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_第1頁
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_第2頁
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_第3頁
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_第4頁
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MEPC(68)第三議題看英語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與實踐一、引言1.1研究背景與目的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海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國際海事組織(IMO)作為聯合國負責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個專門機構,其制定的各項規(guī)則和決議對全球海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MarineEnvironmentProtectionCommittee,簡稱MEPC)是IMO的重要下屬機構之一,在保護海洋環(huán)境、推動海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MEPC第68次會議(MEPC(68))聚焦于一系列緊迫的海事環(huán)保議題,如壓載水管理公約的實施、空氣污染及能效、GHG減排、強制性文件的審議和通過、MARPOL附則V修正案、電子記錄薄等。會議產生的文本資料包含大量專業(yè)術語和復雜的句子結構,尤其是狀語從句的廣泛使用,這些文本對于國際海事行業(yè)的參與者理解最新的政策法規(guī)、調整運營策略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因此,準確翻譯這些文本對于促進國際海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確保各國在海事環(huán)保方面的協調行動至關重要。在英漢翻譯中,狀語從句的翻譯是一個難點。英語和漢語在語言結構、表達方式和思維邏輯上存在諸多差異,英語狀語從句的位置、連接詞的使用較為靈活,而漢語的表達習慣更傾向于將表示原因、條件、讓步等背景信息前置。若直接按照原文的語序進行翻譯,往往會導致譯文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影響信息的準確傳達。因此,如何對MEPC(68)第三議題相關文本中的狀語從句進行結構重組,使其在準確傳達原文信息的同時,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對MEPC(68)第三議題相關文本中狀語從句的翻譯實踐,分析其結構特點和翻譯難點,探討有效的結構重組翻譯策略和方法,提高此類文本的翻譯質量,為國際海事領域的翻譯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1.2研究意義本研究聚焦于MEPC(68)第三議題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實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涵蓋理論與實踐兩大維度,對海事領域翻譯及語言研究均產生積極影響。在理論層面,本研究豐富了專門用途英語(ESP)翻譯理論的研究。海事英語作為ESP的一個重要分支,有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和翻譯要求。通過深入分析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這一復雜語言現象的翻譯,為海事英語翻譯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實證案例,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海事英語翻譯理論體系。從對比語言學角度來看,英漢語言在句法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本研究對英語狀語從句在海事文本中的結構特點及漢譯時的結構重組策略進行探討,有助于深化對英漢語言句法差異的認識,為對比語言學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實踐依據,促進對比語言學理論在翻譯領域的應用和發(fā)展。在實踐方面,本研究對海事行業(yè)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準確翻譯海事文本是確保國際海事交流順暢、合作有效的基礎。在MEPC會議相關文件的翻譯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政策法規(guī)的理解和執(zhí)行。例如,在涉及壓載水管理、空氣污染及能效等關鍵議題的文本中,若狀語從句翻譯不當,可能導致各國在執(zhí)行相關環(huán)保措施時出現偏差,影響全球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協同效果。本研究提出的翻譯策略和方法,能夠幫助翻譯人員提高MEPC文本的翻譯質量,為海事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促進國際海事合作的順利開展。此外,對于從事海事領域翻譯教學的教師來說,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作為教學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海事英語中狀語從句的翻譯技巧,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為培養(yǎng)適應國際海事交流需求的專業(yè)翻譯人才提供支持。1.3國內外研究現狀在英語狀語從句翻譯及結構重組的研究領域,國內外學者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角度豐富多樣,從理論基礎到實踐應用均有涉及。國外學者在語言學理論框架下對狀語從句翻譯展開深入探討。從對比語言學角度,如Lado在《跨文化語言學》中指出,英漢語言在語法結構、語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英語的形合特點使狀語從句常借助連接詞明確邏輯關系,而漢語的意合特點則更多依靠上下文和語序來體現邏輯,這為英語狀語從句漢譯時的結構調整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翻譯實踐研究方面,紐馬克(PeterNewmark)在其翻譯理論中提及,對于復雜的狀語從句,可根據語義和語用功能進行靈活處理,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的表達習慣。例如,在處理目的狀語從句時,可通過調整語序、轉換詞性等方式,增強譯文的流暢性。國內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樣豐碩。從理論研究層面,劉宓慶在《新編當代翻譯理論》中強調,英漢語言在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上的不同,導致漢語更傾向于將原因、條件等狀語成分前置,而英語的狀語位置相對靈活。這一觀點為英語狀語從句漢譯時的語序調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在實踐研究方面,眾多學者通過對不同類型文本的分析,總結出了一系列實用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張培基在《英漢翻譯教程》中列舉了大量實例,詳細闡述了順譯法、倒譯法、分譯法等在英語狀語從句翻譯中的應用。如在處理時間狀語從句時,若從句動作與主句動作同時發(fā)生,可采用順譯法;若強調從句動作發(fā)生在前,可將從句前置,采用倒譯法。盡管國內外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在現有研究中,對特定領域文本,如海事英語文本中狀語從句的翻譯研究相對較少。海事英語具有專業(yè)性強、術語多、句式復雜等特點,其狀語從句的結構和語義與普通英語存在差異,現有研究成果難以直接應用于海事文本的翻譯實踐。此外,在翻譯方法的研究上,雖然提出了多種方法,但對于如何根據具體語境和文本類型靈活選擇和綜合運用這些方法,缺乏深入系統的探討。在實際翻譯中,單一的翻譯方法往往難以滿足復雜文本的需求,需要結合多種方法進行結構重組,以實現準確、流暢的翻譯效果,而這方面的研究尚顯薄弱。1.4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為深入探究MEPC(68)第三議題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策略,本研究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力求全面、系統地剖析這一復雜的翻譯現象。