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二章練習題及參考答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二章練習題及參考答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二章練習題及參考答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練習題與參考答案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名詞解釋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2舊唯物論反映論3唯心主義先驗論4不可知論5認識的主體與客體6實踐7感性認識8理性認識9非理性因素10人類認識的總規(guī)律11真理12謬誤13真理的客觀性14價值的本質15價值原則16真理原則二、單項選擇題(1唯物論認識論的基本原則和核心是(①A反映論B實踐論C先驗論D可知論(2人類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②A科學興趣B社會實踐C求知欲望D好奇心(3物質生產(chǎn)實踐主要處理(①A人與自然的關系B人與人的關系C對抗性矛盾的關系D非對抗性矛盾的關系(4真理總是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的,因而(①A真理與謬誤的對立是相對的B真理中包含謬誤的認識C謬誤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認識D謬誤是真理不可擺脫的對立面(5認識的最終目的是(②A發(fā)現(xiàn)真理B改造世界C創(chuàng)立科學理論D改造客觀規(guī)律(6人的認識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屬于(④觀點A客觀唯心論B主觀唯心論C舊唯物論D辯證唯物主義(7認識的本質在于(②A主體創(chuàng)造B能動反映C社會實踐D客觀存在(8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過程是(③A概念——判斷——推理B感覺——知覺——表象C個別——一般——個別D一般——個別——一般(9馬克思認為"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的力量"說明(②A實踐對理論有決定作用B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C理論比實踐更為重要D實踐比理論重要(10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和規(guī)律的(④A本質認識B深刻認識C內在認識D正確認識(11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②A人們對每一事物都要細心觀察B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指導C人們獲得感性經(jīng)驗的重要性D人們要充分發(fā)揮意識能動性(12人的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④A能否滿足人們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C能否付諸實踐D能否在實踐中取得預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說明(②A書本知識是不重要的B一切從實際出發(fā)C上級的指示和決議不能成為行動的依據(jù)D沒有直接經(jīng)驗就沒有發(fā)言權(14從認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熟知"與"真知"的關系是(②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15唯心論與不可知論的關系是(②A唯心論都是不可知論B唯心論有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之分C主觀唯心論是可知論,客觀唯心論是不可知論D客觀唯心論是可知論,主觀唯心論是不可知論(16認識的起點是感覺,這是(④A唯物主義的觀點B唯心主義的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D唯物論和唯心論都可以承認的觀點(17對不可知論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③A科學知識B豐富的經(jīng)驗C社會實踐D人類的認識能力(18判斷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是否完成的標志是(④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豐富真實B感性認識是否上升到理性認識C這一認識是否反復多次D理性認識是否運用于實踐并取得預期效果(19唯物論和徹底的唯心論的認識論都是(②A反映論B可知論C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D先驗論(20假象是(③A人們認識中發(fā)生的錯覺B從正面反映本質的現(xiàn)象C從反面歪曲本質的現(xiàn)象D不表現(xiàn)本質的現(xiàn)象(21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具有不確定性的含義是(④A實踐標準是不可靠的B科學理論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C除了實踐標準還有其他標準D實踐的歷史局限性決定檢驗理論是一個過程(2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論認識論的區(qū)別是(③A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B認識發(fā)展是辯證的過程C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D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23人類活動的"兩個尺度"是(③A認識與實踐B真理與謬誤C真理與價值D抽象與具體(24人們的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③A醫(yī)生給病人做手術B法官審理案件C農(nóng)民播種小麥D科學家進行化學實驗(25當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根本原因是(④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C環(huán)境與資源的狀況決定的D生產(chǎn)實踐的需要決定的(26"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不以革命的理論為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說明(③A要重視實踐對理論的決定作用B要發(fā)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C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D要在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理論(27從本質上看,認識是(④A主體心靈的主觀創(chuàng)造B主體心靈對客體的直覺C主體對客體的直接反映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28"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對立,屬于(②A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B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C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D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與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29"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反映"的觀點屬于(③A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B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D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30我們看到蘋果的形狀和顏色,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在意識中就形成對蘋果的整體感性形象。