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階段反饋練習七年級地理(全卷共10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友情提示: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規(guī)定位置上,不得錯位、越界答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目前,火星被認為是除地球外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之一。圖為“天體系統(tǒng)層次示意圖”,表一為“地球與火星相關數(shù)據(jù)表”。讀圖表,完成1~2題。表一行星自轉周期大氣層主要成分溫度水地球24小時氮氣、氧氣等-80~60℃有液態(tài)水火星24小時37分二氧化碳、氮氣、氫氣,少量氧氣-140~20℃有液態(tài)水活動痕跡1.火星與地球同處的最低級別天體系統(tǒng)是()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2.火星被認為是除地球外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為火星與地球()①自轉周期相近 ②地表溫度相同 ③液態(tài)水都很充足 ④大氣成分相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圖是某年12月22日福州天氣預報截圖。讀圖,完成3~4題。3.25日白天的天氣狀況是()A.晴 B.多云 C.多云轉晴 D.晴轉多云4.這幾天里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A.周三 B.周四 C.周五 D.周六“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保ā吨熳诱Z類》卷九十四)。讀材料,完成5~6題。5.據(jù)文推測,該地()A.地形平坦 B.極度干旱 C.人口眾多 D.古為水域6.造成文中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殼變動 B.人類活動 C.海平面上升 D.大陸漂移2023年12月18日,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非洲埃及阿拉曼新城住宅樓舉行封頂儀式,曾經荒無人煙沙漠廣布的阿拉曼將開發(fā)為集旅游、教育、工業(yè)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讀圖,完成7~9題。7.中國企業(yè)員工發(fā)現(xiàn)當?shù)厝四w色、發(fā)色都很淺,頭發(fā)波狀,鼻梁高,嘴唇薄,體毛較多。據(jù)此判斷,當?shù)鼐用袷牵ǎ〢.黃種人 B.白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人種8.封頂當月,阿拉曼新城的氣候特征是()A.溫和濕潤 B.寒冷干燥 C.寒冷多雨 D.炎熱干燥9.阿拉曼新城建設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對接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典范,我國與埃及合作,建設阿拉曼新城()①消除經濟差異 ②促進互利共贏 ③屬于“南北對話” ④屬于“南南合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獨庫公路因橫穿天山,又稱天山公路,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圖1為獨庫公路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圖2為獨庫公路部分路段景觀圖。讀圖,完成10~11題。圖1 圖210.獨庫公路所處區(qū)域地形為()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盆地11.獨庫公路圖示路段多沿等高線迂回,是為了()A.保護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 B.減小坡度,確保安全C.使道路整體更加美觀 D.降低成本,較少開支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達80億。下圖示意世界人口增長。讀圖,完成12~14題。12.1830年以來,世界人口()A.總數(shù)不斷減少 B.總數(shù)先增后減C.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 D.自然增長率先增后減13.1960年以來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但每增長10億人口的間隔時間卻越來越短,原因是()A.死亡率越來越高 B.出生率越來越低 C.人口總數(shù)越來越多 D.遷移人數(shù)越來越多14.若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可能面臨的問題是()A.就業(yè)困難 B.交通擁擠 C.資源短缺 D.人口老齡化紅樹林是生長在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根系十分發(fā)達,盤根錯節(jié)屹立于灘涂之中,對海浪和潮汐的沖擊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被稱為“海岸衛(wèi)士”,下圖是“世界紅樹林海岸分布圖”。讀圖,完成15~17題。15.世界上的紅樹林主要分布在()A北溫帶 B.熱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16.推斷最適合紅樹林生長的溫度是()A.<0℃ B.0℃~10℃ C.10℃~20℃ D.>20℃17.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wèi)士”的原因是()A.提供木材 B.美化環(huán)境 C.護堤固灘 D.淡化海水福建泉州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名錄。有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下圖為宋元時期泉州范圍示意圖。讀圖,完成18~20題。18.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里,貨物堆積如山”。