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1頁
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2頁
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3頁
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4頁
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務員天災面試題目及答案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應對地震災害時,首先應關注的是()A.財產安全B.人員傷亡C.基礎設施答案:B2.暴雨預警信號最高級別是()A.黃色B.橙色C.紅色答案:C3.發(fā)生火災時,正確逃生方法是()A.乘坐電梯B.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C.往高處跑答案:B4.海嘯來臨前的明顯跡象是()A.海水突然退潮B.海面平靜C.天空烏云密布答案:A5.應對泥石流災害,應向()方向逃生。A.泥石流下游B.泥石流上游C.與泥石流垂直的山坡答案:C6.遇到山體滑坡,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迅速向滑坡體滑動方向跑B.原地不動C.向兩側跑答案:C7.臺風來臨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關好門窗B.外出看海景C.準備應急物資答案:B8.雪災可能引發(fā)的次生災害是()A.火災B.洪水C.交通癱瘓答案:C9.旱災時,首要工作是()A.尋找水源B.補種農作物C.修建水利設施答案:A10.應對森林火災,專業(yè)撲火隊主要職責是()A.疏散群眾B.滅火作業(yè)C.后勤保障答案:B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地震發(fā)生時,在室內可以躲避的地方有()A.桌子底下B.墻角C.窗戶邊D.大衣柜里答案:AB2.暴雨可能引發(fā)的災害有()A.洪水B.泥石流C.城市內澇D.山體滑坡答案:ABCD3.火災預防措施包括()A.不私拉亂接電線B.定期檢查電器設備C.不在易燃物旁吸煙D.配備滅火器答案:ABCD4.海嘯來襲時,安全的做法有()A.盡快往內陸高處跑B.躲在堅固建筑物內C.抱住漂浮物D.站在海邊觀察答案:ABC5.泥石流發(fā)生的條件有()A.大量松散固體物質B.暴雨C.陡峭地形D.植被茂密答案:ABC6.山體滑坡的誘因有()A.強降雨B.地震C.不合理工程活動D.氣溫升高答案:ABC7.臺風來臨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有()A.加固門窗B.儲備食物和水C.檢查電器線路D.給車輛做好防護答案:ABCD8.雪災對交通的影響主要有()A.道路結冰B.能見度降低C.車輛故障增多D.航班延誤答案:ABCD9.旱災應對措施有()A.節(jié)約用水B.開辟新水源C.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D.人工增雨答案:ABCD10.森林火災撲救原則包括()A.打早B.打小C.打了D.先控制后消滅答案:ABCD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地震時,在高樓應迅速乘坐電梯下樓。(×)2.黃色暴雨預警信號發(fā)布后,學校應停課。(×)3.火災發(fā)生時,為了快速逃生可以乘坐普通電梯。(×)4.海嘯預警解除前,不能返回海邊。(√)5.遇到泥石流,往山下跑能更快逃離危險。(×)6.山體滑坡停止后,就可以立即返回原地。(×)7.臺風來臨時,在戶外要遠離廣告牌等危險物。(√)8.雪災時,車輛可以快速行駛以避免被困。(×)9.旱災時,優(yōu)先保障工業(yè)用水。(×)10.撲救森林火災時,應逆風滅火。(√)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地震發(fā)生時在室外的避震方法答案:在室外要遠離建筑物、大樹、電線桿等可能倒塌的物體,選擇空曠場地蹲下或趴下,用手保護頭部。若在山區(qū),警惕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2.應對暴雨導致的城市內澇,有哪些措施答案:提前疏通排水管道;設置警示標識,引導行人車輛避開積水區(qū)域;組織力量抽排積水;對地勢較低區(qū)域采取擋水措施,轉移被困人員和物資。3.簡述火災現場疏散群眾的要點答案:保持冷靜,通過廣播等方式告知群眾火災情況和疏散路線;引導群眾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有序撤離;照顧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人群,確保疏散安全。4.旱災期間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方法答案:合理調配水資源,優(yōu)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組織送水隊伍為缺水地區(qū)送水;加強節(jié)水宣傳,提高居民節(jié)水意識;尋找和開辟新的水源,如打井等。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在應對多災并發(fā)時,政府各部門應如何協同合作答案:應急管理部門統(tǒng)籌協調,氣象部門提供災害預警,交通部門保障道路暢通,水利部門負責防洪排澇等,各部門明確職責,信息共享,快速響應,共同應對災害。2.談談如何提高公眾對天災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答案:通過社區(qū)宣傳、學校教育、媒體傳播等多種渠道普及天災知識和應對方法;開展應急演練,讓公眾親身體驗;設立咨詢熱線,解答公眾疑問。3.在災后重建中,如何做到既恢復生產生活又注重防災減災答案:重建規(guī)劃時充分考慮災害風險,提高建筑抗震等標準;完善基礎設施的防災功能;加強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