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_第1頁
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_第2頁
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_第3頁
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_第4頁
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橋涵建設相關水文測試題全集一、基礎概念(12題)(一)選擇題(5題)1.下列關于“重現(xiàn)期”的描述,正確的是()A.重現(xiàn)期是指某水文事件發(fā)生的頻率B.重現(xiàn)期T與頻率P的關系為T=1/P(P為累積頻率,以小數(shù)表示)C.重現(xiàn)期越長,對應的水文事件量級越小D.重現(xiàn)期僅適用于洪水分析,不適用于枯水分析答案:B解析:重現(xiàn)期T表示某水文事件平均每T年發(fā)生一次,與累積頻率P(小數(shù))的關系為T=1/P(適用于洪水,即P≤50%);若為枯水(P≥50%),則T=1/(1-P)。重現(xiàn)期越長,事件量級越大(如100年一遇洪水比50年一遇洪水大)。2.水文循環(huán)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A.蒸發(fā)與降水B.下滲與徑流C.匯流與輸沙D.潮汐與波浪答案:A解析:水文循環(huán)是水在地球系統(tǒng)中周而復始的運動過程,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蒸發(fā)(水從液態(tài)/固態(tài)轉(zhuǎn)為氣態(tài))和降水(氣態(tài)水轉(zhuǎn)為液態(tài)/固態(tài)),其余環(huán)節(jié)(下滲、徑流等)均為輔助。3.橋涵設計中,“匯水面積”是指()A.橋涵所在河道的流域面積B.橋涵上游所有匯入水流的區(qū)域面積C.橋涵下游受影響的區(qū)域面積D.橋涵本身的占地面積答案:B解析:匯水面積是指橋涵上游所有通過地表徑流匯入橋位斷面的區(qū)域面積,是計算設計流量的關鍵參數(shù)之一。4.下列參數(shù)中,不屬于小流域水文特征的是()A.流域面積FB.河道比降JC.潮汐系數(shù)D.匯流時間τ答案:C解析:小流域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域面積、河道長度與比降、匯流時間、暴雨衰減指數(shù)等;潮汐系數(shù)屬于河口或沿海地區(qū)的水文特征,與小流域無關。5.設計洪水的“三要素”是指()A.洪峰流量、洪水總量、洪水過程線B.設計流量、設計水位、設計流速C.暴雨強度、暴雨歷時、暴雨中心D.河床沖刷深度、橋孔長度、墩臺間距答案:A解析:設計洪水的三要素是洪峰流量(一次洪水的最大流量)、洪水總量(一次洪水的總水量)、洪水過程線(流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三者共同反映洪水的大小和過程。(二)簡答題(4題)1.簡述橋涵水文的主要任務。答案:橋涵水文的主要任務包括:(1)確定設計流量與設計水位:通過水文分析計算,得到橋涵設計所需的某一重現(xiàn)期(如10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及對應的水位;(2)確定橋孔布置參數(shù):根據(jù)設計流量和水位,計算橋孔長度、橋底標高、凈空高度等;(3)計算墩臺沖刷深度:分析河床自然沖刷、一般沖刷(橋孔壓縮水流引起)和局部沖刷(橋墩擾動水流引起),確定墩臺基礎的埋置深度;(4)設計調(diào)治構造物:根據(jù)水流條件,確定導流堤、丁壩等調(diào)治構造物的類型、尺寸和布置方式,引導水流平順通過橋孔;(5)提供水文監(jiān)測依據(jù):指導橋涵建成后的水位、流量、泥沙等監(jiān)測,為運營維護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2.什么是“設計流量”?其選取的原則是什么?答案:設計流量是指橋涵在設計使用年限內(nèi),可能遭遇的某一重現(xiàn)期的最大洪水流量,是橋涵設計的核心參數(shù)。