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匯編一、引言1.1建筑電氣工程的地位與作用建筑電氣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涵蓋配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防雷接地系統(tǒng)、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等多個子系統(tǒng),其功能直接關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功能完整性、能源效率及用戶體驗。例如,配電系統(tǒng)為建筑提供穩(wěn)定的電力供應,防雷接地系統(tǒng)保障建筑免受雷電侵害,智能化系統(tǒng)支撐現(xiàn)代建筑的智慧化運營。電氣工程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不僅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更可能引發(fā)電氣火災、人員觸電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須以嚴格的技術標準為指導。1.2施工技術標準匯編的必要性隨著建筑行業(yè)向高智能化、綠色化、模塊化方向發(fā)展,電氣工程的復雜度不斷提升,傳統(tǒng)經(jīng)驗型施工已無法滿足需求。編制《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匯編》的核心目標是:統(tǒng)一施工工藝:規(guī)范電纜敷設、母線安裝、接地裝置施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流程,減少因施工人員水平差異導致的質量問題;保障工程質量:通過引用國家及行業(yè)標準(如GB____《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明確質量控制要點,確保工程符合設計及驗收要求;提升施工效率:為施工人員提供可直接參考的技術指南,避免重復試驗及返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安全風險:明確易燃易爆場所、高空作業(yè)等特殊環(huán)境下的施工安全要求,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二、配電系統(tǒng)施工技術標準配電系統(tǒng)是建筑電氣工程的“動力中樞”,負責將電網(wǎng)電力轉換為建筑內(nèi)部所需的電能,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性。2.1電纜線路施工標準2.1.1電纜選型與進場檢驗選型要求: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選擇電纜類型(如阻燃電纜用于人員密集場所,耐火電纜用于消防設備供電);根據(jù)負荷計算確定電纜截面(應滿足載流量、電壓損失及短路電流要求)。進場檢驗:1.檢查電纜合格證、檢驗報告及出廠試驗記錄,確保型號、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2.外觀檢查:電纜絕緣層無損傷、開裂,電纜端頭密封良好;3.抽樣檢測:對電纜的絕緣電阻、導通性進行測試(1kV及以下電纜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MΩ)。*引用標準*:GB____《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標準》第3.0.2條。2.1.2電纜敷設方式與要求直埋敷設:1.埋深不應小于0.7m(穿越農(nóng)田時不應小于1m,寒冷地區(qū)應超過凍土層);2.電纜溝底部鋪100mm厚細沙,上面蓋磚或混凝土板(保護電纜免受機械損傷);3.電纜接頭應設在地面以上的接線盒內(nèi),接頭處應做好防水處理。橋架敷設:1.橋架應采用熱鍍鋅或噴塑處理,支架間距不應大于2m;2.電纜在橋架內(nèi)排列整齊,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分開布置(間距不應小于100mm);3.交流單芯電纜采用品字形排列,避免形成閉合回路(防止渦流發(fā)熱)。穿管敷設:1.管材選用PVC管或鍍鋅鋼管(潮濕環(huán)境用鋼管),管內(nèi)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2.每根管子最多穿3根電纜(交流單芯電纜除外),電纜穿管前應清理管內(nèi)雜物;3.管口應做喇叭口處理,防止劃傷電纜絕緣層。*引用標準*:GB____第5.1.3、5.2.4、5.3.2條。2.1.3電纜終端與接頭制作終端制作:1.剝切電纜絕緣層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如電纜剝線鉗),避免損傷導體;2.終端頭采用熱縮或冷縮套管,套管應與電纜絕緣層緊密貼合(無氣泡、褶皺);3.