案例分析法是本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通過選取MEPC(68)第三議題相關文本中的典型例句,深入分析其中狀語從句的結構特點、語義關系以及在漢譯過程中進行結構重組的具體方式和效果。例如,在處理“Oncethenewregulationsonballastwatermanagementcomeintoeffect,shipsmustcomplywiththestrictdischargestandardstopreventthespreadofharmfulaquaticorganisms.”這樣的句子時,通過對該案例的詳細分析,探討時間狀語從句“Oncethenewregulationsonballastwatermanagementcomeintoeffect”在漢譯時的語序調整和邏輯關系的準確表達,以點帶面,從具體實例中總結出一般性的翻譯規(guī)律和策略。文獻研究法也是本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廣泛查閱國內外關于英語狀語從句翻譯、海事英語翻譯以及語言對比研究等方面的文獻資料,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tài),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如參考劉宓慶在《新編當代翻譯理論》中關于英漢語言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差異對句法結構影響的理論,以及張培基在《英漢翻譯教程》中對狀語從句翻譯方法的闡述,為本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思路,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重復性。本研究在研究視角和方法應用上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之處。從研究視角來看,聚焦于海事領域這一特定專業(yè)范疇內的英語狀語從句翻譯研究,彌補了當前在專門用途英語(ESP)翻譯研究中,針對海事英語文本中狀語從句翻譯研究的不足。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英語或其他常見領域的文本,對海事英語這種專業(yè)性強、術語多、句式復雜的文本關注較少。本研究深入挖掘海事英語文本的語言特點和翻譯需求,為海事領域的翻譯實踐提供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參考。在方法應用方面,強調多種翻譯方法的綜合運用和靈活選擇。突破了傳統研究中單一方法應用的局限,根據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的具體語境和語義邏輯,將順譯法、倒譯法、分譯法、轉換法等多種方法有機結合,提出了“語境-語義-功能”綜合分析的翻譯方法框架。例如,在處理一個包含多個狀語從句且邏輯關系復雜的句子時,不再局限于使用某一種固定的翻譯方法,而是首先分析句子所處的語境,明確各狀語從句與主句之間的語義關系,然后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和功能需求,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進行結構重組,以實現譯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對等,提高翻譯質量和效果。二、MEPC(68)第三議題文本特征與翻譯難點2.1MEPC(68)第三議題文本介紹MEPC(68)第三議題主要聚焦于海洋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一系列關鍵政策、法規(guī)及實施細則的研討與制定,涵蓋多個重要領域。在壓載水管理方面,著重討論壓載水管理公約的具體實施進程、執(zhí)行標準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策略,旨在有效防控有害水生物通過船舶壓載水傳播,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空氣污染及能效領域,會議圍繞船舶廢氣排放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展開深入分析,探討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制定更為嚴格的空氣污染控制標準,以減少船舶在運營過程中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推動海運業(yè)向綠色、低碳方向發(fā)展。溫室氣體(GHG)減排也是該議題的核心內容之一,與會各方共同研究制定全球海運業(yè)的GHG減排目標和路線圖,探索創(chuàng)新的減排技術和措施,如開發(fā)新型清潔能源在船舶上的應用、改進船舶動力系統等,以積極響應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號召,降低海運業(yè)的碳排放強度。在強制性文件的審議和通過環(huán)節(jié),對各類海事環(huán)保相關的強制性文件進行嚴格審查和修訂,確保文件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為各國在海事環(huán)保領域的執(zhí)法和監(jiān)管提供堅實的法律依據。此外,還涉及MARPOL附則V修正案以及電子記錄薄等方面的討論,旨在完善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相關規(guī)定,加強對船舶垃圾排放的管控,同時推進海事管理的信息化進程,提高監(jiān)管效率和透明度。從文本類型來看,MEPC(68)第三議題相關文本屬于典型的科技類公文文本。這類文本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大量使用海事領域的專業(yè)術語,如“ballastwatermanagement(壓載水管理)”“EnergyEfficiencyDesignIndex(能效設計指數)”“MARPOL(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等,這些術語精確地傳達了特定的專業(yè)概念,是海事行業(yè)內交流的重要工具,但也增加了非專業(yè)人士理解和翻譯的難度。其語言表達具有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的特點,句子結構復雜,語法規(guī)則嚴格,注重邏輯關系的清晰呈現,以確保文件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避免產生歧義。在句式上,頻繁使用長難句,尤其是包含多個狀語從句的復合句,用來表達復雜的條件、原因、時間、讓步等邏輯關系,這對翻譯過程中的句法分析和結構重組提出了極高的要求。2.2文本中狀語從句的分類與特點2.2.1時間狀語從句在MEPC(68)第三議題相關文本中,時間狀語從句用于表明動作或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背景,其引導詞豐富多樣。常見的引導詞包括“when”“while”“as”“after”“before”“since”“until”“assoonas”“themoment”“theinstant”“immediately”“directly”“instantly”等。例如,“Whentheshipisoperatinginthepolarwaters,itmustcomplywiththestrict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gulations.”一句中,“when”引導時間狀語從句,明確了船舶必須遵守嚴格環(huán)保規(guī)定的時間條件是在極地水域航行時?!癆ssoonasthenewenergy-savingtechnologyisappliedtothevessel,itsfuelconsumptionisexpectedtobesignificantlyreduced.”里的“assoonas”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則強調了新技術應用與燃油消耗降低這兩個動作在時間上的緊密銜接,即新技術一應用,燃油消耗就有望顯著降低。從常見句式結構來看,時間狀語從句常采用“主語+謂語+其他成分”的基本句式。當主句為將來時態(tài)或表示將來意義時,時間狀語從句遵循“主將從現”原則,使用一般現在時表將來,如“Beforethenextmeetingisheld,allmemberstatesarerequiredtosubmittheirreportson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policies.”這里主句使用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tài)“arerequired”,表達一種要求,時間狀語從句“Beforethenextmeetingisheld”雖描述的是將來的時間,但使用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tài)“isheld”。