選取原則:(1)符合規(guī)范要求:依據(jù)《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guī)范》(JTGC____),根據(jù)橋涵所在公路等級(如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確定重現(xiàn)期(如100年一遇、50年一遇);(2)結(jié)合工程實際:考慮橋涵所在流域的水文資料情況(如有無實測流量資料、暴雨資料),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如實測資料頻率分析、推理公式法、經(jīng)驗公式法);(3)確保安全與經(jīng)濟平衡:重現(xiàn)期過高會增加工程成本,過低會降低安全性,需根據(jù)工程重要性合理選取。3.簡述“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的作用。答案: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是指某一斷面的水位與對應的流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其作用包括:(1)推算設計水位:根據(jù)設計流量,通過曲線查得對應的設計水位,用于確定橋底標高和凈空;(2)補充缺失資料:當某一時期流量資料缺失時,可通過水位資料和曲線推算流量;(3)分析河床演變:通過不同時期的曲線變化,判斷河床是否發(fā)生沖刷或淤積(如曲線右移表示河床沖刷,左移表示淤積);(4)指導水文監(jiān)測:用于校驗流量監(jiān)測設備(如流速儀)的準確性。4.什么是“徑流系數(shù)”?其影響因素有哪些?答案:徑流系數(shù)ψ是指某一時期內(nèi)的徑流深R與同期暴雨深H的比值(ψ=R/H),反映暴雨轉(zhuǎn)化為徑流的比例。影響因素:(1)下墊面條件:如土壤類型(砂土ψ小,黏土ψ大)、植被覆蓋(植被好ψ小,裸地ψ大)、地形(坡度大ψ大,坡度小ψ?。?;(2)暴雨特征:暴雨強度(強度大ψ大,強度小ψ?。?、暴雨歷時(歷時短ψ大,歷時長ψ?。?;(3)人類活動:如城市化(水泥路面增多,ψ增大)、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ψ減?。?。(三)計算題(3題)說明:以下計算均依據(jù)《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guī)范》(JTGC____)。1.某小流域面積F=4km2,主河道長度L=2.5km,河道平均比降J=0.004,暴雨衰減指數(shù)n=0.55,設計暴雨頻率p=2%(對應24小時暴雨量H_24p=120mm),徑流系數(shù)ψ=0.65。試用推理公式計算設計流量Q_p。解:推理公式為:\[Q_p=0.278\psiiF\]其中,暴雨強度\(i=\frac{H_{24p}\times24^{n-1}}{\tau^n}\),匯流時間\(\tau=0.278\frac{L}{mJ^{1/3}Q_p^{1/4}}\)(m為匯流參數(shù),小流域取0.7)。步驟:(1)假設匯流時間τ=1.5小時,計算暴雨強度:\[i=\frac{120\times24^{0.55-1}}{1.5^{0.55}}=\frac{120\times24^{-0.45}}{1.5^{0.55}}\approx\frac{120\times0.22}{1.28}\approx20.63\,\text{mm/h}\](2)計算設計流量:\[Q_p=0.278\times0.65\times20.63\times4\approx0.278\times0.65\times82.52\approx14.8\,\text{m}^3/\text{s}\](3)驗證匯流時間:\[\tau=0.278\times\frac{2.5}{0.7\times0.004^{1/3}\times14.8^{1/4}}\approx0.278\times\frac{2.5}{0.7\times0.1587\times1.96}\approx0.278\times\frac{2.5}{0.218}\approx3.17\,\text{小時}\](4)調(diào)整τ=3小時,重新計算:\[i=\frac{120\times24^{-0.45}}{3^{0.55}}\approx\frac{120\times0.22}{2.08}\approx12.5\,\text{mm/h}\]\[Q_p=0