終端頭引出線應固定牢固,相間距離不應小于200mm(1kV及以下電纜)。接頭制作:1.電纜接頭應采用壓接或焊接方式(壓接時使用與導體截面匹配的壓模);2.接頭處絕緣處理應符合電纜原絕緣等級要求,外包絕緣帶應分層纏繞(每層重疊1/2帶寬);3.接頭應設在便于維護的位置,不應埋入地下或墻內(nèi)。*引用標準*:GB____第6.1.4、6.2.3條。2.2母線安裝標準2.2.1母線材質與加工材質要求:母線應采用銅或鋁(銅母線電阻率低、機械強度高,優(yōu)先用于重要場所);加工要求:1.母線切割應使用砂輪切割機或等離子切割機,切口應平整(無毛刺、卷邊);2.母線彎曲應采用母線彎排機,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母線厚度的2倍(銅母線)或3倍(鋁母線);3.母線搭接面應進行搪錫或鍍銀處理(提高導電性能,防止氧化)。2.2.2母線連接與固定連接要求:1.母線搭接螺栓應采用鍍鋅螺栓,螺栓直徑應與母線厚度匹配(如10mm厚母線用M12螺栓);2.螺栓扭矩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如M12螺栓扭矩為44~60N·m),避免過緊損傷母線或過松導致接觸不良;3.母線對接時,應采用過渡板(銅鋁過渡板用于銅鋁母線連接),防止電化學腐蝕。固定要求:1.母線支架應采用角鋼或槽鋼,支架間距不應大于1.5m(水平母線)或2m(垂直母線);2.母線固定金具應與母線材質一致(如銅母線用銅金具),金具與母線之間應加絕緣墊片(防止接地)。*引用標準*:GB____《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標準》第4.2.3、4.3.2條。2.3配電箱柜安裝標準2.3.1箱體進場檢驗檢查箱體外觀(無變形、銹蝕),箱門開啟靈活(開啟角度不應小于120°);核對箱體型號、規(guī)格(與設計一致),箱內(nèi)元件(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齊全且無損壞;測試箱體防護等級(如IP30用于室內(nèi)干燥場所,IP54用于室外或潮濕場所)。2.3.2箱體固定與接線固定要求:1.箱體安裝高度:落地式配電箱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500mm,掛墻式配電箱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1.2m;2.箱體應固定在混凝土墻或磚砌墻上(用膨脹螺栓固定,螺栓數(shù)量不應少于4個),固定后箱體應垂直(偏差不應大于1.5‰)。接線要求:1.箱內(nèi)導線應排列整齊,導線端頭應做搪錫處理(防止氧化);2.相線、零線、地線應分開排列(相線用紅色,零線用藍色,地線用黃綠雙色),導線連接應采用端子排(端子排容量應大于導線截面);3.箱體應與保護接地干線連接(接地螺栓采用鍍鋅螺栓,接地導線截面不應小于4mm2)。*引用標準*:GB____《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6.1.2、6.2.3條。三、照明系統(tǒng)施工技術標準照明系統(tǒng)是建筑的“眼睛”,負責提供適宜的光照環(huán)境,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用戶的舒適度及能源消耗。3.1照明燈具安裝標準3.1.1燈具選型與位置確定選型要求:根據(jù)使用場所選擇燈具類型(如辦公室用熒光燈,商場用LED筒燈,防爆場所用防爆燈具);位置確定:1.燈具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如教室燈具間距不應大于1.8m);2.燈具不應安裝在空調風口、消防噴頭正下方(避免影響空調效果或噴水效果);3.應急照明燈具應安裝在出口通道、樓梯間等位置(便于人員疏散)。3.1.2燈具固定與接線固定要求:1.燈具應固定在吊頂龍骨或實體墻上(用膨脹螺栓或自攻螺釘固定,螺釘數(shù)量不應少于2個);2.重量超過3kg的燈具應采用預埋吊鉤或支架固定(避免墜落);3.防爆燈具應采用隔爆型接線盒,接線盒與燈具之間應采用防爆軟管連接。接線要求:1.燈具導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截面不應小于1.5mm2);2.導線與燈具端子連接應采用壓接或焊接(避免絞接),連接處應做好絕緣處理(用絕緣帶纏繞);3.螺口燈頭的相線應接在中心觸點端子上,零線接在螺紋端子上(防止觸電)。*引用標準*:GB____第19.1.2、19.2.3條。3.1.3特殊場所燈具安裝防爆場所:燈具應符合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分類要求(如I類用于煤礦,II類用于工廠),燈具外殼應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應急照明:應急照明燈具應采用雙電源供電(正常電源與備用電源),切換時間不應超過5s(疏散照明)或0.5s(安全照明);水下照明:燈具應采用防水型(IP68),電源線應采用防水電纜(電纜端頭應做密封處理)。