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升初奧數(shù)思維之典型應(yīng)用題精講精練講義(通用版)專題比例解行程問題【第一部分:知識歸納】一、基本概念1、比例解行程問題是通過建立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比例關(guān)系來解決行程問題的方法。2、特點:(1)各運動物體的速度比保持不變(2)時間相同時,路程比=速度比(3)路程相同時,時間比=速度比的反比二、核心比例關(guān)系1.基本比例關(guān)系(1)當(dāng)時間相同:路程比=速度比(S?:S?=V?:V?)(2)當(dāng)路程相同:時間比=速度反比(t?:t?=V?:V?)(3)當(dāng)速度相同:路程比=時間比(S?:S?=t?:t?)2.比例公式(1)速度比:V甲:V乙=S甲:S乙(時間相同)(2)時間比:t甲:t乙=V乙:V甲(路程相同)(3)路程比:S甲:S乙=(V甲×t甲):(V乙×t乙)三、常見題型與解題方法1.已知速度比求路程例題: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出發(fā)前往B地,速度比為3:2。當(dāng)甲到達(dá)B地時,乙還差30km。求AB兩地的距離。解答:設(shè)AB距離為S時間相同,路程比=速度比=3:2甲走S時,乙走(2/3)SS-(2/3)S=30→S=90km2.已知時間比求速度例題:小明和小紅從學(xué)校到公園,小明用時40分鐘,小紅用時1小時。求他們的速度比。解答:路程相同,時間比=40:60=2:3速度比=時間比的反比=3:23.分段比例問題例題:一段路程,前一半時間速度為60km/h,后一半時間速度為40km/h。求全程平均速度。解答:設(shè)總時間為2t前段路程=60t,后段路程=40t總路程=60t+40t=100t平均速度=100t/2t=50km/h四、解題技巧(1)確定不變量:找出題目中保持不變的量(時間、路程或速度)(2)建立比例關(guān)系:根據(jù)不變量選擇合適的比例關(guān)系(3)設(shè)單位量:設(shè)一個量為"1"或"k"簡化計算(4)畫線段圖:用圖形直觀表示比例關(guān)系(5)檢查單位:確保所有單位統(tǒng)一【第二部分:能力提升】1.兩車分別從南京、宿遷兩地同時相對開出,行駛4小時后,兩車相遇后又相距75千米。已知兩車每小時共行駛?cè)痰?242.甲班與乙班學(xué)生同時從學(xué)校出發(fā)去公園,兩班的步行速度相等都是4千米/小時,學(xué)校有一輛汽車,它的速度是每小時48千米,這輛汽車恰好能坐一個班的學(xué)生.為了使兩班學(xué)生在最短時間內(nèi)到達(dá)公園,設(shè)兩地相距150千米,那么各個班的步行距離是多少?3.甲、乙兩車從相距330千米的A、B兩城相向而行,甲車先從A城出發(fā),過一段時間后,乙車才從B城出發(fā),并且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56。當(dāng)兩車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行駛了30千米,則甲車開出4.兄弟兩人騎馬進(jìn)城,全程51千米,馬每小時行12千米,但只能由一個人騎,哥哥每小時步行5千米,弟弟每小時步行4千米,兩人輪換騎馬和步行,騎馬者走過一段距離就下鞍拴馬(下鞍拴馬的時間忽略不計),然后獨自步行,而步行者到達(dá)此地,再上馬前進(jìn),如果他們早晨六點動身,何時能同時到達(dá)城里?5.甲、乙兩輛車從A城開往B城,速度是55于米/小時,上午10點,甲車已行的路程是乙車已行的路程的5倍:中午12點,甲車已行的路程是乙車已行的路程的3倍.問乙車比甲車晚出發(fā)多少小時?6.如右圖,A,B是圓的直徑的兩端,甲在A點,乙在B點同時出發(fā)反向而行,兩人在C點第一次相遇,在D點第二次相遇.已知C離A有80米,D離B有60米,求這個圓的周長.7.某人從家去學(xué)校時,13的路程走路,23的路程騎車:從學(xué)?;丶視r,前388.歐歐、小美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時,小美的速度是歐歐的45,相遇后,歐歐的速度減少15,小美的速度增加9.(行程問題)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提高15,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1小時到達(dá);如要按原速行駛12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110.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時,甲和乙的速度比是4:3.相遇后,甲的速度增加10%,乙的速度增加20%,這樣,當(dāng)甲到達(dá)B地時,乙離A地還有17千米,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11.(行程問題)甲、乙兩地相距600千米,卡車和貨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行了3小時后,兩車已行路程與剩下路程的比是2:3,卡車和貨車還需要經(jīng)過幾小時相遇?12.甲、乙二人分別開私家小嬌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前往B地春游。已知當(dāng)甲走了全程的13時,乙離B地還有60千米;當(dāng)甲再走剩下路程的一半時,乙正好走到AB(1)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若甲用1小時跑完全程,則乙跑完全程的速度是多少?13.