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減震結構_第1頁
耗能減震結構_第2頁
耗能減震結構_第3頁
耗能減震結構_第4頁
耗能減震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耗能減震結構設計

9.3.1結構耗能減震原理與耗能減震結構特點

結構耗能減震技術是在結構物某些部位(如支撐、剪力墻、節(jié)點、

連接縫或連接件、樓層空間、相鄰建筑間、主附結構間等)設置耗能(阻

尼)裝置(或元件),通過耗能(阻尼)裝置產生摩擦,彎曲(或剪切、

扭轉)彈塑(或粘彈)性滯回變形耗能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輸人結構中的

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地震反響,從而防止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到達

減震控震的目的。裝有耗能(阻尼)裝置的結構稱為耗能減震結構。

耗能減震的原理可以從能量的角度來描述,如圖9.11結構在地震

中任意時刻的能量方程為:

傳統(tǒng)抗震結構Ein=Ev+Ec+Ek+Eh

耗能減震結構Ei?=Ev+Ec+Ek+Eh+Ed

式中Ein——地震過程中輸入結構體系的能量;

Ev——結構體系的動能:

Ec——結構體系的粘滯阻尼耗能;

Ek——結構體系的彈性應變能;

Eh——結構體系的滯回耗能;

Ed——耗能(阻尼)裝置或耗能元件耗散或吸收的能量。

9.11結構能量轉換途徑比照

a)地震輸人b)傳統(tǒng)抗震結構c)消能減震結構

在上述能量方程中,由于Ev和Ek僅僅是能量轉換,不能耗能,Ec

只占總能量的很小局部(約5%左右),可以忽略不計。在傳統(tǒng)的抗震結

構中,主要依靠Eh消耗輸入結構的地震能量,但因結構構件在利用其自

身彈塑性變形消耗地震能量的同時,構件本身將遭到損傷甚至破壞,某

一結構構件耗能越多,那么其破壞越嚴重。在耗能減震結構體系中,耗

能(阻尼)裝置或元件在主體結構進入非彈性狀態(tài)前率先進入耗能工作

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耗能作用,耗散大量輸入結構體系的地震能量,那么結

構本身需消耗的能量很少,這意味著結構反響將大大減小,從而有效地

保護了主體結構,使其不再受到損傷或破壞。

一般來說,結構的損傷程度與結構的最大變形△max和滯回耗能Eh

(或累積塑性變形)成正比,可以表達為:

在耗能減震結構中,由于最大變形和構件的滯回耗能較之傳統(tǒng)抗震

結構的最大變形和滯回耗能大大減少,因此結構的損傷大大減少。

耗能減震結構具有減震機理明確,減震效果顯著,平安可靠,經濟

合理,技術先進,適用范圍廣等特點。目前,已被成功用于工程結構的

減震控制中。

9.3.2耗能減震裝置的類型與性能

9.3.2.1耗能減震裝置的類型與性能

耗能減震裝置的種類很多,根據耗能機制的不同可分為摩擦耗能器。

鋼彈塑性耗能器、鉛擠壓阻尼器、粘彈性阻尼器和粘滯阻尼器等;根據

耗能器耗能的依賴性可分為速度相關型(如粘彈性阻尼器和粘滯阻尼器)

和位移相關型(如摩擦耗能器、鋼彈塑性耗能器和鉛擠壓阻尼器)等。

(1)摩擦耗能器

圖912Pall型摩擦耗能器及典型滯回曲線

摩擦耗能器是根據摩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的原理設計的。目前已有多種不同構造的摩擦耗能器,如

Pall型摩擦耗能器、摩擦筒制震器、限位摩擦耗能器、摩擦滑動螺栓節(jié)點及摩擦剪切較耗能器等。圖9.12

(aJ(b)為Pall等設計的摩擦耗能裝置,它是一可消動而改變形狀的機構。機構帶有摩擦制動板,機

構的滑移受板間摩擦力控制,而摩擦力取決于板間的擠壓力,可以通過松緊節(jié)點板的高強螺栓來調節(jié)。

該裝置按正常使用荷載及小震作用下不發(fā)生滑動設計,而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其主要構件尚未發(fā)生屈服,