此外,還有一些固定句型,如“Itis/hasbeen+時間段+since...”,用于表達“自從……以來已經有多長時間”,“Ithasbeenthreeyearssincethenewpollution-preventionmeasureswereputintopractice.”表明新的污染防治措施實施至今已有三年。在語義特點方面,時間狀語從句可表示同時性動作或狀態(tài),如“Whiletheengineisrunning,thecrewshouldconstantlymonitoritsperformance.”,“while”引導的從句動作與主句動作同時發(fā)生,強調在發(fā)動機運行的過程中,船員需持續(xù)監(jiān)控其性能。也可表示先后順序動作或狀態(tài),像“Aftertheshiphascompleteditsvoyage,itwillundergoacomprehensiveinspection.”,“after”引導的從句動作發(fā)生在主句動作之前,即船舶完成航行后,才會進行全面檢查。部分時間狀語從句還能表達條件、原因、結果等其他關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Sinceyouhavefinishedthecurrenttask,youcanstartpreparingforthenextone.”,此處“since”引導的從句雖形式上是時間狀語從句,但結合語境,更側重于表達原因,意為“既然”。2.2.2原因狀語從句原因狀語從句在MEPC(68)文本中用于闡述主句動作發(fā)生的原因或理由,其表達因果關系的方式多樣。常見引導詞有“because”“since”“as”“for”“inthat”“nowthat”“seeingthat”“consideringthat”等。“because”引導原因狀語從句時,語氣較強,直接說明原因,可回答“why”引導的問句,如“Theshipwasdetainedbecauseitfailedtomeettheemissionstandards.”,明確指出船舶被扣押的原因是未達到排放標準?!皊ince”和“as”引導的原因狀語從句,表示已知的、較為明顯的原因,語氣相對較弱,“Sincetheweatherconditionsarefavorable,wecanproceedwiththeloadingoperation.”中,“since”表明天氣條件有利是大家都知曉的情況,基于此可以進行裝載作業(yè);“Asthenewregulationshavecomeintoeffect,allshipsmustadapttothechanges.”里的“as”同樣是說明新法規(guī)生效這一已知原因,從而引出船舶必須適應變化的結果?!癴or”用于補充說明原因,語氣較弱,常用于書面語,“Thecompanydecidedtoinvestin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equipment,foritaimstoreduceitscarbonfootprint.”,“for”補充解釋公司投資新環(huán)保設備的原因是為了減少碳足跡。從結構特點來看,原因狀語從句一般由引導詞加上完整的句子構成,即“引導詞+主語+謂語+其他成分”。在一些情況下,從句中的主語和be動詞若與主句相同,可進行省略,以簡化句子結構,如“Although(itis)costly,theinstallationofadvancedexhaust-gastreatmentsystemsisnecessary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括號內的“itis”被省略。此外,還存在一些由介詞短語引導的表原因的結構,如“owingto”“dueto”“becauseof”“onaccountof”等,這些短語后接名詞或名詞短語,同樣表達因果關系,“Owingtothelackofsufficientdata,thedecision-makingprocesswasdelayed.”,“owingto”引導的短語表明由于缺乏足夠數據,導致決策過程延遲。2.2.3條件狀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在MEPC(68)文本中用于表示假設、條件,是對主句動作或情況發(fā)生的前提條件的設定。常見引導詞包括“if”“unless”“aslongas”“solongas”“providedthat”“providingthat”“onconditionthat”“incase”等?!癷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最為常見,表達一種假設條件,“Iftheshipownercanprovethatthepollutionincidentwasnotcausedbytheirnegligence,theymaybeexemptfromcertainliabilities.”,假設船東能證明污染事件非自身疏忽所致,就可能免除某些責任。“unless”表示“除非”,引導的從句表達否定條件,“Thevesselwillnotbeallowedtosailunlessitpassesthesafetyinspection.”,即除非船舶通過安全檢查,否則不允許航行?!癮slongas”“solongas”意為“只要”,強調條件的充分性,“Aslongasallpartiescooperateeffectively,thegoalofreducingmarinepollutioncanbeachieved.”,只要各方有效合作,就能實現減少海洋污染的目標。“providedthat”“providingthat”“onconditionthat”都表示“在……條件下;倘若”,引導的從句對主句動作的發(fā)生設定特定條件,“Providedthatthenewtechnologymeetstherequiredstandards,itcanbeappliedtoships.”,倘若新技術符合要求標準,就可應用于船舶。在結構上,條件狀語從句通常遵循“引導詞+主語+謂語+其他成分”的句式。當主句為將來時態(tài)或表示將來意義時,條件狀語從句同樣遵循“主將從現”原則,使用一般現在時表將來,“Ifthegovernmentenforcesstricterregulationsinthefuture,theshippingindustrywillhavetomakemoreeffortstocomply.”。部分條件狀語從句可采用倒裝結構,將助動詞、情態(tài)動詞或be動詞置于主語之前,省略引導詞“if”,“Weretheshiptoencountersevereweather,thecrewwouldtakeimmediateemergencymeasures.”(=Iftheshipweretoencountersevereweather...),這種倒裝結構使句子更具強調意味,突出假設條件的重要性。2.2.4讓步狀語從句讓步狀語從句在MEPC(68)文本中用于表達讓步語義,即承認某種事實或情況,但主句所表達的內容不受其影響,仍然成立。常見引導詞有“although”“though”“eventhough”“evenif”“while”“as”“nomatter+疑問詞”“疑問詞+ever”等?!癮lthough”“though”“eventhough”“evenif”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意為“雖然;即使”,語氣較強,“Althoughthecompanyhasmadegreatefforts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reisstillroomforimprovement.”,盡管公司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有改進空間?!皐hile”引導讓步狀語從句時,通常位于句首,意為“雖然;盡管”,“Whilethenewpolicyhassomepositiveeffects,italsobringssomechallenges.”,雖然新政策有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as”引導讓步狀語從句時,需將表語、狀語或動詞原形置于句首,采用倒裝結構,“Tiredashewas,thecaptainstillinsistedonoverseeingtheoperation.”(=Althoughhewastired...),盡管船長很累,但仍堅持監(jiān)督作業(yè)?!皀omatter+疑問詞”和“疑問詞+ever”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意為“無論……”,“Nomatterwhatdifficultiesweencounter,wemustfirmlyadheretothegoalofprotectingthemarineenvironment.”與“Whateverdifficultiesweencounter,wemustfirmlyadheretothegoalofprotectingthemarineenvironment.”意思相同,都表達無論遇到何種困難,都要堅定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目標。