汽車比預(yù)定的速度慢9千米從甲地到乙地,到達(dá)時間比預(yù)定時間多17,如果要使到達(dá)時間比預(yù)定時間提早半小時,速度必需比預(yù)定的增加114.(按比例分配)白先生乘出租車從A城出發(fā)到C城。車行至A,C兩城正中間的B城,藍(lán)先生和黃先生也搭乘此車,一起到了C城。其后,他們又乘同一輛車返回。藍(lán)先生在中途B城下了車,白先生和黃先生一起回到A城。他們約定,在共同乘車的地區(qū)內(nèi),車費由乘車的人均分。已知從A城到C城的來回車費為96元,他們?nèi)齻€人應(yīng)各出多少元?15.兩列火車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慢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8時,比快車從異地到甲地所需時間多1316.一座石臺的下底面是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它的一個頂點A處有一個蟲子巢穴,蟲甲每分爬6厘米,蟲乙每分爬10厘米,甲沿正方形的邊由A→B→C→D→A不停的爬行,甲先爬行2厘米后,乙沿甲爬行過的路線追趕甲,當(dāng)乙遇到甲后,乙就立即沿原路返回巢穴,然后乙再沿甲爬行過的路線追趕甲……在甲爬行的一圈內(nèi),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時,乙爬行了多長時間?17.一輛貨車從甲地往乙地運貨,然后空車返回,再繼續(xù)運貨。已知裝滿貨物每時行50千米,空車每時行70千米。不計裝卸貨物時間,9時往返五次。求甲、乙兩地的距離。18.從學(xué)校到家,妹妹步行需16分鐘,哥哥騎自行車需5分鐘。按這樣的速度,兄妹二人同時從家和學(xué)校相向而行,相遇時,妹妹行了250米,問從學(xué)校到家這段路有多長?19.A,B兩地相距1800米,甲、乙二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相遇后甲又走了8分到達(dá)B地,乙又走了18分到達(dá)A地。甲、乙二人每分鐘各走多少米?20.小明和小光同時從解放軍營地回校執(zhí)行任務(wù),小光步行速度是小明的4321.甲、乙兩人步行速度之比是3∶2,甲、乙分別由A,B兩地同時出發(fā),若相向而行,則1時后相遇。若同向而行,則甲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上乙?22.(行程問題)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12小時相遇。相遇后,甲、乙兩人分別按原來速度繼續(xù)前進(jìn),再過10小時,甲到達(dá)B地,此時乙離A地還有10千米,則23.甲、乙兩人從A、B兩地相向而行,甲行完全程要8小時,相遇時甲、乙所行路程比是5:3,并且甲比乙多行12千米,求乙的速度。24.甲、乙兩汽車先后從A地出發(fā)到B地去,當(dāng)甲車到達(dá)A,B兩地中點時,乙車走了全程的15;當(dāng)甲車到達(dá)B地時,乙車走了全程的225.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1小時到達(dá)。如果以原速行駛90千米后再將車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時間提前1小時到達(dá)。甲、乙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26.王叔叔開車從北京到上海,從開始出發(fā),車速即比原計劃的速度提高了1/9,結(jié)果提前一個半小時到達(dá);返回時,按原計劃的速度行駛280千米后,將車速提高1/6,于是提前1小時40分到達(dá)北京.北京、上海兩市間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7.一段路程分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長度之比是2∶3∶5,某人騎車走這三段路所用的時間之比是6∶5∶4。已知他走平路時速度為4.5千米/時,全程用了5時。問:全程多少千米?28.逐夢星辰,探索宇宙!這是屬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征程。我國載人空站“天宮”飛行76.8千米僅需10秒,因此,“天宮”內(nèi)的航天員們大約每1.5小時就要經(jīng)歷一次日出與日落。那么“天宮”飛行192千米需要多久?(用比例知識解答)29.如圖,甲、乙二人分別在A、B兩地同時相向而行,于E處相遇后,甲繼續(xù)向B地行走,乙則休息了14分鐘,再繼續(xù)向A地行走。甲和乙到達(dá)B和A后立即折返,仍在E處相遇,已知甲分鐘行走60米,乙每分鐘行走80米,則A和B兩地相()米。30.甲、乙兩車往返于A,B兩地之間。甲車去時的速度為60千米/時,返回時的速度為40千米/時;乙車往返的速度都是50千米/時。求甲、乙兩車往返一次所用時間的比。31.自行車輪胎安裝在前輪上行駛5000千米后報廢,若安裝在后輪上只能行駛3000千米。為行駛盡可能多的路,如果采用當(dāng)自行車行駛一定路程后將前后輪胎調(diào)換的方法,那么安裝在自行車上的一對輪胎最多可行駛多少千米?【關(guān)鍵詞】3750千米32.卡車與一輛小轎車同時從甲、乙兩城相對開出,相遇后兩車?yán)^續(xù)向前行駛.當(dāng)小轎車到達(dá)甲地、卡車到達(dá)乙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點距甲城220千米,已知,卡車與小轎車的速度比是3:4,求甲、乙兩城相距多少千米?33.