裝置即產生滑移以摩擦功耗散地震能量,并改變了結構的自振頻率,從

而使結構在強震中改變動力特性,到達減震目的?!踩绾卧O計,如何計算〕

摩擦耗能器種類很多,但都具有很好的滯回特性,滯回環(huán)呈矩形,

耗能能力強,工作性能穩(wěn)定等特點。圖9.12(c)為典型的滯回曲線。

摩擦耗能器一般安裝在支撐上形成摩擦耗能支撐。

(2)鋼彈塑性耗能器

軟鋼具有較好的屈服后性能,利用其進入彈塑性范圍后的良好滯回

特性,目前已研究開發(fā)了多種耗能裝置,如加勁阻尼(ADAS)裝置、錐

形鋼耗能器、圓環(huán)〔或方框〕鋼耗能器、雙環(huán)鋼耗能器、加勁圓環(huán)耗能

器。低屈服點鋼耗能器等。這類耗能器具有滯回性能穩(wěn)定,耗能能力大,

長期可靠并不受環(huán)境與溫度影響的特點。

圖9.13加勁阻尼裝置及其滯回曲線

(“)加勁陽尼裝遑及其與支排的連接;S)加勁01尼裝置的滯回曲線

加勁阻尼裝置是由數塊互相平行的X形或三角形鋼板通過定位件

組裝而成的耗能減震裝置,如圖9.13(a)所示。它一般安裝在人字形支

撐頂部和框架梁之間,在地震作用下,框架層間相對變形引起裝置頂部

相對于底部的水平運動,使鋼板產生彎曲屈服,利用彈塑性滯回變形耗

散地震能量。圖9.13u)為8塊三角形鋼板組成的加勁阻尼裝置的滯回

曲線。

雙環(huán)鋼環(huán)耗能器由兩個簡單的耗能圓環(huán)構成,這種耗能器既保存了

圓環(huán)鋼耗能器變形大、構造簡單、制作方便的特點,又提高了初始的承

載能力和剛度,使其耗能能力大為改善。試驗研究說明,這種耗能器的

滯回環(huán)為典型的紡錘形,形狀飽滿,具有穩(wěn)定的滯變回路。

加勁圓環(huán)耗能器由耗能圓環(huán)和加勁弧板構成,即在圓環(huán)耗能器中附

加弧形鋼板以提高圓環(huán)鋼耗能器的剛度和阻尼,改善圓環(huán)鋼耗能器承載

能力和初始剛度較低的缺點。試驗研究說明,加勁圓環(huán)耗能器工作性能

穩(wěn)定,適應性好,變形能力強,耗能能力可隨變形的增大而提高,而且

具有多道減震防線和多重耗能特性。

低屈服點鋼是一種屈服點很低、延性滯回性能很好的材料,圖9.14

所示為鋼材型號為BT-IoYP100、寬厚比D/t為40的屈服點鋼耗能器

試驗后的形狀和滯回曲線??梢钥闯觯擃惡哪芷骶哂休^強的耗能能力,

滯回曲線形狀飽滿,性能穩(wěn)定。

圖9.14低屈服點鋼阻尼器的構造與典型滯叵曲線

(“)低屈服點銅阻尼器的構造;S)低屈服點斜阻尼器的滯向曲線

(3)鉛耗能器

鉛是一種結晶金屬,具有密度大、熔點低、塑性好、強度低等特點。

發(fā)生塑性變形時晶格被拉長或錯動,一局部能量將轉換成熱量,另一局

部能量為促使再結晶而消耗,使鉛的組織和性能回復至變形前的狀態(tài)。

鉛的動態(tài)回復與再結晶過程在常溫下進行,耗時短且無疲勞現象,因此

具有穩(wěn)定的耗能能力。圖9.15為利用鉛擠壓產生塑性變形耗散能量的

原理制成的阻尼器。圖9.15(a)為收縮管型,圖9.15(b)為鼓凸輪型,

當中心軸相對鋼管運動時,鉛被擠呀壓通過中心軸與壁間形成的擠壓口

而產生塑性變形耗散能量。鉛擠壓耗能器具有有“庫侖摩擦”的特點,

圖915鉛擠壓阻尼器及典型滯回曲線

其滯回曲線根本呈矩形,如圖9.15(C),在地震作用下,擠壓

力和耗能能力根本上與速度無關。此外,還有利用鉛產生剪切或彎剪塑

性滯回變形耗能原理制成的鉛剪切耗能器I形鋁耗能器等。

(4)粘彈性阻尼器

粘彈性阻尼器是由粘彈性材料和約束鋼板所組成。典型的粘彈性阻

尼器如圖9.16(a)所示,它是由兩個T形約束鋼板夾一塊矩形鋼板所組

成,T形約束鋼板與中間鋼板之間夾有一層粘彈性材料,在反復軸向力

作用下,約束T形鋼板與中間鋼板產生相對運動,使粘彈性材料產生往

復剪切滯回變形,以吸收和耗散能量。

鋼板

粘彈性層/

(6)