從結構特點來看,讓步狀語從句一般也是由引導詞加上完整的句子構成,部分引導詞引導的從句可進行省略或倒裝,以豐富語言表達,增強語義效果。2.3狀語從句結構重組漢譯的難點2.3.1中英語言結構差異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在語言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這給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的結構重組漢譯帶來了諸多困難。從狀語位置來看,英語中狀語的位置較為靈活,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末。例如,“Inordertoreduceairpollution,shipsarerequiredtoadoptnewtechnologies.”(為了減少空氣污染,船舶被要求采用新技術。)中,目的狀語“inordertoreduceairpollution”置于句首;“Theship,whenitisinoperation,mustcomplywiththestrictregulations.”(船舶在運營時,必須遵守嚴格的規(guī)定。)里,時間狀語從句“whenitisinoperation”插在主句中間;“Thecompanymadegreateffortstoimproveenergyefficiencybecauseitaimstomeetthenewstandards.”(該公司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因為它旨在滿足新標準。)中,原因狀語從句“becauseitaimstomeetthenewstandards”位于句末。相比之下,漢語中狀語通常位于主語之后、謂語之前,若要強調狀語,可將其置于句首。如上述例句的漢語譯文,目的狀語“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時間狀語“在運營時”、原因狀語“因為它旨在滿足新標準”,按照漢語表達習慣,正常位置是在主語后、謂語前,若強調,可分別提到句首,如“為了減少空氣污染,船舶必須采取措施?!薄_@種狀語位置的差異,要求譯者在翻譯時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對英語狀語從句的位置進行合理調整,否則會使譯文顯得生硬、不符合漢語表達邏輯。在句子結構方面,英語重形合,句子常通過各種連接詞和語法手段來表達邏輯關系,結構嚴謹、層次分明。MEPC(68)文本中的句子大量使用狀語從句,通過“if”“when”“because”“although”等連接詞明確主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如“Althoughthecostofimplementingthe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measuresishigh,thelong-termbenefitstothemarineenvironmentaresignificant.”(盡管實施新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成本高昂,但對海洋環(huán)境的長期益處是顯著的。)。而漢語重意合,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往往通過語序和語義來體現,較少使用連接詞。在翻譯此類句子時,若直接按照英語的結構進行翻譯,會使譯文顯得過于啰嗦、不自然。譯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邏輯關系,將英語的形合結構轉化為漢語的意合結構,使譯文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如可譯為“實施新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成本雖高,但對海洋環(huán)境的長期益處顯著?!?,省略連接詞“盡管……但……”,通過語序和語義來體現讓步關系。2.3.2邏輯關系的準確傳達在對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進行結構重組漢譯時,準確傳達原文的邏輯關系是一個關鍵難點。由于英語狀語從句的引導詞豐富多樣,不同的引導詞表達不同的邏輯關系,且在實際文本中,句子可能包含多個狀語從句,邏輯關系復雜交織,這增加了翻譯的難度。例如,“Iftheshipfailstomeettheemissionstandardsandcausesenvironmentalpollutionduringitsvoyage,theshippingcompanywillbeseverelypunished,unlessitcanprovethatthepollutionwascausedbyforcemajeure.”(如果船舶在航行中未達到排放標準并造成環(huán)境污染,航運公司將受到嚴厲懲罰,除非它能證明污染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此句中包含一個條件狀語從句“iftheshipfailstomeettheemissionstandardsandcausesenvironmentalpollutionduringitsvoyage”和一個讓步狀語從句“unlessitcanprovethatthepollutionwascausedbyforcemajeure”,邏輯關系較為復雜。在翻譯過程中,如果對引導詞的理解不準確,或者對句子結構分析不到位,就容易導致邏輯關系混亂,使譯文無法準確傳達原文的語義。比如,若將“unless”誤譯為“如果不”,句子的邏輯關系就會發(fā)生偏差,譯文可能會傳達出與原文不同的信息,影響讀者對文本的正確理解。此外,英語中一些狀語從句的邏輯關系可能比較隱晦,需要結合上下文和語境來判斷。例如,“Sincethenewregulationshavebeenimplemented,thenumberofshipsapplyingforenvironmental-friendlycertificateshasincreasedsignificantly.”(自從新規(guī)定實施以來,申請環(huán)保證書的船舶數量顯著增加。)這里的“since”引導的從句,從表面上看是時間狀語從句,但結合語境,也可以理解為含有原因的意味,即“由于新規(guī)定實施了,所以申請環(huán)保證書的船舶數量增加”。在翻譯時,譯者需要準確把握這種隱晦的邏輯關系,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使譯文既能準確傳達原文的語義,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可譯為“由于新規(guī)定已實施,申請環(huán)保證書的船舶數量大幅增加?!?,突出原因邏輯。2.3.3專業(yè)術語與語境融合MEPC(68)文本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包含大量海事領域的專業(yè)術語,在對其中的狀語從句進行結構重組漢譯時,如何使專業(yè)術語準確融入譯文語境是一個重要難點。一方面,專業(yè)術語的準確翻譯是基礎。例如,“ballastwatermanagementsystem”(壓載水管理系統)、“sulfuroxideemissions”(硫氧化物排放)、“EnergyEfficiencyDesignIndex(EEDI)”(能效設計指數)等專業(yè)術語,若翻譯不準確,會直接影響譯文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但這些術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和側重點,譯者需要根據具體語境進行準確判斷和翻譯。例如,“emissioncontrolarea”在一般語境下可譯為“排放控制區(qū)”,但在海事環(huán)保文本中,它有特定的范圍和監(jiān)管要求,可能需要進一步明確其具體內涵,如“船舶排放控制區(qū)”,以確保譯文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在結構重組過程中,要確保專業(yè)術語與整個譯文語境相融合,使譯文流暢自然。例如,“WhentheshipentersthespecialareadesignatedbytheIMOforstricteremissioncontrol,itmustuselow-sulfurfueltomeetthelocal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當船舶進入國際海事組織指定的更嚴格排放控制的特殊區(qū)域時,它必須使用低硫燃料以滿足當地的環(huán)境要求。)在翻譯這個句子時,“specialarea”(特殊區(qū)域)、“l(fā)ow-sulfurfuel”(低硫燃料)等專業(yè)術語需要與整個句子的語境緊密結合,使譯文既準確傳達了專業(yè)信息,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如果在結構重組時,只是生硬地將術語翻譯出來,而不考慮與語境的融合,可能會導致譯文語義不通順,如將句子譯為“當船舶進入國際海事組織指定的特殊區(qū)域為了更嚴格排放控制,它必須使用低硫燃料滿足當地環(huán)境要求?!?,這樣的譯文不僅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也影響了對專業(yè)內容的理解。