3.2照明導線敷設標準3.2.1導線選型與線徑計算選型要求:導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阻燃或耐火型),絕緣等級不應低于500V;線徑計算:根據(jù)照明負荷計算導線截面(如10A負荷采用2.5mm2銅芯線,20A負荷采用4mm2銅芯線),同時應滿足電壓損失要求(電壓損失不應超過5%)。3.2.2導線穿管與線槽敷設穿管敷設:1.管材選用PVC管或鍍鋅鋼管(潮濕環(huán)境用鋼管),管內(nèi)徑不應小于導線外徑總和的1.5倍;2.導線穿管前應在管內(nèi)穿入鋼絲(引導導線),導線穿管后應在管口做密封處理(防止進水);線槽敷設:1.線槽應采用阻燃型(PVC線槽或金屬線槽),線槽支架間距不應大于2m;2.導線在線槽內(nèi)排列整齊,不應交叉,導線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5m。3.2.3導線連接與絕緣處理連接要求:導線連接應采用壓接端子或焊接(避免絞接),連接后應測試導通性(電阻不應大于0.1Ω);絕緣處理:導線絕緣層破損時應采用絕緣帶纏繞(纏繞層數(shù)不應少于3層),絕緣帶應從導線絕緣層的10mm處開始纏繞,至絕緣層的10mm處結束。3.3照明控制與插座安裝標準3.3.1開關與插座選型開關選型:應采用蹺板開關(手感好、壽命長),額定電流不應小于10A(用于照明回路);插座選型:應采用安全型插座(帶保護門),額定電流不應小于10A(用于普通電器)或16A(用于空調、電熱水器)。3.3.2開關插座安裝位置與高度開關安裝:開關應安裝在門口右側(便于右手操作),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3m(距地面);插座安裝:1.普通插座安裝高度不應小于0.3m(距地面);2.空調插座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8m(距地面);3.廚房插座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5m(距地面,避免油污污染)。3.3.3控制回路接線要求照明控制回路應采用單相三線制(相線、零線、地線),開關應接在相線上(斷開相線,避免燈具帶電);插座回路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防止人員觸電。四、防雷與接地系統(tǒng)施工技術標準防雷與接地系統(tǒng)是建筑的“安全屏障”,負責防止雷電侵害及電氣設備漏電,其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及人員的安全。4.1防雷系統(tǒng)施工標準4.1.1防雷裝置類型與選型接閃器:用于接收雷電,常見類型有避雷針(用于高聳建筑)、避雷帶(用于屋頂邊緣)、避雷網(wǎng)(用于大面積屋頂);引下線:用于將雷電電流引至接地裝置,常見類型有鍍鋅圓鋼(直徑不應小于10mm)、鍍鋅扁鋼(厚度不應小于4mm,寬度不應小于25mm);接地裝置:用于將雷電電流散入大地,常見類型有人工接地體(鍍鋅角鋼、鍍鋅鋼管)、自然接地體(建筑物基礎鋼筋、金屬管道)。4.1.2接閃器安裝要求避雷針:1.避雷針應安裝在屋頂最高處(如女兒墻、水箱頂部),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范圍覆蓋整個建筑);2.避雷針采用鍍鋅圓鋼制作(直徑不應小于12mm),針尖應做鈍化處理(防止腐蝕);避雷帶:1.避雷帶應沿屋頂邊緣敷設(間距不應大于10m),與屋頂女兒墻固定(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m);2.避雷帶采用鍍鋅扁鋼制作(厚度不應小于4mm,寬度不應小于25mm),連接處應采用焊接(焊縫長度不應小于扁鋼寬度的2倍)。4.1.3引下線敷設與連接敷設要求:1.引下線應沿建筑物外墻垂直敷設(避免彎曲),與墻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0mm;2.引下線采用鍍鋅圓鋼(直徑不應小于10mm)或鍍鋅扁鋼(厚度不應小于4mm,寬度不應小于25mm),表面應做防腐處理(熱鍍鋅);連接要求:1.引下線與接閃器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縫長度不應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2.引下線與接地裝置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縫應做防腐處理)。*引用標準*:GB____《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第4.3.1、4.4.1條。4.2接地系統(tǒng)施工標準4.2.1接地裝置類型自然接地體:利用建筑物基礎鋼筋(最常用)、金屬管道(如給排水管)作為接地體,其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如基礎鋼筋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人工接地體:當自然接地體接地電阻不符合要求時,增設人工接地體(如鍍鋅角鋼、鍍鋅鋼管),人工接地體的長度不應小于2.5m(打入地下),間距不應小于5m(避免互相干擾)。4.2.2接地電阻要求與測試電阻要求:1.