這種反映形式屬于(②A感覺B知覺C表象D概念(31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根本區(qū)別在于(③A感性認識包含錯誤,理性認識完全正確B感性認識產(chǎn)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認識產(chǎn)生于科學實驗C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xiàn)象,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D感性認識來源于社會實踐,理性認識來源于抽象思維(32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需要經(jīng)過兩次飛躍,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有(④A調查研究、了解情況B深入思考、形成理論C精心安排、制定計劃D執(zhí)行計劃、付諸實踐三、多項選擇(33在真理標準問題上主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是(①③④A實用主義的觀點B舊唯物論的觀點C主觀唯心論的觀點D相對主義的觀點(34感性認識是(①②A認識的初級階段B對事物的現(xiàn)象的認識C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D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35理性認識是(①②④A對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B認識的高級階段C生動形象的認識D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36認識過程第二次飛躍的條件和途徑是(①③④A指導實踐的理性認識是正確的B要有鮮明的效果C理論為群眾所掌握,轉化為群眾的行動D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37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是(①③④A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B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前提C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D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提高(3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①③④A真理是絕對與相對的統(tǒng)一B邏輯證明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C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D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向謬誤轉化(39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的關系是(①②④A直接經(jīng)驗是"源",間接經(jīng)驗是"流"B在我為間接經(jīng)驗在他人和前人為直接經(jīng)驗C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是相互排斥的D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是相互促進的(40不可知論的錯誤在于(①②③④A把感覺看作是隔絕主觀與客觀的屏障B把現(xiàn)象與本質割裂開來C懷疑客觀事物存在的真實性D懷疑人類認識能力的至上性(41屬于人類的基本實踐形式有(①②③④A學生讀書B農(nóng)民起義B運動員訓練D宇航員探究火星的奧秘(42真理的客觀性是指(②③A真理就是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B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C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D真理的形式也是客觀的(43實踐具有理論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就是(①②A普遍性品格B直接現(xiàn)實性品格C主觀能動性D歷史繼承性(44犯錯誤是難免的,因為(①②A人的認識過程是復雜的B人的認識過程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C人的認識有預見性D人的認識正確與否因人而異(45真理都是具體的,因為(①②③A真理是對客觀事物與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B真理是絕對與相對的統(tǒng)一C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向謬誤轉化D真理是包含謬誤的(4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①②③④A實踐具有普遍性品格B實踐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品格C由真理的本性決定D由實踐的品格決定(47"謊言重復一百遍就成為真理"就是說(①③A真理與謬誤沒有確定的界限B謬誤可以轉化為真理C有用就是真理D真理與謬誤有確定界限(48有些科學家在哲學上信奉唯心主義,科學研究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是因為(①②③④A世界觀與方法論并不完全一致B科學研究中有意無意貫徹了唯物主義C思想信仰與研究問題的方法不直接等同D唯心主義哲學中也有合理成分(49"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說明(①②③④A人的認識運動是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B人的認識運動是辯證發(fā)展的過程C人的認識運動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過程D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路線與黨的群眾路線是一致的(50辯證唯物主義承認真理的客觀性的前提是(①②④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B在實踐的基礎上主觀能夠反映客觀C真理的內容與形式都是客觀的D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51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是(②③A帶著問題在書上找答案B反對學習中的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C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D用什么就學什么,學什么就用什么(52造成主體主觀因素差異的是(①②④A人的先天素質的差異B人所處的環(huán)境的差異C認識對象的差異D人的實踐經(jīng)驗的差異(53相對真理是指(①②A真理是對物質世界的一定領域的正確認識B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一定層次的正確認識C真理的內容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真理包含謬誤(54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①②③A人類的社會歷史活動B人類的能動性的活動C人類的客觀物質性活動D人類的精神活動(55一棵大樹在木匠眼中是木材,在畫家眼中是色彩與風韻,在植物學家眼中是形態(tài)特征,這是因為(①②③A人的感覺受理性支配B人的認識具有能動性C認知結構影響感覺活動D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56科學家對1994年發(fā)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xiàn)象進行了大量的觀察研究和準確的預報,說明(①③④A世界是可以認識的B人類已經(jīng)可以預測一切天文現(xiàn)象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無止境的(57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說明(③④A革命運動是由革命理論派生的B革命理論是革命運動的基礎C革命理論對革命運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