圖9.16粘彈性阻尼器滯回曲線

儲)粘彈性阻尼器乂力粘彈性班陀器滯回曲線

圖9.16(b)為粘彈性阻尼器的典型滯回曲線,可以看出,其滯

回環(huán)呈橢圓形,具有很好的耗能性能,它能同時提供剛度和阻尼。由于

粘彈性材料的性能受溫度、頻率和應變幅值的影響,所以粘彈性阻尼器

的性能受溫度、頻率和應變幅值的影響,有關研究結果說明,其耗能能

力隨著溫度的增加而降低;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高頻下,隨著

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耗能能力逐漸退化至某一平衡值。當應變幅值小于50%

時,應變的影響不大,但在大應變的鼓勵下,隨著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耗

能能力逐漸退化至某一平衡值。

(5)粘滯阻尼器

粘滯阻尼器主要有筒式粘滯阻尼器、粘滯阻尼墻系統(tǒng)等。筒式粘滯

阻尼器一般由缸體、活塞和粘滯流體組成?;钊祥_有小孔,并可以在

充有硅油或其他粘性流體的缸內作往復運動。當活塞與筒體間產生相對

運動時,流體從活塞的小孔內通過,對兩者的相對運動產生阻尼,從而

耗散能量。圖9.17(a)為典型的油阻尼器,圖9.17(b)為油阻尼器的

恢復力特性,形狀近似為橢圓。油阻尼器產生的阻尼力一般與速度和溫

度有關。

ia)

圖9.17油阻尼器及滯問曲就

(“)汕陽尼器;3)油阻尼湍的飲乂力特性

圖9.18速度相關型耗能器的恢復力-變形曲線

Q)枯滯風能器;⑺)粘彈性耗能器

9.3.2.2耗能器的恢復為模型

(1)速度相關型耗能器的恢復力模型

圖9.18為速度相關型耗能器的恢復力?變形曲線。速度相關型耗能

器的恢復力與變形和速度的關系一般可以表示為:

Fd=kq+cq

式中心和Q——耗能器的剛度和阻尼器系數;

△和△—耗能器的相對位移和相對速度。

對于粘滯阻尼器,一般Kd=O,C=C(),阻尼力僅與速度有關,可表

示為:5=C°A

式中Co粘滯阻尼器的阻尼系數,可由阻尼器的產品型號給定或由試

驗確定。

對于粘彈性阻尼器,剛度和阻尼系數一般由式下式確定:

_〃(3)4G(G)_AG?)

廣標廣~~T~

式中n(3)、G(3)—粘彈性材料的損失因子和剪切模量,一般

與頻率和速度有關,由粘彈性材料特性曲線

確定;

A、6——粘彈性材料層的受剪面積和厚度;

3—結構振動的頻率。

(2)滯變型耗能器的恢復力模型

軟鋼類耗能器具有類似的滯回性能,可采用相似的計算模型,僅其

特征參數不同。該類耗能器的最理想的數學模型可采用Rambcrg-

Osgood模型,但由于其不便于計算分析,故可采用圖9.19(a)所示的

折線型彈性?應變硬化模型來描述,恢復力和變形的關系可表示為:

式中K1——初始剛度;

ao——第二剛度系數;

△y一屈服變形。

摩擦耗能器和鉛耗能器的滯回曲線近似為“矩形”,具有較好的庫侖

特性,且根本不受荷載大小、頻率、循環(huán)次數等的影響,故可采用圖9.19

(b)所示的剛塑性恢復力模型。

對于摩擦耗能器,恢復力可由式(9.20)計算:

^=^sgn(A(/))

Fo.靜摩擦力

圖9.19滯變型耗能器的力-變形曲線

(小金屬耗能器;3)摩擦耗能器和鉛耗能源

對于鉛擠壓阻尼器,恢復力可按式(9.21)計算:

口+/。

Fd=^ay\n

式中B——大于1的系數;

A1——鉛變形前的面積;

