”主要是國家間融合和全球化,開始于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之時,持續(xù)到1800年前后……此時推動全球化的力量主要來自于()A.個人 B.企業(yè)C.國家 D.國際組織解析:選C。根據(jù)材料時間“1492-1800年前后”,這一時期為工場手工業(yè)時期,資本主義發(fā)展比較薄弱,資產階級個人不具備推動全球化的能力,故A項錯誤;企業(yè)作為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在20世紀90年代,故B項錯誤;工場手工業(yè)時期,歐洲國家紛紛推行重商主義,推動新航路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是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故C項正確;國際組織推動全球化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故D項錯誤。7.17世紀,荷蘭政府對進口貨物收取相當?shù)偷年P稅,而且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其安特衛(wèi)普港口更成為歐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據(jù)此可知,當時荷蘭()A.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B.壟斷了西方海外貿易C.重視發(fā)展工業(yè)經濟 D.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解析:選D。材料主要強調的是荷蘭對進口貨物征收的關稅,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不合題意,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荷蘭對進口貨物征收的關稅,壟斷了西方海外貿易不合題意,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荷蘭的自由貿易問題,重視發(fā)展工業(yè)經濟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據(jù)材料“17世紀,荷蘭政府對進口貨物收取相當?shù)偷年P稅,而且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其安特衛(wèi)普港口更成為歐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可以得出17世紀的荷蘭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故D項正確。8.(2018·江門模擬)“對人類及其能力的新的強調,顯然比早先中世紀的觀點更有助于海外擴張。……用‘新智力水平’所能解釋的與其說是1500年以前歐洲擴張的起因,不如說是1600年以后歐洲擴張的動力和具有不可抵擋的力量的緣由。”材料主要說明的是()A.新觀念下的海外擴張更具有人道主義B.新的智力水平的產生是歐洲擴張的根源C.人文主義思潮興起是歐洲擴張的新動力D.西班牙葡萄牙最早海外擴張具有必然性解析:選C。據(jù)材料“對人類及其能力的新的強調,顯然比早先中世紀的觀點更有助于海外擴張”“不如說是1600年以后歐洲擴張的動力和具有不可抵擋的力量的緣由”可得人文主義思潮興起是17世紀以后的歐洲擴張的新動力,故C項正確;據(jù)材料可得歐洲擴張的動力,歐洲的殖民擴張從來不具有人道主義,故A項錯誤;據(jù)材料“用‘新智力水平’所能解釋的與其說是1500年以前歐洲擴張的起因”可得B項是起因,歐洲擴張的根源是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的需要,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17世紀以后的擴張,葡西最早海外擴張發(fā)生在15、16世紀,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漢武帝派使臣聯(lián)合西域的大宛、烏孫、大月氏等國,成立了一個松散的合作聯(lián)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勢力。之后是民生路、商業(yè)路、世貿路,再之后發(fā)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镔|交流的同時,中國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間交集共生。絲綢之路是漢朝探索出來的,讓中國融入世界,并漸而有發(fā)言權和影響力的一條大國之道?!聺稘h代的政治豐碑和國家隱痛》材料二絕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而幾乎每一塊陸地上的人都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摘編自《大國崛起》解說詞(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特點。(2)比較絲綢之路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引發(fā)的經濟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解析(1)據(jù)材料一“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漢武帝派使臣聯(lián)合西域的大宛、烏孫、大月氏等國,成立了一個松散的合作聯(lián)盟,旨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