因此,譯者需要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對句子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使專業(yè)術語自然地融入譯文語境,如可譯為“當船舶駛入國際海事組織劃定的排放控制更嚴格的特殊區(qū)域時,必須使用低硫燃料,以滿足當地的環(huán)境要求?!保棺g文更加通順、準確。三、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翻譯理論基礎3.1相關翻譯理論概述3.1.1功能對等理論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語言學家尤金?A?奈達(EugeneA.Nida)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該理論在翻譯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為翻譯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原則。功能對等理論的核心在于強調翻譯時不應追求源語與目的語在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是要實現兩種語言在功能上的對等。奈達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這意味著翻譯不僅要實現詞匯意義的對等,還需涵蓋語義、風格和文體等多方面的對等,確保傳達的信息既包含表層詞匯信息,也包含深層的文化信息。在功能對等中,對等涵蓋四個關鍵方面,即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和文體對等。其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為重要的,形式次之。因為形式可能會掩蓋源語的文化意義,阻礙文化交流。例如,在翻譯英語諺語“apieceofcake”時,若僅從字面翻譯為“一塊蛋糕”,則無法準確傳達其在英語語境中“輕而易舉的事”這一含義。按照功能對等理論,應將其譯為“小菜一碟”,這樣在意義和風格上更貼近源語,能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理解和感受。在處理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的結構重組漢譯時,功能對等理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時間狀語從句為例,“Whentheshipisnavigatingintherestrictedarea,itmuststrictlyabidebythelocaltrafficregulations.”若直接翻譯為“當船舶在限制區(qū)域航行時,它必須嚴格遵守當地交通規(guī)則”,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詞匯和句法的對等,但在文體上略顯生硬,不符合漢語海事文本簡潔、專業(yè)的風格。從功能對等角度出發(fā),可優(yōu)化為“船舶在限制區(qū)域航行時,須嚴格遵守當地交通規(guī)則”,省略“當……時”中的“它”,使譯文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在語義、文體上與原文實現更好的對等,讓譯文讀者能夠更自然地理解原文的信息和意圖。3.1.2目的論目的論是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由漢斯?弗米爾(HansVermeer)提出,該理論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翻譯實踐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思路。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行為,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和方法,即“目的決定手段”。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根據翻譯的目的和目標受眾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翻譯目的可以分為多種,如譯者的基本目的(如謀生)、譯文的交際目的(如向海事行業(yè)從業(yè)者傳達準確的政策法規(guī)信息)以及使用某種特殊翻譯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如為體現原文中狀語從句復雜的邏輯關系而采用特定的翻譯技巧)。通常情況下,“目的”主要指譯文的交際目的,即譯文在譯入語社會文化語境中對譯入語讀者產生的交際功能。在MEPC(68)文本中,許多狀語從句的翻譯都需要依據目的論來選擇合適的策略。例如,在處理條件狀語從句“Iftheshipownerfailstosubmittherequireddocumentswithinthespecifiedtimelimit,therelevantpenaltieswillbeimposed.”時,如果翻譯目的是為了讓海事監(jiān)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準確理解并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那么在翻譯時應突出條件的重要性和后果的嚴重性,可譯為“若船東未能在規(guī)定時限內提交所需文件,將予以相關處罰”,使譯文簡潔明了,符合監(jiān)管工作中準確、高效傳達信息的目的。若翻譯目的是面向普通船員進行科普教育,語言則需更加通俗易懂,可譯為“要是船東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沒把需要的文件交上去,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哦”,以更貼近船員日常交流的語言風格,達到有效傳達信息、提高船員合規(guī)意識的目的。3.2理論對狀語從句結構重組漢譯的指導作用3.2.1實現功能對等的策略功能對等理論強調譯文與原文在功能上的對等,而非形式上的一一對應,這為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向。在詞匯層面,譯者需深入理解原文中狀語從句引導詞及相關詞匯的含義,結合漢語表達習慣,選擇最恰當、自然的對等詞匯進行翻譯。例如,在翻譯“aslongas”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字面意義“只要”,還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語義側重點。在句子“Shipscanoperatesmoothlyaslongasthenavigationequipmentiswell-maintained.”中,將“aslongas”譯為“只要”,即“只要導航設備維護良好,船舶就能平穩(wěn)運行”,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實現了詞匯層面的對等。在句法層面,由于英漢語言結構的差異,英語狀語從句的結構在漢語譯文中往往需要進行調整。以時間狀語從句為例,英語中時間狀語從句位置較為靈活,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而漢語中時間狀語通常前置。如“Aftertheinspectioniscompleted,theshipwillbeallowedtosail.”,翻譯時應將時間狀語從句“Aftertheinspectioniscompleted”置于句首,譯為“檢查完成后,船舶將被允許航行”,使譯文的句法結構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實現句法對等。在篇章層面,譯者要考慮整個文本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對于MEPC(68)文本中復雜的狀語從句結構,在翻譯時需確保其與上下文的銜接自然流暢。例如,在一段關于船舶環(huán)保措施的文本中,“Althoughthecostofimplementing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iesishigh,theyarenecessaryforreducingpollution.Moreover,thesetechnologiescanalsoimprovetheship'senergyefficiencyinthelongrun.”,在翻譯“Although...”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時,不僅要準確傳達讓步語義,還要考慮到“Moreover”所連接的下一句與本句的邏輯關系,使譯文在篇章層面保持連貫,可譯為“盡管實施新的環(huán)境保護技術成本高昂,但對于減少污染來說是必要的。