這說明泉州()①屬于鄉(xiāng)村 ②屬于城鎮(zhèn) ③以畜牧業(yè)為主 ④對外貿易發(fā)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泉州人稠山谷瘠①,雖欲就耕無處辟②。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③造舟通異域?!弊ⅲ孩亳ぃ贺汃ぃ虎诒伲洪_辟;③歲:年。由此可知泉州()A.地形較平坦 B.海上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小 D.造船技術落后20.保護泉州古跡遺址的合理措施是()①改建原有建筑 ②限制游客數(shù)量 ③劃定保護范圍 ④開發(fā)商業(yè)中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科技改變生活,電子地圖已成為人們常用的導航工具。下圖為某車載導航的部分截圖。讀圖,完成21~23題。21.導航界面上車輛正在準備變道,車輛變道的行進方向是()A.往西南方向 B.往東南方向 C.往西北方向 D.往東北方向22.下列選項中,主要給該電子地圖提供服務的是()A.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B.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C.嫦娥探月工程 D.“天問一號”探測器23.電子地圖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與紙質地圖相比,其優(yōu)點有()①信息量大 ②不需要互聯(lián)網支持 ③保存時間長 ④數(shù)據(jù)更新快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飛檐是一種考慮室內光照和建筑美觀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圖3為飛檐景觀圖,圖4為飛檐光照原理圖。讀圖,完成24~25題。圖3 圖424.同一建筑,夏季和冬季正午時分,室內光照面積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 C.建筑的功能 D.建筑的朝向25.從室內光照的角度考慮,“飛檐”設計的主要目的是()A.擴大夏季遮陽的面積 B.擴大冬季采光的面積C.縮小夏季遮陽的面積 D.縮小冬季采光的面積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計50分)26.【節(jié)氣詩韻解奧秘】中國詩詞歌謠對時節(jié)和氣候豐富細膩的描述堪稱二十四節(jié)氣的“文學說明書”。下圖為二十四節(jié)氣示意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赤道金陽一照面,白天黑夜兩均分?!蠛铀洞悍帧罚?)該詩句描述的是春分節(jié)氣晝夜長短的狀況為____________,此時太陽直射_________(緯線)。春分過后,太陽直射點移動到_______半球,我國各地接受的太陽光熱__________(減少/增加),大地回春,萬物復蘇。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ㄌ疲╉f應物《夏至避暑北池》(2)“晷”是古代測日影定時刻的儀器,“漏”是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上述詩句表明北半球夏至當日,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最________,我國各地的白晝達到一年中最__________;此日之后黑夜開始變_________。(填長/短)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ㄋ危┲x逸《點絳唇》(3)秋分過后天氣漸漸風寒水涼,此時節(jié)可能看到________(選擇填空)。A.柳枝發(fā)芽 B.荷花盛開 C.草木黃落 D.大雪紛紛“數(shù)九”適用于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是二十四節(jié)氣外的一種“雜節(jié)氣”,又被稱為“冬九九”。(4)“數(shù)九”通常是從冬至日起向后數(shù),每九天為一“九”,共八十一天。與“冬三九”接近的節(jié)氣是_________,此時我國北方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A.大雁落在田地頭 B.河上冰堅可行走 C.沿河岸邊看嫩柳 D.耕牛遍地犁田疇27.【校園綠意巧規(guī)劃】校園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地方,布局合理、綠化適宜的校園更有利于我們的身心成長。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和方法,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對校園進行合理規(guī)劃。(11分)【主題】美化校園任務一了解校園綠地為了盡快熟悉校園綠化情況,閱讀校園平面圖(圖5),完成下列任務。圖5(1)校園平面圖中所出現(xiàn)的符號和注記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___________。(2)學校的綠化面積主要包括草坪面積、花壇面積和__________面積。其中花壇均分布在辦公樓的_________方向,若辦公樓與實驗樓間的兩個花壇在圖上量得長為2厘米,寬為1厘米,則實際面積是____________。任務二調查校園植物分別對學校的廣場、操場、花壇、車棚周邊四個區(qū)域開展植物種類大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圖6所示。圖6(3)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植物種類數(shù)量最少的區(qū)域是________________,最多的區(qū)域有________種植物。(4)在選擇校園種植的植物時,無須關注植物的()A.花期長短 B.形態(tài)特征 C.生長環(huán)境 D.經濟價值福州因廣植榕樹別稱“榕城”,在校園也是處處可見。它不僅能夠為校園環(huán)境增添綠色和美感,還能提供陰涼空間。但也需要注意其發(fā)達的根系可能對房屋地基造成威脅。因此,在種植榕樹時,應選擇合適的位置并定期檢查和維護。(5)請設計圖例,并在圖中標明榕樹可能分布的區(qū)域。(畫出一處即可)(2分)任務三提出改進方案(6)教學樓、停車場等各種功能的活動場所稱之為功能區(qū)。