一輛汽車從A城開往B城,3小時行了246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再行1小時可到達(dá)中點。A、B兩座城市相距多少千米?34.A、B兩地相距2400米,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兩人在途中某處相遇后,甲又繼續(xù)行駛18分鐘到達(dá)B地,乙又繼續(xù)行進(jìn)50分鐘到達(dá)A地,請問:甲比乙每分鐘多走多少米?35.甲乙兩車在一條長10千米的環(huán)形公路上從同一地點沿相反方向同時開出,甲車行4千米與乙車相遇,相遇后兩車速度各加10%繼續(xù)前進(jìn),按此規(guī)律每次相遇后速度都增加10%,第三次相遇時甲車離出發(fā)點多少千米?36.一輛汽車按計劃行駛了1小時,剩下的路程用計劃速度的3537.(行程問題)小明家離外婆家有2500米的路程,其中平路占15,到外婆家上山路是下山路的238.李明和張亮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在距兩地中點15千米處相遇.已知李明和張亮速度的比是2:5,兩地相距多少千米?39.江叔叔自駕去婺(wu)源游玩,下面是他駕車從“小橋流水人家”景區(qū)到“臥龍谷”景區(qū)行駛路程與耗油量之間的關(guān)系統(tǒng)計表。路程/km1020304050…耗油量/L12345…(1)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對應(yīng)耗油量的點,然后把它們按順序連起來。(2)行駛路程與耗油量成比例關(guān)系,“小橋流水人家”景區(qū)到“臥龍谷”景區(qū)的路程有75km,汽車需耗油L。(3)游覽完“臥龍谷”景區(qū)后,江叔叔還想去60km外的“鴛鴦湖”景區(qū)參觀,此時油箱里大約還剩下30L油,他游覽完“鴛鴦湖”景區(qū)后,按原路返回“小橋流水人家”景區(qū)。中途他需要加油嗎?40.一條環(huán)形道路,周長為2千米.甲、乙、丙3人從同一點同時出發(fā),每人環(huán)行2周.現(xiàn)有自行車2輛,乙和丙騎自行車出發(fā),甲步行出發(fā),中途乙和丙下車步行,把自行車留給其他人騎.已知甲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5千米,乙和丙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3人騎車的速度都是每小時20千米.請你設(shè)計一種走法,使3個人2輛車同時到達(dá)終點.那么環(huán)行2周最少要用多少分鐘?41.B地在A,C兩地之間。甲從B地到A地去,甲出發(fā)后1時乙從B地出發(fā)到C地,乙出發(fā)后1時丙突然想起要通知甲、乙一件重要事情,于是從B地出發(fā)騎車去追趕甲和乙。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為使丙從B地出發(fā)到最終趕回B地所用時間最少,丙應(yīng)當(dāng)先追甲再返回追乙,還是先追乙再返回追甲?42.如圖5,甲、乙兩地相距360千米,一輛卡車載有6箱藥品,從甲地開往乙地,同時,一輛摩托車從乙地出發(fā),與卡車相向而行,卡車速度是40千米/小時,摩托車速度是80千米/小時。摩托車與卡車相遇后,從卡車上卸下2箱藥品運回乙港。摩托車到達(dá)乙地卸下藥品后,又立即掉頭…摩托車每次與卡車相遇,都從卡車上卸下2箱藥品運回乙地,那么將全部的6箱藥品都運送到乙地至少需要多少時間?這時摩托車一共行駛了多少路程?43.甲、乙、丙三人進(jìn)行200米賽跑,當(dāng)甲到終點時,乙離終點還有40米,丙離終點還有50米,如果甲、乙、丙賽跑的速度都不變,那么當(dāng)乙到達(dá)終點時,丙離終點還有多少米?44.小明、小穎比賽登樓梯,他們從一幢高樓的地面(一樓)出發(fā),到達(dá)25樓后返回地面。當(dāng)小明到達(dá)4樓時,小穎剛到3樓。如果他們保持固定的速度,那么小明到達(dá)25樓后返回地面途中,將與小穎在幾樓相遇?(注:一樓與二樓之間的樓梯均屬于一樓,以下類推)45.如圖所示,A,B,C三地之間有三條公路相連,三條公路的路程之比AB:BC:AC=2:4:5。甲、乙兩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甲車沿A→B→C方向行駛,乙車沿A→C→B方向行駛,234小時后在B地和C地之間的D地相遇,已知汽車沿A→B方向和C→B方向行駛的速度都是每小時60千米,沿B→C方向行駛的速度是每小時90千米,沿A→C方向行駛的速度是每小時75千米,求C,D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46.A到B的公路分成兩段,第一段汽車速度30千米/小時,第二段汽車速度60千米/小時,第一段路是第二段路的1.5倍長,現(xiàn)在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已知第一次迎面相遇處距A地22千米。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47.A、B兩地相距2400米,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兩人在途中某處相遇后,甲又繼續(xù)行進(jìn)18分鐘到達(dá)B地,乙又繼續(xù)行進(jìn)50分鐘到達(dá)A地,請問:甲比乙每分鐘多走多少米?48.一輛大巴從廣州開往韶關(guān),行了一段路程后,離韶關(guān)還有210千米,接著又行駛了全程的20%,這時已行路程與未行路程的比時3:2。廣州、韶光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參考答案及試題解析1.解:75÷724×4?1