此外,從長遠來看,這些技術還能提高船舶的能源效率。”在文體層面,MEPC(68)文本屬于科技類公文文本,具有專業(yè)性、嚴謹性的特點。在對狀語從句進行結構重組漢譯時,譯文應保持相同的文體風格。例如,在翻譯條件狀語從句“Iftheshipfailstomeetthespecifiedsafetystandards,itwillbesubjecttostrictpenalties.”時,語言表達需簡潔明了、準確規(guī)范,符合公文文體要求,可譯為“若船舶未達到規(guī)定的安全標準,將受到嚴厲處罰”,避免使用過于口語化或隨意的表達方式,實現文體對等。3.2.2基于目的論的翻譯決策目的論認為翻譯的目的決定翻譯的策略和方法,這一理論在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的漢譯過程中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在翻譯實踐中,首先需要明確翻譯目的。若翻譯目的是為海事監(jiān)管部門提供準確的執(zhí)法依據,那么譯文應嚴格忠實于原文,準確傳達狀語從句所表達的條件、原因、讓步等邏輯關系,確保政策法規(guī)的準確解讀。例如,對于句子“Iftheshippingcompanyviolatestheregulationsonoil-spillprevention,itwillbefinedheavilyanditsoperatinglicensemayberevoked.”,應將條件狀語從句準確翻譯為“如果航運公司違反防漏油規(guī)定”,使監(jiān)管部門能夠清晰判斷違規(guī)行為及相應后果,譯文語言需嚴謹、規(guī)范,符合執(zhí)法文件的要求。若翻譯目的是向普通船員普及海事知識,提高他們的環(huán)保和安全意識,譯文則需更加通俗易懂、簡潔明了。在處理原因狀語從句“Becausetheenginehasnotbeenproperlymaintainedforalongtime,itsperformancehasdeterioratedsignificantly.”時,可將其譯為“由于發(fā)動機長時間未得到妥善維護,其性能大幅下降”,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的術語和復雜的句式結構,以便船員能夠輕松理解句子含義,達到普及知識的目的。當翻譯目的是促進國際海事領域的學術交流時,譯文不僅要準確傳達原文信息,還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讀者的接受程度。對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或特定行業(yè)背景的狀語從句,在結構重組翻譯時可適當采用加注、解釋等方法,幫助讀者理解。例如,在翻譯涉及海事歷史或國際公約背景的句子時,如“SincetheadoptionoftheMARPOLConvention,theshippingindustryhasmadegreateffortstoreducepollution.”,可在譯文中對“MARPOLConvention”(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進行適當解釋,如“自《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該公約旨在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對全球海運業(yè)的環(huán)保標準和措施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通過以來,海運業(yè)為減少污染做出了巨大努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術研究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原文內容,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四、MEPC(68)第三議題中狀語從句結構重組漢譯案例分析4.1時間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翻譯4.1.1順譯法案例在MEPC(68)第三議題文本中,部分時間狀語從句與主句的動作在時間順序上較為一致,按照原文順序進行翻譯能夠自然流暢地傳達原文信息,符合漢語表達習慣,這種情況下采用順譯法較為合適。例如:“Whentheshipisapproachingtheport,thecrewstartstoprepareforthedockingprocedures.”此句中,“Whentheshipisapproachingtheport”為時間狀語從句,描述船舶接近港口的時間背景,主句“thecrewstartstoprepareforthedockingprocedures”闡述船員開始準備靠泊程序的動作。從時間順序來看,船舶先接近港口,然后船員才開始準備靠泊程序,從句和主句的動作依次發(fā)生。按照順譯法,將其譯為“當船舶接近港口時,船員開始準備靠泊程序”。這種翻譯方式保留了原文的語序,使譯文在時間邏輯上與原文一致,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先后順序。在MEPC(68)文本中,這類句子較為常見,如涉及船舶操作流程、環(huán)保措施實施步驟等內容時,時間狀語從句與主句的動作往往存在明確的先后順序。例如,“Assoonasthe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gulationscomeintoeffect,allshipsoperatinginthisareamustcomplywiththem.”(新的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一生效,在該區(qū)域運營的所有船舶都必須遵守),同樣采用順譯法,準確傳達了法規(guī)生效與船舶遵守規(guī)定這兩個動作的先后關系,符合文本中關于政策法規(guī)實施的嚴謹表述要求。4.1.2逆譯法案例當時間狀語從句所表達的時間概念對于理解主句內容至關重要,或者為了強調時間狀語從句所描述的時間背景時,將從句提前翻譯,即采用逆譯法,能夠使譯文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突出重點。例如,“Theshippingcompanywillfaceseverepenaltiesafteritisfoundtohaveviolated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gulations.”此句中,主句為“Theshippingcompanywillfaceseverepenalties”(航運公司將面臨嚴厲處罰),時間狀語從句“afteritisfoundtohaveviolated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gulations”(在被發(fā)現違反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之后)描述了主句動作發(fā)生的時間條件。在英語原文中,時間狀語從句后置,但在漢語表達中,我們通常更傾向于先說明前提條件或背景信息,再闡述結果。因此,采用逆譯法,將句子譯為“在航運公司被發(fā)現違反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之后,它將面臨嚴厲處罰”。這樣的翻譯使“被發(fā)現違反法規(guī)”這一前提條件前置,更符合漢語的邏輯思維和表達習慣,讓讀者能夠首先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再理解后續(xù)的結果,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和邏輯性。又如,“Thecrewmustconductathoroughinspectionoftheequipmentbeforetheshipsails.”(在船舶航行前,船員必須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逆譯法將時間狀語從句提前,強調了檢查設備的時間限制是在船舶航行之前,突出了時間條件的重要性,使譯文更清晰地傳達了原文的信息和意圖。4.1.3分譯法案例在某些情況下,時間狀語從句與主句的邏輯關系相對松散,或者從句內容較為復雜,將時間狀語從句譯為并列句,采用分譯法,可以使譯文更加清晰、流暢,避免句子結構過于復雜。例如,“Whentheweatherconditionsarefavorableandtheseaiscalm,theshipcansailatahigherspeed,andthejourneytimecanbesignificantlyreduced.”此句中,時間狀語從句“Whentheweatherconditionsarefavorableandtheseaiscalm”包含兩個并列的條件,描述天氣和海況良好的時間背景,主句“theshipcansailatahigherspeed”(船舶可以更高速度航行)以及“andthejourneytimecanbesignificantlyreduced”(航行時間可以顯著縮短)闡述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從句內容相對復雜,且與主句的邏輯關系并非緊密的主從關系。