.278\times0.65\times12.5\times4\approx9.09\,\text{m}^3/\text{s}\]\[\tau=0.278\times\frac{2.5}{0.7\times0.1587\times9.09^{1/4}}\approx0.278\times\frac{2.5}{0.7\times0.1587\times1.74}\approx0.278\times\frac{2.5}{0.189}\approx3.65\,\text{小時}\](5)繼續(xù)調(diào)整τ=3.5小時:\[i=\frac{120\times0.22}{3.5^{0.55}}\approx\frac{26.4}{2.32}\approx11.38\,\text{mm/h}\]\[Q_p=0.278\times0.65\times11.38\times4\approx8.27\,\text{m}^3/\text{s}\]\[\tau=0.278\times\frac{2.5}{0.7\times0.1587\times8.27^{1/4}}\approx0.278\times\frac{2.5}{0.7\times0.1587\times1.7}\approx0.278\times\frac{2.5}{0.184}\approx3.77\,\text{小時}\](6)迭代至τ≈3.7小時,Q_p≈8.1m3/s(誤差≤5%)。結(jié)論:設計流量Q_p≈8.1m3/s。2.某橋位斷面實測水位流量資料如下表,試繪制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并推算設計流量Q_p=50m3/s對應的設計水位。水位(m)10.010.511.011.512.012.5流量(m3/s)1020355580110解:(1)以水位為橫坐標,流量為縱坐標,繪制散點圖;(2)通過散點擬合光滑曲線(水位流量關系曲線);(3)在曲線中查找流量Q=50m3/s對應的水位:從表中可知,當水位=11.5m時,流量=55m3/s;水位=11.0m時,流量=35m3/s。采用線性插值:\[\text{水位}=11.0+\frac{50-35}{55-35}\times(11.5-11.0)=11.0+0.75\times0.5=11.375\,\text{m}\]結(jié)論:設計水位≈11.4m。3.某流域?qū)崪y30年最大洪峰流量資料,經(jīng)頻率分析得均值\(\bar{Q}=200\,\text{m}^3/\text{s}\),變差系數(shù)C_v=0.5,偏態(tài)系數(shù)C_s=1.0(C_s=2C_v)。試用皮爾遜Ⅲ型曲線計算100年一遇設計流量Q_1%。解:皮爾遜Ⅲ型曲線的設計流量公式為:\[Q_p=\bar{Q}(1+C_v\Phi_p)\]其中,Φ_p為離均系數(shù),由頻率P=1%(100年一遇)和C_s=1.0查皮爾遜Ⅲ型曲線離均系數(shù)表得Φ_1%≈3.02。計算:\[Q_1\%=200\times(1+0.5\times3.02)=200\times(1+1.51)=200\times2.51=502\,\text{m}^3/\text{s}\]結(jié)論:100年一遇設計流量Q_1%=502m3/s。二、設計流量與設計水位(15題)(一)選擇題(6題)1.當流域缺乏實測流量資料時,設計流量常用的計算方法是()A.實測資料頻率分析法B.推理公式法C.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法D.輸沙量法答案:B解析:推理公式法適用于小流域(面積≤50km2)且缺乏實測流量資料的情況,通過暴雨資料、流域特征參數(shù)計算設計流量;實測資料頻率分析法適用于有長期實測流量資料的流域;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法用于推算設計水位。2.下列關于“暴雨強度公式”的描述,正確的是()A.暴雨強度i與暴雨歷時t成正比B.暴雨強度i與重現(xiàn)期T成反比C.暴雨強度公式通常表示為i=A/(t+B)^n(A、B、n為參數(shù))D.暴雨強度公式僅適用于城市排水設計,不適用于橋涵設計答案:C解析:暴雨強度公式是描述暴雨強度i與暴雨歷時t、重現(xiàn)期T之間關系的經(jīng)驗公式,常見形式為i=A/(t+B)^n(如北京市暴雨強度公式)或i=A_t/t^n(如推理公式中的暴雨強度形式);暴雨強度與歷時t成反比(歷時越長,強度越小),與重現(xiàn)期T成正比(重現(xiàn)期越長,強度越大);暴雨強度公式是橋涵設計中計算設計流量的重要依據(jù)之一。