=75÷76?1
【解析】我們可以將南京和宿遷之間的距離設(shè)為單位“1”。兩車每小時行駛的距離占全程的724,所以在4小時內(nèi),兩車行駛的距離占全程的724×4=2.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BD:BA
=1:[(12?1)÷2]
=1:5.5
1+5.5+1=7.5(份)
150÷7.5=20(千米),
答:各個班的步行距離為20千米.【解析】由于汽車速度是甲乙兩班步行速度的12倍,設(shè)乙班步行1份,汽車載甲班到A點開始返回到B點相遇,這樣得出BD:BA=1:[(12?1)÷2]=1:5.5,汽車從A點返回最終與乙班同時到達(dá)C點,汽車又行走了12份,所以總路程分成1+5.5+1=7.5(份),所以每份=150÷7.5=20(千米),所以各個班的步行距離為20千米.3.55【解析】解:相遇時乙車行了:
(330?30)÷2
=300÷2
=150(千米);
甲車行了:330?150=180(千米);
乙車出發(fā)時,甲車行了:
180?150×56
=180?125
=55(千米);
答:甲車開出55千米,乙車才出發(fā)?!痉治觥績绍囅嘤鰰r共行駛330千米,但是甲多行30千米,可以求出兩車分別行駛的路程,可得甲車行駛180千米,乙車行駛150千米,由甲車速度是乙車速度的六分之五可以知道,當(dāng)乙車行駛150千米的時候,甲車實際只行駛了150×54.解:設(shè)哥哥步行了x千米,騎馬行了51-x千米。弟弟則相反,步行了51-x千米,騎馬行了x千米。
x5+51?x12=51?x4+x12
【解析】設(shè)哥哥步行了x千米,騎馬行了51-x千米。弟弟則相反,步行了51-x千米,騎馬行了x千米。根據(jù)兩人的行進(jìn)速度,可以得到以下等量關(guān)系式:哥哥步行時間+哥哥騎馬時間=弟弟步行時間+弟弟騎馬時間,將具體數(shù)值代入等量關(guān)系式中進(jìn)行求解。5.解:路程差不變,畫圖:
圖中粗線是10點到12點2小時走的路程為1份,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比乙多走4份.則乙車比甲車晚出發(fā)8小時.【解析】根據(jù)路程差不變,可畫圖:10點到12點2小時走的路程為1份,甲比乙多走4份,據(jù)此即可求解6.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80×3-60)×2
=180×2
=360(米)
答:這個圓的周長為360米?!窘馕觥康谝淮蜗嘤鲇贑點,距A點80米,此時甲行80米,甲乙共行圓的半個周長,即每行半周甲就行80米。第二次相遇于D點,此時兩人共行1周半即3個半周,則甲一共走了80×3=240米。D點距B點60米,即此時甲行的路程比半周多60米,那么圓形場地的半周長為240-60=180米,周長為180×2=360米。7.解:1÷(13÷8+2=12(38×8+=13(0.5÷(==78(答:此人從家到學(xué)校的距離是78千米?!窘馕觥繉⒓业綄W(xué)校的距離看作單位“1”,結(jié)合“速度=路程÷時間”求出從家到學(xué)校的平均速度;再根據(jù)路程、速度和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合已知條件求出從學(xué)?;丶移骄俣葹槊啃r多少千米;接下來,利用減法求的0.5小時所對應(yīng)的分率,再結(jié)合分?jǐn)?shù)除法的意義列式求得從家到學(xué)校的距離。8.解:10÷59?49×1+1答:A,B兩地相距450千米?!窘馕觥堪讶炭醋鲉挝弧?”,相遇時歐歐走了全程的54+5=59,小美走了全程的9.解:如果把車速提高15,則用時是原來的1÷1+15=56。
原來全程用時:1÷1?56=6(小時)
速度提高14,則用時是原來的1÷1+14=45?!窘馕觥咳绻衍囁偬岣?5,則用時是原來的1÷1+15=56,比原定時間提前1小時到達(dá),則原來全程用時1÷1?56=6(小時),速度提高14,則用時是原來的10.解:相遇后兩人的速度比是:
4×(1+10%):3×(1+20%)
=4.4:3.6
=11:9
4+3=7
17÷(47?37×911【解析】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求出相遇后兩人行駛的速度比,根據(jù)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即可解答。
根據(jù)出發(fā)時,甲和乙的速度比是4:3,相遇后,甲的速度增加10%,乙的速度增加20%,可得:相遇后兩人的速度比是(4+4×10%):(3+3×20%)=11:9,把兩地間的距離看作單位“1”,當(dāng)相遇后,甲到達(dá)B地時,甲就行駛了全程的33+4=311.解:600×22+3=600×25=240÷3=80(千米/時)600-80×3=600-240=360(千米)360÷80=4.5(小時)答:卡車和貨車還需要經(jīng)過4.5小時相遇。【解析】根據(jù)題意,3小時行的路程占全程的22+312.(1)解:60÷(1?12×(2)解:根據(jù)題意,甲用了1小時跑完全程,則兩車的速度比為13:14=4:3;
【解析】(1)根據(jù)題意,甲走了全程的13,還剩下23,因此剩下路程的一半即為13,此時乙走到了中點,說明:乙兩次走的路程相等,均為14,60千米即為全程的1413.解:(1+17):1=8:7
預(yù)定速度9÷(8-7)×8=72(千米/小時)
(1+16):1=7:6
預(yù)定時間0.5÷(7-6)×7=3.5(小時)
72×3.5=252(千米)【解析】根據(jù)"到達(dá)時間比預(yù)定時間多17"可以知道到達(dá)時間與預(yù)定時間的比是8:7,則說面實際速度與預(yù)定的速度比是7:8,再根據(jù)實際速度比預(yù)定速度慢9千米可以求出汽車的預(yù)定速度;再根據(jù)"速度必需比預(yù)定的增加114.解:如圖:
從A到C的單程車費:96÷2=48(元),
由于AB=BC,所以從B城到C城的來回車費等于從A到C的單程車費,由它們?nèi)司郑?/p>
所以藍(lán)先生應(yīng)付的車費:48÷3=16(元);
從B城返回A城的車費由白、黃兩人均分,
所以黃先生應(yīng)付車費:48÷2÷2+16
=12+16
=28(元);
從A到B的車費由白先生1人付,再加上他從C返回A的車費,
所以百先生應(yīng)付車費:48÷2+28
=24+28
=52(元);
答:白先生出52元,黃先生出28元,藍(lán)先生出16元.【解析】已知B城在A、C兩城正中間,A城到C城的來回車費為96元,那么A城到C城的單程車費是96÷2=48元,從B城到C城的來回車費由它們?nèi)司?,由此可以求出藍(lán)先生應(yīng)付的車費,從B城返回A城的車費由白、黃兩人均分,據(jù)此可以求出黃先生應(yīng)付的車費,進(jìn)而求出白先生應(yīng)付車費多少元,據(jù)此解答.15.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8÷(1+13)
=8÷43
=8×34
=6(小時)
1÷(16+18)
=1÷724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先求出快車從乙地到甲地的時間,即8÷(1+13)=6(小時),快車行駛的速度就就是全程的16,慢車行駛的速度就是全程的18,相遇時間就是1÷(1616.解:10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10×4×100=4000厘米,每次乙從起點出發(fā)追及,乙行的路程不能超過4000厘米.
如右圖表格分析可得:甲從A處追及乙甲乙距離差(厘米)乙追及甲所用時間(分鐘)乙返回A點所用時間(分鐘)乙每次返回A點時,甲爬行的距離(厘米)第一次追及22÷(10-6)=0.50.56×0.5×2=6第二次追及88÷(10-6)=226×2×2=24第三次追及3232÷(10-6)=886×8×2=96第四次追及128128÷(10-6)=32326×32×2=384第五次追及512512÷(10-6)=1281286×128×2=1536
(6×128=768)第六次追及20482048÷(10-6)=5125126×512×2=3072①當(dāng)?shù)谖宕巫芳皶r,甲乙相距512厘米,乙追上甲用時128分鐘的時間里甲向前爬行了768厘米,此時甲共爬行了512+768=1280厘米
②當(dāng)?shù)诹巫芳皶r,甲乙相距2048厘米,乙追上甲用時512分鐘的時間里甲向前爬行了3072厘米,此時甲共爬行了2048+3072=5120厘米,已經(jīng)超過了一圈的長度4000厘米,
由上述兩條可得:在甲爬行的一圈內(nèi),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是在第五次追及時,此時甲共行了1280-2=1278厘米.
1278÷6=213(分鐘).
答:在甲爬行的一圈內(nèi),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時,乙爬行了213分鐘.【解析】此題是反復(fù)追及問題.可以依次分析:每一次追及時甲乙的距離差、追及所用的時間及每次追及甲向前爬行的距離,而且甲所行的總路程不能超過4000厘米.由此即可解決問題.17.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單次往返的時間:9÷5=1.8(小時)
滿載貨車和空車的速度比:50:70=5:7
滿載貨車和空車的時間比:7:5
滿載貨車的行駛時間:
1.8×(7÷12)
=1.8×7÷12
=12.6÷12
=1.05(小時)
空車的行駛時間:
1.8×(5÷12)
=1.8×5÷12
=9÷12
=0.75(小時)
甲、乙兩地的距離:50×1.05=52.5(千米)
答:甲、乙兩地的距離為52.5千米【解析】根據(jù)題目,可知車輛在9小時內(nèi)往返了5次,則單次往返的時間就是9小時除以5,即1.8小時。貨車裝滿貨物和空車的速度,可得出它們的速度比為5:7。因為速度越快,走完一定路程所用的時間越短,所以滿載貨車的行駛時間占比比空車多,按照速度比,其對應(yīng)的時間的比應(yīng)為7:5。最后,可根據(jù)滿載貨車的速度和時間,算出甲、乙兩地的距離。18.解:妹妹所行路程:哥哥所行路程=5:16
250÷516=800(米)
250+800=1050(米)
【解析】因為速度比是時間的反比,所以妹妹的速度:哥哥的速度=5:16,那么相同時間下,妹妹所行路程:哥哥所行路程也是5:16,即妹妹所行路程是哥哥所行路程的516,用妹妹所行路程除以519.解:設(shè)甲每分鐘走x米,乙每分鐘走y米,
則由題意得:8x+18y=1800,…①
甲總共用時為1800x,乙總共用時為1800y,
甲比乙少用了18-8=10分鐘,
即有:1800y?1800x=10…②
由將①變形為x=1800?18y8代入【解析】本題中甲、乙的速度都是未知的,可分別設(shè)出來,根據(jù)“相遇后甲又走了8分到達(dá)B地,乙又走了18分到達(dá)A地”可得:相遇后甲8分鐘行的路程+乙18分鐘行的路程=1800米;由于甲乙在相遇時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而在相遇后用的時間不同,所以都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相差18-8=10分鐘;根據(jù)這兩個等量關(guān)系可列方程解答即可.20.解:設(shè)小明的速度為v,小明步行距離為m,小光步行距離為n.