A2——發(fā)生塑性后的截面面積;

f0——摩擦力。

9.3.3耗能減震結構的設計要求

(1)耗能部件的設置

耗能減震結構應根據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預期繃W瘩控制要求,設

置必當的耗能部件,耗能部件可由耗能匿及科支焉填充墻、梁或節(jié)點

等組成。

耗能減震結構中的耗能部件應沿結構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設置,耗

能部件宜設置在層間變形較大的位置,其數量和分布應通過綜合分析合

理確定。

(2)耗能部件的性能要求

耗能部件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耗能器應具有足夠的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和恰當的阻尼;

耗能部件附加給結構的有效阻尼比宜大于10%,超過20%時宜按20%

計算。

②耗能部件應具有足夠的初始剛度,并滿足以下要求:

速度線性相關型耗能器與斜撐、填充墻或梁組成耗能部件時,該部

件在耗能器耗能方向的剛度應符合式(9.22)要求:

收6%卜

式中Kb—支承構件在耗能器方向的剛度;

Cv—耗能器的線性阻尼系數;

T1—耗能減震結構的根本自振周期。

位移相關型耗能器與斜撐、填充墻或梁組成耗能部件時,該部件

恢復力滯回模型的參數宜符合以下要求;

式中Kp.——耗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初始剛度;

△Up、——耗能部件的屈服位移;

Ks——設置耗能部件的結構層間剛度;

△U3y一設置耗能部件的結構層間屈服位移。

③耗能器應具有優(yōu)良的耐久性能,能長期保持其初始性能;

④耗能器應構造簡單,施工方便,易維護。

⑤耗能器與斜支撐、填充墻、梁或節(jié)點的連接,應符合鋼構件連接

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構件連接的構造要求,并能承當耗能器施加給連接節(jié)

點的最大作用力。

(3)耗能器附加給結構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剛度

當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響譜法和靜力非線性法時,耗能部

件附加給結構的有效阻尼比,可按式(9.25)估算:

&=唯/(4次)(9?25)

式中Ca一耗能減震結構的附加阻尼比;

Wc——所有耗能部件在結構預期位移下往復一周所消耗的能量;

Ws——設置耗能部件的結構在預期位移下的總應變能。

不考慮扭轉影響時,耗能減震結構在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總應變能,

可按式(9.26)估算:

(皿)(9.26)

式中Fi——質點i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Ui——質點i對應與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位移。

速度線性相關耗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所消耗的能量Wc可按式

(9.27)估算:

也.=(2%2/7;)Zacos2學△〃j

式中T1-----耗能減震結構的根本自振周期;

Cj——第j個耗能器的線性阻尼系數;

ej——第j個耗能器的耗能方向和水平面的夾角;

Auj——第j個耗能器兩端的相對水平位移。

當耗能器的阻尼系數和有效剛度與結構振動周期有關時,可取相應

于耗能減震結構根本自振周期的值。

位移相關型、速度非線性相關型和其他類型耗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

下所消耗的能量Wc,可按式(9.28)估算;

Wc=(9.28)

式中Aj——第j個耗能器的恢復力滯回環(huán)在相對水平位移為

△uj時的面積。

耗能器的有效剛度可取耗能器的恢復力滯回環(huán)在相對水平位移為△

uj時的割線剛度。

當采用非線性時程分析法時,耗能器附加給結構的有效阻尼比和有

效剛度宜根據耗能器的恢復力模型確定。

(4)耗能減震結構體系的抗震計算分析

耗能減震結構體系的抗震計算分析,一般情況下,宜采用靜力非線

性分析或非線性時程分析方法。當耗能減震體系的主要結構構件根本處

于彈性工作階段時;可采取線性分析方法作簡化估算,并根據結構的變

形特征和高度等,分即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響譜法和時程分析

法。

分析時,耗能減震結構的總剛度應為結構剛度和耗能部件有效剛度

的總和;耗能減震結構的總阻尼比應為結構阻尼比和耗能部件附加給結

構的有效阻尼比的總和;耗能部件有效剛度和有效阻尼比,應通過試驗

確定。

本章小結

1.隔震和耗能減震是建筑結構減輕地震災害的新技術、新方法和

新途徑。隔震體系通過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減少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

已被國外強震記錄所證實。耗能減震體系通過耗能器增加結構阻尼來減

少結構在風作用下的位移是公認的事實,對減少結構水平和豎向的地震

反響也是有效的。

2.隔震技術有多種方案,如橡膠支座隔震、摩擦滑移隔震、滾動隔

震、支撐式擺動隔震和混合隔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