防雷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2.保護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3.重復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4.共用接地裝置(防雷、保護、工作接地共用)電阻不應大于1Ω。測試要求:1.接地電阻測試應采用接地電阻測試儀(如ZC-8型),測試時間宜選擇在干燥天氣(避免雨水影響測試結果);2.測試點應選擇在接地裝置的引出線處(如引下線與接地體的連接點),測試時應將測試線與接地體斷開(避免其他接地體干擾);3.測試結果應記錄在施工日志中,若不符合要求,應增加接地體數(shù)量或延長接地體長度。*引用標準*:GB____《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標準》第4.0.1、5.0.1條。4.2.3接地極安裝與連接人工接地極安裝:1.鍍鋅角鋼(規(guī)格50×50×5mm)或鍍鋅鋼管(直徑50mm,壁厚3.5mm)打入地下(深度不應小于2.5m);2.接地極頂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8m(避免被破壞);連接要求:1.接地極之間采用鍍鋅扁鋼連接(厚度不應小于4mm,寬度不應小于25mm),連接方式為焊接(焊縫長度不應小于扁鋼寬度的2倍);2.接地扁鋼與接地極的連接應采用三面焊接(確保接觸良好),焊縫應做防腐處理(刷瀝青漆)。4.3等電位聯(lián)結施工標準4.3.1總等電位聯(lián)結(MEB)定義:將建筑物內(nèi)的所有金屬構件(如基礎鋼筋、金屬管道、電纜橋架)與總等電位端子箱連接,形成統(tǒng)一的接地系統(tǒng);施工要求:1.總等電位端子箱應安裝在建筑物入口處(如配電房、電梯機房),安裝高度不應小于0.5m(距地面);2.總等電位聯(lián)結導線應采用鍍鋅扁鋼(厚度不應小于4mm,寬度不應小于25mm)或銅芯絕緣線(截面不應小于25mm2);3.金屬管道(如給排水管、燃氣管)與總等電位端子箱連接時,應采用專用抱箍(避免破壞管道防腐層)。4.3.2局部等電位聯(lián)結(LEB)定義:將局部區(qū)域內(nèi)的金屬構件(如衛(wèi)生間金屬潔具、浴室扶手)與局部等電位端子箱連接,防止局部觸電;施工要求:1.局部等電位端子箱應安裝在局部區(qū)域內(nèi)(如衛(wèi)生間墻面),安裝高度不應小于0.3m(距地面);2.局部等電位聯(lián)結導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截面不應小于4mm2),導線兩端應采用壓接端子(與金屬構件連接);3.衛(wèi)生間內(nèi)的金屬潔具(如浴缸、洗臉盆)應與局部等電位端子箱連接(用銅編織帶連接)。4.3.3等電位端子箱安裝等電位端子箱應采用鍍鋅鋼板制作(厚度不應小于1.5mm),箱門開啟靈活(開啟角度不應小于120°);端子箱內(nèi)的端子排應采用銅質(截面不應小于10mm2),端子排上應標注“MEB”或“LEB”字樣(便于識別);端子箱應與保護接地干線連接(接地導線截面不應小于4mm2)。*引用標準*:GB____《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第7.2.1、7.2.2條。五、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施工技術標準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是建筑的“大腦”,負責實現(xiàn)建筑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建筑的智慧化水平。5.1綜合布線系統(tǒng)施工標準5.1.1線纜選型與進場檢驗選型要求:根據(jù)系統(tǒng)需求選擇線纜類型(如超五類雙絞線用于語音及數(shù)據(jù)傳輸,六類雙絞線用于高速數(shù)據(jù)傳輸,光纖用于長距離傳輸);進場檢驗:1.檢查線纜合格證、檢驗報告(如ISO9001認證),確保型號、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2.外觀檢查:線纜絕緣層無損傷、開裂,線纜標識清晰(如“CAT6”表示六類雙絞線);3.抽樣檢測:對雙絞線的衰減、串擾(NEXT)進行測試(六類雙絞線衰減不應大于21.6dB/100m,NEXT不應小于44.1dB/100m)。5.1.2線槽與線管敷設線槽敷設:1.線槽應采用阻燃型(PVC線槽或金屬線槽),線槽寬度應根據(jù)線纜數(shù)量確定(線纜填充率不應超過線槽截面的50%);2.線槽支架間距不應大于2m,線槽連接處應采用連接板(用螺栓固定);線管敷設:1.管材選用PVC管或鍍鋅鋼管(弱電系統(tǒng)常用PVC管),管內(nèi)徑不應小于線纜外徑總和的1.5倍;2.線管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線管外徑的10倍(PVC管)或6倍(鋼管),彎曲處應采用彎頭(避免線纜損傷)。5.1.3線纜端接與測試端接要求:1.雙絞線端接應采用T568A或T568B標準(統(tǒng)一布線系統(tǒng)內(nèi)采用同一標準);2.