mv+n16v=【解析】根據(jù)條件,設(shè)小明速度為v,則小光速度和摩托車的速度可以用v的代數(shù)式表示,再令小明步行距離為m,小光步行距離為n,所求即m:n為使到達(dá)時間最短,摩托車在全程中被充分利用,因此相應(yīng)地,小明騎摩托車距離為n,小光騎摩托車距離為m根據(jù)兩人時間相等,即可解答此題.21.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3+2)×1÷(3-2)
=5÷1
=5(小時)
答:甲需要5小時才能追上乙【解析】分析本題題意可得:由“甲、乙兩人步行速度的比是3:2”可把甲的速度看作“3”,乙的速度看作“2”,則兩地的路程就為(3+2)×1=5;因為兩人的速度差為3-2=1,那么同向而行,甲追上乙需要的時間為:5÷1=5(小時).22.解:10÷(1-112x10)
=10÷(1-56)
=10÷16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將全程當(dāng)作單位“1”,然后根據(jù)工程問題求出10千米占全程的分率.23.解:12÷(55+3-35+3)
=12÷14
=48(千米)
48÷8×35
=6×3【解析】由于相遇時甲、乙所行的路程比是5:3,則甲行了全程的55+3,乙行了全程的35+3,并且甲比乙多行12千米,所以全程為12÷(55+3-324.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1?12):(23?15)
【解析】把從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單位“1”,由于甲乙兩車是先后出發(fā)的,但甲從兩地中點開始到B地這段時間兩車的時間相同,這時甲行駛了全程的(1?12)25.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1÷(1?56)
=1÷16
=6(小時)。
1÷(1?1013)
=1÷313
=133(小時)。【解析】時間與速度成反比,車速提高20%,所用時間為原來的56,原來需要1÷(1?56)=6(時)。同理,車速提高了30%,所用時間是原來的101326.解:原車速與提高19后的車速比為1:(1+19)=9:10
則時間比為10:9,所以比原計劃少用了110,原計劃的時間為:1.5÷110=15(小時);
1小時40分鐘=53小時
則后一段的時間比為:(1+16):1=7:6
后一段的預(yù)計時間是【解析】【分析】由“從開始出發(fā),車速就比原計劃的速度提高了19”可知,原車速與比原計劃提高19后的車速比為1:(1+19)=9:10;又因路程一定,則速度與時間成反比,即時間比為10:9,從而可求原計劃的時間為:1.5×10=15小時;因1小時40分鐘=527.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5×[5÷(6+5+4)]
=5×[5÷15]
=5×13
=53(小時)
4.5×53=7.5(千米)
3÷(2+3+5)
=3÷10
=310
7.5÷【解析】全程用時為5小時,根據(jù)時間比例6:5:4,可以計算出平路所用的時間為:5×[5÷(6+5+4)]=5×[5÷15]=5×13=53小時;已知平路的速度為4.5千米/小時,結(jié)合平路所用的時間53小時,可以求出平路的路程為:4.5×528.解:已知“天宮”飛行76.8千米用時10秒,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可建立比例式:路程1/時間1=路程2/時間2。
設(shè)飛行192千米所需時間為x秒,則比例式為:
<br/>76.810=192x【解析】根據(jù)已知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通過比例關(guān)系求解未知距離所需時間。題目給出“天宮”飛行76.8千米需10秒,要求計算飛行192千米所需時間,需建立路程與時間的正比例關(guān)系。29.解:設(shè)甲乙第一次相遇用x分鐘,那么甲行了60x米、乙行了80x米;第二次甲行了80x×2米、乙行了60x×2米;
根據(jù)甲比乙多行14分鐘,可得方程:
(80x×2)÷60-(60x×2)÷80=14,
83x?32x=14
76【解析】根據(jù)題意,可以設(shè)甲乙第一次相遇用X分鐘,那么,第一次相遇,甲行了60X米、乙行了80X米;第二次相遇,甲走到B地,再到E處,走了第一次相遇時乙的路程的2倍,即走了80X×2米;乙走了60X×2米,但是甲比乙多用了14分鐘,根據(jù)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列出方程進(jìn)行解答即可.30.解:設(shè)甲、乙兩地的路程為x千米,則甲車去時的時間為x60小時,返回的時間小時為x40,則
甲車往返的平均速度為:
2x÷(x60+x40)
=2x÷5x120
=2x×1205x
=48(千米)
甲車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
2x÷48=【解析】可設(shè)甲、乙兩地的路程為x千米,分別求出去時的時間和返回的時間,再根據(jù)往返的總路程÷往返的總時間=往返的平均速度,求出甲車的速度,再用時間=路程÷速度求出甲乙兩車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進(jìn)行比較化簡即可求解.31.解:設(shè)每個新輪胎報廢時的總磨損量為k,則安裝在前輪的輪胎每行駛1km磨損量為k5000,安裝在后輪的輪胎每行駛1km的磨損量為k3000,
又設(shè)一對新輪胎交換位置前走了xkm,交換位置后走了ykm.