D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革命運動就不能成功(58有科學家認為"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說明了(③④A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現(xiàn)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C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轉化為人化的自然D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59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①②③④A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B認識產(chǎn)生的基礎是社會實踐C認識是思維對存在無止境的接近D人的認識是曲折反復的過程(60"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說明精神力量(①③④A可以促進物質力量的發(fā)展B精神力量是物質力量的源泉C精神力量對社會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D為群眾掌握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61"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說明(③④A真理是具體生動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C真理不是抽象不變的公式,有它的適用范圍和條件D真理是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6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明(③④A認識的內容不是來自客觀世界B認識是主觀自生的C認識要受認識主體自身因素的影響和制約D客觀事物不能自然而然被意識正確反映(63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與客體的基本關系是(②③A審美關系B實踐關系C認識關系D主從關系(64舊唯物論認識論的根本缺陷是(②③A否認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B否認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C否認認識是辯證發(fā)展過程D否認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65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因為(②③④A認識對實踐不起推動作用B實踐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C實踐不斷積累感性材料D實踐鍛煉主體的思維能力(66割裂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必然導致(①②③④A唯心主義B教條主義C經(jīng)驗主義D或"左"或"右"的錯誤(67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說明(③④A真理被推翻,為謬誤取代B謬誤本身變成了真理C真理超出適用范圍D謬誤是真理的先導(68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①②③A掌握和通曉現(xiàn)行的"背景知識"B有懷疑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勇氣C善于把握科學發(fā)展出現(xiàn)的“新勢頭"抓住機遇D聽從感覺的召喚(69科學研究要經(jīng)過(①②③④A孕育階段B準備階段C明朗階段D驗證階段(70屬于認識客體的有(①③④⑤A人認識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觀察到的星球C社會現(xiàn)實中的事件D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E作家創(chuàng)造的文學作品(71盡管歷史上羅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說"當做"異端邪說",毀掉哥白尼的書,燒死布魯諾,囚禁伽里略,但這并不能改變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規(guī)律,也不能阻止人們接受"日心說",說明(①④⑤A客觀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B人在客觀規(guī)律面前無能為力C客觀規(guī)律發(fā)揮作用不受條件限制D真理包含不依賴人的客觀內容E真理終究會戰(zhàn)勝謬誤(7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②③④A具有主觀性,因而稱為"主觀真理"B具有客觀性,因而稱為"客觀真理"C具有絕對性,因而稱為"絕對真理"D具有相對性,因而稱為“相對真理"E具有終極性,因而稱為“終極真理"四、判斷說明1.認識的主體就是主觀。錯誤。認識的主體是現(xiàn)實中的從事社會實踐的人,主觀是第二性的屬于思想觀念等的存在,認識的主體在認識論中是第一性的存在,而主觀在本體論中是作為與物質相對立的第二性的存在,混淆兩者是錯誤的。2.認識的客體就是客觀。錯誤。認識的客體是進入主體的實踐范圍與認識的主體相對應的認識對象,客觀指的是全部客觀實在??陀^實在在本體論上是第一性的存在,認識的客體在認識論中與主體相對應才獲得對象性?;煜齼烧呤清e誤的。3.實踐是人們的一切活動。錯誤。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現(xiàn)實世界的物質活動,并非人們的所有活動都是實踐。4.真理是客觀的,客觀事物就是真理。錯誤。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但是真理是人類的對客觀事物與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它的存在形式是主觀的,屬于主觀意識的范疇,是第二性的東西。而客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第一性的東西,混淆兩者是錯誤的。5.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真理包含謬誤。錯誤。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與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與其規(guī)律的歪曲顛倒的反映,對于確定事物和確定過程來說,真理與謬誤有明確的不容混淆的界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間狀語從句課件導入
- 護士帶教師資培訓
- 網(wǎng)絡暴力幼兒課件
- 創(chuàng)意畫沖浪課件
- 時尚表演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珠寶行業(yè)知識產(chǎn)權保護合同
- 二零二五年鋼筋工程新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合同
- 2025版智慧社區(qū)智能家居設計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調味品品牌孵化與推廣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心理咨詢勞務服務居間合同
- 建筑公司分包合同管理辦法
- 2025至2030蘇打水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秋季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向下扎根向上開花
- 2025-2030中國家政服務行業(yè)信用體系建設與服務質量監(jiān)管報告
- 2025年成都水務考試題庫
- 《醫(yī)師法》考核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云計算測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物理)科目高考真題+(答案解析版)
- 湛江初一分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成都東部集團有限公司及下屬企業(yè)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華師大版(新)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