3.設計水位是指()A.橋涵建成后,常水位對應的水位B.設計流量對應的水位C.枯水期最低水位D.洪水期最高水位答案:B解析:設計水位是橋涵設計中,對應某一重現(xiàn)期設計流量的水位,用于確定橋底標高、凈空高度和墩臺基礎埋置深度。4.某橋位斷面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右移,說明()A.河床發(fā)生淤積B.河床發(fā)生沖刷C.流量減小D.水位降低答案:B解析: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右移表示,相同水位對應的流量增大,說明河床發(fā)生沖刷(河床加深,過水能力增強);曲線左移表示河床淤積(河床抬高,過水能力減弱)。5.下列參數(shù)中,不屬于推理公式法所需的流域特征參數(shù)的是()A.流域面積FB.河道比降JC.暴雨衰減指數(shù)nD.土壤滲透系數(shù)k答案:D解析:推理公式法所需的參數(shù)包括:流域面積F、河道長度L、河道比降J(流域特征參數(shù));暴雨衰減指數(shù)n、設計暴雨量H_24p(暴雨特征參數(shù));徑流系數(shù)ψ(下墊面特征參數(shù))。土壤滲透系數(shù)k屬于下滲計算參數(shù),不是推理公式法的必需參數(shù)。6.當設計流量增大時,橋涵的設計水位會()A.升高B.降低C.不變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設計水位與設計流量呈正相關關系(通過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可知),設計流量越大,對應的設計水位越高。(二)簡答題(5題)1.簡述實測資料頻率分析法的步驟。答案:實測資料頻率分析法是利用流域內(nèi)長期實測流量資料(一般≥20年),計算設計流量的方法,步驟如下:(1)資料收集與整理:收集橋位斷面或鄰近斷面的實測最大洪峰流量資料,檢查資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有無缺測、異常值),整理成逐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2)頻率計算:對流量序列進行排序(從大到?。?,計算每個流量的經(jīng)驗頻率(采用海森公式或數(shù)學期望公式,如\(P=\frac{m}{n+1}\times100\%\),m為排序序號,n為資料年限);選擇頻率曲線類型(如皮爾遜Ⅲ型曲線),采用矩法或適線法估計曲線參數(shù)(均值\(\bar{Q}\)、變差系數(shù)C_v、偏態(tài)系數(shù)C_s);(3)推求設計流量:根據(jù)設計重現(xiàn)期(如100年一遇,P=1%),從頻率曲線上查得對應的設計流量Q_p;(4)成果驗證:通過歷史洪水調(diào)查(如調(diào)查近百年的特大洪水),驗證頻率曲線的合理性。2.什么是“特大洪水”?其在頻率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特大洪水是指比實測流量序列中最大值大得多的洪水(一般為實測最大值的1.5倍以上),通常通過歷史文獻、考古證據(jù)或現(xiàn)場調(diào)查獲得。作用:(1)延長資料年限:特大洪水的加入可以將流量序列的年限從實測的20-30年延長至百年以上,提高頻率分析的準確性;(2)改善參數(shù)估計:特大洪水的流量大、重現(xiàn)期長,能更準確地反映流域的洪水特性,減少C_v和C_s的估計誤差;(3)提高設計成果可靠性:通過特大洪水驗證,可避免因?qū)崪y資料年限短而導致的設計流量偏小或偏大。3.簡述設計水位的確定方法。答案:設計水位的確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1)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法:若橋位斷面有實測水位流量資料,可繪制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根據(jù)設計流量Q_p,從曲線上查得對應的設計水位Z_p;(2)比降法:若橋位斷面無實測水位流量資料,可采用比降法計算設計水位。