分別以一個輪胎的總磨損量為等量關(guān)系列方程,有,kx5000+ky3000=k【解析】設(shè)每個新輪胎報廢時的總磨損量為k,一對新輪胎交換位置前走了xkm,交換位置后走了ykm,根據(jù)交換前磨損總量和交換后的磨損總量相等,可列出方程組,kx500032.解:設(shè)甲、乙兩城相距x千米。
(2x-220):(x+220)=4:3
(2x-220)×3=(x+220)×4
6x-660=4x+880
2x=1540
x=770
答:甲、乙兩城相距770千米?!窘馕觥扛鶕?jù)題意,第二次相遇時,兩車共行了3個全程,卡車與小轎車的速度比是3:4,那么所行路程比也是3:4;若設(shè)甲、乙兩城相距x千米,則小轎車行了(2x-220)千米,卡車行了(x+220)千米,由此列方程為(2x-220):(x+220)=4:3,解方程即可。33.解:設(shè)A、B兩座城市相距x千米。246:3=x:(3+1)3x=246×43x=984x=328答:A、B兩座城市相距328千米?!窘馕觥肯仍O(shè)定一個變量來表示A、B兩座城市的距離,再根據(jù)汽車3小時行了246千米,所以每小時行駛的距離是246÷3千米,題目中說,再行1小時可到達(dá)中點,也就是說總的行駛時間是3+1=4小時,所以可以列出比例方程,并解比例方程即可。34.解:設(shè)兩人相遇時間為x分鐘,
50:x=x:18
x2=50×18
x2=900
x=30
甲的速度:2400÷(30+18)=50(米/分鐘)
乙的速度:2400÷(30+50)=30(米/分鐘)
甲比乙每分鐘多走:50-30=20(米)
答:甲比乙每分鐘多走20米?!窘馕觥扛鶕?jù)路程=速度×?xí)r間,路程相等,速度比等于時間反比,列出等式求出相遇時間;甲的速度=A、B兩地的距離÷(相遇時間+相遇后甲又行駛的時間),乙的速度=A、B兩地的距離÷(相遇時間+相遇后乙又行駛的時間),最后用甲乙速度相減即可。35.解: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是4:(10-4)=4:6=2:3;因為每次相遇后速度都增加10%;所以每次相遇時,甲乙行的路程之比不變;因此每次相遇時甲車行的路程都是4千米,所以第三次相遇時甲車離出發(fā)點:4×3-10=2(千米)。答︰第三次相遇時甲車離出發(fā)點2千米?!窘馕觥糠治鍪紫雀鶕?jù)速度x時間=路程,可得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正比,據(jù)此求出開始時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然后根據(jù)每次相遇后兩車速度各加10%,可得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不變,所以每次相遇時,甲乙行的路程之比不變,因此每次相遇時甲車行的路程都是4千米,求出第三次相遇時田車行駛的路程是4×3=12(千米),再用它減去環(huán)形公路的長度,求出第三次相遇時甲車離出發(fā)點多少千米即可。36.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60÷1=60(千米/小時)
60×35
=36(千米/小時)
36×2÷(60-36)
=72÷24
=3(小時)
60×(3+1)
=60×4
=240(千米)【解析】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由按計劃速度行駛的路程再增加60千米,那么到達(dá)目的地的時間比計劃時間只遲1小時,可求計劃速度;由于一輛汽車按計劃速度行駛1小時,剩下路程用計劃速度的3537.解:平路:2500×1上山路:(2500-500)÷(2+3)×2=800(米)下山路:2500-500-800=1200(米)各路段的速度比:平路:上山:下山=1:(1-20%):(1+20%)=5:4:6相對應(yīng)的時間比:(500÷5):(800÷4):(1200÷6)=1:2:2可知平路的時間是:50÷(1+2+2)×1=10(分鐘)平路速度:500÷10=50(米/分)上山速度:50÷5×4=40(米/分)下山速度:50÷5×6=60(米/分)從外婆家返回家里所用的時間為1200÷40+800÷60+10=5313(分)
答:小明從外婆家返回家里要走【解析】根據(jù)已知條件,把總路程看成單位“1”,依次求出平路、上山路與下山路的路程比、速度比和所用的時間比,根據(jù)路程=速度×?xí)r間進(jìn)行計算即可。38.解:(15×2)÷(5-2)
=30÷3
=10(千米)
10×(2+5)
=10×7
=70(千米)
答:兩地相距70千米。【解析】兩人的速度比是2:5,那么兩人的路程比也是2:5,把李明行的路程看作2份,張亮行的路程看作5份,張亮比李明多行的(15×2)千米就是(5-2)份,據(jù)此求出每份的長度,再乘(2+5)即可求出兩地距離。39.(1)(2)正;7.5(3)解:60÷10=6(L)6×2+7.5=19.5(L)19.5<30答:中途他不需要加油?!窘馕觥拷猓海?)行駛路程與耗油量成
正比例關(guān)系,因為他們比值一定,
設(shè)汽車需耗油x工,
75:x=10:1,
解得x=7.5,所以汽車需耗油7.5。
故答案為:正,7.5
【分析】(1)根據(jù)題目所給表格畫圖即可
(2)觀察圖中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guān)系:
110=220,340.解:甲先步行,乙、丙騎車,乙、丙追上甲時,時間是:
2÷(20?5)
=2÷15
=215(小時),
甲走:5×215=23(千米),
乙、丙則都騎了:2+23=83(千米).