調查過程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些功能區(qū)的布局不太合理。請選擇一個你認為布局不太合理的功能區(qū),并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8.【繪圖探山踐真知】某校同學開展了“繪圖識山”和“看圖識山”地理實踐活動。據(jù)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9分)活動一:通過浸水實驗“繪圖識山”實驗步驟:準備一個山地立體模型和一個透明水槽,水槽外標好刻度表示海拔高度(以1厘米表示海拔100米)。將山體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向水槽中注入1厘米深的水。利用實物投影儀俯視模型,觀察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輪廓,并在投影屏幕上描畫出該輪廓。多次重復向水槽注水,每次注水深度皆為1厘米;再依次描畫模型與水面的交界輪廓。(1)下列圖示浸水實驗步驟正確是________。(1分)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⑤④③② D.②⑤④③①(2)通過探究實驗得出結論:山體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就相當于“等高線”。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_________均相等;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_________(相等/不相等)。圖7中①、②兩圖為同學們根據(jù)山地模型甲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圖7(3)①、②兩圖中能反映模型甲形態(tài)的等高線地形圖是________(填序號)。(4)①圖中的地形部位為山脊的是________。(填字母)活動二: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看圖識山”同學們利用周末到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看圖識山”活動。圖8為該國家森林公園等高線地形圖(局部)。圖8(5)鷲峰與金山寺的相對高度大約為_______米。A.300 B.550 C.800 D.1150(6)圖中甲、乙、丙三地中,最佳的露營地應選擇________地;登山路線1、2中,___________坡度更陡,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氣候探究析要素】(7分)【探究目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探究思考】讀圖(1)圖甲中兩等量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時,B地緯度較______(低/高),受熱面積大,光熱較分散,單位面積獲得熱量_______(多/少)。(2)圖乙中實驗證明,白天沙石溫度比水高,夜晚沙石溫度比水低。這是因為海陸熱力性質不同,沙石(代表陸地)吸熱快,散熱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熱慢,散熱也慢。所以,同緯度陸地與海洋相比,夏季_________的氣溫高,冬季則相反。(3)圖丙中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為茂密的森林,東側為草原荒漠,這是因為安第斯山脈阻擋了西風,西側位于山脈的迎風坡,降水_____________?!咎骄拷Y論】(4)根據(jù)以上探究活動可知,影響氣候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0.【地球“拼圖”探板塊】根據(jù)地震發(fā)生地的跟蹤圖,可以發(fā)現(xiàn)地震的分布特點,探究地震發(fā)生的原因,進而趨利避害,更好地指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下圖為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8日全球7級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1)地球表層大致由_________大板塊拼合而成。(2)2023年7.0級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的__________地帶,其中震級最大的地震為7.8級,發(fā)生于土耳其,震中位置大約在________________(經緯度位置),此次地震位于___________地帶。((3)預測紅海的范圍將會__________(擴大/縮?。埬阌盟鶎W知識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31.【環(huán)球潛海奇妙旅】《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圖19為“鸚鵡螺”號航行路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圖7【環(huán)全球旅行】(1)“鸚鵡螺”號從①__________洋出發(fā),經過印度洋,穿過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A_________運河,到達大西洋,一路向南直達②_________洲,然后北上抵達終點。(2)“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A.陸地面積大于海洋 B.有連續(xù)而廣闊的海洋C.全球陸地都相連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探海底世界】當主人公走出“鸚鵡螺”號步入水中,看到這里生長了很多異常美麗、形態(tài)各異的珊瑚。圖20示意海底地形分布和珊瑚生長習性。圖8(3)推測珊瑚生長的海底地形類型及其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尋海洋寶藏】尼摩船長發(fā)現(xiàn)并開采了海底煤礦,用以補給“鸚鵡螺”號熱量、照明和動力。(4)結合材料及自身經驗,舉例說出海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階段反饋練習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