具體步驟:選擇橋位上游或下游的參考斷面,測量其水位、流量和河道比降;假設橋位斷面的河道比降與參考斷面一致,根據(jù)曼寧公式\(Q=\frac{1}{n}AR^{2/3}J^{1/2}\)(n為糙率,A為過水面積,R為水力半徑,J為比降),計算橋位斷面的過水面積A,進而求得設計水位Z_p。4.推理公式法的適用條件是什么?答案:推理公式法是小流域橋涵設計流量計算的常用方法,其適用條件包括:(1)流域面積?。阂话氵m用于流域面積F≤50km2(部分規(guī)范擴展至100km2);(2)缺乏實測流量資料:流域內(nèi)無長期實測流量資料,但有暴雨資料(如24小時暴雨量);(3)流域特征簡單:流域形狀規(guī)則(如扇形、矩形),河道比降均勻,下墊面條件一致(如均為農(nóng)田、森林);(4)暴雨與洪水同步:暴雨是流域洪水的主要來源,且暴雨中心與流域中心基本重合,洪水過程呈單峰型。5.如何提高推理公式法計算設計流量的準確性?答案:提高推理公式法準確性的措施包括:(1)準確獲取流域特征參數(shù):通過地形圖或GPS測量,準確計算流域面積F、河道長度L、河道比降J(避免估算誤差);(2)合理選取暴雨參數(shù):采用當?shù)刈钚碌谋┯甑戎稻€圖(如《中國暴雨參數(shù)圖集》),獲取設計暴雨量H_24p和暴雨衰減指數(shù)n(n值隨歷時變化,需根據(jù)匯流時間τ選取對應時段的n值);(3)正確確定徑流系數(shù)ψ:根據(jù)流域下墊面條件(如土壤類型、植被覆蓋、地形坡度),參考規(guī)范中的ψ值表(如JTGC____表4.3.2),或通過現(xiàn)場調(diào)查調(diào)整ψ值;(4)合理選擇匯流參數(shù)m:匯流參數(shù)m反映流域匯流速度,與河道比降、糙率、流域形狀有關,可參考規(guī)范中的m值表(如JTGC____表4.3.3),或通過鄰近流域的實測資料率定m值;(5)迭代計算匯流時間τ:由于τ與Q_p互為函數(shù)(τ=0.278L/(mJ^(1/3)Q_p^(1/4))),需通過迭代計算直至τ與Q_p的誤差≤5%(避免一次假設導致的誤差)。(三)計算題(4題)1.某公路橋位于某流域,實測25年最大洪峰流量資料如下(單位:m3/s):200、180、150、130、120、110、100、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5、10、5。試采用數(shù)學期望公式計算經(jīng)驗頻率,并繪制經(jīng)驗頻率曲線。解:(1)排序:將流量從大到小排序,得到序號m=1至25;(2)計算經(jīng)驗頻率:采用數(shù)學期望公式\(P=\frac{m}{n+1}\times100\%\)(n=25),計算結(jié)果如下表:m流量(m3/s)P(%)m流量(m3/s)P(%)12003.85146053.8521807.69155557.69315011.54165061.54413015.38174565.38512019.23184069.23611023.08193573.08710026.92203076.9289030.77212580.7798534.62222084.62108038.46231588.46117542.31241092.31127046.1525596.15(3)繪制經(jīng)驗頻率曲線:以流量為縱坐標,經(jīng)驗頻率P為橫坐標,繪制散點圖,連接成光滑曲線。2.某流域?qū)崪y30年最大洪峰流量,經(jīng)頻率分析得均值\(\bar{Q}=150\,\text{m}^3/\text{s}\),C_v=0.4,C_s=0.8(C_s=2C_v)。試采用皮爾遜Ⅲ型曲線計算50年一遇(P=2%)和100年一遇(P=1%)設計流量。解:(1)查離均系數(shù)Φ_p:P=2%,C_s=0.8,查皮爾遜Ⅲ型曲線離均系數(shù)表得Φ_2%≈2.34;P=1%,C_s=0.8,查得Φ_1%≈2.75。(2)計算設計流量:\[Q_p=\bar{Q}(1+C_v\Phi_p)\]50年一遇(P=2%):\[Q_2\%=150\times(1+0.4\times2.34)=150\times(1+0.936)=150\times1.936=290.4\,\text{m}^3/\text{s}\]100年一遇(P=1%):\[Q_1\%=150\times(1+0.4\times2.75)=150\times(1+1.1)=150\times2.1=315\,\text{m}^3/\text{s}\]結(jié)論:50年一遇設計流量=290m3/s,100年一遇設計流量=315m3/s(取整數(shù))。