采用分譯法,可將句子譯為“天氣條件良好,海面平靜時,船舶可以更高速度航行,航行時間也能顯著縮短”。將時間狀語從句拆分為“天氣條件良好,海面平靜時”這一并列句,與后面的主句并列陳述,使譯文的結構更加清晰,層次分明,讀者能夠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多重信息和邏輯關系。再如,“Asthesunsetsandthetemperaturedropsgradually,thecrewstartstoprepareforthenight-timeoperation,andsafetymeasuresarealsostrengthened.”(太陽落山,溫度逐漸下降,船員開始準備夜間作業(yè),安全措施也得到加強),同樣通過分譯法,將時間狀語從句拆分為并列句,分別與主句并列,使譯文表達更加自然流暢,準確傳達了原文中時間變化與船舶作業(yè)、安全措施之間的關系。4.2原因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翻譯4.2.1調整因果順序案例在MEPC(68)第三議題文本中,部分原因狀語從句的翻譯需要根據漢語表達習慣調整因果順序,以更清晰地傳達邏輯關系。例如,“Theshippingcompanydecidedtoupgradeitspollution-preventionequipmentbecausetheexistingequipmentcouldnolongermeettheincreasinglystrictenvironmentalstandards.”此句中,“becausetheexistingequipmentcouldnolongermeettheincreasinglystrictenvironmentalstandards”為原因狀語從句,闡述了航運公司決定升級污染防治設備的原因,主句為“Theshippingcompanydecidedtoupgradeitspollution-preventionequipment”。在英語原文中,原因狀語從句后置,但在漢語表達中,我們往往習慣先說明原因,再闡述結果。因此,將句子譯為“由于現有設備已無法滿足日益嚴格的環(huán)境標準,航運公司決定升級其污染防治設備”。這種調整因果順序的翻譯方式,使譯文更符合漢語的邏輯思維和表達習慣,讀者能夠首先了解到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再理解后續(xù)的決策,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和邏輯性。又如,“Sincethenewregulationsonenergy-savinginshippinghavebeenissued,manyshippingcompanieshavestartedtoexplorenewenergy-savingtechnologies.”(由于航運節(jié)能新規(guī)定已發(fā)布,許多航運公司開始探索新的節(jié)能技術),同樣通過將原因狀語從句提前,突出了原因對結果的影響,使譯文的邏輯關系更加清晰,準確傳達了原文的信息。4.2.2省略與整合案例在翻譯原因狀語從句時,有時可以根據漢語的意合特點,省略一些關聯詞,并對句子結構進行整合,使譯文更加簡潔、自然。例如,“Astheweatherconditionsaregettingworse,theship'ssailingspeedhasbeenreduced.”此句中,“Astheweatherconditionsaregettingworse”為原因狀語從句,“theship'ssailingspeedhasbeenreduced”為主句。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我們可以省略關聯詞“as”,將句子整合譯為“天氣條件越來越差,船舶航行速度降低了”。這種省略關聯詞和整合句子結構的翻譯方法,避免了譯文的啰嗦,使句子更加簡潔明了,同時也符合漢語重意合,通過語序和語義體現邏輯關系的特點。再如,“Becausethecrewwasnotfullyawareofthenewsafetyregulations,somesafetymeasureswerenotproperlyimplemented.”可譯為“船員對新安全規(guī)定認識不足,一些安全措施未得到妥善實施”,省略“because”,直接通過前后句的語義關系體現因果邏輯,使譯文更加流暢自然,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在實際翻譯中,這種省略與整合的方法需要根據具體語境靈活運用,以確保譯文既準確傳達原文的邏輯關系,又符合漢語的語言特點。4.3條件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翻譯4.3.1常規(guī)條件句翻譯在MEPC(68)第三議題文本中,常規(guī)條件句是指由常見引導詞如“if”“unless”“aslongas”等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對于這類條件句的翻譯,需要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和句子的邏輯關系,靈活調整語序和結構。例如,“Iftheshipownercanprovidevalidevidenceofcompliancewiththenewenvironmentalregulations,theinspectionprocesswillbeexpedited.”(如果船東能夠提供符合新環(huán)境法規(guī)的有效證據,檢查過程將加快。)此句中,“Iftheshipownercanprovidevalidevidenceofcompliancewiththenewenvironmentalregulations”為條件狀語從句,闡述了檢查過程加快的前提條件,主句為“theinspectionprocesswillbeexpedited”。在翻譯時,采用順譯法,按照原文的語序進行翻譯,能夠準確傳達句子的邏輯關系,使譯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讀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關聯。再如,“Unlesstheshippingcompanytakesimmediatemeasurestoreduceitscarbonemissions,itwillfaceseverepenalties.”(除非航運公司立即采取措施減少碳排放,否則將面臨嚴厲處罰。)這里,“Unlesstheshippingcompanytakesimmediatemeasurestoreduceitscarbonemissions”為條件狀語從句,表達了否定條件,主句為“itwillfaceseverepenalties”。在漢語中,“除非……否則……”是常見的表達否定條件的結構,因此直接按照這種結構進行翻譯,既保留了原文的邏輯關系,又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使譯文簡潔明了,易于理解。4.3.2特殊條件表達翻譯在MEPC(68)文本中,存在一些特殊條件表達,如虛擬語氣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其翻譯需要特別注意。虛擬語氣用于表示假設、愿望、懷疑、猜測等非真實情況,在翻譯時,要準確傳達出這種虛擬的語氣和含義。例如,“Iftheshipwereequippedwiththelatestpollution-preventiontechnology,itcouldsignificantlyreduceitsenvironmentalimpact.”(要是這艘船配備了最新的污染防治技術,它就能顯著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此句使用了虛擬語氣,“Iftheshipwereequippedwiththelatestpollution-preventiontechnology”為條件狀語從句,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實際上船并沒有配備最新技術。在翻譯時,通過“要是……就……”的結構,體現出虛擬語氣,使譯文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非真實條件和結果,傳達出原文的語義和語氣。又如,“Hadthecompanyinvestedmoreinresearchanddevelopmentofgreenshippingtechnologiesearlier,itwouldhavebeeninamorecompetitivepositioninthemarket.”(要是該公司早點在綠色航運技術研發(fā)上投入更多資金,它在市場上就會處于更具競爭力的地位。)這是一個省略“if”的虛擬條件句,采用了倒裝結構,將“had”置于句首。在翻譯時,需要還原句子的正常語序,即“Ifthecompanyhadinvestedmoreinresearchanddevelopmentofgreenshippingtechnologiesearlier”,然后按照虛擬語氣的翻譯方法,使用“要是……就……”的句式,準確傳達出虛擬的條件和假設的結果,讓譯文讀者能夠清晰理解句子所表達的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情況。