光纖端接應采用熔接或機械連接(熔接損耗不應大于0.1dB,機械連接損耗不應大于0.3dB);測試要求:1.雙絞線測試應采用線纜測試儀(如FLUKEDSX-5000),測試項目包括衰減、串擾、回波損耗(RL);2.光纖測試應采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測試項目包括衰減、損耗、斷點位置。*引用標準*:GB____《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第6.3.1、7.3.1條。5.2弱電系統(tǒng)設備安裝標準5.2.1監(jiān)控系統(tǒng)攝像頭安裝:1.攝像頭應安裝在視野開闊的位置(如走廊、電梯間),安裝高度不應小于2.5m(距地面,避免被遮擋);2.攝像頭應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采用鍍鋅角鋼制作),固定后攝像頭應水平(偏差不應大于1°);硬盤錄像機(DVR)安裝:1.DVR應安裝在監(jiān)控機房內(nèi)(環(huán)境溫度10~30℃,濕度30%~70%),安裝在機柜內(nèi)(機柜高度不應小于1.8m);2.DVR與攝像頭之間的連接應采用同軸電纜(如SYV-75-5),電纜端頭應做BNC接頭(連接牢固)。5.2.2報警系統(tǒng)探測器安裝:1.紅外探測器應安裝在室內(nèi)墻角(距地面2~2.5m),探測范圍應覆蓋門窗(避免盲區(qū));2.煙霧探測器應安裝在天花板中央(距墻壁不應小于0.5m),安裝間距不應大于10m(客廳)或6m(臥室);報警主機安裝:1.報警主機應安裝在保安室或監(jiān)控機房內(nèi)(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2m),與探測器之間的連接應采用雙絞線(截面不應小于1.5mm2);2.報警主機應連接備用電源(蓄電池),備用電源供電時間不應小于8h(停電時仍能工作)。5.2.3門禁系統(tǒng)讀卡器安裝:1.讀卡器應安裝在門口右側(距地面1.2~1.5m),與門框的距離不應小于0.1m(避免遮擋);2.讀卡器應固定在墻上(用膨脹螺栓固定),固定后讀卡器應水平(偏差不應大于1°);控制器安裝:1.控制器應安裝在弱電井內(nèi)(環(huán)境溫度10~30℃,濕度30%~70%),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m(距地面);2.控制器與讀卡器之間的連接應采用雙絞線(截面不應小于1.5mm2),控制器與門鎖之間的連接應采用RVV電纜(截面不應小于2.5mm2)。5.3智能家居系統(tǒng)施工標準5.3.1智能終端安裝網(wǎng)關安裝:1.網(wǎng)關應安裝在客廳中央(距地面1.2~1.5m),與路由器的距離不應大于5m(確保無線信號穩(wěn)定);2.網(wǎng)關應固定在墻上(用自攻螺釘固定),固定后網(wǎng)關應水平(偏差不應大于1°);智能面板安裝:1.智能面板應安裝在門口右側(距地面1.3m),與普通開關的安裝位置一致(便于操作);2.智能面板應采用86型暗裝底盒(與墻面平齊),接線應采用壓接端子(避免松動)。5.3.2傳感器敷設溫濕度傳感器:1.溫濕度傳感器應安裝在客廳或臥室(距地面1.5m),避免安裝在空調風口、陽光直射處(影響測量精度);2.傳感器與網(wǎng)關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無線方式(如ZigBee、Wi-Fi),無線信號強度不應小于-70dBm;人體感應傳感器:1.人體感應傳感器應安裝在走廊或衛(wèi)生間(距地面2~2.5m),探測范圍應覆蓋通道(避免盲區(qū));2.傳感器與網(wǎng)關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無線方式,電池壽命不應小于1年(便于更換)。5.3.3系統(tǒng)調試與聯(lián)動調試要求:1.智能終端(網(wǎng)關、面板)應與路由器連接(確保網(wǎng)絡通暢),并注冊到智能家居平臺(如米家、華為智能家居);2.傳感器(溫濕度、人體感應)應與網(wǎng)關配對(按照說明書操作),配對后應測試傳感器的響應時間(如人體感應傳感器響應時間不應大于1s);聯(lián)動設置:1.設置溫濕度傳感器與空調的聯(lián)動(如溫度超過28℃時,空調自動開啟);2.設置人體感應傳感器與照明的聯(lián)動(如有人經(jīng)過時,走廊燈自動開啟,30s后自動關閉);3.設置智能面板與窗簾的聯(lián)動(如按“回家”鍵時,窗簾自動關閉)。六、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標準6.1施工過程質量控制6.1.1材料與設備檢驗材料檢驗:所有進場材料(電纜、母線、燈具、線槽)應具有合格證、檢驗報告,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設備檢驗:所有進場設備(配電箱、攝像頭、網(wǎng)關)應具有合格證、說明書,經(jīng)廠家技術人員調試合格后才能安裝。6.1.2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包括電纜直埋敷設、接地裝置安裝、線槽線管暗敷等;驗收要求:1.