3.某橋位斷面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為Z=0.005Q2+0.1Q+10(Z為水位,m;Q為流量,m3/s)。試計算設計流量Q_p=100m3/s對應的設計水位。解:將Q=100m3/s代入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公式:\[Z=0.005\times100^2+0.1\times100+10=0.005\times____+10+10=50+10+10=70\,\text{m}\]結(jié)論:設計水位Z_p=70m。4.某小流域面積F=10km2,主河道長度L=4km,河道比降J=0.003,暴雨衰減指數(shù)n=0.6,設計暴雨頻率p=5%(對應24小時暴雨量H_24p=100mm),徑流系數(shù)ψ=0.7,匯流參數(shù)m=0.8。試用推理公式計算設計流量Q_p。解:推理公式為:\[Q_p=0.278\psi\frac{H_{24p}\times24^{n-1}}{\tau^n}F\]匯流時間:\[\tau=0.278\frac{L}{mJ^{1/3}Q_p^{1/4}}\]步驟:(1)假設τ=2小時,計算暴雨強度:\[i=\frac{100\times24^{0.6-1}}{2^{0.6}}=\frac{100\times24^{-0.4}}{2^{0.6}}\approx\frac{100\times0.25}{1.5157}\approx16.5\,\text{mm/h}\](2)計算Q_p:\[Q_p=0.278\times0.7\times16.5\times10\approx0.278\times0.7\times165\approx31.8\,\text{m}^3/\text{s}\](3)驗證τ:\[\tau=0.278\times\frac{4}{0.8\times0.003^{1/3}\times31.8^{1/4}}\approx0.278\times\frac{4}{0.8\times0.1442\times2.3}\approx0.278\times\frac{4}{0.265}\approx4.2\,\text{小時}\](4)調(diào)整τ=4小時,重新計算:\[i=\frac{100\times0.25}{4^{0.6}}\approx\frac{25}{2.297}\approx10.88\,\text{mm/h}\]\[Q_p=0.278\times0.7\times10.88\times10\approx20.7\,\text{m}^3/\text{s}\]\[\tau=0.278\times\frac{4}{0.8\times0.1442\times20.7^{1/4}}\approx0.278\times\frac{4}{0.8\times0.1442\times2.12}\approx0.278\times\frac{4}{0.245}\approx4.55\,\text{小時}\](5)調(diào)整τ=4.5小時:\[i=\frac{25}{4.5^{0.6}}\approx\frac{25}{2.45}\approx10.2\,\text{mm/h}\]\[Q_p=0.278\times0.7\times10.2\times10\approx19.4\,\text{m}^3/\text{s}\]\[\tau=0.278\times\frac{4}{0.8\times0.1442\times19.4^{1/4}}\approx0.278\times\frac{4}{0.8\times0.1442\times2.08}\approx0.278\times\frac{4}{0.239}\approx4.65\,\text{小時}\](6)迭代至τ≈4.6小時,Q_p≈19.1m3/s(誤差≤5%)。結(jié)論:設計流量Q_p≈19m3/s。三、橋孔布置與凈空(12題)(一)選擇題(5題)1.橋孔長度是指()A.橋跨結(jié)構的總長度B.橋孔的凈長度(即各孔凈跨之和)C.橋墩之間的距離D.橋涵的總寬度答案:B解析:橋孔長度(又稱橋孔凈長度)是指橋涵跨越河道的有效過水長度,即各孔凈跨之和(不包括橋墩寬度),是橋孔布置的關鍵參數(shù)之一。2.下列關于“沖刷系數(shù)法”的描述,正確的是()A.沖刷系數(shù)法用于計算橋孔長度,公式為L=Q/(q允許)(Q為設計流量,q允許為允許單寬流量)B.沖刷系數(shù)法適用于所有流域,包括大流域和小流域C.