4.4讓步狀語從句結構重組翻譯4.4.1前置讓步從句翻譯在MEPC(68)第三議題文本中,部分讓步狀語從句在翻譯時將其置于句首,能夠突出讓步語義,使譯文更符合漢語先說明背景條件、再闡述主要內容的表達習慣,增強句子的邏輯性和可讀性。例如,“Althoughthenewtechnologyforreducingsulfuroxideemissionsisstillintheexperimentalstage,itshowsgreatpotentialforapplicationintheshippingindustry.”此句中,“Althoughthenewtechnologyforreducingsulfuroxideemissionsisstillintheexperimentalstage”為讓步狀語從句,表明新技術處于實驗階段這一情況,主句“itshowsgreatpotentialforapplicationintheshippingindustry”闡述新技術在航運業(yè)的應用潛力。按照前置讓步從句的翻譯方法,將其譯為“盡管減少硫氧化物排放的新技術仍處于實驗階段,但它在航運業(yè)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這種翻譯方式將讓步狀語從句提前,強調了新技術目前的狀態(tài),讓讀者首先了解到這一背景信息,再閱讀主句內容時,能更好地理解新技術雖處于實驗階段但仍有潛力的邏輯關系。又如,“Eventhough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gulationswillbringsomechallengestotheshippingcompanies,theymustbestrictlyenforcedtoprotectthemarineenvironment.”(即使新的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的實施會給航運公司帶來一些挑戰(zhàn),但為了保護海洋環(huán)境,仍必須嚴格執(zhí)行),同樣將讓步狀語從句前置,突出了實施法規(guī)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強調了嚴格執(zhí)行法規(guī)的必要性,使譯文邏輯清晰,層次分明。4.4.2融合讓步語義翻譯在某些情況下,將讓步狀語從句的語義融入主句進行翻譯,可使譯文更加簡潔自然,避免譯文過于生硬和啰嗦。例如,“Theshippingindustry,despitethehighcostsinvolved,isconstantlyexploringnewenergy-savingsolutions.”此句中,“despitethehighcostsinvolved”為讓步狀語,表達盡管涉及高成本這一讓步語義,主句為“Theshippingindustryisconstantlyexploringnewenergy-savingsolutions”。在翻譯時,可將讓步語義融入主句,譯為“航運業(yè)雖成本高昂,但仍在不斷探索新的節(jié)能解決方案”。這種翻譯方式省略了明顯的讓步連接詞,通過“雖……但……”的結構將讓步語義自然地融入主句,使譯文更符合漢語意合的表達特點,簡潔流暢,語義連貫。再如,“Ships,thoughfacingsometechnicaldifficulties,aremakingeffortstoimprovetheirenergyefficiency.”可譯為“船舶雖面臨一些技術難題,但正在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同樣通過融合讓步語義,使譯文在準確傳達原文意思的基礎上,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五、翻譯實踐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5.1翻譯實踐中遇到的問題5.1.1結構過度調整導致語義偏差在MEPC(68)第三議題文本的翻譯實踐中,結構過度調整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譯者未能精準把握原文的語義邏輯,過度追求譯文的形式和表達習慣,從而導致譯文語義偏離原文。例如,在翻譯“Theship,whilenavigatinginthehigh-riskarea,mustmaintainastrictspeedlimittoensuresafety.”時,正確的譯文應該是“船舶在高風險區(qū)域航行時,必須嚴格保持限速以確保安全”,采用順譯法,保留原文的語序和結構,準確傳達了句子的語義。然而,若譯者過度調整結構,將其譯為“為確保安全,嚴格保持限速是船舶在高風險區(qū)域航行時必須做到的”,雖然從語法和表達上看似通順,但原句中“船舶航行”與“保持限速”之間的緊密邏輯關系被弱化,“whilenavigatinginthehigh-riskarea”所表達的時間背景在譯文中的位置和語義連貫性受到影響,導致語義出現偏差,讀者可能難以清晰理解船舶保持限速與在高風險區(qū)域航行這兩個動作之間的直接關聯。再如,“Becauseofthecomplexoceanenvironmentandthelackofadvancednavigationequipment,theship'svoyagewasseverelyaffected.”正確譯文為“由于海洋環(huán)境復雜且缺乏先進的導航設備,船舶航行受到了嚴重影響”,按照正常的因果邏輯和漢語表達習慣進行翻譯,語義準確清晰。但如果譯者過度調整結構,將其譯為“船舶航行受到嚴重影響,其原因是復雜的海洋環(huán)境以及先進導航設備的缺乏”,這種翻譯雖然表達了因果關系,但在語義上,“因為……所以……”的邏輯關系在漢語表達中通常更傾向于先因后果,調整后的譯文不符合漢語的常規(guī)表達習慣,使得語義傳達不夠直接和自然,讀者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句子的邏輯關系,從而造成語義偏差。5.1.2邏輯關系在重組中模糊在對MEPC(68)文本中狀語從句進行結構重組翻譯時,邏輯關系表達不清是另一個常見問題。由于英語狀語從句的引導詞豐富多樣,句子結構復雜,在重組過程中,若譯者對句子結構分析不透徹,對引導詞所表達的邏輯關系理解不準確,就容易導致邏輯關系模糊。例如,在翻譯“Iftheshipfailstomeettheemissionstandards,itwillbefined,andtheshippingcompanymayalsofacereputationdamage.”時,原句包含一個條件狀語從句,清晰地表達了“船舶不達標”與“被罰款”以及“航運公司聲譽受損”之間的條件和結果關系。但如果譯者在結構重組時處理不當,將句子譯為“船舶如果不滿足排放標準,會被罰款,航運公司也可能面臨聲譽損害”,雖然大致傳達了原文的意思,但“如果……會……也……”這樣的表達使得條件關系和結果關系的層次不夠清晰,邏輯關系顯得較為模糊,讀者難以迅速準確地把握句子中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又如,“Althoughthe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measureshavebeenimplemented,theshippingindustrystillfacesmanychallengesinreducingpollution.”此句中“although”引導讓步狀語從句,明確表達了盡管采取了措施,但航運業(yè)仍面臨挑戰(zhàn)的讓步關系。若在翻譯時結構重組不當,譯為“新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雖然已經實施,不過航運業(yè)在減少污染方面依然面臨許多挑戰(zhàn)”,“雖然……不過……”這種表達在漢語中略顯啰嗦,且沒有很好地突出讓步狀語從句與主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使句子的邏輯連貫性受到影響,讀者在理解句子時可能會產生困惑,無法清晰地感受到原文所表達的讓步語義和邏輯重點。5.1.3專業(yè)術語翻譯與結構沖突在MEPC(68)文本翻譯中,專業(yè)術語翻譯與句子結構重組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這給翻譯工作帶來了困難。一方面,專業(yè)術語具有特定的專業(yè)含義和用法,需要準確翻譯以確保譯文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在進行句子結構重組時,可能會因為追求譯文的流暢性和表達習慣,而對專業(yè)術語的翻譯產生影響,導致術語翻譯不準確或與譯文語境不協調。例如,在翻譯“Theship'sEnergyEfficiencyDesignIndex(EEDI)mustmeettheinternationalstandards,otherwiseitwillnotbeallowedtooperate.”時,“EnergyEfficiencyDesignIndex(EEDI)”是專業(yè)術語,應準確譯為“能效設計指數”。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