隱蔽工程施工前,應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到場檢查(檢查材料、施工工藝);2.施工完成后,應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記錄施工部位、材料規(guī)格、施工日期),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后才能隱蔽。6.1.3施工工藝檢查日常檢查:施工人員應每天檢查施工工藝(如電纜敷設是否扭曲、母線連接是否牢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專項檢查:項目經(jīng)理應每周組織專項檢查(如防雷接地系統(tǒng)、綜合布線系統(tǒng)),重點檢查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質量(如接地電阻、線纜衰減)。6.2施工質量驗收程序6.2.1分項工程驗收定義:分項工程是指按施工工藝劃分的工程(如電纜線路分項工程、照明燈具分項工程);驗收要求:1.分項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應自行檢查(檢查施工記錄、測試報告);2.自行檢查合格后,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分項工程驗收申請(附施工記錄、測試報告);3.監(jiān)理工程師到場驗收(檢查工程實體、核對資料),驗收合格后簽字確認。6.2.2分部工程驗收定義:分部工程是指按系統(tǒng)劃分的工程(如配電系統(tǒng)分部工程、照明系統(tǒng)分部工程);驗收要求:1.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全部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應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分部工程驗收申請(附分項工程驗收記錄);2.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共同驗收(檢查工程實體、核對資料),驗收合格后簽字確認。6.2.3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定義:單位工程是指整個建筑電氣工程(包括配電、照明、防雷、智能化等系統(tǒng));驗收要求:1.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全部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應向建設單位提交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申請(附分部工程驗收記錄、竣工圖紙);2.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驗收(檢查工程實體、核對資料、測試系統(tǒng)功能);3.驗收合格后,出具單位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用設備試題及答案
- 整式試卷測試題及答案
- 招標采購崗試題及答案
- 高一物理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 新沂教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噶爾縣教育系統(tǒng)招聘教師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達州市農(nóng)科院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醫(yī)學裝備相關知識培訓考核題(含答案)
- 2024年民航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設大比武指南試題及答案
- (2025)全國水利安全生產(chǎn)知識競賽題庫及參考答案
- 住院病案首頁(2013年版)
- 《西游記》閱讀單
- 某某院檢驗科儀器設備檔案
-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
- 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管理
- 紡織品運輸供貨方案
- GB/T 11334-2005產(chǎn)品幾何量技術規(guī)范(GPS)圓錐公差
- FZ/T 07013-2021綠色設計產(chǎn)品評價技術規(guī)范色紡紗
- 催產(chǎn)引產(chǎn)-課件
- 【社會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22年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宣傳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