允許單寬流量q允許越大,橋孔長度越長D.沖刷系數(shù)法不考慮河床沖刷的影響答案:A解析:沖刷系數(shù)法是橋孔長度計算的常用方法之一,公式為L=Q/(q允許),其中q允許是指橋孔通過設計流量時,河床不發(fā)生過量沖刷的允許單寬流量(單位:m3/(s·m));該方法適用于平原河流或泥沙較少的河道;q允許越大,橋孔長度越短(因為L與q允許成反比);沖刷系數(shù)法考慮了河床的一般沖刷(通過q允許控制)。3.橋涵凈空高度是指()A.橋底至設計水位的距離B.橋底至常水位的距離C.橋底至枯水位的距離D.橋底至最高洪水位的距離答案:A解析:橋涵凈空高度是指橋底(或涵洞頂)至設計水位的距離,用于保證洪水順利通過橋孔,避免壅水;凈空高度需滿足規(guī)范要求(如JTGC____表5.3.2)。4.對于通航河道,橋涵凈空高度應滿足()A.設計水位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B.常水位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C.枯水位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D.最高洪水位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答案:A解析:通航河道的橋涵凈空高度應滿足設計水位(對應通航重現(xiàn)期的水位,如50年一遇)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由航道等級確定,如Ⅰ級航道通航凈空高度為18m)。5.橋孔布置的基本原則是()A.盡量壓縮橋孔長度,減少工程成本B.盡量增大橋孔長度,提高過水能力C.使橋孔與河道斷面形態(tài)相適應,水流平順通過D.橋孔長度應等于河道寬度答案:C解析:橋孔布置的基本原則是“適應河勢、水流平順”,即橋孔長度和位置應與河道的天然斷面形態(tài)(如河槽寬度、灘地寬度)相適應,避免過度壓縮水流導致河床沖刷或壅水;同時,應考慮航運、防洪、生態(tài)等要求。(二)簡答題(4題)1.簡述橋孔布置的主要內(nèi)容。答案:橋孔布置是橋涵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內(nèi)容包括:(1)確定橋孔長度:根據(jù)設計流量、允許單寬流量(沖刷系數(shù)法)或經(jīng)驗公式,計算橋孔凈長度;(2)確定橋孔位置:選擇橋位時,應避開河道彎曲段、淺灘、沙洲等不穩(wěn)定區(qū)域,盡量使橋孔與河道主流方向垂直(減少水流對橋墩的沖刷);(3)確定橋跨形式:根據(jù)橋孔長度、荷載要求、地質(zhì)條件等,選擇合適的橋跨形式(如簡支梁橋、連續(xù)梁橋、拱橋等);(4)確定凈空高度:根據(jù)設計水位、通航要求(若有),計算橋底至設計水位的凈空高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5)考慮調(diào)治構造物:若橋孔布置無法完全適應河勢,需設計導流堤、丁壩等調(diào)治構造物,引導水流平順通過橋孔。2.什么是“允許單寬流量”?其影響因素有哪些?答案:允許單寬流量q允許是指橋孔通過設計流量時,河床不發(fā)生過量沖刷的最大單寬流量(單位:m3/(s·m)),是沖刷系數(shù)法計算橋孔長度的關鍵參數(shù)。影響因素:(1)河床土壤性質(zhì):河床土壤的抗沖能力越強(如黏土、礫石),q允許越大;(2)河道比降:河道比降越大,水流速度越快,q允許越?。唬?)泥沙粒徑:河床泥沙粒徑越大(如粗砂、卵石),抗沖能力越強,q允許越大;(4)橋孔布置形式:橋孔與河道主流方向垂直時,q允許較大;若橋孔與主流方向斜交,q允許較小(因水流沖刷加?。?。3.簡述橋涵凈空的分類及要求。答案:橋涵凈空分為通航凈空和非通航凈空兩類:(1)通航凈空:用于通航河道,需滿足船舶航行的要求,包括凈空高度和凈空寬度;凈空高度:設計水位至橋底的距離≥通航凈空高度(由航道等級確定,如JTGC____表5.3.3);凈空寬度:橋孔凈寬度≥通航凈空寬度(由船舶尺寸和航行方式確定)。(2)非通航凈空:用于不通航河道,需滿足洪水順利通過的要求,凈空高度應滿足:橋底至設計水位的距離≥0.5m(平原河流)或≥1.0m(山區(qū)河流);若河道有漂浮物(如樹木、雜草),凈空高度應適當增大(如增加0.5-1.0m)。4.橋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