剩下的路程若甲全騎車,還需要:
(4?23)÷20
=103÷20
=16(小時),
乙、丙各走一半騎一半需要:
(4?83)÷2÷(4?83)÷2÷4
=46÷20+46÷4
=130+16
=130+530
=15(小時),
說明甲先到.應(yīng)讓甲多走一段,讓車給乙、丙,設(shè)乙和丙分別多騎x千米,則甲少騎2x千米,保證3人2車同時到達(dá).
甲被套圈時還剩4?23=2+43(千米),乙、丙各剩43千米,乙、丙還應(yīng)分別騎23【解析】每人環(huán)行2周,行2×2=4千米,3人共行4×3=12(千米).若路是直的,2輛自行車只能行4×2=8(千米),3人合走12-8=4(千米).但因為是環(huán)行,則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即:2個騎車人乙和丙先套步行者甲1圈,然后乙或丙將車給甲,如果在剩下的路程里,甲騎車能夠追上合用1輛車的乙和丙,就一定能找到一種走法,使3人2輛車同時到達(dá),并且由于自行車多行了1圈,3人合走少1圈,而使時間最短.41.解:先追乙,再追甲:
(1×1)÷(3-1)×2+(1×3)÷(3-1)×2
=1+3
=4(小時),
先追甲,再追乙:
(1×2)÷(3-1)×2+(1×3)÷(3-1)×2
=2+3
=5(小時),
4小時<5小時,所以先追乙,再追甲用的時間少.
答:先追乙,再追甲用的時間少.【解析】此題應(yīng)把甲的速度看作“1”,則乙的速度也是“1”,丙的速度則是“3”;如果先追乙返回,時間是1÷(3-1)×2=1小時,再追甲后返回,時間是3÷(3-1)×2=3小時,共用去3+1=4小時,如果先追甲返回,時間是2÷(3-1)×2=2小時,再追乙后返回,時間是3÷(3-1)×2=3小時,共用去2+3=5小時,所以先追乙時間最少.故先追乙再返回追甲.42.解:第一次相遇所及時間為:360÷(80+40)=3(小時),
此時摩托車行了80×3=240(千米);
第二次相遇:相遇后摩托車返回乙地時又行了240千米,用時3小時.
時汽車又向前行了120千米,距乙地還有240-120=120(千米),
摩托車從乙地掉頭駛向汽車,第二次相遇時所用時間為120÷(40+80)=1(小時);
第三次相遇:摩托車行80千米,裝上藥品后摩托車到達(dá)乙地后又行80千米,汽車行40千米,
距乙地還有80-40=40(千米)用時1小時;
第三相遇則用時40÷(80+40)=13(小時),
相遇后摩托車行80×13=803(千米),之后又行803千米,用時
803÷80=13(小時).
所以摩托車共行:240×2+80×2+【解析】共6箱藥品,每次運兩箱,共需相遇三次才能運完,本題已知總路程及兩人的速度,然后根據(jù)路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無償借款合同
- 求職必 備:咨詢面試題例題及答案職場實 用指南
- 兒歌改編推廣大使面試題及答案
- 柳州銀行面試題庫專題文檔
- 高山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優(yōu)化-洞察及研究
- 超深潛器耐壓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洞察及研究
- 價值觀引導(dǎo)激勵-洞察及研究
- 2025證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5證券金融面試題及答案
- 2025證券法律法規(guī)試題及答案
- 心梗心源性休克的護(hù)理
- 2025年公務(wù)員考試時政專項測驗100題及答案
- TSG ZF003-2011《爆破片裝置安全技術(shù)監(jiān)察規(guī)程》
- 賦能未來:智能軌道交通
- 2023-2024學(xué)年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xué)試卷(含答案)
- GB/T 17988-2024食具消毒柜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 中藥學(xué)總結(jié)(表格)
- 普通地質(zhì)學(xué)完整版課件
- TD/T 1031.3-2011 土地復(fù)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 第3部分:井工煤礦(正式版)
- 電梯維保服務(wù)售后服務(wù)方案
- 國際體育賽事轉(zhuǎn)播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